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王以哲之死(连载)

王以哲之死(连载)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海红旗 2015-10-29 13:06:02
杨的死,一是实力太弱,让人家无所顾忌;二是在旅欧期间,不停发表言论咒骂蒋(当时早已国共合作,连中共都停止了对蒋的攻击);三是最后被军统杀掉,到现在也查不到蒋的手令,不排除是军统死硬分子恼其“祸害国家”而私自为之。
其实蒋的政治对手被杀掉的不多,大都下野出洋了事。
-----------------------------
或许还有个原因是:杨虎城两位铁杆哥们:冯钦哉和孙蔚如都已经起义,归入革命阵营,老蒋手下没有一个西北军将领.从而军统特务不担心有人替老杨报仇...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4.男人们廉价的眼泪(11)

少壮派们这种翻云复雨、忽阴忽阳、啼笑多变的异常神态使周恩来感到疑惑不解,便好奇地问苗剑秋:“为何昨天两次请愿时,你们会突然哭得那么伤心?”
苗剑秋反过来问周恩来:“你们的党员死了,你们不哭,这是不是不人道啊,是不是近乎残酷啊?”
噢,原来这样!可是,自西安事变以来,发生死伤事故的几乎全是蒋介石身边的人!东北军方面除战场不可避免的一些伤亡外,不曾死过什么人啊?
周恩来于是回答道: “我们今天的每一步前进都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用廉价的眼泪来表示对死者的尊崇,我们只有加倍的努力把革命进行到底才是对他们最好最大的安慰。”
其实,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因亲人朋友的死亡而流泪,那很正常。女士则往往感情脆弱些,因委屈或感情挫折也容易流泪。而男子汉则应该更坚强些。不是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吗?男子汉肩挑的重担,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在紧要关头是来不及流泪、更不能只管自己流泪而不顾自己的长辈和妻儿。周恩来历来被称赞为真正的男子汉,他的回答才符合真男子汉的气慨。
反观,这批以大丈夫男子汉自诩的东北军黄冠南营长、应德田少将处长、孙铭九少将团长和苗剑秋委员等等,此时,他们没有任何亲戚朋友死亡,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故,却逢场做戏,热泪连连,一有机会就播种廉价的眼泪。在人间,这种英雄豪杰着实不多见。仔细观察,他们有共性:极善于在不同场合通过流泪和痛哭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向人展示自己的忠心、诚恳、可怜或无助,借以感动人,俘虏别人的感情。事实上也恰是这样,男人的眼泪因罕见而更有动员力!洒泪的五尺男儿更容易博得别人的同情心、赞同感和替他献身的激情。但这些感情并不是真实的。不真实的感情是不应该被滥用的,擅长表演的眼泪应该尽量收敛。特别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即将实现对内和平、共同抗日的大形势面前,一些较小的不愉快,是不应该过分用眼泪去炒作,不能故意用痛哭来渲染悲情!
如果此时有人知道:前天夜里就是这些人曾秘密集会,开出一长串死亡黑名单并图谋策动暴乱话,就一定为眼前这一场场的鳄鱼眼泪秀感到十分恐怖和恶心!
须知,西安事变原本目的,用孙铭九的话来说,就是要让“蒋委员长领导我们抗日”的。那就是迫使老蒋同意停止内战、团结全国一致抗日!如今这目的已经就要达到了。作为与蒋介石有血海深仇的红军,也已经同意和平方案,再次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应德田、孙铭九等人也在西安事变中,因功从中校参谋秘书或营长,破格提升为少将了,苗劍秋有了相当于议员的身份。他们堪称功成名就!不该有如此之多的痛苦和眼泪。
在国内和平共同抗日局面即将形成的时刻,应德田、孙铭九和苗剑秋却放弃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初衷,反过来拒绝和平方案,还不惜冒险企图挑动内战!其言行与动机的确十分可疑。这些,难免使人怀疑他们以往的抗日口号是否出于虚伪?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觉:这三剑客绝非抗日之英雄好汉!他们本都拥有军人的身份,他们也喊足了抗日的口号,可这辈子,他们何曾在抗日战场上出现过一秒钟?向日本人开过一枪?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4.男人们廉价的眼泪(12)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觉:这三剑客绝非抗日之英雄好汉!他们本都拥有军人的身份,他们也喊足了抗日的口号,可这辈子,他们何曾在抗日战场上出现过一秒钟?向日本人开过一枪?
后来的事实却告诉我们:三剑客抗日是假,他们站在日本人一边危害中国却是真的。前文已经议论过,应德田、孙铭九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都是在汪伪旗帜下的公开汉奸!应德田出任伪河南省教育厅长,孙铭九担任了伪山东省保安副司令。苗剑秋则隐蔽多了,因其高度的神秘性而成为历史之谜。但有点很清楚:在抗日战争发生后他却成了日本人!只是没人能证明,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日本人操的是何种公开职业!但我们能直接指出的是:在策划西安 ‘2.2流血兵变’后,苗剑秋就逃脱了国民政府的通缉抓捕而躲进天津租界。得到日本人庇护的他,没多久就进入日本当了日本人。
我们注意:1937年前后,由于伪满洲国的成立及日本加剧侵华战争,中日实际上处于战争状态而只是中国政府没有公开宣战而已。从而中日两国民间对等的人员来往已全面停止了。那期间,只有日本浪人能通过侵华日军占领的地方而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从事殖民活动和间谍活动,而罕有正常的中国人能反过来进入日本! 尤其,以高呼激昂的抗日口号而闻名的苗剑秋倘若没有特殊地位的日本人作担保,怎能如此顺利地进入日本?
到日本后,苗剑秋的神话有两种版本。
一种是苗剑秋又从日本到香港进行‘抗日’,还当上了军统特务。按这种说法,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想象: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进入高潮,苗剑秋这位日本人继续留在日本,显然就作用不大了。于是,按他所言,他来到香港在一家《时代批评社》当撰稿人,并在这份抗日刊物上宣传“抗日”!
但我们马上发现问题:现今香港的确有家《时代批评社》,但《时代批评社》只是一家小型出版社,而非期刊名称!没人能证明《时代批评社》这家出版社与1937、38年的苗剑秋有过关系。况且,1941年12月7日,日本侵略军攻进香港就发动了对香港居民血腥的大屠杀。以致于香港人口从1941年的160 多万锐减为1945 年的60 万!战前的香港机构一概被取缔,人员不是被屠杀就是逃回大陆。如果《时代批评社》不是日本人办的,就不可能在日本占领时期存在,并延续到战后。而《时代批评社》是日本人办的话,我们就不知道日本人办的《时代批评社》为何此前要伪装成“抗日”刊物?况且日本人办的刊物和出版机构在二战后一定会遭港英当局取缔!所以也无法演变为如今香港的《时代批评社》出版社。从而,苗剑秋是否真的在香港的《时代批评社》发表‘抗日’的文章成了无头案!如今,苗剑秋死了,不知有那位苗剑秋的亲朋好友或后人,能找出某一期记述苗才子‘抗日’观点的《时代批评社》期刊来?反正,我们没发现有人能提供过1937—1938年间有苗才子抗日论文的《时代批评社》刊物样品!
苗才子的这伪造手段,恐怕令眼下各位跨洲越洋的打假人士感到束手无策!
神话还有进展:据说1940年初,苗剑秋在香港又扮演了另一种特殊身份:军统特务!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4.男人们廉价的眼泪(13)

苗才子的这套化妝术,恐怕令眼下各位跨洲越洋的打假人士感到束手无策!
神话还有进展:据说1940年初,苗剑秋在香港又扮演了另一种特别爱国且有献身精神的身份:军统特工!
可是,这更有问题:没人说出他拥有军统的何种职位何种军衔。军统在册人员是拥有军职军衔的,可以从军统档案的花名册中查到成员名字和职务!也可以让上司来证明自己的。苗剑秋该怎样来证明自己呢?
不妨再相信他一次:苗剑秋的确适合当军统的情报线人。或许,只是他自己分不清军统特务与情报线人之间的差异。
军统的情报线人可以是任何身份的人,哪怕明知苗剑秋就是日本间谍,也可以吸收为情报线人,让他当双重间谍!特别是1940年在香港,日本特务集团炮制的“桐计划”被一位冒充‘宋子安’的军统特务曾广欺骗了一通,结果损失巨大,还闹得诸多日本特务头子脸面全无。日本特务机关这才感到军统的神秘和可怕。他们是否因此产生了要打入军统的念头?这点不得而知。如果恰在此时,苗才子成了军统的线人,那就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但,马上太平洋战争发生了,香港沦陷,先后出任伪香港总督的酒井隆和矶谷廉介策划了血腥的大屠杀。军统和国民党政府机关要是没有及时撤出香港,就与香港平民一样遭屠杀!军统特务还能残存吗?此后四年香港成了日本人的天下。苗剑客哪儿去了?留香港?回日本?还是去被日本统治台湾?这位‘军统特务’就没下文了!但不管他是留香港、回日本、还是去台湾,那都是日本法西斯的天下!显然他不能继续是‘军统’了,而是其它身份自自在在地过日子。
而等到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国满目沧夷,苗剑秋恰出现在最艰难的日本本土,并依然是一个日本人!这点是真实而不是传闻!不知该苗才子自己如何解释。
这样一来,苗才子献身当军统特务的神话,使人满头雾水!
说起来,张学良是最了解苗剑秋的恩人和“主公”。按说法,苗才子战后曾多次到台北,并一度暂住台北。但不知苗剑秋为何不求见“敬仰”的张少帅?张少帅为何不曾与苗剑秋面谈面谈?据说晚年张学良曾表示愿意见孙铭九一面,但他为何就没想到要见见这位就在身边的苗才子?互不见面的原因会不会是:苗才子自己觉得‘无脸见爹娘’,而张少帅耻于与异类见面?这些,张学良、苗剑秋均讳莫如深绝口不提,从而那也成了谜。
因以上有关苗剑秋‘抗日’和参加‘军统’的神话矛盾重重,越说越令人怀疑。于是有人为苗剑秋编写了第二版本的故事。这故事放弃了诸多对苗剑秋画蛇添足的描述,不提他到香港“抗日”和与当“军统特工”的神话,而改说苗剑秋1937年2..2兵变后就逃回日本,而且一直在日本‘爱国’。这说法比较简单:
“二二事變”後,在周恩來的周密安排下,苗劍秋離開了前方戰場,化裝成商人,順利出境到了日本東京。苗劍秋在日本創辦了《自由中國》月刊,在海外一直爲中華民族的自由與解放作著自己的貢獻。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4.男人们廉价的眼泪(14)

“二二事變”後,在周恩來的周密安排下,苗劍秋離開了前方戰場,化裝成商人,順利出境到了日本東京。苗劍秋在日本創辦了《自由中國》月刊,在海外一直爲中華民族的自由與解放作著自己的貢獻。”-------引自2005-12-07大连日报:<周家炉.苗剑秋.西安事变>,作者:XX


某百科上有关苗剑秋的经历

这话说得比较简洁。而且也被某些国内著名网站引为自己的“百科知识”。但它第一句就是谎言,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真相正好与之相反,苗劍秋与其余两人的叛国投敌行动完全是他们的自觉行动,而与别人无关,更不是中共领导人“周密安排”的结果。当年,三剑客制造2.2兵变的暴行立即招致东北军广大将士的愤怒声讨,前线部队立即调转枪口,进攻西安,发誓要捉拿以三剑客等少壮派偿命,替王以哲报仇!为避免新的血腥屠杀的蔓延,也为挽救东北军不至于彻底分裂,周恩来审时度世不惜冒个人的巨大风险而把闯祸的少壮派们安置到陕北红军根据地。随后,只因为三剑客不能接受中共的抗日政策,同时也因他们不愿意过红军的艰苦生活而逃离根据地,他们再次叛变!三剑客们选择叛国投敌之路完全是由他们本性决定的!怎能反过来倒一耙,诬蔑中共领袖?
随后两句话更说得更神奇:日军大肆侵略中国之际,苗劍秋躲在日本的阴暗角落是在爲“中華民族的自由與解放”作貢獻?这‘中華民族的自由與解放’不会就是大倭国喧嚷的’大东亚共荣圈’吧?日本人历来美化他们的侵略战争是搞‘民族解放’!至今,日本依然有人赞扬二战中的日军侵略是为把亚洲从‘殖民主义’底下解放出来而建立不朽功勋呢。当年苗先生就是宣传’大东亚共荣圈’的杰出人士吧!
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一份在日本出现的《自由中國》月刊。这日本的《自由中國》月刊是故意盗用胡适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在中国创办的《自由中國》半月刊来招摇撞骗的!它与胡适先生先前主办的《自由中國》半月刊毫无关系!前者而只是后者的卑鄙山寨货!日本的《自由中國》,既不爱中国大陆,更不爱中国台湾,而只是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爱”中国!回忆二战法庭的审判,不难发现:南京大屠杀的最大罪魁祸首松井石根和谷寿夫也都口口声声表明自己比中国人更“爱”中国呢!他们制造大屠杀就因为他们“太爱中国”了!
反正,那话只说明一件事不假:1937年2.2兵变后,苗剑秋就逃到日本改当日本人,并为日本效劳,此后行踪诡秘!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别字改错:
周恩来审时度世后==>周恩来审时度势后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4.男人们廉价的眼泪(15)

苗剑秋后来叛国投敌改当日本人,并为日本效劳!只是此后他行踪诡秘莫测,少有人知道真相!
当然还有一件事可以肯定:1945年9月徐永昌和商震率中国军事代表团及一个陆军师到日本受理投降事务,相当一批其它团体和工作小组也陆续跟着到日本从事战后工作,这些工作小组多数都需要临时日文翻译。.苗剑秋是一个精通中日双语的两栖人物,加上二战后日本陷入极端贫穷的困境, 经济羞涩的苗剑秋应聘充当了其中一个临时机构的译员。就是说,在战后他的确替中国的一家临时驻日机构服务过几天。但不久,有人发现了苗剑秋的身世,这位苗才子先生又被及时地清退了。其实,当时满怀胜利喜悦的中国人决定以德报怨,对诸多漏网的日本战争罪犯尚且是宽大为怀,哪会去计较这位具中国人面孔的日本人那样的阴阳身份?况且工作小组是临时性质的,没人预先知道苗剑秋历史上那么些故事。
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倘若苗剑秋不因暂时的贫困潦倒,他怎肯屈尊去服侍这些由蒋介石派出的小爪牙?怎肯委身接受这老蒋下人之下人的卑微身份?
勿庸置疑,苗才子聪明至极,决不输于大多数真正的日本人。我们傻傻地跟着他们自我捏造的神话后面扑腾这么大半天,结果依然收获不多,没彻底弄清日本人苗剑秋所操持的真实职业!
倒是侵华日军特务头子今井武夫在上世纪60年代写的回忆录道出一些端倪。其实,有关今井出卖苗剑秋的内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这里重复一下,仅仅是为了备忘!今井武夫回忆录出卖了大批充当日本间谍的中国人。比如:德穆楚克栋鲁布(即汉奸德王)、殷汝耕、石友三、靳云鹏及其幕僚陈子庚、张学良前管家兼秘书林文龙等等。在这当中今井武夫也不忘提了苗剑秋一笔。尽管侵华倭军副总参谋长先生对同属日本人的苗剑秋笔下留情,但还是暴露了一些有关其真实身份的蛛丝蚂迹。回忆录叙述到林文龙和苗才子劝诱今井去插手西安事变的事。不少读到这段内容的人容易联想到:苗才子很可能是给大特务今井武夫提供机会去胡弄一下西安囚徒蒋光头,以让倭方捞取意想不到的巨大利益!
到了60年代的今井武夫变得更看重自己的人身安危。他开始怀疑当初苗剑秋企图让自己介入西安事变,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所以他当着苗才子的面直言不讳表达了心中的后怕:“万一当时我果真到了西安,恐怕难免遭缧绁之辱,事过境迁,使我不寒而栗。”
言外之意就是:你苗剑秋太居心不良了!想建立功勋,也不该鼓惑我去替你冒风险吧!
对此,苗剑秋却辩解道:“万一当时日本武官(按:指今井武夫本人!)到了西安,当然会与张学良会面,为调整日华关系,说不定会提出什么最后解决方案吧!”其实,谁都知道,日本对华的最后解决方案就是灭亡中国!既然要灭亡中国,那到西安去解决一下囚徒蒋光头才是关键!言语中不提老蒋,算是他们之间的一种默契!
这很清楚,即使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苗剑秋依然是向这位前侵华日军副参谋长表明:早在西安事变发生时自己就是忠心于大日本帝国的,他当年就是从日本帝国利益来考虑问题的!至今他仍比你今井先生更看重大倭帝国利益!
抗日战争中,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战犯坏!充当日军爪牙的汉奸坏!叛国投敌认贼作父的人更坏!摇身一变成为日本人的苗剑秋,他终身爱的是什么国?
考虑到:918前,在日本的苗剑秋就多次参与对日本右派领袖床次竹二和陆军大将寺内寿一等人的政治献金,918后又是他一度混进日本,继续与床次竹二和寺内寿一进行勾搭。倭军陆军大将寺内寿一正就是首任侵华日军华北占领军总司令!
籍此,日本人的苗剑秋的庐山面目不难被揭开!
粉墨人生与真实轨迹总是背道而驰的!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4.男人们廉价的眼泪(16)

参看三剑客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一生的经历,我们才能清楚:他们此时的眼泪都只是假象。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绝对不会因纷纷坠落的廉价眼泪而真得拥有妇人的柔肠。他们若不是有铁石心肠的一面,是不会步步高升的。对这结论我们不难举例验证。前文提到,西安事变前不久孙铭九奉命枪毙了东北军骑六师董道源团长。当孙营长亲手把枪口对准多嘴多舌的同胞董团长时,他可曾皱过眉头流过泪?董道源堪称是孙营座大师兄级的人物了,况且他俩彼此之间的政治立场相似而且观点也几乎一致!可怜的董道源最后还不是被孙大营给一枪甭了?东北同胞董道源死了,三剑客苗剑秋、孙铭九和应德田,有谁曾为这位董同胞的屈死而流过一滴眼泪?
就在周恩来与苗剑秋讨论哭的议题后5天,也就是1937年2月2日,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何镜华制造血案,屠杀王以哲和诸多东北军的前辈及其他同僚。面对血淋淋的场面,他们之中何曾有人流过一滴眼泪?而这场屠杀恰是他们在前天夜里策划的!
从而,我们重复大家都可能立即想到的那半句话:鳄鱼的眼泪!
剑客们痛哭流涕的故事还将继续演绎下去。
杨虎城在‘被请愿’的情况下,向东北军少壮派许下了“打一仗后再和”的诺言。但此时在西安的东北军王以哲、何柱国等军长依然主张和平,而不同意少壮派开战的主张。他们认为西安方面与潼关方面的和平谈判,已经议定了协议,如果单方面变卜,撕毁协议,主张开打,就违背了当初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再说,‘打一仗后和’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非常不现实:面前的中央军,正所谓是善者不来,来着不善。人家一路打来,闯进潼关,本意就是想消灭你的。你想打,挑起战端,那不正中人家下怀?当然是说打就打起来了。但等到你被打得不想再打了,要求和了,那时人家还同意跟你讲和吗?
不知道吗?此时对面的指挥官正换成陈诚。陈诚正为双十二事变在西京招待所蒙受的屈辱和惊吓而耿耿于怀!
王以哲、何柱国是主和的。对于他们的这种立场,少壮派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三剑客认定元老派们已无药可救!仅因无法说动他们,剑客们才跳过他们去找杨虎城,去找中共领导周恩来。如今,杨虎城和周恩来赞同了开战的主张,少壮派就决定堂而皇之回头对付这几个老朽。少壮们充分认识到:有了三位一体其它两方的支持,就无须考虑这几个个“老朽”的陈词滥调!到必要时,那怕用极端手段解决了他们,也会得到杨虎城及中共的理解和支持。
问题是,少壮派们如此兴师动众的大行动,难道元老派们丝毫没有感觉?要回答这问题,我们就要重新说到高崇民这个人。
自西安事变以来,设计委员会整天有着开不完的会。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崇民是坚持主张要用和平手段为西安事变来个完美 “收官” 。当发觉杨虎城对“和平解决”的问题老是动摇不定时,他内心很是失望。1月27日这天,因东北军少壮派忙于准备请愿,设计委员会不少人跟着去了,所以休会了一天。不参加兵谏的其它委员难得清闲了下来。待孙铭九等人来到杨虎城新城公馆请愿时,高崇民正好在新城公馆的会议室里,他目睹了这场近百人嚎啕大哭的宏伟场面。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4.男人们廉价的眼泪(17)

孙铭九等到杨虎城新城公馆请愿时,高崇民正好在新城公馆的会议室里,他目睹了这场近百人嚎啕大哭的宏伟场面。
等到孙铭九一干人马的大型哭秀完毕大胜而归之后,高崇民立即赶到粉巷王以哲家。他在王军长病榻前,郁闷地说:“西安我呆不下去了,我要到渭南前线把握军队去。我告诉你,你要留神少壮派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能怎么样?难道说少壮派能打死我王以哲吗?” 显然王以哲已听到消息,只是他不以为然,于是向高崇民摇了摇头。
“问题是杨主任也动摇了….少壮派的能量,你万万不可低估。那个集体痛哭的场面太惊人了!我总觉得这事的后边还潜伏着什么。”
王以哲还是摇头,他觉得高崇民有点杞人忧天。对那些,他不是没有听闻,而是觉得十分可笑!王军座十分自信,他平常并不少与那些少壮派军官见面。每次相遇,这些年轻人哪个不是对自己立正敬礼,主动打招呼?他知道,因代差,自己与那批年青人观点的确有点不一样。但他清楚:自己作为军事主官,看问题从全局出发,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着想,办事要注重理性而不能感情用事。而且自己在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是秉公决策的。其实,就从战争和平的问题上,王以哲对战争作的准备比其它任何人都多。他此时正在盯着中央军主力军胡宗南部队在陇西的动向,一旦胡宗南向东进攻,威胁西安,他就下令67军在宝鸡、凤翔之间截击胡宗南这支中央军。战争是倚靠士兵流血牺牲才能进行的,而不是象三剑客那样在自己人面前开嘴炮、翻动舌头来打的。要说主战,时时刻刻谋划着如何与中央军开战的人恰是王以哲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人!他也听说有人秘密集会,扬言要杀他!但他觉得十分愚蠢:凭那几个娘娘腔十足的年轻人,能拿自己怎样?
况且自己与那些年轻人只在公事上或许有分歧却没有丝毫的私仇。泄私愤报私仇而行凶杀人的事的确经常发生,但仅仅因公事上的意见分歧就要动手杀人?那太不可想象了!
想到这里,王以哲不以为然地对高崇民说“你也太疑神疑鬼了吧!”
话说得不投机,好心相劝反而被疑有挑拨离间之嫌,高崇民十分不悦,于是转身就走。他离开西安,来到渭南的刘多筌105师部。
王以哲的自信也有一定的道理。在东北军内部,虽然也发生过以下犯上的例子,但其结果肇事者的结局都是非常惨的。他虽对这些娘娘腔十足的三剑客有点看不上眼,但内心还有几分信赖:文化素养甚高的三剑客们不至于那么没头脑。再说,三剑客们能调动的不就只有原属于孙铭九的警卫二营和由原有学兵队扩充出来的抗日先锋总队那点人马吗?其实警卫二营的骨干也是多由早期的学兵队成员担任。而学兵队正就是王以哲通过孙达生等人收录进来的。参军之前,他们原本就是流落北平街头失学的东北学生和流亡青年。王以哲跟他们见过面、讲过话、上过课。那些学员,特别是基层连、排军官都算是王以哲的学生!在中国那年代,欺师灭祖那罪名,有几个人担当得起?
况且,实力强大的105师給自己加强了警卫,大门口的警卫排都架起实弹的机关枪,一有动静,就随时可以机枪扫射侍候!有几个敢来找死?
王军长太自信了。他有所不知,情况都是会变的!105师的团、旅干部管理上存在漏洞,更为重要的是,从张学良去南京以后,少壮派每天晚上都在他们控制卫队团(或抗日先锋队)中散布传言,说王以哲不救张副司令,只顾自己升官发财,受蒋介石五百万元贿赂,是东北军的汉奸。这些欲置王以哲于死地的谣言已经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了。而且,当时的东北军内,想一鸣惊人去冒险图高升的不轨之徒还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下,敢麻痹大意吗?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人在江湖不由 2015-11-15 22:26:10
况且,实力强大的105师給自己加强了警卫,大门口的警卫排都架起实弹的机关枪,一有动静,就随时可以机枪扫射侍候!有几个敢来找死
2.2兵变时,警卫干什么呢?难道王以哲的警卫被策反了
-----------------------------
显然是个谜.留下的材料有限...重点是门口的机枪警卫排.它还是105师特为王以哲配备的.
此事关系到105师第1旅高福源旅长当时是否在场指挥,关系到事后他是否蒙冤被葛建春团长枪毙了.
等到后面分析案情时,请能发表看法...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5.从渭南决议到王宅三位一体最高会议(1)

1月27、28两天就这样过去了,摩拳擦掌的三剑客们忙碌着,却没有匆忙下手。这个月到月底还剩三天,想跨越这三天,我们还得穿越一场泪雨阵。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人们的眼泪的确很多!
1月29日,就是否执行潼关协议问题,东北军在渭南东塬张家堡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会,除东北军几乎所有的军、师级高级将领外,“三剑客”等抗日同志会的20多名中下级军官代表也参加了会议。这是一次包含了元老派和少壮派在内的大型会议。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更是主和派和主战派争取更多人支持自己的大会!
但会议缺了两个人,一人是51军军长于学忠,另一人是67军军长王以哲。于学忠和他的51军原本就驻扎在兰州,他在那边有自己的一摊子事情,没能赶来出席会议。王以哲不用多说,他因为肺炎越来越重,不能来。
会议缺的这两个人,在东北军内十分重要:于学忠字孝侯,就是12月25日,张学良指定指挥东北军的那位孝侯。也就是说,此时,于学忠此时是东北军的代帅。
而王以哲的重要性是因为他是东北军内实权最大的人物。
王以哲不在,东北军的参谋长董英斌代替他主持会议。董参谋长在会上说:“现在局势很严重,南京叫我们东北军后撤,总部搬到邠县,渭南前线部队撤到高陵一带。将来如实行甲案,则开往甘肃;如实行乙案,则开往安徽。有的主张我们先坚决要副司令回来而后再听命撤兵,有的主张先撤兵后营救副司令,我们内部的意见颇有不同。无论是先撤兵而后再营救副司令,或者是先营救副司令而后再撤兵,我们必须意见一致,团结起来,这样才能有力量,对于副司令,对于东北军才能有好处;否则,只凭个人意见,不能集思广益,不能在一致意见之下团结起来,对副司令、对于东北军一定只有坏处。今天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好好地仔细谈谈,使我们东北军的意见能够达到一致,然后根据这个一致的意见,大家坚持团结,努力奋斗。我想,这样才能够达到营救副司令的目的,才能够使东北军走上光明的前途。现在就请大家好好谈谈。”
首先登台发言的是何柱国,于、王不在场,何军长就是最重要的指挥官。他说,根据现在的形势,只能接受中央的条件先撤兵。服从中央,不与中央为敌,中央也就容易接受大家的请求,到那时,再设法请放副司令,为时不晚。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吻不过三更 2015-11-18 11:59:31
再次支持、再次祝福。
向施原大哥学习。
多日未来拜访是吾之过。11月16日在下的绌作长篇都市言情《银刺》已完结,小肥龙猫故事今日起恢复正常更新。今天已更新至第421个故事《借子》。须提防那些过分善良地接近你的陌生人,他们的热情帮助与给予,只是为了在你身上索取更大的利益。http://bbs.tianya.cn/post-16-698179-82.shtml。
盼大神来访。祝您码字愉快!生活开心!
与天涯读书签约的......
-----------------------------
看过了一些
我还没有开通WIFI.,没能直接回复....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5.从渭南决议到王宅三位一体最高会议(2)

首先登台发言的是何柱国,于、王不在场,何军长就是最重要的指挥官。他说,根据现在的形势,只能接受中央的条件先撤兵。服从中央,不与中央为敌,中央也就容易接受大家的请求,到那时,再设法请放副司令,为时不晚。
他的理由是:“如果我们拒不撤兵,坚持要求副司令回来,必定要引起僵持局面,进一步要引起战争,战争一起,对于副司令,对于东北军都是不利的,因为东北军绝对打不过中央军,战争之中,他们当然不能放副司令回来,战争完了,东北军失败了,他们更不会放副司令了。那时东北军的前途会更加暗淡。因此,我们现在应该避免冲突,服从中央。况且,副司令发动双十二事变的目的,是反对内战,团结抗日,以后的放蒋、送蒋也不外为此目的,到南京后副司令还屡次带信来,要我们和平解决。我们现在放弃坚持,应该说是尊重服从副司令的指示,符合副司令发动双十二事变的心愿。假如因为我们在这件事上处理不当,内战爆发,那将陷副司令于极大的痛苦之中了。所以,为各方面的利益前途着想,应当听从中央的命令:撤兵。”
最后,何柱国强调,他的话也是王以哲的意思。
何柱国的要点是:要救出张副司令,首先要服从中央,不能与中央为敌。一旦对抗而与中央军开战,战争一起,对于副司令,对于东北军都是不利的。
元老派讲完了,应德田代表少壮派发言。应德田的发言很长,核心的意思就是张学良不回来,决不撤军,不惜一战。
整个发言有他的特色:他列出几个关键性论断为依据,然后引向:
1.张副司令是否值得拥护爱戴的领袖?是,就应该不惜代价去救!况且仗也不一定会因此就打起来。
2.蒋介石的中央只能试探着施展阴谋。就是说,是欺软怕硬的,要救出张副司令,就不能试图博取蒋介石的欢心,而只能硬。不能服从,只能反抗!是坚决不能撤兵的!
应德田就‘张副司令是否值得拥护爱戴的领袖?该不该不惜代价去救?’的问题反问道:
“关于营救副司令的问题,为什么说东北军应当而且必须首先积极主动地坚持呢?我们知道,西安事变捉蒋,是以副司令为主,杨主任为辅的;放蒋、送蒋,更明显是以副司令为主,杨主任和共产党代表团为辅的;在三位一体的团结之中,也是以副司令为最重要的中心人物。所有这些表明,这不只是由于东北军人多势大,而是因为副司令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上,态度都是积极的、行动都是主动的关系。现在营救副司令,当然也必须还是由东北军积极主动。只有这样,十七路军杨主任和共产党代表团才能一同坚持。如果东北军不坚持营救副司令,那么十七路军杨主任和共产党代表团还怎么坚持呢?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5.从渭南决议到王宅三位一体最高会议(3)

元老派讲完了,应德田代表少壮派发言。应德田的发言很长,核心的意思就是张学良不回来,决不撤军,不惜一战。
议论完救张少帅重要性之后, 应德田接着说了下去。
“还有,不用说,谁都明白,副司令是我们东北军的领袖,并非十七路军的领袖,更非共产党红军的领袖,我们的领袖被扣,我们为什么不应当比别人更坚决地营救呢?况且,副司令与杨主任联合发动事变,实现了拥护蒋介石、联合共产党、团结全国、共同抗日的主张,对于国家有极大的功勋。这样的领袖不仅他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值得我们拥护他,营救他,而且副司令对于东北军的前途,对于三位一体的前途,对于中国的前途,也都有着深刻密切的关系。对这样一个值得拥护爱戴的领袖,我们怎么能不积极主动、团结一致地营救他呢?”
有关“要救张副司令,不能试图博取蒋介石的欢心,就不能撤兵”的道理。应德田是这样说的:
“第一,…..12月25日副司令放蒋、送蒋,接着我们又放人、放飞机,每一项事都得到了蒋介石的欢心,其结果又怎么样呢?在座的每一位心里都十分清楚,用不着我重复。相反, 双十二 凌晨把他抓起来、关起来,尽管他满腹愤恨,极不欢心,却仍旧不得不接受我们所提出的抗日条件。事实告诉我们,讨南京喜欢才能营救副司令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不说幼稚,起码也是南辕北辙。
“第二,蒋介石扣留副司令虽然是恶毒的阴谋,但为着本身利害,他只能试探着进行。他要我们放那批将领,为什么他不直接打电报命令我们放呢?为什么要副司令打电报而又仅仅提出放回四名不说全部放回呢?他要我们放回五十架战斗机,为什么要宋子文、宋美龄出面,并请副司令写信进行释放呢?这种间接的政治手腕,证明他是在一步一步试探我们的态度,是投石问路,谨慎小心地从西安抽回一系列 抵押品 。如今审判了副司令,仍留下了‘严加管束’的尾巴,他之所以运用非法律的管束词语,显然是在阴谋扣留中留有伸缩的余地。他派王化一、吴翰涛、祝绍周来,以及要我们派人去,无一不是在进行试探,试探我们营救副司令的决心怎么样。如果我们不争取副司令回来就乖乖撤兵,俯首听命,那就是一误、二误,还要三误,副司令这一辈子也别想回来了!一句话,今天已经到了营救副司令的最后关头。”
应德田在别处讲话时提到:蒋介石的威信已大大降低,他不会挑起内战。
所以他坚信,中央军只是威胁,决不会真打。他这里讲的“营救副司令的最后关头”就是要坚持不撤军,下决心与老蒋一拼!蒋介石必定因怯战而老老实实地释放张副司令。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影视剧中,大帅哥应德田的艺术造型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扁舟湖上行 2015-11-24 15:49:32

-----------------------------
受宠若惊~
拍手!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5.从渭南决议到王宅三位一体最高会议(4)

对于坚持与中央对抗会不会引起内战的问题,应德田早已多次在其它场合指出:蒋介石的威信已大大降低,他不会挑起内战。
所以他一再强调,中央军只是在威胁决不会真打。所以在这“营救副司令的最后关头”就是要坚持不撤军,下决心与老蒋一拼!蒋介石必定因怯战而老老实实地释放张副司令。
但他忽略了,失去东北后,东北军已经没有自我维持的生存能力。此时,不论东北军还是西北军,都是依赖中央政府的军饷来维持生存的。不服从蒋介石,甚至要与蒋介石对仗时,东北军和西北军势必被切断粮饷和后勤供应。总不能指望蒋介石给你发饷,以维持你达到消灭蒋介石的目的吧?黄土高原地面干旱贫瘠,这二三十万大军队很难依靠它而生存。张学良急着送蒋回南京的重要因素就是苏联不支持西安事变!没有苏联的物资支援,张学良就无法对抗中央军。所以,“送蒋回南京”是张学良的无奈之举!这点,不知柴米油盐的三剑客少壮派是不知道,但军长以上的人是一清二楚的。再说,一旦西北三位一体与蒋介石军队打起来,则不论胜负,张学良必始终是捏在蒋介石手心的囚徒。失败的话,其结局更惨!
但应德田这番话非常激动人心,效果十分好。其成功之处,不在于三段论式的大前提是否成立,也不在于他演绎的推理本身是否严密,而在于他的气势。有了这股气势,哪怕应德田的的前提不成立和推理过程不合逻辑,他的演讲依然能慑服大家。在“我们是不是要下定决心坚持营救副司令回来,不撤兵”这样的大道理下,东北军中没有人敢反驳。从而,在会上,董英斌、何柱国和应德田讲话后,再也没有其它人发表新的看法。这情形不难想像:在上个年代,红卫兵小将手捧红宝书冲上党委书记的讲台,宣读最高指示时,党委书记同志也是一定会配合地停止发言而同声陪读。那时,红卫兵的气势太大了!同样可以理解此时应德田的豪情壮志!
高崇民在西安事变回忆中也总结了渭南会议。他说:“何柱国在东北军官中,本无威望,会场上各带兵的军官们都被应德田借口争取张副司令回来的话所慑服,无人敢表示赞成何的意见。”
不过,这电视剧还只进行了一半,接下来还有一项会议的核心流程。这个流程就是苗剑秋已经成功地试用过例行程序。那就先哭,煽情地嚎淘大哭,在哭声中请各位依次签字划押!
这一招的功效将如何?相信各位读者早已经懂了!
果然是才子苗剑秋接着登上讲台。不过,他没有像以往那样长篇大论,而只是站起来流着泪说:少帅派人给我们带来口讯,让我们坚持下去,要我们团结。只要我们做到了,他就有希望回来。少帅为了我们做了这么大的牺牲,而我们连这一点都不能坚持吗?
苗才子说罢放声大哭,台下一些军官受到感染也流了泪,另一些军官如黄耀南等更是喊起来誓死营救少帅的口号。于是全场激动情绪达到高潮。这样,会场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前次已经在苗剑秋联名书上签过字的绝大部分军官当场同意应德田主张:坚决不服从蒋介石的撤兵命令!如果中央军再次进军,就立即开战!这就成了会议的基调。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5.从渭南决议到王宅三位一体最高会议(5)

苗才子说罢放声大哭,台下一些军官受到感染也流了泪,另一些军官如黄耀南等更是喊起来誓死营救少帅的口号。于是全场激动情绪达到高潮。
于是有人适时拿出应德田事先写好的主战书,当场宣读,要求鼓掌通过,作为这次渭南会议的决议。
这事完全出乎会议的宗旨之外!会议 董英斌感到十分为难,但又不便给革命热情泼冷水。还因为此时,东北、西北两军布兵打仗的事需要王以哲具体去安排去指挥,而此时他本人偏又不在场!
为了慎重起见,董英斌认为这个决议案需要赞成的人全部签好字,表明此乃是绝大多数人意见,自己才好拿回西安作为联名的上访材料交给王军长,让他知道军心民意,在战与和的问题上能好自为之!
这事好办!用不着行使表决之类的繁琐手续,有人带头干就行!抗日同志会的全体成员纷纷带头起了先锋作用。他们大多数是营级军官,个个争先恐后登台,隆重地签上每个人自己的大名。营长签完字就轮到团长一级,大部分团级军官也在主战书上签名画押。于是,一些军长、师长、旅长虽然内心并不同意,但碍于部下的面子,不能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举动:拒绝签字,不就再下级面前成了胆小鬼,那不怕被笑话吗?于是也签上了名字。结果就是与会军官有40多人大都签上名字表示同意。这份签满军官姓名的主战书其实只是一份联名上访状,却被宣布为《渭南会议决议》!
西安事变史实中著名的《渭南会议决议》就这样诞生了!
《渭南会议决议》是行使民主集中制的结论!虽然形成决议的程序有点可疑。说程序可疑是因为,会议原先安排的程序没有签署《渭南会议决议》这项内容,而且‘决议’的文字内容是由部分人在会场中突然拿出来的,其它人事先根本就毫不知情,文件内容更没有经过事先讨论研究。特别是其中把‘主战’和‘救张学良’等同起来,把‘主和’与‘不救张学良’等同起来,则是没有丝毫依据的。这份利用会议辩论过程而突然冒出《渭南会议决议》,显然不合原先的会议程序!而不上合程序而突然间冒出来的决议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绝大多数与会人显然没能料到自己要签署的联名上访状就叫做《渭南会议决议》,也没人会料到这份《渭南会议决议》会有大的严重性。
但是,在那种场合,有谁能用“程序不合规定”为由否定这份内份被称为《渭南会议决议》的联名书?
中国历史上,以程序不合法为由颠覆了已签署的国际外交文件的事件,只在1923年9月发生过一次:那就是中方代表王正廷与苏俄代表加拉罕签字的协定出现了程序性的错误,那协议同意宽限苏联从蒙古撤军时间和条件!精通国际法的顾维钧抓住程序性的错误这点,便以违背程序为由说服北洋政府内阁全体成员,在北国务会议上投票否决了那份不利于中国的王正廷--加拉罕条约!
但此时在西安这种地方,哪来的外交家和国际法专家顾维钧?从而,在三剑客心目中,《渭南会议决议》成为向东北军指挥官夺权的重要依据!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大圆蟀 2015-11-27 17:56:39

-----------------------------
那年代的照片,令人向往!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一. 王以哲之死
5.从渭南决议到王宅三位一体最高会议(6)

此时在渭南这样的地方,哪来的外交家和国际法专家顾维钧?从而,在三剑客心目中,《渭南会议决议》成为向东北军指挥官夺权的重要依据!
渭南会议后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等少壮派,则坚决主张维护渭南会议决议,并要求贯彻执行。也就是要干脆回答对面的中央军,我们不撤军了!不是说过了1月27日要打吗?今天已经是1月30日了,如果你中央军不是孬种,那咱们就打打看吧!
但由于这是关系到东北、西北两军命运的重大事件,不能没有于学忠或王以哲的同意和签名。所以,这次会议规模再大,其重要性就因少了这二人而大大地打了折扣。
事情马上就因此而演化到它的反面。
因为一部分前线的中、高级将领即使参加渭南会议,也签了名。但他们认为自己当时是处于一种被会议气氛绑架的状态。完全是一种不能正确表达意愿的走形式过程。散会后就觉得不符合口味。真的要付诸实行,他们就满心不情愿、就后悔。既然王以哲没有参加渭南会议,这些将领就认为可以让王军长出面否决渭南会议决议!于是,这批东北军军官就纷纷要王以哲出面作和平表态,替自己讲话。这样一来,在要不要执行《渭南会议决议》的问题上,东北军内部又出现了相持不下的局面。前线部队的官兵拒不执行《渭南会议决议》。
但王以哲同样不想以个人名义出面表态!他同样不想因自己主和而被误认为是不愿意救张少帅的孬种,但不表态又不行!于是他想起张学良临走时留下的字条:诸兄听从虎城、孝候指挥。
于是他提出:请于学忠来西安为东北军做主!
于学忠是张学良送蒋介石离西安机场时,留下的手谕指定的东北军负责人。应德田等人经过一番考虑,也同意了请于学忠作主的决定!
注意:情况因此发生了变化! 既然主和派、主战派都同意了“于学忠来西安做主”的主张,那 “于学忠来西安做主”就是大家的共识。于学忠怎么主张,东北军就怎么办,就是最后命令!有争议的《渭南会议决议》就完全被于学忠的主张取代了。除非于学忠正好主张《渭南会议决议》,否则主战派就不能再拿《渭南会议决议》说事!况且,军事行动的事也不能只由东北军说了算。即使少壮派元老派的意见统一了,还得看西北军和红军两方面的意见。也就是说,要由‘三位一体’来作最后决定!
应德田当然知道这么回事,但他同意了。当然,他们同意于学忠作主是基于这样考虑的:于学忠迂呐老实容易对付!只要于学忠来到西安,马上让他当面表示接受《渭南会议决议》就行。那时,自然可以让王以哲等人哑口无言,老老实实地按我三剑客的主张办事!
于是,应德田预先约定好,于学忠一到西安,就由何柱国的副官长何镜华出面,把于学忠接过来,以先入为主的手段,给他洗脑,讲清必须首先把释放张学良当作第一件事来处理,最好是让于学忠签字就范,先签署《渭南会议决议》。如果这样,便万事大吉!

楼主:施原

字数:5315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4-08-25 22:25:00

更新时间:2020-04-08 08:46:44

评论数:112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