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从喜多郎的《丝绸之路》说起

从喜多郎的《丝绸之路》说起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11-01 23:38:34
【从喜多郎的《丝绸之路》说起】



(一)喜多郎的“丝绸之路”乐曲
大家都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闻名于世,促成了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一条著名古道,尤其当前《一带一路》的宏观战略构想,更伴随着“河西走道”又重现在媒体头条。

现实中的丝绸之路,虽然没有江南的妖娆多姿,也没有云南的风情万种;巍巍的祁连、茫茫的戈壁和高高的沙丘,古道西风瘦马的苍茫,才是它真正的气概。丝绸之路,默默承载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延续,每年总有那么多旅客,不远千里地去膜拜丝绸之路独有的苍茫,这是一条充满神秘魅力的路。或许你还没去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聆听《丝绸之路》这首乐曲特有的灵动,洋溢着东方神韵,五彩缤纷的华美丝绸,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飘向远方;骆驼商队沿着黄沙柔美的曲线,驼铃叮咚,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消失在天际。那里有传说中的莫高石窟,残照当楼,戈壁沙漠,祁连雪峰、阳关冷落,大漠驼铃,玉门无语....

这还得回说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一九八零年的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和由而为人熟知的同名配乐。当时最传神的,要数作曲者:二十七岁的喜多郎(原名高桥正则 Masanori Takahashi 九十年代入美籍),他当时没到过中国,却能用他对自然的灵性和心灵的感知,神奇地再现了遥如梦幻的丝绸之路,凭借着他对中国音乐的间接认识和对历史特殊感悟,创作出了充满中国韵味的丝绸之路乐曲,并由此一举成名。紧接着,他再创作了之二《丝绸之路合集》,之三《敦煌》,之四《天笠》等待,风靡全球整整二十年。尤其《敦煌》乐曲,更让人想起神奇的飞天(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气韵生动形象绚丽多彩。

笔者第一次接触到《喜多郎》的音乐(将古典、流行,爵士融入电子音乐,再以电子合成器演奏器具),那是在九十年代初,一位新加坡朋友邀请到他家里做客,不仅喝茶聊天,更是特来欣赏喜多郎的音乐,其实一般人听音乐都是随心随性随意,但这位朋友却有点劳师动众,刚踏进他住家一个房间改装成的音乐厅,主人便忙着把房门关好说声音太大怕会吵到邻居,打开音响后诸多调试,好像他就是指挥家,而笔者是专程来听演奏会的。在调试安排后,你可以感觉到好像有支乐队就在面前,音乐以及各种乐器的清晰度、层次感、回绕声都出来了,有时如云朵如溪水如春雨从远处悠悠而来,然后柔漫地把听者从头到脚淋浴得彻底,单线多线交织的音乐声,就在小小的耳廊里千回百转;有时又像从山峦树林里哪个深处并发出来的声音,轻盈绽放之后高高飞起又绕回落下。这种音响和乐曲享受既叫人又羡慕又妒忌。这种特别的感觉,印象中好像只有一次,那是个夜晚,笔者开着车奔驰在树影婆娑路灯澄黄微弱的无锡一条乡道上,满天雪花突如鹅毛飘飞而降,并在挡风镜的雨刷前扬起,有如翩翩舞的白色精灵,那时车上正播放着喜多郎的音乐,确是一种奇特凄美梦幻般的体会。

当然喜多郎还有很多著名的曲子, 如 1987-The Light of the Spirit心灵之光,首度被格莱美提名的唱片,在欣赏DVD时,很容易被自然界黑白的云影树影湖影光影的摄影映像所吸引。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九九零年的《古事记 Kojiki》,喜多郎就是凭借这系列曲子,奠定世界级音乐大师的地位,在全球受到乐评乐迷的一致肯定,专辑曲目首首精彩 其中尤以《恋慕》《响宴》最为动人。譬如他1991年在美国现场表演录制的DVD,走出录音室的喜多郎终于露出了性情的真面目,与他七位音乐伙伴,在现场把《古事记》演绎得气象万千,其中 matsuri 一曲中,纯正的东方美感的旋律,搭配强劲密不透风的爵士鼓浪潮,中间穿插惊天地 泣鬼神的太鼓猛击,只见他奔跑在舞台中乐器之间,披头散发汗流浃背,全身心投入击鼓的艺术家形象,风味十足,效果催人心肺,血脉沸腾久久无法平息,那是笔者被外派毛里求斯三年期间,每天下班必听半小时的音乐,躺在秋秘镇山林墅居客厅的沙发上,抛开所有工作的压力,闭目静听神游其中,直到老厨师进来说饭煮好了鱼蒸好就可以吃饭了。

喜多郎精妙地把对自然的雄浑、荒远、温暖、冷漠等种种情感,反映到创意的想象世界中,音乐旋律优美,意境深邃,风格独具,表现了音乐家的修养、气质、心灵的感悟。听说喜多郎每次要进行音乐创作时,就会到山上,静静地倾听大自然里的风声、鸟语或溪流声,再把自身生活环境中的所知所悟,诸如自然的雄浑、荒远、温暖、冷漠反映到他的音乐里,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完美地将原本是冰冷的电子音乐人性化,把古典、流行、爵士这些极具亲和力的音乐元素糅合在一起,用他独特的音乐在世人面前展示天地之玄妙,自然之伟力,自然成就了喜多郎的音乐,他似乎是用音乐救赎世人,救赎我们的灵魂。

(二)敦煌文化艺术的再现
笔者开始听喜多郎的《丝绸之路》,纯属对音乐的欣赏,更多是基于诸多职场减压方法的一种选择。直到1994年派驻中国时,读了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才知道敦煌的莫高窟,并了解到因为历史的浩劫,使到这里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量流失海外,那是数千年来中华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啊,这让现代从事敦煌研究的专家们,得一次次从外国博物馆读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后,走到放大机前,凡阅读者无不胜感到唏嘘。笔者渐渐听出也读出”历史的沧桑“,宇宙时空既空旷又虚无缥缈,而当年留守敦煌石窟的王道士,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

(1)敦煌与莫高窟
从网上文字介绍,我们知道《敦煌》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现今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它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根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7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敦煌,此时西下的太阳正好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举目观看只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夕阳映照的沙漠奇景感动了,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于是乐尊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以后人们陆续修建,历经东晋、前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佛门弟子、达官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努力,先后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2)清朝末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后,又受到人们的注意。再现历史舞台是到了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

(3)敦煌学的研究
1925年8月,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在大阪怀德堂讲演时,使用过“敦煌学”一词。1930年,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为《敦煌劫余录》作序中,概括了“敦煌学”的概念,此后,敦煌学渐趋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它是特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中国从四十年代起成立了莫高窟的学术研究和保护机构,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的加固。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进入了现代科学保护时期。

(4)保护敦煌的现代学者-常书鸿与樊锦诗
到了2008年,香港《凤凰卫视》编辑播放的《敦煌一百年》,笔者得以认识到第一代敦煌学家,即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的先驱-常书鸿。

常书鸿,1904年出生于杭州,1927年赴法国学习油画,1935年他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第一次看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之后又在博物馆里,看到了敦煌卷子画,深为敦煌艺术的高度成就,感到“十分惊异,令人不敢相信。

从上世纪40年代起,常书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妻离子散、命运浮沉的种种不幸和打击,义无反顾地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壁画精品,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世人介绍敦煌艺术,培养了一大批敦煌艺术专家和研究学者。常书鸿写有自传《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他于1994年在北京病逝,时年90岁,按其遗愿把骨灰埋葬在了莫高窟,生前他是敦煌的守护神;去世后也永远守护着莫高窟。

他在回忆文字《铁马叮咚》中写道,他当时“倾倒于西洋文化,而且曾非常有自豪感地以蒙巴那斯的画家自居,现在面对祖国的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真是惭愧之极,不知如何忏悔才是”。这也是促使他结束法国的几年学习早日回国的原因之一。

他在书中也提到在莫高窟有一座倚崖高楼,就叫“九层楼”,檐角都挂着铎,叫做“铁马”,不管冬夏,白天黑夜,都在微风中摇曳作响,尤其寒冬静夜,清越的铃声穿过林杪,幽远宁静,渲染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历史感,更为难忘。常书鸿听了几十年,现在听不到了,只得在窗前挂出一串铃铛,聊胜于无而已。

凤凰卫视又在《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颁奖给在大漠深处坚守半个世纪的敦煌学者樊锦诗(被誉为“敦煌女儿”),介绍文字说她自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开始,在敦煌扎根48年时间了,近半个世纪来,在孤烟大漠飞扬着激情与梦想。敦煌莫高窟历经千百年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已经十分脆弱,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樊锦诗不畏艰难、不断探索,带领科研团队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敦煌石窟保护和管理之路。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三)结语
二十多年来,笔者从欣赏喜多郎的《丝绸之路》系列乐曲,到寻读伤痕累累的敦煌沧桑历史,最后联想起了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灭。音尘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悠扬的驼铃声,阳光吹拂沙石的声音,一直缠绕在我恍恍惚惚的梦里,至今还没有出来,敦煌,也一直不忍去看。

写于2012年12月9日

备注:这是一篇七年前的旧稿,文字中提到保护敦煌的现代学者-常书鸿与樊锦诗。今天欣闻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国庆前夕,42人获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殊荣,其中包括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国家没有忘记保护敦煌做出不朽贡献的文化人,非常难能可贵,值得庆贺。特把旧稿找出来。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11-01 23:38:34
国内对樊锦诗在9/29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报道好像不太多,我在电视上看到她的瘦弱外表但却蕴涵着坚强的意志,在刻苦的环境中,56年来不懈的努力,就像坚挺沙漠深处的胡杨树。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11-01 23:38:34
秋风秋雨愁煞人。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11-01 23:38:34
中国甘肃敦煌“哈拉奇”水域在干涸消失近300年后重新出现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史料记载,这里曾经的湿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以上,水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但是随着环境的变迁,疏勒河发生了部分的退缩、断流,‘哈拉奇’在清代的时候也干涸了,渐渐被东进的库姆塔格沙漠包围,附近的人都叫这里‘北枯沟’”。

新加坡联合早报10/30引述《北京青年报》报道说-该报记者28日从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该湖泊是“倒流河”疏勒河的终端湖,之所以能在干涸近300年后重新出现,得益于疏勒河及党河河道恢复与归束工程的完工投用。

中国国务院2011年6月批复,总投资47.22亿元(人民币,9.11亿新币)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启动实施。在该规划支持下,酒泉及敦煌地区相继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河道恢复与归束、党河流域水资源监测调度、月牙泉恢复补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程。

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哈拉奇”就开始逐渐恢复,今年雨水充足,所以水面也比较大,达到了五平方公里。“哈拉奇”的重获生机,对于阻止库姆塔格沙漠的东侵,保护敦煌绿洲和敦煌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楼主:薛依云

字数:527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9-30 06:49:57

更新时间:2019-11-01 23:38:34

评论数: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