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诗词比兴 >  诗词物语之沁园春雪的发稿当时和以后

诗词物语之沁园春雪的发稿当时和以后

楼主:章冀平  时间:2019-08-10 23:38:08


诗词物语之(其十八)沁园春雪的发稿当时和以后


今人有诗曰:

若言分享发圈群,
最好文章属课文;
都把精华授孩子,
氛围陶冶起氤氲。


《沁园春•雪》背后的故事

华声在线 发布时间:17-11-1808:59 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的扛鼎之作,大气磅礴,气吞山河,给人印象深刻。
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率先将其刊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时和者甚众。
这首创作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为什么近10年后才公开发表,其背后又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雪》,上款为“亚子先生教正”。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9月6日,毛泽东来到沙坪坝南开学校津南村柳亚子的寓所作客。
柳亚子是毛泽东1926年在广州结识的老朋友,阔别近20年,老友重逢,相见甚欢。
其时,柳亚子为完成亡友林庚白的遗愿,正在接手编一本《民国诗选》。他想把毛泽东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诗选进来。
根据流传的版本,他抄了一份,趁着毛泽东来访,请他当面校正。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他,过几天再抄一份寄来。
10月7日,柳亚子收到毛泽东的来函,打开一看,不是《长征》诗的手稿,而是《沁园春•雪》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还附了一封短信:“初到陕北看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词格略近,录呈审正。”
原来,这首词创作于1936年初,当时毛泽东正率部东征,到达陕北时,恰逢一场百年罕见大雪。
面对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毛泽东诗兴大发,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柳亚子读到这首词,非常激动,他反复吟诵,夜不能寐,欣然命笔,步其原韵,和词一首,
题为《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
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慨;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将《沁园春•雪》和他的唱和之作送到《新华日报》请求发表,
该报负责人告诉柳亚子,发表毛泽东的作品,必须征得毛泽东本人同意。
那时毛泽东已签署了“双十协定”后返回延安,请示需费时日。
《新华日报》于是先将柳亚子的和词刊出,词末附有柳亚子的跋语:
“……余索润之写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到陕北看大雪《沁园春》一阕。
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效颦技痒,辄复成此。”
见报后,引起读者极大兴趣,均想一睹原词。

10月24日,柳亚子和画家尹瘦石举办“柳诗尹画联展”, 柳亚子在最新诗稿册中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收录其中。
《新民报》副刊编辑吴祖光抄得了毛泽东的原词,于11月14日在该报刊出,并加按语云:
“毛润之先生能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接着,重庆《大公报》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柳亚子和词并列推出,
短时间内,重庆十余家报刊纷纷转载,顿时山城轰动,四海争歌。

时任新四军代军长的陈毅,在山东读到毛泽东与柳亚子的咏雪唱和之作,欣喜之余,拍案叫绝。
值山东正春雪压境,他不禁文思泉涌,乃依原韵挥毫疾书《和咏雪词》一阕: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妖,看霁雪初明泰岱腰。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
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齐观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王若飞的舅父、教育家黄齐生先生在重庆读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
也深为毛泽东的文韬武略所倾倒,于是,他也步毛泽东原韵写了首《沁园春》。词云:

是有天缘,握别红岩,意气飘飘。忆郭舍联欢,君嗟负负;衡门痛饮,我慷滔滔。
民主如船,民权如水,水涨奚愁船不高!分明甚,彼褒颦妲笑,只解妖娆。

何曾宋子真娇?偏装腔作势惯扭腰。看羊尾羊头,满坑满谷;密探密捕,横扰横骄。
天道好还,物极必反,朽木凭他怎样雕?安排定,看居???父,走马来朝。

蒋介石见毛泽东咏雪一词,和者如云,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亲令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召开紧急会议,
布置围攻策略,搜寻高手填词或撰写评论文章。
1945年12月4日,国民党主办的《和平日报》发表了著名文人易君左的和词。
这一时期,以《沁园春》词牌发表的词作及相关评论文章约有数十阙(篇),
国民党人、反动墨客发起了一场对《沁园春•雪》及毛泽东的诋毁与攻击。

作为第一个唱和《沁园春》的柳亚子,对这场笔战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也赋词批驳易君左等。
郭沫若亦在《客观》杂志发表一首言辞犀利的批判易君左的《沁园春》词。
转战华东战场的陈毅,为捍卫毛泽东的咏雪词,他于戎马倥偬之际,连续写了三首《沁园春》,
对国民党的御用文人给予了无情的反击。其一云:

毛柳新词,投向吟坛,革命狂飙。看御用文人,谤言喋喋;权门食客,谵语滔滔。
燕处危巢,鸿飞寥廓,方寸岑楼怎比高?叹尔辈,真根深奴性,玷辱风骚。

自来媚骨虚娇,为五斗纷纷竞折腰。尽阿谀独夫,颂扬暴政;流长飞短,作怪兴妖。
革面洗心,迷途知返,大众仍将好意招。不如是,看所天倾覆,殉葬崇朝。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只有114个字,却引起了一场世人瞩目的笔战。
回首往昔,这段故事不但见证了我国诗史和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更重要的是,人们从这首词作中看到了只有这样的“风流人物”,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的脊梁。
现在来看看这位易君左先生。

易君左的《沁园春•雪》论战(转载于百度知道——强少2856 • 2016-05-31)

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在渝期间,毛泽东将9年前创作的《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
柳亚子深为该词磅礴的气势所折服,连同自己填的一首题为《沁园春•次韵毛润之初到陕北看大雪之作》的和词
送交中共在渝的《新华日报》要求发表。
后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显著位置隆重推出,
并配发了热情洋溢的“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
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从而引发关于毛词的大论战。论战的焦点是毛词有没有“帝王思想”。在所有批评攻击毛词的作品中,易君左的词作具有代表性。

易君左早年是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家学渊源,才高资绝,文、诗、书、画无不精工,被称为“三湘才子”。
1945年12月4日,易君左在《和平日报》的“和平副刊”发表了一首和词。
作者在序中矫“全民之命”,以盟主自命,号召“天下词家”作出响应:
“乡居寂寞,近始得读《大公报》转载毛泽东、柳亚子二词。毛词粗犷而气雄,柳词幽怨而心苦。
因次成一韵,表全民心声,非一人私见;望天下词家,闻我兴起!”
其词曰:

国脉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
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明神胄,忍支离破碎,葬送妖娆。

黄金堆贮阿娇,任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离骚。
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易君左以其深厚的词学功底推出的“力作”,固然流露出了一丝忧国忧民的哀婉情愫,但将人民武装诬为黄巢“杀吏”,白起“坑兵”;
称《沁园春•雪》是“冶态妖容”,尤其结句与《沁园春•雪》针锋相对,其弦外之音是:
中国才迎来一线光明,由于共产党拥兵自重,内战将不可避免,“国脉”又将陷入黑暗,只能把幻想寄托在“明朝”了。
与众多和词相比,易君左和词的艺术性不在话下,然而这种政治思想上的错误与偏见,
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一些进步文人和民主人士的回击。
易君左当然不能代表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
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经历过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革命过程,
对于得到过民主与科学洗礼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样的坚持是被十分看重的。
对于皇权的敏感和封建的警惕,也体现了那一代人的时代风貌。


至于《沁园春•雪》的原作和易先生的和词之间做个比较的话,本来说是高下立判的。

这里得提起那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再加上一句:利害攸关的旁观者,观察应当更为认真。
谁是这里的利害攸关的旁观者?——laojiang,是也。

抛开政治观念不说,就艺术而言,——这唱和之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个人的观点:至少这唱和之作,缺乏“一气呵成”的态势,明明在气势上就矬了一截。
其次呢,感觉这唱和之作,写得有点散;好是可以称作好的,但说要盖过原作,——我只能呵呵了。)

当然,laojiang至少也没有极力推崇这唱和之作啊!——这说明laojiang也是有多多保留的嘛。
要知道,当时日本人刚投降,国民党周围可是集中了当时中国的国学大师中的佼佼者众多是也。
但是,这些国学大师里,没有一个人说过半个“不”字。

而我看到这样的唱和之辩,至少十年了;
看来看去,也就是这么一些老资料,没有新的资料出来。

泛泛而言呢,我以为这古体诗词,毕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属于汉语文化中的精髓。

这古体诗词的有多么优秀,一家之言,几家之说,都不能算数的。

那么,谁说了算呢?

我说,语文教材说了算。——能够被选入语文教材的,小学也好,中学也好,大学也好;——能被选入就好!

这原作的《沁园春•雪》是被选入语文教材的。

那唱和之作呢,被选入了语文教材了吗?——我没有听说过。
(我想,如果海峡那边的语文教材里,也曾被选入语文教材的话,还可以论一论;若真的没有,——只能算了。)


楼主:章冀平

字数:4006

帖子分类:诗词比兴

发表时间:2019-08-10 00:44:59

更新时间:2019-08-10 23:38:08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