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银露梅散文集《书写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不断更新中)

银露梅散文集《书写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不断更新中)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青梅煮酒1970 2020-01-10 16:51:58
@银露梅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赠人鲜花,手有余香【 我也要打赏 】
-----------------------------
有钱了,高兴!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收礼

作者/银露梅
老何是浩河县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三年前退休后,在省级单位工作的儿子媳妇为了方便照顾,贷款在省城买了一套房子,让他和老伴搬到省城安度晚年。
这天,和往常一样,老何正在小区院子里和几个老伙伴下棋,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称他是浩河县委办公室主任。
老何工作三十余年,都在教育系统,和县委并无直接关系。于是,他便和气地问道:"领导找我有什么事吗?"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明快亲切的声音:"何老师,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去慰问您老,麻烦把您家地址发给我。"
老何稀里糊涂地发了家庭住址后,这才猜想,这位办公室主任大概是他教过的哪个学生吧!学生看望老师,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老何心里美嗞嗞的。
下午办公室主任果然来慰问老何了,带来的东西还挺多,有水果、新茶,还有一箱二十斤的阳澄湖大闸蟹,这让老何激动了半天,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就爱吃个海鲜。直到主任走了,老何也没想起他是哪一级的学生,几次想问,都没好意思开口。
第二天就是重阳节了,老何和老伴去南山登高,下山的时候,踫上了几个以前在一个县上工作的人,本来不是一个单位,见面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但今天他们几个特别热情,嘘寒问暖,弄得老何两口子怪不好意思的,一阵寒暄之后,大家邀请老何一起去饭馆坐坐,共同过一个祥和的重阳节。
老何想推辞,但盛情难却,正在为难之时,儿媳妇打电话来,问他们在哪里,说等一会来接他们去过重阳节,这正好给老两口找了个台阶。自然,那几个人也不好再坚持,于是,相互留了电话号码,就再见了。老何惦记着大闸蟹,就和老伴商量了一下,先去家里拿几只,让饭店帮着蒸一下,也好让儿子媳妇尝尝鲜。
儿子媳妇把老两口接到一个环境优美的饭店,老伴把大闸蟹交给厨房,厨师赞不绝口,就这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还说现在市面上大闸蟹很多,商家都说是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哪有那么多阳澄湖大闸蟹呢?
菜上齐了,大闸蟹也蒸好端了上来,一家人开始喜喜欢欢吃饭了,老何夹了一只大闸蟹,拔了一只腿,美滋滋的嘬了一口。
这时,儿子站起来,给大家斟满酒说:“爸,妈今天是重阳节,您们也喝一杯酒吧。”
老何想推辞,儿子笑着说:“爸,喝了这杯酒,我有个重要事情要宣布。”
听儿子这么说,老何端起酒杯和老伴碰了一下,轻轻呡了一口,儿子媳妇也跟着碰杯,老何拿起蟹腿继续吃了起来。
“爸,妈我们祝二老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好好,也祝你们幸福吉祥。”
老何说着,想起了儿子刚才的话忙问:“你有什么重大事件要给我们宣布。”
“爸,是这样的,我调到浩河县当县委书记了。”
“什么?”老何惊慌地问着的同时,手里的蟹掉到了桌子上。
老伴望着盘子里的大闸蟹喃喃地说:“这算不算是腐败?”
儿子媳妇面面相觑,不知所云……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海角老狼
谢谢老朋友光临!祝新年快乐,万事顺心!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青梅煮酒
几天没来,错过了精彩!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海州书生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一年终章 大寒节气

作者/银露梅

大寒,一年二十四节个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不失信地如期而至。
一年终章,至此轮回。大寒,是继往开来的季节,是否极泰来的转折点,过了大寒,春姑娘就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而来。
“谓之大寒者,寒至无复加也。”大寒适逢年终岁末,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蕴含很多传统节日。
腊八粥的余香,还未散尽,小年就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人们招手,置办年货的大军穿梭在各个卖场,大包小包里蕴藏着对亲人的爱、对家人的呵护和对自己辛苦一年的奖励。大寒节气,虽冷犹暖。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大寒时节,天,冷到了极致。然而,再冷的天,也阻挡不住迎接新年的喜庆。大街上,那一排排随风摇拽的大红灯笼,给人暖暖的感觉。大街小巷的地摊上,春联、年画琳琅满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年新桃,一年春。那红底黑字、或红底烫金的对联,无不彰显年的热闹。红红火火过大年,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
西宁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很多外地人,在这个城市里打拼、生活、工作。这个时节,行走在路上,如果遇到熟人,就会探听,哪天回家?什么时候走?车票买好了没有?
人们的回答总是欢喜的,抑制不住的激动心情,洋溢在脸上。最最动容的还是眼神,那里面全是对故乡、对亲人满满的思念。
前天,我去理发店做头发。老板娘踩着呼啸的北风,披着一身雪花推门进来。她带进来的寒气,使在坐的人,猝不及防,打了一个寒颤。
老板娘的身后,跟着她的小女儿,七八岁的模样,小脸冻的通红。母女俩拎着大包小包,喜欢的不得了。
我问小女孩子:“小朋友,什么事这么高兴?”
她回答道:“今天,我和妈妈上街去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买了新衣服。”
“买新衣服干什么呀?”我故意问她。
小女孩略显诧异地说:“回家过年呀,我们要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带礼物的。
“真好。你们家在哪里呢?”我问道。
小女孩自豪地说:“我们老家在浙江。”
“那你是喜欢这里,还是老家?”我不禁又问了一句。
小女孩眯着眼睛想了想说:“爸爸妈妈在这里呀。”
我的心里,突然生出了许多感动,眼睛也在这一刻潮湿了:原来亲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最温暖的港湾。
老板娘拿出给亲人们的礼物,一一给客人们介绍着。她的脸上尽显着回家的期盼,眉宇间飞扬着归心似箭的心情。
“辛苦一年了,该回家陪陪老人了……”老板娘说着,笑着,泪水慢慢滑落下来。她的情绪渲染得大家,眼圈发红,鼻尖发酸。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空气里都游离着丝丝缕缕思乡的气息。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游子回家的心声,让大寒节气也变得温柔起来。
大寒,携着浓浓的年味,迎接立春的到来。一年起始,万象更新,四季又进入一个新的轮回,春天快来了。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谢谢大家的支持!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青海年俗 舂麦仁
作者/银露梅
年节在即,各种民俗,在文人雅士笔下变得越发鲜活起来。各种时令小帖在网络、在报纸,占尽主要版面,彰显传统文化。
在众多民俗中,舂麦仁,就是青海独特的传统民俗。舂麦仁也是50后、60后的童年记忆。当然,对于同一件事情而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记忆和念想……
下雪的早晨,母亲带着寒气,来到炕边,对我大声催促:“老二,快起来,今天舂麦仁的人多,你快去排队。”
母亲身上的寒气,让我打了个激灵,瞌睡也随之消失。起身来到院里,母亲已经把前一天晚上濡湿的麦子交给我。
我背上袋子,飞快跑到村口紧靠公路和水井的大石臼旁,那里已经排了好长的队。难怪,腊八节快到了,生产队就这么一尊大石臼,大家都等着舂好麦仁熬粥呢。
说起这尊石臼,口钭面约一尺多宽,凹下去臼底约一尺五寸左右深,可能是由于石臼有些深的原故吧,石杵上面白唶木把显得比较长,由于队里的大人和孩子们经常使用,手握的木把被磨得铮亮。
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用这尊石臼舂麦仁。奶奶是四川人,喜欢吃米。但是,在青海、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一顿大米饭,那是件很奢侈的事。舂了皮的麦仁与稻米一样白润而饱满。奶奶非常喜欢,她常常捧着这样的麦仁发呆,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奶奶这是为何。长大后,才明白,奶奶那是在思念稻米,思念家乡。
奶奶经常给我们麦仁熬粥,奶奶熬的麦仁粥,味道很特别。邻居吃过后都说,奶奶的麦仁粥比任何一家的都香。我曾偷偷问过奶奶,我们家的麦仁粥为什么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奶奶告诉我,她在麦仁粥里放了一样特别的原料,那就是她亲手泡制的泡菜。奶奶的麦仁熬到八成熟的时候,加入炒好的肉末,再加一点萝卜、土豆、还有切成丁的泡菜。这样混在一起再熬一会作,一锅香喷喷的麦仁粥就好了。
我背着袋子,愣神的时候,猛然听到吵架的声音,原来是有人想抢石杵,石杵在谁的手里,谁就有优先舂麦仁的权力。我挤过去,看到几个人已经扭在一起,似乎要打起来的样子。再看,抢石杵的人原来是我的同学,我上去拉过他问,怎么回事。他说,大人们老是插队。他生气了,才想抢石杵。
这时,另外几个同学也背着麦子来舂麦仁,看着长长的队伍,犯了难。我对几个伙伴招招手,大家不约而同,来到我身边。
我说:“我们为什么不去河边的冰滩上舂麦仁呢?”
“好啊,好啊。”几个人立即响应。
于是,我们回家拿了十字镐和钢钎等工具并借了一把杵子,一起去了河滩,数九寒天,寒风呼啸而凌冽,河沿边上的冰冻的很厚也很滑,我们几个人小心翼翼地行走,但还是有人滑倒,我们选了一个合适的冰面。我负责在冰面上凿坑,他们负责舂皮,就是把麦子放进去,用杵轻轻地舂,舂几下,翻一翻,因为舂皮的时候,不能太用力,否则麦仁会破。这样一边倒腾,一边舂出来的麦仁,颗粒饱满,圆润,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味。虽然,我们的脚冻的几乎失去知觉,手指冰冻的发麻,鼻尖冻的通红,我们依然兴致不减。
我们几个人分工,三个人舂皮,一个人用簸萁簸干净麦皮渣。我们舂好麦仁回到村口的时候,还有好多人在那里排队等候。听说我们去河滩舂麦仁,于是,排在后面的人,一窝蜂地去了河滩。远远看去,冰面上三三两两的人,一派繁忙景象。
腊八这天,母亲煮了一锅麦仁饭,她传承了奶奶的熬制流程。一碗麦仁饭,齿颊生香,记忆犹新。
有人说,人类对食物的记忆,深入骨髓,可以凭此记住自己的故乡和母亲。的确,多少年过去了,好多事情都已淡出了记忆。但麦仁饭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如今,麦仁粥成了青海的一道美食,吃烤羊肉,喝麦仁粥,成了来青海的游客必定要品尝的美食。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衣宝泰 2020-02-02 17:18:17
支持朋友佳作!
-----------------------------
问候朋友!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千里逆行 只为担当

黄维,一个普通的放射科医生。2020年1月31日,从四川成都大邑县,独自驾车,逆行1200公里。经过1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
这是一个人的支援队伍,按他的话说:“一个人的远征,我可能是最特殊的川军。”
千里逆行,只为担当。
1月31日,黄维给医院上夜班的妻子,留了一封信:“钟老爷子84岁依然去往前线,我有什么理由不去?”黄维相信,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能理解他的决定。
黄维去岳母家,告别岳母和两个儿子。
他的大儿子11岁,小儿子才4岁。
大儿子把送他到门口问:“爸爸,你能不能不去?”
黄维回答:“你是希望爸爸当一个懦夫,还是迎难而上?”
黄维拍了拍儿子的头,转身走了。他在超市买了几大包尿不湿,给车加满了油,调好导航。最后,他发了个朋友圈:“一个人的远征,我可能是最特殊的川军。”然后,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他接到好多朋友打来的电话,当他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说母亲非常担心他时,黄维流泪了,好在身为中医的父亲支持他。
2月1日中午12点多,在沪渝高速江夏出口,黄维被执勤民警拦了下来。测量完体温,民警拿过登记本询问情况。
“我是医生,过来支援。”黄维拿出一张打印的《证明》,又翻出手机里的原件照片。
执勤民警冲他竖了个大拇指,放行了。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中午1点,他拍了张医院大楼的照片,发了个朋友圈,“安全抵达,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妻子打来电话,叮嘱他照顾好自己。
“保证完成任务!”黄维隔空做了个立正。
医院安排黄维做CT诊断。
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2月2日凌晨6点多,黄维起来,穿上尿不湿赶到医院时,战友们已经在岗了。他穿好护服,战友在他的背上写上“放射 四川 黄医师”,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黄维和战友们,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最让他感动的是,科室有一位女医生,怀孕了还坚持在岗。
下班后,黄维又发了个朋友圈:“感谢战友为我留下这些美好的回忆。谢谢您们,尤其是那位怀孕了还一直坚持在一线的战友,您应该得到足够的休息。”
因为黄维医师的加入,缓解了科室人手不够的压力,那位怀孕的女医生,不用上夜班了。
千里逆行,只为心中有爱。一个人的征程,只为医生这个圣神的职业。
致敬黄医生!致敬所有一线的白衣天使!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时间:2021-04-08 11:53:50


楼主:银露梅

字数:67429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9-11-09 00:35:43

更新时间:2021-04-08 11:53:50

评论数:20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