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素食主义及其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素食主义及其他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最近读过的书大概也就是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了,其目录如下: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新时代
引论:旗帜与文化认同
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世界
其他世界?
不同世界的比较:现实 主义、简化和预测
第二章 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
文明的性质
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普世文明?现代化与西方化
普世文明:含义
普世文明:来源
西方与现代化
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回应
第二部分 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第四章 西方的衰落:权力、文化和本土化
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复兴
上帝的报复
第五章 经济、人口和挑战者文明
亚洲的自我肯定
伊斯兰教的复兴
挑战的变化
第三部分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六章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寻求结盟:认同的政治
文化与经济合作
文明的结构
无所适从的国家:文明转变的失败
第七章 核心国家、同心圆和文明秩序
文明和秩序
西方边界的形成
俄罗斯与其近邻
大中华及其共荣圈
伊斯兰:没有凝聚力的意识
第四部分 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 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西方的普世主义
武器扩散
人权和民主
移民
第九章 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核心国家与断层线冲突
伊斯兰与西方
亚洲:中国和美国
文明与核心国家:正在形成的联盟
第十章 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
过渡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
断层线战争的特性
发生频率:血腥的伊斯兰边界
原因:历史、人口和政治
第十一章 断层线战争的动力
认同:文明意识的增强
文明的集结:亲缘国家和在外散居者
终止断层线战争
第五部分 文明的未来
第十二章 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
西方的复兴?
世界之中的西方
文明间战争与秩序
文明的共性
附录
注释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导读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摘抄一下百度百科对于此书作者的介绍:“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1927-4-18~2008-12-24)美国政治学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后在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历任哈佛大学政府学讲座教授、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政府学系主任,曾参与创办《外交政策》杂志,担任过美国国防部等部门的顾问,1977~1978年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小组的负责人。1987年因在比较政治学领域中的贡献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 。”
这本书最早于1996年出版,但作者是1992年就开始酝酿写稿了。强调一下时间是因为时代背景是写作的一个重要起因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90年代初正是冷战结束的年代,或者说,是后冷战时代的开始。如果你现在跟一个在西方受过系统教育的人交谈,从他们对俄罗斯的态度,其实仍可看到冷战思维的痕迹。又或者你跟一个东欧人或者前苏联附属国国民交谈,他们对于俄语的熟练掌握,以及饮食文化中深深的俄国烙印,一定会引起你的注意。
回到这本书,亨廷顿作为一个学院派,肯定是比普通人更敏感地意识到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将会怎样以及如何面对。当人们还在庆祝柏林墙的倒塌,他已经开始忧虑倒塌后那些被冷战暂时遮盖的问题了,那就是宗教与文明的冲突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关于世界文明的划分。作为一个学院派,作者引经据典力求概念定义客观周到。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更加深刻。我们是如何划分文明的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于现实生活中来自不同文明地区的人的观察。比如一个日本人,作为日本文明的载体和实践者,他的举止言行饮食着装,无一不体现了他所代表的文明。西方文明更是如此,一个来自西方文明的人如果和你同桌吃午饭,他的食物一半你几乎叫不出名字,并且即便你知道原料是什么但并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这么烹饪。举个例子,比如茄子的做法,罗马尼亚关于茄子的做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把它做成茄子酱,具体就是先把茄子烤熟然后打碎成酱,打碎过程中要加一些大蒜等佐料。为什么这么做呢?为什么不是象中餐那样把茄子切成块呢?我的感觉是因为这样做便于抹在面包上。你如果再去多看几眼他的午餐,会发现不光茄子这么做,鸡嘴豆也这么做,甚至番茄也是如此...一切都是为了进食面包。回看我们的中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多数菜肴其实不过是为了让人们下饭罢了。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显然,仅以饮食习惯来划分文明是过于片面了。在这本书里亨廷顿似乎是用宗教来划分的:“宗教是界定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正如克里斯托弗·道森所说,“伟大的宗教 是伟大的文明赖以建立的基础。”在韦伯提出的五个“世界性宗教”中,有四个— —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儒教与主要的文明结合在一起。第五个宗教佛教的 情况有所不同。”在此前提下,他列出了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以及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比较有趣的是,东正教文明的核心国家俄罗斯,与基督教文明的西方国家,在冷战时期是最对立的两极。但冷战结束了,现在如果把宗教作为衡量文明相似性的尺度,则东正教文明竟变成和基督教文明关系最近的了。其实如果看看其他文化方面,俄罗斯的音乐,美术,文学,哲学,科学等众多文化基石,都和西方特别是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欧洲国家,而俄国人自己也多半认定自己是一个欧洲人,尽管它其实亚洲的面积也许更大。我甚至觉得有一天俄罗斯彻底融入欧洲文明,背叛它亚洲的一部分也并不奇怪。看看西班牙吧,曾经被伊斯兰征服近800年,但最终还是彻底脱离伊斯兰文明回归欧洲正统。曾经去过巴塞罗那的博物馆,看到里面完全没有那800年历史的痕迹,有的全是宗教圣人们的画像和雕塑,人们其实是非常善于遗忘的。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亨廷顿是以一个西方人的角度写这本书,站在西方文明的核心放眼四周,发现在冷战的短暂几十年过去之后,真正的文明对立面是亚洲的中国儒教文明和中东的伊斯兰文明。我们跟西方的区别是如此之大,无论是种族,宗教,语言,习俗,历史,社会体制,都跟西方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是十八世纪以前,世界各地还没有被大航海时代和蒸汽机时代所发掘,文明的巨大差异倒可以相安无事,但世事无常,偏安一隅只能是暂时而已。如今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下文明的差异更是纤毫毕现。到处行走旅行的中国游客,到处做生意的中国商人,到处留学的中国学生,每个都是文明的载体和实践者,于是这些文明的差异感就广为传播并产生了冲突。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西方人写书喜欢先制造一个危机,以期引起世人的关注。最通俗的就是审判日之类的。亨廷顿也不能免俗,在书里他指出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全盛期已过,将开始缓慢地衰落,可能长达几百年。定义得这么长,以至于无法在有生之年证伪......衰落的原因很多,外因是来自伊斯兰文明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和来自儒教文明的经济优势。自96年此书出版以来,多次伊斯兰世界的绞肉机战争相信已经消耗了不少人口,而最近的贸易战大概就是对于儒教文明经济增长的打压了。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看到现在,也许有一个问题会浮现脑海:仅仅因为有差异,文明之间就要相互冲突吗?具体地讲,仅仅因为基督教文明觉得儒教文明跟自己差异最大,就把儒教文明作为冲突的靶子吗?亨廷顿专门写了一章,西方文明的普世主义,语焉不详地解释了一下。普世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强调普世价值的思想。摘录维基的解释:“普世主义是哲学上的一个分支,它强调普遍的事实能够被发现且被理解。在伦理上,普世性就是指能够应用在所有人身上的价值观或事物。这种思想存在于许多宗教或哲学体系之中。普世主义最早出现于宗教、神学和哲学概念上的普世(universal,意为适用于所有的)。”再钻个牛角尖追问一下,什么是普世价值呢?维基说:“在西方哲学等人文科学上,普世价值(英語:Universal value)泛指那些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出于人类的良知与理性之价值观念,是人类普遍认可的共同价值。”亨廷顿认为普世主义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与其他文明冲突的原因:“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
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利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然而,在其他文明中,赞同和提倡这些价值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对于它们的占主导地位的态度或是普遍怀疑,或是强烈反对。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来说就是帝国主义。”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亨廷顿是个学院派,学院派的人一般都偏左,偏左的思想比较活跃,提供了很多新鲜学术思想,同时偏左一般提倡具有更高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所以给普罗大众的感觉是比较不切实际的。
那么在亨廷顿这个西方人眼里,非西方文明又是如何看待普世主义的呢:“非西方人还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西方的原则与其行为之间的差距。坚持普世主义的代价,就是被指责为伪善、实行双重标准和“例外”原则。民主要提倡,但如果这将使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上台执政,就该另当别论;防止核扩散的说教是针对伊朗和伊拉克的,而不是针对以色列的;自由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但不适用于农业;人权对中国是个问题,对沙特阿拉伯则不然;对石油拥有国科威特的入侵被大规模地粉碎,但对没有石油的波斯尼亚的入侵则不予理睬。实践中的双重标准是推行原则的普遍标准所无法避免的代价。”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时间:2019-09-27 03:31:41
至此这本书把文明的划分以及冲突的原因已经叙述完毕,剩下的一大半就是关于冲突的举例说明以及对付冲突的策略等等。就如同已经把战国时期各国的边界定义好,各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定义好,绘制好地图,随后的事情就是该怎么去打怎么去防以及可能的战争后果与局面了……
可是我在想文明本身是会进化的,以儒教文明为例,几百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以审视文明的角度去看,就一点没变吗?既然是变化中的文明,那么以前的划分和冲突的起因会不会随着这些变化也有所不同了呢?

楼主:重返瓦雷金诺

字数:318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9-26 06:43:07

更新时间:2019-09-27 03:31:41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