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十四年抗战第一人非陈独秀莫属

十四年抗战第一人非陈独秀莫属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19-08-22 16:23:30
十四年抗战第一人非陈独秀莫属

九一八事变后,九一八事变后的9月24日斗士陈独秀以“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执行委员会”名义,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满洲告民众书》,谴责蒋介石统治集团的“不抵抗主义”,号召建立反日联合阵线,“民众立刻自动武装起来”......

1931年12月5日陈独秀创办铅印的《热潮》周刊,并题刊头。发刊词宣称:“二十世纪是两种热潮的世纪,一种是广大的劳苦饥寒的奴隶向一班寄生虫算账的热潮,一种是几十种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算帐的热潮,……两种热潮之合流终要把全世界洗刷一新”。至次年一二八抗战,共出了7期。

1931年12月20日以“顽石”为笔名撰文《“一二一七”与“三一八”》,就珍珠桥惨案,愤怒声讨蒋介石政府,揭露汪精卫替下野的蒋介石做两件事:“屠杀爱国民众”,“签订卖国条约”。指出学生的血,将宣告“政府死刑”。

1933年德国国会纵火案,季米特洛夫在纳粹莱比锡法庭上揭露法西斯匪徒纵火的真相。也就是在这一年,反蒋抗日旗手斗士陈独秀在中国南京江宁地方法院的公审现场,揭露蒋介石政府是误国政府。



“弱冠以来,反抗清帝,反抗北洋政府,反对封建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造中国”(陈独秀《自撰辩诉状》)

1933年10月30日时为四川大学教授的吴虞夜半四点作诗《寄陈独秀狱中》,其中“尽知大胆如王雅,何必高文似马卿”,王雅是北周大将,曾与周太祖战东魏于邙山,被周太祖叹曰:“王雅举身悉是胆也!”。马卿即司马相如。

陈独秀在狱中赠刘海粟一联:
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黄山孤山,不孤而孤,孤而不孤;孤与不孤,各有其境,各有其图。陈独秀题刘海粟孤松图。

陈独秀送汪原放两张条屏:一张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冉冉孤生竹》,表示在孤独中保持节气。一张是含意深刻的题字:“天才贡献于社会者甚大,而社会每每迫害天才。成功愈缓愈少者,天才愈大;此人类进步之所以为蚁行而非龙飞也。”

陈独秀在狱中得知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扣消息时,据濮清泉回忆他“简直像儿童过年那样高兴”,“托人打了一点酒,买了点菜……首先第一杯祭奠大革命以来为共产主义牺牲的先烈,接着他斟了第二杯,呜咽起来:“延年啊乔年,为父的为你俩酹此一杯!把酒洒在地上,老泪纵横,痛哭失声。

七七事变后,陈独秀拒绝悔过出狱,他给《申报》公开信上说:“爱国诚未敢自夸,悔悟应属他人。”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19-08-22 16:23:30
@1234a88 2019-07-28 20:24:47
'抗战第一人“之誉,赋予陈独秀,未免过盛。如此,置数百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英烈于何地?
余以为,陈之气节,操守,人格。足为其同路人愧!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的马本斋解甲归田,还有东北流亡知识分子流亡关内。唯有陈独秀是觉醒的。所以,十四年抗战第一人是陈独秀,责任在于唤醒民众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19-08-22 16:23:30
十四年抗战第一人是陈独秀,责任在于唤醒民众救亡图存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19-08-22 16:23:30
斯大林开除陈独秀党籍背后的冤屈不是这一精神层次的小民所能理解的。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19-08-22 16:23:30
邵燕祥:诗人,浙江萧山人,北平中法大学肄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著有诗集《到远方法》、《在远方》、《迟开的花》,有《邵燕祥抒情长诗集》。 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1)和第二本诗集《到远方去》(1955)。从1980年到1986年,出版了《献给历史的情歌》、《在远方》、《如花怒放》、《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八种诗集和诗选,还有诗评集《赠给十八岁的诗人》、《晨昏随笔》,杂文集《蜜和刺》、《忧乐百篇》。从1980年前后发表《切不可巴望好皇帝》等杂文开始,又写了大量的杂文,批评各种社会弊病。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和 团委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

斯大林时代的结束,可能不是从1953年他的去世,而是从他的妻子阿利卢耶娃1932年十月革命节之夜,在克里姆林宫举枪自尽的那天开始的。作为诗人,我们很难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家进行立论,但我们可以纪录和回忆,甚至摹拟。诗人邵燕祥用诗,为前苏联斯大林的妻子娜婕日达·阿利卢耶娃死前的最后独白,作了详尽逼真的摹拟,让八十多年之后的我们,对那个时代及其伟人妻子内心的苦痛,有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因此,我要感谢老诗人邵燕祥,是他知识分子的理智和良心,让他在花甲之年用炽热的鲜血和坚强的意志,为苏联人民写下这样震撼人心的“独白”,使我们中国的读者,也可以从他《最后的独白》中,了解到前苏联八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一个美丽的少妇,在痛不欲生的时刻,举枪自尽的真实原因。而且阿利卢耶娃的最后独白,在诗人邵燕祥的笔下,竟然转述的那样撕心裂肺,震撼人心,不由得就使我们刻骨铭心地记住了这个美丽善良的俄罗斯少妇,并为她的死,扼腕抱憾——一个这样美丽的俄罗斯女人就这样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毕竟是世界的遗憾!

你的记忆里有几页

关于我的?······面对面

你已经把我忘怀。

你从遥远的泰加森林

和冰封的叶尼塞河口

走来,把耳朵贴在俄罗斯大地上

连草在拔节都能听见

——《最后的独白》(选自林贤治主编《自由诗篇》)

诗人邵燕祥就这样开始为我们转述阿利卢耶娃《最后的独白》:带着深沉的幽怨和美丽的回忆,一个高加索人,从遥远的泰加森林和冰封的叶尼塞河口走向了俄罗斯腹地,走入一个美丽少女的内心。“然而,你总是燃烧的胸中/一颗心为什么骤然冰冷?”伟大的斯大林能回答上来吗?我阿利卢耶娃问你:“你是在嘲笑你的儿子雅可夫?嘲笑你已死去的前妻?嘲笑我还是我为你生的儿女?伟大的斯大林,你回答我?” 阿利卢耶娃的质问是来自母性的那种勇敢、坚强的本能捍卫。可是他的丈夫用蔑视回答了她:

然而,你衔着烟斗,眯起眼睛

看世界,在袅袅的烟雾中

格鲁吉亚人是否都已变形?

不容虚伪,

但也不容真实,

你比所有的人全都聪明

而那么多聪明人在你面前

变成傻瓜,倾听你机智的概括

雄辩的推论、斩钉截铁的讲话

我是谁?我是你的妻子?主妇?

——《最后的独白》(选自林贤治主编《自由诗篇》)

阿利卢耶娃在怀疑自己的夫人身份。整个苏联公民,可能都在怀疑自己的身份。在伟人面前,渺小的个人是不需要身份的,他们是伟人手中的螺丝钉,可以放到任何地方,也可以更本就不放,服从就是意志。第一夫人在迷惑中寻找着自己的身份。找到了吗?遗憾的是第一夫人都没有找到,她只找到了自己的少年,找到了少年的梦想:

从我走进校园那一天,

阳光和空气都是这样新鲜,

啊,假如我重新成为少女,

假如我回到1918年:

篝火,集会,八分之一磅面包

初吻······假如我没有在幻想中

嫁给幻想,嫁给真理,嫁给权力

·······

假如能够选择,宁愿早生二十年

作为你同龄的女伴,

一起在秘密小组里活动,

从地下印刷所运出传单,

然后一起流放,走在伏拉季米尔大道上,

即使死去,那是光辉的生涯

或者你牺牲了,我穿上寡妇的黑衫。

——《最后的独白》(选自林贤治主编《自由诗篇》)

浪漫善良的假设,只有少女、少妇和诗人才会有的幻想。阿利卢耶娃这样想着,这样留恋着孩子、丈夫和人生,甚至革命。她后悔着自己:一个这样美丽的少女,为什么嫁给了权力呢?甚至与他作为战友一起流放或者作为他的遗孀为他穿上寡妇的黑纱都是幸福的!她在喃喃自语:

不要人们知道我的姓名,

不做奥林匹斯山上的第一夫人;

不是土耳其后宫的女奴,

也不是挂在别人脖子上的女人;

也许能忍受没有爱情的家庭,

但不能做不受尊重的人。

在《最后的独白》的第三章的最后,诗人邵燕祥把第一夫人内心世界最痛的根瘤解剖了出来。根瘤的巨大,时间的长久,让这个美丽的少妇无法隐忍。她在呻吟中咬紧了牙关,她只想做一个人,而是奥林匹斯山上的第一夫人!她要为她的良心和良知,向她的丈夫做最后一次祈求:

听我说,不要背过脸去,

我失踪的同学,无辜的朋友。

这是我向你

最后一次祈求。

我从此再也不作任何祈求了。

······

生活在秘密太多的国度,

命运对我却不再是秘密。

谁留心巨大的椴树干上的一只蚂蚁?

谁记得涅瓦河的一圈水纹皱起又归圆寂?

阿利卢耶娃在质问和反省。她质问他的丈夫,他的同学和朋友失踪的下落;她反省着自己的身份和力量。她想着自己悲凉的人生和不可思议的身份:“我是娜佳,不是伏尔龚斯卡娅,/却赶赴十二月党人的/荒凉的西伯利亚。”因此,在美丽的少妇阿利卢耶娃面前:“大地这一刻冻死了。/天空上的泪痕冻成一条一条的暗云。/微弱如烛的太阳/在我胸中一寸一寸地熄灭。”可美丽的少妇此时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还是时代的幸运者,自己还可以:

走出波特希尼宫窗口,

走在红场上,我和广场上的鸽子

都是幸福的,幸福地啄着面包渣。

饥寒交迫的流放者

正走在泥泞的土路上,

正走在白海的冷风中。

最后的回忆是辛酸和平静的。奥林匹斯山上的第一夫人,在穿自己入殓的葬服。她的回忆、反思、醒悟、忏悔和希望,都将随着她美丽的遗骨,存留在历史的泥土地里。她最后的哀叹是:

我终归是丑小鸭,终我的一生

唱不出一句天鹅之歌。

我无力埋葬一个时代,

只能是时代埋葬我。

······

别了,俄罗斯大地,

如果有最大的遗恨,

我远远没有走尽

我从小学地理和诗歌熟悉的

我的又贫穷又富饶的国土!

——《最后的独白》(选自林贤治主编《自由诗篇》)

美丽的阿利卢耶娃在遗憾、留恋和决绝中向自己的儿子、女儿、丈夫和伟大的俄罗斯告别;向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告别;向在流放途中的政治犯们告别。她可以就此轻松地走在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时代,因为她知道,她“无力埋葬一个时代,/只能是时代埋葬我”。那就让时代埋葬我吧,我已躺入时代的墓穴。

可是一个中国的诗人,在八十年后的中国,耿耿于怀。他无法忍受一个美丽善良的俄罗斯少妇,就这样离开我们的世界。在诗人邵燕祥的心里,美丽善良的人,都该长命百岁地活在美丽的土地上。让我们从美丽善良的人们那里感受和传递那些美丽善良的东西。诗人邵燕祥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寻找我们丢失已久的东西,他的诗歌,他的随笔,他的杂文,都在做着这件事情。因此,他发现一个“三十一岁的俄罗斯女人的魂灵/在人海里发现了寻找她的眼睛。”

长诗《最后的独白——剧诗片断,关于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之死》中的斯大林既是指一个活生生的、有些有肉的人,又是指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象征符号。既代表着人类恶的、贪婪的、凶残的一面,又代表着最恶劣的“流氓无产者”中的“英雄”一面。而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则是一种精神向度、一种道德操守,正如雅科夫列夫所说:“这是人身上最光彩夺目最珍贵的品质。世间万物——从野人亲手点燃的篝火到计算机,从车轮到宇宙站——都是莫扎特式的人、天才和知识分子创造的。”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19-08-22 16:23:30
改陈寅恪诗《咏红豆》
虹口江津意悠悠:(陈独秀最后一次被捕在上海虹口区,陈独秀的生命终点在四川江津)
谁访金陵第一流:陈独秀在狱中创作《金粉泪》56首,《金粉泪》即南京泪。
送客筵前花中酒,
迎春湖上柳同舟:(1939年胡宗南和戴笠微服私访陈独秀,陈表示拒绝蒋介石)
纵回君曼千金笑
终剩哲民万古愁:君曼即高君曼,哲民即陈鹤年。
灰劫子美红豆在:子美即陈子美,文革期间陈子美偷渡到香港,后辗转去了美国。
相思三爱待今酬:三爱是陈独秀早年用过的笔名,意思是爱家庭和国家、爱科学、爱民主自由。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19-08-22 16:23:30
太平军,太平天国走的是城市路线,陈独秀也走的是城市路线。所以,陈独秀是太平军的升级版。


楼主:仲子锁麟

字数:423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7-28 10:37:14

更新时间:2019-08-22 16:23:30

评论数: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