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金刚波若密经》通本示意——天涯首发。

《金刚波若密经》通本示意——天涯首发。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这本经是属于波若部的,波若,就是智慧。

是很有大的智慧的。

所以,读佛经里面的波若系,能让人增加智慧。

比如波若菠萝蜜多心经,就是 这个部的。

那么我要讲这个金刚波若波罗蜜,因为我读这个经书是最熟悉的,读的最多的

我看这个经书有十多年的时间。所以我最有心得。所以就讲这一本经。



这本经书,是佛祖在印度,给须菩提讲的,或者是因为须菩提而讲的,

那这个须菩提是什么人啊?——就是佛祖的解空第一的弟子。

说起这个须菩提,很多人会觉得耳熟,没错,就是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

那么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呢?我的猜想是应该有些关系的。

你看,须菩提是解空第一。可是孙猴子的发号,却偏偏叫做
悟空。——所以,你要悟空,解空,其实是一个意思。

那么我们这里主要不是说西游记的事,主要是说这本经书本身的事。

红楼梦里贾母有一句话说的好:她说,金刚经就好像外面的壳,心经就好像里面的胆。

所以,金刚经和心经的这个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心经,大家都知道,释迦摩尼佛说的非常重要的一部经书,因为是诸佛成佛的秘诀呀。

所以它里面的智慧很大。

唐僧在一路上,都是念的心经,保佑他上西天。

而这个金刚经,却恰好是跟这个心经是配合的,好像心经的详细的注解一样。

它里面的内涵是想通的。所以贾母用胆和壳来表示。


我呢,看这部经书也有十几年了。从2002年接触佛家开始,读了很多佛经。修行了十多年,所以有把握来解释这个佛经。

不然是不敢来写这个东西的。因为历史上有很多的注解,我写的东西如果没有信心,那基本上是添乱了 。

所以,我是有信心,有一个责任感,同时,我觉得有些话前人没有说到的,没有说出来的,我给它讲一下。



好了,交代完了前面的一些东西之后,就进入正题。

这个金刚经,一般是分成三十二章。

其实,这个不是原来的经书,这个分章节是昭明太子的所为。

那个昭明太子是谁呢——他是历史上一个喜欢读书的太子。他读遍了几乎所有的当时的书籍。

可以说读书破万卷。

那么他来分这个佛经,就算不精通佛法,这个格式上,应该也是不错的。

所以,我们就按照他这个分的章节,去一段一段解释吧。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在印度,佛是尼泊尔人,尼珀尔在印度边上,是一个小国家,佛在尼珀尔双林菩提树下成道,渠道印度讲道。

给孤独园呢,应该是印度的一个皇族的园林。

听讲的和尚,2500人。

佛吃了饭,洗了脚,就坐下。


长老须菩提,是佛的一个弟子。是解空第一的一个弟子。就是讲解空性,佛说他说的最好。所以,众人叫他解空第一须菩提。

这个时候,他站起来,右膝盖跪下,合掌对佛说“难得啊,师尊。如来很善于保护诸菩萨,叮嘱诸菩萨,世尊,那好男人,好女人,发修道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道心。 应该怎么样去修持,怎么样去降伏各种不好的心?”——须菩提,是为了大众去问的,怎么样更好的控制的心。

因为凡人的心,不像如来那样,如如不动。名利色欲不可动。凡人的心,有一点风雨草东,就乱了。所以,须菩提请教佛:凡人的善男信女,怎么样去修持,去进步?

佛说,——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说,好啊好啊,须菩提,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 就像你说的,如来善于保护诸菩萨,善于叮嘱菩萨。你现在仔细听了,我当给你说。——

善男信女,怎么修道?怎么得菩提心?

好的你说,世尊,我很愿意听闻。——须菩提说。

佛就开始讲法了:凡人应该如是控制他们的心:所有的一切众生,不管是卵生,胎生,还是其他的种类,所有的众生,这几百亿上千亿,无量无数的生命,我都让他进入极乐境界,——灭度,就是 寂灭的意思。寂灭,就是心死的意思。

就像这样,度了无数的众生成佛,其实没有众生得救。!——为什么额?!+——因为,如果菩萨有我和人的分别相状,有他们的相状,有寿命的相状,就不是菩萨。

——这话什么意思?!——我跟你说,像这些古文的东西,白话的翻译是最浅显的。最简单的。一个读过几年文言文的就能做到。——可是里面的那个内涵,如果没有慧根,读几十年也一定能理解明白。——所以,这个才是最难的。——一般的解经,都是前面那一种,就是 说一点白话文言,给你翻译一下,但是里面的内涵,你是不可能听到的。——因为真正懂金刚经的人,它就没多少啊。

那么这一段话,说的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佛说,几百亿,几千亿,无数无量的生命,小动物呀,都被你度成佛果了,还是没有一个生命被你救度了呢?

——因为菩萨没有你、我、他,还有寿命长短的这些相状。

什么意思?——佛说过一句话,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家,是把色看空的。——包括在楞严经里面,讲到不变和变的道理。

人的身体,从小吃饭长大,到老、病、死,分解了。它是变化的。

佛说,变化的东西,就是不本来。而是外物。不变的东西,就是本来——佛家叫本性。

明心见性,见的就是这个性——能看到眼睛看不到的那个不变的东西。!

那么,现代的哲学来讲,什么是不变的呢?——就是变化。

这就是永远不变的变化。——那么智慧在哪里呢?——既然世界是永远变化的,那么我为什么不跟着这个世界去变化呢?——

我总是变啊变的,我就同变化了。通变化了。因为变化是永远不变的——我同时也得了不变的东西了。

这就是相状和非相之间的一个关系。

我几句话就把你讲完了。——色,就是相状,空,就是非相。

就等于那个变化,空,就是永远变化的那个不变。

这就是色不异空的道理啊哟。

所以,猴子的本事,变来变去,很多变。

我记得,六祖的那首揭子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为什么菩提没有书?未为什么明镜没有台?

有台又怎么啦?有书和树又怎么啦?

因为空,本身就是永远的变化嘛。对不,等于你一台电视剧里面,‘延禧攻略’里面加入了‘名侦探柯蓝’,你什么感觉?!

所以,这里的菩提本无树,就是 一样的意思,是跟你收,演戏里面不用加入名侦探,那名侦探柯蓝里面,不用加入黑猫警长,——

为什么呢?——因为,你看完了,延禧攻略,你再看民侦探柯蓝,看完了柯蓝,你再看黑猫警长——都是可以的。——因为是永远变化的嘛!——对不,不变的只有变化,那你干什么不可以呢?——你干什么都可以,只要你放空自己。!——就好像是一个投影仪的背景墙一样,你看什么都可以。——可是呢,你把你自己这个背景墙,上面弄一个树,放一个台在上面。——那投影起来是不是怪怪的?

那投影了就不干净了对不?——就是六祖要比神秀要高明一点的原因——我什么都没有,我才能当好这个不变的投影仪——去对映这个外在的万变的电视剧。!

所以,六祖的揭子,是这个意思。

那么,不仅仅是六祖,反正是禅宗的,都离不开这个 “心” 字!——就好像贾宝玉。

因为受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气,也写了一篇禅悟的揭子:大家看一下~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宝玉细想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写毕,自虽解悟,又恐人看此不解,因此亦填一支<<寄生草>>,也写在偈后。自己又念一遍,自觉无挂碍,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

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袭人笑回:"已经睡了。"黛玉听说,便要回去。袭人笑道:"姑娘请站住,有一个字帖儿,瞧瞧是什么话。"说着,便将方才那曲子与偈语悄悄拿来,递与黛玉看。黛玉看了,知是宝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可笑可叹,便向袭人道:"作的是玩意儿,无甚关系。"说毕,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次日又与宝钗看。宝钗看其词曰: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这里主要是两个东西——一是偈,后面是一首解词,贾宝玉怕别人看不懂。所以写的解词。


贾宝玉把你们,是心意给说出来了。

没有证,才是证。什么鬼

只有到了没有证,才是立足境地。

你没看懂吧?不要紧,宝玉还有特意写了一首解词给你,就是怕你看不懂的~很可爱 ——没有我,就没有你。(我们人嘛,自己都死了,怎么感知外界?所以存在,就是有我的。!没有我呢,当然也就没有你了,因为无法被感知了嘛。)你要跟了他去呢,我就也懒得理你了!。(什么意思,前面那句,是说我这个感受体,后面这个句是说,第三者,你跟了他,我就不解你了。因为我没必要关注你了。拿恋爱关系来说,看的很重的,都是心上人,那个心上人如果跟别人去了,那我也就不在乎你了。这个意思。)因为‘你’跟‘他’去了,所以,我呢,一个人肆行无碍凭来去!!自由自在,单身狗,真快活,你秀恩爱,死得快。哈哈!。

茫茫的,也什么悲哀,和忧愁,当然,也没有什么大欢喜。也不用纷纷攘攘的说什么亲呀,家人呀,朋友呀,哥哥呀,妹妹啥的,关系疏远还是亲密。都无所谓的了。

从前那么舔的像条狗似的,是为了什么呀?_这个时候看起来好像都没有意意义了。到现在为止,回头想一下,真是没意思呀。

什么叫没有立足境地,才是干净呢?——宝玉悟的又是什么呢?——你结合上面,色就是空的说法,你理解一下?


给你五分钟。


这个宝玉,这里,是以为想到了时间呀——今天好,明天不好,生老病死,事无常。情感也是一样,今天如胶似漆,说不定明天就劳燕分离,甚至反目成仇呢——所以,宝玉把世情看淡了,有放下的意味,你好也好,不好我也好。我是来去无牵挂,你和宝钗爱咋咋的,反正,还能一辈子不死?一辈子不散?一辈子跟你们跪舔下去?!——所以,宝玉说,我跟着这个世界去变化就好了,我跟着七年之痒,老病死的变化就好了——我一切都看淡了._宝玉是心灰意冷,这个意思。黛玉也好,宝钗也好,其他姐妹也好,随缘吧。无所谓啦。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一句是黛玉加的。

为什么没有站的地方,才干净呢?

就好像我们这个人吧。

是属于什么地方的?——其实你说不出来的。因为你今天,在家,白天上班在公司,说不定回老家,又出差到外地,奔波劳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你的思想也是一样的——这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杂念,繁琐之念,七情六欲之念,功名利禄之念,爱恨情仇之念,——根本就没有一刻停下来的时候——你说你累不累!?

你真的顶天立地的站住过吗?——从来都么有,全都被外物,带的杂念纷纷扰扰。一刻也没休息。!

所以,你要是明白了色就是空的这个道理,明白了变化是永远不变的道理——你就有了烦恼是菩提的本事。!——你变,但是也不变。——

你不变,但是你变了。

变来辩去,你是辩了还是没变呢?——随便!——随心所欲变。——

别说是72变,72亿变你都有啦。

所以,明白,这个相,就是 空。空就是 相,的道理。你就领悟到了这个禅宗,还有心经,还有金刚经,这些波若部的佛法的精髓。!


所以,如来,叫如来嘛。为什么好像来了?——因为他来了,他又走,就好像玩一样。便来边去的,不叫如来,叫什么?

生又变死,死又变生,生又变老、病,老病又变死。——所以,这个,就叫同变化。!

你在变,你就明白那个不变的东西。!

你要是总想看清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你总被它带动着总也看不清。因为你有立足之境,你总想,躲到哪个地方,在哪个角落里,或者山林里,去看清这个世界,可是,你看清了吗?——并没有。

因为那个你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站住过!

真的要站住!——你只有去红尘中同变化!。——你才能不变。!——拥现代哲学来讲,就是纯主观的观察者,从来也看不清这个世界,纯客观的,也是一样的。不在内,不在外。这才是大乘佛法之精髓。如来如去之本意。

讨老婆,生孩子,操小B,摸奶子,红尘中往来,济公酒肉中穿肠过,都不要紧,因为都是变化——你已经明白了不变。所以,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可是很多人她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这是不一样的。

你明白的去做这些,那没有罪业。——因为你的心清净。

可是不明白的人——她头上安头,要在心里弄出一些树呀,台呀的什么出来。——就容易烦恼。

你要会了这个色空不异。那烦恼立马变成菩提。——其他,想行识也是一样,全都变成菩提。


所以西游记十四回,开篇就说:善恶千般无所为,便见南无释迦叶。

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境界。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那么佛说——你如果有相,有那个生老病死的相,就不是菩萨——什么意思——如来来了吗?——没有来!——为什么呢?——以为如来名如来,而非如来——什么意思?

生老病死,是连续的相状——是变化的。

可是菩萨有变化的——藏在这个变化的里面。把不变的东西藏在变化的里面。

这是高明的一藏。

所以,菩萨的境界,已经在不变里面了。

所以,不可说。所以,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不存在了。——这写都是变化——而菩萨是不变的。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第二段,佛讲应该怎么布施——

要无所住。什么是无所住?

就是不住于相呀。——

为什么要不住于相呢+——因为相是变化的嘛。那变化的东西,你执着他干什么?

人 的这个身体,它生老病死的,事业成功过失败的。都是变化的。你执着这个,就叫着了相,你不执着这个。才是真布施。

因为你的心在布施。你执着呢,只是外表再布施。你的心可能跑吧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可能是想着功名呀,想着钱呀,想着什么福德呀,来生的善报呀,你就着相了。!——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可思量是多少?哇,好多是不?!)滚

可不思量,佛绕了一圈,给你绕回去了。——就好像苍蝇飞了一圈,到了原来的地方——福德无量呀——哇,有的人又要开始想象了。——你千万不要去上佛的当!

这里不可思量,是说想不出来有多少。!佛才懒得去想呢——因为佛没有相。所以,就给你说,不可思量——想都想不出来——这就对了。反正你要这样布施才是真布施。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里其实是佛呀,在点化你,空性。——说来说去,还是色空不异。

不着相——就到了不动的空性。也就是见性了。所以佛这里说的这个,是用福德去引诱你,让你关注这个虚空。进而领悟空性的这个道理。

金刚经,不是下乘根器能看懂的。——所以,佛特意的要领你一下。——不过佛这里给我捣乱了——我本来明白了,看完绕了一个弯,才知道他什么意思。这里是方法,佛的应机说法。本身没什么难的。

重点也不是什么福德。凡人就喜欢看这个福德。那就是凡人。——一听说福德如虚空,哇,好多呀——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身相,就是形色,就是身体。——身体是变化的。是无常的。

所以,须菩提说,不能用身相来见如来——为什么?如来所说的神相,就是说说的身,不是真的,如来不重视这个身体。他重视心灵。

为什么身相又不是身相呢?——身,就是额,非身,就是空嘛。还是讲的色空。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是见性了。也叫解空。也叫悟空。

一个意思。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手,佛祖,如果很多众生听到这样的话,能真的相信吗?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祖慌了,说“你不要这样说。”如来(就是我释迦)灭度后500岁,有相信这些话的,真的相信的,肯定是有个宿缘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这个众生没有人我众生等等相状。

法而非法,着我人之相——这都是 禅宗的经典语案和名次——那么什么意思呢+
——

什么是法相?法,就是佛说的话,叫法。人说的话,是话。——就这一点差别。

因为佛是法王嘛。

法相,就是把佛说的话当成了不得——等于我们现代学知识的,把教科书当的了不得。!

取法相——就是把这个教科书,当成最重要的的东西。
教科书那能是最重要的嘛?——教科书是为了帮助你学习的——你学完了,教科书丢了都没有大问题——所以,这叫取法相,或者着法相。

然后是,什么是非法相呢?——就是人话,金瓶梅,黄色小说。这是非法相,我这是比喻了。

佛说的是法,人说的是话。——连那个教科书你懂了里面的知识和道理,你都可以丢掉,何况这些武侠小说,黄色小说,金瓶梅之类的书呢?——

一个意思,就是说,法都可以丢,何况非法呢?

佛祖这里,他在应机说法。——人,才是修行的主体,不是那个法——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个法门修不成,换一个法门,你就有可能成,法门太多了。就是方法,途径。——而这些都是服务于人的这个对象。——所以,法是可以丢弃的。——你人成功了,法你自己都会说了。——那法还是宝贝吗?——是这个意思。

那么佛在这里的大意思是——你须菩提不要这样说,不应该把这些法看的比那些生了哪怕一念净信的人还重,他们才是更重要的。有善缘的。而法,是可以舍弃的。只要懂了,就可以舍弃。

所以呢,这话是说给那些能看懂金刚经的人听的。——佛有点慌——过了五百年之后,还能听懂这个经书的,这个人没有人我等相状,有无量福德。

实际上,能看懂这个经书,就基本上是进入佛的境界了——跟佛一样了,说不定以后还跟佛一样有佛国呢,那佛能不慌吗?——如果你的同事同等级的人来了,跟你不好,你也慌呀,所以,佛这里就是说这些人都很了不起,都是佛的境界了。所以,你不要这么说。有点慌。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包括禅宗的达摩祖师,就根据佛的一句,法无定法,开创了禅宗六代印心法门——他为什么不立文字呢?——就是因为法尚应舍呀!

按照我们现代的观念就是——不看重0教科书,而是看重手把手的教育。——等教出来了,有一个算一个。

所以,这就是禅宗,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这样的一个模式的由来和佛法依据了哦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

佛祖问须菩提,你觉得怎么样?如来得 正觉吗? 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懂如来的空性的意思,说。“根据我理解的你所说的意思,没有定法叫做正觉,也没有定法是如来可说。为什么呢?如来说的法,都是不可取的(就是着相的着的意思)不可说的,非法,非非法。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圣贤搞教育,都是教无为法,但是却因人而施教。

其实,这一段,就是讲的孔子怎么教弟子的,跟孔子教弟子的那个故事很像——孔子教弟子,一个问题,能有三种答案,为什么呢——因为问的人不同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人’去提升,而不是为了填充填塞知识,所以,在教育的原则不变之下,(无为)教育的方法方式是万变的。采用因人施教的方法。

——最后的目的呢,佛,就是渡人,儒家,就是能培养人才。

所以,你看,这个佛和孔子的教育方式,比现代先进的很多倍。——现代已经被快沦为机械的记忆了。而不是关注人的这个本身了。——搞的越来越机械化。——大概以后,真的沦为阿尔法狗的奴隶了。也不说不定啊。——因为越来越脱离这个‘人’本身了嘛。0——把外在的这个‘法’看的比‘人’还重,其实是走错了路啦。所以,正经的教科书都是可以丢的,何况那些辅导课教科书?——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牛比。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上面,佛拿虚空比福德。其实在说,色空不异。他怕你没明白,又提点你一下。

须菩提就点出来了:佛说福德多,就不是福德之性,所以佛说福德多,是方便法,是引诱善男信女入‘空‘ 门,所以,佛才说福德很多。——等于我们骗小孩子——有很多好多的玩具呀,你跟我去学校啦。——等到了学校一看,全他妈是正经玩意。

当然,佛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用福德这个东西,去引诱你一下——你不见现在那些佛家的信众多么的醉心于放生呀,布施呀这些事吗》?——也都是僧众宣传说能得福报这些才兴起的。——真真正正的,想做好事的,为什么偏偏只喜欢放生呀布施这些事。其他的好事多的很。!

所以,这就是着相了。想着福德,我放生,想着福德,我布施,想着福德,我念经吃素,供僧持咒。

——这样用功,是错误的。——因为福德,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佛就不会这么说。——佛说福德,是因为福德不是功德,佛是引诱你,功德在心,福德在形。你福德再多,你也不是功德。那个是不一样的。

功德是成佛果的必须标准。可是福德,只是你世俗间的一点好处。
而且,这个福德,就好像表面的东西,不是根本,根本是福德性(也就是功德。)——这就是达摩说梁武帝建多少寺庙,度多少人出家都没有功德的原因——因为他自己没修,都是帮别人修了。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这么一大段,还是在分析福德和功德的差别。相状和空性的分别。——这都是初果罗汉喜欢的东西,佛说这么多,也是苦口婆心。但是我不喜欢,嫌看着啰嗦。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不知道我在网上发,这些天人和护法神,是跑到天涯论坛的机房去护法呢,还是跑到我家楼上在护法?

不管这么说吧,电子书了,经典所在之处已经完全无法弄清了。但是人的心是真的,善恶有应,所以,就算佛管不了。我就得自己管自己。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其实佛说道这里,金刚波若波罗蜜的核心已经讲完了,后面基本上只是发挥和补充。因为,须菩提已经打算为这个经书取名字了。佛也说了名字。那么就是说,基本上这经书的核心已经完了。

就是色空不异。

是和心经可以配合起来看的。

后面的一大段,基本上只是佛的发挥阐述和补充了,核心的东西,这五分之一不到的篇幅就已经讲完了。——越简单的,越厉害。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色,就是相状了。——那个佛像是佛吗?——不要搞笑了。

以音声求我——不要去求佛了,天天叨念着,佛奥,你给我弄一点钱吧,佛啊,你让我法法财吧,佛啊,你给我升个官呀——此皆邪道!!还是你自己行的——不能见如来!!

不能见如来,那见的是啥也不知道了。听说胡黄白柳,最喜欢这样的人,搞得你附体了都不知道。——诸位善信,请远离木偶偶像。——拜这些虚假的偶像。不如多读一点佛经,多做一些好事。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顾建伟2015 2019-04-08 09:40:05
南无阿弥陀佛,解的不错!
-----------------------------
谢谢
楼主:独孤求败AH  时间:2019-09-25 11:46:58
@你瞅啥子 2019-04-18 13:28:10
楼主高人
-----------------------------
exIE

楼主:独孤求败AH

字数:981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4-08 10:06:38

更新时间:2019-09-25 11:46:58

评论数: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