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求 同 是 一 种 病

求 同 是 一 种 病

楼主:临窗独饮  时间:2020-02-03 13:08:33
什么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楼主:临窗独饮  时间:2020-02-03 13:08:33
和,从禾从口,口表言论,禾(龢之省)表协调,合起来表各人言论不一,但主调一致。同,从凡从口,凡表夯具,口表号子,众人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合起来表各人同时发声,整齐划一。也就是说,“和”是大家协奏曲,“同”是一起喊口号,孔子正是利用这种差异来说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应该求和而不求同,庸人才是求同而不求和。这是从精神层次上言。
李零说,“君子是上层,重视和谐胜于平等。小人是下层,重视平等胜于和谐。”此解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但问题是,春秋时期何尝萌生过平等观念?
话说回来,求和或求同的本质区别在于三观不同。求同现象自古以来普遍存在,以“一律”“一致性”作为追求目标,可惜大都以失败告终。求和者则不一样,不追求一致性,而是承认差异化存在,提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最终使得各方蓬勃发展而生机盎然。子贡自然认同孔子观点,但他认为还有探讨的必要,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对于乡人,我全部喜欢他们,怎么样?
孔子说“未可也”,不可以这样。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对于乡人,我全部厌恶他们,怎么样?孔子又说“未可也”,不可以这样。
这里子贡以“皆”表达求同,从正反两方面追问“求同”是否可行。孔子都予以否定,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最好是乡人里面的好人你喜欢他,那些不好的人你厌恶他。言下之意不必求同。
楼主:临窗独饮  时间:2020-02-03 13:08:33
【旧断】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新断】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重点辨析】前人误将“乡人”当成了主语,将子贡问话分别断成“乡人皆好之,何如”和“乡人皆恶之,何如”,从而造成了千古误解,如傅佩荣译文说,“子贡请教说,全乡的人都喜欢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并不可取。子贡再问,全乡的人都讨厌他,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也不可取。比较可取的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如此逻辑让人奇怪。
被人100%喜欢的要被怀疑未必好人,是否意味着比如被人80%喜欢的反而无须怀疑?喜欢的人多反而比喜欢的人少的更值得怀疑,这是什么神逻辑?
如果被人80%喜欢的也要被怀疑,那就等于不管多少人喜欢都要被怀疑,也就是怀疑一切了。既然怀疑一切,又何必分什么全乡不全乡呢?
朱熹说,“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但请问,周公应是做到“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他“有苟合之行”吗?钱穆说,“若一乡同好,恐是同流合污之人。”同样充满着有罪推定的味道,其实禁不起追问。
其实,“皆好之”是“(我)皆好之”之省,“皆恶之”是“(我)皆恶之”之省。这两句话属于“对话省”形式,因为不言而喻而省略了“我”。为了便于理解,应该分别断句为“乡人,皆好之,何如”和“乡人,皆恶之,何如”,其中的“乡人”是宾语前置,属于自己好恶的对象,而不是前人理解的主语。
孔子回话同样属于宾语前置又“对话省”的形式,因为不言而喻而省略了“汝”:“不如乡人之善者(汝)好之,其不善者(汝)恶之。”
楼主:临窗独饮  时间:2020-02-03 13:08:33
论坛里多少纠纷是因为求同而起?
求和就那么难吗?
楼主:临窗独饮  时间:2020-02-03 13:08:33
@小埋2333 2020-01-31 15:23:18
很简单啊,人的性格个个不同啊,怎么同
-----------------------------
正因为个个不同,所以不要去求同。求同,伤人伤己。
楼主:临窗独饮  时间:2020-02-03 13:08:33
羊奴才一把尺子量天下,是小人的典型。
楼主:临窗独饮  时间:2020-02-03 13:08:33
@高隐 2020-01-31 15:45:06
孔子自己就一直在用仁、礼这些尺子量天下。
-----------------------------
关于高隐兄这个观点,甚是。一个例子:


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代霸主。他启用管仲大力发展齐国,在华夏诸国受到戎狄攻击的情况下,打出“尊王攘夷”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受到周天子赏赐 。而后起的晋文公称霸则是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他利用战胜楚国之威,一年两次以天子之命召集诸侯会盟,不仅让周襄王策任命他为诸侯之长,还要求在他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两强相比,晋文公使用的是霸道,齐桓公使用的是王道,对于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孔子而言,自然认为晋文公权谋而不正道,齐桓公正道而不权谋。
朱熹说,“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解读偏了。孔子这里点评的焦点不是何种手段伐楚,而是霸道与王道之辩。也有一种观点,说晋国霸业延续时间近百年,齐国霸业自齐桓公去世后基本就结束了,因此认为孔子此评也许不当。这是以“功尺”来衡量。若以“仁尺”来衡量,结果自然是齐桓公胜过晋文公。

楼主:临窗独饮

字数:1620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20-01-31 23:18:02

更新时间:2020-02-03 13:08:33

评论数:9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