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27)
神宗朝时,变法派主宰朝堂,章惇位高权重。苏轼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因诗获罪,被下了大狱。朝堂之上,一片喊杀之声,形势非常危急。“三旨宰相”王珪都跑来落井下石。他是出了名的和事佬,所谓三旨就是“取圣旨、领圣旨、得圣旨”。贵为宰相,朝堂之上几乎没有自己的意见。
王珪的“石头”是首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他将苏轼写桧树的诗,拿来作为苏轼犯上的证据。因为其中有龙。这招可是能致命的。
神宗看到王珪都已出手,大为诧异,一时间不知如何答复。站在一旁的章惇则轻蔑地说道,此诗不足为凭,无论是君是臣,都可称龙。
徽宗也缓过神来,说道,确实如此,诸葛孔明就号卧龙。
由此,苏轼躲过了可能是人生最凶险的一刻。
事后,苏轼被贬湖北黄州,亲朋故友唯恐避之不及,唯有弟弟苏辙和章惇常常写信过去宽慰。正是黄州的岁月,苏轼成了苏东坡,还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
这时候,章惇对苏轼还是留有余地的,还是念旧情的。
时过境迁,哲宗亲政,章惇当宰相时,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多年残酷的政治斗争,受贬谪的艰难时光,似乎耗尽了章惇的温情。对于政敌,他的心冰凉,没有了温度。
苏、章二人年纪相仿,此时都年近花甲。但,章惇没有怜悯,将苏轼直接发配到了岭南。今天的广东惠州。
北宋时的岭南,穷山恶水。朝廷官员流放至此,与判死刑没有太大分别。章惇把这把年纪的苏轼打发到岭南,应该是这辈子不想再见到他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感谢大家的支持!
稍后继续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27)
神宗朝时,变法派主宰朝堂,章惇位高权重。苏轼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因诗获罪,被下了大狱。朝堂之上,一片喊杀之声,形势非常危急。“三旨宰相”王珪都跑来落井下石。他是出了名的和事佬,所谓三旨就是“取圣旨、领圣旨、得圣旨”。贵为宰相,朝堂之上几乎没有自己的意见。
王珪的“石头”是首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他将苏轼写桧树的诗,拿来作为苏轼犯上的证据。因为其中有龙。这招可是能致命的。
神宗看到王珪都已出手,大为诧异,一时间不知如何答复。站在一旁的章惇则轻蔑地说道,此诗不足为凭,无论是君是臣,都可称龙。
徽宗也缓过神来,说道,确实如此,诸葛孔明就号卧龙。
由此,苏轼躲过了可能是人生最凶险的一刻。
事后,苏轼被贬湖北黄州,亲朋故友唯恐避之不及,唯有弟弟苏辙和章惇常常写信过去宽慰。正是黄州的岁月,苏轼成了苏东坡,还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
这时候,章惇对苏轼还是留有余地的,还是念旧情的。
时过境迁,哲宗亲政,章惇当宰相时,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多年残酷的政治斗争,受贬谪的艰难时光,似乎耗尽了章惇的温情。对于政敌,他的心冰凉,没有了温度。
苏、章二人年纪相仿,此时都年近花甲。但,章惇没有怜悯,将苏轼直接发配到了岭南。今天的广东惠州。
北宋时的岭南,穷山恶水。朝廷官员流放至此,与判死刑没有太大分别。章惇把这把年纪的苏轼打发到岭南,应该是这辈子不想再见到他了。

(128)
苏轼一住三年。
他一如往常,洒脱自在。乐天的性格,看山乐山、看水乐水,居然活的有滋有味。
那就写诗吧。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东坡先生有诗,京城很快流传。章惇大怒,苏子瞻居然如此快活。看来,贬得还不够远。他在苏轼的字上做文章,“瞻”和“儋”字相近,那就去儋州。似乎是恶作剧,但却足以致命。
儋州,真正的天涯海角。千年前的海南,作为大宋孤悬海外最蛮荒的国土,路途遥远、气候炎热,野蛮土人、毒虫怪兽,被发配到那里,就是置之死地了。
62岁的苏轼,须发如雪,背起书箱,带着幼子,驾一叶扁舟,闯过惊涛骇浪,来到了儋州。登船的那一刻,他一定无数次地回望大陆,他知道回不去了。
章惇,这次是要杀人了。杀老朋友。
东坡先生,也似乎在劫难逃。
他是知道典故的。
唐朝的宰相李德裕,是牛李党争的核心人物。风光时,官居太尉、封魏国公。一朝失势,被贬海南崖山。级别从八品下。
由云端坠入烂泥塘。
据说,李德裕整日登高遥望长安,望眼欲穿、老泪纵横。不可能再回长安的他,孤独地流连于崖山的山水。有次,路过一座寺庙,见到墙上挂了一排葫芦,便好奇地问方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方丈一声叹息,哪有什么药,是骨灰。这些人都来自长安,被贬到此地,回不了故乡,只能栖身在葫芦里。
李德裕,骇然。当夜,卒。
不知东坡先生,是否见过那些葫芦?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29)
世事如棋局。
当苏轼绝了再回大陆之念,抱老死海南之心时,朝局再次发生逆转。哲宗驾崩,徽宗继位。苏轼被赦。
苏轼居然活着跨过了海峡。而章惇则是摇摇欲坠了。
苏轼路过金陵时,章惇的儿子在此为官。对于老父亲和苏轼之间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做儿子的当然心知肚明。他无颜去见苏轼,便写了一封长信,托人送给苏轼。
信写的哀婉动人,核心的意思就一条,希望重回政坛的苏轼,能够放他父亲一马。儿子救父心切,固然可以理解。但他以己度人,还是小看了苏轼。
苏轼修书一封,深情回忆了与章惇四十年的交往,言辞恳切、宽厚有爱。章惇曾经拳拳到肉、刀刀致命的往事,被风轻云淡的一笔带过。
章惇、苏轼,相知一生、相交一生、相争一生。一生功过,后人自有评论。至少在对待朋友上,高下立分。
苏轼,跨过了海峡、渡过了长江,还是回不了东京。
他驾鹤西游,随风而去。
千古东坡。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0)
苏轼,章惇的朋友。
王安石,章惇的伯乐。
章惇很牛,22岁就中进士。不过,王安石更牛,21岁中进士。而且,他原本是状元人选。只不过,因为皇帝咬文嚼字,丢了状元的头衔。
章惇虽然狂妄,但对王安石,则心悦诚服。
毕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王安石这样的千古名臣,更是伯乐中的伯乐。
如果没有王安石,以章惇的才学和政声,日后进京,甚至担任宰执,也是大概率事件。至于,他能否走出自己的为政之道,成为“不是王安石的王安石”,我们无法去假设。不过,以他的性格,他注定不会默默无闻的。
毫无疑问,王安石和变法新政,给了章惇更大的舞台,让他走入了大历史。后人谈论王安石变法,章惇注定无法绕过。虽然,毁誉参半。可能,毁多过誉。
王安石先派他任职地方。
章惇去了湖南。北宋时期,湖南的部分地区还是蛮夷之地。这些地区,名义上奉宋为正朔,但实际上处于自治的状态。当地蛮族杂居,刀耕火种、打渔行猎,相互攻伐、战乱不止。
民族问题,历朝历代都是棘手问题,也最能考验为政者的智慧。章惇到任后,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刚的更刚、柔的更柔,最终让这些蛮族献图纳土,完全归顺了大宋。此为大功一件。
东京的王安石,都看在了眼里。
变法急需用人。
很快,章惇再进京。自此,追随王安石左右,开始了变法大业。他跟的是彪炳千秋的人,干的是千秋议论的事。
时势造英雄。
章惇的人生,从此波澜壮阔。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1)
然而,变法何其难。
纵有满腔热血,纵有皇帝支持,变法也是步履维艰。
艰难的历程,从来都是检验人心的尺子。
王安石如日中天时,投其门下者,何其多也?至于是为了变法,还是为了前程,是为了新政,还是为了官帽,又有谁说得清呢?如果厚道地去想,更多的人应该是兼而有之。毕竟,又推了新法,也做了高官,何乐而不为呢?
这点就不能苛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章惇那样,是拿政治理想当饭吃的。因为理想,所以忠诚。
章惇,对王安石就是忠诚的。
不错,章惇是很自负、也很清高。就连苏轼他都未必服气,但对王安石,他始终恭恭敬敬。哪怕王安石的臭脾气,让几乎所有人都难以忍受。忍受,也是一种忠诚。
他坚定地支持王安石,任其驱使、冲锋陷阵。变法中,王安石饱受用人不淑的指责,但章惇的忠诚和能干,还是为他挽回了一些颜面。在变法后期,章惇已是王安石的左膀右臂、变法派的大将,左冲右突,不可阻挡。
后来,王安石被两度罢相,身边人临阵倒戈者不知几何,章惇是少数坚定的追随者。不离不弃,更是忠诚。
忠,是忠于人,更是忠于事业。
忠于人,会变、会盲目、会浅薄。忠于事业,会实、会理性、会深刻。对事业的忠诚,才是更大的忠诚。
王安石黯然下台,变法受到重挫,一时间人心思动,神宗皇帝也一度态度暧昧。章惇,依然选择了对事业的坚守。
王安石离世,章惇失去了人生的伯乐。他接过旗帜,成为了变法派新的领袖人物。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感谢大家支持!
不知为何,
今日发帖审核缓慢。
抱歉!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2)
政坛之上,有伯乐就有政敌。
伯乐和政敌,往往也是棋逢对手。若是伯乐没分量,爬的不够高,政敌的成色也不会足。
章惇的伯乐是王安石,政敌就是司马光。都是一等一的人物。
隋着神宗驾崩,司马光复出,保守派全面当政。
章惇成了司马光的眼中钉。
再来看看他们中进士的年纪,章惇22岁、王安石21岁,司马光19岁。一群牛人。
如果说,王安石是变法派的教父,那司马光就是保守派的大佬。他们是同一辈分的人物。正因为如此,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争斗不止、斗而不破,双方始终留有余地。彼此,惺惺相惜。
对章惇,就不同了。章惇是小字辈。司马光长章惇16岁。司马光金榜题名、誉满京华的之时,章惇还在福建老家奶妈怀里吃奶。再加上章惇为人嚣张,司马光就更不客气了。
何况,政见大为不同。除了新法之外,还有西夏问题。
司马光为相后,内政上,无差异地全部废除新法;在外交上,也一反神宗朝对外开拓的国策。为消弭西夏之患,司马光提议将神宗时期,耗尽无数军费、牺牲无数将士所占领的西夏领土,全部还给西夏。他希望以退还领土的方式,换取边疆的和平。
进而,降低军费开支、缓和政府财政压力。废了新法,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相应地削减军费开支似乎也是合理的配套措施。
怎么说呢?书生意气、天真无邪。司马老夫子,编书是把好手,但对于军政,确实有些让人无语。
此事引起变法派强烈反弹,在朝堂内外吵的一塌糊涂。章惇与司马光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争的不可开交。党同伐异,有没有?一定有。但,更多的还是,章惇刚烈的性格和强硬的外交思维使然。
大权在手,司马光直接将章惇撵出东京。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林锡治 2019-10-03 14:46:40
楼主也来个宋朝帝王系列,比肩二月河
-----------------------------
哈哈,多谢林兄支持。
写写宋人往事而已。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3)
这是一次疯狂的政治清洗。
司马光掌权时,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或许,他自知时日无多,所以出手又快又狠。至于,这其中,有多少是理性的思考,有多少是权力的膨胀。没人说得清楚。
回顾北宋晚期政局,司马光此时的表现,让人扼腕叹息。如果说,王安石性格强势,铁腕推行新法,不惜与整个反对派阵营决裂,造成了朝堂之上变法派、保守派泾渭分明。
作为当年受排挤打压之人,司马光对此应有切肤之痛。他所编写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更是汇集古今智慧,是所有治国者的镜子。可惜,当他自己大权在握,拥有了最锐利的权力武器时,他忘了当年的伤痛,也没想着照照镜子。
或许,他想了,也照了。只是,没有战胜权力和人性。
这是千古难题。如果是一般人,我们也不想苛责了,但是对于司马光,还是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一次宝贵的机会,被司马光轻易地放弃了。
大宋,在党争的泥塘中越陷越深。
章惇,被一贬再贬。越贬越低。
贬到后来,堂堂副宰相,居然成了杭州一处道观的管理员。呵呵,上得朝堂、入得道观,倒是能屈能伸。如果就此停下,也可以接受。毕竟,杭州风景优美、道观清净怡人。
保守派,当然不满意。他们再出手,将章惇贬至岭南,那里瘴气满地,条件恶劣。这里面的意思,已是杀气腾腾。
毕竟,章惇已年过半百。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天荒地老的岭南,清高孤傲、性格刚烈的章惇,能熬得住吗?能。
靠着对理想的坚守,还有对司马光的刻骨仇恨,贬谪岭南的艰难时光,章惇恁是咬着牙,挺住了。
不得不说,有时候,仇恨确实比爱更有力量,更有让人活下去的动力。尽管,司马光已死去数年。但,章惇的仇恨未减半分。
苦熬中,他等来了太皇太后驾崩、哲宗亲政。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
感谢大家支持。
昨日天涯系统维护,
中断一日,
还觉得颇不习惯。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4)
王安石,把章惇领上舞台。
哲宗,则给了他真正主演的机会。
哲宗和章惇,似乎就是神宗和王安石。
当然,只是似乎而已。
哲宗亲政,时年16岁。
他8岁登基,太皇太后摄政、总揽国事。
大殿之上,他与太皇太后对坐,大臣们从来都是面向太后禀告。而他,只能无聊地看着对面不同的屁股。看了8年,也苦熬了8年。这是个被压抑了许久的年轻人。
少年天子,血气方刚。哲宗亲政,要立威,要改革,要推行新政。而实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废除旧法,全面恢复父亲神宗的新法。
这是非常之事,自然需要非常之人。
哲宗选中了章惇。
至于原因,则在多年前就已种下。
当年,神宗病危,皇位悬而未决。朝堂之上,有人投机富贵,串联谋立神宗的弟弟为帝。太后也一度态度暧昧,那个儿子也是她亲生的,未尝不可。
刻不容缓。情急之下,是章惇,将写有哲宗名字的立储诏书,送到了气若游丝的神宗榻前。神宗看罢,口不能言、泪如雨下,惟有艰难点头。就这样,哲宗当了皇帝。
这份拥立之功,哲宗自然难忘。何况,要恢复神宗新法,章惇作为王安石之后的变法派领袖,更是不二人选。如此公私兼顾,岂不两全其美?
年轻人做事,雷厉风行。哲宗亲政不足月,远在岭南的章惇,就被封宰相。即刻进京。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不觉已是凌晨,有些难以入眠了。
今日继续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5)
咸鱼翻身。
由蛮荒之地的贬谪小吏,一跃而成帝国宰相。
半生浮沉,正在苦熬中坚守的章惇,接到诏书时,该是怎样的心情?若再回头想想,这些年的心酸,受尽的委屈、看遍的白眼,又是何其愤懑?
是该痛哭流涕,感谢苍天垂怜;还是仰天大笑,夸赞老天有眼。估计,章惇是大笑的。
转眼间,草堂之上高朋满座。前来送别的人,更是不绝于道。不过,历经世事沧桑,章惇傲气依旧。对很多人,他连正眼都不看,更别说给个笑脸。
当然,他并非目中无人。行前,他专程向一位名士请教治国之策。尽管章惇态度端庄、言辞恳切,但名士感受到的却是踌躇满志、杀气腾腾。
名士与章惇纵论为相之道。身为宰相,调理阴阳,最大的智慧就在于居中,不偏不倚,不能偏废。这话说的,已经很直白了。就是希望章惇能放下党争、摒弃意气,不要报复,要团结。
章惇沉默不语。心中大不以为然。不偏不倚,别人或许可以。但,章惇做不到。
如果历史就此停止,章惇或许会作为能臣,甚至功臣,被后人记住。然而,后来几年,他的磨刀霍霍,他的睚眦必报、他的歇斯底里,让他彻底走向了疯狂,死后也被列入奸臣传。
几年前,司马光已错过了一次机会。或许是北宋的富足、东京的繁华,让老天不忍,又给了大宋一次机会。
遗憾的是,章惇不仅视而不见,还身怀利刃回到了东京。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上善若氺顺势而为 2019-10-08 15:24:46
没人顶 我来
-----------------------------
哈哈哈
感谢特别支持!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6)
章惇再见到哲宗。
两人都有恍如隔世之感。
哲宗有些失望。
他没想到,章惇那么老了。在他印象中,章惇还是金刚怒目、雷厉风行的盛年模样。可如今的章惇,头发花白、满脸沧桑、脚步迟滞。只有依然锋利的眼神,让哲宗多少有些安慰。
章惇则很开心。
昔日娃娃天子,已成少年君主,身材修长、器宇轩昂,脸上的光泽、说话的语速、急迫的心情,无不显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年轻人。恍惚之间,似是多年前的神宗。最重要的是,章惇能切实感觉到,哲宗对他的敬重和依赖。
自始至终,哲宗没提当年拥立之事。但,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的基础。凡事都有因果。哪有无缘无故?
有了哲宗无条件的支持,章惇怀中的利刃,终于出鞘。
连出四刀,刀刀见血、刀刀要命。
第一刀,要将老贼,掘墓鞭尸、挫骨扬灰。
老贼就是司马光。
第二刀,要将擅国的老奸,追夺封号。
老奸就是刚刚去世的太皇太后。
第三刀,罢黜当朝权奸,流放岭南、途中追杀。
权奸就是保守派。比如,苏轼等。
第四刀,全面恢复新法。
就是神宗、王安石时期的新法。
亮起刀时,章惇的眼神锋利过刀刃。这让哲宗也有些不寒而栗。他确实想效法父亲,建功立业、开疆拓土,但对于踏过千万人的尸骨,年轻的哲宗依旧难以接受。
何况,还有不屠戮大臣的祖宗家法。
哲宗同意全面恢复新法,但驳回章惇对人的那几刀,为大宋朝留下很多人头,也留下了很多千古名篇。比如,苏轼。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37)
再回到东京的章惇,应该很想念王安石。
或者说,他把自己比作成了王安石。成为王安石,应该是他内心里隐藏很深、绝不可示人、但确实存在的念头。我们总能在他身上,看到王安石的影子。
可惜,章惇就是章惇,他不是王安石。
为了变法,王安石可以得罪所有反对的人。但,即便道不同,依然以礼相待、惺惺相惜。抛却政见之争,依然可以谈古论今、把酒小酌。
为了变法,章惇则不惜杀了所有反对的人,哪怕故交旧友、国之栋梁,也在所不惜。道不同,甚至连死人都不放过。
所有的变法,最终都应该使人过的更好。为了这个更好,需要牺牲一些东西,比如时间、精力、青春,甚至是生命,用这些去奋斗,来换取变法的成功。如果牺牲的是社会的宽容、道德的厚重,人人急功近利、个个唯利是图,庙堂之上噤若寒蝉、江湖之远人人自危,那这样变法,意义何在?
王安石、章惇,都是以变法新政之名,目标都是富国强兵。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情怀,一个充满政治权谋的算计。
有人为章惇鸣不平,认为他治理地方有绩、评定边疆有功,为官清贫自守,不为家人徇私。不错,这些都是他人生的闪光点。但他大权在握时,面对政敌残酷打击、面对故人刻薄寡恩,让北宋朝堂之上百年熏陶而成的宽容、宽厚之气,清明、开明之风,荡然无存。就此一点,他就罪无可赦,无可辩驳。
如果再多问一句,他的那些大道理中,就当真没有私心?就当真没有以恢复新法为名,干过挟私报复的勾当?估计,他自己都很难回答。
千年之后,王安石依然是圣者,而章惇依然是奸臣。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客也何为2013 2019-10-10 18:33:56
楼主大才,写得精彩!顺便说一句:楼主在香港?出书吧,大陆出不了,就在香港出,到时一定买一本。
-----------------------------
哈哈哈。
过奖了。
感谢大力支持。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上善若氺顺势而为 2019-10-10 13:16:38
是是非非,自由定论~
-----------------------------
感谢大力支持!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jqbwqlj2014 2019-10-10 11:05:05
ding
-----------------------------
感谢大力支持!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015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更新时间:2021-03-21 11:54:32

评论数:10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