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物理学与唯识学

物理学与唯识学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和 “商羯罗《自我知识》辨析”一样,这是一个学习贴,很多内容也许有一定深度,但并不具体,更一定有不少错误。无论是物理学还是唯识学,都是真正深邃宽广的海洋,都是人类理性的最高成就。希望自己能够用敬畏和感动的心境,来写这样的帖子。如果能够显明真理之海的哪怕一滴水,都是今生之幸。

我喜欢简单,也希望能够用一些相互关联的、最基本的概念来容摄如此复杂的世相。但是,微观世界的高度抽象性、多样性、复杂性,让我很不容易从中看到我所希望的那种简单。但不管怎样,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深入分析,在我看来,依旧是最能给人灵感、也最能抓住普遍性的研究方式。就让我们从对“物”的分析,开启这段旅程吧。



我们先来看看“物”的定义: “能量的聚集态,构成实物、场等,广义来说,则是存在”。

所谓广义的定义,是因为存在等价于客体性,也就等价于物。这是对物最抽象、最具哲学色彩的定义。但现在,我不需要如此抽象、如此普遍的定义,却对一些更具体的定义感兴趣,也能够从中看到更多的内容。

“能量的聚集态?”看上去 “能量”是比“物”更基本的概念。能量又是什么?

如果说物的定义往往有实体、静态的特点,能量则是从作用、从活力、从运动的角度来定义的。具有能动的性质、或者说作为动因的能量,是很难想象其为静态的(简单推论:能量是动因。如果能量本身不动,那么其运动就必须依赖外在的驱动,能量也就不是动因。运动必须是能量的内禀属性)。

不过,如果能量的“动”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三维空间的流动,那么,怎么可能聚集形成稳定的、静态的物呢?如果说这种稳定和静态是各种能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达成的一种平衡,那么,在此平衡态中,能量就成为静止的,其“动”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因此,能量的这种在三维空间中的连续的运动,其动因是可以不存在于其自身,至少不是无条件的,也就不完全是其内禀的属性。不能说其中没有内禀的成分,但就能量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来说,这种内禀的成分只是一部分的原因,这和我们所希望寻找的,使得能量的运动完全是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的 “自动”,那种内禀的属性,有很大的差别。

那么,如果存在这种内禀的、决定能量本身必须是动态的属性,其运动究竟发生在什么样的场所?

就运动本身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三维空间中位置连续的变化;另一种,则是众所周知的,微观世界中不连续的力学量的变化,乃至时空本身不连续的变化。我们知道,在微观世界中,客体本身所处的位置和动量都是不确定的,并且其不确定性存在着一个不可突破的界限。那么,如前所述,能量的内禀运动,使得相对静止和完全的确定性都不再可能,如此,微观客体的不确定性,是否就源自于能量的这种内禀的运动?并且,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具有作用量的量纲,那么,能量的内禀的运动,也必须用作用量来衡量?

作用量可以表示为动量*位移,也可以表示为能量*时间。考虑到我们是在考察能量的内禀运动状态,因此,用能量*时间来考察作用量更加符合需要。考虑到在能量*时间的表达式中,并没有显含空间元素,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认为,能量的内禀运动,实际上是不发生在空间中,而只发生在时间所表征的维度之中的?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目的

作用量这个概念,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其目的性。换句话说,是表征产生某种作用的多少,实现某种目的的多少的物理量。目的的含义,本也是功或者能这些概念所具备的。但是,在功或者能中,能量或者功都是派生或者说是聚合出来的概念,没有独立性,更基础的概念是力、是做功的位移;而在作用量中,能量或者动量则成为了一个基础的概念,具有了独立性,作用量反倒是聚合出来的概念。

如果说分析力学里的作用量原理,更多还是一种宏观力学系统所需要遵循的运动规律,而在不确定性原理、普朗克常数中的作用量,则是体现出微观运动的内禀属性。

那么,如果说微观的内禀运动用作用量来表征,本质上是目的性的,是一种实现目的的运动,那么,这种目的是什么?

这种目的只能是自身。因为如果目的外在于自身,运动就必须依赖于外部对象,不可能是内禀的。

但是,什么叫以自身为目的呢?是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吗?如果自身都没有存在,那么,谁是目的的发起者呢?无中能生有吗?

以对自身的认识为目的吗?除非有一面镜子,否则自己怎么去认识自己呢?如果有一面镜子存在,这样的运动又怎么能称为是内禀的呢?更何况,一旦认识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又何必如能量守恒一样,运动循环永无止息呢?

因为存在着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样相互依赖的事物谁先谁后的矛盾,所以,一种以自身存在为目的的运动虽然奇异,但并非不可解。佛学的核心,也是相互依托方成缘起,没有恒常不变的绝对独立的自性,所以,我很愿意按照以自身存在为目的的路数,继续研究能量微观的内禀的运动。

如我们之前分析的,这种内禀运动的主体是能量。如果说这样“成为你自己”的运动是永无止息的,那么,就一定存在着能量实体的形成和湮灭的过程。这样的运动周而复始,任何运动环节的存在都以其他环节为依托,不仅没有空间上的分别,甚至很可能不能找到时间上的先后,不能从中区分出截然不同的二者。但是,从这种相互纠缠的运动中,我认为依然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区分出相互依托的潜能和现实这二者,也就是隐藏着能量的真空态和实现了的能量态。这种从潜能——现实的产生,以及从现实——潜能的湮灭,就好像一个循环一样,表现出“自在转”的特征。

也许这种自在转只发生在时间中,因此,如果要用波动方程来表达这种特殊的转动,振幅、波长、频率等与转动、波动相关的力学量内涵会有很大的不一样。并且,这种内禀的转动作为相对论效应,和能量在三维空间中实际的运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也不是我在这里想要陈述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在所有这些力学量之中,就表征了一个能量态所具有的特殊信息,规定了其内在属性。并且,如果说这种目的本身是粒子性的,一种伴随着自在转的不断产生和湮灭的粒子,并且不同的状态又都交叠在一起,这样的粒子也就必然具有了波的特征,虽然这种波和一般在空间中运动的波即便具有相同的形式,但内涵很不一样。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场被定义为物的一种,同样为能量的聚集态。当然这样的聚集和实物肯定有所不同,因为场在三维空间中是不可见的。不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场,和能量一样,实际上是从效用的层面去定义的,场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并未有太多涉及。

就场的效用而言,有的表现为没有方向的标量,有的表现为具有方向的矢量,还可以表现为因为形变而产生的应力张量,甚至还能够通过各种算符来表现量子场的作用。但是,不管场的作用表现为什么样的形态,这种作用必定是场所蕴藏的能量引起的。如何表述这种能量,就需要引进表达场的一个重要概念:势。

但是,能够将势与作用联系起来的,不是势这个物理量本身,而是势的变化情况,一般是与势在空间中的分布、变化情况有关。而势的变化情况,实际上表现出场的内在结构或者几何形态。换句话说,所产生的作用,实际上和场的内在结构或者几何形态有关。能量产生自场的某种内部结构,这多少有些不好理解。

不过,如果某种特殊结构的产生来自于对称性的破坏,而能量则来自于恢复对称性的需要,这就比较好理解了。就好像弹簧的形变产生弹性力,而弹性力总归是指向弹簧的平衡态一样。

当然了,不同的场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不同结构,其产生作用力的方式也并不一样。但是,恢复某种对称性,或者说保证因为对称性而必须不变的某种守恒量,看起来是场能够具有各种各样作用的原因。场的能量必须因为某种扰动,才会出于维持对称性的需要而被激发出来。在平衡的状态中,场的能量因为没有结构形变,应该是不存在的。

不过,就能量而言,如果它的出现与某种结构相关,那这种能量就必然具有这种结构所有的特征。而单就结构而论,其形态往往取决于观察的角度,似乎是不确定的。除非这种结构也是内禀的,具有不依赖于任何时空坐标、观察角度的不变性,能量的形成才具有确定性。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提上来,后面还会继续更新,希望能听到更多的批评。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场与阿赖耶识

如果说能量产生自场的某种结构,并且场的这种结构看上去并非是内在固有的,而是由于某种外在的扰动、逼迫而形成的,那么,能量必定不能说是第一性的,而是某种被产生出来的东西。既然我们要探讨的是物理学和唯识学之间的联系,那么,用唯识学的语言来形容能量,似乎“依他起性”是合适的。但是,也许更适合用“依他起性”来形容,还不是能量,而是能产生能量的更基础的因素:场。

大家可以来想象一样,如果场没有被某种未知的原因扰动——或者说是逼迫。因为逼迫和激发是两个相对性更强的概念——而体现出某种几何结构,一直保持着某种平静的状态。那么,应该如何去描述这种未被激发的、完全平静的状态呢?

可以用能量来描述它吗?不可以。因为平静的场具有平衡性和对称性,处在能量为零的最低能态。这样的状态下,根本就不存在能量,当然无法用能量来描述它。

那么,可以用具有稳定性、静态的物来描述它吗?我们从来就没有找到过这样的“物”,事实上,如果依照物是能量的聚集态的定义,如果连能量都不存在,能量的聚集态又从何谈起呢?退一万步说,即便存在着这样的物,那么,组成这样的物的能量必定是正态的,就必定存在着由负能量组成的反物才能保证场的能量为零的基态,正物和反物必定会相互作用而湮灭。在场能量为零的最低能态,物应该是没有存在的可能,也就无法用物来描述场。

那么,是否可以用信息来描述场呢?所谓信息,究竟是何种信息?信息是用来表达什么的?

是用来表达能量,关于这种能量本身的性质和强度的信息?但是,能量的这类信息事实上是由产生这种能量的场的几何结构所决定的,事实上就包含在几何结构之中,如果这样的几何结构并没有存在,信息又如何能够存在呢?

是用来描述场本身的信息吗?虽说我们一般都是通过场的作用来了解场,场事实上也是通过作用来显示自身,但如果说各种场确实存在着某种本体,而这种本体体现为一种信息,确实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这种信息既不能像物一样被人观察到,也不能够像能量一样通过他们的作用来被认识,那么,他们事实上就被笼罩在某种黑暗之中,是处在认识之外的某种存在,如果说他们可以被称为“存在”的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未被激发的、未表现为某种结构的静态的场,不能表现为物,不能表现为能量,即便能够表现为某种信息,这种信息也处在认识之外,这样的场,几乎可以等价为不存在了。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说这些场根本就不存在,因为一旦条件成熟,它们就能够好像无中生有一样,展现出他们的作用,并且通过作用来显明它们究竟是什么。与其说它们不存在,不如说它们被隐藏了起来。并且,这种隐藏并非如外物遮蔽实体的方式,而是能量实体确实就不真实存在,只能存在于“潜在”的意义上,并且这种潜在必须依赖外缘的触动乃至于逼迫,才能够现实的存在;即便是我们假设存在的关于场的性质的信息,它的存在也同样依赖于场的各种作用的显现,自身才能够被认识到,才不会被隐藏在无知的黑暗中,才谈得上是真实的。我想,正是在对场的性质的分析中,我们才能够更确切的理解什么是“依他起性”,才能够逐渐走近阿赖耶识。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场的作用产生自场的几何结构,这一点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在前面的文章中,谈到的能够产生作用力的几何结构,事实上都是形变后的结构,场的固有结构除了笼统的谈了谈对称性,基本没有涉及。,

场有没有其固有的结构?

应该是有的。因为即便是受到了相同的扰动,各种场的作用方式很不一样,必定有其原初的形态存在。这种原初的形态,就是所谓场的最低能态。前面曾经假设在场的最低能态,虽然不存在具体的物,不存在具体的能量,但是,是有信息以某种形式存在着的。现在看来,这种信息是必定存在的,而且必定是表达场的原初结构,只不过,需要探讨其存在的形式和特征。

当我们谈到事物的结构时,实际上是无法脱离具体的事物来谈的。即便我们能够将事物的结构抽象为单纯的几何图形,但事实上这仍旧是一个具象、特殊的图形。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想要描述等边三角形的结构,无论我们怎么画,我们画出的仍旧是一个特殊的等边三角形,除此之外,这个特殊的图形必须显现在某个特定的空间,有着定域性,这个特殊的图形还必须依赖一些特定的材料才能够表现出来,比如我们的画笔和墨水。这绝对不是抽象意义上的结构的表达方式。

真正抽象意义上的结构只能依赖一些文字来进行表达:比如三条边都相等的、处于平直空间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种表达方式表现为某种名言所体现的信息,但这依旧不是真正的抽象,不仅仅因为这样的名言依赖笔和纸,还因为这样的名言也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汉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普遍的、其意义必定能够精准无误表达的名言,也不会是场表达其原初结构信息所运用的语言。

场用来表达其结构信息的“语言”,必定是抽象的。因为如前所分析,当场处在其最低能态时,不可能表现出任何具体物,因此,场的原初结构就不可能是具象的表达出来的;同时,如果这种抽象的结构信息是定域性的,那么,就必定存在着场信息覆盖不到的地方,也就是存在着一些场无论如何都无法产生作用的地方,但这不符合事实;如果说这种场的信息虽然是定域性的,但其具有流动的能力,能够在流动中覆盖全域,那么,如果信息具有流动的能力,那它一定带有能量,而基态场是没有能量的,自然不会有具有能量的信息,也自然不会有流动的能力。所以,场的原初结构信息一定具有非具象、非定域(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并且静态的特征。如果说场的原初结构信息具有静态和稳定的特征,那么,这种结构信息将是具有决定性的,能够决定某种特定场的性质。

当然,我们知道场是能够被激发的,这种激发必定是某种外缘通过某种形式作用于处在某种特定时空的原初结构信息之上, 并且必定会改变信息的某种特征,也会对其结构做出某种改变。我想,这就是规范场和规范不变性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有关“法界”的问题。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袁士霄 @Ridiculogical 希望能得到您的批评。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我们再来谈一点唯识学。

唯识学的核心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存在方式和性态,识体和识种之间的关联,确实和物理学所显明的场和粒子的世界非常相似。

阿赖耶识又叫做“藏识”,取含藏并执藏无量识种之意,又被称为一切种识。所谓识种(种子),是阿赖耶识所含藏的势力、功能的意思,所谓藏,则是指势力、功能隐而不显。如果说力、功、能都是从作用的层面去定义种子,那么,“势”则更多从种子本身体现着场的某种结构的层面去定义。如果说某类种子对应着某种场,那么,被称作一切种识的阿赖耶识就是一切场的总集;如果说阿赖耶识存在着本体,那此本体就是场。

我们常常会用大海、藏识海来比喻阿赖耶识,有时也会用空性来形容此识体。哪怕只是表象,我们都能看到阿赖耶识的性状和狄拉克所演绎的能量海、真空量子涨落的相似。如前面所分析,场的本体,就是其处于基态时表达场的结构的信息。阿赖耶识既然是一切场的总集,场信息又具有非定域的特征,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如此多的场、或者说如此多的信息以一种超越三维空间的方式集中在某种难以形容的“虚空(只能用虚数来表达的空间)”,某种对实世界来说完全不应该存在的境域,但其影响力又无限广大遍满一切处,或许确实是有点像大海那样吧。佛学用真实法界来描述这个境域,倒是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或许我们可以用三维空间的法线方向所构成的维度来描述此法空间,一个法与理的看似虚幻,实际上无比真实的世界。

接下来,简单说一说阿赖耶识“藏”的含义。就其含藏义,前面在论述场的结构时,已经做了叙述,但“藏”还有执藏义(唯识学的术语叫我爱执藏位)。其含义是,在种子变现的过程中,总是会有一股强大的“我爱”与“执取”的力量和其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类似于一种吸引力,会有某种和种子的性质不同的额外的能量与种子结合,并改变种子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状态。在唯识学中,这种我爱执藏的力量叫末那识,在物理学中,末那识看上去非常像表现为标量场、一直处在不为零的最低能态、通过类似于吸引力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来赋予基本粒子以质量的希格斯场,一种非常神秘又至关重要的倒悬场。印度哲学中,末那识被称为开天辟地的第一种识,其根本是无明,并且无明之所以能够存在,类似于真如之水结成了冰,这恰恰和用来形容希格斯场相变“冰水之喻”高度相似,真的是意味深长。

接下来,再来谈一谈详细描述种子性状的种子六义: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

关于刹那灭,是指种子一旦产生就会立刻湮灭,存在的时间极短,状态极不稳定。这一点基本符合物理事实,大致也可以用能量态内禀运动的本性来进行一些粗略的解释。当然,存在着一些稳定性较高的基本粒子,但这样的基本粒子有些会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并不那么基本,有些会和希格斯场有较为显著的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它们的性状而体现出明显的稳定性、个体性、不兼容性,并不会与刹那灭义相抵触。

关于果俱有,是原因和结果同时存在的意思。前面在谈到能量的内禀运动时,曾经用鸡生蛋和蛋生鸡的比喻来表示因果之间相互依托难以区分的情状,所谓果俱有,大致也是对这种情状的一种描述。

关于恒随转,是恒常的转动、转变的意思。这似乎又是在讲能量的内禀运动,但一个“随”字,就揭示出这种运动必定存在着异己的他者,这个他者在运动过程中会起到引导的作用,甚至是个触发者(即便触发的概念和永恒会有抵触,因为如果是永恒的,就不应该存在着一个触发的起点)。这仿佛否定了能量运动的内禀性。对恒随转的理解,需要和“性决定”联系起来。

性决定,是种子的本性确定,不会改变的意思,比如电子场只能产生电子,光子场只能产生光子。那么,这种决定不变的本性,大致就表现在场的基态信息中。对这种信息,应该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对其施加作用的,但这种结构信息总是表达着某种对称性和某种守恒量,并且会通过某种机制保证这种对称性和守恒性不会被破坏。由此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推知,前面所说的恒随转,种子其所跟随的就是场的不变的本性,其所产生的基本粒子也总是表现出这种本性。如前面所分析的,能量的产生是因为场的形变和恢复对称性的需要,那么构成能量性质的信息虽然肯定会和场信息不一样,但显然也不可能与场信息完全相异,而是必须以此为依托。两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相互映现的关系——至少在能量态信息中,是可以映现场的基态信息的。也许不一不异是形容此关系更加恰当的方式,但不管怎么说,场信息绝对不是外在于能量的他者,确实并不与能量存在着内禀运动的说法相抵触。

待众缘和引自果。待众缘是说场被激发使隐藏的种子现实化,或者种子要引生异熟果(阿赖耶识又叫做异熟识,但这不是我在这里想要详细探讨的),都是需要依赖很多条件的。这一点很好理解,毕竟种子原本只是作为潜能、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着,没有外部条件,是不可能成为真实的能量态的;能量聚合成为稳定的物态,更加依赖各种条件。引自果是说什么样的场产生什么样的种子,什么样的种子生成什么样的异熟果,因果绝不会发生混乱,这和性决定的意思有相似的地方,就不详谈了。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我们来谈下一个问题。

前面大致分析了能量的特征。能量产生自场的结构形变,而场的结构以信息的形式体现,至少具有非定域的特征,其发生相互作用的场所和方式,会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听到的有很大的不同。能量具有动态的特征。这种动态既体现为内禀的目的性,往往也具有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动量,其内禀的目的性(体现为自旋)和三维空间中的动量,满足相对论不变性。
能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无论从其产生的内在机理(内禀自旋),还是其外化的特征表现(能级、角动量等),都具有谐振子的特点。但接下来一个问题: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动态的能量,是如何稳定下来,成为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静态的、可观察的“物”的?

物是“客观”的。所谓客观,是可观察的意思。而可观察的条件,首先是三维空间中的定域性。如果有笛卡尔的语言来表达,物首先应该具有空间中广延的特点。

其次,物还需具有个体性的特征。所谓个体性,是指其可以与外界分割而在空间中独立存在,并且一旦某物占据一个空间,则此空间是具有排他性的。我们可以看到,物具有费米子的特点。

物不一定非要是静态的,但他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改变其运动状态,重要的是克服其惯性。物总是有其惯性质量,阻碍其运动状态的改变,并且限定其运动所能达成的极限。

另外,就物的特征来说,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狮子在生命周期内总是能保持其为狮子,电子在生命周期内总是能保证其为电子。这些特征信息的由来非常复杂,但其表现总是需要物为其载体,难以在三维空间中独立存在。但与此同时,从来没有人看到没有一点点特征的所谓“纯物”。

从非定域的代表场结构的场信息,到定域在三维空间中的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首要的问题,是场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形变必须有力的压迫,或者更准确的说,必须发生某种相互作用。这种形变发生在非定域的信息(理法)世界,其作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最终的结果是场被激发,体现出类似谐振子般循环往复的特征——考虑到这是在信息世界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认为,场的被激发,其中一定不仅仅只包含了原初的场信息,一定还包含了相互作用的信息在其中,也就一定包含了造成形变的压迫力的信息。

我们知道,“自由”粒子(自由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如果粒子产生自场的激发,因为场的激发本身来自于某种不明的相互作用,这种激发过程就不是自由的)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的与希格斯场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希格斯机制获得在三维空间显现的自由度,并获得惯性质量。除去原初的粒子场和希格斯场之外,我们确实不能在粒子的产生过程中发现第三者,并且希格斯场与粒子的相互作用,在粒子的产生过程中应该说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场的结构信息发生形变的诱因,很可能就来自于希格斯场,这个非常特殊的,表现得像一个倒悬的振子的标量场。

我们再来看一看希格斯机制会给基本粒子带来什么样的特征。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基本粒子获得了惯性质量。

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确实很费思量,有时让人费解。按道理说,存在着能量的地方,一定存在着质量,而能量往往表现为一种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表现为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应该都会表现为某种形式的质量,这种质量既然有其“质”,就必然会体现出各种相互作用的本质特征。在这里,我想拿光子来举例,试图谈一谈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光子是静止质量为零的玻色子,以光速运动。既然以光速运动,那么时空对光子来说,本应该是不存在的,其静止质量为零,也不会与希格斯场发生相互作用获得惯性质量,本质上是自由的。既然是自由的,也许光子确实可以超越一切的限制(除了光速本身的限制?),显现在任何地方吧。但不管怎样,运动着的光子是具有动量的,同时也就一定具有质量。这种质量出于某种原因,不会成为光子达到光速的障碍,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光子一定要光速运动,才成其为光子,光子之所以为光子的特征信息才得以表现,而这种特征信息事实上也是某种精微的存在,有其特殊的载体(或者说载体就是信息本身),因此事实上也是有质量的,当然这种质量无法称量,只能通过其动量来推断,因为如果静止下来,这种信息也就不复存在了。其他的基本粒子,当然情况会复杂许多,其原初信息因为与希格斯场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隐藏了起来,其质量的来源也会更加混杂。但信息本身自带质量,并且通过——也只能通过动量的形式间接的表现,这个观点应该是对的。
信息本身所自带的质量,体现着粒子的本质特征,并不会阻碍其运动状态的改变。考虑到这种信息本身是场信息,必须依赖光子才能够显现,因此,在场未有被激发产生光子之前,这种信息事实上是隐而不显的,这种信息所具有的无论是质量也好,还是能量也好,事实上都不存在。我们知道,光子场的激发不是源自希格斯场,还是出于保证规范不变性,保证电子波函数基本特征不因为相位变换而发生改变的需要,因此,光子场的激发的原因,更可能是保证其他场的本质不因为外缘的变动而发生改变,是保证本质的恒常不变的。因此,是不是可以将光子,以及其他更复杂的规范场所激发的规范玻色子看做是这个世界的维系者呢?

但不管怎样,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都是惯性的来源,体现着粒子本质特征的质量(虽然情况可能有不少混杂),并不是障碍粒子运动状态改变,并且规定其运动速度极限的物理量。在中文中,这两种质量的区别完全没有表现出来,但在英文中,这其中的区别实在是太意味深长了。

表征惯性质量的,英文表达是mass,表征本质属性,本质信息的,则是quality。这其中的区别实在太大,中文完全将这里面的区别隐藏了起来,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

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都可以用“mass”来表达,但希格斯场所产生的质量,是惯性的来源,必须用 “mass”来表达。希格斯场所产生的质量,就好像围观的大众一样,可以使粒子的运动所迟缓、凝滞——但并非改变其内在特征,而是将其特征隐藏起来——最终带着沉重的负担不得自由。但与此同时,mass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维度,一个三维空间的、世俗的维度。

我不知是否可以将mass直接与希格斯玻色子等同起来,也许不能够,但我们可以将之近似等同起来进行分析,来看一看MASS的特征。我们知道,希格斯玻色子是零自旋的标量玻色子,所谓玻色子,是指其满足玻色统计,可以在某一处无限聚集,并且有类似于马太效应的倾向(聚集的数量越多,进一步聚集就越容易);所谓零自旋,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希格斯玻色子是没有内在的目的性,没有内在的运动的,而我们知道,内在的目的性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内在的运动与基本粒子的特征信息相互依赖,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希格斯玻色子是没有能动性,没有内在的特征的;希格斯玻色子是标量玻色子,因此,可以认为这种玻色子并非运动态,它只是存在在那里,没有面目,没有特征的存在在那里。但它的存在可以为基本粒子赋予惯性质量,可以迟缓他们的脚步,使三维空间能够得以呈现(也许希格斯场本身就是空间)。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以及与其他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事实上决定了基本粒子的产生),为他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自由度。

因此,希格斯场是客观的、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呈现的“物”的源头。如果仅仅从质量的角度,相比较quality,mass所具有的质量也许是占多数的。

希格斯玻色子没有明显的特征。是被动的、非自由的、就是那么存在着,但是他是客观世界得以存在的原因,是客观世界得以存在的基础。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唯物主义究竟何指。

唯物主义,尤其是马列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是彻底将多数视为在先的,第一性的,基础的,决定性的,而将以quality为代表的能动的理法界视为派生的、从属性的、完全由mass所决定的,乃至无本质的。这是多么可怕的学说。从其彻底性来讲,这无疑是魔鬼的杰作。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quality和mass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说quality是以能量、动量、角动量、作用量的形式,体现着粒子的本质特征,代表着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法则和确定性,mass则没有明确的特征,因其属于标量,可以认为其无能动性。Mass的存在方式也颇为不可思议,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他的存在来自于某种奇怪的自相互作用,这种自相互作用会带来某种复杂性,会产生在科学界似乎至今也难以解决的电磁质量的无限大困难,并且,确实科学界会将这种困难的根源指向MASS的存在。因此,mass无特征,无能动性,并且会在与原本清晰明确的quality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未必准确)的过程中带来巨大的复杂性和混乱,怎么会有某种学说,将mass看做是第一性的呢?

我们来梳理一下马克思学说的几个核心要点:

mass和quality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哲学里,可以用存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来置换。所谓意识,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这种主体性首先体现为认识能力;所谓存在,则是被动的客体,首先是被认识对象。存在需要意识的显明方为存在,但意识也同样需要客体方能体现其认识功能,两者相互依赖,是不一不异的关系。一般认为,起源和演化必须涉及到两个因素:一种是作为质料的物(存在),一种则是作为动力的能(能的第一个作用则是对物的显明,也即认识功能),两者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存在并发生相互作用。接下来一个问题:这对立统一的“二”者,究竟有没有在先的一方?有没有为主的一方?

对立统一的双方的存在都以对方为依据,本无自性可言,是谈不上先后的(因为如果有在先的,就必然是有自性的),但在道理上、在逻辑上,实际上可以区分出先后,但这不是时间上的在先,而是逻辑上的在先。当然在这个领域,因其涉及到宗教信仰缺乏真正的依据,马克思并未多谈。

但就对立统一的双方的主次,判断标准如果就描述此统一体的相对静态的性状而言,则应根据其隐显程度的不同(无法用占比多少来分别其主次,因其无法完全独立出来去计算比例),往往决定于观察的角度;如果是描述此统一体的动力学特征,则应根据其在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当然,静态的性状和动力学的表现,两者并不一定是可以相互割裂的,体、用这两方面也很可能是相互依托,隐显程度也决定于演化过程中(亦可成为显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用。但不管怎样,我们似乎是可以通过统一体在某种特定角度、亦或者某种特定的演化过程中的隐显程度、作用大小来判断其主次。

如果说统一体对立双方的主次决定于观察的角度、亦或者决定于不同的参照系,具有相对性,那么,马克思是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参照系呢?

马克思选择的参照系,是世俗世界从无到有的演化,以及人类社会运动变化,是通过这个角度来观察存在和意识这个对立统一体究竟谁是世俗世界的主要的、乃至是决定性的力量。马克思选择了物质,亦或者是客体性。物质既是这个世俗世界的起点、基础,也作为世俗世界的最终目的来决定着这个世界的运动变化。世俗世界的一切,如果将其终点视为其最终目的,那么,都是毁灭、死亡与虚无。如果说物质乃是通过其作用来显现本体,那么,唯物主义确实是彻底的虚无主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前面在谈到希格斯场时,谈到物性与时空的存在是相互依赖的(即便这不是在最终极的意义上),而物性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希格斯场的作用,以某种形式产生mass并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迟滞他们的脚步,使之得以显现在四维时空。从这个意义上,物性确实是起点,而且就其产生物而言,基本粒子除极个别的例外(光子、胶子等少数不和希格斯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玻色子),都是严重混杂,很大程度上以一种间接的、被隐覆但依旧能够表现其作用的方式来展示其本性的。而且,如果mass在基本粒子的质量构成中占据大多数(虽然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那么,常理而言物性也会在基本粒子中较多的体现,就世俗世界而言,也许物性确实如马克思所言,是基础,更有着主要的、乃至于决定性的影响力

但是,如我们所分析的,我们通常所指称的物,事实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物(mass)和理性、能量(quality)的混合体。就世俗世界而言,一切的存在都必将毁灭,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意味着混乱和毁灭的力量的物是主宰性和决定性的,但是,物的力量真的是一切生命的目的吗?绝大多数的生命体确实是在追逐着各种各样的物,但他们真是在追逐那些冰冷的、无生命的、无个性的mass,而不是在追逐那些通过物的载体表现出的各种quality吗?即便这些quality早就被物性给染污和隐覆,终究死灭并不可能表现出恒久的价值,但能够激动那些生命体用尽一生去追寻的,难道不依旧是如水中月镜中花的quality吗?并且因为世俗的一切物中的quality难以恒久,不产生了宗教、科学、艺术,希望寻找到真正恒常不变的quality,寻找到远离死亡和混乱,充满理性和和谐的彼岸吗?这种力量难道不是真正主宰着各种生命体吗?真正物性的囚徒,追逐的是死亡、混乱和毁灭,这样的生命体当然存在,这样的力量也确实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体灵魂深处,但是,这是主宰性的力量吗?

究竟谁是主宰者,这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更不是必然的,而是要通过战斗来决定的。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客体中隐藏着巨大的理性和能量,事实上这也是马克思所强调的,所谓“能动性的一面被唯心主义发展了出来”。但是,究竟能动性的具体所指是什么,和物性又是什么关系,马克思必定有他的见解,但因为这些见解很难满足“科学”的需要,所以他说得不多,只是提到在物性和能动性之间,物是基础,是为主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马克思是怎么通过分析人的“本质力量”——这个传统意义上人的能动性和quality的源泉,来阐释物与能之间的关系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为人的需要。所谓需要,是目的性的,指向某种价值,其意思是何种价值符合人的目的。但是,仅仅只是价值观,还不能够称为人的本质力量,还应该包括人能够创造出价值并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证明,才谈得上是“本质力量”。而这种人的本质力量得到证明的过程,依赖人的劳动。所谓劳动,其实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实现和证明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确实马克思并没有否定人的本质力量,并没有否定我们通常所说的正义感、道德观,或者简单的说——“人性”这样的东西。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只有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已经形成了确定的价值形式的——换句话说,形成了产品的——才谈得上是人的本质,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的,只能算是某种潜在的东西,是没有实在性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当然涵盖了方方面面,包括与物、与人的各种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物的创造、社会地位的创造的总集。并且这个总集作为一个人通过各种类型的劳动创造的各种价值(或者说利益),表现着一个人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人性观确实是对的。接下来,既然人的本质体现为社会关系的总集,那么,确实所有的观念都只能产生自一定的社会条件,所有的行动都必须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而所谓的正义,说到底,是维护某种价值,这种价值由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所决定,而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有着各种相互冲突的价值,相互冲突的需要,因此,也就有着相互冲突的正义。不同的正义观说到底是立场的不同,用马克思的话,是阶级的不同。这确实是对的。

有没有超越于各种条件之上的抽象的正义?或者说,有没有超越各种局部的、短期的、私利之上的,站在整体的、长远的立场,乃至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不会改变的具有普遍色彩的正义,即便实现这个普遍正义的过程也必须与现实妥协,往往更注重某个阶层的利益,压制另一个阶层的利益,但依旧不失其开放性和发展性,最终具有普惠性?马克思敢说没有吗?

如前面所说,物性是个体化、排他性的原因,所以,所有只是站在个人、或者本团队、或者本阶级立场上所谈论的利益或者说正义,或多或少都是物性的。所以,不管是为所谓资产阶级代言的学说,而是为无产阶级代言的学说,为本阶级的利益鼓与呼,当然无错。但是,假如否认那些可以独立于自己所处的阶级,可以从整体的角度为人类的普遍利益发声呐喊并且通过努力而实现的可能性,这些人性之中最高贵的成分——所谓本质力量——的存在,那这一定是一种错误的、或者说唯物的学说。人固然有物性的成分,自私,狭隘,短视,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但人也不仅止于此。而站在普遍立场上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这些超越了物性的人,也许才是社会进步、更多更大的价值被不断创造的源泉。

当然,出于某种原因,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就代表着人类的普遍利益和终极的正义,所以他倒也并没有否定普遍性。虽然无产阶级的利益怎么就代表了人类的普遍利益,一个纯为无产阶级鼓与呼的学说怎么就是普遍性的,还需要更充分的证明。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物性与权力

权力是高度个体化的,无法与他人共享,这种绝对的排他性是权力的首要特征。物质粒子的必须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萝卜一个坑,是绝对排他的。

权力的存在是依赖着他者的服从的。服从消失的地方,权力也就消失了,并无任何独立存在的、确定的本性。也正是因为权力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权力极端易变,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

权力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主从关系,而在这个关系中,权力总是为主的,首要的。但这个为主者事实上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根基,甚至可以说是最具有依赖性,最没有特征的,这也让权力的内在有着巨大的不安全感和恐惧,一种名实不副的不安全感与恐惧。

权力本质上是一种逼迫性的力量,而逼迫之所以得以成立,依赖的是对他人的伤害和因为伤害而产生的恐惧,换句话说,使他人不安全。可以说,权力的内在本性和外在的表现是一致的:其所制造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正是权力的内在的、否定性的特征。而使他人恐惧和对他人进行伤害,依赖的是毁灭和暴力,以及毁灭和暴力背后的根基:因为无能而产生的仇恨。

权力的现实存在与一种以等级秩序为基础的空间结构相互依赖,本质上是差异的、不平等的。如前所述,权力没有自性,但正因为其无自性而又做主(他化自在),其不安定、无能的本质而产生了一种否定性的力量——毁灭与暴力。权力的增长依赖于他者更多的自主性的消失,是通过毁灭他者来增长自身,当其走向极端时,也会因毁灭他者而毁灭了自身,因其是建立在他者的基础之上的。

权力因其无自性,本质上不能自主。因为当其表现其主动性时,事实上行动的是其服从者,这种主动性因其并无本质力量,不能真正创造价值来证明自身,而只是通过异己的他者来创造价值来证明他者而已。但权力会将这种虚假的主动性视为真实的,会将他者创造的价值视为己出,就好像物的一切特征都为物所本有一样,是否欺骗和谎言就源于此呢?

权力是虚假的主体性,但它会将真实的主体性压制和隐覆,让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主人,就好像物质世界,仿佛物成了主人,而将真正的主人,那些真正具有特征和能动性的quality给隐覆,压制,囚禁在物的牢狱里,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到他们的本来面目。事实上物的存在同样是建立在真正的主人被隐覆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自性,是依他而起的客体,其存在完全依赖真正的主体。但这个虚假的主人在四维世界反成了主人,真正的主人反成了囚徒。权力和物性确实有着一样的特点。

就好像其他的主体需要权力的逼迫,才能将自己的特征表现出来,所有的quality也需要与物性发生相互作用,才能显现在四维时空。也许,物性本身就是一种逼迫性的力量。

物是惯性,抗拒运动变化,因为动变能够产生新的事物,比如磁与电在变化中相生,原本被隐覆的事物、隐覆的联系,会在动变中展现出来,真理也将在动变与发展中被逐渐显明;权力也抗拒动变,抗拒新事物的产生,因为动变会变动权力的基础,会增强被支配者的自主性和价值感,会有利于人的潜能的激发,真理的发现,会减少支配与被支配的需要,反过来消解权力。

权力最能体现物性的“本质特征”——依他起性、非独立性、无明显特征、无能动性、否定性、排斥性、逼迫性、他化自在、颠倒和欺骗性。哪里有谎言、否定、恐怖和毁灭之子的支配,哪里就有物性与权力的支配。是神坛,更是真正的深渊。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物性与权力

权力是高度个体化的,无法与他人共享,这种绝对的排他性是权力的首要特征。物质粒子的必须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萝卜一个坑,是绝对排他的。

权力的存在是依赖着他者的服从的。服从消失的地方,权力也就消失了,并无任何独立存在的、确定的本性。也正是因为权力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权力极端易变,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

权力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主从关系,而在这个关系中,权力总是为主的,首要的。但这个为主者事实上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根基,甚至可以说是最具有依赖性,最没有特征的,这也让权力的内在有着巨大的不安全感和恐惧,一种名实不副的不安全感与恐惧。

权力本质上是一种逼迫性的力量,而逼迫之所以得以成立,依赖的是对他人的伤害和因为伤害而产生的恐惧,换句话说,使他人不安全。可以说,权力的内在本性和外在的表现是一致的:其所制造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正是权力的内在的、否定性的特征。而使他人恐惧和对他人进行伤害,依赖的是毁灭和暴力,以及毁灭和暴力背后的根基:因为无能而产生的仇恨。

权力的现实存在与一种以等级秩序为基础的空间结构相互依赖,本质上是差异的、不平等的。如前所述,权力没有自性,但正因为其无自性而又做主(他化自在),其不安定、无能的本质产生了一种否定性的力量——毁灭与暴力。权力的增长依赖于他者更多的自主性的消失,是通过毁灭他者来增长自身,当其走向极端时,也会因毁灭他者而毁灭了自身,因其是建立在他者的基础之上的。

权力因其无自性,本质上不能自主。因为当其表现其主动性时,事实上行动的是其服从者,这种主动性因其并无本质力量,不能真正创造价值来证明自身,而只是通过异己的他者来创造价值来证明他者而已。但权力会将这种虚假的主动性视为真实的,会将他者创造的价值视为己出,就好像物的一切特征都为物所本有一样,是否欺骗和谎言就源于此呢?

权力是虚假的主体性,但它会将真实的主体性压制和隐覆,让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主人,就好像物质世界,仿佛物成了主人,而将真正的主人,那些真正具有特征和能动性的quality给隐覆,压制,囚禁在物的牢狱里,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到他们的本来面目。事实上物的存在同样是建立在真正的主人被隐覆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自性,是依他而起的客体,其存在完全依赖真正的主体。但这个虚假的主人在四维世界反成了主人,真正的主人反成了囚徒。权力和物性确实有着一样的特点。

就好像其他的主体需要权力的逼迫,才能将自己的特征表现出来,所有的quality也需要与物性发生相互作用,才能显现在四维时空。也许,物性本身就是一种逼迫性的力量。不过,正因为主体或者quality需要权力或者物的逼迫,才能够显现,这种主体和quality从一开始就是有缺陷的,只能说是潜在的主体,并没有现实性。当然,被逼迫而显现的主体,其显现不能没有物或者权力的染污,远不纯粹,远不是真正的自主,远未将潜能完全显现。这就是异化。

物是惯性,抗拒运动变化,因为动变能够产生新的事物,比如磁与电在变化中相生,原本被隐覆的事物、隐覆的联系,会在动变中展现出来,真理也将在动变与发展中被逐渐显明;权力也抗拒动变,抗拒新事物的产生,因为动变会变动权力的基础,会增强被支配者的自主性和价值感,会有利于人的潜能的激发,真理的发现,会减少支配与被支配的需要,反过来消解权力。

权力最能体现物性的“本质特征”——依他起性、非独立性、无明显特征、无能动性、否定性、排斥性、逼迫性、他化自在、颠倒和欺骗性。哪里有谎言、否定、恐怖和毁灭之子的支配,哪里就有物性与权力的支配。是神坛,更是真正的深渊。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权力的现实存在与一种以等级秩序为基础的空间结构相互依赖,本质上是差异的、不平等的。”

这段修改如下:

就好像物与引力场相互依赖而存在,权力的存在也体现为以等级秩序为核心的”势“场。和引力场一样,权力所营造的势场也是由中心传播到边缘,并且越靠近中心,势的绝对值越大,也具有越大的吸引力。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就引力场而言,越是靠近引力中心,虽说势的绝对值越大,但是势本身却是负数。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动力系统来说,势本身是作为约束来理解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越是靠近引力中心,势能越小,对系统的约束越小,动能越大,系统的动力越强。虽然就动力系统的能量本身来说,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总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越是靠近中心,系统所能产生的”作用量“是越大的,所运行的轨迹也必定会和边缘有很大的不同。权力场的情况也完全一样。无论在权力中心还是边缘,就一个人的才智和行动力这些属于”本质力量“的东西并不会有变化,但是,在权力中心其所能产生的作用量会大上许多,其生命轨迹乃至行事逻辑也必定会有大幅度的变化。虽然权力场不容易像引力场一样用数学来表达,但其所产生的”势“确实和引力场有着相似的特征。

另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力场的存在意味着时空的弯曲,也因为这种弯曲带来了巨大的复杂性,弯曲时空中的每一个位置,都有很大的不同,往往遵循不同的几何结构和法则,不可随意进行比较。权力场所营造的等级秩序,事实上也绝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其实,只要想一想每一个在权力场中的人,都必须失去或多或少的主体性,无法像一个真正的主人那样直截了当、无所畏惧的表现自己,其所表现的和你的真实本性都必须有所不同,就知道权力场所营造的这种使人的本性这种内时空弯曲的能力。权力确实是物性的。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第一篇的修改



我们先来看看“物”的定义: “能量的聚集态,构成实物、场等,广义来说,则是存在”。

所谓广义的定义,是因为存在等价于客体性,也就等价于物。这是对物最抽象、最具哲学色彩的表述。但现在,我对具体的定义更感兴趣:

“能量的聚集态?”看上去 “能量”是比“物”更基本的概念。能量又是什么?

如果说物的定义往往有实体、静态的特点,能量则是从运动、从活力、从作用的角度来定义的,具有主动、能动的性质。如果说能量是动因,其本身有可能会是静态的吗?比如说处于“潜能”的状态?不会。因为如果能量有处于静态的可能,那么,他的运动一定会依赖外在的驱动,这其能动的、自驱的性质是矛盾的。因此,可以恰当的认为,运动是能量的内禀属性。

但是,能量的内禀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是三维空间的流动,亦或者是振动、旋转吗?如果能量的存在局限在三维空间,是三维空间中的特殊实物,那么,能量必定有“质碍”的特征;并且既然有质量,有惯性,那总是可以改变其运动状态使其静止下来,运动将只能作为依赖外在条件的偶性存在,不能成为能量的内禀属性。

运动是能量的内禀属性,是指运动规定了能量的内在性质,并且其内在性质又决定了它只要存在,就必定运动的这种互为因果的存在形态。既然能量的性质内在的包含了运动和因果,那么,时间维是这种存在形态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三维空间是不足以包含能量的存在形态。

能量的存在形态必须依赖时间维才得以建构。但是,时间究竟是什么?

就如文章开头所说,任何存在都依赖一个能动的、能认识的主体,我们可以将这个主体称之为“意”。换句话说,任何存在都不能脱离“意”的形式。而“意”永远是具有明确方向的、运动的矢量,不可能脱离时间而独立存在。因此,只要存在,就必定有意,就必定有时间。又因为存在和意一样,具有本源性、终极性,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就好象空间来自于存在一样,时间来自于意,两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不仅仅有意的地方必定有时间,是时间的地方,也必定有意,时间所处的维度,就是意的居所。当然了,意不仅仅是时间,因为即便是最抽象的意义上,意也是有所指的,是包含着“认识、意欲、意愿、意志”等一系列复杂功能的,而时间虽然同样有明确指向,但要更加抽象和单一,也看不出能够衍生出一些其他的功能。但不管怎么说,当时间成为了一种能量的存在形态中不可缺少的维度时,是不是可以判定,能量内在的包含了意识的成分?

如果说能量内在包含着意识,那么,这种意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意识的功能很多,但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认识,一类是行动(可以将行动理解为意欲、意志,具有方向性、潜在性、目的性的含义)。其中,认识需要了解对象的“所是”,同时也需要了解其“所能”(本质需要通过行动、成就来显现或证明,所是和所能往往不可分割),而所能需要依赖行动才能够实现,才能够证明认识是正确的、真实的。因此,虽然认识和行动有差异,但特别当认识对象是自身时,行动是认识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既然意识包含着认识和行动,它就不只是能量的某个组成部分,而是能量的本质。

我们再来分析下,能量所包含的认识和行动,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能量包括已经在做功的、或者说已经实现出来的能量,也包括仅仅作为一种生机和活力,但尚未实现出来的能量。我们谈论的是后一种能量的存在状态。当能量仅仅作为潜能时,他和外界尚未产生相互作用,这里的认识,首先将是一种自我认识,这里的行动,则是一种自我确证的行动。

认识需要客体,而客体必定具有空间的特征。另外,只要是认识,就必定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托、相互反馈的闭环,可以将之理解为一种旋转。而既然是自我认识,这种旋转就会表现为自旋。通过这种自我认识,一些不依赖于行动、不需要证明的特征,就可以确定下来;另外,当一些性质需要通过行动来确证时,行动的范围就不能只是局限在自身,需要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需要更广阔的舞台才可以。

当行动表现为意欲、意志时(应该看到,意志和意欲有差别,意志有决定性,也更有现实性),可以将之定义为潜能,或者说是一种势,因为这种势有目的和明确的指向,因此是一种矢量势;与此同时,意欲、意志本身需要对象,这种对象是自身尚未确证的某些性质。因为这种性质并非已经实现的,因此同样是潜在的,是一种势,只不过这种势是被动的,并不指向外在的目的,因此并非矢量势,是一种标量势。我们可以看到,矢量势和标量势虽然并非同根而生(因为矢势更多产生自意识中的意欲功能,而标势更多由认识功能产生),并且两者当其实现时,矢量势产生行动的力,而标量势则产生性质稳定的物,或者是更具有实用性的能力,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依赖:没有标量势,则不会有欲求的对象,也就不会有矢量势;同时,正是因为有了推动其实现的力,标量势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才谈得上是一种“势”,在矢量势和标量势作为一个整体,同样存在着旋转的结构。
楼主:可爱的甜瓜  时间:2019-10-30 17:05:26
再次修改



我们先来看看“物”的定义:“能量的聚集态,构成实物、场等,广义来说,则是存在”。

所谓广义的定义,是因为存在等价于客体性,也就等价于物。这是对物最抽象、最具哲学色彩的表述。但现在,我对具体的定义更感兴趣:

“能量的聚集态?”看上去 “能量”是比“物”更基本的概念。能量又是什么?

如果说物的定义往往有实体、占据空间、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能量则是从运动、从活力、从作用的角度来定义的,具有能动的性质。如果说能量是动因,其本身可能会是静态的,比如说静态的潜能?

潜能内在含藏着能量。所谓含藏,是指其具备能量所应有的属性,但尚未被外缘触发。如果尚未被外缘触发的能量就是静态的,那么,他的运动将依赖外在的驱动,这与能量具有能动性的定义相矛盾。因此,可以判定,运动是能量的内禀属性。

但是,能量的内禀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是三维空间的流动,亦或者是振动、旋转吗?如果能量的存在局限在三维空间,是三维空间中的特殊实物,那么,能量必定有“质碍”的特征;并且既然有质量,有惯性,那总是可以改变其运动状态使其静止下来,运动将只能作为依赖外在条件的偶性存在,不能成为能量的内禀属性。

运动是能量的内禀属性,是指某种运动规定了能量的内在性质,并且其内在性质又决定了它只要存在,就必定运动的这种互为因果的存在形态。既然能量的性质内在的包含了运动和因果,那么,时间维就是这种存在形态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三维空间是不足以容纳能量的存在形态的。

能量的存在形态必须依赖时间维才得以建构。但是,时间究竟是什么?

就如文章开头所说,任何存在都依赖一个能认识的主体,我们可以将这个主体称之为意识。换句话说,任何存在都不能脱离意识的形式。而意识永远是具有明确方向的、运动的矢量,不可能脱离时间而独立存在。因此,只要存在,就必定有意识,就必定有时间。又因为存在和意识一样,具有本源性、终极性,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就好象空间来自于存在一样,时间来自于意识,两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不仅仅有意识的地方必定有时间,有时间的地方,也必定有意识,时间所处的维度,就是意识的居所。当然了,意识不仅仅是时间,因为即便是最抽象的意义上,意识也是有所指的,是包含着“认识、意欲、意愿、意志”等一系列复杂功能的,而时间虽然同样有指向(也可能并非单向不可逆,而是旋转的),但要更加抽象和单一,也看不出能够衍生出其他的功能。但不管怎么说,当时间成为了能量的存在形态中不可缺少的维度时,是不是可以判定,能量内在的包含了意识的成分?

如果说能量内在包含着意识,那么,这种意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意识的功能很多,但最主要有两种:认识和行动。所谓行动,是指意欲、意愿、以及实质性的意志。其中,认识需要了解对象的“所是”,同时也需要了解其“所能”,而所能需要依赖行动才能够实现,才能够证明认识是正确的、真实的。因此,虽然认识和行动有差异,但行动是认识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同时,不管是意欲、意愿,还是意志,都不可能脱离认识功能而存在,因为这一切的行动都需要建立在对对象有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可以认为,虽然能量依靠行动、作用来定义,其中的意识首先无疑包含着行动,才能体现出能量的自驱性,但其中也一定包含着认识。意识的功能如此强大,它大概就不是能量这个整体的某个侧面,而是在能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们再来分析下,能量所包含的认识和行动,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能量包括已经在做功的、或者说已经实现出来的能量,也包括仅仅作为一种生机和活力,但尚未实现出来的能量。我们谈论的是后一种能量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因其尚未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切的运动都在自身展开,这里的认识,首先将是自我认识,这里的行动,则是自我确证的行动。

说句题外话,既然是认识,就存在着犯错的可能,意欲、意愿也可能会指向错误的对象,最终导致错误的行动。但这个话题现在不展开。

只要是认识,就必定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托、相互反馈的闭环,可以将之理解为一种旋转。而既然是自我认识,这种旋转就会表现为自旋。通过这种自我认识,一些不依赖于行动、可以自证的特征,就可以确定下来,另一些性质则需要通过行动来确证。

行动首先表现为意欲、意愿(意志已经到了实现的层面),可以将之定义为潜能,或者说是一种势。因为这种势有明确的指向,因此是一种矢量势;与此同时,意欲、意愿需要对象,这种对象是自身尚未确证的某些性质(不过,这里并不排除错误的需要、错误的愿望)。因为这种性质虽然并非已经实现,但存在着实现的驱动力(虽然看上去需要外驱,内驱力并非很强),因此同样是一种潜在的势,只不过这种势指向自身而不是外在的目的,不具有方向性,是一种标量势。我们可以看到,矢量势更多产生自意欲,而标量势需要矢势的激发,但自身来自认识功能,两者并非同根而生,并且矢量势所产生的力更多是支持性、维系性、激发性的,而标量势无论在认识过程中、还是在意欲乃至意志的过程中,都处于客体的位置,有更多的空间属性,可以更多与外界相互作用,产生性质稳定的物或者是在三维空间中现实的功用,但两者依然存在着相互依赖:没有标量势,则不会有欲求的对象,也就不会有矢量势;同时,正是因为有了矢势推动其实现的力,标量势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才谈得上是一种“势”。矢量势和标量势作为一个整体,同样存在着旋转的结构。

楼主:可爱的甜瓜

字数:2193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8-23 10:28:24

更新时间:2019-10-30 17:05:26

评论数: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