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九河诡事》——清末民初天津卫捉妖奇闻

《九河诡事》——清末民初天津卫捉妖奇闻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王敦敏 2019-12-26 18:09:06

-----------------------------
多谢多谢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马踏霜雪2015 2019-12-24 08:37:02
楼主怎么了?快来!
-----------------------------
来啦来啦,来晚啦,对不住啊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跟着感觉趴 2019-12-22 16:14:36
楼主抓紧更贴
-----------------------------
先更两节,电脑没电了,回去再给您补两节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5
当时天津卫的混混儿不同于一般的地痞流氓,分帮别派有组织,这种组织单有个名字叫作“锅伙”,就是大伙儿凑一个锅里吃饭的意思,往往都是在闹市之中,或找一间大屋、或是席棚破庙,里边没什么摆设,破桌子破板凳、铺板下边都藏着家伙儿,混混儿们没事儿就在里边呆着,说有打架闹事的茬口,一叫号就走。锅伙的势力有大有小,小锅伙指着吃仓讹库、跳宝剌肉讹钱吃饭,说白了就是耍下三滥、剌破头。大锅伙就了不得了,凑个百八十号混混儿可以为害一方,专吃渔行、脚行这些大买卖,连官家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卖苦力的老百姓呢?
码头上郑大乾一时气盛打了个混混儿,此人正是侯家后锅伙里的人,回去跟当家的“寨主爷”黑三儿把事一说,黑三儿当时就急了:“怎么着?在咱自家的码头上让人给打了?我看这帮扛大包的臭苦累是活腻歪了,今天不给他施点家法,往后该造反了。”说罢招呼了百十来号人,带着镐头、斧把、匕首、攮子,直奔码头而去。
码头上“喝个儿的”老远一看,百十号歪戴帽子斜瞪眼的混混儿气势汹汹而来,当时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看清为首的正是黑三儿,赶紧迎上去点头哈腰赔笑脸:“三爷三爷,您这是跟谁呀?咱可是自己人。”
再瞧黑三儿,嘴撇得跟八万似的:“不是他妈自己人我还不窝火呢,老小子你拍着良心说,这么多年我黑三儿对你怎么样?多少次别的锅伙来抢码头,不都是我和弟兄们给你扛下来的,那可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斧把子劈脑袋哗哗流血,你们可倒好,大饼卷炸丸子——架炮往里揍,怎么养的你们这群白眼狼?”
“喝个儿的”委屈道:“三爷,您此话是从何而来呀?”
黑三儿将先前那个挨了打的混混儿叫到跟前用手一指:“就打这儿来!”
“喝个儿的”一瞧,那混混儿的腮帮子肿的跟大鸭梨似的,就知道肯定是自己手底下人闯了祸,可嘴上还得打圆场:“三爷,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黑三儿道:“嘛误会?我兄弟说了,就是你们码头那个傻大个儿干的。”
“喝个儿的”说道:“三爷您圣明,在咱码头上干活儿的兄弟,个个膀大腰圆,有名有姓的您说出来,我让他任凭您处置,说不出来您可不能韩信乱点兵。”
黑三儿气道:“我哪知道这些怯老赶姓嘛叫嘛?你少跟我耍贫嘴,我兄弟说了,就是那个长得跟活判官似的打的。”
“喝个儿的”听罢此言直抖楞手,心说这回行了,跑不了了,码头上长那模样的没别人,只有郑大乾,当时问手底下人郑大乾现在何处,有人说了,在席棚子里歇晌睡觉呢,“喝个儿的”骂道:“还他妈的睡呢?睡死了直接装棺材吧,还不把人给我叫来!”
工夫不大,有人将睡眼惺忪的郑大乾带了过来,还没等别人说话,挨打的那个混混儿叫到:“三爷,就是这小子,您把他交给我,我得给他披张渔网,拿小刀一刀一刀剌零碎喽。”
“喝个儿的”心想就你那身量,郑大乾一个屁就给你崩散了,你也就是仗着人多势众欺负人,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说,知道这都是“三刀六个眼儿”真敢玩儿命的狠角色,没理那混混儿,只跟黑三儿说道:“三爷,他来的时间不长,规矩礼数还不懂,您看我的面子,饶他这一次,我让他磕头敬茶给您赔不是。”
黑三儿看了看自己的一众手下和码头上的苦大力们,还有方圆左右赶来看热闹的老百姓,这可是露脸的机会,当时笑道:“我说你个老小子是吃多了撑糊涂了吧?哦,把我手底下的弟兄打成这样,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饶就饶了?我怎么这么好说话呢?俗话说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了,看来你是把我黑三儿当成软柿子了?今儿个还就得给他立立规矩!我说傻大个儿,你叫嘛?我黑三儿不打没名没姓的。”
郑大乾此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恶狠狠地瞪着黑三儿道:“想知道我的名姓,打完了再说,你说怎么打吧?”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6
黑三儿笑道:“嚯,行,有种,我看你这是要开逛啊,敢说这话看来也是条汉子,我黑三儿在天津卫混了这么多年,就佩服有骨气的,这么着,别说我欺负你,你自己去找个趁手的家伙,打残了打废了哪怕脑浆子打出来,咱也是各安天命,不许报官!”
郑大乾二话没说,从地上抄起一条撬棍,这叫要动手,“喝个儿的”见拦也拦不住了,赶紧说道:“三爷且慢,是一个一个上,还是一帮一伙的来,您还没说明白呢。”
这句话算是救了郑大乾的命了,怎么呢?天津卫的混混儿干的事虽然不光彩,但是就讲究个面子,头可断血可流油锅里边敢伸手,唯独面子不能折。“喝个儿的”这一句话真不亚如拦路的猛虎,问得黑三儿上不来下不去的,要说单打独斗,看眼前这傻大个儿可不好惹,但人家把话说到这儿了,再要一拥而上,那可不够光棍,折了面子以后还怎么混?此情此景话将到这儿了,咬碎了槽牙也不能含糊:“你这话还没放屁有味儿了,我黑三儿好歹也是个人物字号,鼓楼下边一跺脚,三岔河口都晃三晃,我能仗着人多欺负一个怯老赶吗?当然是单打独斗,输了我们认栽。”
混混儿们来之前本想着你一刀我一斧子,把人剁成馅儿也就完了,可有黑三儿的这句话拦在前头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挨打的混混儿吃过亏,此时往人群里一扎不敢露头儿,却也有那不知深浅的,其中有个混混儿,手里拎着个镐头一步迈了出来:“三爷您擎好,让我露把脸。”
黑三儿点了点头,众人往后撤步让出一个圈来,只把要动手的二人留在当中,说到这儿得交代一下,咱这可不是短打书,讲究个刀来枪往、插招换式,你来个青龙出水、我来个大鹏展翅,你来个狮子甩头、我来个卧牛点踹,咱不是不会说,只不过说了您也不信,郑大乾没学过把式,那个混混儿也没练过功夫,见过街上流氓打架吗?也就那样,但有一句话却是真的,叫作“一力降十会”,郑大乾别的没有他有的是力气,一条鸭蛋粗细的撬棍抡得呼呼作响,三下两下就给那混混儿开了瓢儿,后边接二连三又有几个不怕死的挺身而出,照样没得了好,黑三儿眼瞅着手下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剩下的人都寒了心了,谁也不敢上前,脸上挂不住嘴里还得硬撑道:“我说傻大个儿,你还是不懂咱天津卫的规矩,窝里反不算本事,有道是光棍不斗势力,有本事你到衙门口儿豪横去,大老爷面前你若是不认怂,我黑三儿头一个儿佩服你。”
郑大乾正打得兴起,认为自己一人打倒了好几个,已经赚足了脸面,谁知黑三又出幺蛾子,当时满脸不屑道:“你说怎么豪横吧,皱一皱眉头我抱着脑袋滚出天津卫。”
黑三儿挑大指说了一声好,告诉他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你若是敢去,以后锅伙里发子孙签儿、出挂钱养着你,而且从此我管你叫爷!
郑大乾是个直性子,不懂得混混儿们的坏门儿,这是黑三儿见斗他不过使的一计,衙门口儿那是什么地方?多硬的汉子过一堂下来也得软了骨头,郑大乾要说不敢去当时就算栽了,磕头敬茶不说,还得给受了伤的混混儿们拿药钱,要说敢去那更好,都用不着自己费劲了,大老爷不给他打出绿屎来,算他小子没吃过韭菜。可眼下郑大乾正是血气撞头、猛愣劲上身的时候,慢说是让他跟大老爷叫板,刺王杀驾都不带含糊的,当时手里的撬棍一扔,二话没说抬腿就奔衙门口儿,任凭“喝个儿的”和码头上的兄弟们连拉带拽、说出人黄地宝来也劝不住了。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7
当时天津卫的大小衙门好几十座,郑大乾目不识丁,也不知道哪个衙门是管什么的,远了也不去,就来在了侯家后的直隶总督行署门口儿,二话没说照壁墙下横着一躺,当时引来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谁都不知道这是唱哪出儿的,来个傻大个儿长得跟判官似的,后 边呼呼啦啦跟着全是花鞋大辫子的混混儿,这是要讹刑闹衙,造反了不成?
外边一乱,里边也听见动静了,衙门口儿闻讯出来二位官人,一时间也没纳过闷儿来,不知道这位干嘛的,看清楚问明白了心说这小子是疯子吧?竟然敢来闹衙,进去禀报总督大人,老大人不知道前因后果,以为他也是天津的混星子耍人的,他深知天津卫混混儿这一套,心说真要让手下狠巴巴打他一顿,他可就得意了,怎么呢?他没犯掉脑袋的罪,不能把他打死,打得半死不活赶等他养好了伤,到外边一说,倒成了我帮他扬腕儿了,不能给他这个台阶下,当时眼珠子一转吩咐手下人准备站笼,把人放在里边七天七夜不给吃喝,到了日子如果他没死,就把人放了,或者说没到日子,只要他低头认罪喊出一个“服”字来,也可以饶他一命。要说这总督大人也是够损的,所谓站笼就是拿木头棍子钉成的一个小笼子,里边都是倒挒刺儿,倚不得靠不得,人站在里头脑袋露在外边,想直腰直不起来、想坐也坐不下,甭说七天,一般人半天站下来就拉胯了,更何况不给吃不给喝,活神仙来了也盯不住,想要活命就得服软认罪,按照混混儿的规矩,如此一来就算彻底栽了,再甭想吃这碗饭。
郑大乾虽说不是混混儿,可也明白既然打了这个赌,就得按照混混儿的规矩来,得让你们打心眼儿里服我怕我,二话没说进了站笼,周围一来一往的百姓能不看吗?当时里三层外三层围的全是人,郑大乾嘴笨不会说话,架不住还跟着不少码头上的穷哥们儿呢,人人鼻子下边长了张肉告示,有不明白的老百姓免费给人家讲,怎么来怎么去,来龙去脉、犄角旮旯,外带添油加醋,可算是帮郑大乾传了名了。如此这般一传十十传百,半天的工夫天津卫不说是人尽皆知,可多多少少也都听见信儿了,真有那闲着没事儿的,大老远地从黑牛城跑过来看这个西洋景。
书说至此,这段倒笔书就算说回来了,站笼跟前关小义和麦穗儿听了个大概,有不明白的地方也来不及细问,趁着天还没亮,赶紧离开了衙门口儿跟前,仗着关小义身上有些路费盘缠,先找个住处安定下来,每天夜里偷偷过来送吃送喝,算是把郑大乾的命给保住了,转眼到了七天头儿上,大老爷言而有信果真把人给放了,这下可了不得了,别说是侯家后的混混儿,整个九河下梢的混混儿们也是不得不佩服,没想到这小子愣是挺过来了,而且出了站笼还能说能笑,真称得起出类拔萃、鳌里夺尊的人物字号。天津卫就是这么个地方,你只要是骨头硬,就有你的饭吃,打这儿以后,郑大乾还真就能凭着名头混饭吃,帮助了不少穷苦人,也没一个混混儿敢惹他,算是在天津卫站住了脚跟。当然这是后话,眼下还得靠关小义和麦穗儿把他抬回住处。怎么呢?虽说他嘴上还能逞强,但是站了七天俩腿早就失去了知觉,慢说走路,坐都坐不住了,只能抬着走。
这些日子关小义和麦穗儿在侯家后的一家大炕房里存身,一听名字那就不是什么上品的客栈,一间院子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子,屋里边任什么摆设没有,就是一拉溜的大通铺,甭管认识不认识,一人一床铺盖卷挤着睡,住的全是外来谋生的穷苦人,跟农村的大车店是一个模式,按理说麦穗儿一个姑娘家的,住这种地方多有不便,可穷字当头哪还顾得了这些,在靠墙的炕角拉了道布帘,凑合着睡觉。
到了地方把郑大乾放到炕上,关小义先出去请郎中,诊过了脉象告诉他们,仗着年轻力壮倒是没落什么病,就是人虚的很,用不着开药,每天给熬点鸡汤、蒸几棵人参,补一补元气,有个十天半个月就行了,这可难住了郑家兄妹俩,两个人身上连虱子都凑不齐十个,慢说是“人参”,萝卜也买不起呀,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关小义。关小义可受不得这个,虽说不沾亲不带故,但眼下这是一条人命,无奈这些日子住店吃饭请朗中都是他出的钱,现如今身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也不够熬鸡汤的,正在三人一筹莫展之际,门外来了个故交。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8
但见来者小衣襟短打扮,有大褂不穿着搭在肩头,插花的蝎子辫搭在前胸,脚下踩着一双花鞋走路一瘸一拐,不是别人,正乃是侯家后的“寨主爷”黑三儿,手里拎着个小包袱,没等进门先高声叫道:“郑爷在吗?我黑三儿看你来了。”这便是天津卫混混儿光棍的地方,讲究一口吐沫一个坑说话算话,既然打了赌,那就愿赌服输,得知郑大乾熬过了七天站笼,哼哈二字没有,更没叫苦求饶,这便是条光棍,带着一包铜钱过来探望,这下解了众人的燃眉之急,说过场面话送走了黑三儿,关小义马不停蹄出去买吃喝,虽说这些钱人参是买不起,熬上几锅鸡汤还是够的,额外又买了点干粮,一大包羊杂碎、一斤猪头肉,买回来看着郑大乾连吃带喝,如此这般有个七八天的光景,总算是从鬼门关上闯了回来。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郑大乾跟关小义聊得还挺对脾气,人家又救了自己和妹妹两条性命,千恩万谢不必多说还非得跟关小义拜把子,缔结金兰之好,也不问愿不愿意把人拽到院子里,什么香火、贡品全省了,地上搓了个土堆儿插了三根草棍儿,两个人冲北磕头,站起来就算兄弟了,郑大乾比关小义大一岁,自己当大哥,拍着胸脯告诉二人,如今自己在天津卫有名有号,再加上关小义胆大心细脑子好使,可谓一文一武这算齐活了,就等着日后挣大钱过好日子吧。
打那以后每天白天郑大乾依旧到码头上混饭吃,但是不扛大包了,翘着二郎腿往凳子上一坐,再有不开眼的混混儿过来欺负人,他给出头做主,凭着七天站笼的威望,还有跟黑三儿不打不相识的这点交情,算有了几分面子,“喝个儿的”也不白让“判官老爷”坐镇,单给他开一份薪饷,比扛大包给得还多。
关小义呢,腾出手来赶紧去找师叔葛大牙,不承想到了永福杠房一扫听,葛大牙头些日子说自己要出门办事,这一去可就没见回来,家里柜上都派人找过,无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半点音信都没有,关小义听罢直唑牙花子,回到大炕房跟郑氏兄妹俩一商量,郑大乾说道:“现如今你爷爷就是我爷爷,你的仇就是我的仇,兄弟你也甭着急,就留在天津卫,一方面等着葛大牙回来,另外来讲此地乃五湖四海、三教九流汇集之处,说不定还能扫听出仇家的下落,你放心,有哥哥一口吃的,绝饿不着兄弟你。”
话虽如此,可关小义说来也是一把扳不到的汉子,哪有脸天天吃白食?每天没事儿就上街,东走走西逛逛找机会挣钱,可偌大的天津卫想要立足谈何容易,虽说会点降妖捉怪的本事,但您别忘了天津卫庵观寺庙多如牛毛,里边的高人有的是,街上算命相面的阴阳先生更是一抓一大把,就算家里有点什么邪性事儿,谁也不会找个乡下来的穷小子帮忙。再者来说他这点儿本事也没法吆喝,不像别的做买卖的,走大街串小巷手捂着耳朵叫卖,嘴里边九腔十八调,棕绳撬扁担,名为“报君知”,他来不了这个,吆喝出来也不像话,总不能一边走一边喊:“谁家有妖精的我抓,谁家有鬼的我除,闹殃、诈尸、黄鼠狼子附体儿您找我,哎哎哎,这位先生,您家里最近闹鬼了吗?”这么一来非得挨揍不可,因此上每天傍晚皆是垂头丧气、空手而归,叹只叹英雄无有用武之地。
直到这天,郑大乾出去干了一天活儿,买了吃喝回到大炕房,一进门便眉飞色舞地告诉二人,明天运河上过龙船,这可是多少年也赶不上一回,咱仨早点起床,一块去看这个热闹,可没想到这一去便闹出了一场大乱子!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王敦敏 2020-01-03 14:26:15

-----------------------------
谢啦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万分感谢各位看官的抬爱,实在愧不敢当、受宠若惊,更不敢与大师们相提并论,人家诚乃一龙,小可草蛇不如,三脚猫四门斗,耍嘴而已。只因最近家里有些事情要处理,耽搁了节奏,但请诸君放心,既不会弃楼,也不忍自宫,《九河诡事》第三章《大黑庙捉妖》已经构架完成,年后奉上,还望四方仁人君子多多捧场,另外由“且听津云”出品的江湖奇人小说《德胜馆传奇》也在筹备当中,庚子年一并献上,提前预祝各位看官丙辉瑞应、子庶丰登!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第三章 大黑庙捉妖
1
书接前文,正说到郑大乾熬刑成功,挺过了站笼之苦,一举成名算是在天津卫站稳了脚跟,与妹子麦穗儿兄妹团聚,跟关小义拜了把子,又交了黑三儿这么个朋友,真可以说是事事顺心,干什么都痛快。自己每日到码头上工,麦穗儿留在大炕房里洗洗涮涮,饮食起居照顾得井井有条。可关小义却觉得这日子不好过,自叹空有一身降妖捉怪的本事,却无有用武之地,连个吃饭的事由都寻不着,闲的五脊六兽、脑门冒烟儿不说,多多少少还有这么点寄人篱下的意思。
这天,关小义跟素常一样上街找饭门,从日出转悠到日落,走遍了四城两角、关上关下,仍是一无所获,不由得心下烦闷,垂头耷拉脑地回到大炕房,刚擦了把脸喝了碗水,郑大乾也下工回来了,一进门便眉飞色舞地告诉二人明天河边有千载难逢的热闹看,说着把手里拎着的两个荷叶包放在桌上摊开,一包是大饼,一包是杂碎,麦穗儿也把提前熬好的绿豆稀饭端了过来,额外又揪了两头蒜,三个人在炕角盘腿而坐,热大饼卷凉杂碎就着蒜,太地道了,一边吃着一边听郑大乾口若悬河般地说起明日的这出“好戏”。
原来明天运河上要过龙船,过去天津的北运河又叫“御河”,从字面儿上就不难理解,沾了“御”字便与皇家有关,好比皇上吃的饭叫“御膳”,皇上写的字儿叫“御笔”,皇上骑的马叫“御马”,皇上给的东西叫“御赐”,皇上家的后院儿都得叫“御花园”,因此皇上行船经过的河便称之为“御河”。说起天津的这条御河,可不止一个皇上在上边走过,从明到清,凡是走水路南下的皇上必经此河。不但如此,南方各地,甚至于南洋各国,每年向朝廷纳的这些贡品,也大多经此河进京,河水里真可以说是沾满了“龙气”,老百姓讲话“御河里的蛤蟆秧子都比骆驼大。”
放下远的说近的,明天运河上要过的正是给皇家运送贡品的功德船,老百姓俗称为“龙船”。其实来说,在天津卫见到龙船并不稀奇,早些年每逢重大节日或者皇家寿辰,运河上的龙船络绎不绝,百姓们已然司空见惯。但那正值“康乾盛世”,风调雨顺、四海升平,可今时不同往日,大清国国力衰败、气息奄奄,南七北六十三省,连同台湾在内,各地的日子都不好过,加上官员腐败、各存私心,岁贡年年打折扣,而且是能拖便拖,有的地方干脆就装糊涂,不提这事儿了。
各地官员装糊涂不要紧,皇上老爷子可不糊涂,就算糊涂也是往里糊涂,不往外糊涂,你不是不给吗?没关系,朕派人上门去要。派出去的这路官员单有个名字叫“催贡官”,手里捧着御赐的金牌上刻“如朕亲临”,权利大了去了,无论到哪儿都得净水泼街、黄土垫道、鼓乐喧天,地方上的大小官员夹道相迎,对着金牌三拜九叩,就跟见着皇上一样,行过了君臣礼,再把这位催贡的“亲爸爸”接到馆驿,山珍海味、琼浆玉液,那都不必细说,额外的,还得看这位爷有什么嗜好。好赌的,州城府县的父母官陪着掷骰子耍钱;好色的,大小秦楼楚馆遍选美女服侍;好唱的,班子里的头牌名角给你打旗当龙套;好说书讲故事的,呃…估计没有好这个的。
总而言之吧,穷尽所能也得伺候舒服这位,要知道他一句话,你当玩儿少纳几万两,能不当亲爸爸供着吗?所以说这个差事就跟二号儿的皇上差不多,不是万岁爷的亲支近派也得不着这个肥缺,特别是到江南江南富庶之地去催贡的这些官员,说悬点,走这一趟他拿的不比给皇上的少。
可这话说得是过去,现如今运河上过龙船不常见了,江南各地的官员刮尽了地皮三尺,把土地爷的脑瓜皮都刮秃了,攒下的这点东西,能凑足一条船就算不错,所以,一年到头也未准能见到一次。这就应了那句话了,叫物以稀为贵,原先隔三差五见一回的时候不觉着怎么样,不常见了,这便成了热闹。
甭看就这一艘龙船,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船舱里装下的奇珍异宝是应有尽有,而且为彰显皇家威风,船上雕梁画栋、遍插龙旗、气势非常,就算是打肿脸的,好歹那也是个胖子呀。再加上天津地方上的官员还要在运河两岸远接高迎,吹吹打打、请班子唱大戏,什么叫小车会、跑旱船、舞龙舞狮踩高跷,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老百姓能不爱看吗?不单老百姓,挑挑担担儿的小商贩也趁机去做买卖,真可以说比赶集逛庙一点也不差,再没这么热闹的景儿了。
大炕房里郑大乾口冒白沫地这么一通连说带比划,把关小义和麦穗儿听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都是刚从乡下进城的土孩子,起小到大谁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这热闹要是不看,死了都闭不上眼。于是乎三人吃过了晚饭,早早地上床睡觉,就为了明天起早,去抢个得瞧得看的好地方,却不承想,此一去险些送了性命。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jackhs599599 2020-03-04 16:16:39
太监身体下边没有了。
-----------------------------
您说笑了,这不是来了么,谢谢您捧场呀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王敦敏 2020-03-14 22:19:16

-----------------------------
多谢多谢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ck83918931 2020-02-19 22:38:19
第四哪去了
-----------------------------
您说的是那一段儿?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探路者2088 2020-02-11 08:28:24
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更?
-----------------------------
来了来了,抱歉抱歉,您多担待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王敦敏 2020-03-20 19:42:24

-----------------------------
谢您嘞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2
转天一早,三个人早饭都没顾得吃,便连蹿带蹦地直奔河边,那么说河边大了,去哪儿呢?哎,头天晚上就商量好了,要说最得瞧,最得看,最热闹的地方,就要数三岔河口了,不但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高搭的官棚也设在此处,那是官老爷接驾之地,另外“耍弹变练”各种杂耍也都集中于此,再没有比这里更热闹的地方了。
关小义他们三个起大早顶着星星就出了门,可到了地方一看还是晚了,河口两岸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早就排满了官兵,身后挤挤插插全是等着看热闹的老百姓,别说高地土坡这些最好的地方了,就连树杈子、房顶子上爬的都是人,还有一群光屁股的孩子,在人群中泥鳅一般地钻来钻去,就等着龙船过去,“噼里啪啦”往河里一跳,扑腾扑腾,沾沾“龙气”,真可说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河岸当中的位置早已搭好了一方木台,上盖遮阳的凉棚、下铺猩红的地毡,左右两侧各架三尊铁炮,炮筒子上绑着大红花,正中摆着一排花梨太师椅,椅子跟椅子之间设摆茶案,上有茶壶茶碗、瓜果点心,椅子前边各有一个棉垫儿,这是待会儿官老爷们参王拜驾用的,但此时尚早,老爷们还没来呢。可台子下边早已围了一圈当差的,头戴大帽身穿青,除了衙役就是兵,个顶个地弓上弦刀出鞘,表情肃穆,瞧见三鲜饺子都不带乐的。
关小义他们三个见到这等场面,兴奋的心都快蹦出来了,仗着年轻腿脚灵便,一脑袋扎进人堆儿里,闪展腾挪、左摇右晃,见缝插针地往河边儿蹿,顺路还不忘找个挑挑儿做买卖的,一人买了一套煎饼馃子,饿着肚子看热闹可不行。钻来挤去,来到河边挨着官棚挺近的地方,勉强站稳了脚,一边往嘴里填吧,一边等龙船过来。关小义头一次觉得,敢情这人只要一多,它也是一景,男女老少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黑的黑、白的白、丑的丑、俊的俊,穿靴的、戴帽的、披红的、挂绿的,什么模样都有,看着也有意思,倒不觉得无趣。
不知不觉日上三竿,河面上没见动静,却忽听身背后锣声震天,老百姓闻声无不回首眺望,但见一队仪仗由远及近,最前边两个差人抬着一面开道的铜锣边走边敲,后边跟着衙门口儿的几位班头,手里边持枪带棒、耀武扬威,再往后一排官轿由大到小依次排开,轿子两边的兵丁们手持静街的皮鞭,吆五喝六哄散闲人,最后边跟着舞龙舞狮、十样杂耍,排起一字长蛇阵,浩浩荡荡直奔河口而来。
书要简言,队伍行至切近,轿夫们弯腰落轿,差人上前掀轿帘把老爷们请下来,按照官级大小上台落座,有人上前斟茶倒水,点炮手拿着火把各自就位。关小义他们看不明白,也不知道哪个官儿大哪个官儿小,就见中间的那个官儿,问倒水的执事龙船什么时候到,执事由打怀里掏出块怀表来看了看,又抬头看了看天色,回了一声:“回老爷,这就快了。”
当官儿的左右望了望看热闹的百姓,真叫个人山人海,不由得眉头微皱,要知道过龙船这个事儿,于百姓来说那就跟赶集逛庙一样图个乐呵,但对于他们这些吃俸禄的人来讲,这可是一关,成也是它败也是它,提前下多少工夫花多少钱准备不说,最怕的就是当天出什么闪失,慢说来个劫皇纲的土匪、篡御状的百姓,就算来个堵着河口骂街的泼皮那都了不得,因此上几乎调动了全城的官兵把守各处,还有不少换了便服扮作寻常百姓的,混在人群里往来穿梭。
可这些还是能管的,要是碰上管不了的,那就真束手无策了,那么说什么管不了?闹天儿呗。万一龙船打这儿过的时候,赶上个阴天下雨、风浪不平,把船上的龙旗打湿了一个角,那都是天大的罪过,传到皇上耳朵里,就得说此地的官员“治理无方、触怒天威”,因此丢官罢职都算便宜的,悬一悬项上的人头不保。所以大小官员们都盼着把龙船稳稳当当地送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千万别在我的管辖之地出幺蛾子。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3
官老爷们的心思关小义可不知道,也想不到那儿,他就知道等着开眼看龙船,可此时河面上还是不见动静,那也不能闲着,依旧眨巴着眼睛东瞅瞅西看看,瞅哪儿哪儿热闹、看哪儿哪儿新鲜。
东瞧西望之间,忽见几步之外有个大和尚,身穿青布僧袍、斜跨八宝乾坤袋、足蹬罗汉鞋,生的是人高马大,挤在人群之中好比鹤立鸡群一般甚是乍眼,关小义不禁多看了几眼,心说这和尚可不一般,怎么呢?身形魁梧不说,单说这个脑袋就够瞧的,比个大号儿西瓜都不小,锃光瓦亮而且还不平整,前梆子后勺子、沟壑连环,蚊子落上边都能崴了脚,再往脸上看更要命了,狮子鼻、大环眼、卧蚕眉、大嘴岔子,四个字的评语叫“面目狰狞”,这模样比身旁的“活判官”郑大乾也不在以下,而且此人眉宇之间带着几分煞气,看得关小义浑身上下那么不舒服。
正看得出神,突然间得身背后几声铁炮响彻了天际,吓得关小义“激灵灵”一个冷颤,好悬没坐地上,紧跟着抬眼往河面上看,龙船由远及近已然跃入了眼帘,台子上官老爷们纷纷起身下拜,岸上的人群也顿时沸腾开来。
虽说运送贡品的龙船就那么一艘,河面上却不止一艘船,开道的护航的大小船只前呼后拥,阵势可真不小,不过最惹眼的还是当中这艘高大的龙船,太气派了,吃水多深不知道,从河面往上少说就得有个三丈开外,船身横着十丈不止,二层的船舱雕梁画栋、翘角飞檐,船头高挑一面杏黄龙旗迎风招展,尽显皇家威严。船身两侧大小兵丁一字排开,身披战甲、手持军刃,别看这些人也是当兵的,人家可有品级,随便下来一个就比你个天津县大着三级,那身上的派头、脸上的神色,能一样吗?真可说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待等到龙船行至三岔河口切近,有人从舱内请出催贡的这位大人,来在船头对着岸边招手示意,岸上的大小官员赶紧“邦邦”地磕响头,不亚如擂鼓撞钟的相仿。
别人不提,单说关小义,这会儿就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几只眼,单凭鼻子上边这俩窟窿都不够瞧的了,看着官棚里平日那些飞扬跋扈的官老爷,这会儿啊,脑袋就跟捣蒜锤子一样,生怕比别的官儿少磕俩,真真可发一笑,可是又不忍心错过河面上金碧辉煌的龙船,思来想去,还是先紧着它看吧。
就在关小义目不转睛盯着龙船在河面上掠过之际,无意中余光一撇,就见刚才那个面相凶恶的大和尚,伸手从乾坤袋里拽出一面黑色的令旗,趁乱往河里扔去,说也奇怪,这旗子本是布的,也不过巴掌大小,按说应该漂在水面上才对,却不想直接沉入了河中。
关小义心下纳闷儿,回头再看大和尚却已人迹不见,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可了不得了,西北玄天突然间起了变化,刚才还是响晴白日、万里无云,此时猛地炸开一声惊雷,紧跟着狂风大作、飞沙带石,遮天蔽日、混沌无光,两岸的军民人等正自惊诧,就见河面上浊流狂涌、漩涡翻滚,由打河底忽地腾出一道黑影直冲霄汉,带着几丈高的浊浪,对着龙船迎头拍了过去,随着一声震天的巨响,龙船当即四分五裂、七零八碎,船上的金珠宝玉、奇珍异玩瞬时沉入了河底。须臾之间,风停云散,惊魂未定的人们抬头再看,依旧是朗朗乾坤,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样,除了河面上漂漂荡荡的残木和死人。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4
咱说时迟,但那时快,从天色乍变到船沉河底不过是转瞬之间,河口两边一站一立的军民人等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一切便已恢复了平静。男女老少大眼瞪小眼地愣登了片刻,顿如噩梦初醒,撒丫子四散奔逃,真可谓“老和尚放炮仗——炸了庙了”。
成百上千的人往一块聚容易,可要说一下子都散了没那么简单,一时间你推我搡、哭爹喊娘、慌不择路、屁滚尿流,有脚底下不利索的,一个“大马趴”摔倒在地,来不及往起爬,多少只脚便踏了上来,当时就吐了血,孩子哭大人嚷,场面乱作一团。
老百姓这边人仰马翻,官棚里的大老爷们也够瞧的,胆子小的一跌不起,裤裆里干的稀的全出来了。他们害怕跟老百姓还不太一样,虽说也被河底钻出的“水怪”吓得不轻,但这只是其一,最要命的是运贡的龙船在自己的地面儿上沉了底儿,任你项生三头也不够砍的,估么着这次是“全家当斩、祸灭九族”的罪过,什么叫沾亲的带故的,连左邻右舍、街坊邻居全活不了,一个个儿不由得眼望着河口呆若木鸡,就觉得脖颈子后边凉风嗖嗖,已然见了裂纹儿,说话脑袋这就要搬家。
回过头来咱再说看热闹的百姓,跑出多老远去可谁也没走,怎么呢?这么大的热闹还得接着看呀,这可比过龙船好看多了,说是千载难逢也不为过,跑了一会儿听身背后没什么动静,一个个又收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抻脖子垫脚手搭凉棚往河口眺望,有胆子大的,已经蔫不出溜地往回蹭了,这是多大的瘾头儿!
此时台子上的大老爷堪堪稳住了心神,顾不得换裤子,便大喊来人,赶紧抄家伙往上捞东西,捞上来也算将功折罪,兴许还能活命。可当差的拿着钩杆子划拉了半天,弄上来的除了破碎的船体,便是船上官兵的死尸,什么金银财宝、珠玉翠钻一样也没见着。给官老爷急得快哭出声了,一个劲地跺脚,吩咐人赶快下河看看,那些值钱的东西分量都重,估计这会儿也就是沉在河底,没被冲远。
天津卫依河靠海,百姓们会水的居多,当差的人里更是有不少精通水性的,其中便有那暗藏私心之辈,心说河面上“稀里哗啦”折腾了这么半天,也没见有什么动静,想必那水怪早就跑远了,这会儿大老爷发了话,与其等着上支下派,倒不如先跳下去抢个头功,况且来说,满船的好东西都沉了河底,趁乱藏个一件半件的也不会有人知道,说不定就此能发一笔横财。念及此处,有几位胆子大的上前领命,紧跟着“噗通噗通”下饺子似的就往河口里跳。
这边差人们下了水,那边台子上的大老爷来回地走绺儿,形同热锅上的蚂蚁,等了半天不见动静,不免心急如焚,点手把师爷叫过来轻声问道:“我说,活人能在水里呆多长时间?”
师爷寻思了片刻道:“回老爷,这不好说,要是按照书里戏里所讲,世上有的奇人能闭住气在河里吃饭河里睡觉,呆上一天一宿都没问题,可我估么着咱这些差人里没有能来这手儿的,水性再好也就是半盏茶的光景。”
大老爷道:“他们下水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师爷道:“约么着有一炷香了。”
大老爷一抖落手,带着哭腔道:“嗨!那还等个什么劲儿啊?肯定是上不来了,赶紧再派人下去呀!”
话虽如此,可这会儿谁还敢往下跳?刚才那七八位个顶个都是“活泥鳅”、“水蝎子”,再没有比他们水性好的了,下去半天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定是遭了凶险,任凭大老爷连骂带踹,再没人敢去豁命了。
师爷见状在边上给出主意,告诉大老爷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老爷为了保命,当时一咬牙一狠心:“谁下去给一两银子!”按理说一两银子可就不少啦,在那个年月,够一家子人吃俩月的,可照样还是没人应,无奈之下只得往上涨价码,二两!五两!八两!十两!甭管喊多少,就是没人敢去,这些当差的心里也有数,这会儿给多少钱都不能下去,命都没有了,钱上哪花啊?
当差的不敢动,老百姓里可有财迷疯,听说能给十两银子,禁不住血往上涌,有了这些钱一年都不用出去挣命了,而且是“猪八戒掉泔梢里——足吃足喝”,能不活动心眼儿吗?当时“噌噌噌”站出几个来:“大老爷,真给这么多银子的话,我们下去看看。”
大老爷这会儿也顾不得子丑寅卯了,只要有人敢下去就行,把白花花的银锭子码了一排,谁敢下去一探究竟,上来立马拿钱。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这几位都是平日里穷怕了的,见了银子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脱了衣裳甩了褂子就往水里跳,大老爷抻脖子瞪眼巴巴儿的往水里头看,不承想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连尸首都没浮上来。
如此一来,军民人等再没有敢出头的了,大老爷心灰意冷,脑袋直往裤裆里扎。半天儿的光景,地面儿上死了这么多人,按说这就够自己喝一壶的,更何况还有那一船的贡品和船上的官兵呢?这回拜遍满天神佛,恐也难改脑门儿上的这个“死”字了,当时一拍大腿仰天长叹:“罢罢罢,看起来九河下梢再无英雄好汉!”
此话一出,人群当中怒恼了一位豪杰,当即高声喝到:“诶!大老爷说的哪里话?天津卫人人是英雄、个个称好汉,遇龙龙撅角、遇虎虎拔毛,区区一个三岔河口有什么了不起?待我下去探它一探!”众人寻声观瞧,但见说话之人面如黑炭、疙瘩眉环眼、塌鼻梁翻鼻孔井灶暴露、张嘴说话上下四颗尖牙若隐若现,真不亚如庙里的判官相仿,这才要引出一段热闹的回目叫“郑大乾探河口”。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最后的怜悯秃 2020-03-24 16:22:06
写的真好,顶!!!
-----------------------------
来了来了
楼主:且听津云  时间:2020-07-12 13:36:55
@探路者2088 2020-03-30 11:00:18
又没了?
-----------------------------
来了来了,哈哈

楼主:且听津云

字数:54663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19-11-10 01:47:07

更新时间:2020-07-12 13:36:55

评论数:34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