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越秀山琐记

越秀山琐记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1-15 19:16:26
我一直奇怪,岭南古称南越,为什么后来越却成了粤?



有说古时越与粤通,南越等于是南粤,虽也说得通,但毕竟还是两个字。又为什么只见南越而不见写成南粤?古时中原之南皆称越,时间长了就不好区分,于是南越改称粤,音同而字不认同,保存了越的本意,又有了地域上的区别。否则,我真想不明白,南越是怎变成粤的。



更奇怪是,越秀山为什么不会叫成粤秀山?可见有些俗成,不是通假可以尽圆说。史书有记载,越秀山所以叫越秀山,因山上有越王台。越王当然是指南越武王赵佗,佗城就在越秀山下。无论佳与不佳,近城因便捷之故多成名胜,赵佗在山上建台游赏就很自然了。近二千年,越王台早已了无痕迹,却一直想弄清楚越王台原在哪座山岗上,越秀山有七岗,都不高,猜想帝王筑台,自然筑在最高处,这样登高才能望远,而最高的就是建有中山纪念碑的越井岗。如是这样,就更有趣了,自象岗发现了文王赵昧墓,专家就推测赵佗墓应在越井岗上,赵佗那可就是游于斯,葬于斯了。越井岗也是越秀山最南端的岗,是第一岗。



熟悉革命史,还会知道共产党曾在1927年发动过广州起义,曾一度占领了广州,建立了广州俄维埃政权,数天后寡不敌众,退出广州城,起义失败,张太雷,周文雍等主要领导不幸牺牲。描述这段历史实时,大都会说起义军坚守观音观山,和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战况惨烈,张太雷中弹身亡,甚至称之为观音山大战。问题来了,观音山在哪里,从来只听有越秀山,和白云山,没听过观音山。其实,观音山就是越秀山,更准确来说,就是建有中山纪念碑的这座越井岗。仔细寻找,可能是在五层楼附近,还可以发现一块石碑,就是观音山大战纪念碑,碑不大,也很普通,很容易忽略。



明朝广州扩城,城墙建到了越秀山上,把包括越井岗在内的部分越秀山,围进了城内,既在城内,越井岗和日常生活就更密切了。俗话说得好天下名山僧占多,果然,不久越井岗上建起了一座音观阁。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即名,于是山以仙名,从此越秀山改称观音山。越井岗南簏半腰上还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石坊,上刻“佛山”二字,若不知这段历史,就会不知所以然,不明佛山所指。我第一次看见,就不知所以,还以为这佛山两字,是指禅城佛山,是完全想错了。佛山两字,意指上有观音阁,此山即为佛山,表示佛法无边,到此苦海可渡。石坊是清朝遗物,可见清时观音阁还在,极可能是毁于民初战火。更有可能,坊下山径,就是原上山石道。山径呈七字形,转曲处嵌有一块字壁:“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 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原意很明显,就是担心人们迷信神仙,或妄信什么清官名君,只可惜真理名言,能刻在岩上石壁,却雕镂不了人心,如此迷梦,不知何时方醒。



往上走,佛山牌坊上还有一座牌坊,立坊的时间较之“佛山”相差不大,可是两者所代表的历史,却是相隔二千年之遥。观音阁充其量不过六百多年历史罢了,可这座更为简单的“古之楚庭”可是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为南方大国,本土在长江以南,这史有明证。史有明证,早在楚国时期,广州地区就属楚国,那时史书上偶说到广州,称之为楚庭,坊文“古之楚庭”,就是纪念这段遥远的历史。有说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我想不一定,楚庭也可能只是泛指,说是楚国的属地或领地而已,不一定其名为“楚庭”。但不管怎么说,战国时,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甚至是两广均是楚国的领土是无庸置疑的。青山依旧在,只度夕阳红,抚今忆昔,遥想万古,确实能发思古之幽情。



楚庭是伊始,观音山是终结,咫尺间象征着漫长的旧社会,那么中山纪念碑不妨看作是新时代的开端。这么一看,这样一联想,就觉得特别有意义了,没想到小小一座越井山,高不过百,广也不过百,意蕴也可以如此丰厚。越井岗巅方圆不及十丈,可见当年的越王台,并不宽广,同样观音阁亦不是大构,难怪叫阁却不名庙或寺,阁在我的理解里,往往只有一座建筑而已。登高眺望,风景不殊,既不闻观音阁的暮鼓晨钟,也不见越王台的晨曦夕照,只有镇海楼的兀兀孤影,山间的断壁残垣(明城墙遗址)。高楼四合,越秀山更象座孤岛。



越秀山我不算熟悉,也到过好几回了,这次竟如初临,无意中发现了几个以前不曾见过的景点。比如孙中山读书处,在越井山南麓半腰处,佛山坊下面,说是读书处,其实并不确,原址本是一座楼,名粤秀楼(这回倒用粤而不是越了),是孙中山在广州当大总统时的住处。越井岗下的中山纪念堂原是大总统府,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不住在总统府内,喜欢住在这粤秀楼上,想来是楼在山上风景更佳。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炮轰粤秀楼,当时是护卫团团长的叶挺将军,护送着宋庆龄从粤秀楼里逃出生天。总统府,粤秀楼匀毁于战火。孙中山死后,建中山纪念堂,越井岗上建纪念碑,粤秀楼没有重建,就在原址立小小的纪念碑以志,称作孙中山读书处。孙中山住在粤秀楼里,也办公也读书,说是读书处无大错,只不是我原本想象的,是孙中山夹一本书,专门到山上清静处静读。



但最让我吃惊是在读书处上面,佛山坊右侧,竟有一座极漂亮的墓园,我以前怎就没有发现?园是父子坟,父为伍延芳,子为伍朝枢。我不学无术,之前根本不知伍氏父子是何人,有何功德,能葬在中山纪念碑下。墓园很漂亮,罗马式石筑,古色古香,又满是异国情调。父子各一坟亭,形造各异,各有特色,左右并列,相得益彰。最前面是孙中山手书的伍延芳墓志庐,三者呈三角形,有对称的美感,漂亮极了。另一端另有伍延芳的雕像,高踞在岩石上,原是铁铸,今为石刻。介绍说伍延芳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留学国外,学法学,是我国最早的法学专家。早年在李鸿章幕下十年,曾任多国公使,后追随孙中山积极护法运动,任处交部长,陈炯明叛变,八十高龄还担任省长之职,惊怒过度去世。其子也是留学国外,亦是人杰,却不幸早夭,仅三十余岁,父子两人同是英杰。伍氏父了墓原在黄花岗公园对面,城市建设,才搬到越秀山上。我有些奇怪当初为什么舍近求远,不是迁到更近的黄花岗呢?可能是觉得伍延芳更适合在总理门下吧?墓亭只立墓碑,没有坟堆。



无论是孙中山代表的国民革命,还是毛泽东代表的共产革命,无不见证了哪有不平那里就有反抗。到中山山纪念碑途中,我又是无意中发现两座古坟,也是我以前不曾发现的,时代更为久远。历史上,宋明都灭于外族,最具民族悲剧色彩,只是史有南宋,南明却不成气候,不过数年而溃,只徒虚名。巧得很,不论宋或明,岭南都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也是终结地,这也不奇怪,也不是巧合,岭南是地之角海之涯,到此就是穷途末路了。这两座墓都和南明历史有关,右边那座叫绍武君臣墓。1644年末,隆武的弟弟逃亡至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不过支撑了四十天,绍武帝被俘而投环自尽,时人将其君臣数人的遣骸埋于流花桥附近,1954年迁到这里。我想到飞蛾扑火一词,叹息之余,也佩服飞蛾勇于前赴后继,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实有大义所在,有时候,这种的行为确实不应缺失。



左边一座是王兴将军墓,时间是1659年,王兴是南明抗清大将,在广州屡败清兵,粮尽援绝,寡不敌众,最后自焚而亡,颇为忠武。自焚前“令十六位妻妾自益”让我尤觉凄惨。其妻妾之多,似和风雨飘摇的原状不诣。而一个令字,可想自益是强逼之事,强逼自益等同人殉,何其凄惨,我仿佛听到震耳的哭声。一将功成万枯骨,败亦是,从来战争都是惨烈至酷,我越发知道和平之可贵,古人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是何等的沉痛之言。大义也罢,主义也罢,都无权逼人去死,每个人都有生活下去的权利,当然我也尊敬自甘牺牲者,但我更重高能独立自主者。反观现实,为了发展,山河破碎,草木枯萎。整整几代人,都将成发展的牺牲品。都说先发展,后整理,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也不应例外。天下为公,大可休矣,天下为人,才是正道。



以前怎么就忽略了镇海楼旁的那两座小亭呢?高处那座叫光复纪念亭。1911年,清亡国民生,史称光复。原为坊,坊破损才改建成亭,以旧坊石碑为亭上匾碑,不少仍见裂纹。光复之初省库空虚,香港商人李煜堂等三十余人,募得资 百万,其事刻在亭柱上。“还我河山“”脱离专制“读来仍让人激动。低处那座是海员亭,是纪念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亭非宏构,意义却不小,实不该忽略,历史常常就是由这些浪花涌成巨浪。在纪念亭里,我听到鸟啼鸦鸦,不知是不是乌鸦,估计不是。举头四顾没发现鸟踪,只见高大古木棉,蓓蕾如密丸,不久枝上火焰就将烧红南国的天空。有人说,这是英雄的鲜血,是生命之火。



若要说广州有哪个地方最值得去,在以前,或许没有答案,现在一定是越秀山,越秀山简直就是广州的胎记,藏着广州的前世今生,哪怕只是点点滴滴,哪怕有些不太明显,却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么完整,这么集中,这么丰厚。象岗的南越王墓(象岗本是越秀山的支脉,明扩城才挖断)价值自不待说,越井岗南麓山脚的三元宫,还有旁边的越王井,都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五羊石雕,其事更是遥远的神话。而近代的四方炮台,飘过鸦片战争的苦雨,也刮过三元里抗英的雄风,吹开了沉重的封建帷幕,透进了现代文明的曙光…



还有什么,这就要我们自己去发现了。也许,我们不妨把越秀山的越,看作是超越的越,毕竟这里算是开端之一。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1-15 19:16:26
越秀山小记

广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可说的很多,我不是学者,所知有限;知道的又是大家早耳熟能详的,想买弄也不过是“跟人口水尾”。题目叫越秀山小记,其实是“打肿面充肥仔”,装样子,吸引眼球,基本上既没有新发现,连旧闻也不多。
明城墙

越秀山上的五羊石雕和镇海楼,是广州的标致,就不再饶舌了,也许许多人会和我一样,也知道越秀山上有一段明代的城墙,去看过,但印象总是不深。我就是。城墙就在镇海楼下面,只存二百多米长,大概有七八米高,颇显雄伟。好几次坐在城墙下的石椅上,在鸟声蝉唱声中,在花影树阴底下,望着城墙,咏味着李白“相看两不厌”的诗意和幽情,虽然城墙不能和敬亭山比。
但现在,怎么也想不起城墙具体样子。只记得那是一堵砖墙,由一块块大青砖(下是红岩,上是青砖)还基本原好,砖上有没有长着青苔,我忘了,按理是有的。上面早没了城碟,现在是一条山路,城墙便成了路基。人在上面走,不会想到脚下原是一堵古城墙,以为是个小斜坡。不少老榕树长在墙上,树根如盘龙,死死抱着城墙,密密麻麻的,像长满了没叶子的爬山虎,又像是沧桑六百年的古墙面上深深的皱纹;有的像秋千一样从上面垂到地面,向地下直钻,那便是胡须了。

婆裟树影和蓊葱草木,笼罩着这段古墙,一派幽静。上面的镇海楼和附近的五羊石雕天天迎来无数寻访者,匆匆的步履在上面来来往往,却没有几个人会专门来看它。五羊石雕只是它的小字辈,镇海楼只是它(城墙)上面的一座城楼,大家早把它遗忘了,没有人再注意到它,要不是建在山上,不碍事,在城中早就灰飞烟灭了。


别以为我是与众不同,没有,我也没注意它。要不,我就不会想不起它的具体样子,去了几次,也没想到要拍几张相片----不知这是不是羊群心理作祟,虽然明知它是古迹,自己有时也装风雅万里访古,因为谁也没当回事,也就视而不见了。是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有关部分打算修复这段城墙,要好好保护,才让我忽然想起它来。觉得有必要在修辑前再去认真看看,拍几张相片作留存,估计以后再看不到现在这个原始的样子。你看,我还是不脱叶公和羊公本色。

又由城墙想到到明广州城。前几年,修理北京路,挖出元、宋、明等朝代的铺着青砖的路面,一层叠一层,非常分明。现盖上玻璃面,供人参观,成了北京路上一大历史景观。查了一下资料,弄清明广州城的范围东到越秀路,西到人民路,北到越秀山,南到珠江边,也就是现在广州主要区域,北京路是中轴线。

石碑。炮台。古庙
读书时大家都会学过这段历史,知道在清末,广州郊区三元里曾经有过农民自发抗英的英勇行动。三元里大路旁,就有一座抗英纪念碑,从我们花都坐汽车进广州,每次都经过(现在有的车改道,不经过了)。

当年,附近的农民举着锄头铁叉,拿着柴刀斧头,甚至是木棒,在这里把入侵的英兵打得落花流水,鬼哭狼号。那场激战到底是怎个打法,弓箭对抗火枪又是怎个惨烈,现在我们没法弄清,也想象不出,小公园内簇簇鲜花,茵茵芳草,当中是座简朴的纪念碑,一股不屈不挠、誓死抗争的民族魂笼罩四周,何止光是历史的见证?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在许多人心目中的三元里抗英斗争,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我也是。一次游越秀山,偶然爬上一个小土岗上。土岗顶不过二三十方,四周草木扶疏,没什么特别的。一旁不显眼的地面有一小碑,上有文字,移步一读,没料到竟和历史碰了个照面。这个不显眼的大土墩,以前原来是一座炮台,叫四方炮台,英兵入侵广州,指挥部就驻扎在这。这是广州的制高点,控制了这里,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就等于控制了广州城。

1841年5月30日那个早晨,数千名农民逼近四方炮台,诱英军至预设的包围圈牛栏岗,经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其中有两名校官),英军狼狈地逃回四方炮台。牛栏冈不知是不是就是现在纪念碑所在地,离越秀山大概二到四里。

当年的大炮,高台,现在都没迹可寻,只有山下丛树随风摆动,沙沙作响,好像是一个个英勇的农民,高举着铁,喊着口号,如潮一般涌上来----我有理由相信,那些狼狈逃回的英兵,一定吓得草木皆兵。

一个不显眼的土岗,竟然有这样一段历史,令我颇为感慨,勾起我更大的兴趣。后来,我还知道关于这段历史,还有一个地方是绕不开的。那是一座古庙,青色的围墙撑满如伞一般的树冠,在高楼大夏间像是一座绿岛。三元古庙是座很普通的小庙,现在僻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庙前架着两尊锈痕斑斑的大炮,粗看之下,庙不像庙,颇有些不伦不类。但当年却是抗英的指挥中心,庙前挂起三星黑旗,附近的乡民闻信而来,在这里聚集誓师出发,翻开了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真的是庙小菩萨大。

据说里面展出不少当年的资料,如三星黑旗和农民用的武器等,说据说,因为我没有进去过。常在门前经过,二元的门票也不贵(现在免费),几次在门口巡梭,说不清为什么没进去,只是在门口默站一会,东张西望一下。也许,真的应进去看看。

2007-12-17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1-15 19:16:26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1-15 19:16:26
@石中火 2020-01-13 17:40:07
后天要去广州,先读独庸兄的越秀山,做点功课:)
-----------------------------
越秀山好普通的,要有心理准备。
南越王墓,就是越秀公园旁,也可以看看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1-15 19:16:26
越秀山琐记(修改一下)

我一直奇怪,岭南古称南越,为什么后来越却成了粤?



有说古时越与粤通,南越等于是南粤。古时中原之南皆称越,时间长了就不好区分,于是南越改称粤,音同而字不认同,保存了越的本意,又有了地域上的区别。否则,我真想不明白,南越是怎变成粤的。



更奇怪是,越秀山为什么不会叫成粤秀山?可见有些俗成,不是通假可以尽圆说。史书有记载,山上有越王台,才叫越秀山。越王当然是指南越武王赵佗,佗城就在越秀山下。无论佳与不佳,近城便成名胜,赵佗在山上建台游赏就很自然了。一直想弄清楚越王台原在哪座山岗上,越秀山有七岗,都不高,猜想帝王筑台,自然筑在最高处,这样登高才能望远,最高的就是建有中山纪念碑的越井岗。如是这样,就更有趣了,自象岗发现了文王赵昧墓,专家就推测赵佗墓应在越井岗上,赵佗可就是游于斯,葬于斯了。越井岗也是越秀山最南端的岗,是第一岗。



熟悉革命史,还会知道共产党曾在1927年发动过广州起义,曾一度占领了广州,建立了广州俄维埃政权,数天后寡不敌众,退出广州城,起义失败,张太雷,周文雍等主要领导不幸牺牲。描述这段历史实,大都会说起义军坚守观音观山,和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战况惨烈,张太雷中弹身亡,甚至称之为观音山大战。问题来了,观音山在哪里,从来只听有越秀山,白云山。其实,观音山就是越秀山,更准确来说,就是越井岗。仔细寻找,可能是在五层楼附近,还可以发现一块石碑,就是观音山大战纪念碑,碑不大,也很普通,很容易忽略。



明朝广州扩城,城墙建到了越秀山上,把包括越井岗在内的部分越秀山,围进了城内。俗话说得好天下名山僧占多,果然,不久越井岗上建起了一座音观阁。山不在高,有仙即名,从此越秀山改称观音山。越井岗南簏山腰上还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石坊,上刻“佛山”二字,若不知这段历史,就会不知所以然,不明佛山所指,甚至会错以为是指禅城佛山。上有观音阁,此山即为佛山,表示佛法无边,到此苦海可渡。石坊是清朝遗物,可见清时观音阁还在,极可能是毁于民初战火。更有可能,坊下山径,就是原上山石道。山径呈七字形,转曲处嵌有一块字壁:“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 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原意很明显,就是担心人们迷信神仙,或妄信什么清官名君,只可惜真理名言,能刻在岩上石壁,却雕镂不了人心,如此迷梦,不知何时方醒。



往上走,还有一座牌坊,立坊的时间较之“佛山”相差不大,可是两者所代表的历史,却是相隔二千年之遥。观音阁充其量不过六百多年历史罢了,可这座更为简单的“古之楚庭”可是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为南方大国,本土在长江以南,这史有明证。早在楚国时期,广州地区就属楚国,史书上偶尔言及,称楚庭,坊文“古之楚庭”,就是纪念这段遥远的历史。有说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我想不一定,楚庭也可能只是泛指,说是楚国的属地或领地而已,不一定其名为“楚庭”。青山依旧在,只度夕阳红,抚今忆昔,遥想万古,确实能发思古之幽情。



楚庭是伊始,观音山是终结,咫尺间象征着漫长的旧社会,那么中山纪念碑不妨看作是新时代的开端。这样一联想,就觉得特别有意义了,小小一座越井岗,高不过百,广也不过百,意蕴也可以如此丰厚。越井岗巅方圆不及十丈,可见当年的越王台,并不宽广,同样观音阁亦不是大构,难怪叫阁却不名庙或寺,阁在我的理解里,往往只有一座建筑而已。登高眺望,风景不殊,已不闻观音阁的暮鼓晨钟,也不见越王台的晨曦夕照,只有镇海楼兀兀孤影,山间断壁残垣(明城墙遗址)。高楼四合,越秀象座孤岛。



越秀山我不算熟悉,也到过好几回了,这次竟如初临,无意中发现了几个以前不曾见过的景点。比如孙中山读书处,在佛山坊下面。说是读书处,其实并不确,原址本是一座楼,名粤秀楼(这回倒用粤而不是越了)。越井岗下的中山纪念堂原是大总统府,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却喜欢住在这粤秀楼上,想来是楼在山上风景更佳。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炮轰粤秀楼,时为护卫团团长的叶挺将军,护送着宋庆龄从粤秀楼里逃出生天。总统府,粤秀楼匀毁于战火。孙中山死后,建中山纪念堂,越井岗上竖纪念碑,粤秀楼没有重建,只在原址立小小纪念碑以志,称作孙中山读书处。孙中山住在粤秀楼里,也办公也读书,说是读书处无大错,只不是我原本想象的,是孙中山夹一本书,专门到山上清静处静读。



但最让我吃在读书处上面,佛山坊右侧,竟有一座极漂亮的墓园。惊园是父子坟,父为伍延芳,子为伍朝枢。我不学无术,之前根本不知伍氏父子是何人,有何功德,能葬在中山纪念碑下。墓园很漂亮,罗马式石筑,古色古香,又满是异国情调。父子各一坟亭,形造各异,各有特色,左右并列,相得益彰。最前面是孙中山手书的伍延芳墓志庐。三者呈三角形,有对称的美感,漂亮极了。另一端另有伍延芳的雕像,高踞在岩石上,原是铁铸,今为石刻。介绍说伍延芳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留学国外,学法学,是我国最早的法学专家。早年在李鸿章幕下十年,曾任多国公使,后追随孙中山积极护法运动,任处交部长,陈炯明叛变,八十高龄还担任省长之职,惊怒过度去世。其子也是留学国外,亦是人杰,却不幸早夭,仅三十余岁。墓原在黄花岗公园对面,城市建设,才搬到越秀山上。我有些奇怪当初为什么舍近求远,可能是觉得伍延芳更适合在总理门下吧?墓亭只立墓碑,没有坟堆。



无论是孙中山代表的国民革命,还是毛泽东代表的共产革命,无不见证了哪有不平那里就有反抗。到中山山纪念碑途中,我无意中发现两座古坟,也是我以前不曾发现的,时代更为久远。历史上,宋明都灭于外族,最具民族悲剧色彩。只是史有南宋,南明却不成气候,不过数年而溃,只徒虚名。巧得很,不论宋或明,岭南都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也是终结地,这也不奇怪,也不是巧合,岭南是地之角海之涯,到此就是穷途末路了。右边那座叫绍武君臣墓。1644年末,隆武的弟弟逃亡至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不过支撑了四十天,绍武帝被俘投环自尽,时人将其君臣数人的遣骸埋于流花桥附近,1954年迁到这里。我想到飞蛾扑火一词,叹息之余,也佩服飞蛾勇于前赴后继,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实有大义所在,有时候,这种的行为确实不应缺失。



左边一座是王兴将军墓,时间是1659年,王兴是南明抗清大将,在广州屡败清兵,粮尽援绝,寡不敌众,最后自焚而亡,颇为忠武。自焚前“令十六位妻妾自益”让我尤觉凄惨。其妻妾之多,似和风雨飘摇的现状不诣。而一个令字,可想自益是强逼之事,强逼自益等同人殉,何其凄惨,我仿佛听到震耳的哭声。一将功成万枯骨,败亦是,从来战争都是惨烈至酷,我越发知道和平之可贵,古人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是何等的沉痛之言。大义也罢,主义也罢,都无权逼人去死,每个人都有生活下去的权利,当然我也尊敬自甘牺牲者,但我更重高能独立自主者。反观现实,为了发展,山河破碎,草木枯萎。整整几代人,都将成发展的牺牲品。都说先发展,后整理,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也不应例外。天下为公,大可休矣,天下为人,才是正道。



以前怎么就忽略了镇海楼旁的那两座小亭呢?高处那座叫光复纪念亭。1911年,清亡国民生,史称光复。原为坊,坊破损才改建成亭,以旧坊石碑为亭上匾碑,不少仍见裂纹。光复之初省库空虚,香港商人李煜堂等三十余人,募得资 百万,其事刻在亭柱上。“还我河山“”脱离专制“读来仍让人激动。低处那座是海员亭,是纪念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亭非宏构,意义却不小,实不该忽略,历史常常就是由这些浪花涌成巨浪。在纪念亭里,我听到鸟啼鸦鸦,不知是不是乌鸦,估计不是。举头四顾没发现鸟踪,只见高大古木棉,蓓蕾如密丸,不久枝上火焰就将烧红南国的天空。有人说,这是英雄的鲜血,是生命之火。



若要说广州有哪个地方最值得去,在以前,或许没有答案,现在一定是越秀山,越秀山简直就是广州的胎记,藏着广州的前世今生,哪怕只是点点滴滴,哪怕有些不太明显,却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么完整,这么集中,这么丰厚。象岗的南越王墓(象岗本是越秀山的支脉,明扩城才挖断)价值自不待说,越井岗南麓山脚的三元宫,还有旁边的越王井,都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五羊石雕,其事更是遥远的神话。而近代的四方炮台,飘过鸦片战争的苦雨,也刮过三元里抗英的雄风,吹开了沉重的封建帷幕,透进了现代文明的曙光…



还有什么,这就要我们自己去发现了。也许,我们不妨把越秀山的越,看作是超越的越,毕竟这里算是开端之一。

2020-1-8

楼主:独庸生

字数:913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1-13 21:44:55

更新时间:2020-01-15 19:16:26

评论数: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