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从孙杨的翻译风波说起

从孙杨的翻译风波说起

楼主:潘太史3  时间:2020-03-05 20:01:25
从孙杨的翻译风波说起

最近,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先生因兴奋剂检查问题远赴瑞士出席听证会,虽然结果如何尚待时日,但现场同传表现不佳的消息却早已不胫而走,以致在翻译圈中持续发酵。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显示,那位现场英语同传不仅英语发音一般,译出率或许仅有20%......,不过据说翻译团队是孙杨先生聘请的,那么不论翻译的表现再怎么糟糕,恐怕也只能自己概括承受,而大可不必怨天尤人。孙杨先生叱咤国际泳坛十余年,出国比赛想必也早已如同家常便饭,对于如此重大的听证会,按说应该对自己聘请的译员事先有所鉴别并且进行必要的演练,但结果却是现场砸锅,事后卸责。

翻译圈似乎颇受震动,许多业内人士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诸如“翻译行业是怎样被做烂的”,“孙杨听证会翻译惹争议”、“一件事情的发酵”等等。其中主要的意见归纳起来无非以下这几条:
1,国内翻译市场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充斥着各种无序竞争;
2,某些高校教授在翻译界欺世盗名,滥竽充数;
3,许多同传译员缺乏自知之明,等等。

平心而论,市场的无序竞争固然是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但绝对不是翻译行业特有的现象,许多行业的无序竞争恐怕比翻译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外语专业许多教授的翻译水平的确不敢恭维,但其中也不乏业内的绝顶高手,包括同声传译。的确有许多译员明明不具备同传或交传的实力,但凭借低价竞争或者长袖善舞反而能为自己争取到不少出场机会......;但就危害性而言,恐怕未必比建筑行业更加严重......。

因此,潘太史作为即将退役的同传圈边缘人物,对于以上说法着实无法完全认同。造成同传市场鱼龙混杂的根本原因,其实应该归咎于主办方的糊弄了事。许多论坛、会议为了达到某种规格,必须从国外邀请某些人士参加,于是同传的需求被无限制地放大,但交流的效果却根本无人问津,虽然市场价格参差不齐,但同传的收入多少还是有点保证的,因此市场的主流就难免被那些“重在参与”勇士们拔得头筹,精耕细作反倒成了不合时宜的另类。如今的客观形势就是,优秀的、可靠的翻译人员凤毛麟角,而翻译机构、中介却是多如牛毛。于是在这场风波中,诸多翻译机构兴风作浪,蓄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鼓吹什么翻译证书、简历丰富、项目管理等等。

另外,译员之间的关系往往更加错综复杂。许多用户为了规避中介机构的抽成而直接联系译员,并且通过这名熟悉的、信任的译员来协调该语种以及夸语种的翻译项目,从而形成了“带头大哥”或“带头大姐”的机制,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带头大哥、带头大姐在推荐搭档或同行的时候,并不是秉承选贤举能的原则,而是所谓的“互通有无、礼尚往来”,完全无视翻译工作工匠精神的本质,一切反倒都变成了赤裸裸的市侩交易。简历帮(简历注水、天天投递)、公关派(擅长宣传交际)、交叉盘(在本语种臭名昭著之后利用其它语种信息滞后的机会主动结交,继续兜售跨语种之间的礼尚往来),他们把自己投递的每一份简历、发送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当做了宣言书、播种机、宣传队......,继党棍、讼棍、版棍之后,翻译行业居然也是“译棍”盛行。

尽管乌云压城城欲摧,但翻译圈内毕竟也不乏清流的存在。译员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获取稳固的客户基本盘,不断积累项目的基本面。翻译工作,尤其是是同传工作的实质,无非就是听得懂、说得出,除了中外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以外,与项目背景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同样重要。所以翻译队伍中的实力派,只要踏踏实实,积累几年下来就可以维持足够的基本盘,根本不必投递简历、扩大社交、乱发朋友圈,彼此之间介绍项目的出发点,则是相互欣赏、相互信任。总之,潘太史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凡是实力派译员大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闷头做项目,无意惹是非;坐待项目上门,从不刻意营销。

翻译工作从本质上看,不过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谋生手段而已,不必刻意拔高,但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孙杨的翻译风波,只是暴露出同传圈里混盘当道的事实罢了,但分析问题还是应该基于两点论而不是偏执于一点论,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2019年11月18日星期一

楼主:潘太史3  时间:2020-03-05 20:01:25

楼主:潘太史3

字数:1647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9-11-19 23:08:46

更新时间:2020-03-05 20:01:25

评论数: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