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由读《神雕侠侣》想到的一些外国名著

由读《神雕侠侣》想到的一些外国名著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读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一些名著:

1、《简爱》

以前我看《神雕侠侣》的《绝情谷》的部分,我会联想到英国小说《简爱》。最近看了电视节目《一本好书》里的《简爱》,对之前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那个吴伯凡讲得很好,他拆解了简爱这个名字,说其英文原意是旅程的意思,这部小说其实不主要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成长小说。而《神雕侠侣》其实也不主要是爱情小说或武侠小说,更是一部成长小说。《简爱》是女主角简爱的成长,而《神雕侠侣》是男主角杨过的成长。

以前读《简爱》的时候,没注意到简爱经历过的那几个地方的地名,原来在英语中也是有特殊含义的。分别有地狱、炼狱、天堂的意味,这方面跟但丁的《神曲》的脉络有相似之处。比如她读书的那个孤儿院,是叫幽谷,而桑菲尔德庄园,同时有荆棘和炼狱的意思。以前完全忽略了这些地名的意义了。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神雕侠侣》里绝情谷那一段,这是我认为《神雕侠侣》与《简爱》最神似的一个部分。以前只是注意到小龙女~简爱,阿黛尔~公孙绿萼,罗彻斯特~公孙止,阁楼上的疯女人~裘千尺,这样一组人物对应关系。

如果再加上桑菲尔德这个地名的意思,那金庸的绝情谷同时也把荆棘与炼狱这层意思也是表现了出来的。首先有实际的荆棘丛林,情花就是长在这些荆棘上的,上面有剧毒,小龙女、杨过,以及李莫愁等人,都为情所困,受到荆棘的囚困。另一面炼狱的一面,这对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而言,是一种炼狱,对李莫愁而言,其实也是一种炼狱,而且李莫愁的结局,也正是在这炼狱的烈火中浴火涅盘了。

除了绝情谷这一段,其实还可以往前推到杨过的童年时代,其实也是跟简爱的早期生活有相对应的关系的。可以说杨过的童年时光就是简爱童年时代的再现。当然桃花岛不是地狱,但对杨过而言,就有点像,郭靖就像简爱那个还没有死去的舅舅,简爱是因为舅舅死去,她在舅舅的家里完全成了局外人,而杨过还好,郭靖还在,郭伯伯还疼他,所以“舅妈”黄蓉虽然不喜欢他,但他还是有一点位置的。不过最后还是要被送到幽谷里去。

在幽谷~终南山,这里校长、学监以及其他同学都比较排斥他,他感到仍然受到孤立,不过这里有谭波儿老师,有海伦,海伦后来死掉了。可以勉强把活死人墓中那个老太婆与海伦挂上钩,不挂钩也没关系。但此时的小龙女,对杨过而言,就正如那个谭波儿老师一样。可以说这一段经历,杨过是带有一点简爱的早期经历的特征的。当然最形似且神似的还是绝情谷。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2、《春琴抄》

读《神雕侠侣》的时候,还会联想到的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和《痴人之恋》。在杨过身上,是有一些“痴人”的味道的。

说到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其实金庸的《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有这部小说的影子。比如小龙女和杨过,是像春琴跟佐助这样的一种师徒关系,而师徒之间又有一种相爱相杀的虐恋关系。更神似的,是《天龙八部》里的阿紫跟游坦之,游坦之为心爱的人,付出一切,甚至自抉双目,为阿紫续上光明,但仍然没能换来阿紫的爱情。谷崎润一郎写得朴实一些,因为没有虚竹,佐助无法用自己的眼睛为春琴续上光明,但佐助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敢于作出这样的牺牲,他的爱是崇高的。而春琴,除了也像阿紫一样的不断的虐他,还是非常爱他的,她唯一不想让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丑态,那个人就是佐助。当她孤独无助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仍然是佐助,到处寻找,一定要找到他。我相信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春琴不是在玩弄佐助的感情,这个跟谷崎润一郎的另一篇小说《痴人之恋》不同,那里面的女主角娜奥密,其实并不十分爱男主角,只是享受着他的包养而已。

我下边摘录一下《春琴抄》里面的高潮段落:

过了片晌,春琴便起身下了床。
佐助摸索着走进里屋,叩拜在春琴面前说:“师傅,我成了盲人了。这辈子不会再看到师傅的脸了。”
“佐助,这是真的吗?”春琴只问了一句,便陷入长时间的沉思。这几分钟的沉默,对佐助来说,乃是他今生今世绝无仅有的快乐时光。
当佐助把他那瞎了的双眼转向感觉像是从春琴面部方向投射过来的那束灰白的光环时,春琴开口说:“佐助,你为我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我真是深感欣慰。我不知究竟得罪了谁而遭此灾难。说心里话,如果是别人看到我现在这副丑模样,我根本就会不在意。现在这副样子,唯独不想让你看到。知我心者,非你莫属啊!”佐助答道:“是嘛,师傅您这样说我太感激了。您这一席话真让我开心。我知道,这种喜悦,仅仅失去两只眼睛是绝对换不来的。”

这个部分写的是:春琴姑娘不想让佐助看见自己因严重烫伤而毁容的模样,佐助又不愿离开春琴。为了留在春琴身边,佐助毅然决然用钢针扎瞎了自己的双眼。

我个人感觉,金庸的《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跟《春琴抄》是非常神似的。但很多人认为在金庸小说中根本就难以找出日本元素的踪影,他们那一代人,从情感上是很难接受日本的,他们对日本没有好感。而且金庸的家庭是遭受过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以致滇沛流离,所以他受日本文学的影响也可能无从谈起。

之前有人曾说金庸的《雪山飞狐》有受日本电影《罗生门》的影响,金庸在这部小说的再版序中有过辩说,他说没受这部电影影响,而是受《一千零一夜》的影响,其实那个也是说得过去的,《一千零一夜》中有这种“众说纷芸”的叙述模式,这种模式可能同时影响过芥川龙之助(小说《竹林中》)、马尔克斯(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和金庸。他们是一种同源的关系。

不能从金庸的文字中得到确证,但我仍然认为他们是那样的相似,我且保留这种感觉。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3、《九三年》

雨果的晚年杰作《九三年》是一部篇幅不太长的长篇,我不记得当初看的是谁译的了,看得很流畅,所以一下子就看完了。雨果的作品看得不多,看过一个短篇《诺曼底号遇难记》,很像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时候的情景,然后就是这个长篇。至于前面提到的《巴黎圣母院》,只是了解了个大概,所以没有展开说《神雕侠侣》与它的相似之处。《悲惨世界》很出名,因为太长了,没有完整的读过,不敢去读。但看过相关的电影,在最近的《一本好书》里也看过王劲松演的舞台剧,纸质的内容主要就是冉阿让出狱之后在牧师家偷银质餐具那一章文字。所以说起来还是挺对不起雨果的。法国作家的作品也看得不算少,但雨果的偏偏看得这么少,在我心目中,他是跟巴尔扎克一样令人闻名而肃然起敬的大作家。

《九三年》两两个选段也是经常出现在一些文摘或试题里面,或学生课外阅读一类的文章里面,一个是开场的《铁兽》,一个是临近结尾的《魔鬼心中的上帝》,而这两个选择的主角,却都是这部小说的大反派朗德纳克侯爵。这个人物,也是我看《九三年》后印象最深刻的人物。雨果笔下的人物,特别是“坏人”,都有一样没有坏透的感觉,甚至有时觉得可爱,可敬。比如《悲惨世界》里的沙威,和《九三年》里的朗德纳克侯爵,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金庸笔下也有大量这样的人物,明明知道他是坏人,偏偏却觉得这个坏人也挺好的。比如《神雕侠侣》里的欧阳锋、金轮法王,《倚天屠龙记》里的谢逊……。不是那种黑白分明的,非善即恶那么武断的书写,在这一方面,金庸与雨果是相通的,他们都关注文学中的人性探索,有时都给人一种崇高之感。

让我由读《神雕侠侣》而联想到《九三年》的,正是金轮法王和朗德纳克这样两个相对应的人物。他们对应的点,正是金轮法王从火刑架上救下郭襄的时刻。在《九三年》中,朗德纳克负隅顽抗,正是以三个小孩为人质,但在他已经逃离危险后,却因为要救三个将被烧死的小孩,而毅然放弃了逃生的希望,重返现场,最终被捕。这也正是《九三年》这部小说的高潮之处,是全书的亮点。

不妨把这个精彩章节引录如下:

《魔鬼心里的上帝》,节选自〈九三年〉
雨果
母亲已经攀着荆棘滚进沟里。她披头散发,身上被刺伤,流着鲜血。西穆尔丹和盖尚都在沟里,像塔里的戈万一样束手无策。士兵们无能为力,绝望地围在他们身边。炙热难忍,但是谁也感觉不到。大火还在继续,令人畏惧。人们看见,在烧得通红的窗口,有三个金发脑袋。拉杜对天挥挥拳头,仿佛在用眼光寻找什么人,说道:“这叫行善吗,老天!”母亲跪着亲吻桥拱,一面呼喊道:“发发慈悲吧!”
大火的噼啪声中夹杂着低沉的爆裂声。图书室里书橱上的玻璃裂开了,哗啦啦地掉了下来。显然屋架要坍了。谁都无能为力。再过一会儿,一切都将倒塌。大难临头。只听见孩子们在喊叫:“妈妈!妈妈!”人们恐慌万状。
突然间,在与孩子们相邻的另一扇窗口,在大火的朱红色底幕前,出现了一个高高的人影。
所有的头都抬了起来,所有的目光都凝住了。一个男人站在楼上,站在图书室里,烈火之中。他的身影在火焰中发黑,但是满头白发。人们认出这是朗德纳克侯爵。
他消失了,不久后又出现。
这位可怕的老人在窗口摆弄一个很长的梯子,这就是放在图书室里的救火梯。他去墙边找到梯子,将它一直拖到窗前。他抓住长梯的一端,像竞技者一样灵巧自如地将它搭在窗栏边沿往外滑动,一直滑到沟底。拉杜站在下面,惊喜万分,伸手接过梯子,紧紧抓住它,喊道:“共和国万岁!”
侯爵回答说:“国王万岁!”
拉杜低声说:“你愿意怎么喊都行,胡说八道也可以,反正你就是仁慈的天主。”
梯子放好了。燃烧的大厅和地面建立了联系。二十个人跑了过来,拉杜一马当先,他们很快便从上到下站到了梯子上,背靠着梯级,像是上下传递石头的泥瓦工。这是木梯上的人梯。拉杜站在梯头,挨近窗口,面向大火。
分散在欧石楠地和斜坡上的军队惊喜交加,涌向高原、沟壑和塔顶平台。
侯爵再次消失,然后再次出现,手里抱着一个孩子。
掌声雷动。
这孩子是侯爵随手抱起的,他是胖阿兰。
胖阿兰喊道:“我怕。”
侯爵将胖阿兰递给拉杜,拉杜又递给身后下方的士兵,士兵又递给另一位士兵。害怕地叫嚷的胖阿兰就这样被传递下来,一直传到梯房。与此同时,侯爵又消失了一会儿,然后将勒内让抱到窗前,勒内让又哭又闹,当他从侯爵手中转到拉杜手中时,他还踢打拉杜。
侯爵又返回满屋是火的图书室。若尔热特一个人待在那里,他朝她走过去。她微笑。这个铁石心肠的人感到眼睛湿润,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若尔热特。”她说。
他将她抱在怀中,她仍然微笑。当他把孩子交给拉杜时,他那如此高傲、如此隐秘的心灵竟被天真无邪的孩子迷住了.他亲吻了她。
“这是小姑娘!”士兵们说。若尔热特便在一片欢呼声中被一双双胳膊传下来,直到地面。人们在鼓掌、跺脚,老兵们在抽泣。她对他们微笑。
母亲站在梯子下面,气喘吁吁,懵懵懂懂,面对意外的惊喜如痴如醉,因为她从地狱跃进了天堂。过度的快乐会损伤心灵。她伸开双臂,先抱住胖阿兰,再抱住勒内让,最后拖住若尔热特,她狂热地亲吻他们,接着便大笑起来,晕倒在地。
响起了高呼声:
“都得救了!”
确实,都得救了,但老人除外。
但谁也没有想到他,他本人多半也没有想到自己。
他在窗前待了几分钟,若有所思,仿佛在给大火一点时间来决定去留。接着他便不慌不忙地、慢慢吞吞地、高傲地跨过窗栏,头也不回地直立在梯子上,背靠梯级,面对深渊,背靠大火,像威严的幽灵一样默默走下楼梯。梯上的人们赶紧下来,在场的人都不寒而栗,面对这个自天而降的人仿佛面对异象一样,感到一种神圣的恐惧,纷纷后退。此时,侯爵正沉着地钻入眼前的黑暗。他们在后退,而他却在靠近。他那大理石一般苍白的面容上没有一丝皱痕,幽灵般的眼神里没有一丝闪光。人们在黑暗里惊恐地盯着他。他每走近一步,就似乎又高大一分,梯子在他死亡的脚步下颤抖,发出响声,仿佛是骑士的石像再次进入坟墓。
当侯爵走下最后一个梯级,踩上地面时,一只手抓住了他的衣领。他转过身来。
“我逮捕你。”西穆尔丹说。
“我同意。”朗德纳克说。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最初只是以为朗德纳克侯爵与金轮法王在这个情景里有相似之处。但如果考虑到郭襄这个因素,会发现原来这两部小说的相似处还不少。

一方面,郭襄与《九三年》中的三个小孩,是一组人物对应关系。在《九三年》中,这三个小孩是符号式的人物,但同时也是线索人物。这部小说就是围绕这三个小孩展开的,写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而《神雕侠侣》跟《九三年》一样,也差不多是一部战争小说。如果说《九三年》是旺代保卫战的话,那《神雕侠侣》的后半部就是襄阳保卫战。从大胜关英雄大会开始,郭靖、黄蓉等人就加入了这个行列,金轮法王从这个时候就成了对立面。而郭襄,从还在娘胎就被卷入了战争。跟《九三年》中三个孩子是那场战争故事的线索人物一样,在《神雕侠侣》的后半部中,郭襄从婴儿时代就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被杨过、李莫愁、金轮法王等人争来争去,最后成为金轮法王手中的人质,上演了前面引述的那一幕。

但郭襄又不仅是个符号人物,也许在金庸的最初计划中,郭襄还是个主要人物。看金庸之前的小说中,女主角总是姗姗来迟,像《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碧血剑》中的阿九,《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登场的时间也远比华筝晚得多。主要人物登场太晚,因为戏份太少,有时难免就沦为配角了。像《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都有时给人一种女主角成了配角的错觉。而郭襄,也是这样一种情形。从婴儿期写到少女时,这是金庸笔下女角少有的待遇。神雕侠侣的这个“侣”,难免让人产生一种也许就是指杨过跟郭襄的猜想。因为小龙女,据说本来是要退场的,只因为金庸把她写得太漂亮太完美,把她跟杨过的爱情已经写得让读者们舍不得,才又重新把她请出谷底,于是郭襄的故事便又被压缩了。

《神雕侠侣》的后半部,我的感觉就是用的《九三年》的核,然后重新创造了一个郭襄这样的人物,遗憾的是,郭襄的戏份还是太少了,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4、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我有一种猜测:金庸在写《神雕侠侣》的时候,首先是受到了《洛丽塔》的影响,主要是选题方面。因为他开始动笔的1959年,正好是《洛丽塔》在美国畅销的时间。百度到的信息是,《洛丽塔》在1959年排在美国畅销榜的第一位。而早在1955年,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曾盛赞这部小说是1955年世界上最好的三部小说之一。所以,金庸当时为了提振《明报》的销量,在选题方面选择了这样一个题材,于是有了武三通和何沅君这样一组人物关系。

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金庸未必读过《洛丽塔》,而更多的是读过纪德的《田园交响曲》,他对这部小说应该更熟悉一些,于是小说中对武三通和何沅君的故事叙述,也是《田园交响曲》那种样式的。

正式下笔规划第一个章节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把场景设置在了一个湖边的坟地,这个跟《远大前程》的第一个场景:沼泽边的坟地是很相似的。这个刘国重老师在《金庸师承考》里作过分析。

武三通的出场,是以《远大前程》里那个囚犯马格韦契的方式出场的,他与陆无双、程英的对话,模仿了狄更斯写马格韦契与皮普的对话。就是问他(她)的亲人在哪里,他(她)回答说就在那边,问话者以为是真人在那里,吓得要跑掉,结果后来才明白是说的在坟里面的死人。这个是刘国重老师分析过的。不过武三通后来跟马格韦契就没什么共同点了。他没为陆无双、程英、或者杨过提供过什么巨额财富。他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跟这几个人物都没啥关系了。

但《远大前程》应该也不是金庸随便想起的一本书,而是对这本书相当熟悉的。虽然在《神雕侠侣》里似乎看不出《远大前程》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梗,但在《射雕英雄传》里,却很明显的看得出《远大前程》这部名著的影响。可以说,包惜弱、杨过、完颜洪烈这一组人物关系,就跟皮普与马格韦契这一组人物关系,是一个很强的对应关系。

包惜弱救完颜洪烈的那个柴房,正如《远大前程》中皮普救马格韦契那个偏僻的地方。柴房与沼泽边的坟地的对应关系,还可以在金庸的另一部小说《连城诀》中看到,戚芳救狄云,也是在她婆家的柴房。这个时候的包惜弱,正是扮演着童年时代的皮普的角色。

然后皮普逐渐长大,他的人生开始“被安排”,呈现出一种“唐璜”的质感。马格韦契曾称皮普为“你是我的绅士”,而在《射雕英雄传》中,完颜洪烈对杨康,其实除了父子之情,还有一种报恩的关系,他把他报答包惜弱的救命之恩,映射到了杨康身上。杨康对他而言,也是“你是我的绅士”。他的财富与权位,也助长了杨康向不健康的道路上前进。可以说后来皮普的故事,也正是《射雕英雄传》中杨康的故事。

所以《远大前程》对《射雕英雄传》的影响更大一些,但在写《神雕侠侣》的开头场景时,金庸由于对这部小说比较熟悉,便信手拈来了。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5、红字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850年。
《红字》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恋爱悲剧。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了医生奇灵渥斯,他们之间却没有爱情。在孤独中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并生下女儿珠儿。白兰被当众惩罚,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示众。然而白兰坚贞不屈,拒不说出孩子的父亲。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以上图片和资料引自百度百科。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最先感觉到霍桑的《红字》与金庸小说相似的地方,是看金庸的《天龙八部》虚竹护寺那一节,虚竹使了逍遥派武功打败了鸠摩智,但却是违反戒规的行为,遭到杖责,身体上的印记便被旁观的叶二娘看到,叶二娘惊呼这原来就是自己寻找多年的儿子,而此时萧远山当面揭穿了虚竹的身世,他逼迫叶二娘说出虚竹的亲生父亲是谁,叶二娘不肯说,原来虚竹的生身父亲正是少林得道高僧玄慈大师,也正是带头伤害萧远山,害得萧家家破人亡的带头大哥。

当时看的时候就沉独这个桥段酷似霍桑的《红字》,人物对应关系如下:
萧远山:对应的奇灵渥斯,是逼迫叶二娘说出真相的人,他其实知道真相,是用这种方式来对阿梅斯代尔~~也就是金庸笔下的玄慈大师进行精神上的折磨。
叶二娘:对应的是海丝特·白兰,失身于人,却又不能跟他在一起,一身背负耻辱的红字。
玄慈:对应的是神父丁梅斯代尔,连身份都是对应的,佛门高僧对应天主教的神父。而且都是犯下奸淫罪恶的人,一直处在失足的自责和奇灵渥斯的精神折磨之中。
虚竹:对应的是珠儿,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可以省略。

后来读《神雕侠侣》,发现金庸小说中与《红字》相似的桥段,并不始于《天龙八部》,而是在《神雕侠侣》中就已经有了。
对应的人物关系是:
海丝特·白兰:对应的是小龙女,遭到了尹志平(后来改成了甄志丙)的奸污,造成了一生的心结。
尹志平,或后来修订版的甄志丙:对应的是丁梅斯代尔。一直暗恋小龙女,奸污了小龙女,因此一失足成千古恨,遭到了自己良心的折磨和赵志敬的要挟。
赵志敬:要挟者,对应的是奇灵渥斯。他给小龙女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对小龙女和杨过的爱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也是尹志平的一个极大的心灵负担。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先说说小龙女~~金庸笔下的海丝特·白兰

金庸小说中,小龙女、香香公主、王语嫣、苗若兰,这几个比较像。都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苗若兰,是父亲对她一直太好了,百倍呵护,让她感受不到社会的氛围,江湖的险恶。所以这种女孩子,一离开父亲的怀抱,是很容易吃亏的。
香香公主,是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族群中,而且这个族群又太善良,她还来不及感受人世间的尔虞我诈,没想到最后成了牺牲品。
其实王语嫣也是一直生活在姑苏家里面,平时最多就是跟家里人接触,再不就是表哥家的阿朱阿碧,以及表哥。也对外界是相当隔膜的。
我没把郭襄归到他们这一拨。郭襄也也涉世不深,但她一出生就在那个险恶的环境,耳濡目染的就是战争、厮杀、流血、死亡这些惨象,所以她倒反没有这些人那么娇弱。相反,我觉得如果把郭襄和这些人都投到江湖里面,反而是郭襄最吃得开。其他人则都要吃大亏。有点见光死的味道。
比如小龙女,就被尹志平给玷污了。这一段情节比较像霍桑的《红字》,小龙女就是那个佩戴红色A字的海丝特白兰。

小龙女与杨过一生中有四次的聚散离合,几乎都跟甄志丙奸污小龙女有关。第四次可以不算,至少前面三次是。

第一次,是小龙女在终南山被甄志丙奸污后,小龙女不知道是另有他人,她一直以为那天晚上给她带来快乐的是杨过,所以她主动要嫁给杨过做妻子,但杨过不清楚这件事情,所以就没有答应,小龙女恼恨杨过对做过的事情不认账,觉得杨过并不爱她,所以离他而去。这是他们第一次分离。然后他们在江湖中各自经历了一些事,在大胜关英雄大会时才得以重逢。这一次的离开,是来自小龙女自己的判断,是她的直觉。

第二次,是在大胜关英雄大会后。在大胜关英雄大会上,小龙女与杨过联手打败了金轮法王,本来可以言归于好的,但是有赵志敬揭示于前,有黄蓉教导于后,让小龙女觉得她如果跟杨过结婚的话,是会让杨过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事情。她其实最初没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但她看到赵志敬当众揭示他们师徒之间有苟且之事后,大伙那种群情激愤的态度,到后来黄蓉又那么苦心婆心的劝阻她,所以她又一次的离开了杨过。这是后天习得的影响,开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结果。

这个时候的小龙女,可能正如遇上迅哥儿时候的祥林嫂。她其实还不完全认定她要与过儿在一起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错了,但当黄蓉也开始劝阻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基本就认定了。迅哥儿就把祥林嫂送上绝路了。这一次,小龙女也算是受礼教迫害的受害者了,她居然为了成全杨过而慌不择路,答应了嫁给公孙止。好在后来杨过又赶巧来到了绝情谷,两个人重新站到了一起,共同面对这件事情。决定还是要尊从内心的意愿,不受世俗的干扰,战胜了世俗,却战胜不了生命。两人都中了情花毒,都有死去的可能。

第一次分手,是对杨过不承认的恼恨;第二次分手是对杨过的成全,希望他不要成为名教罪人;第三次离开,情况比较复杂一些。
一方面她误会了杨过。大武、小武争郭芙而大打出手,难解难分,杨过自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于是出面排解,谎称郭伯伯已经把郭芙许给自己了。(这里仿佛看到了沈从文《边城》的影子)。她以为杨过已经移情郭芙了,这带有误会的成分。
另一方面,可能更多的还是成全的因素,她自知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她希望杨过能够活下来,并能娶郭芙为妻,毕竟虽然读者们觉得郭芙比较讨厌,但郭芙还是挺适合做老婆的,是个相对还比较优质的对象。所以她赠剑逃离,却没想到反而导致杨过被郭芙砍掉了一只手臂。郭芙砍掉杨过一只手臂,我个人认为不算她的狠毒,一是因为她是误伤,并不是存心要整出这么严重的事情来,二是杨过此举大大败坏她的名誉,而在那个年代,名誉就是女孩子的生命,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所以,我还是比较能够原谅郭芙的。毕竟是杨过做这件事有欠考虑。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她终于知道那天晚上的真相了。原来是她失身于尹志平了,而不是杨过。她已经在社会上混了这么久,不可能不知道失贞对女人意味着什么?主要不是畏惧人言,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对不起杨过,觉得对他是一种亏欠。但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杨过这边,她已经了断了,尹志平这边该拿他怎么办呢?怎么惩罚他,来报这个仇呢?

她一直追尹志平(甄志丙)和赵志敬,但又不下手,这对尹志平造成了一种威慑,所以我说她在这个时候,其实也扮演了奇灵渥斯的角色。她不痛下杀手,其实更折磨人,对甄志丙的精神折磨,丝毫不弱于奇灵渥斯给丁梅斯代尔造成的痛苦。所以甄志丙也像丁梅斯代尔一样,更希望早日得到解脱,就算失去生命也比被这样束缚好一些。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先说说赵志敬~~金庸笔下的奇灵渥斯

赵志敬对小龙女、杨过,对甄平丙,都是怀有怨恨的,在他眼里,他们都是他的敌人。杨过,从一来到终南山全真教,本来是做他弟子的,但一直没把他这个当师父的放在眼里,还咬伤了他一根手指,对他的武功都有一种削弱的影响。杨过从他这里叛逃,拜的下一个师父就是小龙女,他想惩罚杨过,却一直受到小龙女的阻挠,这个仇一直报不了。所以他对小龙女也是很怨恨的。

对甄志丙,更是心里不服。他是全真教第三代弟子里面武功最高的,本来是最有希望成为掌教的,但甄志丙是丘处机的大弟子,丘处机在全真教里名位极高,影响力极大,而赵志敬并不是丘处机的弟子,而是王处一的弟子,但王处一并不是掌教,现在的掌教是丘处机,下一任掌教则是甄志丙跟他竞争,是他最大的威胁,而最后果然是由甄志丙继承了掌教地位。所以他不惜出卖全真教,投靠蒙古人,用甄志丙犯下的这个错来一直要挟着甄志丙。

对奇灵渥斯来说,他是被别人戴了一顶绿帽子,他要维护自己的荣誉;而对赵志敬来说,他是要报复他们,他要拿回属于(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再说说甄志丙~~金庸笔下的丁梅斯代尔

金庸一开始本来是写的尹志平,所以好多最先的读者,分析者的引文中仍然是尹志平;后来说有人抗议,因为尹志平是历史上真有其人的,没有那么不堪,于是改成了甄志丙。其实这样很不好,感觉小龙女被人奸污了两次。小龙女一生的悲剧的开端,便是他。但他做了这件错事后,一直都在忏悔中,所以当我们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这部小说具有一种非常沉重的忏悔气息,最初还以为是金庸自己曾经做过了什么错事,所以投射到小说里面了呢。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最后的结局是不堪精神重负,主动承认了错误,选择了死亡;在《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追到了全真教,甄志丙也当众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得到了解脱。既没让赵志敬想掌控全真教的企图得遂所愿,也最终获得了小龙女的原谅。杨过也及时赶到,并在重阳宫王重阳与祖师婆婆的灵前,与小龙女拜堂成亲。

其实甄志丙临死时,小龙女还是觉得自己失贞,配不过杨过的。《神雕侠侣》中这样写道:
小龙女向他凝望片刻,但见他道袍上鲜血淋漓,脸上全无血色,不由得万念俱灰,颤声道:“过儿,我的清白已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和你长相□守。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她心中光风霁月,但觉事无不可对人言,虽在数百人之前,仍是将自己的悲苦照实说了出来。
~~~~
杨过眼见她命在须臾,实是伤痛难禁,蓦地想起:“那日她在这终南山上,曾问我愿不愿要她做妻子,那时我愕然不答,以致日后生出这许多灾难困苦。眼前为时无多,务须让她明白我的心意。”大声说道:“甚么师待名分,甚么名节清白,咱们通通当是放屁!通通滚他妈的蛋!死也罢,活也罢,咱俩谁也没命苦,谁也不会孤苦伶仃。从今而后,你不是我师父,不是我姑姑,是我妻子!”
~~~~
师徒名分与名节清白,一直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堵墙,个诅咒。但现在杨过这样说,则无疑是打破了这个诅咒,是向礼教宣战,最后,他们不仅打败了前来阻挠的全真教道士们,更重要的,他们战胜了他们自己心里的魔鬼,终于可以赤诚相对,勇敢的走在了一起。

(完)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6、梅里美的一个短篇小说《马铁奥·法尔戈尼》

梅里美的《马铁奥·法尔戈纳》,也许我们都忽略了一个细节。当时觉得读的时候很爽,都为马铁奥·法尔戈纳大义灭亲的行为点赞,觉得他就应该这样做,做得很对。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只注意到追捕者、逃犯、儿子、父亲,这几个人物关系,而忽略了另外一个角色:母亲。

当马铁奥·法尔戈纳要把儿子叫到一处偏僻的丛林去时,母亲在一边求情,但没有得到马铁奥的回应。而马铁奥在杀害了儿子后,让接女儿女婿来一起做,那个时候其实也有真情流露。内心还是不忍的,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是江湖中人,且还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必须要尊守相应的江湖规则。所以,就算内心有多么的不忍,也必须那些行事,他其实也是一个被江湖规矩绑架了的人。

严守星的《金庸识小录》和刘国重老师的《金庸师承考》都提到了梅里美的这个短篇小说,都认为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的铁胆庄是平行移植了这个故事情节,我最初读到梅里美这篇小说的时候,其实也是首先联想到了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金庸在化用这个故事的时候,变动其实不算很大,如果说有变动的话,主要就是把母亲这个角色再深入了一下,让母亲因为悲痛,因为对丈夫杀子行为的不满和愤怒,而离家出走。还有就是后来的修订版中,把大义灭亲的行为改为误杀,更有人情味一些。在规则与情感,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也许误杀的,是更接近真实,也更合理的一种写法。这样显得不那么生硬。

有没有觉得梅里美的《马铁奥·法尔戈纳》很像一个中国故事?
梅里美的中短篇小说充满的异域色彩,当然他的游踪主要是在欧洲大陆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他没有到过中国,也未必阅读过中国一些类似的故事,但他这个故事却充满了中国色彩。我想到的是马中锡的《中山狼》的故事。就是我们小学课文中学过的那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后来在中学课文里再次以文言文的方式重现了。

故事圈套是这样子的:猎人追捕狼,狼逃跑,在半跑上遇到了东郭先生;请求东郭先生的帮助,于是东郭先生把他装在书袋里,藏了起来。猎人追至,询问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撒谎,救下了这只狼。这个故事桥段跟前面是很像的。

后面的部分,是东郭先生救狼的这个行为,是一种错误的操作,遭到了狼的反噬,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于是遇到了农夫,农夫采取了一个修正行为,修正了这个错误操作。在这个中国版的《中山狼传》的故事里,狼成为这个修正操作里的牺牲品。而在法国版的梅里美的小说《马铁奥·法尔戈纳》中,是那个儿子成了这个修正操作中的牺牲品。如果这样看的话,其实后面的桥段也是相似的。

但是这个《中山狼传》的故事,到中山狼死,就完了。只体现了民间智慧的一面,并没有情感的张力部分,几乎就没有情感,只见其迂腐,在东郭先生与农夫之间有一种对比关系,似乎寓言所指是说书呆子没有阅历丰富的农夫聪明,生活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似乎更优于书本教条一类。

从故事模型上看,《马铁奥·法尔戈纳》与《中山狼传》有相似之处,而从主题思想上看,《马铁奥·法尔戈纳》所体现的也有一种大义灭亲,舍身取义的思想在里面。所以我们中国人看来,似乎并不像是一部外国小说。也许这正是这部小说被移植进金庸武侠小说的基础吧。

但是金庸化用这个故事,《书剑恩仇录》的铁胆庄那段,并不算很经典的。最经典的化用,是在用来塑造郭靖这个人物身上。基本上贯穿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这两部小说。

回到梅里美的《马铁奥·法尔戈纳》,有没有觉得郭靖救哲别的情节,其实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反向引用?
前面依然是追捕者, 逃跑者,庇护者。这组关系仍然没变。
后面当铁木真追问郭靖的时候,郭靖的做法跟马铁奥·法尔戈纳的儿子的做法,刚好是反的。他没有出卖哲别。哲别也没有受到伤害。而作为追捕者,在此后执行的是修正者和审判者的任务:奖赏郭靖,饶恕哲别。如果说在梅里美的原作中,马铁奥·法尔戈纳是对儿子的行为充当修正者和审判者的角色,那么在郭靖救哲别这个故事中,马铁奥的角色被铁木真的兼了。即铁木真既是追捕者,也是行为修正者和审判者。当然这里郭靖没有错误操作,也就无所谓修正了。而审判这一面,是正向的,即对他的义气的行为作奖赏,而对哲别也采取了饶恕,他欣赏哲别,并吸纳他在自己麾下。成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更多的是充当“儿子”的角色,而在《神雕侠侣》里,他转身成了“父亲”,在郭芙砍断杨过手臂这个事件中,他主要充当的是审判者和执法者的角色。

在梅里美的原作中,马铁奥的儿子和妻子,都是为塑造马铁奥这个好汉服务的符号式的角色,他们的动作相应比较简单,在最后审判和执法中,都只是简单的配合,便快速收尾了。而在《神雕侠侣》中,增加了“母亲”和“儿子”的戏份,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就直接配合了,有逆转,有阻碍,使得审判者、执法者的使命并没能顺利的达成。

(未完,待续)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杨过断臂这个情节也算是《神雕侠侣》里的一个小高潮,陈墨曾拿这个情节与小龙女失贞相提并论。各自都有残缺,都不完美,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读书读到这里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够自然,觉得金庸在这上面浪费了太多的笔墨,情节推进得很缓慢。从郭芙告诉杨过小龙女失贞的事实,导致二人争吵中,郭芙斩断他的手臂,一直到他去了剑冢,会晤神雕重剑,练了一些武功后,才又返回来找郭芙的麻烦,那时郭芙已经在外躲了一些时间,但郭靖仍然是念念不忘要惩罚她。而小龙女这会仍在追杀赵志敬、甄志丙的路上。

杨过没有正面出现,杨过的毒已没有完全排清,但却活过了裘千尺所限定的期限,甚至都要让人遗忘掉他是将死之人了。但设定是他将死之人,断臂之仇,究竟要报不报?

不管他报不报,他没有正面出来逼迫郭靖,但郭靖是不能愿谅郭芙的,当郭芙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马铁奥·法尔戈纳召唤他的儿子到密林深处,要他下跪祈祷,他的母亲只能默默看着这一切。但黄蓉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女儿被砍断手臂的。她使计把女儿支走,要她逃往桃花岛去请柯镇恶老公公来劝郭靖,而她则点了郭靖穴道,为女儿的出逃赢取时间。

逃往桃花岛,路程漫长,黄蓉又护送了她一段。为啥柯老公公一定要住在桃花岛,而不是嘉兴?小说一开头不就说柯镇恶耐不住桃花岛的寂寞,喜欢住在他的故乡嘉兴,过他的市井生活吗?我觉得让柯镇恶就在嘉兴市井里养老可能更合理一些,和他后来在嘉兴遭遇那几个金国爪牙,也更自然一些。

当然最后是不用真去桃花岛的,在半路上就遭遇了李莫愁,有一番争夺小婴儿郭襄的打斗,打斗之后,郭襄却又被杨过抱走了。郭芙也不用怕再遇到杨过来向她报复了。李莫愁与黄蓉也不打不相识,由于她对小郭襄的爱护,黄蓉也饶了她,大家一块儿去找杨过去了。这件事算有了一个了断。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7、梅里美的一个中篇小说《高龙巴》

梅里美的《马铁奥·法尔戈纳》对金庸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梅里美的小说是不是只有这一篇影响过金庸呢?我个人觉得是恐怕不止的。梅里美的中短篇小说,天然就带有一种武侠小说的味道,他笔下的男人、女人,都像是一帮恶棍,很像江湖中的“侠”。但要明确指出哪篇影响了金庸,可能就没有这篇《马铁奥·法尔戈纳》这么明显了。

我隐约觉得有些影响的,是《高龙巴》,对裘千尺、商老太的影响。

《神雕侠侣》和《飞狐外传》差不多是同一个时期写下的作品,写作的时间上比较接近一些,故事情节、人物设定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绝情谷的裘千尺,和商家堡的商老太就是这样的。

当她们面对仇人的时候,她们自己没有那个力量去报仇,就激将别人去帮她报仇,有时甚至是说非常恶毒的话语的,感觉是心理很扭曲的人。比如商老太,丈夫为胡一刀所杀,现在胡一刀的儿子居然来自己了自己庄上,但自己奈何不了他,就激将丈夫的师兄弟~~王维扬的两个儿子去杀胡斐,结果王氏兄弟并不卖账,她居然把他们全部关进这间铁厅,想把他们全部烧死在里面。绝情谷里也有铁厅,也有火浣室,这方面跟商家堡相似。而裘千尺,跟商老太也是非常相似,也是看到了杀兄仇人郭靖、黄蓉,自己奈何不了她,先是唆使杨过、小龙女拿郭靖、黄蓉的人头来换解药,没有得逞,但在二哥裘千仞来绝情谷时,当面刺激他,要让她杀掉黄蓉。杀黄蓉没杀成,却差点把黄蓉的小女儿郭襄杀死。当时要不是黄蓉装疯卖傻,唤起当年他伤害瑛姑孩子的记忆,那小郭襄恐怕真的就小命不保了。

梅里美的《高龙巴》中,主人公高龙巴,就是在哥哥回到科西嘉岛后,激励哥哥向他们的敌人寻仇。这个倒是跟绝情谷里裘千尺刺激裘千仞是很像的。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再说《红字》

前面提到过《神雕侠侣》中有小龙女、甄志丙、赵志敬这样一个人物组合是《红字》的结构,《天龙八部》中叶二娘、玄慈大师、萧远山,也是一组《红字》的结构。后来回头再一看,其实《神雕侠侣》里还有一组人物关系,也是典型的《红字》的结构的,只是跟这两组比起来,相对要隐蔽一些,不容易发现而已。而这一组人物关系,几乎是贯穿了《射雕侠侣》和《神雕侠侣》的,那就是瑛姑、一灯大师、裘千仞。

在《天龙八部》中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有出轨的女人:叶二娘对应海丝特·白兰、忏悔的僧侣:玄慈大师对应牧师丁梅斯代尔、幽灵胁迫者:萧远山对应席灵渥斯,还有个无辜的孩子:珠儿对应的虚竹。

其实《神雕侠侣》里,小龙女那一组人物关系,可以把杨过算上,那杨过就可以对应珠儿了。而瑛姑这一组人物关系,也可以把周伯通算上,周伯通是老顽童嘛。不过珠儿在《红字》的原著中也只是个符号式的人物,不是太重要。所以,虚竹、杨过、周伯通,在这一组人物关系中,也是可以忽略的。至于他们在金庸笔下发展壮大,成为重要人物形象,以及由他们展开的情节,已与《红字》关系不大了。
楼主:千秋悠客2017  时间:2020-01-16 07:36:30
说瑛姑、一灯大师、裘千仞也是一组《红字》人物结构,是从《天龙八部》的叶二娘们那一组联想到的。叶二娘与玄慈的私生子,被萧远山抱走了,叶二娘一生都有失子之痛,而玄慈则一直因自己的失足而悔恨,活在内疚与不安之中。

瑛姑与周伯通的私生子,也是被人伤害的,这个人就是裘千仞。在萧远山和裘千仞之间,找到了他们的相似性,都是隐藏在黑暗深处的邪恶人物,都伤害了孩子,都在胁迫那个善良的僧侣。最初漏过这组人物,是因为周伯通是与瑛姑出轨的人物,而他与丁梅斯代尔之间没有其他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后来却在段皇爷身上找到了。段皇爷不是因为奸污瑛姑而自责,却是因为不肯援手拯救她的孩子,造成了孩子死去,瑛姑白头的悲剧而不安,而自责出家的。而段皇爷后来的身份,也正是出家人。《红字》中丁梅斯代尔是牧师,转换到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就是出家人,是僧或道。也正好吻合。

所以,《神雕侠侣》中瑛姑~出轨的女人,一灯大师~忏悔的僧侣,裘千仞~幽灵胁迫者,这一组人物关系仍然是成立的。

他们这一组人物,除一灯大师与裘千仞在绝情谷中,有上面说的梅里美的《高龙巴》那样的人物关系外,他们在最后的黑龙潭达成和解,就是结束这种《红字》格局,最后让裘千仞死掉,其实那时裘千仞又转化到了丁梅斯代尔的角色位置上去了。然后周伯通、瑛姑、一灯大师都统一隐居到周伯通的百花谷去了,这是一个比《红字》要完美的结局。

楼主:千秋悠客2017

字数:1420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12-05 17:18:32

更新时间:2020-01-16 07:36:30

评论数: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