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或慷慨以歌(一)

或慷慨以歌(一)

楼主:十一钱  时间:2019-12-11 18:19:31
或慷慨以歌,或血荐轩辕
“鞋垫鞋垫,十块钱一双。”一个黝黑瘦削的老年人在街头叫卖。
“向我开炮!”一个年轻的战士在步话机里对炮兵同志大声喊道。
不错,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战争年代他是抛头颅、洒热血,守护祖国祥和安康的志愿军,和平年代他便潜行于万千群众里,不问功名,清贫度日。
他便是蒋庆泉,《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向我开炮!”的原型。
“炮兵同志,敌军已距离我碉堡五十米,准备向我开炮,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
“这……”
“炮兵同志,请不要犹豫,时机失不再来。”
“……收到”
“四十米。”
“三十米。”
“二十米。”
“十米。”
“开炮!”
我军的炮火覆盖了整个碉堡区,整个阵地化为一片灰烬。
这是《英雄儿女》里的片段,王成撕心裂肺的呐喊声,之所以令人深受震撼,正是因为他所呐喊的不是简单的冲锋口号,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慷慨赴死的决心!
正如当时的战地记者洪炉所说,这是战地上最顽强的声音!英雄的身影或许会在时间的长河里变得渐渐模糊,但是永远不会被埋没,湮灭于尘埃之中。
这些年来,寻找英雄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在疆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逐渐被找到,他们值得被颂扬,也必须被颂扬。
多年来,蒋庆泉老人在村子里默默无闻,仅仅依靠和老伴一起缝制鞋垫来维持生计。蒋老从未主动对任何人提起他在战争时期的事,即使是蒋老的儿子,也不知晓这些事情。只是一次看到电视上在上演石砚洞北山保卫战,他对儿子说,我参与过这场战役。也就一笔带过,不再赘述。
1949年4月,21岁的蒋庆泉走出故乡,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蒋庆泉跟随23军进入朝鲜作战,被分配在23军67师201团5连担任步话机员。1953年4月18日,蒋庆泉参加了石岘洞北山守卫战,战斗一度十分惨烈,排长、班长都阵亡了,甚至是连长也未能幸免,一百多号人的加强连最后只剩下十几人。
眼看美军就要攻上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中,蒋庆泉对着步话机大喊:“向我开炮!”由于弹药供给出现问题,我军炮兵阵地最终没有向蒋庆泉的阵地开炮,他却被敌军的弹片击中了肚子,还有一块弹片弹进眼睛。之后,敌人又发射了数枚瓦斯弹,蒋庆泉逐渐失去了知觉。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躺在医院,成了一名俘虏。被俘后,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金钱美女的诱惑,以及严厉的刑讯手段,蒋庆泉始终没有屈服。敌人要给他的胳膊刺上“反共抗俄”的字样,蒋庆泉大喊道:“你要刺字可以,那你砍掉,我的两只胳膊,不砍硬给我刺的话,我就咬舌自尽,别想侮辱我!”一字一句尽显共产党员的本色,蒋老在后面的访谈中说,“党培养了我,我是中国人,我怎么能背叛我的国家,我的党!”每个字都铿锵有力。
访谈中,蒋老说到,那天喊得不是向我开炮,而是向我碉堡开炮,也不是我一个人喊得,是我的战友,我们加强连剩下的弟兄一起喊的。蒋老显得很难过,他说,当时战友的尸体已经叠了三重高。这个老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独揽功劳,说的都是实话,提起自己牺牲的队友,他总是难以掩饰悲伤的神情,不断地抹着眼泪。
后来又谈到蒋老为何多年来,不愿意说出自己就是当年喊“对我开炮”王成的原型。蒋老这时再也忍不住,直接啜泣起来,说道,“我的战友,都牺牲在前线了,而我被俘,活了下来,我看到了和平之后的祖国,而他们却将一生都留在了那片土地上,我又有什么理由向国家,向人民奢求什么呢?我现在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就够了。”
蒋老现在收到了党和国家的关爱,晚年生活美满幸福。
一个国家需要英雄,一个民族需要英雄。在那个年代,多少爱国志士奔赴疆场,将青春甚至是生命留在了那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对祖国,对人民,对青春,对理想最真挚的诠释。
风雨兼程七十载,转眼之间,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年,这一路或许并不是满是平坦。但在今天,我们看到这太平盛世,人民充满信仰,国家洋溢希望!
在访谈的最后,记者请将老再次重现了当年的场景,蒋老背上话步机,单膝跪地,对着话步机,大声喊道“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当蒋老慷慨激扬的喊话声传播四方,我一眼望去,满是他25岁的模样——或慷慨以歌,或血荐轩辕。

楼主:十一钱

字数:165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2-11 06:03:31

更新时间:2019-12-11 18:19:31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