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大学》奥义明晃晃,误人子弟王阳明 【前文之摘编】

《大学》奥义明晃晃,误人子弟王阳明 【前文之摘编】

楼主:朱鲁子  时间:2019-01-05 17:39:55
《大学》奥义明晃晃,误人子弟王阳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这个题目,有渎圣之嫌。顾不了那么多了!谁让王阳明的四句教那么有名,且他在第四句中信誓旦旦斩钉截铁地说“为善去恶是格物”了?!

引经据典: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大学》次第分明: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不要胡搅蛮缠。咱们讲道理好吧?!

一、只有“知至”才能“身修”
儒家之“修身”,不是目的,仅仅是其实现齐家、治国而平天下的手段。在儒家看来,身不修,一切都是空谈。而修身的前提是“心正”,心正的前提是“意诚”,意诚的前提是“知至”。说到底,“知至”才是根本。——是不是?
——这里有一个隐藏的前提我们不能不追问:为什么要“修身”?答案只能是,人的先天的身心平衡被打破了,身心分裂了,即“身不正”。这就是人类所有问题的根源,是基督教所谓的“原罪”。因为,人的先天的平衡被破坏或身心分裂,始于自然赋予人的“生理青春期”的到来,但其心理的“精神青春期”却并没有自然地同步地到来。此时开始,人的身与心的发展脱节了,即现代人生哲学所说的“身先于心”。故而可知,所谓“修身”,无非就是使失去平衡的身心重新弥合,即身心合一罢了。欲实现这个目的,根据“身先于心”命题所揭示的真理,就应该让落伍的、不成熟的“心”追赶上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复制(生儿育女)自己的“身”。而这个过程,无非就是把“心”从“身”的压迫和奴役中解放出来、剥离出来,还人一颗透明的皎洁的赤子之心罢了……


二、只有“格物”才能“知至”
《大学》斩钉截铁:“致知在格物。”即,“格物”是“知至”的前提。——没有问题吧?
因此,问题很清楚,怎样才能通过“格物”而达到“致知”即“知至”。也就是说,重心落在了“格物”上。

三、何谓“格物”?
众所周知,朱熹的“格物”之说有格外物之嫌,当然不足去了。问题是,被一些人奉为金科玉律的王阳明的“格物”之说,即“为善去恶是格物”,也不咋地。
其实,所谓“格”,就是理性的逻辑推理,就是切磋琢磨研究分析。那到哪里去“格物”呢?当然,不是到外面世界,而是要到圣贤书里。因为,所有圣贤的经典著作,必是合乎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即是“讲道理”的。即,真理、真知,都蕴藏在圣贤的经典里。所谓“知至”,就是找到了圣贤所讲的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真理”、“真知”。故,《大学》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真理、真知,就在“纸里”。
可知,通过“格物”而获得的真理、真知,是“纸上得来”的,是理性推理获得的理性知识,它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理悟”。——达成“理悟”的人,就是初级意义上的“得道者”。
——上述思想,具体到个体身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一个人,通过教育的灌输(如早期的“读经”),如果已经被圣贤的经典知识所充满,自己满腹经纶,可以侃侃而谈(如古代儒生),那么,他就会对圣贤的说法毫不怀疑,开口闭口不离圣贤,自信满满,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精神结构或意识形态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个“世界观”是建立在圣贤的经典基础上的,而在他从小接受的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圣贤的经典是不会错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故,他就会执着于这个“世界观”并以圣贤和真理的代言人自居而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冥顽不化。其实,《大学》所说的“格物”,无非就是“格”这个由圣贤经典(——对一般人来说,这个“世界观”主要是由“常识”和个人经验构成。由于经验和常识是靠不住的,故,一般人的“世界观”并不牢固,也就是说,一般人很难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就是说,芸芸众生往往是一群人云亦云的“墙头草”、乌合之众)所构成的“世界观”罢了。
个体从小到大建构自己的“世界观”的过程,就是“为学日益”的过程,而“格”这个“世界观”的过程,就是“为道日损”的过程。
不经过“格”的“世界观”,只是一堆死的、空洞的书本知识。对个体而言,这些知识,就构成他自己意识不到的“知障”(所谓“无知之幕”),即“无明”,即“黑暗”,即“愚痴”。通过一个“为道日损”的“格”的过程,在某一刻——临界点上,个体就会突然间产生一种大梦初醒、醍醐灌顶的通透感,获得一种如宗教所说的“重生”和“复活”般的体验,这就是“开悟”。一旦“开悟”,知障、无明、黑暗、愚痴尽除。此时,个体当然就理解了苏格拉底所说的“我知道自己无知”了,当然会深刻地认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了,对释迦牟尼的佛法也会了然于胸,面对耶稣的“十字架”会不由地洒下热泪……一句话,此时的人,“一通百通”。
“为学”,是个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而“为道”,则是一个化除板结的“意识形态”或“精神结构”的过程,它有可能很快地完成。打个比喻:“为学”,是一个太阳落山后整个黑夜的形成过程,直至黎明前(大约需要12小时);而“为道”,则是太阳从地平线逐渐升起直到彻底离开地平线的过程(可能仅需要一刻钟)。
人们不免疑惑:既然“为道”是如此快捷、如此简单,那么,人们怎么会普遍地不“开悟”呢?
其实,答案已经明了:
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普遍地形成不了那个能够经得起“格”的“世界观”啊!此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则说:“若非伸手不见五指,哪有醍醐灌顶之时!”
二、自轴心时代以来,两千多年间,人们根本不知道《大学》的精髓——“格物”的真正含义!即,人们没有对“格物”进行有效的“格”(没有真正地理解“格物”之含义),从而缺乏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开悟”方法。
——此之谓执与悟的辩证法:无执不悟、不执不悟;然,执未必悟!
对“格物”达成如是之理解,可谓对“格物”的“知至”。
……
四、“知至”而后“身修“
不过,必须明确,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至”,仅仅是“理悟”意义上的“得道”,这才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不把这个“理悟”到的“真谛”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修身”,下一番“知行合一”的功夫,则只能沦为佛教所说的“戏论”或空谈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意义上的“知至”、“得道”开始,往回回溯到“修身”。
而从“知至”到“修身”的过程,无非就是佛、道、瑜伽等所谓的“修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活动——在理论指导之下的。
从《大学》的逻辑来说,只要“知至”(“得道”),则必“意诚”(无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要“意诚”,则必“心正”(不偏不倚、正大光明、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只要“心正”,则必“身修”。
——这里的问题是,何以说唯有“知至”才能“诚意”或“意诚”?——回答是:没有“知至”的“诚意”或“意诚”,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而事实上从愿望出发,往往会事与愿违。故,只有建立在“知至”基础上的“诚意”或“意诚”,才是真实可靠的。因为,“知至”是明辨是非的必要条件。
经过如此一个循序渐进合乎逻辑理性的修行、实践过程所成就的“身”,无疑是个纯净无染的圣洁之身(生命)、内含赤子之心的身。人一旦有了这样的“身”,那么,齐家、治国以至平天下,当不在话下。

五、王阳明误人子弟
现在回来说说王阳明。我不否认王阳明自己开悟得道的。我否定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即四句教,特别是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前面我们的推论可知,格物当在“知至”之前,而“知至”是辨别善恶的条件——能力。可王阳明却说“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这,很清楚是驴唇不对马嘴的。因此,王阳明的四句教特别是“格物”之说,实在是误人子弟的。——难怪王阳明之后,圣人绝迹了呢!
经我们重新阐释的“格物”思想,是一种从高处着手的倒果为因的方法,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法。此方法之真意,就是《大学》及所有圣贤的经典所蕴藏的奥义啊!

六、“身修”即“道成肉身”
我要说的是,由“知至”(“得道”)而达成的“身修”,就是把“纸上得来”、“理悟”的真理、真知,具体化、物化、内化到这个具体的人身上,使他的整个“身”充满真理之光,与道合二为一。换言之,此时,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知即“道”,是经过了他亲证的,是“如人饮水”的,是通过身体力行“证悟”了的“道”。——这个过程,是“知先行后”,而后才自觉地“知行合一”的。
自觉地、有意识地“知行合一”经过一个量变的过程后,就会达成“无为而无不为”的“知行合一”。此时,个体就由此前的身心分裂状态重新达成了“身心合一”或灵与肉的辩证统一。实现了知行合一、身心合一的人,与基督教所说的“道成肉身”大同小异。——根据《圣经》的说法,耶稣基督之“道成肉身”,当然不同于上面所说的普通人通过“知至”(“得道”)而“修身”、“身修”所达到的“道成肉身”。其区别或许在于,耶稣基督,不是通过一个“行先知后”而又“知先行后”最终“知行合一”的过程才“道成肉身”的,而是从一开始(诞生)就是“知行合一”的,即他的“道成肉身”,是先天命定的,是“上帝”给他的。(我们不再做其他理解)
不难看出,“格物”而“致知”的过程,实际上是“行先知后”。这个“行”,是没有“知”指导的,具有盲目性,不是自觉的“修行”,不是“实践”。——这个“行”的结果——“知”,仅仅是一种“理悟”。而“知至”之后开启的“修身”过程,是“知先行后”的。这个“行”,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是“实践”,而不是瞎修盲练。——这个“行”的结果——“知”,是一种“证悟”。此时,人的身心重新合一,即“道成肉身”。
其实,历史上所有的先知圣人——不独是耶稣基督,都是“道成肉身”的。因为,在先知圣人之前,是没有“道”的——“道”是隐而不显的,所有的“道”,都是他们拼了老命“一步一泣血”(朱鲁子:《一步一泣血的现代人生哲学》)地开辟、探寻出来的。可以说,“求道难,难于上青山”。故而,孔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2018,12,22
楼主:朱鲁子  时间:2019-01-05 17:39:55
圣贤的经典,在自己的头脑里,是需要消化的。消化它,就是“格物”,完成了,就获得“良知”就是“致知”了,从此后,人的行为就是修行了。

——圣贤的经典,都是硬骨头,一般人消化不了
楼主:朱鲁子  时间:2019-01-05 17:39:55
@开言 2018-12-23 17:59:30
物有本末,知本,知之至也,因此,格物致知,便是格出本末以知至,认识水平才高。
所谓“诚意”,一指真心实意,二指专心致志,三指内外皆善
正心,端正心态。修身,即指导行为。
知行合一的合,带有省略的修,否则难合
-----------------------------
有点道理!
楼主:朱鲁子  时间:2019-01-05 17:39:55
心体性体在个人身心上的起用,首先便是消化和升华人之生物性所带来的本能冲动、非理性和五毒等(此统名曰“物”或“物欲”)。消化和升华生物性所带来的负面因素,此谓之“格物”。格除(消化和升华)多少物欲,就有多少良知呈现,此之谓“知至”。
三纲八目之间皆互为因果。
格物是消极面,致知是积极面,只要我们不刻意阻止仁(心体性体)的呈现,仁自己就有强大的力量将生物性成分消化与升华,将感性与非理性成分消化与升华,这个消化与升华过程,就是良知(仁义或名心体性体)呈现的过程
楼主:朱鲁子  时间:2019-01-05 17:39:55
这篇文章写完了!
彰显了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学》等经典,原来是“大人之学”,而并不是普通人即“小人”之学啊!
这可能就是人们不能正确理解《大学》之真谛的原因吧?
楼主:朱鲁子  时间:2019-01-05 17:39:55
由于身心分裂,身先于心,带来了身体的破坏和崩溃,导致痛苦和悲剧的人生,走投无路之下,人们普遍地会寻求出路。
佛陀指出的方法和孔子是一样的:致知。
只要致知了,人生问题就迎刃而解。就这么简单

楼主:朱鲁子

字数:4669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8-12-23 03:44:26

更新时间:2019-01-05 17:39:55

评论数: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