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大三线记忆

大三线记忆

楼主:天才cyb  时间:2019-11-13 08:33:22
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里的《大三线》让我记起家里有一张父亲的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72年元旦,地点在湖北郧县三线建设工地,这是父亲和一群战友的合影,背景是大队部所在地,一排瓦屋,门口插着一面飘扬的红旗,很有时代特色。照片上父亲穿一件军大衣,很是显眼。这张照片距今有四十多年了,是一张不折不扣的旧照片。

说起来家里还有一张与三线建设有关的照片,这是我出生后最早的一张照片,是我们兄妹四个和爷爷奶奶的合影,拍照时我才一岁多,被爷爷紧紧拽在怀里。我曾经好奇照片里为什么没有父母,后来得知,这张照片是父亲在三线搞建设时拍的,父亲长年在外,难免会挂念家里四个小的,写信让家人照张相片寄给他,于是爷爷奶奶带着我们四个孩子走了十多里路来到附近的镇上拍的,那时我和二姐太小,爷爷就用两只箩筐载着我们,箩筐里放两个草凳,我们俩就这么坐着草凳欢天喜地去的镇上照相。

父亲在三线建设工地呆了两年,关于这段往事父亲对我们鲜有谈及,我想一定有很多趣事,哥哥说父亲刚从三线回来那会,隔壁的大伯每天晚上到我家串门,听父亲讲三线的故事,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关于野人的。话说一个女野人把一个青年男子掳到山上当压寨丈夫,一起生活了好几年,还生了儿女,野人以为男人被驯服了,就放松了警惕,没想到男人颇有苏武遗风,啮雪餐毡,持节不屈。有一天趁野人出去采果子之机果断逃走,终于被路过司机带回文明世界。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六十年代的鄂西确实很蛮夷,生活习俗也相当原始。

据父亲在三线的同村队友(我叫他表爹)回忆,三线建设实行自愿原则,参加者享受军人待遇(属部队编制),每人每月15元工资,家里的待遇不变(工分照拿)。我们乡的建设者编成一个连。父亲所在的连有二百多人,他们的任务是筑路基,建桥墩。在那个纯手工的年代,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可每人每餐只有半斤米的指标,根本不够吃,菜更简单,一顿一个菜,吃得最多的是煮黄豆。住宿条件也很差,竹子做的工棚,几十个人睡在一起,分成两排,中间一条通道。冬天冷得没办法,就相互捂脚取暖。父亲读过师范,上级任命他做连队的司务长,也算有点小权力,有一次他把一个馒头藏在被窝里捂了一夜,第二天偷偷交给了表爹。


父亲1971年从三线回来,次年祖父也加入了三线建设大军,不过地点不一样,在湖北竹山县,祖父在工地负责种菜,两年后才回来。算起来我们这个家也算是三线之家了。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虽然在工地劳动那么辛苦,但那些年轻人还是热情高涨,我的那个表爹利用休息天帮本地人砍柴,得到上级表扬,还被邀去黄龙区开会看戏(一共7天),多年以后,讲到这段往事,表爹的脸上还是洋溢着谦逊的笑容。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我把这位表爹在百忙中请到家里(他今年78岁,仍每日劳作不辍),帮他点上一根香烟,敬上一杯茶,聆听他讲述在三线建设时期的琐碎往事,表爹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伤心” ,这个词在我老家是“苦”的意思。但他的脸上始终是平静的。因为习惯了人生的苦,也就泰然处之。

我常常有生不逢时之感。我们的祖辈父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三线建设,这些经历,这些苦难,让他们变得平静而坚强,让他们的人生变得饱满。而这些不是纸上可以得来的,唯有躬行方可深谙。王小波说:“生活是个缓慢受捶的过程,而锤炼之后是灰烬还是精华就仁智各异”,灰烬也罢,精华也罢,在我看来都是财富,灰烬至少还能做肥料。

楼主:天才cyb

字数:1380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11-11 04:25:08

更新时间:2019-11-13 08:33:22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