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西游记》最大阴谋埋下的谜团】流沙河在哪?沙僧是谁?

【《西游记》最大阴谋埋下的谜团】流沙河在哪?沙僧是谁?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西游记中最大的谜团,不是唐僧的亲生父亲究竟是状元陈光蕊还是水贼刘洪,不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能力值为啥下降,更不是八戒在高老庄究竟有没有留下子嗣,而是最低调的沙僧,以及他的第二故乡流沙河。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有人认为是黄河,因为黄河水含泥沙量比较大,而且黄河源头在青海。唐僧西行,走到黄河上游受阻,是很自然的事,而且他很可能并不知道这条河就是黄河。

其实不然,因为黄河是进入兰州一带才开始变黄的。在此之前,人家也是很清纯的,根本没那么黄。

所以进入兰州以前的黄河,根本谈不上“流沙”。




还有人认为,四川省汉源县有条河叫流沙河,西双版纳也有条河叫流沙河,唐僧走的就是其中一条河。这种看法就流于简单了,海南还有座五指山呢,重名而已,路程和方向根本不对,就不用探讨了。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有考证认为,所谓流沙河,如今叫开都河,在咱国塔里木盆地东北部。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公元630年,唐僧取经走到开都河,无法通过。

因为水大草深,遍地毒蛇,贸然走过去,就违反了大唐野外作业安全工作守则,就算有皇帝开的出差证明,出了事也不能算工伤,只能算违章。

于是唐僧决定从改善安全环境做起。他在焉耆去往铁门关的路上,念起佛经,从而感动了神明,点蛇为鱼,顿时安全了许多。于是唐僧高高兴兴过了河。

唐僧过河后,神仙忘了解除咒语,所以这些无辜的毒蛇只好世代为鱼。如今,这种无鳞的鱼,就是著名的焉耆大头鱼。





虽然证据看上去很确凿,但仍然不足取信。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首先,神仙的记性是极好的。比如,凤仙郡太守只是两口子拌嘴时,不小心打翻了自己买给玉帝的礼品,日理万机的玉帝都能年年记得,不让龙王给凤仙郡下雨。这种小事都记得一清二楚,何况是这类关系到物种转换的生态改造大工程呢?龙王下不下雨、下多少雨,这种小事都规定得无微不至一丝不苟,生态改造大计岂能不经审批说改就改,临时应个急改完还敢不改回去?

其次,根据《西游记》记载,流沙河的样子完全不同:

“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

这浪有多大呢?八戒一语道破:

“果是狂澜,无舟可渡。”

八戒是谁?天蓬元帅。天蓬元帅是啥?天庭海军总司令!

天河水澜狂不狂?那都可以跑船。而勘察了流沙河狂澜之后,天蓬元帅居然鉴定:无舟可渡!

知道海军总司令麾下什么最牛吗?不是什么八万水军(众所周知水军很便宜的),而是战舰、航母。

多大水无舟可渡?历史证明,不管多大水,都可以跑船。

虽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一定的道理,但那是指一般的舟。舟做大到一定程度,就不怕水了。

海浪那么大,航母也不怕。就算那场全球性的大洪水,还能跑诺亚方舟呢。

一条流经陆地的河,怎么会“无舟可渡”?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所以,无舟可渡,其实只有一个可能:这条河里流的根本不是水!

证据很快被唐僧师徒看到了,就是这块石碑:





在历史考据中,碑文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这块碑文曰: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流沙河宽八百,深三千,而且浮力很小,鹅毛和芦花都浮不起来。

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F浮=ρ液gV排

那个ρ液,指的是液体密度。这就是说,只要物体所能排开的液体重量,大于物体自身的重量,它就可以浮在这种液体上。

按照阿基米德定律,鹅毛、芦花浮不起来,是因为从排水量来看:

ρ鹅毛<ρ液
ρ芦花<ρ液

那么,什么液体的密度那么小呢?肯定不是水。

比水密度小的液体其实不少,比如汽油、乙醇、烷烃等等,但这些液体在地球环境下产量很低,并且挥发性大,流成河的可能性不大,并且流成那么宽的一条河,更加不可能。

河有多宽呢?石碑说了:八百里宽。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有没有可能石碑根本不存在呢?

没有可能。因为《西游记》记载得很详细:

“长老忧嗟烦恼,兜回马,忽见岸上有一通石碑。三众齐来看时……”

不是一个人看见,而是三个人都看见了,而且众所周知,孙悟空还是火眼金睛。

师徒三人互相证明石碑存在,怎么会有假?!要知道,出家人可是不打诳语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石碑写错了呢?绝无可能。还是看书:

三藏道:“我这里一望无边,端的有多少宽阔?”行者道:“径过有八百里远近。”

这可是齐天大圣亲眼所见!至此,可以说是人证物证俱在了。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轻易下结论,这种事,猪都知道——

八戒道:“哥哥怎的定得个远近之数?”看,八戒都知道质疑。

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老孙这双眼,白日里常看得千里路上的吉凶。却才在空中看出:此河上下不知多远,但只见这径过足有八百里。”

齐天大圣以火眼金睛作证,才打消了天蓬元帅的顾虑,进一步证明了流沙河宽800里的事实。

所以说,流沙河的宽度是毋庸置疑的。

800里宽什么概念?朝鲜半岛才700多里宽。

单凭这个宽度,也可以完全排除开都河的可能。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根据百度百科,开都河全长1000里。而且咱俩知道,河是弯的。如果它有800里宽,那么就不是河,而是海了——要知道,渤海东西宽约792里,南北长约1100里。

渤海当然也不可能是流沙河,因为方向不对。而且小白龙虽是西海三太子,也不可能不认识大伯父的东海。

更重要的是,开都河主要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画风是这样的:





这样的河都过不去,还取什么经?

所以,开都河是流沙河的可能性为零。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说回《西游记》所记载的流沙河。

800里,一个中型国家那么宽的河,不管流的是汽油、乙醇,还是烷烃,这都不是地球上可能出现的事物。

如果出现了,那绝对是生态灾难。何况流了很多年,还被刻碑为证,那么地球大气、海洋中必然充满了这些挥发性有机分子,不适合人类、海洋生物生存。

那么,流沙河里,流的既不是水,也不是比水轻的这些液体,会是什么呢?

著名侦探福尔摩斯说过: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那个再不可思议,也是真相。

所以,流沙河,真的是在流沙,而不是液体。

这个结论,当然不是“望名生义”得出的——那就像认为回龙观有龙出没一样幼稚。

那么,说流沙河名副其实,有证据吗?

当然有,而且不止一个。先看《西游记》记载:

“师徒们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

注意,是听,不是看。怎么能听见山、岭呢?除了“鸟鸣山更幽”之类的动物声音之外,恐怕就只有风声了。有诗为证:松涛夜吼有无间。山,就算是在看不见的夜里,也是听得见的。

浪像山,像岭。山就不解释了,什么叫岭?岭最主要的含义有两个:

1.高大的山脉。
2.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我们常常以为巨浪像山,其实不然,壶口瀑布下面的浪,在各大河流中,可以说是最浪的浪了,像山吗?





很明显,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听起来就更不像了。

很多人以为,海里的巨浪像山,其实也不是。看图:





说海浪像山,主要是为了形容浪的高度。





实际上,就算最接近山的海浪,你只要仔细观察,它也不像山,更不像岭——浪尖上,是没法形成“顶上有路可通行”这种样子的。

唐僧师徒暗中观察了那么久,不可能给出根本不像的形容。那么,他们所谓“浪涌如山,波翻若岭”的景象究竟是什么呢?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答案当然是:沙。





这才是“具备山岭的外貌及内核,而并非山岭本人”的存在。
而且,鹅毛、芦花这种轻飘飘的东西,落在沙漠里,风吹来吹去,和沙子摸爬滚打在一起,一定会被埋进沙子里,这就是“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原因。





而且,只有这种“狂澜”,才会“无舟可渡”。是的,航母也不行。

有的童鞋又质疑了:单凭唐僧师徒“浪涌如山,波翻若岭”的描写,以及沙子可以埋羽毛和芦花、并且不能行舟的事实,这几点就可以断定他们看到的是沙漠?如果是沙漠,直接走过去就得了,何必那么傻说什么“无舟可渡”,一筹莫展?

唐僧师徒当然不可能那么傻,所以,他们看见的是沙,想到的是船,一定有他们的道理。
看过电影《可可西里》的朋友,对流沙吞人的剧情肯定印象深刻。





这种“流沙”到底是编剧想象,还是确有其事呢?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2005年,《Nature》上的一篇论文给了我们答案。荷兰和法国的四位科学家,利用细沙、黏土、盐水搞了个配方,发现,这种物质对压力特敏感:

静止时,它是固体,而且时间越长,黏性越大。

施加压力——比如人或动物踩上去,达到临界值,盐分就会对渐趋稳定的分子结构产生干扰,破话固体结构的稳定性。症状是:

沙水分离(沙土富含区,黏性非常大)、急剧液化。

这种现象很特殊吗?其实不怎么特殊,在湿湿的、踩上去有点硬硬的沙滩上,你一直轻轻踩,会发现脚下的沙子越来越柔软,并且会沁出水来。

很多物质,尤其是一些流体,都有类似的特性,在剪切振动下,黏度会变小,这叫触变性,也叫摇溶。最有名的,石油就有这种特性,于是美国发明了一种叫S-BTF的技术,向地层传送一种脉冲波,和粘稠的石油搞石震,石油就瘫软起来,黏度变小,原来不能开采的稠油就可以采了。

OK,我们说回“流沙受压液化”的事。

流沙受压液化,脚指头都知道,施压的物体肯定会沉陷下去。实验表明,动物越挣扎,配方结构受到的剪切振动越多,稳定性也就越差,黏度也越来越大,结果就是陷得越深、接触面越黏。

研究表明,如果人陷进去一条腿,想要直接把他拎起来,所要花的力气,完全可以拎起一辆小轿车。

那么,流沙吞人的配方,是否只存在于实验室呢?当然不是。

2009年,瑞士苏黎世理工和巴西赛阿拉联邦大学的六位科学家,在巴西东北部国家公园的一处流沙地,进行了实地测量和实验,发现,陷入流沙的动物,都会迅速沉陷到底,幸运的是,这里的流沙只有1米深。

所以,唐僧师徒,面对的其实是一片巨大的流沙区。

难道流沙河在可可西里?

并不是,因为可可西里不存在这么大片的流沙区。

更重要的是,在流沙区,船也是不好使的。因为船也可以陷进流沙,就算不能沉没,浮在流沙上,也开不动。

那么,唐僧师徒看到的流沙河究竟是什么呢?


[本文首发于公号:ESSCAGROUP ]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2017年,一段视频揭开了这一千古谜题(点击可见)。

从视频可见,那是沙漠里的一条河。那名汉子亲手从河里捞了一把沙子,这才是真正的流沙河。

这条视频当时火遍网络。有人解释说,这其实是河流上游下了一场大冰雹,冰雹肯定是漂在水上的,而沙漠里起风沙再正常不过了,沙子盖在冰上,整条河表面看起来就像是在流沙。

这个解释乍一听很有道理,其实没有说服力。住在大河小河边的人不少,下冰雹的时候也不少,但是谁见过冰雹漂满河面、足以铺满一层沙子而不见水面呢?

既然视频里的人从河里捞起来的是沙子,那么河里流动的就是沙子无疑。可见流沙河是真实存在的。

但问题是,视频是在沙特拍的,而唐僧师徒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去往印度取经,怎么可能走到印度西边很远的沙特呢?
这其实是佛祖的安排。

西天取经,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行。但大唐盛世,治安好得很,深夜撸串都没问题,唐僧师徒朝行暮宿,走个几千公里而已,怎么可能遇到八十一波坏人?就算放出风声,说唐僧肉是养生保健圣品也不行啊!猪肉那么贵,有谁打过八戒的主意?

所以佛祖的方案是,让他们绕道而行。但是,已经要求悟空收了神通,老老实实用步子量到天竺,绕道这种事,实在是没法再开口。

有人不理解,有啥不好开口的,多大的事,下个文件不就解决了?这就是不懂佛家了。

佛家是讲基本逻辑的。佛学非常重视因明学,而因明学是印度发展的逻辑学。

不管是福是祸,佛家都讲究个缘字。

用步子量到天竺,遭遇的一切,都可以说是一路随缘,符合天道佛理。

但如果要求故意绕道,这就太造作了,人工痕迹明显,十分不自然、不随缘,与佛心思想相矛盾。

怎么办呢?佛陀自有妙法。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相信熟悉《西游记》的童鞋已经留意到了,流沙河之前那一难,是黄风怪。

为什么是黄风怪?看看黄风怪吹风的记载就知道了:

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翻波转。
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
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
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
真武龟蛇失了群,梓叱骡子飘其韂。
行商喊叫告苍天,梢公拜许诸般愿。
烟波性命浪中流,名利残生随水办。
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岛蓬莱昏暗暗。
老君难顾炼丹炉,寿星收了龙须扇。
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



作为一场气象灾难的观测记录,看这首诗,当然不能看文笔,而要看内容。这里重点看灾难的影响范围。

不用看全诗,我们只看几个关键词就够了:黄河、湘江、五百罗汉、王母……

当时,黄风怪和孙悟空在大唐西部打架,而黄河在北、湘江在南、五百罗汉在印度、王母在天宫。从这个视角再看全诗,可见天上地下,满世界都刮起了犀利的黄风。

要知道,在地球上,就算是不可一世的飓风马修,时速也只有230公里。

我们取比较近的距离,要从黄河流经的郑州,吹到湘江流经的长沙,那也有800多公里,就算是飓风马修以最高速吹,也要吹三四个小时才吹得到,何况是吹遍世界?

更何况,《西游记》写得明明白白,他俩只打了三十几个回合,悟空想快点结束战斗,于是用毫毛变出分身,黄风怪这才吹出两口黄风,迷住大圣眼睛后,风就停了。可见没吹几分钟,我们就算是10分钟吧。

10分钟内吹遍全球,风速要多快呢?地球周长4万多公里,我们取一半,2万公里,十分钟吹到,风速要不低于2000公里/分钟。

我们知道,太阳系内风速最高的地方,是海王星,海王星的风速只有2100公里/小时,这已经比手枪子弹速度快多了。

如果黄风的速度是2000公里/分钟,相当于比海王星的风速还高将近60倍。这种风速,整个地球会被剃平。

而事实是,地球并没有被剃平,老百姓住的土房子都还好好的。所以,它的风速远远没有那么高,只是很辣眼睛罢了。这么说有证据吗?当然有,还不少呢。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我们来看看骆宾王的诗: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当时,骆宾王正宅在家里,突然又是风又是尘,被吹得很惨,一时竟分不清是冬天还是春天。宅在家里都被吹晕了,可见此风有妖气。

这场妖风给人的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之后许多年,还在不断勾起文人墨客的回忆。

比如,王勃在写《滕王阁序》时,顺手描写了起风当时,景物飞闪叠错的神奇景象: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景象迷离,时空错乱,人们满目虚幻的感悟跃然纸上。很多人认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的是美景,这样考虑问题,就是流于简单了——低估了诗人的写实能力。

孤鹜可以飞,落霞怎么飞?答案只有一个:被风吹的。而且必须是大风,才可以吹得让云飞出人眼可见的效果。

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什么概念?就是说,风太大,那只野鸭子完全控制不住它寄几,被吹得和云一起飞,像一只寡廉鲜耻的塑料袋。这对于曾经跨过山和大海的候鸟来讲,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了。

秋水共长天一色,很多人认为,这是在描写平静、开阔水面倒映天空的景象。

其实不然。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当光线由一均匀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光线在两个介质的分界面上被分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请看小编精心绘制的原理图:






这就是说,水面反射到人眼的光,只是入射光线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被折射到水里了。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断定:水面反射到视网膜上的光强,肯定低于天空直射到视网膜上的光强——既然这样,水天怎么可能“一色”呢?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事实当然符合我们的推断:






Look,反射光比直射光要暗,水面反射成像很不逼真,水天不可能一色。

因此,我们去买镜子,要挑反射率高的镜子买,反射率越高,成像就越逼真。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镜子,在美国刚刚研发成功,反射率也刚超过99%而已,根本做不到100%。

至于水面,想原原本本反映事物本色,就更加不可能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做到水天一色呢?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答案是:雾霾。





这才是水天一色的真相。你能分清水色和天色吗?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而黄风怪吹出来的风,应该比这个还要厉害些。大概是这样:





你能抵挡么?

这种情况,不要说色,能分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你就赢了!

有人说,杜甫是最写实的诗人。其实不然,最写实的诗人是王勃,大家刚才也看到了,他的诗比摄影还写实。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说起这场风的写实,陈子昂也不遑多让。

很多人以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他不被领导重视,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慷慨悲吟之作,短短四句写出了旷古孤寂悲凉之感。这样想问题,就是犯了孤立看问题幼稚病。不信你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只要细细揣摩,你就会幡然醒悟:这四句诗,哪一句不是大风迷了眼睛的真实写照呢?

当时,陈子昂来到北京大兴一带,登上蓟北楼,想起黄风岭大战,和王勃的满分作文《滕王阁序》,心中一凛,表示不服,于是用短短四句诗,生动再现了当初人们被妖风迷了眼睛的彷徨懵逼情境,填补了“以人的生理、心理感受为内容来记录气象灾难”的空白。
楼主:刘萝卜锅  时间:2019-12-04 12:32:59
至此,无论从《西游记》的记载来看,还是从诗人的写实来看,关于黄风,所有证据都指向五大结论:

1. 确实吹过。
2. 物理破坏力并不大。
3. 辣眼睛。
4. 吹遍了全世界。
5. 没吹多久。

那么,普通台风的风速,怎么做到瞬间吹遍全世界呢?答案只有一个:

时!空!穿!越!

你妹看错,黄风怪刮风,其实是带着整个黄风岭在时空中穿越。

有人认为,时空穿越是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古人怎么可能知道?这就是不懂得敬畏古人的伟大智慧了。


其实,佛家早就指出:

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


这就是“时间是相对的”的认识啊!

佛家所说的“芥子劫”,表面上只是个时间很长的概念,其实不然。我们来看看什么叫芥子劫:

在一个边长10km的大立方体里,装满芥菜籽,每隔100年取出一粒,取完就是一个“芥子劫”。

细细斟酌,你就会恍然大悟:拿空间换时间,这明明就是时空转换的观念嘛!

不过,毕竟是古代。那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还没有问世,没办法计算运动速度与时间膨胀的关系,也就不能精确穿越。因此即使是佛祖,时空穿越技术也不成熟,只能大概瞄个准,穿到哪算哪,一次不准,就接着穿越,直到到达目的地:沙特。

于是,在整个过程中,穿越到哪,风就刮到哪,造成了满世界同刮一场风的奇怪景象。

至于风的颜色,以及辣眼睛的副作用,都是为了掩盖真相。为啥偏要迷悟空的眼睛?怕他的火眼金睛,穿越到半路就看出时空穿越的真相而已。

为啥说这是佛祖的安排呢?

楼主:刘萝卜锅

字数:2065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1-02 18:32:01

更新时间:2019-12-04 12:32:59

评论数: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