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我们为何而来?

我们为何而来?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你给别人一样礼物,别人不接受,那么这件礼物还是你的。
你朝天空抛洒灰尘,灰尘会降落到你的身上。
同样,你去辱骂别人,别人如果不接受,那么你就是在辱骂自己。
尊重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本分,不懂得尊重人,那么他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不知道你是否过于孤单,想找个人倾诉,却又不肯低下自己昂贵的身姿。
辱骂自以为一时爽了口舌之快,等你静下来,仔细回想的时候。别人和你无冤无仇,又有什么意义呢?希望你能够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以改正,那样人格会有所提升,而且能够交到朋友。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情感是这个世界的基础,情是维系世界万物的纽带因为世界上有了感情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更加的和谐;因为有了感情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才显得更加的美好。人类有了情,世间就有了秩序;动物有了情,才出现了繁殖生息,动物的生命得以继续延续。有情才有世界万物,于是可以看出情是维持世界存在的因素。这也可以从冯梦龙《情史序》中看出:“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
才为天地之精华,造就了钟灵毓秀的万物,它给世界带来了亮点,带来了灵动,是世界散发着活力和勃勃生机。因为有它的存在带动了世界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所以说才字是粉饰乾坤的因素,是推动进步的因素。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译文】
天下只要有一知己,就不会有遗憾了。不只人是这样,万物也是这样的。例如菊花把陶渊明视为知己,梅花把和靖视为知己,翠竹把子猷看作知己,杏树把董奉当作知己,莲花把濂溪视作知己,奇石将米芾当作知己,荔枝把杨贵妃视作知己,茶把卢仝、陆羽作为知己,香草把屈原作为知己,莼羹鲈脍把张翰视为知己,芭蕉把怀素视为知己,瓜把邵平视为知己,鸡把处宗视为知己,鹅把王羲之视为知己,芭蕉把王昭君视为知己。他们之间相互交定,就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至于说像泰山松与秦始皇,春秋鹤与卫懿公那样就是彼此不能相交的缘故了。
【评析】
万物皆是有灵性的,于是他们也就作为人的知己而存在着。文章列举了一些除了人之外的自然界的有灵性的东西来阐释:知己只要真心相惜不是只局限于一事一物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知音难觅得苦衷。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有许多满腹经纶的学者才子,苦苦追寻,能了解自己赏识自己的人,但是终究是在苦海中挣扎,最后由于郁郁不得志而抑郁终生。
他们同时也慨叹就连动物灵长类都可以觅得着知音,可是作为有志之士却得不到重用,而空有才学无用武之地,要无所作为的虚度此生。这是统治者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人的结缘在于知遇,同样知遇之缘在于了解和信任,所以要想得到知己必须给与对方充分的信任,这样才能得到知己。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译文】
鲜花不可以没有蝴蝶作伴,青山不可以没有泉水穿流其中,石头上不能没有青苔的点缀,水上不可以没有水藻的漂浮,乔木不可以没有藤萝的缠绕,人不能没有自己的嗜好。
【评析】
花与蝶、山与泉、石与苔、水与藻、乔木与藤萝,这五项事物恰是天工巧设,点缀生辉,缺少了这种点缀,便单调孤独而缺少诗意。作者认为人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嗜好,便索然无味,缺少生机,没有意义。
对于嗜好古人就有之,他们颐养性情,自得其乐,如陶渊明爱菊,刘禹锡咏荷、雍正皇帝鼓琴,他们沉浸其中,玩味无穷。从这些前人看来人不能没有嗜好,没有嗜好的点缀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没有情调,没有趣味,平平淡淡,这样的生活一生岂不是在浪费光阴,虚度时光,亵渎生命吗?所以此文字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欺乃声,方不虚生此世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译文】
上元节要与豪爽大方的朋友畅饮,端午节要与漂亮潇洒的朋友对饮,七夕节要与擅长吟诗作对的朋友对饮,中秋节之时要和淡泊名利的清雅之士对饮,重九要与远离是非、隐居的朋友对饮。
【评析】
不同的节气饮酒,要选择不同的朋友,这样才会有不一样的心境。上元节是一年中的开始,都想以一种盎然有生机的生活开始自己新的一年的生活,这时如果与一味豪迈、胸襟开阔的朋友对饮,可以受到他们的感染,汲取力量,开始新一轮的生活。端午节向来被认为是纪念英雄献身的精神的节日,在这一天作者选择漂亮潇洒的朋友饮酒,是想把过去的一切的悲哀的事情埋没,于是这新的日子将会更加美好。七夕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这是适合饮酒作对,所以选择韵友可以吟诗酌酒其乐融融。中秋之际,家家乐团圆,这是选择淡泊名利的友人对饮,且不论名利,只沉浸在欢乐中,这才是最好的。重阳之日远离凡尘,和隐士登高远望,不适为庆祝节日的最好选择。所以在不同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好友对饮,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译文】
入世应当学习东方朔,出世应该学习佛印了元。
【评析】
所谓出世入世是一个十分难把握的问题。身担重任,身不由己时想逃避现实,这谈何容易;身在佛门中人大多数都不能自如的摆脱束缚。而这东方朔和了元法师却做到了这一点。
身在皇宫,侍奉君王,实在是“伴君如伴虎”,一言不适,便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在历史上也不鲜见。又说宦海浮沉,随时有翻船的危险,这在古时官场,同样也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件。而像东方朔,身为官太中大夫,“常在侧侍中”,为武帝明鉴是非,老死为帝所宠,的确少见。究其原因,还在于他身在庙堂,心却能以朝廷为避世之所。有了这种思想,他自然不会去与人去竞争;更不会为功名利禄而坑人他人,最终搞的身心疲惫;不会太过执著,斤斤计较;甚至常常伪装自己。除此之外,他经常假装滑稽,同僚欢喜,君主欢喜,皆大欢喜,东方朔也得其所哉。这就是他这些年为官的座右铭。
所谓“出家须学佛印了元”,乃是对出家逃禅者来说的。了元十五岁出家,十九岁往庐山参见开先善暹。但是他并没有被佛门的清规戒律所束缚,而与苏轼兄弟的交往,相互“以诗颂为禅悦之乐”。他认为修佛在于修心,并不一定过拘于形式,并非在深山丛林中足不出户就是入世之道。出世后在入世,不被形式所拘泥,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了元的地方。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译文】
种植花卉可以邀来蝴蝶飞舞,堆砌石山可以招来白云飘荡,种植青松可以招来清风徐徐,存积池水可以招来浮萍的漂浮,建筑高阁楼台可以招来明月朗照,栽种芭蕉可以招来细雨绵绵,种植柳树可以招来蝉鸣于枝头。
【评析】
蝶舞花间,云浮山上,风过松林,萍浮水面,月洒高台,雨滴芭蕉,蝉鸣柳枝。这些事物相对而出实在是一中自然而然的和谐,给大自然增添了光彩。蝶与花、云与山、风与松、萍与水,月光与高台、雨与芭蕉、蝉与柳树,这些事物的共同产生由各自因缘决定,所谓物以类聚,可能就是指的是这种和谐。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人以群分”,君子交君子,小人交小人,英雄互敬互爱,小人相互陷害,蝇营狗苟。这段文字警示我们:事情的发生决不是偶然,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就像交朋友如果你没有正直的品格怎么会吸引众多的优秀人物与你交往。所以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朝向积极的一方面,这样我们才可能有更丰富的收获。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才子而富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译文】
才子能够富贵,一定是掌握了福运、而又用自己的智慧得到的。
【评析】
福运和智慧向来就是为人们所期待的。有了这两样法宝人们的生活将会很美好。在现实生活中,才子、富贵似乎不可兼得。才高招忌,若高才者恃才傲物,锋芒过露,则必然因此而妨身。古人诗中说“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材大难用,自古而然。既不被用,何来富贵?杨修、李白、苏轼等都是例子。才高者只有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才会实现其人生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材大难用的现象会越来越少,具有远见卓识的用人者会给才高者提供广阔的舞台,而才高者也要稍敛锋芒,圆融变通,不难为世所用,才子而富贵,也将不难再见。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语者也。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译文】
少年时读书,就像从缝隙中看天上的明月一样;中年时读书,就像在庭院中观赏月亮一样;老年时读书,就像站在高台之上观看明月一样。这都是从他们生活阅历的多少,来看他们获得知识的多少的。
【评析】
人生就是一部大书,在不同的阶段,就会有不一样的内涵。同样人生的各个阶段对于书本知识的诠释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小学的时候看一本书和在初中时看一本书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这就说明人生阅历的深浅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把所有的事情看作的非常幼稚,当我们觉得自己渐渐长大时,就会感觉当初的思想是多么可笑,可是处在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态都是一样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事物的理解、感受是迥然有别的。同样书本中的知识也可以提高人生的阅历和知识积累。
读书就是不断提高人的修养和人生阅历的一个方面,读书可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储备知识,为日后作准备。
本段文字就从“隙中窥月”、“庭中望月”、“台上玩月”形象说明了读书的三种境界。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读书的境界将会愈来愈高。少年时,阅历浅,领悟能力低,读书多就看表面意思,而不懂深解,就像从缝隙中看月亮;中年时,生活阅历相对加深,读书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像在庭院中望月,看问题全面,也更加深刻;老年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看问题见解独特,读书不仅能解字外寓意,甚至对书本的理解超乎作者的寓意,如月台观月,所看指出深入浅出。
这则文字是指人生经历,更多则来自书本,书海无涯,包罗甚广,从这里面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于是博览群书也是获取比人生阅历更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无一文,死后每饶楮镪;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死后必多跪拜。
【译文】
天下只有鬼是最富的,他们生时口袋空空,死后往往有大量的纸钱;天下只有鬼最尊贵,活着时或者会遭受凌辱,死后却会受到许多人的跪拜。
【评析】
俗话说:“人鬼孰途”,人在世时都得不到的待遇,相反为什么在死后就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呢?这也许是历来人们都相信鬼神存在的缘故吧。
本段文字就是说明人在生前的待遇还不如死后高?作者写这片文章的用意何在呢?原来社会上一直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腰缠万贯,不愿拔一毛济天下,却用重金以修寺观,以求来世更加富贵;见有衣不覆体,食不果腹的人而置之不理,却出重金办道场以超度亡灵。一人生前,或穷困潦倒、举步维艰却得不到别人的救助,或贫贱位低而常常遭人白眼,但死后祭拜者络绎不绝,灵位前香火鼎盛,纸钱飘飘。这是因为他们惧鬼作祟,祈求神鬼保佑。
这则文字以人的生前身后遭遇处境的巨大反差,对世俗愚昧讲行了辛辣调侃,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做了犀利批判。
同样也劝戒众人,敬鬼神不若修人事,奉劝世人多些做善事,多些仁爱之心,扶弱济困,积善利众,自会福寿绵绵无绝期,也不会害怕得不到鬼神的庇佑了。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羸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寻乐境,乃学仙;避苦趣,乃学佛。佛家所谓“极乐世界”者,盖谓众苦之所不到也。
【译文】
要想寻找快乐的地方,就去学成仙的方法;要逃避痛苦和烦恼,就去学习成佛;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大概就是所说到的没有痛苦的地方。
【评析】
人生在世痛苦和快乐是在所难免的,于是人们为了追求摆脱痛苦的途径,纷纷寻找修仙成道方法。于是道教与佛教就成了人们的共同目标。但是这两教之间确有着不同的理论与追求。
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重生恶死,甚而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道教认为人得道成仙,可以外生死,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佛教则认为人生是一大苦海。它讲求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所以佛教教化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苦苦修行,修成正果,跳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追求超脱的一种方式,为了不再受尘世的痛苦,而追求的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在生活中,若能参透人生,常乐起慈心,积善养德,烦恼不就顺成菩提了吗?消除了烦恼,也就得到了极乐。而消除烦恼的方法不只是追求成仙成佛可以消除的,只要心存善念,时常保持轻松的心态就是最好的。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富贵而劳悴,不若安闲之贫贱;贫贱而骄傲,不若谦恭之富贵。
【译文】
如果富贵了而忧愁、劳累,倒不如贫贱时却安闲自在;如果清贫却骄傲自大,那就不如富贵但却谦逊有礼的好。
【评析】
这则文字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的,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亦不可单从文字表面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富有而位尊,但富贵成了他人生的最高追求,他们永不满足,一直在不懈的努力追求财富。为了富贵,不择手段,损害他人的利益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了富贵,牺牲了人生的许多乐趣。有的人,虽然贫困位卑,却保持一种悠闲,轻松的心态,心安理得,无忧无虑的生活。作者认为,二者之间他会选择后者。
在为人处世方面,同样也有两种人:一种是贫困位卑,待人骄横傲慢,以位卑贫穷作为炫耀的资本,好像无性中有一种力量在压抑着他们。另一种人,虽富贵,却不以富贵自居,为人谦和,心境平淡,生活闲适自在不为世俗所拘泥。在这两种人中,后者倒更让人尊敬。
从以上可以看出,作者推崇的是安闲谦恭,得自然之趣。生命能自得、自适,不为物累,不为形役,才是圆满的人生。正如人们说的,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若能保持一份安然的心境,那么无论富贵还是贫穷生活都会很美好。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
【译文】
眼睛不能看到自己,鼻子不能闻到自己,舌头不能舔到自己,手不能握住自己的手,只有耳朵能听见自己的声音。
【评析】
这则简短的文字表面上谈人的自然生理现象,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往往自己看不到。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缺点习而不察,而只看到别人的错误。这段文字就讲了人不能自查自己的缺点,而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但是,缺点终归是缺点。人应学会反观自省。
人若肯反省、自忏,错误就不会重复的出现,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麻烦。除此之外,也要发挥耳朵的优势,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虚心接受,这样,就可以发现个人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自我。
生活中有时人会故步自封、妄自尊大、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那样只能盲目的蒙蔽自己,而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这就是这则文字给我们提供的人生启示吧。
楼主:Imlegeng  时间:2020-03-24 22:38:31
【原文】
《水浒传》武松诘蒋门神云:“为何不姓李?”此语殊妙。盖姓实有佳有劣,如华、如柳、如云、如苏、如乔,皆极风韵;若夫毛也、赖也、焦也、牛也,则皆尘于目而棘于耳者也。
【译文】
《水浒传》中武松问蒋门神说:“为什么不姓李?”这句话问得好,因为姓氏确实也有好坏之别,如姓华、姓柳、姓苏、姓乔,都十分雅致,至于姓毛、赖、焦、牛,都是看起来不雅观听起来更刺耳。
【评析】
这则文字所引武松话,作者在这里,则是断章取义,借武松之口来阐发他所谓的“姓实有佳有劣“的见解。其实,姓也只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一个代表人物的标志而已,姓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 有些汉字听起来比较雅致,比较容易接受,比如姓华、姓柳、姓云、姓苏、姓乔。而赖、焦、毛、牛却不能使人展开美好的联想,使人听起来比较生僻,而又没有美感可言。
所说姓氏根本无优劣可言,继自于祖宗,它无非是由其中一个义项产生的联想,没什么科学根据。 所以作者的这一理论,也无太多意义,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只是他突发奇想而已。

楼主:Imlegeng

字数:82659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03-01 04:59:59

更新时间:2020-03-24 22:38:31

评论数:37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