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第四千0四帖 读《灯》

第四千0四帖 读《灯》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19-09-14 18:16:22
读书破万卷(4004)·《灯》
《灯》,现代短篇小说集。徐訏著。香港友联出版社1957 年初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鬼恋>(3939)》
《灯》收《心病》、《选择》、《灯》等短篇小说3篇。
《心病》讲述丁道森回家之后,看到邻居家的孩子,想到自己结婚二十多年,因为家庭经济不好,还没有孩子。可是现在自己马上魂归西天,现在不要那就没有机会了。而只要妻子做个手术,他们立刻可以要孩子。妻子回家之后听到丈夫的病情,不但没有嫌弃,而是答应丈夫的请求。夫妻之间共患难,彼此不离不弃,洋溢着脉脉的温情。让我们相信夫妻并不都是“大难里头各自飞”的。
小说《灯》中,“我”是位作家。抗战期间被带到日军司令部刑讯,仍不断叩问自身人格心理。“我”被投入牢房时看到有人衣裳单薄,便将大衣盖在他身上,孰料此人拥着大衣长眠不醒,其间“我”饥寒交迫期盼他速速死去,这一体验使“我”反思自己并非出于高尚人格帮助人,只是出于“道德的本能”,即人格中的超我。敌人为逼供施加重刑,“我”多次想供出情报,但每当要供认,脑中或眼前就闪现两盏强烈的灯,使“我”当即昏厥。“我”自由后,便去考查昏倒是否因过强灯光或超大压迫刺激,发现并非如此。最后得出结论:“这实在是我心理上对自己保护的一种机能”“在我心里正是有一种传统的力量在控制我的供认,所以即使在我意愿供认的时候,或在我无法支持肉体的刑痛而想供认的时候,我心理的自卫机构就使我突然晕过去了。”这正是前述“道德的本能”即人格中的超我控制自我,产生道德焦虑,使自我无法畅行,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造成“我”的昏厥。总之,小说中的“我”具备弗洛伊德学说知识并据此分析心理。
徐訏观察人格心理时还运用阿德勒“自卑感”与“补偿作用”理论。阿德勒说,成为人就具有自卑心理,所有人都是共同的,因为人初始生存均要完全依赖于成年人,儿童会感到与依赖的成人相比极其无能,人就是带着这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长大,自卑感在有的人那里起到激励作用,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则成为障碍。《灯》,作者剖析了孤岛时期一位平凡的抗日“英雄”的复杂的内心世界。罗形累与“我”有夺“妻”之恨,然而他却是为国民政府工作的间谍。“我”因为受罗牵连,被日军抓进牢里,被严刑拷打,但绝不吐露罗的下落。这些体现了“我”不计个人恩仇,讲究“忠义”的豪侠性格
《选择》,讲述的是其锦和其绣姐妹因一次算命,竟铸成了阴差阳错的命运结局。这部小说可以看见徐訏 对人生命运的无常和无可把 握中流露出的哲学思考。徐訏的诗人气质赋予他细腻的生命体验,诗人般的孤独气质不仅让他敏锐的感受着人生,而且还促使他自觉不自觉地投奔于这种微妙的生命感觉中。
评:投入牢房怜衣单,大衣盖身遮风寒。长眠不醒拥衣去,叩问人格仍不断。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12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9-13 22:55:11

更新时间:2019-09-14 18:16:22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