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一个人的游历,十万里的风景(结集)

一个人的游历,十万里的风景(结集)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亦壮亦美尼洋河
谢庆标 摄影并文

自我第一次背起行囊,游历四方,我就认为,最美的风景往往不是在目的地,而是在前往目的地的旅途当中。这次从拉萨去林芝,再一次加深了我这方面的认识。
在未翻越米拉山口前,绵延的山体上,几乎看不到一棵树,我诧异于造物主的吝啬,疑惑着想象里的反差。因为在旅行中我一向爱把沿途的草丛或树木当作风景来欣赏,此时,眼睛却有些失落了。头也愈来愈疼痛难忍,怪谁呢?都是自己太大意,在到达拉萨的当晚又啤酒又夜宵,又洗头又泡了一个很长时间的热水澡却没好好保暖,结果,第二天就感冒了,头痛、咳嗽、气喘、流鼻水、冒冷汗、忽冷忽热,气若柔丝。
时缓时急的咳嗽伴着我一路的半梦半醒,恍惚间呼吸愈来愈急促,地陪提醒我,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到了。风飕飕的刮着,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舞动,与绵延不绝的雪山相呼相应,另有一番异域风情。其实已是初春,我也是厚衣裹身的呆坐在汽车里半步不挪,但还是感受到这高山处接云连天的寒意。过了米拉山口再往前行就一路下坡,行不多远,便见一股涓涓细流如大珠小珠跌宕起伏,所流之处,也有了一些让人为之愉悦的绿色。地陪说,这就是尼洋河的源头,往后的数百公里路程,我们将紧随尼洋河而行。
源头的水流从灰头土脸的沙石上轻快的淌过,不湍不急,闲散舒缓,间或有几股从其他山坡上涌出的山泉投入了它的怀抱,相融后相依相偎着向前奔淌。水流变大了,隐隐现出河流的雏形,两岸山体的颜色也已渐渐的鲜亮起来,那是鲜活的绿,亮丽的绿,鲜亮了两岸。草丛和灌木丛由稀疏到浓密,装点着山坡,我的眼神慢慢地明亮了,心神也随之敞亮了起来。
过了工布江达,我们已来到了尼洋河的中游,此时的尼洋河,已成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流了。宽阔的水面,湍急处分流出若干河汊,平缓时又纷纷汇聚合流,就这样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在河流的中间和两岸堆砌出许多沙洲和卵石滩,而每一处沙洲或卵石滩的边缘总躺着一些枯木,想必是山洪暴发时从某处密林中挟裹而来的,这些枯木静静的躺着,任河水恣意的冲刷,虽然静默无语,但无语中又道尽了曾经的枝繁叶茂。两岸层峦叠嶂,从山脚到山腰,长满了各种灌木乔木,郁郁葱葱,苍苍茫茫,与山顶的白雪相映成趣。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万道霞光里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简单用餐之后,呵欠连连的地陪已是疲态尽显,急于下榻休息。而我,却是鬼使神差的独自一人走到了尼洋河边,也许是一见钟情,也许是一见如故,我已深深地喜欢上了尼洋河。一条不长的河流,从上游的不毛之地到下游的生机盎然美丽富饶,大自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里演绎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图1:米拉山横亘于天地之间,山顶常年白雪皑皑。

图2: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尼洋河,由西向东奔流,在林芝的布久乡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

图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4:顺着下坡一路往前,两岸山体上的树林愈生愈密。树林由浅黄至浅绿至深绿,绿得发亮,甚至呈靛蓝色,异彩纷呈。

图5:远处,天上的白云和山顶的白雪正耳鬓厮磨,悄悄耳语。它们也害羞啦,汽车拐了个弯,就被青山绿树遮遮掩掩,汽车复而直行,又看到了它们卿卿我我。

图6:林芝有“雪域江南”之称。没来之前,我是存有疑心的,及至到了尼洋河的中下游,见到了丰沛的河水,丰腴的土地,丰厚的植被,我的猜疑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图7:皑皑雪峰之下,如醉霞绯云般的桃花争相斗艳。

图8:尼洋河的水,清澈、洁净,澄碧、透亮,差不多可以与九寨沟的水相媲美,而且,在你兴之所至时,你完全可以光着身子跳下去,那是一种身与心的涤荡。

图9:尼洋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丰富多彩,保存良好,尤其是自然生态,呵呵,你看这满河怡然自得的水禽,我也不用在此多言了。

图10:当地藏民逐水而居,自勤自奋,自劳、自足。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大城府,见证大城之苦
谢庆标 摄影并文

这里一座皇宫,毁损严重;那里一座寺庙,破败不全;这边几座佛塔,东歪西倒;那边几座佛像,缺头少腿。刚走进泰国的大城府,所看所见,都是上述的一幕幕惨遭战争蹂躏之后的触目惊心的景象。
位于湄南河、巴塞河、洛汶里河三条河流交汇处的大城府,距离泰国现在的首都曼谷不远,约80公里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城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于1350年由当时的乌通王建立为国都。在17世纪全盛时期,大城府的人口已超过100万,其中包括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和来自欧洲各国的各色人种,那时,来自邻近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众多商船都沿着湄南河溯流而上溯游而下,并在大城府展开较大规模的贸易往来,商贾云集盛极一方。然而,谁也想不到大城府的数百年繁华盛世也有兵连祸结的一天,由于泰缅战争不断,在1767年遭受缅军的大举入侵和大肆烧杀掠夺后,大城王朝终于灭亡。
泰缅战争始发于16世纪中叶,起因为争夺土地、争抢人力和取得在中南半岛的政治以及经济优势而进行的长期战争。泰缅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548~1592年,第二阶段为1593~1664年,第三阶段为1665~1758年,其中第四阶段的1759~1810年,缅甸贡榜王朝崛起,不断向外扩张领土,导致泰缅双方的尖锐对立。1759年,缅王雍籍牙率兵入侵泰国,次年包围大城府,但因雍籍牙突发死亡而退兵。1764年,缅王辛标信再次率兵攻占泰国北部,并于次年向大城府发动全面进攻。1767年4月,缅军终于攻陷大城府,掠走了大批人口、物资和金银财宝并将大城府付之一炬。直至1824年英缅战争爆发,泰缅战争才告终止。
大城府遗迹甚多,除了故宫、挽巴茵行宫等一些皇家建筑外,还有帕蓝寺、玛哈泰寺、拉嘉布拉那寺、帕蒙空博碧寺、普斯里善佩寺等等融合了各种建筑风格建造的寺庙,一座挨着一座,行走其中,就如行走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寺庙世界。一路上,红的是砖,灰的是石,黑色的便是熊熊战火之后留存下来的累累斑痕。战火的摧残,自然的风化,让曾经的繁华万象都化作了天地之间的一处处破殿败台、断壁残垣。那模样难辨的寺庙,只遗留上倾下斜的佛塔摇摇欲坠;那缺头少腿的佛像,只残余四分五裂的躯干凄凄倒伏。这是一种残缺的美,沧桑的美,让人感慨万千。面对现场如此强烈如此震撼的视觉冲击,让我觉得那场浩劫像是发生在几天之前,似乎能嗅得着空气中久久不散的硝烟,竖起耳朵,仿佛能听得到杀戳时呼天抢地的哀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行走在大城府,你会非常真切的体会到战争的恐怖,也会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和平的美好。


图1:建于1369年的帕蓝寺,有许多糅合了高棉和锡兰风格的佛塔,虽然损毁程度相对较低,但佛塔上很多雕琢精美的立佛和行走佛大多残缺不全,让人惋惜。

图2:1374年开始建造的玛哈泰寺。据说玛哈泰寺的主塔有40多米高,而且塔身精雕细刻美轮美奂,但被缅军焚烧一空之后,如今只剩分崩离析分裂离散的塔基部分。

图3:处处断垣残壁,满目疮痍。

图4:原本雄伟不凡的庙堂,在战火中坍塌飞灰,只遗有一尊身首异处的佛像,孤伶无依。

图5:身首异处支离破碎的佛像,四处可见。其中的一尊佛首,被砍下后又被遗弃在一棵菩提树下,被菩提树的气生根慢慢包缠慢慢包裹,经年累月,已然浑然一体,恍似涅槃新生。

图6:前身为皇宫、后改为王室宗庙的普斯里善佩寺,在当地人心目中其地位堪比曼谷的玉佛寺。

图7:在普斯里善佩寺,仍可看见一些安放有王室成员骨灰的佛塔,以及一些面目全非的殿堂、庙堂,华美已褪,仅存狼藉。

图8:远道而来朝觐的僧人。他们都是一脸的凝重,又略带几分平和悦纳,或者,是早已把苦难泅渡,心绽莲花?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布达拉宫的背面
谢庆标 摄影并文

我第一次见到布达拉宫,是在念小学还是幼儿园?记不起了,只记得当时是屁颠屁颠的从睡房搬来了一把小凳子,然后爬上去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把一本挂在客厅墙上印有布达拉宫的挂历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古城西北方位的红山之上,又可以这样说,是壮丽巍峨、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覆盖着整座红山,它是拉萨古城的一处人文地标,也是雪域高原的一处精神坐标,但仅仅这些,就能让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旅人为之心神恍惚,念念不忘吗?我一向认为,那些最为动人的风光胜迹,往往不是你眼中看到的山水殿堂,而是山水殿堂的背后,那一个个或伟大或低微的前人留存在山光水色、殿宇堂舍之间的历历史迹。
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的布达拉宫,其兴建的原因据说是松赞干布为了安边息战唐蕃联姻,于是选址红山大兴土木,修宫建殿,以表迎娶文成公主的真心。那是跋山涉水的爱情啊,遥想当年少不更事的我在读到有关唐蕃联姻的课文时,我是理解不了的。爱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和亲是什么?继而又想到,掠夺是什么?反抗是什么?政治是什么?和谐稳定又是什么?恕我脑洞未开,到现在仍是偶尔闪烁在眼前的困惑。而布达拉宫为什么要选址高高的红山?我也一直找不到答案,是不是,那是松赞干布为了便于文成公主在思乡心切之时,可随时随地远眺东土长安,藉以一解乡愁?
布达拉宫收藏有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宝,如“国唐”及“止唐”类唐卡近万幅,金质、银质、玉质、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数以万计。在数不胜数的文物珍宝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安放有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那些灵塔,按每个达赖喇嘛的功绩大小而大小有别,但形制相同,均由塔座、塔瓶和相轮组成。灵塔的塔瓶,内部分隔成内外两间,内间一床一桌,床上安放达赖喇嘛尸棺,桌上摆放达赖喇嘛生前用过的一些法器和文房用品;外间设有佛龛,供有千手千眼观音像。所有灵塔都以金箔包裹,宝石镶嵌,显得金碧辉煌。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高达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用去的黄金几近4000公斤,还有18000多颗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红宝石、蓝宝石和绿宝石等等。
从五世到十三世,有八位都安息在奢华的灵塔之内。而那个,那个被称为“情歌圣手”的六世呢?布达拉宫只保存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唯一的一处遗迹,就是德丹吉殿,他曾经的寝宫。仓央嘉措,是一个天生的情种,可命中又偏偏注定他是转世的活佛。仓央嘉措14岁时入主布达拉宫,但他始终放不下对世俗生活的思慕,于是常常微服夜出,与他自小就相爱的一个名叫达娃卓玛的女子相会。拉萨八廓街的“玛吉阿米”,据说就是他当年与情人幽会的地方。“在那东方山顶/升起洁白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渐渐浮现在我心上……”仓央嘉措为达娃卓玛写过无数的情歌,而这些情歌,至今仍在藏区传唱甚广。然而让人为之心酸的是,仓央嘉措后来终因“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而被废位,其后不知所终。但藏民都认为他还活着,因为藏区各地都能听到他谱写的情歌。
不爱江山爱美人,无论古今无论中外,都有,比如项羽、高纬、顺治,比如爱德华八世,等等。其中尤以顺治为甚,爱妃董鄂芳年早逝香消玉殒,令其哀恸不已悲恸欲绝,万念俱灰之下看破红尘,执意要削发为僧。虽然最终出家不成,但终日郁郁寡欢积郁成疾,过不了多久便跟着董鄂驾鹤西去了。那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那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那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并不是为顺治而写,但却如先知般写尽了他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并感动了今天的不知多少痴男怨女。唉,天涯,海角,海枯,石烂,女人,兄弟,江山,天道,人世间到底存不存在不老的红颜?人世间到底存不存在不老的爱情?有失,有得,不变是爱,我相信因为爱,所以我们永恒。
正准备离去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了嘹亮的歌声。远远望去,原来是一群“阿佳拉”,正一边劳作一边高歌。我不知道她们唱的是不是仓央嘉措的情歌,但在她们惊起梁尘、遏云绕梁的歌声中,我分明感觉得到,歌声中有时光、有生命、有爱情,与明媚的阳光,与湛蓝的天空,与洁白的云朵,还有这雄伟的宫殿,共不朽。


图1:在藏语中,“布达拉”是梵语的音译,意即观世音菩萨的住地“普陀罗”。因为松赞干布认定观世音菩萨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观世音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这座宫殿命名。

图2:布达拉宫依山垒砌,分部合筑,层层套接,大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

图3:建成初期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多间,但是在赤松德赞时期曾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而后来吐蕃王朝灭亡时,布达拉宫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两间佛堂幸免于战火。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直至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即位,拉萨才再度成为西藏的政治中心,在1645年,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并于三年后完工。

图4:今日我们所见,是1988年经国务院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修缮后的巍巍雄姿。是次修缮工程浩大,历时五年才竣工。

图5:高大的墙身,结实的桁梁,连天的屋脊,以及由宝瓶、经幢、金翅鸟和摩羯鱼等法器和吻兽组成的脊饰,这一切一切完美的组合,使整座布达拉宫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图6:布达拉宫主要分“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其中红宫的顶层满布大小不一的金顶,这些金顶清一色的鎏金铜瓦,金光灿灿,煞是耀眼。

图7:无论是它的建造起源,还是建筑样式,抑或是大门由内至外的若隐若现的人文底蕴,我们都能感受到布达拉宫非同一般的幽远气息。

图8:别致的窗户,雅致的窗帘,不知道,里头曾经演绎过多少悲欢离合。

图9:题材丰富,画工精细、色彩艳丽的壁画。

图10: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喇嘛起,达赖喇嘛转世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在布达拉宫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使得布达拉宫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更是至高无上,每天,如潮水般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图11:我最喜欢入夜后的布达拉宫,神秘而高远。其实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正面还是背面,布达拉宫,永远都有它引人入胜的一面。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春风又绿西湖岸
谢庆标 摄影并文

有时会自问,自己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那么一点点的神经质?喜欢上一个地方了,就隔三岔五的去走走去看看。比如杭州的西湖,都记不起已经去了多少次了。我喜欢杭州,喜欢杭州的原因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的西湖,如果杭州是佩戴在锦绣江南的一顶金光璀璨的皇冠,那么,西湖就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的一块闪耀夺目的宝石。
这个烟雨蒙蒙的初春,又一次漫步在西湖的苏堤。堤边的杨柳,虽然刚萌新芽,但满树的绿色,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面,走近一看,原来是树身上长满了鲜绿的苔藓,那样鲜嫩,那样翠绿。这些苔藓,一簇簇一团团的附着在树干和树枝上面,大小不一,大的一尺余,小的数厘米,因此形状也变得多样,如灵芝、似蘑菇,如榴莲、似毛桃,而且人迹未至的地方,它愈发恣意生长,直至消失在石头又或石板路的罅隙深处。
在曲院风荷,在花港观鱼,又看到了另一种绿。那是荷塘的新荷,或紧贴在水面,或亭亭玉立于水面之上,这又是一种蓬蓬勃勃的生机,星星点点,疏疏落落,闻风起舞摇曳生姿。这些都是新生的绿色,油光泛亮,闪烁我眼,激荡我心。偶有桃李几棵,或是月季数丛,羞答答静悄悄地躲在亭台楼阁的一侧微开数朵,或粉或白或红或紫,恰到好处的点缀成为一抹动人的亮色,愈加显得春光明媚,生意盎然。
乘船出湖。准确来说,是乘着船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绿色的世界里,四周的小岛、山峦,紧挨着湖水,密密匝匝不分你我,树是绿的,岛是绿的,山是绿的,浩如烟海的湖水也是绿的。小雨飘飘洒洒,若有若无的飘洒在脸上,顿觉遍体清凉,心旷神怡。随着小船的晃晃悠悠,居然好像有些眩晕了,不过我知道,其实是西湖的绿色眩晕了我。眩晕就眩晕吧,谁不愿眩晕在西湖的春西湖的绿?


图1:西湖,凭借源远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图2:美丽的西湖,美在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可谓三面云山,一水抱城。

图3:西湖绿荫环抱,云树笼纱,画桥烟柳。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

图4: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图5:西湖十景各擅其胜,其中的三潭印月,位于小瀛洲的西南面,以水上园林著称。

图6:花港观鱼。波光映照,鱼羞隐底。

图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图8:花色无边,四时不绝。

图9: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图10:残阳如血,苍苍茫茫,一色湖光万顷春。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林芝桃花
谢庆标 摄影并文

有一个亲戚,平生最爱桃花,每临春节,他都要在他家的客厅用一个大大的花瓶养上一大株,笑问过他:人家在田地里生得好端端的,你这么折弄人,是不是,有些辣手摧花了?他笑着答:它们在田地里长得再娇再艳,未必有人欣赏,而我呢,是供着它奉着它!亲戚说的好像有些道理,毕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桃花是一个多义的象征体系,桃花和桃果,蕴含着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以及有着辟邪求吉、安康长寿和多子多福等多重的象征意义,所以,人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敬桃爱桃。
日前重游林芝,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看看林芝的桃花。林芝的桃花,盛花在每年的3月底或4月初,但我这次出行的时间应该是错选了,因为到达后举目一看,树上虽然尚有绽放的桃花,但近处一望,一地全是落下的花瓣,密密麻麻,几乎见不着泥土。那些桃花,仿佛昙花一现,一边盛放,一边凋落。一瓣一瓣,又一瓣一瓣,彷徨无助地随风飘落。那是你无法想象的,繁花似锦却满带颓败的景象,无限无奈。本来以为,盛开的花,花枝招展花团锦簇,凋落的花,残缺不全枯竭干瘪。然而世间万事万物并无绝对,不一定是枯竭干瘪的花,才会坠落飘逝。正如你我,都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静静地开又静静地落的桃花,其实是在喧嚣地开放,又喧闹着凋落。那样的无所畏惧面不改容,在我看来却是无尽的凄婉和凄迷,简直令我心酸难忍。飘零竟是拼力开放的桃花注定的归宿吗?汽车在桃林深处停驻良久,而我,则一个人坐在里面呆呆地与花相望,并不是由于有了高原反应的不适,而是实在无心、无力,也无意下车一探深幽。不由得想起了我的那个亲戚,如果此时此刻他也在此,会不会也跟我一样,徒生一股莫名的感慨与感喟?没有如果了,如果有如果,那么,孟郊的“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怎会如此透天彻地入肤入骨?
一颗心刹那间颤到了底的惊悸!原来最应该怜悯的,竟是我们自己!


图1: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图2:人的一生,多少有些像桃花,然而,桃花总是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开得潇洒,谢得洒脱,或者,这正是桃花捎带着这些让人刻骨铭心的凄美,才给人以美丽的永恒的意象。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华洋杂处在赤柱
谢庆标 摄影并文

说起香港的赤柱,我们可能会立刻想起赤柱监狱。由香港惩教署管理的赤柱监狱是香港高度设防的监狱,可关押犯人近2000人。赤柱监狱以其规模庞大、管理完善而著称,建成后一直是东南亚各国同级监狱在规划和建设时重点参照的对象。然而,在众多的游客心目中,赤柱,则是一个别具异域风情的小镇。
以前去赤柱,我曾认为那穷目无尽的蓝天,是否就是这小镇唯一的背景?而几次之后便渐渐体味出,是小镇苍翠的山峦、绵软的海滩、澄碧的海湾,以及洗脱铅华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成就了这一方自成一格的诱人秀色。舂坎山、斜炮台两山对峙,葱郁相映;白沙湾、东头湾、大潭湾碧波万顷,广阔无边,还有风轻浪细的赤柱湾,将沙石滩、圣士堤反海滩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从脚下一直延伸至海天一色处……
依着连绵起伏的山峦,赤柱的一楼一房,显现出别样的美,最美的,当然是那座迁建而来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美利楼。始建于1884年的美利楼,原为域多利军营的其中一部分,其旧址原位于现在的中银大厦。1982年因建设中银大厦须拆除美利楼时,香港政府便计划另觅新址将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历史建筑迁建,并将其近4000件拆卸下来的建筑构件逐一编号,妥善存放于大潭。1998年,美利楼的重建计划经多方细致而缜密的论证后得以在赤柱实施。
活化利用之后的美利楼,设有数家经营德国和西班牙美食的餐厅,和多个小型展览厅。餐厅的露天或临窗座位最受食客青睐。任海风吹拂,听浪涛低鸣,看船舶穿梭于碧海蓝天处,影影绰绰,隐隐约约,此等景致,于我来说实是可遇不可求。终于,回过神来轻尝餐盘中的美食,然后,和着海风的清新与秋日暖阳的清香,浅酌一杯醇馥幽郁的红酒,那种说不出的愉悦,只在此时此境的赤柱。
赤柱曾是香港早期的临时行政中心,虽然后来香港的行政中心迁移至香港岛北岸,但赤柱仍然是以英国、美国等外国人为主要入住对象的高档住宅集中地。因为曾经特殊的区划关系,赤柱一直以来都被人们以“异域风情”来解读。本地人外地人,去过的没去过的,说起赤柱往往都会提及它的异国佳酿异国佳肴异国情调,其实,这些都只是赤柱的其中一部分。
以美利楼为中心,赤柱一边是簇新的别墅群和高档的高层住宅,另一边却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原住民村落,其间又散布着北帝庙、大王宫、天后古庙、水仙古庙、军人坟场和苦修女坟场等等印记着赤柱的民俗和文脉的历史建筑,古今交织,华洋杂处,相惜相依,默默地散发出历史的基调和时尚的气息,与周边或浓或淡的山形水色组合出分外怡人的景观。
晚霞渐深,赤柱湾也环抱了满怀的金光,使整个小镇在斑驳的光影间格外迷人。赤柱安立于海旁,自顾端庄、娴静。这一刻,我更愿意长驻在某一处角落,凝神伫立,感受自然与人文之间交相辉映出来的特有之美。


图1:三面环海的赤柱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丽质天成。较之香港的旺角、中环、铜锣湾等闹市,它是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

图2:碧海银沙,风情无限。

图3:赤柱大街开设有数十家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餐厅、酒吧,要不是街头有中文标注的路牌,还以为是身处欧陆的某个小镇。来此旅行和消费除了要准备充足的盘缠之外,最好也能熟习一些简单的日常英语会话,因为这里的服务员多来自尼泊尔、菲律宾等国家,若你说的是中文,他们只会对着你一脸的傻笑。

图4:赤柱的酒吧,愈夜愈精彩。这里的酒吧,各种主题和内容的派对此伏彼起,人们结友神聊,狂欢畅饮,乐而忘返通宵达旦。

图5:赤柱市集的店铺售卖着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衣、首饰、化妆品和工艺品等等,虽不算物美,但还算价廉。

图6:宁静的赤柱军人坟场一角。赤柱军人坟场是香港在开埠初期为安葬驻港英军而建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有部分战争中的死难者安葬于此。坟场内极富欧陆色彩的墓碑有序地排列于绿油油的草坪之中,显得那么的安宁,和安静。触景生情,真希望这个世界从此以后不再有战争,不再有灾难、不再有贫穷、不再有饥荒。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必背瑶寨的那些,风景
谢庆标 摄影并文

何谓风景?人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那些可供观赏的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
那么,什么又是可供观赏呢?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名山大川;白居易的“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名胜古迹。
很多人的身边,既没什么名山大川,也没什么名胜古迹,是不是就要因此而减退了观赏风景的兴致?徐霞客“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我们未必能达成,因为需要时间,需要金钱,然而,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心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所以,善于领略风景的话,并不需要跋山涉水去寻访什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不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风景这回事,归根结底,与观者的审美有关。你看那个以“雪夜访戴”一事而闻名的王子猷,他就嗜竹如命,就算是暂住在别人家,也要让人家种上竹子供他观赏。听说,他有次外出时路经吴中,得知当地某个士大夫家里有个清雅脱俗的竹园,于是迳自前往。他也实在生性高傲放荡不羁,也不叫人先向士大夫通报一下而是坐在轿子里一直来到竹园,全然不顾闻声亲迎的士大夫只管自顾忘情观赏,一番讽诵长啸后转头就想走,士大夫勃然大怒,惟有令人关上大门堵住去路。后来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王子猷深感士大夫盛情,于是留步坐下留下墨宝,继而宾主尽兴而散。
我当然没有王子猷的卓荦不羁,故而常常自拘自束。上次在乳源的必背瑶寨,被影友一时兴起拉着我在早已废弃的山路上东游西荡,不由得让我深感忧虑:迷路了怎么办?影友笑答:迷路了就可以看到常规线路看不到的风景。哈?哈?从来没想过要大费周章,因为从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最不费时的路径一直以来都是我最自然不过的选择,哪管它风景不风景?原来,我习惯了一成不变,然而在习惯之外,其实别有洞天,另有风景。
多走走陌生的路,就算迷路了又有什么关系?遍地风景,俯拾皆是。问题是,那些入眼的风景都怡人吗?


图1:必背瑶寨地处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因境内有高山形如鳖鱼背,曾称“鳖背”,但又由于“鳖”字笔画较多且难写,故改名“必背”。

图2:这里一切一切的风景,包括自然与人文,尚算丰富,可是现代文明呢?似乎是当地人遥不可及的梦,并被爬满了野藤枯蔓的屋瓦压抑了一年又一年。

图3:颓垣败壁中,又见有某个荒唐年代的荒唐印记。此刻,阵阵酸楚直戳心胸,甚至听得见瑶族诗人唐德亮的咏叹:单调寂寞让村落/像石头一样沉默/愚昧与无知冥顽而蛮横/主宰着人们的头颅。

图4:必背土地贫瘠,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就连房前屋后那小得不能再小的地块都被辟作菜园,聊以帮补。

图5:物产欠丰,满目萧瑟。

图6:乡村的风景,美在纯朴与淳朴,然而,如果现代文明的成果,乡民也可与我们共享,是不是会更美丽一些?

图7:个人有些反感当地某些部门对必背瑶寨的一些主观宣传:瑶胞生活富足,清香甘甜的瑶山茶、美味可口的竹壳饭,用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瑶胞能歌善舞,古风歌谣人人会唱、新派歌曲人人能作,以嘹亮的山歌传情示爱。上述景象有是有的,但不多见,而且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才会出现。其实过于美化了某一面,便会弱化了另一面。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生活的原始与艰辛,需要改变的,是他们贫困和落后的“风景”。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兼容并济新加坡
谢庆标 摄影并文

每次到了新加坡,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围总是瞬间就包围着我,熟悉的乡音、熟悉的饮食、熟悉的风俗;陌生的市容,干净、整洁、靓丽;陌生的环境,公正、平等、和谐;陌生的法令,严谨、严厉、严惩……
新加坡,这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似乎隐藏着许多对立,却又高度的兼容并济,让人不得不感慨新加坡政府的治国理念、以及新加坡国民的遵纪守法和衷共济。新加坡政府的治国理念主要有严明法治、实用主义、精英主义、功绩制度和亚洲式民主五个方面,正基于此,新加坡一边是严苛的法令,另一边却是事无巨细的人文关怀。新加坡的法令之严举世闻名,例如吸烟,诸如在餐馆、影院、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上均不允许吸烟,就算你是首次违反规定,也有可能会被处以最高1000新元的罚款。还有口香糖,当地政府坚决禁止制造、进口和销售口香糖,新加坡政府还严格规定,大量携带口香糖将被处以一年的监禁和最高10000美元的罚款。再有就是涂鸦,以及乱张乱贴广告、海报等,情节严重者一律施以鞭刑。
然而,新加坡这个貌似铁面无情的国家,却从来不乏温情。很多中小学都建在住宅区的旁边,目的是减轻学生到校离校的劳顿;很多养老院都建在幼儿园的一侧,用意是焕发老人将泯未灭的童真。令人感动的远不止这些,让人更为感叹的,是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制度。新加坡在1959年完全自治时,面临严峻的“屋荒”,恶劣的住房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严重不稳定。新加坡政府为此而将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同时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建设“组屋”计划。新加坡的“组屋”,全称为组合房屋,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其售价仅为私人公寓的一半左右,而且入住之后的维护、修缮等费用几乎全部由政府负责。
到目前,新加坡政府已建造了近百万间组屋,约有80%的人口居住其中,是全球唯一近乎达到百分之百住房拥有率的国家。走进这些组屋,偶尔可见晾晒在外的华人的唐装、马来族的纱笼和印度裔的纱巾,万国旗般,并肩而立迎风招展。新加坡现在的人口主要以四大族群来区分,其中华人占74.2%,马来族占13.3%,印度裔占9.1%,其他族裔则占3.4%。难得的是,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同甘苦、共荣辱,他们的所言所行时刻都与国民信约的内容一致: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可以说,新加坡政府的治国理念中既有东方人的智慧,又有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近乎刻板的执行准则。既加强对违法者的严惩,又注重对弱势者的关怀;既着力淡化种族、信仰差异,又支持传统文化自主保留;既引进西方的文化、资金、技术,又通过无微不至的教化防止道德滑坡。这,就是兼容并济的新加坡。


图1: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

图2:包括土地成本在内耗资约80亿新元建造的新加坡金沙娱乐城,是目前世界上十大造价最昂贵的赌场之中其中的一座,分有赌场、歌剧院、艺术科学博物馆等六大建筑系列。

图3:滨海艺术中心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艺术表演场地。滨海艺术中心外形奇特突出,宛若两颗“榴莲”,当地人都美称它为“榴莲艺术中心”。

图4:新加坡河是新加坡32条主要河流之一,总长约3.2公里。自从英国殖民者莱佛士于1819年2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河的两岸就逐渐发展成新加坡的商贸中心。

图5:历尽沧桑的新加坡河,见证了土著王朝的没落,也见证了早期移民的血泪,更见证了一个新兴城市国家的诞生和发展。

图6:漫步在河畔,随处可见极富人文色彩的雕塑作品。其中的《第一代》,定格了几个新加坡第一代移民的孩子在新加坡河嬉闹戏水的嬉戏场景。这是一座让人“一看到就想与他们一起跳入河中戏水”的精彩之作,位居各国网友票选的全球25座最具创意的雕塑作品之中的第五位。

图7:新加坡河两边的驳船码头、克拉码头,是新加坡最喧嚣最梦幻的地方,也是享受美酒佳肴以及彻夜狂欢的胜地。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崖差蒙空,高耸长空
谢庆标 摄影并文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泰国,你随时随地都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僧人,和星罗棋布的寺庙。泰国的佛教徒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有30多万比丘,还有10多万沙弥。僧人多寺庙就多,听说泰国大大小小的寺庙有4万多座,而供奉的高高矮矮的佛像则超过4000多万尊,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万佛之国”了。
上次在泰国的大城府,入住的酒店附近就有很多座寺庙,其中的一座崖差蒙空寺,最喜欢。其实,我不是佛教徒,对佛教的认识也是相当的肤浅,所以我喜欢一些寺庙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它是清净之所,在寺庙里四处走走,四处看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可以触动内心的感悟。建于1357年的崖差蒙空寺,是大城府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天刚亮,这里就香客攒动,香火蹿动。随香客进入寺院不远,就看见一尊通体透白的安躺于红花绿草之中的卧佛,如一宿之后乍醒还睡般,双目微开,嘴角微翘,神态安详自然生动。很多虔诚的香客,在卧佛的头部、手部又或脚部,贴上了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金箔,金光闪烁。
崖差蒙空寺的胜利大佛塔,高高耸立于蓝天丽日之下,最为引人瞩目。这座在1592年由当时的纳腊萱大帝为纪念战胜缅军而建造的锡兰风格佛塔,建筑精巧,造型精美,供佛无数,虽然历经战火,但是保存完好。胜利大佛塔有红砖砌筑的步级连贯上下,一步一级,虽然不是十分的陡峭,但步级与步级之间高低不一,而且风侵雨蚀多年,再加上香客不绝日夜踩踏其中,早已凹凸不平,人在上面走,与“攀爬”无异。一走一停,抬头望天,天空是一尘不染的眩目的蓝,眩目间感觉脚下这长长的步级仿佛可以通往“佛”的领地,顿觉神清气爽。
下得塔来,小歇于塔影之下,顺便,美美的抽上一根烟。此时,一个肥头大耳的僧人由远及近,先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我手里的香烟,然后脸上堆起了如弥勒佛般的笑容。哈哈!想起了曼谷的朋友曾跟我说过,泰国的僧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例如,既吃粗茶淡饭,也食大鱼大肉,像极我们中国的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给他递了烟也为他点了火,他一脸的感激,娓娓一口比我还要标准的普通话:“中国人?”“是的。你好像也是?”我也问道。没想到他竟然故弄玄虚:“以前是。现在呢来自如来处。”“如来在哪里?”“在十万亿远佛土处。”我不禁笑了。他愕了愕,问我:“笑什么?”我说:“笑你身为出家人却悟不通透。”“那你说,我来自哪里?”我得势不饶人:“如来不在十万亿远佛土处,而是在三千大千世界每个善男信女心里,心有善念便是佛,即心即佛,你和我都是佛呢,你说从如来处来,我说你从你处来!”
他顿了顿,随即双手合十向着我,接着说了一句让我想立马开溜的话:“你不出家为僧太可惜了。”呵呵,出家就要入寺住庙,恪守清规,我可万万不从。况且我心目中的寺庙应该是既清高又清冷的,除了诵经声,木鱼声,便是宛若天籁的钟鼓声。而如今的寺庙,却大多都被世俗同化,在一尊尊佛像半开半闭的眼中,恐怕要见得到人世间红男绿女的心佛并不容易,却会经常目睹俗世中众多追功逐利的卑微苍生。
还是算了吧,若以佛法相论,是雅是俗是善是恶是福是祸,全由心生。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一如崖差蒙空寺高耸长空的胜利大佛塔,我自遗世独立、时时岿然不凡呢?心中有佛,就得。


图1:以卧佛和胜利大佛塔闻名于世的崖差蒙空寺,是大城府的人文地标。

图2:崖差蒙空寺也是当地人的精神坐标。每天,香客和游客络绎不绝。

图3:衣袂飘飘的僧人,颇有几分出尘脱俗仙风道骨之态,是崖差蒙空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道流动的亮色。

图4:通体透白的卧佛,慈眉善目。

图5:无论是卧佛、坐佛,还是立佛,都是雕琢精美,栩栩如生。

图6:佛在丛中笑,笑看人世间。

图7:胜利大佛塔的四周,100多尊身披红色又或黄色法衣的坐佛正襟危坐,形神肃穆。

图8:胜利大佛塔四周的坐佛,乍看起来形制一样,但细看之下原来还是有所区别:一些坐佛,闭目正寻声;一些坐佛,睁眼在救苦。身处其间,倍感安宁。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山水相依在漓江
谢庆标 摄影并文

偶尔会有朋友问起,桂林的漓江,什么时候最美?我总是不假思索的就回答:桂林漓江,四时皆美。晴时蓝天白云,山青水绿;阴时云遮雾掩,山水朦胧;雨时漫天甘霖,山明水净;雪时银装素裹,山水一色。
漓江的山水,似乎从诞生之日起便注定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生世世不离不弃。漓江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温婉平静,明净如镜。山有奇洞,洞有美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漓江四胜”。漓江的山,虽不高,但陡峭,虽排列有致,但高低错落,想必它们都是有灵性又争强好胜的山,你比我高一些,我就要比你大一些;你比我大一些,我就要比你俊秀一些,比你秀美一些,重重叠叠,此伏彼起。漓江的水,虽不浅,但清澈,虽闲散舒缓,但源远流长。
竹筏一叶,载着我,再一次撑向漓江的青山绿水之间。竹筏不大,因而吃水较大,刚坐稳,发觉江水已漫上竹筏,鞋袜几乎湿透。看看艄公,原来他是光着脚的,转念一想,何不脱去鞋袜的束缚?当脱去鞋袜的双脚刚沾上江水的那一刻,我顿觉遍体凉快。漓江的水,清清凉凉,清清澈澈。水下时聚时散的鱼群,婀娜多姿的水草,浑圆透亮的卵石,看得真真切切,似乎伸手可触,其实难以触摸,因为,那些鱼群,那些水草,那些卵石,一会儿在水下,一会儿又在“山”上,那些山,大概是和我一样都受不住这水下美景的诱惑,于是纷纷倒映在江水里。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无论怎么看,漓江都是一幅立体的绵绵不断的中国山水画,而漓江的山,又是笔,漓江的水,又是墨,山与水的相依相偎相融相合,在这里演绎得酣畅淋漓淋漓尽致,无不透出画意之美诗意之美。忽然间想起了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而我呢?言穷辞白,惟有,用眼睛去欣赏,那可以陶冶性情的山水,用相机去拍摄,那可以净化心灵的风光。


图1:漓江晨霭。如烟似纱的水雾,在山峦间轻轻荡漾,那些山尖峰峦,变得又似云里雾里的琼洲仙岛,海市蜃楼,美不胜收。

图2:相依相偎的漓江山水,奇异瑰丽。沿着漓江溯流而上又或溯游而下,一路眼花缭乱,一路心旷神怡。

图3:山水之间,田园人家牧童悠歌,恍若桃源。

图4: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玉龙行
谢庆标 摄影并文

之前去过两次丽江。遗憾的是,由于天气恶劣的原因竟还未曾一睹玉龙雪山的真容。
这一次刚步出丽江的三义国际机场,迎接我的,为何又是来势汹汹的倾盆大雨呢?而且还夹杂着黄豆般大小的冰雹,打在屋顶落在地面滴滴嗒嗒叮叮咚咚的,是我平时最喜欢的天籁之音,而现在听起来却分明是,声声刺耳,直刺得我心如刀绞心如刀割阵阵痛痒,难道,此行又将与玉龙雪山缘悭一面?玉龙雪山是纳西人的神山,是纳西之魂、丽江之魂。纳西人视玉龙雪山为生命的源泉和灵魂的归宿,纳西人无论身处何地,境遇如何,总是难以抹去他们对玉龙雪山的那份深刻记忆,总是难以割舍他们对玉龙雪山的那份深厚感情。
当晚入住酒店后一夜难眠。翌日一早,是地陪她那清脆的敲门声与甜美的叫唤声让我为之精神一振的:起床啦胖金哥!外面雨后放晴阳光普照,玉龙雪山正等待着你这个远道而来的贵客的光临啦。幸运至极。从酒店一路直到景区,玉龙雪山都处在我的柔柔眼波之内。近处皑皑的白雪,远处浅黛的山峰,相互交融,相映成趣。雪之铺天盖地,山之层峦叠嶂,恰似银雕玉砌一般,又恍如一幅信手拈来的水墨丹青,峭拔秀丽。只是登山后,刚才还是朗朗晴空,却在不经意的瞬间乌云密布,以大军压境之势匆匆袭来,大有将我吞噬之意。地陪在善意的提醒:“已经是4600多米的海拔啦。栈道都给冰雪覆盖着,危险,而且看起来这天气肯定是愈来愈糟糕。”我微笑着回答她:“还是再走一段吧。因为另一个‘我’早已‘走’在了前面,那么我的身体跟着‘他’前行就会安全得多。”
沿着湿滑的栈道缓缓而行,仰望着从未被人征服过的主峰“扇子陡”,我心底竟然没有萌发丝毫的征服之念,而此刻,却萌生了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恍惚间,玉龙雪山的朝圣者如海市蜃楼般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跋涉在坎坷不平的山路,陪伴他们的,就只有旋转不停的转经筒和飘扬不定的五彩经幡。他们一次次用单薄而刚毅的身体丈量着山路,他们一次次用干裂而炽热的双唇亲吻着大地,风吹日晒,雨雪交加,都灭不去他们心中燃烧着的熊熊圣火,他们就这样一步步走向神山,一步步走向心目中的理想天国。我的眼睛模糊了,依稀听见了雪山的呼唤。
一只矫健的苍鹰由远及近,在我头顶上盘旋片刻,又飞向了雪山的背后,那是我们看不见更攀不上的地方。再看看玉龙雪山,此时已完全被云雾遮掩,先前的所见,差不多都消失殆尽了,只有延伸在栈道两边的一排排五彩经幡,在风中猎猎飞舞。拔地昂天遗世独立的玉龙雪山,可知我的一见倾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艳,又让我从此多了一份挂念。


图1:玉龙雪山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北半球纬度最低并有着大量现代冰川分布的极高山。

图2:玉龙雪山以奇、险、秀、美而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

图3: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玉龙雪山有时云蒸霞蔚,时隐时现;有时云遮雾掩,难见真容;有时云退雾散,群峰耀眼,冈峦滴翠娇艳无比。

图4:玉龙雪山的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其颜色与冰雪相比黑白分明,故又称“黑白雪山”。

图5:踏雪而行,只因有无限风光在雪山。

图6:冰封雪盖的玉龙雪山,其实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因山上冰雪消融而流淌在地表、潜流在地下的琼浆玉液在丽江四处漫衍、喷涌,它不仅滋润了大地,更让丽江沃壤千里,粮丰草茂,润泽、富饶,而且造就了当地“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独特风貌。

图7:玉龙雪山也是一座蕴藏有大量动植物的宝库。其中有苔类植物45种、藓类植物130种、蕨类植物220种、地衣植物17科20种、藻类植物31科196种,以及种子植物145科3200余种,物种之丰富,使其又有“天然高山动植物园”之美称。

图8:高大的乔木如楸树、冷杉、刺栗、麻栗、雪松、云南松等等触目皆是,浓荫蔽日。

图9:美艳的八重樱,花团锦簇。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仙灵所隐灵隐寺
谢庆标 摄影并文

天色,已愈来愈暗。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灵隐寺,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静,感受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安宁。仿佛,我就是那只栖息在飞来峰的小鸟,时而振翅高飞,时而引吭高歌;仿佛,我就是那汪流淌于山林间的冷泉,忽尔跌宕起伏,忽尔宛转流连。
大雄宝殿前,香火影影绰绰,香客依然络绎不绝,他们一个个三拜九叩,无比虔诚。内里供奉的,是一尊高达24.8米的释迦牟尼坐像,坐像颔首俯视,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令人景仰。释迦牟尼坐像的面前,有两个妇女,都是一脸的憔悴,其中较年轻的一个,双膝下跪双手合十,念念有词。紧挨着她的另一个,深陷在轮椅上,耷拉着那张松垮得几乎不成样子的老脸,双眼呆滞,呆滞得似乎不能转动。不知道她们是母女,还是婆媳又或一般的亲朋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们正遭受着某些不可抗拒的苦难折磨,惟有祈求佛祖的庇佑。
心情刹那间变得有些沉重。我记得好像是释迦牟尼说过的,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炽盛。生、老、病、死,是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炽盛,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即是和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则是与自己亲爱的人分离分别,天各一方,是一种痛苦;求不得,就是想得到的东西总是得不到,心力交瘁,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简单来说就是色、受、想、行、识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四大不调,又是一种痛苦。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和五阴炽盛,世人皆无可避免,只是其中的“求不得”之苦,应是可以凭主观意志免除的。奇怪的是,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多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又或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最终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释迦牟尼的嘴角永远都挂着似有似无的笑容,像是,在嘲笑世人的无知。突然想起了那副经典的楹联: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然而现实当中,谁可以笑天下可笑之人?谁能够容天下难容之事?但笑口常开,是感动了,是温暖了,浑浊的双眼也就清明了。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真正的澄心滤意,并不是要脱下楚楚的衣冠,然后再行穿上褴褛的衣衫,更不是要隐遁在深山老林,茅棚为舍,莳蔬种菜,清茶淡饭无欲无求,而是身处繁嚣杂乱的世象中,坚守本心,淡泊名利,学会取舍懂得感恩。这样,就会多一分简约,少一分繁复;多一分质朴,少一分浮华。


图1: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图2:始建于公元326年的杭州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十大古刹之一,香客如云。

图3:今天的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后的基础上再行修缮扩建的,占地面积近9万平方米。灵隐寺的布局,与江南其他寺院的布局大致相仿,在中轴线上依次屹立着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药师殿三大殿,气势恢弘震慑人心。

图4:飞来峰属石灰岩地质地貌,由于长期受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和呼猿洞等等。洞里洞外,以及冷泉一侧的峭壁上,有从五代至宋、元时期雕刻的佛像近500尊。容相清秀体态窈窕的佛像,让人倍觉可亲可近。

图5:飞来峰雕刻于宋代的佛像有200多尊,其中的大肚弥勒佛,是飞来峰众多石刻佛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龛石刻大肚弥勒佛,雕琢精美,栩栩如生。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夜澳门
谢庆标 摄影并文

该如何去形容澳门的夜?恐怕若只用“醉人”两字,实在道不尽它的美艳与妩媚。但是,凡有缘领略澳门夜色的游人,又总免不了为之一醉,醉在这灯火处处的璀璨小城中、醉在那柔情脉脉的斑斓海湾里……
澳门的夜是由颜色各异变化万千的灯与光、光与影烘托出来的。在灯与光、光与影的奇妙渲染下,这座小城便凸显出它瑰丽动人的一面,或辉煌庄严,或气派万千,或优雅宁静,或神秘高贵,宛似一名贵妇般观无边赏无尽,让人总觉得她的身前身后还有着无可尽知的美,而每一次细细把量,都有着无数的惊艳和惊喜。
华灯初上,漫步在澳门的街头,那灯,就是人们最可信赖的“引路人”,哪里的灯光最辉煌?哪里的光影最迷幻?当然是星罗棋布的酒店及其附设的娱乐场了。四季酒店、星际酒店、新濠锋酒店、美高梅金殿和新、旧葡京等星级酒店鳞次栉比、摩肩接踵,这些酒店的外形原本就是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再加上在各色灯光的装点下更是流光溢彩夺目耀眼,倒映在或远或近的海面上让海也亮了天也亮了。
夜色愈来愈浓,顺着西望洋马路来到主教山小堂。主教山小堂的钟楼已经撑起了黑夜的帷幕,但是在明锐的轮廓灯下又显现出强烈的明暗对比。远远的仰望着面朝大海的圣母像,却感觉到自己,好像离她那么地、那么地近。在圣母像面前,恍恍惚惚之间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就像东望洋山上时明时暗的灯塔,时起时伏。山下,楼宇林立,街道纵横,万家灯火火树银花,长明的,是连绵不断的路灯,闪烁的,是四处奔走的车灯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夜色撩人,使得这座小城更加诱惑人更加吸引人。
这里走走,那里停停,终于来到了位于孙逸仙大马路一带的酒吧街,随便挑一家落坐在露天的位置,听那低徊的音乐,看那如魅的光斑,此时可以什么也不想,此刻可以什么也不做,于是,旁若无人的与眼前海面那温柔的波光举杯对饮。波光粼粼,眼角的余光随之被绵延到大海的深处。


图1:从傍晚到次日清晨,整个澳门都处在灯光的映照下以另一种风韵显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是难得的视觉盛宴。澳门的迷人夜色,是繁嚣与宁静并存、现代和历史的重叠,它的神韵,不是匆匆一瞥所能尽窥,而是要你细细欣赏细细品味。

图2:在深邃的夜空下,通体透亮的旅游塔被周边灿若星辰的万盏明灯刻画出简洁流畅的线条,直指苍穹直冲云霄。

图3:夜幕下的大三巴牌坊散发着幽远的气息,让人有不知身在何世之感。

图4:被轮廓灯和背景灯照射得晶莹剔透的玫瑰圣母堂,出凡脱俗,恍如新月般若水盈盈。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澳门,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谢庆标 摄影并文

一方钟灵毓秀、秀气四溢的沃土,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如珍珠般散落在分外养眼的红花绿树之中。这就是澳门,世界上东西方文化交融,历史悠久、沉淀深厚的地方,一座活脱脱的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行走在澳门的街头,那一座座、一栋栋红白相间、黄白相间、蓝白相间的中西式古建筑便进入你的眼帘。妈阁庙、郑家大屋、岗顶前地、板樟堂街、妈阁庙前地、白鸽巢前地、大三巴牌坊、港务局大楼、民政总署大楼、圣老楞佐教堂、耶稣会纪念广场和圣若瑟修院及圣堂等等,共八块前地和二十多座相连相接的历史建筑,鳞次栉比,接踵而成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也是规模最大的以西式历史建筑为主、中式历史建筑相辅的最具中西结合之特色的历史建筑群。
澳门的历史建筑群拥有多个中国之最。东望洋灯塔是中国第一座灯塔;岗顶剧院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剧院;大三巴牌坊是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基督教坟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圣若瑟修院及圣堂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修道院;大炮台、东望洋炮台等西式炮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炮台。而玫瑰圣母堂、圣老楞佐教堂、圣奥斯定教堂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天主教堂,也是现存最古老的教堂。可以说,澳门的历史建筑群是西方传统建筑在中国最集中的展示。东西方文化合璧几近五百年的澳门,哥特式教堂与宫殿式寺庙并存,一如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相映,交响音乐与丝竹妙韵相衬。
徜徉于澳门那些色彩斑斓的历史建筑群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以为身处南欧的法鲁,而不是东亚的澳门,因为澳门的西式历史建筑,与南欧的传统建筑实在是太相似了。澳门的西式历史建筑,以欧洲南部的建筑风格为主,同时也包含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大部分建筑形式和风格,它们有巴洛克式的玫瑰圣母堂和圣若瑟修院及圣堂,以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岗顶剧院、仁慈堂大楼、民政总署大楼、风景酒店大楼、圣老楞佐教堂等等。而更为独特的地方是,澳门的西式历史建筑在上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合了中国、日本以及印度等多个亚洲国家的传统建筑风格,是结合了亚洲各地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而产生的美丽变体,如大三巴牌坊、港务局大楼及圣奥斯定教堂等等。
澳门的中式历史建筑,以岭南流派的妈阁庙和合院式风格的郑家大屋为代表。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的西端,依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寺庙。而建于1881年的郑家大屋,则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对孙中山、毛泽东等产生深远影响的《盛世危言》,便写成于此。


图1:精美绝伦的雕塑,把大三巴牌坊装饰得既古朴又典雅。无论是天使雕像还是圣母、圣婴塑像,都是一雕一刻技艺圆满,完美高超,给人以至美的视觉享受。

图2:妈阁庙常年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图3:名店林立的板樟堂街。板樟堂街贯穿了澳门的历史城区,并将大炮台、大三巴牌坊和仁慈堂大楼、民政总署大楼等众多名胜古迹跟商厦商场一一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澳门最繁华的街道。每逢节假日,板樟堂街必定人头涌涌,购销两旺。

图4:与中式园林相比,西式园林总的来说是欠了骄奢、缺了奢华,但布局精巧,不失内里风雅。

图5:一草一木,野趣天成。

图6:幽静的基督教坟场。埋葬在该坟场的大多都是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经商的英国商人以及鸦片战争中在华阵亡的英国将领。其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新教传教士,曾长期在澳门工作,身故后被埋葬于此。

图7:要不是楼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谁又会想到这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会是澳门的政府总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府总部原是1849年由余加利子爵兴建的住所,旧称塞尔卡尔宫。1999年12月19日,最后一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在此主持了降旗仪式,为澳门政权的顺利移交拉开序幕。

图8:街头正在写生的学童。古迹处处的澳门,处处可入画,处处可入镜。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千年瑶寨千年遥
谢庆标 摄影并文

中国的众多少数民族中,瑶族是分支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广东清远的连南县南岗镇连绵不断的深山老林之中,散布着多个瑶族村寨,其中一个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千年瑶寨”,掩映在红花绿树之中,鲜为世人知晓,却是一个让人特别回味的好地方。
汽车在山间狭窄而弯陡的山路中如蜗牛般爬行了许久,终于,眼前一片开阔,明净如洗的天空下,几棵高耸入云的苍松翠柏相依相偎,仿佛是这千年瑶寨的最后守望者。一间间明清风格的青砖黑瓦老屋坐南朝北,一层层一层层的依山而建气势不凡,远远望去,庞大的建筑群就好比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簇拥在山腰,仍然显现出曾经盛极一时的辉煌。唐末宋初,千年瑶寨的始迁祖为了躲避兵祸匪乱,于是迁移到这些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建寨立寨并聚族而居,至明代时已形成一定规模,人丁兴旺,人稠物穰。
千年瑶寨的面积比一般瑶寨大得多,人口也多,听说鼎盛时期有600多户5000多人,故又被称为“大哥排”、“首领排”。漫步千年瑶寨,仿佛是在千年前的时空中游荡,听得见岁月在交替变换中激发出的遥远而沧桑的叹息。千年瑶寨的老屋,部分虽然年久失修,但颓垣败瓦之间,依然流露出当年精砌细筑的韵致,它们依山傍坡,重重叠叠,而且前一排老屋的屋顶往往与后一排老屋的地面齐高,梯次上升,层次分明,其间横街直巷,纵横交错,把各家各户串联起来,自成一统。
千年瑶寨较完整地保存着虽然原始但是并不落后的历史风貌,有接泉入寨引水到户的竹笕,有烧水煮饭防寒保暖的火塘,有上存五谷下养禽畜的库房,还有时时香溢十里日日客似云来的豆腐坊、榨油坊、酿酒坊,一门一户,一砖一瓦,一不留神,我的心神早已穿越到了千百年前,隐约看得见瑶寨的始迁祖,与世无争自力更生,无忧无虑地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生生息息,那么遥远,又是那么亲近,伸手可及。


图1:行走在寨内光洁透亮的石板路上,顿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这瑶寨千百年来行云流水般的画面一下子展现在眼前,仿佛风中,都带有一丝丝扑朔迷离的遥远气息。

图2:向上望去,一间间整齐划一的老屋遍布山腰。老屋大多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蔚为壮观。

图3:由于千年瑶寨藏于深山之中山腰之上,交通极为不便,加之水源缺乏,当地瑶民的生活水平总体来说是低下的,所以自上世纪80年代起,各级政府划拨专项经费用作当地瑶民的搬迁。目前,千年瑶寨的大部分瑶民都已搬迁到山下的三个村落居住,或种或养,或小本经营,收入尚算丰足。

图4:千年瑶寨目前还有200来个瑶民生活其中,石阶上、老屋前、集市里,偶尔能见穿戴着瑶族服饰的老人和小孩。也许生于此山长于此山,是他们一辈子的不离不弃。

图5:利用课余时间摆摊挣学费的的小小卖货郎,一脸羞怯。

图6:坚守着一锅有待游客购买的红薯,坚守的,还有这个勤奋“妹单”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

图7: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这里的妹单可以玩耍的游戏不多,甚至是简单而单一的,但她们不欠开心,不缺快乐。

图8:两个年迈的阿公在卖力地为零零星星的游客表演长鼓舞。获取零星赏钱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向游客展示瑶民生活中丰富而多彩的一面,则是他们最本真的真意。

图9:一步一风景。这里没有城市人钟爱的那些亭台,那些楼阁,那些小桥流水,她更像一个素面朝天的村姑,羞涩地躲在葱笼的山林中,隐隐透着让人更加欣喜更加愉悦的村野风情。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乌苏里晨歌
谢庆标 摄影并文

北京时间才凌晨三点多,俄罗斯的乌苏里斯克,天色已泛亮。若在平日,在东莞的我此时应该已见周公数回并与之难舍难离。然而此刻,窗外那明媚而温暖的阳光,让一向喜欢赖床的我顿然睡意全无。
简单洗漱后下了楼,旅馆的老板娘亲切的问候让我为之精神一振。她看起来五十来岁的样子,但面容姣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其他的中老年妇女有所不同的是,就是她的身材依然非一般的苗条,而且勤快,也是,如果不勤快,又怎能独力经营起这家乌苏里斯克最漂亮最舒适的家庭旅馆?“需要?一杯牛奶吗?”她问。她的英语虽然有一些结结巴巴,但尚可交流。其实已经很难得了,因为俄罗斯懂英语的中老年人并不多。“谢谢了!”我答。餐桌上有牛奶,面包,香肠,还有惹我垂涎的水果沙拉,就她和另外两个服务员围坐在一起。我知道多我一个人并不打紧,但宾主有别,又怎好意思莽作座上宾?
清晨的空气总是让我倍感舒爽,况且这是在乌苏里斯克,这座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小城,这清晨的空气好像被刚刚洗涤过似的格外的清爽,入肤入骨。说乌苏里斯克是小城,是因应当地的人口而言的,实际上乌苏里斯克的总面积有3600平方公里之多,但总人口还不到18万。干线公路穿城而过,宽阔,笔直,两旁的建筑虽然低矮且古旧,但疏落有致,布局得当,而且建筑风格及装饰、色彩等多种多样,自成一格,赏心悦目。这些低矮而古旧的建筑,若不多加留意,肯定不会知道它们当中开设有众多的博物馆、图书馆、话剧院,以及文化中心、少儿艺术学校又或工艺品制作展览中心。
路上车辆稀少,行人也不多,偶有几个,但步伐并不急速,慢悠悠的,好一副就算前面有黄金万两也不会急起直追的神态。在一些没有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当我的左脚或右脚刚踏进人行横道时,那些与我交错而行的车辆便远远的“吱”的一声停了下来,待我通过之后再才小心翼翼的继续前行。起初,我是有些不习惯的,甚至好几次主动退出人行横道让车辆先行,此时,那些司机反倒比我更为不习惯了,在驾驶室里又是手势又是表情的催促着我。我感动并激动着,皆因,记忆中我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又或乡镇,行经那些没有设置红绿灯的人行横道时,从未享受过此等礼遇。
干线公路的两旁,也有很多自助式餐馆或咖啡馆,于是凭感觉走进了其中的一间。咖啡馆不大,十来张桌子,其装修也不是特别的豪华,但胜在干净、雅致,虽然顾客甚多,却是出奇的安静。我一向对早餐不太讲究,平时也是可有可无,然而,我是被这香醇浓郁的咖啡香气吸引而来的,在这格外清爽的早晨,一杯咖啡外加一小块面包,足矣,而且在咖啡的热气氤氲下,再透过咖啡馆落地的玻璃窗,发觉窗外的这座小城更可人了,明媚温暖的阳光、苍劲挺拔的树木、造型别致的建筑、干净整洁的街道、举止优雅的行人、锃亮如新的车辆,都一并秀色可餐。
餐后,回旅馆时顺道拐进了路旁的一个小公园。这里略显热闹一些,散步的,跑步的,骑单车的,打篮球的,踢足球的,各适其适。最为引人的是,几个年纪老迈的老头老太一人一把手风琴,自弹自唱忘我高歌,他们唱的是什么?我不懂,也无须懂。因为歌声嘹亮,已激荡着我,那一颗唯美的心。


图1:乌苏里斯克别名双城子。双城子之名始称于明代,因其东有“富尔丹”和西有“朱尔根”这两城而得。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双城子被割让为俄国的领土。

图2:乌苏里斯克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图3:乌苏里斯克的农业非常发达。看见这些一片连着一片的小麦田和燕麦田,我方才知晓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大物博。

图4:乌苏里斯克自然保护区。它是俄罗斯远东地区13个自然保护区中的其中一个,区内物种多样,其动物群和植物群中有很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记录的濒临灭绝的动物和植物。

图5:无论是市区还是郊野,满目都是草木纷繁。

图6:相对来说,乌苏里斯克的春天总是来得晚一些。都5月初了,很多地方仍见冰未消,雪未融,草丛和树林,也是一脸的枯黄,鲜见绿意。其实,它们只是在蓄势待发而已,不出数日,它们除了重现绿意,还将五彩缤纷。

图7:乡村的小木屋,安安静静默守一方空灵。

图8: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的乌苏里斯克少女,一颦一笑楚楚动人。

图9:天大地大,骑车远行最逍遥。

图10:远离喧嚣繁杂的乌苏里斯克,童真处处。在这里所看所见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悠悠自得,叫人心生爱意。

图11:终要乘车离去。终归,我只是乌苏里斯克的过客,而不是乌苏里斯克的归人。车窗外的一景一物已愈渐模糊,但乌苏里斯克美丽的一面,时刻在我脑海中闪现。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放纵丽江
谢庆标 摄影并文

很难说得出丽江在我心目中的印象,不是太深,也不是太浅,但每每想一个人静静的放纵几天,除了香港,丽江便是我的首选。
以前去丽江,入住的都是官房大酒店又或是其旗下的花园别墅,这一次,经朋友极力推荐,选了福国大饭店。听说它是云南唯一一家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主题的五星级饭店,感觉不错,虽然与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同星级酒店相比其软硬件均略为逊色,但房间布置古色古香,玲珑雅致,另有一番别样的雍容华贵。
最爱夜幕降临之后,一个人呆坐在饭店的天井里,聆听着耳边婉转悠扬的佛乐,遥望着天际伸手可及的星星,任由那阵阵清爽的晚风吹拂,那种恍惚,让久居闹市的我涌起了一股莫名的舒坦。在城市,夜空似乎已不再有夜的颜色,死水一潭般,和城市的人情一样冷漠,但在丽江,你却可以清晰地听见孤僻的蟋蟀在对你唱了又唱,你又可以清晰地看见群聚的星星在向你闪了又闪。
一夜好梦,次日便背着简单的行囊,独自游走在丽江的山山水水。我之所以亲近其间,并不是为了那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譬如那些小桥、流水、人家、奇峰、怪石,那些好山好水。仅仅,其实仅仅是想找寻一些和我灵魂相贴近的东西。在悠悠的旅途中,在绵绵的山水中,我可以感受到远离尘嚣,远离卑琐的遗世独立的幽处娴雅,那是一种真真实实的感动,一种无助无奈之后的安闲,让我无惧于日复一日的喧嚷烦扰,也无须夜复一夜地戴着面具游戏。山水,可以清净世俗的心境,所谓心扉洞开,既在山重水复时,又在柳暗花明处。
我喜欢山水,来了数次丽江之后,我更喜爱丽江的山山水水了。作为城市人,我总觉得自己常常处于惶惶的精神压迫之中。为了自救?为了自赎?也许是为了短暂的逃离,我便选择了尽情去放浪山水给予我的不羁,在这里,无论是终年积雪的雪山,还是牛马成群的草甸,当我用双脚印证它们,它们便在我的眼前幻化出一幅幅藏古纳今的大家书法,字字珠玑。冥顽如我者,必须置身这人间净土之中,才能获得不断的省悟。
奢望多年以后,我还能呆坐在丽江的一隅,酒店饭店也好,客栈民宿也罢,有一杯啤酒就得了,细细品味这番安静悠闲。只是我不知道,那时的我还会不会身心皆醉?


图1:丽江位于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虽地处高原并终年可见雪山,但其气候垂直分布明显,而且年温差较小日温差不大,所以丽江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概是清爽宜人,景观丰富多样。

图2:丽江古城面朝东南背向西北,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巧妙地屏蔽了来自玉龙雪山的凛凛寒气,同时也接引了来自东南方向的和煦暖风,藏风聚气,尽占地理之利。古老的砖木结构房屋一间间紧挨着,只是年代久远,其中的一间颤颤巍巍的有些倾斜了,其后的几间于是次第跟随,将这倾斜之美小心翼翼地传递下去。

图3:潺潺流水自玉龙雪山的积雪消融而来,如此清澈,如此清凉。

图4: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上面铺设的,大多都是纯手工劈制而成的角砾岩石板,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不会飞灰。

图5:一涓涓流水并着一块块石板一同穿街过巷,于是串起了一条条街道,一户户人家。

图6:家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杨入画图。

图7:丽江古城内修建有大小不一的桥梁354座,这些桥梁的用材与形状多种多样,其中较著名的有大石桥、万千桥、马鞍桥、仁寿桥、锁翠桥等等,均修建于明清时期,史迹历历。

图8: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丽江古城,街道、水系、民居和集市聚散合理,配置得当,生发出无穷意趣,显现出无穷魅力。

图9:并非黄金周或旅游旺季,但丽江古城里从早到晚都是游人如潮前推后涌。是的,很多人都认为这里的人流大多、商业味太重,已失去原有的纯粹、质朴。然而我们可否知道,丽江又或丽江人的商业智慧并不仅仅源于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而是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历史承袭。在以前,由于内地商人因受语言、交通、气候等的限制,甚少进藏经商,而藏区商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来不了内地交易,于是丽江便成了内地和藏区之间货物的聚散地,其商业态势之盛一时无两。

图10:每天,挥舞着导游旗的导游如同赶鸭子般,面无表情地催促着无数来自天南地北的旅游团队。人群当中,当然也会夹杂着很多对这些旅游团队侧目而视的自称是“驴”的自助旅游者,只是他们当中,也大多都是在人多的地方转一转,又或赖在一些帅哥美女云集的酒吧中泡一泡,然后就又回到他们蜗居的“城市”。

图11:明亮又温暖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沉稳的纳西老人在闲庭信步。无论是衣着,还是头饰,他们似乎都比我们更显前卫,甚至对眼前身后的我们无处不在的猎奇举动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图12:有人说如果去了丽江却没有找间酒吧或咖啡馆坐坐,便等同于没去过丽江。是吗?虽然我也喜欢消遣在酒吧或咖啡馆,但我一直认为丽江并不是酒吧的代名词。这里有山,有水,还有广阔的天地任我们行走。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贵州,不一样的风光
谢庆标 摄影并文

早就知道了贵州的“一瓶酒”、“一棵树”和“一栋房”,神往已久却一直拖拉到日前才起行。
从深圳出发,一个多小时后飞机掠过几座高耸的山峰,然后感觉上好像飞机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和着陆姿态,就已经降落在据说是要削平了好多好多山头才建成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了。贵州是中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境内地理环境特殊、矿产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山、水、石、林、洞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作家陈淼在《桂林山水》一文中的那一段“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如果用在贵州,应该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与桂林的峰林有所不同的是,则是贵州的多了一些阳刚之气。
只是因为这样的喀斯特地貌,极大地制约了贵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首先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没有平原,土地贫瘠、水源缺乏、生产落后。那些依山而修的梯田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看似良田万顷,总会错觉定会时时高产年年丰收,实则上这里灌溉系统的引水、输水、配水、蓄水、退水等各级沟渠或管道,以及相应的设施和建筑物严重滞后,仅可种植一些诸如小麦、玉米、木薯或烟叶、油菜花等等经济价值不高的作物,而且产出欠丰,真让人怀疑传统意义上的靠山吃山,是否在这里也可适用?
其次是当地交通建设与管理的不足。我这次从贵阳到安顺到毕节再到六盘水等地,行经的高速公路几乎全是依山而建,而且沿途都是隧道、桥梁,建设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并且这些高速公路大多都是双向四车道,还经常看到限速30公里的标志。听闻这些高速公路也只是在近年才修通,想想当年天险错迭,也不知道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要枉花多长时间在崎途?当地人好像也因此而不分东南西北远近高低了,任你多急迫的问路,也只会得到他们从容不迫慢条斯理而又不失耐心的回答:拐个弯弯,跨个沟沟,爬个坡坡,走一会吧再走一会吧就到了。
好在,也因为得天独厚的喀斯特地貌,让我们得以在贵州看到了灵山秀水、繁花争艳的梵净山;看到了万峰各异、雄奇浩瀚的万峰林;看到了群瀑飞流、溶洞相连的马岭河;看到了石帏满天、石笋遍地的织金洞;也看到了中国众多瀑布中最为激情、最为澎湃、最为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同时又看到了贵州二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蓄势待发。贵州的风光,竟是如此的纯朴和纯粹,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还有沉淀了数百年历史的甲秀楼,雕梁画栋,古韵长存,与周边疏落有致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
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就这样和谐地共存着,随着南明河的潺潺流水,四处流淌,更为贵州增添了不一样的灵气,又增添了不一样的妩媚。倘若清风待客,便是明月留人。


图1:黄果树瀑布。飞泻的瀑水,跌落在突兀的岩石上,溅成晶莹的水珠,沉积在深潭,被葱葱的林木染成碧绿,回荡流连。

图2:水城,阿志河河谷。贵州西部是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也是贵州喀斯特景观最为丰富的地方,峰丛、峰林、石林、溶丘、溶洞、瀑布、伏流、暗流、洼地和河谷等等一应俱全。河谷最深处,涓涓细流叮叮咚咚,清脆悦耳。

图3:威宁,草海。草海景美,美在一年四季变幻多端,随四时不同而展露不同的景色。

图4:织金,心灵手巧的穿青老娘娘。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也是中国目前未识别民族最多的省份,包括穿青人、木佬人、东家人、龙家人、绕家人和蔡家人等等,如果他们能被官方一一确认,那么,传唱甚广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将被彻底改写。

图5:平坝,天龙屯堡驿茶站。天龙屯堡旧称“饭笼驿”,是滇黔古驿道的一个驿站。据传元末明初的滇黔一带兵荒马乱,瘴气不断,人畜极易惹毒生病,故驿站人员热心采摘当地的山茶和草药,用山泉水煎制而成生津止渴、解毒祛病之茶水,免费供来往途人饮用。驿茶站的几个老娘娘非常和善,任我前后数次前来讨茶喝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图6:平坝,地戏。地戏源自明朝军队中的军傩,后与地方傩戏相结合,成为舞台在地、观众在坡的地戏。现时地戏的表演场地已不拘一格,但表演的题材和内容仍多以忠君爱国为主。也有以“跳神”的形式祈求借助诸神之力驱魔逐瘟、除凶纳吉保平安。

图7:赫章,河镇。灿若云锦的油菜花把几棵白杨树映衬得更加翠绿和高大挺拔,还有错落有致的农舍隐居其间。这样的田园风光,在画家或摄影师的眼中可能是美丽、动人和极致的。然而,当我获悉这里是国家级一类贫困乡镇时,所谓的创作激情随即消失殆尽。

图8:纳雍,失学女童。失去了至亲的呵护,写在这失学女童脸上的是一如她家大门挽联上的悲怆之色。但我们分明感觉得到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对知识的向往,可又略带忧伤与无奈,隐隐透着对关爱的渴求。

图9:平塘,放学路上。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努力下,现贵州的贫困山区已有大部分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的青少年得以重返菁菁校园。时近黄昏,两个刚放学的少年正沿着田间崎岖的田埂赶回家,等待着他们的,将是繁重的农活和家务。真希望他们能一路走好,更希望社会各界的点滴甘霖能汇成慈善之河,让慈善之河常润人间。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青山绿水港岛秀
谢庆标 摄影并文

在很多的游客心目中,香港,只不过是一个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喧嚣四起的国际大都市,而实际上,香港的市区面积只不过约占全港土地面积的25%,余下的那些地方,大部分就是郊野或郊野公园了,其间连绵着蜿蜒曲折的海岸,便构成了一幅幅最自然最纯朴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香港的市区和郊野非常接近,可以说是你依着我我靠着你,衣锦繁华与乡间野趣相依相傍,这种别样的景致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见。
以前我差旅香港,大多是因为工作上的事宜而行色匆匆,及至近来可支配的私人时间多了,行于青山,走于绿水,便成了我在港期间最为舒心的活动。
香港的郊野公园遍布全港各地,以峻峭秀美的山岭、草木葱茏的山林、碧流摇翠的水塘和水清沙幼的滨水地带为主,风景秀丽,景致怡人。我最喜欢的是西贡郊野公园、大潭郊野公园和南大屿郊野公园。西贡有香港市区的“后花园”之称,其郊野公园的特色是峰峦青翠绵延,海湾轻风细浪,山水相连,水天一色。大潭郊野公园是距离香港岛闹市区最近的郊野公园,该郊野公园地处香港岛东部,面积约占整个香港岛的十分之二,保存有香港最早期的四个饮用水塘,水质澄澈,山林簇拥。而位于大屿山南部的南大屿郊野公园则拥有香港的第二高山峰凤凰山。凤凰山绿野绵绵,视野开阔,尤其是日出日落之时,云蒸雾腾气势磅礴,让人顿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感。
我喜欢香港郊野公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香港的郊野公园在规划和建设时非常注重野趣天成,山林、水塘、滨水地带,无不保持原有的风貌,除了一些必要的设施外,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式样现代的建筑。各郊野公园的路径大多都是砂石铺设,甚至土路为主,即使个别路段或台阶用有水泥、石板,也力求自然,与环境和谐吻合,行走其中,别有一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与此同时,为方便游客游览,以及认识和了解郊野的生态系统多样性,西贡、城门、船湾、清水湾、大帽山及香港仔等多个郊野公园均建有兼备展览和科普教育功能的游客中心,其中位于西贡蕉坑特别地区内的狮子会自然教育中心,建有渔馆、农馆、贝壳馆、昆虫馆和郊野馆等五个不同主题的展馆,并设有户外场地展示有机耕种的农作物。而城门标本林则种植了10000多棵当地及华南地区的珍稀植物,郁郁葱葱,浓荫蔽日。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香港在主张大力保护自然生态之余,更辅以适度改造和利用,通过优化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来吸引外来物种的栖息、孕育。例如在大帽山郊野公园,就建有多个适合鱼类、蛙类和蛇类生长的生态水塘,并为鸟类搭建了数不胜数的鸟窝。生态环境改善了,对蝶类、鸟类等等自然就有了莫大的吸引力,像裳凤蝶、燕凤蝶和串珠环蝶等等,我们以前在香港很难见得到,但现在俯拾皆是。在大埔的凤园蝴蝶保育区,每天都有众多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前来大肆猎艳。
除了风景秀丽的郊野公园,与之相邻的海岸公园,也是风光优美风光旖旎,无时无刻都在引诱着我。
在上世纪60年代前,香港的渔民仍普遍使用帆船和天然纤维网,海洋生态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然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香港各渔港作业的机动渔船数目日增,海上作业此伏彼起,而有些渔民为了大量捕捉珊瑚鱼,竟然肆意破毁珊瑚礁。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滥捕滥捉的情况最为严重,严重地破坏了香港近海的自然生态,导致香港近海的渔获日渐减少,当地渔民遂转至较远的海域作业。虽然海洋与香港的人文、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但相关的海洋生态研究和保护也只是在近年才兴起。
香港目前建立有四个海岸公园,分别是东平洲海岸公园、海下湾海岸公园、印洲塘海岸公园和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东平洲地质独特,主要由泥岩、泥灰岩、粉砂岩和层状燧石岩构成,经过亿万年的地壳变动,以及风化、海蚀、断裂而形成现在层层叠叠的页岩,迎着海风,顶着海浪,溅起如雪千堆,斑驳耀眼。听说东平洲早在六百多年前就有人登岛居住,但由于东平洲距离市区较远,岛上居民的生产及生活水平甚低,以至人丁不兴不旺,然而,这却在自然生态的保护方面留下了极为有利的空间。在东平洲,我们触目所及的都是气势恢弘宏壮雄伟的海岸风光,除了美,还是美,美得几乎让人窒息。
海下湾也不错,而且这里的交通配套也是香港四个海岸公园中最为完善最为便捷的一个,因为有陆上交通可以连接。海下湾因珊瑚品种繁多而盛名,在香港已记录的84个珊瑚品种中,有超过60个品种在海下湾繁衍生息。海下湾的珊瑚形态优美色彩艳丽,而且海水的透光度及能见度非常高,已成为香港最热门的潜水及水下摄影胜地。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的生态资源则最为丰富,在这里,鱼翔深海,虾跃浅水,蟹行沙滩,而且水质、水温和盐度适宜,吸引了大量的中华白海豚,它们偶尔浮出水面,跟随船只时飞时跃,时而凌空信步,时而引颈高歌,那种自由自在,让我为之眼热。


图1:背山面海的香港,美丽,迷人。

图2:无论是山林还是水塘、滨水地带,香港的郊野公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都是最原始、最纯朴的自然气息。

图3: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水塘,生机盎然。

图4: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图5:香港目前有记录的雀鸟多达450种。在香港的各大郊野公园,形态娇媚色彩斑斓的雀鸟随处可见。

图6:香港的海岸线迤逦不绝。每逢节假日,在多个远离喧嚣的海湾,总有各式游艇满载游人前来细意欣赏碧海蓝天的壮丽景色。

图7:清澈的海水,绵软的沙滩,繁茂的植物,随海拔缓缓梯次而升,景观丰富而富有层次。

图8: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西贡园区包括桥嘴洲、粮船湾、果洲群岛及瓮缸群岛四个景区,上述四个景区全面展露了香港在1.4亿年前最后一次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火山岩、侵入岩和罕见的酸性火山岩六方柱状节理,景观神奇独特。

图9:海蚀洞穿岛而过。要不是我乘坐的游艇排水量太大,真想入内一探深幽。

图10:风高浪急,除了那些屹立经年的岛屿,能岿然不动的,就只有这永远在为船舶指明方向的灯塔了。

图11:海天一色,百舸争流。

图12:清水湾风平浪静,而且景观开阔、多样,引来无数游艇停靠于此。

图13:于海阔天空处抛下船锚。一起抛下的,当然还有平日里忙碌而疲惫的身影。

图14:泛舟而行,快乐身心。

图15:除了游泳、潜水和皮划艇,我们还可以在海岸公园的保护范围之外开展底钓、浮钓或戏钓等海钓活动。与礁石作伴,与海浪共舞,其乐无穷。

图16:随着对海洋生态的大力保护,当地渔民的海产收成也大为提高。在西贡的公众码头,一众渔民正在售卖刚捕获的海产。

图17:海产种类繁多,购销两旺。

图18:香港的郊野和海岸风光虽然不能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山大川相媲美,但胜在自然、纯朴,山光海景,无不瑰丽动人。
楼主:谢庆标  时间:2020-09-21 21:18:06
塌了雷峰塔
谢庆标 摄影并文

上个月在浙大的玉泉校区试读了几天短期的公共管理课程,未如理想。倒是一位唯恐天下不乱的老教授在讲授《民意与公共决策》一课时列举了重建雷峰塔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杭州市民普遍反对拆掉那座仅存塔基和部分塔身的雷峰塔,但如果不拆掉,又如何建造新塔呢?当地政府于是广集民意,多方论证,其结果就是今天的样子——保留塔基和部分塔身,然后沿着塔基的边缘“重建”了塔中有塔的别具新中式建筑风格的雷峰塔。
原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公元977年兴建的雷峰塔,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也印记着那受恩于前世、报恩于今生却终结在这高高雷峰塔的《白蛇传》:许仙和白素贞虽是人妖不同路,但身为蛇妖的白素贞念念不忘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于是化作人形以身相许,却让那好管闲事的法海和尚惹是生非棒打鸳鸯,最终被法海和尚将白素贞收治于钵盂之内并埋堙在地下,再在上面镇上一座“镇压之塔”。那座镇压之塔,就是雷峰塔。
雷峰塔和西湖其他的名胜古迹相较之不同,是在于它那独特的人文底蕴。一直以来,当地民间盛传雷峰塔的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等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民众盗挖,1924年的9月,几被盗挖一空的雷峰塔因年久失修终于轰然倒塌,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故事,让后人更是感慨万千了,可是,这万千的感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爱与憎。鲁迅曾写过《论雷峰塔的倒掉》,以此表明他自己的看法:“它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我对此还是基本认同的,不过,未至完全苟同,因为那不是我内在的看法。
听杭州的朋友说,当年在规划重建雷峰塔之时,曾遭到一些妇女组织的非议和反对,因为她们认为雷峰塔下镇压有白素贞,是象征着对广大妇女的压制和禁锢。嘿嘿,虽然《白蛇传》明明是传说,但是很多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此为据,并站在文化与思想道德的制高点上,罗列出一些所谓的“有价值观”的观点。
这雷峰塔的重建,有若重生。它矗立在青山之中,绿水之间,恍若来自世外,又连系于尘世,愈显得愈发奇美瑰丽,让游人的眼睛不得不去细究它那古今交融的神韵。如今的雷峰塔,下面还有被镇压的白素贞吗?作为一个动人传说的见证,它已是一处蜚声中外的名胜古迹了。我想,那对爱侣若是云霄中携手同游,俯身看到一拨又一拨的在塔前追忆他们那段凄美故事的红男绿女,心里头定会是无比欣慰的。
有了雷峰塔,西湖便有了更多的传说,风景也显得更为典雅,连那淼淼漭漭的湖面上,也蒙上了一层层伸手可及的历史的光影。如果,九泉之下的鲁迅可以重游雷峰塔,应该是会有另一番感喟的。


图:雷峰塔倒塌了,倒塌后并重生或者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解脱,并有了另一番意象。而我们身边有形无形的“镇压之塔”历数不尽,它们何时才能倒塌呢?除无奈外,又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念头闪来。只为眼前的美景所迷惑,就好。

楼主:谢庆标

字数:63604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7-03-20 18:23:00

更新时间:2020-09-21 21:18:06

评论数:28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