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洪荒妖孽——五胡十六国战记

洪荒妖孽——五胡十六国战记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6)

王猛这个人,打仗的本事,一点也不输于慕容恪。

打敛岐羌,他把姚苌做了先锋官。

姚家本是西北羌人的头领,王猛这个做法,与三国时诸葛亮令马超守西部是一个道理,敛岐羌一见姚苌亲自来战,二话不说,投降了一大片,只剩下首领敛岐逃了。略阳遂平。

王猛是个爱较真的人,岂能放过敛岐?穷追不舍,这时候突然接到命令——救援李俨。

李俨不是和敛岐一伙的么?怎么打了敛岐,反倒要救李俨?

话分两头,还得从前凉说起。

前面说了,王猛打敛岐的时候,前凉刚好打李俨,敛岐败了,李俨也败了。

前凉主张天锡猛攻李俨,连下陇西城池,李俨是一退再退,退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州临夏县),退无可退,一着急,遣使入侵,送儿子给苻坚作人质,降了。

投降了,就是自己人,岂能不救?不救,地盘就是前凉的了。因此王猛受命,救援李俨。

王猛分兵三路,一路继续追击敛岐,一路守住已得地盘,自己亲率一路,来救枹(bāo)罕。救枹罕,必遇前凉军,苻坚怕他兵力不够,特加派两万人马,援助王猛。

王猛进兵如风,眨眼到了枹罕城脚下,正遇前凉军攻打李俨,形势甚急,他二话不说投入战斗,打前凉军一个措手不及,俘杀一万七千余人,前凉主张天锡闻讯大惊,亲自率军来战,与王猛于城下对峙。

我们一直在说中原战事,对前凉小朝廷交代不多,我就简单说一下这张天锡是怎么回事。

前面我交代过前凉第三代首领张茂,张茂死后,无后,由侄子张骏继位,张骏挺能打,将西域龟兹等国打服了,小朝廷焕发新风采,于中原混战之时,竟称霸西方。张骏死后,其子张重华继位,疆域直达吐鲁番,兵势达到极盛。张重华死后,年仅十岁的儿子张曜灵继位,不久,王位为张骏长子张祚篡夺,张曜灵被杀。张祚篡位,国人不服,前凉陷入战乱,国势大衰。后张祚为乱兵所杀,张曜灵之弟张玄靓被立为凉王,时年五岁。张骏的小儿子张天锡掌朝政。后张天锡杀张玄靓,自立为王,获得晋朝的承认,封为西平公。

这就是张天锡的来历。

到张天锡这辈儿,由于前凉经历了几次内乱,国力大不如前,因此他挺着急,急着要对外扩张,恢复往日气势。所以虽然对面是王猛,他也打算碰碰这个牛人。

王猛深知,此时羌人为祸,内乱未止,李俨反复不定,若与前凉贸然动武,万一两败俱伤,李俨复起,局面将难以收拾,因此他写信给张天锡道:我虽受命救李俨,但与你并无恩怨,打与不打,还要听朝廷指派。若你与我对峙,旷日持久,只恐李俨得渔翁之利,不如你先撤军,由我救李俨,交与朝廷处置。我走后,你将此处居民财务,徙往凉州,岂不两全?

好厉害的王猛,打仗是把好手,生意场上也不错。

张天锡觉着这买卖有利可图,没二话,退兵了。

王猛见前凉军退了,便派人通知李俨:你不是投降了么?开门呐。

李俨不开。

他怎么不开门呢?

此公反复无常的毛病又犯了。他手下有个将官叫贺肫(zhūn),见前凉军撤了,就忽悠他,说你看,王猛远道而来,且以救兵自居,必不设防,不如趁机打他。

要说李俨不怕王猛,那是假的,所以他没听贺肫的,但贺肫的话多少让他动了点心,所以他也不开城门,打算同王猛耗着,耗到对方无粮自退。

王猛是什么人?这点招数岂能奏效?他见李俨不开门,情知有变,立时心生一计。

第二日,王猛命大军跟随,但不要太近。他独自乘车,白衣小帽,未带甲胄,带了几十个精壮军卒,来到城门口,冲城上说我是王猛,你家主公不够意思,我来救他,他倒怕我害他,如今我仅带数十人与他相见,他总该见我一面吧?

李俨闻报,心里也不是滋味,确实有愧,人家远道而来,救我于水火,我闭门不见,招呼都不打一个,传扬出去,天下皆知我无信义,干脆,见就见吧,反正我身后有大军,怕他几十人发难不成?
想到此,便整衣抖甲,带上亲随,直奔城门。

城门渐开,李俨当头站立,笑容满面,见门外正是王猛,便作揖,要客套两句,谁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猛手下数十名精兵猛地涌上,七手八脚,就在城门口将他捆翻,李俨的亲随及守城将士见势不妙,拉刀执戟,就要救回主帅,却见那几十名军卒将刀剑横加李俨脖颈,一时间投鼠忌器,谁也不敢妄动。

王猛令押着李俨,一马当先入城,不久,大批秦军于身后出现,枹罕城内将校皆降。

平了枹罕,王猛一脸怒气,责问李俨因何不开城门,李俨吓得叩头如捣蒜,却将责任推给贺肫,王猛也不多问,令公开问斩贺肫,押送李俨回长安。

苻坚宽厚得过了头,如李俨这般小人,他也不杀,封为光禄勋,赐爵归安侯。而那位叛乱的羌族首领敛岐,也早被擒拿。

刚平了李俨与敛岐羌,又有好消息传来:前燕慕容恪,病危。

自打征战河南回来,慕容恪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积劳成疾。公元367年5月,他不行了,临终前交代:国家大事,交给慕容垂,若不交给他,国家必将危难。言罢而终。

慕容恪一生用兵如神,对外凶狠狡诈,对内宽仁清明、克己奉公,抛去民族矛盾,就个人能力而言,无论作为统帅还是辅政大臣,均为楷模。

苻坚闻听慕容恪病故,大喜,想发兵图燕,可又一想,不知燕国内是否还有能人,便派细作入燕,观其动静。

细作的名字叫郭辩,苻坚派了个使团去燕国朝贡,郭辩以副使的身份随团进了燕都。

入燕都后,郭辨立刻上下打点,将前燕的公卿贵族贿赂个遍,然后去找燕国司空皇甫真。

为什么找他?

此公的哥哥和两个侄子,都在前秦当官,郭辩去找他,就想相印证一点:是否所有的公卿大臣,都那么糊涂。

要知道,他入燕后一通打点,只要是明白人,就知道,他郭辩没安好心。可明知他没安好心,那些个公卿还是受了他的好处,这说明慕容恪死后,前燕朝廷已经迅速腐化。如果这个哥哥侄子都在敌国做官的司空大人皇甫真也收了他的礼,那就可以将此公发展为前燕内部的眼线。

但如果此公不收礼呢?

那郭辩此番入燕的目的,就可能会大白于天下,而他郭辨,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但同时前秦苻坚也会知道,燕国内部团结尚紧,不能轻动刀兵。

无论怎样,只要一去,就将达到侦查的目的。

好间谍郭辩,以大无畏的气概,叩响了皇甫真家的门。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7)

皇甫真见有前秦使者拜谒,立刻迎入厅堂。

郭辩不但是个很有勇气的间谍,还是个谈业务的高手。他并不愿开门见山的将自己此番来的目的和盘托出,而是先试探对方的态度。

郭辩说:“我虽然是秦人,但秦王苻坚却杀过我的家人,而且,我与您的的哥哥、侄子关系都不错。”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再明显不过。一、我与前秦有仇;二、我与你兄弟处得挺好。

郭辩这是故意说假话,这句假话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如果皇甫真借机劝他投燕,则郭辩就可以长期潜伏在燕国;如果皇甫真听出来这是假话,必要治罪于他,但治罪一国使臣,必要朝廷同意方可,而郭辩恰好刚刚给前燕公卿大臣都送过礼,正好借此机会,看看那些收了礼的大臣们有何反应。

也就是说,无论皇甫真采取何种措施,都对郭辩的间谍行动有利。

皇甫真果然是个干臣,听完郭辩这句话,火冒三丈,他说我从不管境外之事,你郭辩与秦有仇,和我有甚相干?却还将我兄侄搬出,意欲何为?我看啊,你不是好东西。

说完吩咐人,将郭辩押送朝廷,他亲自上朝面君,把事情一讲,要求杀郭辩。谁知前燕大臣尽皆收礼,竟都不同意处置郭辩,小皇帝慕容暐没主意了,既然大家都说不要杀,那就放了吧。就这么把郭辩放了。

郭辩奔回前秦,将在前燕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结论是:前燕已无纲纪,随时可以攻取。唯有皇甫真,还是个能识机变者。

苻坚大喜,自此开始盘算如何灭燕。

谁知还未等做好灭燕计划,前秦自己先乱了。

这次兵乱的根源,与上次苻幼反叛一样,都来自上一次的政权交替。

前面我交代过一句,苻幼,是苻生的弟弟,苻生无道被杀,苻幼不服,举兵反叛,结果败亡。但与苻生玩得好的兄弟共五个,苻幼死了,还剩四个,分别是晋公苻柳、赵公苻双、魏公苻廋(sōu)、燕公苻武。

其中,晋公苻柳,守山西蒲阪;赵公苻双,守甘肃上邽;魏公苻廋,守河南陕城;燕公苻武,守甘肃安定;也就是说,前秦西、北、东三面的防务,竟交给了四个与废帝苻生十分要好的公爵。

王猛刚一被启用的时候,就警告过苻坚:你杀苻生,而继续用五公爵领兵(包括苻幼),日久必生大祸,请尽杀之。仁慈的苻坚不干,说杀自家弟兄岂非不仁?果然,不久苻幼便反。平定苻幼后,王猛及其他大臣又劝苻坚赶快诛杀其余四公,苻坚还是不听,结果又被猜中————据细作禀报,四公自367年9月以来,交往频繁,似有串通作乱之嫌。

苻坚这才警惕起来,便传令,让这四大公爵回长安,你若造反,我出师有名,你若不反,我也将你看起来。

结果命令一出,四公尽反。

反了,就得打,因此前燕暂且放在一旁,先把这四个干服了再说。

公元368年1月,苻坚派四路大军,征讨四公。

第一路,后将军杨成世,打甘肃上邽的苻双。

第二路,左将军毛嵩,打甘肃安定的苻武。

第三路,王猛、邓羌,打山西蒲阪的苻柳。

第四路,前将军杨安、阉大哥张蚝,打河南陕城的苻廋。

内战,又见内战。

且说河南陕城的魏公苻廋,有贼心没贼胆,见杨安、张蚝来伐,索性一扭头,投了前燕。

这对前秦帝国来说,无疑是个大地震。

造反的这四公里,魏公苻廋驻守的陕城最是紧要,陕城一过,就是潼关,而潼关是自东边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也就说陕城一丢,潼关必然危急,潼关危急,整个关中都危急,所以苻廋这一投前燕,苻坚的心脏就开始抓狂,他赶紧派大量军队,驻守华阴县,意图以兵为人墙,堵住前燕东进之心。

此刻对前燕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前秦内部争斗,一连反了四处,连王猛都成了救火队员,若此时发兵入陕,机会不可谓不大。
可惜,慕容恪已死。

慕容恪死后,掌握国政的,是慕容评。

慕容评,前燕老祖宗慕容廆的儿子,活得真久。

老爷子岁数大,做事儿比较稳当。慕容恪临死前交代,要让慕容垂执政,可慕容垂不得可足浑氏的喜欢,加上慕容俊时代曾盛传慕容垂将谋反,因此慕容恪一死,慕容垂基本上靠边站。

那么不用慕容垂,用谁呢?

慕容评认为,用人要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要年纪小,因为年纪小好把控;二要为皇族直系亲人,关系近,不惹事。因此他把全国的军队,交给了小皇帝慕容暐的弟弟慕容冲。

慕容冲时年九岁,九岁的大司马。

他还有一个很惹人喜爱的字:凤凰。从他未来的经历来看,他确实是只凤凰,涅槃而后飞升。

皇帝、大司马皆年幼,慕容垂又靠边站,朝政大事均由慕容评出。那么此刻前秦大乱,陕城归顺,朝中大臣纷纷要求趁机攻打陕西,灭掉前秦,却遭到慕容评的否定。这老头子说:“秦,大国也。今虽有难,却没那么容易被打败。当今主上,不如先帝;我们这群人,也不如慕容恪。所以闭关保境足矣,灭秦不是我们的事儿。”
庸才。

再说那位可怜的魏公苻廋,他举城投靠前燕,本指望燕军云集,帮他解围,谁知眼瞅着杨安、张蚝的人马越来越近,慕容氏竟不发一兵,苻廋可就熊了,写信给慕容垂、皇甫真,连番告急,信中大叫,说今日你们若失此良机,他日苻坚、王猛缓过手来,你们就遭殃了!

慕容垂、皇甫真接信后直摇头,慕容垂苦笑道:“主上年幼,太傅(慕容评)见识短,此刻尚且坐失良机,他日能敌王猛、苻坚?”皇甫真说是啊,可惜我们说了不算。

前燕不动地方,前秦可就放开了手脚,四路平叛大军你追我赶,争欲立功。

368年3月,杨成世与苻双、毛嵩与苻武在甘肃率先交上了火,两路人马与叛军大战一场,结果出乎意料——大败而归。

赵公苻双、燕公苻武士气大振,合兵一处,乘胜追击,竟一直打到陕西榆眉(今陕西宝鸡市千阳县),苻坚慌个不了,赶紧派将军王鉴、吕光等领兵三万,再敌苻双、苻武,本来是平叛战斗,此时成了保卫战了。

王鉴、吕光等率军奔榆眉,正遇叛军前锋,叫苟兴,王鉴杀敌心切,就要先上,却被吕光拦住。吕光说叛军气盛,不可力敌。我有一计,可破苟兴。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多谢铸火。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8)

吕光的计策很是老生常谈,但很实用:深沟高垒,避而不战,待敌粮尽退兵而击之。

老生常谈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却往往很有道理。

好在王鉴不固执,他听从了吕光的策略,坚壁清野,高悬免战。

对一个斗士而言,最失落的,莫过于对手根本不应战,究竟是有后手,还是蔑视,根本拿不准。苟兴叫骂了足足几个月,吕光就是不动,苟兴真耗不起了,军粮已尽,走吧。

他刚一退兵,吕光等兜着屁股就追上来了,苟兴饿着肚子根本没法打仗,大败而走,前秦军背后狂追,苟兴拜入苻双、苻武军中,吕光等旋风般追至,苻双、苻武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阵亡一万五千余人,安定失守,二公败逃上邽,刚一进城,王鉴、吕光等便撵到城下,日夜攻打,连攻两个来月,苻双、苻武士气大衰,最后城防崩溃,二公被擒。

苻坚对这两个弟弟,非常生气,特别是苻双。

包括苻幼在内,造反的这五个公爵,有四个,是苻生的弟弟,独独这苻双,是苻坚的亲生老弟,不知怎么的,这位吃错了药,也和其他人合起来与苻坚作对,把苻坚气得要死,因此今日拿了他,并不轻饶,与苻武一并斩了。

苻坚不是挺宽厚的么?

宽厚没错,但人家都拿刀砍到家里来了,再宽厚也受不了。

赵、燕二公被灭,甘肃平定。再说山西。

负责攻打山西蒲阪的,是王猛、邓羌,与他们对抗的,是晋公苻柳。

苻柳一向领兵在外,对王猛没什么感觉,他见王猛一介文人,大为轻视,几次派兵挑战,王猛和吕光一样,闭门不战。

苻柳的心眼儿多点儿,他不像苻双、苻武似的,对手不打就傻乎乎的等。见王猛不战,他心生一计,令儿子苻良守住老营,他自己领一队精兵,悄悄往长安而去。

他是这么琢磨的:王猛邓羌在山西,王鉴吕光在甘肃,杨安张蚝在河南,长安必然空虚,我何不一面耗住王猛,一面偷袭长安呢?

想得挺美,可就忘了王猛是什么人,邓羌又是什么人。

苻柳率军出老营,往西走了一百多里路,觉着累了,便扎营休息。睡到半夜,突然炸了营——邓羌到了。无数前秦军兵冲入,大砍大杀如入无人之境,苻柳带出来两万人,这一下至少被干掉多一半,这老兄爬起来就跑,领残兵往蒲阪老营就逃,刚跑到蒲阪城下,人喊马嘶,王猛到了,截住又是一番大杀,两万人只剩几百,随苻柳逃入城中。

敢情这仁兄的一举一动皆未逃过王猛的侦查。

王猛宜将剩勇追穷寇,一点也不闲着,挥军猛攻蒲阪,三四个月后,蒲阪被攻破,苻柳全家遭擒。王猛也不多话,将其全部斩首。此公做事一向决绝。

平定苻柳后,王猛以辅国大将军的身份,令王鉴、吕光等前来蒲阪会师,与邓羌一并攻打河南陕城。

368年12月,王鉴、吕光等与王猛、邓羌会师于山西,以王猛为帅,开到河南陕城。

距陕城三十里处,杨安、张蚝大军正与苻廋对峙,见王猛军来,欢呼雀跃,数路大军会和一处,狂攻陕城,魏公苻廋日盼夜盼慕容鲜卑救兵来,用四川话说,盼他个铲铲,一个兵也没来。最后陕城被攻破,他老哥儿被擒。

苻生、苻柳、苻武、苻幼都死了,苻健的儿子们,基本上就剩了个苻廋,如何处置苻廋,苻坚心里很矛盾。

杀了他,怎对得起死去的苻健?不杀他,又怎对得起自己?

思虑再三,还是将苻廋杀了。但赦免其子,并以其长子世袭魏公。

够仁义,可惜,过头了。

公元369年5月,也就是前秦刚太平了4个多月,突然平地一声雷,又出事儿了。

东晋大将桓温再次发飚,北伐了。

上次慕容恪南侵河南,拿下洛阳,当时桓温一来确实没把握打赢慕容恪,二来朝中出了点儿事,要处理,便丢了东都这块肉。眼下慕容恪也死了,还怕谁呢?来吧,打吧。反正世上就是秦燕晋三国,今日我不打你,他日你必打我,先下手为强,打。

桓温此次兵锋直指前燕,一来要报慕容恪攻洛阳之仇,二来要趁前燕无能人之际占个便宜。

他由山东西南的兖州出发,一个月后到了山东金乡。晋军水军居多,运兵运粮,全靠漕运,可此刻恰逢天气大旱,河道断绝,竟无水可用作漕运。桓温大怒,命人连挖运河三百里,竟将济水与其支流清水贯通,之后引水军下河,绵延数百里,直扑前燕,好不壮观。

就在桓温踌躇满志的时候,他手下有个参军叫郗超,心里却打起了鼓。

郗超的爷爷,就是郗鉴。

郗鉴是谁?

此公生于晋武帝时代,成年后举家南渡,东晋苏峻之乱时,曾誓师勤王,事后拜太尉,乃东晋名臣。

祖上英雄,孙辈也不差。郗超认为,桓温此次出兵危险重重。天气大旱,强挖河道,又是自动向西行船,即便船入运河,也是逆水行舟,速度不快。若照此下去,等打到前燕,燕军闭门不战,而水道又是逆行,粮食给养等一时难以运到,该如何是好?

基于这种考虑,郗超给桓温出了个主意:弃船步行,直取邺城。

邺城,前燕都城。目前燕国主弱臣昏,如大军迅速至邺城,燕国君臣必将惶恐,不是弃城而逃,就是出城速战,就算守城,其上下不一心,也难长久,我军届时胜算就大一些。就算一是打不下邺城,前燕都城被围,四周必然大惧,那时恐怕河南等地也会重新降我等,那么在地盘上,我们也占了好大便宜。

桓温不听,理由:对敌军外围势力视而不见,直接攻打敌军京城,太草率。

郗超并不气馁,他还有主意:于黄河以南建立粮食基地,大量屯粮,这样就有了很好的后勤保障,等来年粮草丰足,再攻燕国不迟。

桓温还是不听。

桓温认为,我有精兵强将,何惧之有?只管打过去就是了。

还别说,晋军果然厉害,自出得山东,一仗攻克前燕湖陆地区,俘获燕将慕容忠;再与前燕下邳王慕容厉战于河南开封一带,大败之,慕容厉一个人骑个马跑了;又在河南新郑东北地区大败燕将傅颜;大军一路开进,竟直达河南枋头。

慕容暐要疯了,怎么办?拦不住桓温。

还派谁去好呢?

他哥哥慕容臧。

慕容臧这小子年纪轻轻,怎是桓温的对手?好在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打不过,就没去打,而是派人去请援兵。

他请的援兵是谁呢?

他可真会请,竟请了前秦的王猛。

这就叫狼不来,却要找它来。

慕容暐也知道哥哥打不过桓温,所以派出慕容臧后,便与老爷子慕容评商议,是否奔回辽东,接着当草头王算了。慕容评也觉着有理,中原不太平,干脆,回去吧。

君臣二人,这就要回去。

谁知忽然一个声音响起:臣请击之,若不胜,再走不晚!

话音刚落,就见宫门口出现一个人——慕容垂。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9)

慕容垂此时的官职,是车骑大将军,职权范围,不超过宫廷侍卫。自慕容恪死后,这位十几岁就上阵冲杀的悍将,就这么窝窝囊囊的过。今日若不是紧要关头,他仍将继续保持沉默。

慕容暐、慕容评、可足浑氏实在是没咒念了。派一个,败一个,晋军越来越近,倒是不想让慕容垂领兵,怎奈自己这般弟兄太不争气。算了,今日且说今日,来日再道来日,先让他纵横一时吧。

于是,慕容垂终于再挂帅印。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人是没法打仗的。慕容垂命令,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三人随军出征;同时,令范阳王慕容德等率军一万五千,往石门方向而去;令豫州刺史李邽引军五千,往晋军后方走,意图断其粮道。

慕容德等人去石门做什么?

桓温此次北伐,粮食全靠漕运,他挖通运河的目的,就在于运粮。

既然是北伐,就要一路北行,从山东过河南,去河北。而石门,恰恰就在华北平原的南部,且处在河流旁。也就是说,桓温的运粮船队,必要经过石门,方可到达华北。

因此,堵住了石门,就等于堵住了晋军的粮道。所以慕容垂派慕容德等守石门,意义非比寻常。

如果石门被堵,燕国豫州刺史李邽再由后方截击晋军的辎重部队,那就会造成晋军粮草前进不能,后退无路的情况,如果是这样,则无论桓温多能打,也得撤军。

慕容垂果然厉害。

桓温也不傻,慕容垂能想到的,他自然也想得到,石门的重要性,他非常清楚,因此在慕容垂派出慕容德等人之前,他已派出了豫州刺史袁真,去攻打谯郡、梁国两地,这两地离石门很近,拿下这两地,就有占领石门的希望。

怎么东晋也有豫州刺史?

嗯,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两个国家,却对同一个地方都设有官职,都认为此处是自己的,这也算乱世中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吧。

慕容德和袁真都奔石门而来,在双方统帅的心智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时间,就是一切,谁先抢占阵地,胜利就属于谁。

很快,袁真到了谯郡、梁国二地,此二地都在今日的河南商丘附近,这老哥儿甩开膀子就开打,等他把梁国谯郡都拿下了,才发现,石门把守得很严,一时竟拿不下来。

这没办法,谁让这块地盘不是你的呢?

又狂打几个月,石门依旧无法攻破,袁真头上可就见汗了。

一直打到369年9月,石门还是没拿下来,此时,慕容德等人却到了。

完了。晋军粮草被堵在石门,无法北上。

不久,慕容德出兵,以伏击战大破屯驻在石门附近的晋军,李邽又猛袭晋军运粮队,双管齐下,晋军辎重部队人员、物资损失惨重。
后勤部队被打垮,主力部队也没得了便宜。

慕容垂令尚书郎悉罗腾为前锋,大战桓温。这悉罗腾乃氐族豪强出身,勇冠三军,不乏智计,他第一战,便将叛燕投晋的原燕国向导生擒,接着奋勇向前,阵斩晋将两员,晋军气势顿时为之所夺。

晋军处境顿时不妙,前有慕容垂拦路,后方粮草不济,恰好此时,又听说前秦受前燕邀请,已派兵进入河南,不日即将与燕军会师,桓温无奈之下,只好退兵。

且说燕军诸将,闻听桓温退了,纷纷要求追击,却被慕容垂拦住,他说各位不要急,桓温此人,向来警觉,我料他必设精锐部队殿后,此时追击,讨不得便宜,所以我且不追。我越是不追,桓温越是怕我追,必然会加紧赶路,等他将精力都用在赶路上,殿后的精锐也因赶路而被折腾的差不离了,咱们再追不迟。

果然,桓温听说燕军没追,忙令大军速速撤退,一路猛跑,建制不成建制,纪律松散,渐渐疏于防范,探马报与慕容垂,慕容垂道:“桓温可击!”

燕军数路并进,连守石门的慕容德都加入了追击行列,于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桓温,晋军损失上万。

此次北伐,再告失败。桓温将一腔怒气全发在那位豫州刺史袁真身上,不是你没拿下石门,我军岂有此败?便上书朝廷,要将袁真废为庶人。袁真焉能服气?当即上书自陈,反告桓温不会用兵。谁知晋廷怕桓温势大,自然不敢支持袁真,袁真大骂岂有此理,一怒之下,以寿春全城,投降前燕。

这多好,赔了夫人又折兵,连寿春也丢了。

不说桓温灰头土脸的回去,再说秦燕二国。前秦以援助前燕为名,屯军颍川,隐约已有河南西南半壁,可前燕非但没有任何警惕性,反倒派使臣与前秦结好,以求得前秦保护。结果派的这些使臣鱼龙混杂,有的人为求富贵,竟将燕国朝内形势和盘托出,以图在前秦求得一官半职,天长日久,前秦上下对前燕虚实尽知,苻坚、王猛的灭燕之心越来越膨胀。

那为何还不发兵北上呢?

苻坚虽然宽仁,王猛虽然多智,但他们始终很忌惮一个人——慕容垂。

有慕容垂在,不可轻易伐燕。这是苻坚的想法,也是王猛的思路,即便强如王猛,也不敢轻捋虎须,这就好比两个身负绝学的高手,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先行发难,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招使出,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可光忌惮也不行啊,怎么才能敲掉这个拦路虎呢?

王猛想破了脑袋,也没拿出好主意。

一直想到369年11月,当王猛仍为慕容垂的存在而头疼不已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消息:慕容垂领着全家老少,来到前秦。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白天更新,晚上休息。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10)

慕容垂来前秦干吗?出差?旅游?自寻死路?

都不是,他来投降。

不是刚打了胜仗么?堂堂一国主帅,怎么几个月不到,就投外国呢?

被逼的。

前面我说了,慕容垂本来就不招人待见,他要是老老实实呆着,倒还有太平日子可过,可惜此人耐不住寂寞,大敌压境之下,毛遂自荐出征,还打赢了,这就麻烦了。

越是能耐人,越招人嫉妒,自从胜了桓温,慕容垂在国内人气飙升,各阶层都视之为偶像级人物,一片颂扬声,止都止不住。

慕容暐、慕容评坐不住了。

这还了得?往日里慕容俊在时,就常说要提防此人篡位,今日他倒成了功臣,军队听他的,这要不压抑一下,他还不反天?因此慕容评对所有参战将士,包括慕容垂在内,皆不封赏。

慕容垂就不高兴了,对事不对人呐,你和我有什么仇怨,冲我来,何必连带这些个为国浴血的将士?他再三要求朝廷加封,三说两说的,就和慕容评闹掰了。

慕容评气得吃不下睡不着,就跑去太后可足浑氏那里告状,可足浑氏是个昏庸无比的女人,听慕容评添油加醋这一说,她就火了,说这个慕容垂迟早要反,我看,杀了他。

可足浑氏这个人,人如其名,确实浑球的不一般。你要杀人,倒是背着群众商量啊,可她不,大大咧咧当着宗室亲朋的面,就和慕容评商议开了,群众里面恰好有两个人,与慕容垂关系好,一个是慕容恪的儿子,叫慕容楷;一个是慕容垂的舅舅,叫慕容兰建;这两个一听什么?打了胜仗反倒要杀?不行,得通知慕容垂!

二人悄悄地就把消息透露出去了。

不但透露出去,他们还给慕容垂出主意,说你呀,赶紧起兵,杀了慕容评,还有曾经领过兵的慕容臧,剩下可足浑氏和慕容暐,就没咒念了。

慕容垂不答应,他说这么干,国家就乱了,前秦刚好有机可乘,不可。

慕容楷、慕容兰建劝了半日,见慕容垂不答应,两个只好退出,继续打探消息。没多久又得到风声:可足浑氏等已做好准备,将派兵拿人了。

二人失魂落魄,赶紧又跑回慕容垂府中,说快快快,再不做准备,你真玩完了!

慕容垂还是不答应兴兵杀戮,说这样吧,实在没办法,我只有逃出河北,暂避一时。

可逃去哪儿呢?

世子慕容令(慕容垂为吴王)说话了:不如回辽东。

慕容垂不言语,在他看来,割据一方与造反没什么区别,他不愿意。

慕容令看出父亲的忧虑,道:“今主上暗弱,一切都交给了慕容评,慕容评没本事,一旦敌军入侵,只恐身死国灭!父亲您在这种情况下逃去辽东,不但不是反叛,倒还为保住慕容一脉做了贡献。父亲去辽东后,暂且安身于龙城(前燕故都),上表向主上说明情况,就好像历史上周公旦称王一样,迟早会得到主上的理解。就算他暂时不理解,我们也可一时无虞。”

慕容令说的周公旦称王是怎么回事?

这是个典故。

西周刚建立的时候,武王早亡,子嗣尚幼,是为周成王,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当时周边四面不宁,许多部落都想趁着武王病故,起兵造反。那么周公旦为了使政局稳定,群众有主心骨,便称王了。按理说他不该称王,但那时情况特殊,若他不称王,则无名义执掌朝政,敌人如发动战争,谁来操控大局呢?一开始,周成王也不赞成他这么做,但后来看到周公旦果然为国操劳,也就理解了,不但支持他称王,还将所有的权力都给了他。

今天慕容令就用这个典故,劝慕容垂回辽东,以周公辅政的姿态,称王自立。

慕容垂思考半天,终于点了点头,也只好如此。

他与世子商议好了出行日期,然后吩咐家人到那时全部换成便装,混出邺城,奔回辽东。

到了那日,说走就走,慕容垂全家化装出行,待出了邺城,一路往北,走到邯郸的时候,出问题了。

慕容垂有个小儿子,叫慕容麟,这孩子一向不听话,慕容垂不喜欢他,估计路上又说了他几句,此子一怒之下,跑回邺城,将行动路线全部告知慕容评。

青春期教育没做好,后果严重。

慕容评听说慕容垂跑了,马上告诉慕容暐,派西平公慕容强率军追击。等慕容强追上慕容垂一行的时候,慕容垂他们已经到了幽州范阳一带。

慕容强往前一看,当先一人拦路,正是慕容令。

慕容令身为世子,勇猛无匹,慕容强深知此人得乃父真传,不可小视,自己掂量掂量,认为不是对手,想了想,这位真不白给,扭头跑了。

慕容令逼退慕容强,回来对慕容垂道:“主上已知我等去向,只恐路上多有拦截,辽东去不了,又一时无他处可去,不如投秦!”

慕容垂仰天长叹道:“今日之计,还有别的选择么?”

就这样,前燕第一大将慕容垂,阴差阳错的,投了前秦。

不久,慕容楷、慕容兰建也跟着归了前秦。

当苻坚得知慕容垂投降过来时候,他以为在做梦,等明白了这不是梦,哎哟把他美得,亲自迎接到长安郊外,拉着慕容垂的手,嘴乐成了瓢,说这是天意,我要与你共定天下,然后上泰山封禅!然后将幽州作为你的封地!世世代代!

这苻坚已经是晕头转向。

随后苻坚看看慕容令、慕容楷等二代人物,越看越爱,此公惜才如命,马上赏赐金箔巨万与他俩,没理由,就是喜欢,喜欢就得给钱,这还要理由么?!

陕西父老久闻慕容垂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有股气概,登时议论纷纷,仰慕者众。

这种景象可就急坏了一个人——王猛。

王猛的书,不是白读的;王猛的本事,也不是吹出来的;王猛的眼光既独到,又狠辣,他见慕容垂一家刚一到陕西就大出风头,不禁忧心忡忡,找个没人的地方,他对苻坚说:“慕容垂父子,犹如龙虎,岂可驯化?此时他们遭难了,来头我等,他日一有风云,必不可制!不如早早除之。”

这句话可谓金石良言,像王猛这般头脑清醒的人,古代不多见,现在也很罕见。

可惜苻坚那脑袋还晕乎着呢,谁的话也听不进。他说我正要网罗四方英雄以图四海,奈何杀之?且刚才我已经说了要与他共定天下,岂能出尔反尔?匹夫尚且信守承诺,何况我万乘之尊乎?

他不干,非但不杀,还封慕容垂为宾徒侯,冠军大将军。

再说前燕,自慕容垂走后,国是日非,可足浑氏干政,慕容评贪污,买官卖官,朝纲大乱,上下离心,整个上层结构摇摇欲坠。

而前秦,此刻已做好了伐燕的一切准备。

但挑起战争总得找个借口,秦兵虽盛,找什么借口呢?

有了。

桓温北伐的时候,慕容臧曾经找王猛为援军,后来燕主慕容暐又派人请苻坚发兵,当时还承诺过,说只要你秦国发兵救我,我愿将虎牢关割让给你做酬劳。可后来秦兵也发了,桓温也被慕容垂打败了,前燕认为秦兵并未起到击退桓温的作用,便毁约,不再提割让虎牢关之事。

好,就拿它当借口吧。

苻坚派先使者入燕问罪:虎牢关因何不给?

燕主道:“那是我们使者当初瞎说的,你不要当真。再说了,咱两国谁跟谁,帮个忙不是应该的么?”

秦使也不多话,回去原原本本的就把燕主的话说了,苻坚一拍大腿:好嘞,王猛邓羌,领军三万,给我打!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11)

王猛邓羌等领兵三万,直趋洛阳,公元370年1月,兵临洛阳城下。

怎么打?

不用打。

守卫洛阳的前燕军队集体投降。

上层建筑一旦腐败,它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是很可怕的,表面的繁盛并不代表真正的实力,一旦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其团队的凝聚力就会轻易丧失,国家如此,军队如此,企业也如此。

拿下洛阳之后,王猛并未感到多高兴,因为心病难解——慕容垂的问题。

王猛是个清醒而固执的人,想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慕容垂的存在对前秦的未来是个极大威胁,他不能允许此人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此次出征之前,他便想好了除去慕容垂父子的办法,眼下洛阳已平,可以实施了。

他拿出一把刀,慕容垂的刀。

慕容垂的刀怎么到了他手呢?

此次出征之前,王猛曾提出,让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担当此次入燕的向导,慕容垂答应了。接着王猛与慕容垂狠狠喝了一顿小酒,喝得慕容垂心里热乎乎的,王猛一见慕容垂已有醉像,便提出了一个要求:把你的佩刀给我。

这和我们现在的业务应酬步骤是一样:先喝酒,再拉感情,再提要求。

当然,提要求不能太生硬,酒桌上总得培养一下感情,所以王猛管慕容垂要刀时的语气是很客气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有迷惑性的,他说慕容兄,咱俩相处不错,我要去打洛阳了,怪想你的,你把刀给我好不好?也好让我睹物思人。

慕容垂喝得迷迷瞪瞪,被王猛这么一忽悠,所有的警惕性都飞了,感情深一口闷,酒都喝到这地步了,一把刀还客气什么?拿去!

就这么着,王猛带着慕容垂的刀,出征了。

现如今洛阳打下来了,这把刀就该派上用场了。慕容垂一家人的性命,都在它身上。

王猛叫来一个人,此人叫金熙,慕容垂的亲随,此时,他已被王猛重金收买。王猛将此刀交给他,吩咐道:按计划行事。

金熙拿着刀,就找到了尚在王猛军中做向导的慕容令。他对慕容令说:“你父亲有信给你。”说着,拿出一封信,慕容令展开一看,正是慕容垂的笔迹(王猛够阴的),上书:我父子来此,只为逃命。今王猛嫉妒我们,秦王外表宽厚,内心难猜。我听说燕国君主有所悔悟,所以先行回国。我已动身,你也速速回国。

慕容令一见此信,心中大疑,父亲刚刚入秦,如何这般唐突便回去?可一看笔迹,确实是慕容垂的,又一看,嘿,老父的刀也在此,不由得不信。好吧,那我也走!

慕容令稀里糊涂的跨上战马,舍了秦营,直奔前燕。

金熙回来,将情况报告给王猛,王猛一笑:慕容垂,这回我看你如何脱身!

他立刻给秦王苻坚上书,说慕容令拿着慕容垂的刀叛逃前燕,此正是慕容垂主使,陛下快快杀之!

慕容垂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怎么也想不到,王猛如此阴他。他想逃走,已经晚了,被秦军拿住,押往宫中见苻坚。

其实王猛这一计,可谓绝户计,计中夹带连环,使人浑身是口也说不清,放了任何一个帝王,估计慕容垂都性命难保,可惜他运气就是这么好,遇到了千古第一宽厚的苻坚。

苻坚这心胸宽广到什么地步?这么形容吧,飞机都开得过去。

他一见慕容垂,第一件事儿,就是亲手松绑。然后满面带笑,说爱卿国家失和,来投效我,你儿子心不忘本,没啥过错。我不打算治罪与你,你何必跑得如此狼狈?

说完,该封官封官,该赏钱赏钱,以前是怎么对待的,如今照旧。
白瞎了王猛那条天衣无缝的绝户计,这才叫纯粹的娱乐自己。

王猛郁闷,慕容令更郁闷。他跑回前燕一看,全是燕兵,爹在哪儿呢?可就明白上当了,明白过来也晚了,被人家拿住,发配边疆。后来这小伙子在边疆还不服,又想扯旗造反,事败被杀。全是王猛害的。

370年2月,苻坚召王猛回,别看他不杀慕容垂,却也并未因此而怪罪王猛,反倒更加信任,欲封为司徒,王猛不受,此公十分聪明,深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前秦政权胡人为主,前番又狠狠教训了一番氐族贵族,此刻若无巨功,怎敢受司徒高位?那岂非做了出头鸟?

苻坚明白王猛的心思,也不勉强,4月,再派王猛督军六万伐燕,6月,兵出长安,直奔壶关。

壶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拿下壶关,往东北进军,便可直达河北邺城。

这王猛要一剑穿心。

很快,壶关拿下。

战斗过程,没有。就这么快。

拿下壶关后,王猛趋兵直取晋阳。晋阳乃山西省会,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早在王猛到来之前,前秦将军杨安已领兵攻打多时,毫无结果。王猛一到,立刻命令:挖地道!

这招儿灵,晋阳守军无论如何料不到。

很快,地道挖好了,王猛找来个能人——阉大哥张蚝,他说你不是号称万人敌么?今儿你就领人钻进去,把城门给我打开,算你首功。

张蚝没二话,领着几百人就下地道了,钻了一阵,估摸到了晋阳城下面,往上一拱,“轰隆”一下子,将地皮拱破,呐喊着冲向城门,杀散守军,开门落浮桥,王猛领军一鼓而入,晋阳被拿下。

接着王猛率军直扑河北,走到山西边缘的潞川一带,不走了。

怎么呢?

前面有燕军拦路,足足三十万。

而王猛,只有六万人。

这很奇怪啊,三十万燕军对六万秦军,平均五个打一个,那怎么秦军攻晋阳的时候,他们没去救,反倒老老实实的,在潞川这块儿守着呢?

您要知道这三十万燕军由谁领着,就明白为什么了——主帅:慕容评。

慕容垂走了,国内无能人,所以这次王猛伐秦,慕容暐实在是没招,把这老先生给祭出去了。但老家伙胆儿小,手握三十万精兵就是不敢打,索性做了一条看家狗,舍山西而不救,在晋冀边境上扎了个大营,盘算着把住门户就成。

别看三十万大军,根本没在王猛眼中,他认为慕容评粪叉也,别说三十万,三百万给你也是白扯,只要我找到你的死穴,一击之下,便灭了你。

可毛 说得好,战略上虽然藐视敌人,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王猛再有信心,也不敢随意进攻数十万敌军,他命令:将军徐成,明日一早便去侦查敌情,之后速速来报!

徐成领命而去。

王猛怎么也想不到,徐成这一去,竟险些引发一场内讧。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12)

如果把王猛的秦军比做一家公司,那王猛就是老总,管业务;邓羌就是副总,抓技术(只管打仗)。王猛指出开拓之路,邓羌领着技术人员去攻克难关。

那么此时王猛指定去侦察的这个徐成,就是技术副总邓羌手下的技术员。

按理说,老总派技术人员去执行任务,首先应该和技术副总打个招呼,由技术副总指派技术员;但王猛一向不拿自己当外人,也不和邓羌打招呼,就把徐技术员派出去了。

徐成奉命侦查,天还没亮就出发了,王猛就在大营里等着。等啊等啊,等到中午,没回来;又继续等,等到下午,没回来;再继续等,等到黄昏,终于回来了。

那年头没无线电,徐成去哪儿了,为什么一天未归,遇到了什么困难,王猛全不知道。等徐成回来之后,他早等得不耐烦了,一见徐成是火冒三丈,什么都不说,一挥手:推出去斩!

哎?!徐成心里不服,你倒问问我路上出了什么事儿啊,怎么一回来就要杀呢?太不讲理了!

有跟徐成关系好的,撒脚如飞,跑去告诉了邓羌。

邓羌一听什么?杀徐成?徐成是我的人,怎么杀他也不告诉我?

他三步并两步就来到了王猛营外,一瞧果真如此,邓羌也急了,赶紧跑到帅帐,对王猛深施一礼:“今敌众我寡,将要大战,徐成,大将也,不可妄杀!”

邓羌乃前秦之大将,戎马半世,服过谁?之所以与王猛客气,一来人家是公司老总;二来王猛治理氐族权贵的时候,邓羌也挺赞成;三来王猛确实有本事,邓羌佩服;所以他才亲自跑来求情,希望王猛能网开一面。

谁知王猛是黑脸一张,谁的账也不买,他面沉似水,道:“若不杀徐成,军法不立!”

邓羌那火儿就有点冒,但还是躬身施礼道:“徐成是我手下的郡将,虽然误了侦查期限该斩,但能否让他上阵杀敌,将功补过?”

王猛把手一摆:不成!非杀不可!

这个……

邓羌下不来台了。此人是个红脸汉子,这一没了台阶,便彻底绷不住了,他气冲冲回到自己的大营,下令:擂鼓!

鼓声一响,邓羌手下军兵云集。邓羌说今日讲不得了,王猛不讲道理,要冤杀徐成,大家给我抄家伙,打他!

有军卒飞奔而去告诉王猛,王猛没想到事情有这么严重,赶紧亲自前往邓羌大营看个究竟。

等到了邓羌营中一看,嚯,就见邓羌麾下将士刀出鞘弓上弦,真个要拼老命,王猛并不惊慌,却迅速走入邓羌帅帐,问道:“将军这是何故?”

我不就是杀你个手下么,你也不至于兴兵打我啊?

邓羌怒气冲冲道:“我受皇帝诏书要讨远处的燕贼,不料,今日却又有一处近贼,这近贼比远贼还可恨,竟要先杀自己人!待我杀了近贼,再讨远贼!”

王猛哭笑不得,自掌权以来,何曾被人如此奚落?燕军就在附近,邓羌倒要先闹,怎么办呢?

如果对手正在抢占你的市场,但你公司的技术副总此刻却因用人问题逼你让步,否则他就要带领全体技术人员跳槽;而且只要他一跳槽,你这公司绝对倒闭。要是你当老总,你怎么办?

只有先稳住离职人员,合伙共度难关,等日子好过了,再谈别的。

因此王猛当机立断:让步。

他笑容满面的看看邓羌,说将军不但勇猛,而且心中充满了义气呀,我佩服!好,就冲将军你这把子义气,我饶了徐成。

邓羌一听:真的饶了?

王猛说这还有假,饶了!

哎哟!邓羌忙跳起来,一把就把王猛的手抓住了,接着跪倒在地,叩头谢恩。

果然是个重义之人。王猛也得做做姿态,他拉着邓羌的手说:“其实我不是真杀徐成,我是想利用此事,试探一下将军你是否胸有大义呐,这么看来,将军对一郡将尚且如此重情,何况对国家呢?我放心了,放心了!有将军在,燕贼也不用怕了!”

好的政治家,就是一个好演员,王猛是,邓羌也是。

这件事儿其实并没完。

秦营演了一出“将相和”之后,王邓二人表面上好得跟铁哥们一样,就瞄着对面的慕容评发狠,恨不能一朝灭之。

慕容评干嘛呢?

他啥也没干。反正手握三十万大军,只要我不动,你王猛凭着六万人,插翅也飞不过潞川去,我就和你耗着,等你军粮吃尽,自然撤军。

因此这老家伙就杵在这儿,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日子过得极其滋润。滋润久了,老东西闷得慌,这成天介在军中,没什么娱乐不说,我也没钱赚啊。想我在朝廷里,天天那么多人给我行贿,还买卖官爵,日进斗金,眼下窝在这穷山恶水的,想做点生意都难。

他没事儿就在大营周围转悠,寻思着如何能赚点钱。

可军营四外,百姓早跑光了,谁和你做生意?慕容评冥思苦想了很久,有了!有赚钱的招儿了!

如果这老小子碰上改革开放,绝对是先富起来那批,脑袋太好使了。

他命令手下亲兵,将军营四周上山砍柴、下井打水的那些个地方,都给我设岗哨看管起来,军兵们砍柴打水,只要一来,就给我收费,不交钱的,不许他砍柴汲水!

看来这设点儿收费,古人早有心得。

这一来热闹了,三十万燕军烧柴喝水,都得缴费,这慕容评真是铁公鸡,都黑到自家人身上了。没过多久,前燕士卒怨气冲天,斗志丧尽。

有细作将此事报与王猛,王猛大笑,说慕容评,真奴才也!甭说三十万,就是有亿兆之众也不足惧,必破之!

说干就干,王猛派五千士卒悄悄出动,由小路摸到燕军营后,突然一把火,把燕军粮草给烧了个精光净儿,一时间火势漫天,连邺城都看清楚了,前燕主慕容暐赶紧派人探看,到了慕容评营中一瞧,哎哟,好惨,三十万人的粮食,没了;士卒个个恨的是咬牙切齿,一问,原来老爷子还在收费。

慕容暐再也坐不住了,再次派使责难慕容评,说你老人家是高祖的儿子,当以宗庙社稷为忧,怎么倒借着打柴饮水克扣战士的钱呢?你就知道赚钱么?天下我与你共有,你怕受穷是怎么的?若秦兵胜了,咱家国都没了,你要这些钱有什么用呢?

慕容评挨了骂,心里有些怕,怕燕主一个不高兴,撸了自己的官,所以他也不敢收费了,又一琢磨,不行,粮草被烧了,再不和王猛干一仗,我这些人非饿死不可。嗯,反正我有三十万人,不怕干不过你。

他给王猛写了封信,就一个意思:约日子,开扁!

王猛巴不得赶紧打,燕军士气低迷到极点,此时不打何时打?打!
秦、燕二军拔营而起,对阵于潞川。

王猛远远望去,见燕军重重叠叠,无边无沿,他把眼光投向邓羌,语气凝重的对邓羌道:“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敌也!成败之机,全在将军!”

没想到邓羌突然说:“如果这一战后,我能当上司隶校尉该多好。”

怎么临阵要起官来了?

不奇怪,谁知道这一仗打完还能不能活着?邓羌要官,无非是想得到他人的某种承认罢了,毕竟为前秦立下如此多的功勋,此刻六万对三十万,讨个官儿不过分吧?

可王猛是个谨慎的人,值此大战之际岂能随意许官?此例一开,将士纷纷要官才肯打仗,仗还怎么打?所以王猛道:“司隶校尉官职太大,我说了不算。不过安定太守、万户侯,我还是可以替您争取。”

万没想到邓羌一听,气呼呼的走了。

耶?!王猛可真急了,上次不是已经拉过感情了么?你要徐成我也给你放了,怎么临到头来你又耍小脾气呢?他马上追出去,直追到邓羌大营,此刻王猛是真急了,他终于明白,邓羌这个家伙,自傲得很,且脾气反复无常,不定想起什么来,说了就要得到,得不到就和你闹,真是个刺儿头。

王猛到了邓羌营中一看,邓羌不管不顾,抱起酒坛子,喝上了。嘿!王猛青筋蹦起老高,什么时候了,你还喝?他冲邓羌喊道:“快去打啊!只要你打赢,什么我都答应你!”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13)

答应就好。

建议技术人员学学邓羌,想加工资的时候就这么干。

开玩笑的,千万别这么干,否则领导那双小鞋离你不远。

能升官就有底气,该表现的时候就表现。只见邓羌一跃而起,酒坛子可没放下,一仰头来个嘴对嘴,咕咚咕咚猛灌一气,那可真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喝完了把坛子一摔,豪气,勇猛,牛皮。他跨上战马,呱啦呱啦跑回战阵,王猛讪讪的在后面跟着。

邓羌回到阵上,手持长矛,把胳膊一挥,张蚝、徐成二将一左一右紧紧跟随,呐喊一声冲啊!领着六万军就杀出去了。

前秦这六万人,和前燕那三十万人,有质的不同。

在慕容评没设点收费之前,在王猛没烧他们粮草之前,前燕的士卒和前秦的士卒没什么区别,但此刻的区别大了。

六万秦军,那是六万头老虎,而三十万名燕军,是三十万只鸭子。

鸭子再多,也是鸭子。鸭子是没有斗志的。

邓羌、张蚝、徐成三人一马当先,率军冲入燕阵,往来冲突几遭,勇不可挡,杀伤燕军数百,燕军惶恐,不敢接战,而后大队秦军杀入,如猛虎搏羊,战至中午,燕军被俘杀五万余人,全线溃退,秦军士气更旺,猛追不舍,一路上又歼灭燕军十几万,至此三十万燕军已成画饼,慕容评单身一人逃奔邺城。

这一战,史称潞川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很有趣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前秦也将遭遇一次更加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那次不是六万对三十万,而是八万对一百万,而胜负双方也调换了位置。

王猛过潞川,直取邺城,同时上书苻坚,要他赶快领大军入主河北,同时告诫苻坚,千万不要借此机会掳掠百姓,否则政权不稳。要边进兵,边与燕赵之地的百姓处理好关系,这样,即使换了政权,百姓们也没什么大感觉,日子照过,饭照吃,觉照睡,那才能稳稳当当的建立起一个国家。

苻坚接到王猛的上书,心头狂喜,统一北方的时刻来到了。他回信说王爱卿不要过于劳累,且先驻军,等我领主力与你会和,再取邺城。

王猛继续往河北进兵,一路上军纪如铁,号令严明,他本以为河北百姓会称赞于他,谁知百姓竟说:太原王又回来了。

太原王,慕容恪也。

拿慕容恪来比喻王猛,这是王猛始料未及的,不由得令他大发感慨,顿生惺惺相惜之意。可叹慕容恪早已作古,此生无缘与此人交手。感叹一番,下令设祭坛一个,祭奠慕容恪,也算二人有神鬼之交。

公元370年11月,苻坚以弟弟苻融守洛阳,留世子守长安,自率十万大军出关中,入河北,势如破竹,前燕君臣大惧,弃邺城,出奔辽东,苻坚、王猛兵不血刃,拿下河北,进驻邺城。

苻坚虽然宽厚,但只是对俘虏而言,如果敌人还在逍遥,他可没有那么大的耐心,进邺城后,立刻派游记将军郭庆领军往北,狂追前燕君臣。且说前燕末帝慕容暐,真是落魄凤凰不如鸡,跑着跑着,突然发现,卫士们都不见了,大臣们也没了影,那位慕容评也不知去了何方,身边随从,只剩了两位将军,一个叫孟高,一个叫艾朗。

就这么走吧。

慕容氏历代国君回辽东,无不大张旗鼓,旌旗蔽日,独独这次狼狈之极。不但狼狈,慕容暐还遇到了老一辈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强盗打劫。

别看是皇帝,无人保护你,照样被抢。

这慕容暐走一路,打一路,只因强盗太多。还别说,孟高、艾朗两位武将挺有体格,路上打架的差事,全是他们俩的。一连打了几日,两个累得实在不行了,一天到晚的打架,谁受得了?几个人就找块坟地,坐在坟头上休息。

正休息着,突然又窜出二十几个强盗,舞刀弄枪就往前闯,孟高、艾朗见状立刻窜起,挺刀保护慕容暐,慕容暐也不含糊,扭头就跑。

孟高本已累得不行,打了几个回合,筋疲力尽,大吼一声,抱住一个强盗,将其摔倒在地,口中大呼:“我尽力了!”然后被乱箭穿身;艾朗见孟高战死,不愿独活,舍身力战,也被射死。强盗们杀了二将,又追慕容暐,慕容暐慌乱之下,马都没来得及骑,步行奔跑,跑了一阵,嘿,强盗没追上来,好,正好再歇歇。刚一停脚,便被后面的人追上生擒活拿。

谁抓了他?是强盗么?

郭庆。

前燕灭亡。

慕容暐被捉回邺城,面见苻坚。

别看他已是亡国之君,可优势并未尽失。

他还有什么优势?

嘴皮子。有时候你真别小瞧嘴皮子,嘴皮子利索,兴许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苻坚问他:你跑个啥?

慕容暐道:祖坟在辽东,我只想死在祖坟里。

好感人,好悲情,好令人心软。苻坚的心,再次软了。他对敌人,总是冬天般的寒冷,对俘虏,一贯春天般的温暖。

苻坚下令,封慕容暐为新兴侯,迁往长安,好生对待,务必令其快快乐乐,安度余生。

慕容暐听到这个消息,没乐,反倒哭了。他说我虽然不做皇帝了,但也能享福半世,可惜孟高艾朗二将为保护我而死,他们没得着什么好儿哇。

苻坚又感动了,立刻令人去收集二人尸骨,封二人之子为郎中。

苻坚待人真的非常实在,所以注定他的心日后会被伤得很透。

好啦,一度强横的燕国灭了,前秦帝国已成,该是大封天下的时候了。先封王猛。令王猛为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牧、清河郡侯。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中原这块儿,都听王猛的。王猛是冀州州长、议会会长兼中原地区三军总司令,好大的官。光封官还不行,苻坚认为还不足以表彰其大功,又把慕容评府中所有的钱,都赏给王猛。

王猛一跃,成为前秦首富。

而那位邓羌得到的封赏却十分耐人寻味。

他此前曾因要任职司隶校尉一事,差点误了战机,而王猛当时迫于形势,也答应了帮他争取这个职位,可临到头,他还是只得了个安定太守、征虏将军、真定郡侯。和那日王猛一开始所说的一样。

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要挟领导,该给的一定会给,不想给的,说了也未必算数。

余者各有封赏,不再细谈。不久,慕容评也被拿获,苻坚封他个官,要他养老去了。

中原已平,苻坚的目光,投向前凉、仇池,还有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国。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今晚休息一下,明日继续。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14)

公元370年12月,苻坚大赦天下,得前燕157郡,246万户,990万人口,除少数地区亲自委任官员之外,皆为前燕旧官把守。同时劝农桑、赈济贫困、更改法令,一时间,前秦呈现出一片繁盛景象。

仗打完了,该回首都了。

汉民可以留在中原,慕容鲜卑却不可,因此苻坚班师回朝的同时,将4万户鲜卑人及所有前燕王公迁往长安。

371年1月,前秦又迁徙关东豪族及胡人十五万于关中,同时下令,关中、关西等处汉民,但有家乡在关东,并想归乡者,悉听尊便。
危险人物全部拉到身边看着,让老百姓各自回乡生产,苻坚开始制衡北方潜在的武装力量。

将一系列的事情搞得七七八八之后,就又要打仗了。

打谁呢?

首先,江南地区是不能打的。因为桓温很厉害。苻坚刚灭前燕的几个月,曾经试着派人和桓温打过几仗,不但全输了,还把寿春丢了。所以苻坚认为,江南是块硬骨头,要想拿下它,非得集中力量不可,但眼下西方、北方尚有几国未灭,很难聚集兵力专心对付江南,因此么,得先打西北。

西北两个政权最为强大,一个是前凉,一个是前仇池。

前仇池我在很早以前曾有过交代,此政权在十六国之初就建立了,首领叫杨茂搜,死后其子杨难敌即位,与前赵刘曜狠狠打了几仗,先败后胜,重建仇池国。之后就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杨难敌死后,其子杨毅继位。

杨毅继位的时候,恰恰是后赵鼎盛的时候,不少人都劝他向后赵称臣,杨毅不干。不料两年之后,他竟被族兄杨初所杀。

杨初继位后,先向后赵称臣,再向东晋称藩,此人倒是很明白夹缝中生存的道理。

可好景不长,杨初这个位置,是杀了杨毅得来的,杨毅的弟弟叫杨宋奴,十七年后,派刺客刺死了杨初,算给杨毅报了仇。从此以后,前仇池陷入宗室残杀。

不久,杨初的儿子杨国替父报仇,率军杀了杨宋奴,可还不到一年,就又被自己的叔叔杨俊所杀,杨俊自立为仇池王。

杨国有个儿子,被封为仇池武都太守。杨国被杀后,他儿子就投靠了前秦。

此子是谁?

记得我前面说到“四公之乱”的时候,提到过的那位与阉大哥张蚝一同打河南陕城的苻廋的前将军杨安么?

就是他。他,就是前仇池君主杨国的儿子。

那么杨国死后,杨俊就成了前仇池国君,四年后病故,其子杨世继位。杨世继位后,知道前秦强盛,又怕杨安领秦军来复仇,便向秦称臣,执政十年后病故。其子杨篡与其弟杨统均欲继位,叔侄二人大打出手,一时难分胜负。

前秦灭燕之后,仇池杨氏叔侄兀自厮打,没完没了,苻坚认为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遂以西县侯苻雅为帅,令杨安、徐成、姚苌等领兵七万,务必要趁仇池分裂之际灭之。

同时,派王猛也率军入甘肃,攻伐前凉张天锡,争取在灭仇池的同时,至少将前凉打服。打服前凉的目的,是让它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给前秦捣乱。

苻雅大军于371年4月份到了今日甘肃成县西北的鹫峡,仇池杨篡风闻前秦军到,七窍生烟,率军五万于鹫峡和秦兵展开死磕。

前仇池政权的主体,和前秦政权的主体,是一个样的,都是氐族。杨氏本身就是氐族首领之一,所以这个仗打得怪没劲的,仇池军多数都是氐族人,本族之间打个什么?谁胳膊粗,就听谁的么。所以这一仗,仇池军斗志很低,便打败了,死者十之三四。苻雅乘胜追击,杨篡的叔叔杨统盘踞武都,听说与之做对的侄子败了,赶紧打起白旗,投降了苻雅。

杨篡本想兄弟阋于墙而共御外虏,谁知叔叔降了,他一害怕,也跟着降了。前仇池就这么灭亡。

苻雅押着杨篡去了长安,派杨安在仇池旧地镇守。实际上,算是前仇池杨初一脉重新执掌了这块地盘。

所以说别内乱,再强大的国家,一内乱就什么都虚了。

再说王猛,奉令攻打前凉,先打枹罕。

还记得我讲过的那段王猛捉李俨么?

枹罕本是陇西豪族李俨的地盘,王猛捉李俨后,依照与张天锡达成的口头协议,将枹罕留给了前凉。那么如今要打前凉了,自然先打枹罕。

王猛打仗一向很阴,他来了个闪电战,也不打招呼,突然发起进攻,张天锡措手不及,吃了暴亏,枹罕丢了,前凉五千甲军被俘。

王猛得胜后,向苻坚报捷,苻坚趁机写了封信给张天锡,意思是打,你是绝对打不过的,既然你祖先曾经向前后赵都称过臣,你何不向我称臣呢?你别以为凉州可以抗拒我的大军,当年荆州刘表也说可以抗击曹操呢。张天锡大惧,登时遣使称臣。

称臣了,还打不打?

暂时不打。

苻坚有他自己的算盘,如今北方粗定,还要休养生息,不宜连番用兵,且前凉版图直至吐鲁番,非仇池可比,真打起来,说不定旷日持久,徒耗民力。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苻坚之所以不打前凉,是要积蓄力量打更值得打的地方——四川。其实前凉此时还未纳入苻坚的歼灭范围内,只要它不捣乱,苻坚就不愿意耗费兵力对付它。相对于前凉,东晋的诱惑力反而更大。

我刚说过,江南很厉害,所以苻坚先打西北,但打西北并不意味着他以后就不打算打东晋。而打西北,恰恰是打东晋的前戏,后方稳固了,才能向前方用兵。但是桓温很厉害,这是事实,所以苻坚打算,先打四川。你桓温再厉害,镇守的是江东一带,我突然兵进四川,你根本来不及救。四川一拿下来,前秦既对东晋便形成了三面包围,又有了西南的粮食基地,那时候再找机会拿下江东,便不算太难了。

这就是苻坚暂时不动前凉的原因。

但打四川不是说着玩的,得先探听一下东晋的状况,如有备,则需小心从事。

371年11月,苻坚突然得到消息:东晋政坛出现巨大波动,桓温欲废帝树威。

苻坚不知道,此时江南因为桓温的折腾,将彻底崛起一户豪族,正是这户豪族,在未来担当了前秦的掘墓人——陈郡谢家。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时间:2020-02-18 21:37:21
前秦帝国(15)

桓温这个人,不老实,抛去能力问题,此人的性格,颇像曹操。他不愿甘居人下,逢盛世则为能臣,遇乱世则为枭雄。公元371年,老桓同志六十春秋了,六十岁的三军总司令,再不干点啥,他觉着对不起自己这一辈子。

桓温对王敦挺佩服。想当年王敦造反前,经常拿着筷子敲碗,边敲边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唱着唱着,就造反了。如今桓温也跟着他学,只不过更进了一步,人家是唱歌,他是说歌:“男子不能流芳百世,当遗臭万年!”

他说了好多年,说腻了,也说烦了,就打算玩点儿刺激的,用广东话讲,那叫搞搞震。

搞什么震呢?

他要学曹孟德,挟天子以令士族,当站着的皇上。

搞震之前,他寻了个术士,就问人家,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发展是什么?

术士不会察言观色,看了半日的面相,实打实告诉他:位极人臣。

桓温就有些火儿,我都六十了,位极人臣还用你说?我就不能称王称霸么?但只能心里想,嘴上不能说。他气哼哼的打发走了术士,就找到他手下最得力的那位参军——郗超。他问郗超,说前番我不听你的话,结果北伐败给慕容垂。这次我打前秦手里收回了寿春,你看能否抵偿北伐之败?

郗超想了想,说不行,那次败得实在是惨点儿,单凭收回一个寿春,不足以平息朝臣对您的非议啊。

桓温又挺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和郗超扯了些别的,便安排他在自己府中过夜。

有人据此说桓温有双性癖,和郗超有一腿,要么你大老爷们六十了,把一个成年男子留府里睡觉做什么?我看这可两说,人家刘关张还一个大床呢,水浒传里张都监还留武松过夜呢,古代么,关系好,很可能就同塌而眠或者夜晚议事,不见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不废话了,单说这天夜里,郗超和桓温谈到半夜。郗超说你呀,别看六十了,地位还不稳啊。桓温紧张得够呛,说你快说说!郗超说你看,对外,北伐败了,对内,民众怨你,你里外不是人啊,这地位能稳固么?桓温就问那怎么办?郗超说只有挟天子令诸侯,方能镇压四海!

嘿!桓温大喜,这真是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你所说,正是我所想!

可如何挟天子令诸侯呢?

郗超说这还不简单,找个借口,废了当今皇帝,另立一个傀儡,他敢不听您的么?

嗯,有理!

此时的皇帝名叫司马奕,挺年轻,也没犯过什么过错,找什么借口废了他呢?桓温想啊想啊,想不出,最后找了个最老掉牙的理由——皇帝身体不好。

身体不好,不能当领导,所以,请您退位。

这东晋司马家真个是窝囊无比,打第一届皇帝司马睿开始,就受大士族的把持,活活气死了。以后几任皇帝,没一个过顺溜的,光是士族造反就经历了几次,直到眼下这位司马奕同志,还是脱不开士族的控制,让他上台就上台,让他下来就下来。桓温手握重兵,权倾天下,他敢不听么?便下台了。

其他士族对桓温这个做法很不满,大家都是士族,你凭什么飞扬跋扈?废帝也不跟我们商议一下,难道你有特权,我们就没有么?所以司马奕被废后,朝廷大员们对桓温是冷眼相望,谁也不吭气,来了个此时无声胜有声,个个都不配合他。

司马奕被废,谁上台呢?

前面我说过的那位会稽王司马昱。

古代凡事都讲究一个正宗,既然新皇帝上台了,总得主持个仪式才好,否则好像他自己封自己似的,既没得到大臣承认,也没得到神灵赞同,多没劲啊。因此桓温拉过来司马昱,就吩咐文武百官:有明白事儿的,请出来主持一下新君登基大典。

问了三五遍,没人搭理他。

桓温这火儿越烧越旺,他又问:怎么没人懂得新君登基该怎么做么?

有人回答:新君登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但自我晋朝南渡以来,从未发生过废立之事,所以废立之事该如何主持,我们全不知道!

桓温脸色就开始变,瞅这意思,要宰活人。

尚书仆射王彪见势不妙,赶紧出头,说不会可以学嘛!说着令人找来一本《霍光传》,他倒聪明,翻开书,看看汉朝霍光废帝立帝时是怎么做的,然后吩咐人照书上来做。这样,才勉强过关,让司马昱登基完毕。

司马昱登基后,史称晋简文帝。他一样怕桓温废了他,整日里战战兢兢,桓温说杀谁,他就只有杀谁,桓温不高兴的事儿,他也不敢做,日日如此,就气坏了身边一个官员——谢安。

还记得我前面提过的谢尚么?我说过,谢尚的堂弟,就是谢安。

谢安也是大士族陈郡谢家的后人,此人和桓温,自幼相识。其实也不奇怪,士族么,高干子弟,有几个小时候不一起玩的呢?谢安四岁时,就因聪明受到过桓温的父亲桓彝的称赞,长大后,当时最大的士族琅琊王氏之首王导,都被他的博学多才风流俊雅所打动,所以谢安是个风流才子,饱览诗书,长得美。

这谢安最牛的一个特点,就是冷静。甭管出了什么事儿,天塌下来都像吃了安定似的,N镇定。本来就儒雅,模样也俊秀,再加上镇定,就成了当时士族子弟纷纷效仿的偶像。

虽然优点多多,可年轻时的谢安却很有一股老子出关不回头的架势——不做官。

老子就是喜欢清静无为,就是要修道成仙,凡俗之事与我无关,不做官,坚决不做。谁请他他也不去,甭管是地方大员还是朝廷命官,一律不买账。桓温刚掌权的那阵儿,也曾请他出山,照样被拒绝。

后来出了事儿,他没办法,终于出山了。

什么事儿呢?

他有个弟弟,叫谢万。这谢万和谢安一样,自幼就有名气,但不一样的是,谢安不喜欢做官,谢万却对仕途很有兴趣。公元358年,谢万怀着极大地抱负,登上了为官之路,做了东晋的西中郎将,兼豫州刺史。

这豫州刺史不是好活儿,因为豫州根本不在东晋手里,凡是给了这个官儿的,基本上都要先去当炮灰。谢万也一样,刚一上任,便受命北伐。可问题是,谢万没带过兵,他只会吟唱作诗,不会带兵打仗,下了部队就像一个教书先生似的,把自己关在指挥部里,天天念书,其他的一概不管。

谢安知道后就挺着急,说你不能这样,要打仗了,你不和底下人交心,他们能替你卖命么?谢万一想也是,那好吧,就和将领们谈谈天吧。

找个日子,谢万把全军将帅找到一处,打算拉拉感情,谁知当这些个大老粗挤满了帅帐以后,一向引吭高歌的谢万,竟不知该说什么。

从没见过这么多丘八,一个个直眉瞪眼的望着他,他一紧张,平日里张口即来的那些华丽辞藻,都飞了,想说几句老百姓常说的大实话,又不会,他就木在这儿了。

可总木着也不行啊,时间久了下属会瞧不起你的,谢万眼睛翻了半天,猛然间冒出一句:诸位都是劲卒啊!!

彻底歇菜。

人家都是将领,打了多少仗才得了个将军做,那是脑袋栓裤腰带上赚来的,他可倒好,一张嘴说人家是“劲卒”,把人家自尊心给伤透了。结果这次北征惨败,谢万被废为庶人。家族里的人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谢安坐不住了。他知道,再不出头,他谢家的整体位置就要下滑。因此他赶紧走马上任,为保住家族的豪门地位牺牲了自己的前期选择。

到了桓温废帝的时候,谢安已经官至侍中。

侍中,宰相里的一员。

谢安对桓温的跋扈,也非常不满,但是他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或者明着作对,或者冷暴力,而是想方设法从侧面,去挖苦桓温,让对方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过分。

其他大臣见到桓温,都是施礼便可,唯独这谢安,每次离着桓温足足五十米远,就开始下拜。把桓温弄得莫名其妙,说你这是怎么了?谢安道:“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皇帝老子都给你下拜,我做大臣的岂能不赶紧拜?!

桓温气得支吾半晌也说不出话。

公元372年6月,司马昱突然病重,要死。当时桓温不在朝中,司马昱一连气下了四道诏书,桓温就是不来。

他怎么不来呢?

原来自打立了司马昱,桓温就有个梦想,他觉得自己能废帝立帝,能耐不小,司马昱无非是模仿汉献帝旧事而已,如果懂事的,就该学学人家献帝,把位置禅让给他。桓温等了半年,司马昱也没有禅让的欲望,但桓温却不死心,认为这一天迟早会到。

可突然间,司马昱要死了,桓温这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他又见司马昱临死前竟连下四封诏书找他,他就铁了心不回去了。

为什么呢?

他觉着,凭自己的权势,司马昱的后代无论是谁登基,那都是说废就废。司马昱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临死前干嘛要下四封诏书,急哧白咧的找他回去?不就是想把皇位禅让给他么?但越是如此,越不能回去。否则,自己一回去,临死前的皇帝就宣布禅让,那其他大臣怎么看我?还不得说我是冷血?皇帝都快死了,还逼着他禅让?所以桓温不回去。他等着司马昱写遗诏,在遗诏里写明,让自己当皇帝。他觉着那样,人家就没什非议了。

那桓温猜得对不对呢?

还真没猜错。司马昱见桓温不来,便写了遗诏,说我死后,我儿司马昌明为帝,大司马桓温摄政,我子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可取而代之。

好嘛,他学起刘玄德来了。可人家刘大耳朵那是试探诸葛亮,这位仁兄却摄于桓温的淫威,来真的。

不久,司马昱翘辫子了。桓温得到消息,心头大喜,他觉着遗诏肯定写明,禅让皇位于己。于是便大摇四摆的,前望朝廷,去了一看,就见遗诏中写:“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

桓温这火儿腾一下子窜到顶梁,早有人告诉他,司马昱临死前说“我子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可取而代之”,怎么成了“如诸葛武侯故事”了呢?

这两句话难道意思不一样么?

当然不一样。

“我子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可取而代之”虽然是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但是否取而代之,由诸葛亮说了算,也就是说,这句话的答案,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诸葛亮自然不敢取而代之,但谁能保证后世的人有了这个机会,就不敢抓住呢?

而“如诸葛武侯故事”则不然。

诸葛亮的事迹早已摆在那里,人家没造反,而是兢兢业业辅佐刘禅一辈子。“如诸葛武侯故事”,那也就是让桓温也不要造反,也兢兢业业辅佐司马昌明一辈子,那桓温能干么?这谁呀?玩这种文字游戏耍我?!

他就拿眼睛四外踅摸,一眼看到谢安,嗯,这件事不是你撺掇的,还能有谁!


楼主:电脑前的红椅子

字数:50026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5-05 03:34:00

更新时间:2020-02-18 21:37:21

评论数:51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