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坐破苔衣第几重

坐破苔衣第几重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1-04 15:02:49
坐破苔衣第几重

(一)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在《人间词话》有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样的境界论,或有偏颇遣词造句而言之。

被朱自清誉为“现代李清照”的沈祖棻教授(1909年~1977年),对这样过于简化的说法,持有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没有“红”“春”二词语规定了当时当地情景,单凭一个“闹”字是不足以见其“境界全出”。而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只谈一个“弄”字,亦不足以引出境界,而是得与‘破’字同框并论,极其生动细致。因为画面之天上:云在流动;而地下:花影在摇动,明显是因为有风,这为后句的“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埋下铺垫伏笔。没有上面的动词“云破月来”,这个“弄”字就肯定不这么突出。“弄”之主语为“花”,宾语为“影”,特别是那个“影”字,也是不容任意更改的。沈祖棻提到在有月多云的暮春之夜赏花的特定情境,起风固然是一层意思,当时所以无月,是因为云层厚而暗所致。而风起,自不能顿扫沉霾而骤然出现晴空,只有把厚而暗的云层吹破罅隙处露出碧天。但云破也未必正巧是月光所在,而是在过了一会儿,月光才移到云开之处,犹显“破”与“来”的奇特。特别是赏花人因为阴云笼罩,暮暝迷茫,而感到意兴阑珊,突然间云开天际,皎月涌现,再加上风的助力,使花在月下一扫先前的暗淡,而使其娇艳丽质焕然摇曳生姿,这自然给作者与读者带来莫大意外的欣慰与惊喜。

沈祖棻在1932年,还是位年仅23岁的大学生,她把‘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之感,写了一阕《浣溪纱》:“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而一时声名鹊起。

(二)

“鼓鼙声里思悠悠”也让我们联想起唐朝白居易(772年~846年)的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直译即为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的霓裳羽衣曲也停奏了,大胆选用了“惊破”这样的形容词,一下子从“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小我境界,升华到国破山河的大我境界。

杜甫(712年~770年)的《春望》就是这样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国破山河在”的“破”字让人触目惊心;而“城春草木深”的“深”字更是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句子的“溅”与“惊”,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这一字传神,意境深沉。即使从整体联句来看,“国破”然而“山河在”, “城春”犹有“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激荡出艺术亮丽的火花。又譬如宋朝朱敦儒“国破山河落照红”,破碎的河山被如血的残阳映照,确实让人感慨万分。

再读宋朝岳飞(1103年~1142年)《满江红》的“踏破贺兰山缺”,这里提到的贺兰山并非实指,而是边疆的泛称,即宋金激战的地方。这山也是一种标的和高度,它如同站在高地上的英雄,满腔热血,流淌着报效国家的愿望,文学与历史在这里相互融合,把英雄的精神推到了一个高度。又譬如唐朝王昌龄《从军行》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塞下曲》的“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奋勇前去,击破前来侵扰的外敌。

再有宋朝文天祥(1236年~1283年)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诗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用‘风飘絮’来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雨打萍’来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时起时沉。文天祥作为一个文官,他与其他爱国诗人以及慷慨激昂的武将如辛弃疾与岳飞不同的是:他的民族气节与其说写入诗里,倒不如说是用生命来换取。结尾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激励全民族情愫的呐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以及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还有宋朝李师中(1013年~1078年)的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此词明显是写离别,凄婉疏丽,言情真切,尤其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破”字,将子规、城楼、皓月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连成一体,堪称炼字典范。

近代爱国文人郁达夫在1916年时年二十岁写《秋兴》“须知国破家无寄,岂有舟沉橹独浮?”同年另作“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诗句里的“破”,一样惊天动地,就把个人身世飘零,升华到国家的生死存亡的语境。

(三)

至于“坐破苔衣第几重”,我们更看到另一种情怀。那是清代画僧兼诗僧之称的弘仁(1610~1664年) 的《黄山行》题画诗。当满清于1645年进逼徽州时,他由水路“偕其师入闽”(见《康熙歙县志·弘仁传》)。次年八月,清兵入闽,唐王被杀,复明无望,在武夷山剃发,遁入空门,与山水为伴,笔意枯寂。他寄语托意黄山,人山合一,成为黄山写生的第一人。石涛说是他“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得黄山真性情”。 他每登黄山 “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日夜孤啸危岫”,将黄山的各处名胜尽收笔底。其《黄山图》册共六十幅,构图新奇,笔墨精到,骨力充沛,形象生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黄山的资质和神韵,为塑造黄山形象最多、最真实、最感人的突出典范,我们从而也看到一个真诚、奇妙、深邃的内心世界。

黄山行题画诗整首如下:“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其大意是说:坐在黄山时序流转变换的苔藓上,也不知道坐破了多少层;黄山的峰峦连绵迭起,就像梦中的三十六朵芙蓉花一样。即使端来笔墨倾尽心思,而所绘的画也不堪相赠,因为黄山之美笔墨难描。另一方面,更难说出是在画或写特定某座山峰。因为通过对他大自然长期细致观察,早已将黄山的云松、峰石、泉瀑,汇为一体,达到了真景与神趣的浑然交融之最高境界。实际上,诗人用画家用笔墨挥洒着对清政府的愤慨与仇恨,心中浓烈的爱国情感,也借助笔下的山水景物挥泻释放。所以他说:坐破苔衣第几重?元朝黄公望亦有诗云“谁家亭子傍溪湾,高树扶疏出石间。落叶尽随溪雨去,只留秋色满空山”。

同样是诗僧,后人苏曼殊(1884年-1918年)则留下“踏过樱花第几桥”,它与弘仁的“坐破苔衣第几重”,语境虽然类似,但境界则尽不相同。

苏曼殊的全诗如下:“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

这首诗寄寓了诗人的凄凉身世,以及对前程充满彷徨迷惘的孤独感。第二段的“春雨楼头尺八箫”描绘了一种凄婉迷茫的雨中境界:诗人身倚小楼,聆听箫曲。 “何时归看浙江潮“引出诗人无尽乡愁和对故国的思念,其中也挂念着当时国内的革命思潮。“芒鞋破钵无人识”点出诗人自身的僧家身份,又暗含有诗人的凄楚身世。“踏过樱花第几桥”借樱花的绚丽而短暂,道出了生命的伤感和人生似梦的感谓。诗人在漫天樱花飘洒中孤独前行,不知归何处。

笔者读着读着,不禁联想起郑愁予的诗作《错误》“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还有戴望舒的《雨巷》:“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苏曼殊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苏曼殊只在人间度过了三十五个春秋,便在贫病中辞世,他以绚烂的生命浇灌出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朵奇葩。

弘仁的“坐破苔衣第几重?“与苏曼殊的“踏过樱花第几桥?”都蕴含着天地间大我大时代的情怀与境界。只不过他们少了唐朝李白《行路难》写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内心一直存有希望: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解读诗境诗意,有时是在看透与点破之间互为因果,但也有既看不透也点不破的;譬如唐朝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以及唐朝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朋友们,你说呢。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1-04 15:02:49
@绿竹安安 @春江沐雨 谢谢来访,顶帖支持。

【闲闲书话】的书座品茶之风雅,正如王维【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1-04 15:02:49
石径莓苔久不分,粉椽茅屋一溪云,婆娑百尺青松下,夜夜涛声枕上闻。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1-04 15:02:49
有位网友@依依9527 点出:“看到《坐破苔衣第几重》 几行字的标题,就感受到了一望无尽的迷茫和纠结之情。”破”-----点破了时间上的漫长。“几”-----突出了空间上的遥远....“ 确实是精妙的解读。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1-04 15:02:49
元朝卫立中《殿前欢·碧云深》提到卧苔枕云心无我:"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意思是:一重重缭绕的碧云深似海,在其深处山路难寻。且把几间茅屋和云朵一起租过来,留云在松阴,欣赏挂云和弹八尺琴的悠然与闲逸,横卧在苍苔石上以云根作枕,折梅置放云梢浸润,你会发现:自由自在的云心上,没有常住的我,而云儿如我,亦无半点尘心俗念。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1-04 15:02:49
谢谢@梅西云1510344 在楼上分享张岱的《快园道古》提及这妙句“雨后卷帘看霁色,却疑苔影上花来”。描写的是雨后卷帘只见窗外一片青山绿水的初晴景色,心想会不会是绿苔影映到花上了呢。

得悉《小窗幽记》的《卷五-素,第106则》亦有提及这诗句。其《卷五-素 ,第111则》也是非常有意思:“竹影入帘,蕉阴荫槛,故蒲团一卧,不知身在冰壶鲛室”。诗句大意是说窗外青竹影映帘内,芭蕉树荫也遮蔽了门槛,此时在蒲团上打坐,内心有如身处冰壶鲛室那般清醒透彻。

《小窗幽记》是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之一,其原书作者是明朝不知名才子陆绍珩。他曾说过人生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当然漫步到《闲闲书话》来,也是接近这样的机缘。

楼主:薛依云

字数:4121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11-26 06:28:33

更新时间:2020-01-04 15:02:49

评论数: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