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北洋之铮--徐树铮

北洋之铮--徐树铮

楼主:aiming_wang  时间:2020-08-24 12:38:37
帝都的孩子,如能入读海淀“六小强”,难免人人称羡。但说到这些名校的历史,即使是本校学生,也不一定能说清楚。这六所学校中,有一所学校,相对不那么瞩目,但溯源起历史来,却无人能出其右,她的名字是......首师大附中,其前身私立正志中学创办于1914年,创始人是一个教课书中隐身,真实历史中却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就是......徐树铮。

徐树铮是一个头上长角的人物,在北洋时代,其人纵横捭阖,一时无俩,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山海经》中记一异兽,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用以形容峥嵘尽显的徐树铮,倒也贴切。

先生一生,短短46个春秋,却如万花筒般绚烂。要在一篇短文中尽说,难度颇大。思之再三,决定尝试一下新方法,不再按时间顺序流水账式地记述生平,而是从大事入手,组团分述,全文分为四节:助合肥三造共和、恃才学纵横政坛、志筹边完璧外蒙、遭兵劫遇害廊房。本篇为第一节。

徐树铮(1880年--1925年),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人称“小徐”,以区别于“大徐”徐世昌。少年聪慧,7岁能诗,13岁中秀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童。其一生多历大事,兹试述之。



助合肥三造共和

北洋团体自袁世凯后,最重要人物非段祺瑞莫属。段一生“三造共和”,伟绩昭彰。

何谓“三造”?一造清室退位,共和始成;二造袁氏去帝,再复共和;三造驱逐张勋,共和永祚。自此,甭管真共和假共和,无人再敢恢复帝制。

当然,“三造”不乏对段的溢美成分,事实上一造的主角是袁世凯和革命党,段是袁手下大将,摇旗呐喊,出力甚多。二造段的态度是北洋团体的风向标,确实举足轻重,但不能说是决定性的。袁世凯称帝,遭多方反对,孙文自不待言,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多省相继独立,北洋团体以段冯为首均表反对,冯国璋其时外放江苏将军,手握兵权,先密电串联反对帝制,后更是直言劝退,该等力量对袁打击都不小。只有三造,段可谓名至实归,马厂誓师,一举驱逐张勋,段的声望也达顶点。



“三造”背后,徐树铮运筹帷幄,是段的主心骨。

一造。1912年1月26日,50将领联名通电促清室立定共和政体,通电由时任胡广总督、第一军总统官,又身在前线的段祺瑞发起领衔,而电文即出自徐树铮之手,徐更为段四方联络,不遗余力。这篇著名的电文,不啻为清廷让国的催命符。同一天,宗社党首领良弼被革命党人炸伤(第二天不治),清室王公贵胄,气为之沮,不复敢言。2月12日,裕隆太后率同清帝退位。可以说,通电和良弼被刺是压垮清室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造。1915年袁世凯筹划帝制,段坚决反对。据段智囊曾毓隽记叙,段谓“我当年曾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所以论公,我宁死亦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不多发一言。”袁数次相招,段均称病不往见。段如此态度,与徐之坚定实不可分,徐坚持“抓定自己的原则,不论直接间接,积极消极,均反对帝制到底。”帝制撤销,论能力、论始终,自然还是段出山收拾残局,任国务卿,但袁明令不能再用徐树铮,后经妥协,徐只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三造。1917年,黎段府院之争围绕对德宣战问题愈演愈烈,黎免段。徐树铮为恢复段氏权力四方奔走,参加第四次督军团会议游说倒黎。张勋应黎元洪之邀进京调停,却扶植逊帝溥仪复辟,黎只得避往日本公使馆。段在天津受命讨逆,徐为之四方游说北洋实力派。7月3日马厂誓师,段任讨逆军总司令,以梁启超、徐树铮等为参赞。讨逆军系临时拼凑,军事财政准备并不充分,幸赖复辟大逆人心,辫子军不堪一击,遂建奇功。这一战段祺瑞敢行险棋,固然有共和信念和军事力量为侍,但徐之外围张网之功,实不可没。

当然,针对“三造共和”的阴谋论调一直不断,比如说段徐对张勋的复辟倾向早有洞察,但引而不发,待张驱黎发动复辟,段徐调转枪口讨张,驱黎重掌大权,逐张再造共和,一箭双雕。以徐的权谋手腕,虚与委蛇是有的,第四次督军团会议中张勋复辟之意已显,徐不表反对而是含混其词,即有明证。但也不可过度解读,比如讨逆军的组建就不属于未雨绸缪,而是就近取材,临时成军。这样一个大事件,无疑是复杂多面的,以简单化的阴谋论调加之,难免有失偏颇。另外,从大处着眼,“三造共和”无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

“三造共和”的每一次行动都与徐树铮分不开。正如徐的朋友陈兴亚所言:“以总理坦白无私,而有三造共和之功,实皆兄运筹赞襄之力居多。”

段与徐的关系,段对徐的无条件信任和百般呵护,在北洋史上也是一段佳话。其他北洋巨头,身边还真没有这样的人,曹锟与吴佩孚也还没达到这种无间的程度。


楼主:aiming_wang  时间:2020-08-24 12:38:37
抱歉,标题的北洋之“铮”应为“狰”
楼主:aiming_wang  时间:2020-08-24 12:38:37
北洋之狰--徐树铮(二) 侍才学纵横政坛

侍才学纵横政坛

徐树铮并非典型的北洋军人,既没上过武备学堂,也非小站旧人,但其甫入军旅即追随段,并逐渐成为段的灵魂和化身,一生不渝。除段之外,小徐还真没几个看得上眼的人,再加上其文武兼资、手腕凌厉,而又跋扈妄为,很多军政要人对徐是既敬又怕。惟其如此,徐与国务院同僚、总统府和国会多有摩擦;直系、奉系,甚至国民军,对徐无不侧目,在皖系内部,徐恃才傲物的个性也得罪了不少人。

随着段的升迁,徐树铮的才华也得以施展,其纵横军政两界,意气风发,斜睨群雄。但至刚易折,过盛人远,直皖之争中皖系落败,徐也开始走下坡路。徐之宦海沉浮,可以概括为蓄势、得势、失势三个阶段。



蓄势

1901年,意欲投笔、志在军旅的徐树铮终得父母允可,前往济南投奔山东巡抚袁世凯,适逢袁丧母丁忧,徐与面试官山东观察使朱钟琪话不投机,未得结果,逡巡于客店间。不意偶遇段祺瑞,段见徐器宇不凡,乃加探问,结果二人一见如故,段遂聘徐为记室。段比徐长15岁,偶然慧眼识珠,开启了徐风云际会的军政生涯。

后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段督办陆军各校。这一时期,袁主张“用人唯才”,通过考试选拔,大批平民子弟得以崭露头角。徐学养深厚,案牍如流,是第一等幕僚长才,本职之外还经常主动随军操练。这样的下属,那个上司不青睐。段对徐寄予厚望。1905年,徐经考试得清政府公派赴日本军校学习。

这里要交代一下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士官学校是日本的中级军事学校,从1898年到1937年,中国留日士官生计有29期、1600余人。丁中江先生认为: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日本士官系占了极重要的地位,但日本士官系并不属于北洋派,只是在北洋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窃以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陆士中国学生来源多样,早期大致可分为:北洋陆军各校肄业的,如孙传芳;未在北洋陆军各校学习,但在北洋军中效力的,如徐树铮;没有北洋经历,直接就读的,如蒋方震、蔡锷。从早期学生后来的经历看,留日士官生有在北洋军中效力的,也有在非北洋系的南军中就职的,还有加入革命党的。早期学生中典型的北洋派大有人在,徐树铮、孙传芳、曲同丰、傅良佐、吴光新、卢香亭等皆是。故丁中江先生的说法,至少从早期学生这个角度讲是不准确的。

留日士官生先入初级军事学校--振武学校学预科;毕业后入日军联队实习,接受下等兵至下士的训练,入伍期半年到一年不等,称为“士官候补生”;实习期满,以下士入士官学校学习一年到一年半;肄业后仍回联队以士官身份实习,为期四到六个月,期满后获少尉资格。陆士学制较长,比起武备学堂所学更加系统,且注重实训,故留日士官生,颇受各方重视。徐树铮先在振武学校学 ,入陆士步兵科学习两年,1910年方返国。



得势

徐树铮学成归来,被分配到北京南苑的陆军第六镇,仍归段祺瑞麾下。次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不得不起用袁世凯指挥北洋军进剿。在此过程中,徐助段促成共和,在第一节中已有记述。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段出任陆军总长,第三任内阁期间,并以陆军总长身份两度短暂代理国务总理。徐树铮由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军马司司长而至陆军次长,在段出京及请病期间,代理部务,开始独当一面。但在袁世凯去世前,徐更多还是隐身段后,其间北京兵变、南方让步、善后大借款、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复辟帝制等大事,都是袁在前台处理。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以北洋领袖正式出面组阁,拟任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黎和袁一样,对此是十二分不愿意(黎曾对张国滏说“请你告诉总理,一万件事我都依从他,就这一件我办不到”),但黎没有袁的权威,在段坚持下只得勉强同意。这一同意,可不得了,阁潮、府院之争随之而来,闹了个天翻地覆。

国务院秘书长不在阁员之列,只能列席内阁会议,并无发言权。徐却不可能当哑巴,先是和内务总长孙洪伊冲突,段自然偏袒徐,拟免孙职,但总统府不盖印,部分国会议员也对段政府提出质询,后更进一步,要弹劾徐树铮。在徐世昌的调解下,徐孙双双去职,阁潮始告一段落。

黎段分别执掌府院,本来二人资历就不相称,加上府院之间职权划分尚有不明确之处,发生矛盾是很自然的事。当时是责任内阁,黎虽然肯迁就,能忍让,但也不甘心沦为盖章机器,在人事任免、废督裁兵、宣战媾和等大事上有自己的主张,段本已苦于国会的困扰,总统府又多一掣肘,不免头疼。徐树铮作为国务院秘书长,本来可以沟通府院,缓和矛盾,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秉承段旨,盛气凌人,逼得总统府秘书长张国滏只好辞职,对总统也不大客气,这就使得府院之间的矛盾激化。

1917年,在对德绝交和宣战问题上,府院之间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一开始黎主战,段主中立;段改变主意后,黎又变中立了。在这样的大事上,应该说,段多方接触,综合权衡,主战可收回德国权益又无需出兵,确为有利于国家的善策,但很多人因信息不对称看不到这么全面,且对德国抱有好感不愿翻脸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徐树铮在对德战和问题上,就罕见地与段持不同意见,多次写信给段力陈不可与德开战。段置之不理,但并未因此冷落徐。

对德宣战问题,直到段三造共和,冯国璋代总统,才得以通过。

段三造共和后第二次正式组阁,声望达于顶点,徐再次出任陆军次长。可是黎走冯代,府院之间职权不清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加上冯又是实力派,于是在对南用兵的问题上,双方各持己见,反复拉锯,期间段徐辞职。徐树铮多方串联,拉拢直隶督军曹锟,又召集督军团天津会议,迫使冯国璋赞同武力统一,还秘密怂恿奉天督军张作霖率兵入关。

为了拉拢张作霖,徐树铮自作主张透露消息给张并提供便利,使张得以劫取段祺瑞用日本借款购买的军械,计有步枪27,000余支,这就是著名的秦皇岛劫械案。之后奉军在徐树铮策划下入关,徐并以副司令的身份指挥关内奉军。段祺瑞得以第三度复任总理,徐也走上了人生巅峰,这个时期,段政府的军国大计操于徐手,他名义上不是阁员,但对内阁人事却有决定权,对南军事由他主持,同时还要筹备新国会(第二届民国国会)的选举,是个十足的大忙人。

徐是新国会筹组选举的灵魂人物。徐在原“中和俱乐部”基础上,组织“安福俱乐部”(因活动场所位于宣武门内安福胡同而得名)。在1918年新国会选举中,安福系在近500席次中斩获330席次,“安福国会”成立,冯国璋放弃总统竞选,徐世昌当选。

徐树铮的才能,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横溢,文武兼资,而又勇于负责,上马管军,下马主政,样样得心应手。1918年徐任参战督办参谋长兼西北边防筹备处处长,1919年压服外蒙撤治,扬威四海,成就一世英名。

当然,此间的一些问题,实系徐树铮一手造成,段的“又铮荒唐”也不知说了多少遍,如擅杀陆建章,但总算是涉险过关,瑕不掩瑜。



失势

花无百日红,皖系与直奉间龌龊渐生,徐世昌总统力主南北议和,一战结束后民心思和,段徐的武力统一政策限于孤立。

徐树铮压服外蒙撤治,手中又掌握参战军(后改名边防军),但四面树敌敌,内有徐世昌,外有直奉,都不愿小徐坐大,七省联盟以“清君侧”的名义成立,但段徐实不可分,只能反皖。

反皖兵谏的先锋,是湖南前线的直军师长吴佩孚。吴一再要求撤防北归,直到1920年5月才获批准,吴回师京畿,直皖两系必然短兵相接。皖系空有虚名,事到临头却拿不出一个领军人物,数来数去只有徐树铮。其时靳云鹏内阁辞职,徐世昌直接开去徐的西北筹边使职务,段怒不可遏,下惩办曹吴令,边防军总动员,双方剑拔弩张。

直皖战争雷声很大,雨点却很小,正式开火不过三天,连同首尾也仅有五天而已。这也是北洋时代战争的一个特点,骂战期长,实战期短,与后来大规模绞肉机式的残酷战争完全不同,所以说北洋时代军阀混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

直皖战争中徐树铮任总参谋兼东路指挥,西路战败,东路受直奉夹击,徐逃返北京,托庇日人。

1921年后徐树铮图谋东山再起,联络孙文,运作闽变,组织孙、段、张反直同盟。不果后蛰伏两年。1924年10月介入江浙战争,欲出面收编卢永祥残部,却被租界工部局软禁。获释后出洋游历。期间段祺瑞任临时执政,1925年1月委徐为考察欧美日本各国政治专使,访问英法德美日等12国,会见了墨索里尼、斯大林、柯立芝、裕仁天皇等元首政要,在北洋军人中,颇获国际声望。

1925年12月,徐回上海后不顾各方劝阻,执意赴京复命,不幸遇害于廊房。

楼主:aiming_wang

字数:517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8-23 02:26:58

更新时间:2020-08-24 12:38:37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