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道德经》本义发矇

《道德经》本义发矇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周朝官员)应该少谈自然。因为飘风不能恒久不变,骤雨也不能恒久不变。谁是风雨的主宰呢?是天地啊!天地都不能长久保持不变,更不用说是人了。
◇所以遵从自然法则行事的人,就必然要体现道的变化;遵从惠民准则行事的人,就必然要体现德的变化;而违反道德行事的人,就必然会体现失的变化。
◇凡行事能体现道的人,就会被认为是有道的人;凡行事能体现德的人,就会被认为是有德的人;而凡行事会体现失的人,就会被认为是有失的人。凡是诚信不足的人,别人就不会信任他。

《注释》☉希者,稀也。☉自然者,依己如是也,即自己是这样就是这样,引申为不求改变之意☉



第38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所以人们有失于道之后才发展出德,有失于德之后才发展出仁,有失于仁之后才发展出义,有失于义之后才发展出礼。
◇然而礼这个制度,要是忠信原则趋于弱化,那就是动乱的开端。要是人们最先看到的是礼的华丽形式,那就是愚昧的肇始。所以有为者应该要强化礼的忠信原则,而不要弱化它;应该要看重礼的基本原则,而不要看重礼的华丽形式。所以要摒弃后者而持守前者。

《注释》☉忠信者,礼的基本原则也。☉首者,开端也。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南山散人2017 2017-03-25 21:20:57
对老子<<道德经》释义,目前最权威的任法融大师对道德经释义,其他难超越他。
-----------------------------

原以为只有我一人完全看懂了,还有任大师真是失敬了。我得找找他的注解。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不见道,所以称为夷;听不到道,所以称为希;抓不着道,所以称为微。这三种性状无法稽考,所以将它们混而为一。
它的首端不显明亮,它的尾端也不显昏暗,延绵不绝无法称说,一切又归于“无”的状态。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物象的现象,这称为惚恍。
从前面看不见它的头,从后面也看不见它的尾。只要掌握早已存在的道,就能掌控现在的所有事物。还能察知宇宙的初始,这称为道纪。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15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善于为道的圣人,精妙灵通,深邃而不可知。
正由于不可知,所以只能勉强予以形容:
谨慎啊!就像冬天要涉水过河;
疑惧啊!就像害怕邻国的讨伐;
庄重啊!就像赴宴作客;
和暖啊!就像冰凌就要消融;
惇厚啊!就像未加工的木料;
开阔啊!就像宽广的山谷;
宽容啊!就像混杂的浊水;
谁能使浑浊安定下来,慢慢变得澄清?
谁能使安静活动起来,慢慢变得活跃?
掌握此道的人,不会自满。正由于不自满,所以能除旧更新。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天下清明,马匹只是用来給田地施肥。天下暴虐,战马也要在郊野产下马驹。
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欲。所以懂得知足,就能永葆满足。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36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将要闭合,必先张开;将要削弱它,必先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先振兴它;将要攫取,必先给予。这称为微明。
◇想要柔弱胜过刚强,就要像鱼儿不可离开水潭深处一样,因此国家的重大策略绝不可明示于人。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68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作官的人,不逞勇武;善于征战的人,不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追随;善于用人的人,谦下待人。这就是不争的功能,就是借用别人之力,就是遵循天地初始的准则。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47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推知天下事;不窥窗外,就能察知上天的法则。若是出行越远,那么所知就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出行就能推知天下事,不用察看就能明白事理,不用有所作为就能成就功业。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7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就在于它不为自己生长,所以能长久生存。所以圣人谦虚退让,反而使他能领先他人。将自身置之度外,反而使他能保存自身。不正是他的无私吗?所以才使他能成就自己]


第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至善之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他置身于众人厌恶之所,所以最近于道。他身处最宜之地,内心最是深邃,助人最为仁慈,说话最能守信,为政最懂治理,办事最有才能,行动最合时机。正由于至善之人不与人争,所以不会招来怨恨。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盈满外溢,不如适时停止。锋芒毕露,无法长久保持。珠宝满屋,没有能力守护。富贵而傲慢,只会自招灾难。功成身退,方为上天的法则。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连于一个车毂,由于它存在中空处,这样才能作车轮使用。和泥制作陶器,由于它存在中空处,这样才能作器具使用。凿开门窗建造房屋,由于它存在中空处,这样才能作房屋使用。所以“有”能产生功用,而“无”则能发挥作用。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纷杂的色彩会败坏人的视觉;嘈杂的声音会败坏人的听觉;混杂的味道会败坏人的味觉。竞驰狩猎,将会狂妄人的心志;而稀罕的财物,则会妨害人的作为。所以圣人看重实质而不偏重附加的表象,所以要摒弃表象而持守实质。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17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民众都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民众都畏惧他;最差的统治者,民众都凌辱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民众才不信任他。悠闲啊!最高明的统治者很少发号施令。功业办成了,百姓都说我们原本就是如此。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若水_0_ 2017-05-28 14:34:51
无为而治=早发现早治理
虽然高大上的理论变得如此通俗让人大跌眼镜,但道理是拿来用的,好用就行
-----------------------------

“早发现早治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它只是处理一般事务的原则,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
想说的都说了,多说无益。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郭致平 2017-05-29 17:04:36
“早发现早治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它只是处理一般事务的原则,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
想说的都说了,多说无益。
-----------------------------
@若水_0_ 2017-05-29 20:01:07
现在医学的重预防,轻治疗是同样的道理,你非要说没用,那确实没办法
-----------------------------

预防也要有预防的方法,你懂吗?
难道我打个“早发现早治疗”的旗帜,大家都到我家来看病了吗?说得够清楚了,还领悟不了。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衰微,才讲求仁义;智慧盛行,才滋生伪诈;家庭不能和睦,才显出孝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见到忠臣。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着脚不能久立;跨大步不能远行;执于己见的人无法明智;自以为是的人无法彰明;自夸的人无法有功;自负的人无法成为尊长。从道的角度而言,就是说吃太多只会长出赘肉。人们尚且厌恶如此,所以有道之人不会这样做。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重是轻的根本,而静则是躁的主宰,所以君子出行从来不会离开辎重这个根本。虽有壮丽的宫阙,闲居时仍要返璞归真。为何大国的君主,却要珍视自身而看轻天下。珍视轻就会失去根本,珍视躁就会失去主宰。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了解别人叫做智慧,而能了解自己才称得上明智。能战胜别人叫做有力,而能战胜自己才称得上刚强。能知道满足的人就算富有,而能努力不懈的人才算是有志,能不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而死后其道不亡的人才算是长寿。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44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声与身体何者较亲?身体与财货何者较多?获得与丧失何者更为有害?过度追求名利必然耗费巨大;大量收藏财宝必然损失更大。所以知足就不会受到玷辱,适度而止就不会招来危险,就可以长保安泰。
楼主:郭致平  时间:2019-07-24 15:32:33
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我的言论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践行。天下人却无法理解,也无法践行。言论必然有主旨,行事必然有纲领。正由于人们不懂这个道理,才会不理解我。理解我的人越少,那么效法我的人就越显得珍贵,所以圣人就像穿着粗布短衣却怀揣着美玉。

楼主:郭致平

字数:14223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7-03-25 05:48:00

更新时间:2019-07-24 15:32:33

评论数:1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