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读《论中国》有感

读《论中国》有感

楼主:娓娓道来_  时间:2020-02-03 17:35:52
今天下午难得清闲,正准备练练字,同事飘飘而来,手里拿着一本《论*中*国》,看到书,我才想起,几年前确实将书借给她,要不是她今天还回来,当某一日我突发奇想遍寻不着之时,也只能像之前无数次一样,暗暗责怪自己丢三落四。

从书的折痕上看,虽然在同事那里放了这么久,估计还是没看,也对,名字很吓人。当年我从图书馆借出来的时候也曾忐忑不安很久,对哲学理论毫无兴趣的我,要不是另一位朋友极力推荐,想来直到老去,都不会考虑从书架上取下如此厚重的一本政治书籍。

但是犹记得那年回家跳过前言,翻开第一章的时候,就惊喜莫名,虽然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代表作,但是语言一点都不晦涩难懂,反而会时不时展现一把作者的美式幽默。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中国文化的美国学者及政*治*家,他很幸运的,能同时以高级官员、信使和学者的身份,探寻中国文化对战*争、和*平、国*际*秩*序等问题的理性思考,以及这种思考与美国人更为实用的、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的关系。

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每每捧腹大笑,因为作者的角度确实很微妙,一些在我们看来极其自然的事件,作者会用西式思维去思索、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文化很玄妙,我自动翻译便是:我也解释不来,为啥这群东方人会这么想~~哈哈哈

但是也有很多观点新颖独到,比如他以民主的眼光看待我们对领导人的态度,他对中国文化找不到起点的分析,包括对儒家文化的西式解释等等等等,总而言之,看完之后觉得意犹未尽,故随后,我便买了一整套基辛格的著作,不过遗憾的是,至今仍未读完他的其他著作。

楼主:娓娓道来_  时间:2020-02-03 17:35:52
今天阅读了10页,大概是因为读第二遍的原因吧,很多内容于我而言,已不像当年觉得那么新颖,但是与当年不同的是,作者提到的每个历史事件,我都会跳出自己的想法,大概是因为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和阅读积累,再遇到相同问题时,不会单方面顺着作者的角度思考,而是会将其他思维拿出来一起碰撞。

比如,作者说到明朝时期的航海技术和对郑和下西洋的分析,对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 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并邀请他们访华,让他们行叩头礼,承认皇帝的至尊地位。除此之外,没有为中国攫取领土或资源做出任何贡献,在西方看来,实在是一道谜。

在这个问题上,我估计任何一个西方人都不会明白中国的想法,因为这大概就是长时间以来,儒家学说的潜移默化,认为中国文化举世无双,甚至就是文明的象征。每一个朝代莫不是对外族歧视,以自己“中*央之国”的地位为尊,说白了,是中国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自我骄傲,所以,不是不愿意,是真没瞧上。

后面一段,我还是很赞同作者的看法,朱棣去世之后,新的统治者解散舰队,销毁郑和航海记录,确实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在我们的文化上、历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以至于,虽然中国舰队的技术优势早西班牙无敌舰队150多年,可是中国几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直到清朝末年的《海国图志》出现,中国才算真正的睁开眼睛看到了世界,这真的是一个无以言表的遗憾。

关于《海国图志》的出现,其实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前段时间,我刚看过一本描述当时这本书出现时,清朝社会各界上下震动、反映各异的书,非常有趣,受时间之故,明天再摆。

下班,走人~

2020.01.19
楼主:娓娓道来_  时间:2020-02-03 17:35:52
今天读了9页
今天这部分主要是关于儒家学说和中国早期的国际关系观念,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1、儒家学说。

作者认为一千多年来,中国得以延续,主要靠的是中国平民百姓和士大夫信奉的一整套价值观,而不是靠历代皇帝的Zheng压,虽然中国历史上不乏血腥的叛乱和暴nue的皇帝。而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便是孔子的儒家学说。

这点上我与作者观点是非常相近的,回顾中国历史,几乎所有的帝国都是凭借武力建立的,然而没有哪一个能够靠武力延续下去。若要长久统治,必须化压迫为共识。

常看到网上某些偏激的言论,说要将某类犯罪全部加以重xing重罚……在我看来,法律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zui犯,以此让受害人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法律更多的作用在于指导,让大众形成共识,即通过别人的刑罚案例,明白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才是法律最重要的目的——引导。

为什么不能倡导重xing酷xing?因为必须给大众明确划出各种犯zui的界限,让每个被管理者明白,什么事情会触犯法律,会获得什么样程度的cheng罚。

同时,在被管理者无意触犯法律的情况下,要给予一定程度的宽容,这就涉及到了犯zui意识主客观的问题,对于客观被动犯zui,要允许zui犯改正,并给予一定的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在绝对强势的管理制度面前,所有被动或无意识犯zui的人即便触犯了法律,也会及时止损,纠正错误。如此这般,才会大范围形成共识,提高被管理者的zun从意识。

这样的好处不仅会形成群羊效应,还会极大程度的减轻tong治者的精力。所以说最好的管理应该是能给大众塑造一个可预期的、美好的未来,并让大众心甘情愿顺着所有的规则,按秩序地为这个未来努力。

塑造未来才是政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是不是应该算的上一个政治家?

2、国际关系观念:

作者认为同其他区域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自足的国家,不热衷于领土扩张。

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赞同的,大概在儒家学说普及之前,中国人本质上是相当有qin略性的,比如秦灭六国,大统一之时。

我记得曾看过一本考古书籍,记载着,秦灭六国,为了鼓励秦国士兵奋勇杀敌,国家是明确了取人首ji的晋升制度。说的简单点,你战争中能拿下几*颗*人*tou,都是要战后清点的,直接决定了几年bing役回家后,是否能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所以当时的战争是非常残忍的,所有战场的shi体都是不全的,我常常在想,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死后留全shi,莫不就是那个年代留下的心理阴影吧?

当然了,这种原始的凶狠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念之后,几乎被消灭的干干净净,加上长治久安的富裕生活,中原人的战斗能力成立体式下降。

其后,中国的政治家,也越来越擅长用外交和经济,来诱使潜在的边境对手与它结成比较容易驾驭的关系,方法手段多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起到过很好的效果。如此便导致中国的疆治目标基本上是防御性的,离间xun服周边国家以达到不受qin略的目的,而不是直接占领。

特别当异族君主赢得战争时,中国的官僚阶层会随之归顺,同时又游说zheng服者:看吧~你们刚刚zheng服的中国,幅员辽阔、文化独特,只能以中国人的方式、语言和现有官僚机构来统治。然后,zheng服者一代代被同化到他们当初试图控制的秩序中。最终,他们的老家,即发动侵略的起始点,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征服者自己开始追求传统的中国国家利益——实现了征服者反被征服。

元、清……莫不是如此,想想这些,便觉得莫名有趣。果然文化qin略才是zheng服道路的大同。

20200120
楼主:娓娓道来_  时间:2020-02-03 17:35:52
放假,看不到纸质书,也没有电脑,鼓捣了两天,终于在手机上装了个yue读ruan件,初次尝试dian子书,不能勾画,很是不便,但是聊胜于无。本打算回家后再继续写心得,但是又担心灵感四散,无处下笔,故临屏敲敲打打,先将想法记叙下来,待以后再来修改。

今天看到第二章的“kou头问题”。

这一部分应该说是“ya*片zhan争”的前传,记叙了ya* 片zhan争前中国与英国的几次交锋,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中国与英国会发生“ya* 片zhan争”。

其实这段挺有意思,很像“夜郎自大”所形容的场景。那时的中国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寰宇之中心”,四方皆“man夷”。而英国,则努力想与中国开通更多的商贸口岸,获得更多东方茶叶、丝绸和瓷器。

英国人应该是非常讨厌中国的世界zhixu观,特别作为西方首屈一指的shang业大国和hang海大国,英国对中国在其世界zhixu中分配给它的位置更是气恼。

从英国派遣马*嘎尔尼shi团一行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便英国,也是承认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初始也想尝试he平与之贸易往来。无奈长久以来的大国思想,根本不给与之对话的机会。

然后我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这么一副画面:通过工业ge命,拥有现代化ke技和庞大hai军的英国,派遣了一支得力的shi团,把代表本国先进sheng产力的礼物送给大qing国*huang帝,想要以此震慑这个东方大国,打开guo门,进一步通shang贸易……无奈这个大国不识好歹,认为是“man夷”之地向他奉上的“gong品”,用俯视的眼光瞄了一眼“gong品”,回赠了一箱珠宝,并告诉“man夷”,这箱珠宝有800年历史,算是优待你国了,至于开tong港口,互派shi节*常*zhu等提议,则是嗤之以鼻……

“设tian朝欲差人常驻尔国,亦岂尔国所能遵行?况xi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guo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难准行。”这段文字真是让人无比欢乐,比起现在hen不能到处建shi馆的态度,中国古人真是可爱的紧,那副高高在上的自信心,还真挺值得现在崇洋媚外的ruan骨头好好学学。

好像有点偏题,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

20200130
楼主:娓娓道来_  时间:2020-02-03 17:35:52
今天看完第二章

挺沉重的一章,为攫取利润,英国开始对中国贩卖ya片。

在现代人的眼里,西方来使最初提出的要求,按照西方的标准衡量,谈不上蛮横无理。自由贸易、正常外交往来以及设立驻外使馆等目标不会触动现代人的敏感神经,而且是惯常的外交方式。

然而中英两国最终爆发冲突的导因,却是西方侵扰中国的一个更为可耻的因素:要求不受限制地向中国输出yapian。

19世纪中叶,英国国内不限制yapian,而中国禁止yapian。英属印度当时是世界ying粟的种植中心,英美商人勾结中国走私贩子大肆走私yapian,yapian成了打入中国市场的极少数产品之一。

为了彻底取缔yapian贸易,朝廷派遣了林则徐,林的禁yan政策激化了中英矛盾,某种程度上也给了对方一个极好的借口。

随后林被贬,直隶总督琦善接任,随后又是耆英,三位官员,最终还是签下了《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中国的国门正式被打开,随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要求享受同等最惠国待遇。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林最初是作为禁yan英雄被世人赞誉,可是在随后的官宦生涯中,他跟友人谈到yapian时,曾提出要国人自己种植,以避免在与外国的yapian贸易中,大量银元流出。

由此可见,在清chao后期,zhengfu已经无法禁止yapian泛滥,而吸食yapian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国力羸弱,可见一斑。

我曾想过,如果当时统治阶层能同日ben一样,及时进行维xin运动,当时中国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亦或者明朝时,内阁制度能够顺利运行,形成新的民主化制度,中国会不会早在几百年前就成为日不落?

不过一切都是假象,屈辱还是永远刻在历史上。

20200131
楼主:娓娓道来_  时间:2020-02-03 17:35:52
今天看了第三章的第一节

主要讲的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

让我联想到林则徐,据说林跟魏是好友,还有一说魏的《海国图志》是林写的,魏是抄袭林的著作,但是现在都不可考究了。

我突然就想到中国人好像从来都不在意版权和专利的维护,从古至今,模仿抄袭都未停止过,也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想到一个故事,据说内战时期,西点军校里面的教员和学员分边来自南北两派。内战开始时,大家都各自回家支援自己家乡的队伍。当时西点军校的校长属于北方部队,他在训练队伍时,有人劝他把西点军校那套训练新兵教材印刷成册,便于北方军队训练新兵。他拒绝了,理由就是:那本书的作者目前隶属于南方部队,他肯定不会授权他进行印发。

记得当初看到这个故事,我震惊于美国深入人心的版权维护意识。这要在中国,算什么理由,可是在美国,这种自发维护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理所当然。所以,无论我对东西方文化有何种看法,始终对这种尊重版权尊重原创的行为表示高度认可和赞同。

有点偏题,继续说说魏源,这本书,是近代第一本让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书,书中详细描述了各个列强的优劣势,“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是第一次在这本书中提出,不得不说那个时候,中国还是有很多有思想有觉悟的官员,不过可惜的是落后的制度,和陈腐的guanliao作风,种种倡议还是难以成行。

除此之外,让我惊讶的,是恭亲王,在大家把目光全部投注到英美日等虎视眈眈的列强身上时,是他主动站出来,提出中国最大的威胁应该来自于俄国,确实从当时实际情况来看,俄国是占好处最多的国家,没有开zhan,便跟着英国后面享受了最惠国待遇,而且毗邻中国北方,默默吞并了包含内蒙在内的大部分疆域……

不知道恭亲王是不是从远交近攻这个兵法策略得出的结论,但是从现在看来,他确实是点到了点子上。

由此看来,清朝的王公贵族也并不都是电视剧里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之辈,至少这个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还是很有眼光和前瞻性的。

如果当时咸丰传位于他,会不会有不同的一幕?会不会中国也出一位“明治维新”的革新皇帝?

但我知道,这很难,贵族阁老们的利益是不可能动摇的,就如同治皇帝,即便如此有决心,仍然不能避免戊戌变法的失败……

历史的前进必然会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即便有曲折和反复,但是大的潮流不会改变,所以今天的生活也是必然的不会改变的,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

20200202

楼主:娓娓道来_

字数:528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1-20 02:05:29

更新时间:2020-02-03 17:35:52

评论数: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