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戊申读东周第四一期——召陵之盟

戊申读东周第四一期——召陵之盟

楼主:郑戊申  时间:2020-02-05 19:38:53
戊申读东周第四一期——召陵之盟


话说齐楚各起倾国之力,准备大战一场,争夺中原霸权。齐桓公率领八国之众,向南挺进,到达楚国边界时,出问题了,一个身穿官服的人早早等在那里,一见齐桓公的车队到来,上前就说,见过中原霸主齐侯大驾,外臣奉命在此等候久矣。


此人正是楚国大夫屈完,身出公族,奉楚成王之命为行人,行人就是外交官,专门负责迎接诸侯上卿,款待往来宾客。

屈完这个行人是临时性的,是楚成王特命的,因为此时要迎接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干不了。屈完有胆有识,只身面对数十万众,毫无惧意,不卑不亢。楚成王这手玩得溜啊,至少向齐桓公透漏两点讯息,一:我不怕你,二:我已经知道你的军事行动,小心点儿。派人迎接为敬,只身迎接为吓,高手。


齐桓公很纳闷,这楚国怎么知道我们行军至此?管仲说,这还用问吗,肯定有人泄密了呗。先别管谁泄密,眼前这人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即是奉命而来,我以大义责之,让他自知理亏,无地自容,楚王之威堕矣。管仲乘车而出,问礼毕,二人展开一场答辩,这实际上就是齐楚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屈完作为主官,先说话,主要说了两点,一:代楚王问好。说是问好,其实很明显,那就是明白告诉你,你们想干什么,我们楚国全知道,最好放聪明点儿,所以与其说是问好,不如说是警告。二:问责。这个问责也是打着楚成王的名义,你齐国霸北方,我们楚国统南方,地隔千里,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现在齐主统大军,无故到楚国来,想干什么?什么意思?屈完语言也很凌厉呀,直接开怼,你们想咋卓吧。


管仲乃当世人杰,肯定不会被屈完问住,说,我告诉你俺想咋卓。管仲一口气说了三点,连答带问,丝毫不落下风。第一点:自申。我们齐国的老太爷姜太公有大功于周,获成王之封,召公之命,世为方伯,掌握征伐,夹辅周室。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都是我齐国之管辖范围,哪里不可以去,哪里不可以打,到你楚国来,怎么啦?不行?第二点:答责。你说什么我们无故到楚国来,狗屁。周室东迁以来,人成了鬼,鬼成了死鬼。寡君奉命主盟,为中原霸主,修复祖先功业。再看你们楚国,既不朝拜,也不上贡,什么玩意儿。我们奉王命征讨,谁说是无故来着。

第三点:问难。昭王到你们楚国来,死在楚国了,没回去,怎么回事?难道你们楚国没责任?我们该不该问一问?昭王就是西周第四代君王周昭王,周昭王信奉武力,曾三次征讨楚国,迫使楚国东迁,定都丹阳,就在他第三次御驾亲征时,死在楚国了,淹死在河里。管仲就拿这个说事。
管仲言辞犀利,说的都是楚国的短处,而且都是事实,一般人很难应付。


屈完不是一般人,可以说应付自如,针对管仲所说的三点,给了三个答复。第一点,屈完默认,你牛逼,我认了,总行了吧。第二点,不朝拜、不上贡,也不是我一家,天下诸侯都是这样,这是周王自己把纲纪搞坏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虽然如此,总是我们理亏,我回去以后一定奏明楚王,上贡,朝拜。第三点,昭王之死这个大罪我们可不敢背,他被淹死,是因为船只不牢,和楚王没有关系,不信你可以到汉水附近去调查调查。
屈完也是猴得很呐,周昭王都死了三百年了,上哪去调查。其实,周昭王是自己作死,倒怪不得楚国,他三次伐楚,弄得楚国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民怨沸腾。第三次御驾亲征完了以后,准备过汉水回国,结果汉水上的船都被凿沉了,周昭王强令汉水附近的居民给他造船,谁不造就杀了他,楚国居民不得不从。

说实在的,周昭王就是个侵略者,到了楚国,他手下的士兵还能干什么好事,烧杀抢掠一样没少,人家就是给他造船,能心甘情愿么?于是,船工就在船上动了手脚,船板都是用胶水粘的,只砸了很少的铁钉。周昭王不知道,乘船过江,被风浪一打,船散架了,周昭王就这样被淹死了。管仲想把周昭王死的罪名安在楚王头上,屈完不认,也不敢认,一是没做,二是罪名太大,却教管仲去调查三百年前的事,也是够狡猾的。
屈完陈述完毕,说,这样吧,我把贵国之情由回复寡君,看他怎么说。说完,就走了。


屈完走了以后,管仲觉得在和屈完的交锋中没占什么便宜,下令进兵,驻扎陉山,前面就是汉水。楚国这边是子文为大将,屯兵汉南,只等北军一过河,便大战一场。诸侯见管仲约住大军,禁止渡河,纷纷进言,咱们已经深入楚地,何不过河,决一死战?管仲有自己的打算,做了一番分析。首先,管仲和屈完舌战的目的本来是想用言语让楚人屈服,进而取得对方的降书或认罪书,这就算不战而屈人之兵。想法是很好的,可屈完这人不好说话,即使面对管仲,屈完也是丝毫不落下风。没办法,管仲只好下令进兵,以兵威震慑楚国。现在屯兵陉山,面临两个选择,打,不打。如果打,齐楚双方各有优劣,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人多势众,兵强马壮,但是属于客场作战,补给线很长,如果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则非常不利。楚国的劣势是人少兵少,但是主场作战,补给快捷方便,有利于打持久战。而就双方的实力来看,一旦开战,一时半会儿是分不出高下的,必将陷入持久战。管仲基于以上考虑,认为不能轻易开战,否则很难收场。而不打,顾虑就少的多,不打仗就不会死人,各种消耗也小得多,而且楚国是有想法的,他是想讲和的,否则楚王不会派屈完作行人,他要是想打,最好的办法是派一队伏兵,先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既然没有这样做,证明楚国有求和的心思。诸侯陈兵陉山,楚王肯定也害怕交兵,还会再派使者过来,到时趁机取成(取成就是受降),管仲的原话是:以讨楚出,以服楚归,不亦可乎?诸侯觉得管仲说得很有道理,但也有人表示怀疑,你说他派使者他就会派使者吗?如果不派呢?


楚成王还真派了,使者还是屈完。楚国令尹子文是和管仲齐名的当世英杰,虽未谋面,英雄相惜。管仲屯兵陉山,裹足不前,子文就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子文也是同样的心思,于是建议楚成王再派使者过去,察看对方强弱意向,然后再决战和。楚成王问派谁,子文说,还是屈完,他和管仲过过招,熟悉套路,他去最好。屈完说,我去可以,上一次管仲说我们不上贡,这个错我已经认下了。王上要想求和结盟,解纷息兵,我一定全力以赴;王上如果要打,那趁早找别人,我不行。楚成王说,是战是和,我全权交给你处理,既然让你去谈判,你可以代表我临机决断,不要有什么顾虑。屈完于是再次出使齐军。
屈完这人也是心机很重的,他这里有一个担心,当然这个担心书中没有写明,不过可以看出来。他担心什么呢?他怕楚王别有用心,也许楚王想打,派自己去稳住敌人,他趁机突然袭击,那自己不是玩完了吗?这就是屈完的担心,他怕自己被卖了,所以才说,你要打找别人的话。


屈完再次出使齐军,面见齐桓公后,主要申明了两点,第一:服罪。你们不是说我楚国不上贡吗,我回去给楚王说了,楚王已经承认错误,日后定当按时朝贡。第二:退师。屈完主张罢兵和解,申好结盟,其实也就算是服软了吧,即所谓“请成”也。不过请成有一个条件,就是诸侯联军退兵一舍,以示诚意。一舍就是三十里,屈完主和,此举也是为楚国挽回一点儿颜面。联军大将管仲也算是主和派吧,所以屈完的建议很轻易的就被接受了,齐桓公果命大军退后三十里,在召陵驻扎。


屈完回去复命,上报谈判结果,第一:我已经答应朝贡成周,第二:诸侯联军退兵三十里,以示和谈诚意。楚成王派人出去探查,中国大军果然退后三十里,他见齐桓公这么轻易就退兵了,以为他怕自己,想反悔,不想上贡周朝。这时候,令尹子文说了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八君信于匹夫,匹夫食于八君,可乎?”人家八国诸侯之君,率领几十万人,我们派去的只有一个屈完,你要求退兵,人家答应了,而且做到了,这叫八君信于匹夫;屈完也把话撂下了,现在你反悔,这叫匹夫食于八君,屈完在诸侯面前说过的话就代表楚国君臣的话,只要你不认账了,这些话就成了狗屎,楚国君臣成了什么,你自己想吧。楚成王一听,自扇耳光,送送送,上贡。就准备了八车金帛,去召陵劳军,劳军使者还是屈完。另备一车礼品,在齐桓公过目之后,上表入周进贡。


接下来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段,戊申起了个名目,叫做“齐桓公夸兵”。屈完劳军,齐楚两强之间的战争形势已经明朗化,基本上和盟已定,也就是说楚国认怂了,齐桓公获得了名义上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有些骄傲自满,而且大军远征,未经一战,未免徒劳。

于是,齐桓公在屈完劳军之后,安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式,诸侯联军队伍整齐,器械精良,盔甲鲜明,鼓声如雷霆震击,骇地惊天,队列连绵数十里不绝。齐桓公喜形于色,问,大夫曾观此雄兵否?这就是齐桓公夸兵,说得好听点儿是夸兵,说得难听点儿叫耀武扬威,想吓吓人家屈完,可惜,屈完不是被吓大的,即使是被吓大的,现在他也不怕了。屈完说了一番很有分量的话:君所以主盟中夏者,为天子宣布德意,抚恤黎元也。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若恃众逞力,楚国虽褊小,有方城为城,汉水为池,池深城峻,虽有百万之众,正未知所用耳!一席话说得齐桓公面红耳赤,心悦诚服的和楚国结盟,齐楚召陵之盟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齐楚召陵之盟以后,齐桓公完成了“尊王”的又一次壮举,其霸主地位更加不可撼动,所有人都很happy,只有一个人不满意,鲍叔牙。回军途中,鲍叔牙就问管仲,楚国还有一项大罪,僭号称王,你怎么不问,却问不上贡这些小事,什么意思?管仲说,兄弟,僭号称王这个台阶不好下啊,你要是让他去王号,楚成王肯定不愿意,两国势必开战,兵连祸结,非数年不能止息。上贡这个台阶好下,楚国服了软,我们也算功成身退,没白跑一趟,避免了很多纷争,不是很好吗。管仲的出发点还是以和为贵,所以不提僭号之事。鲍叔牙听了管仲的解释,嗟叹不已,没说赞成,也没说不赞成。


对于召陵之盟,史上说法不一,有的说管仲不动兵车,使楚国纳款,成就齐桓公千秋霸业,有的说桓公、管仲就是瞎搞,一开始兴师动众,结果没动楚国一根毫毛,虎头蛇尾,徒有虚名。


楚大夫屈完如约奉命前往周国上贡,不想周国内乱将发,究竟何乱,请继续关注戊申读东周系列。

楼主:郑戊申

字数:395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2-05 18:43:30

更新时间:2020-02-05 19:38:53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