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袁崇焕,一个拒绝敬畏老板的彪悍员工

袁崇焕,一个拒绝敬畏老板的彪悍员工

楼主:中年红领巾  时间:2020-04-30 14:55:02
1630年(明崇祯三年)八月,大明诏狱中,死囚袁崇焕即将迎来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等待他的,是所有刑罚中最惨烈的一种——凌迟。
对自己的死法,袁崇焕并没有太多纠结,砍一刀还是很多刀,区别大吗?很大吗?
他还幻想着皇帝会刀下留人,让他再回到辉煌人生开始的地方——辽东。
他之前的身份是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还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小半个朝廷的兵力都归他调遣,权倾一时风头一时无两。



袁崇焕的证件照
把这位擎天一柱式人物送上刑场的罪名也是劲爆无比: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卖米资敌等等等等。这些罪名,在现代司法中,叫叛国罪。在当时,比谋反轻点,但也相差不远。
该!这种心怀不轨的叛国分子,凌迟太便宜他了!
可,证据呢?
莫须有。
(一)
时光回到1619年,一名广西(一说是广东东莞)举子背着沉重的行囊来到了北京,他的期望只有一个——皇榜上能出现自己的名字。
发榜当日,这名叫袁崇焕的举子,在贡院的东墙上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一百一十名。
这个成绩,虽然比那个叫孙山的高了不少,但却无法像那些名列前茅的学霸们一样,在翰林院这类清贵单位找到一份工作,为将来出将入相打好基础,甚至可能连各部委的留京指标都混不到。
按规定,他将谋到一份县令的工作,在一个或穷或富的小地方,督促百姓耕田读书,顺便再处理一下当地的刑事案件,日子过得不咸不淡。
知足吧,年轻人,你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的金字塔尖上,虽然,还不是最顶尖的那群人,但已经有资格在历史中留下你的名字了。
(二)
在经历了考中进士的狂喜、对新身份的好奇和对学霸们的艳羡之后,袁崇焕再次背起行囊,走马上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福建省邵武县知县,正处级。
邵武这个地方,地处武夷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在旅游产业尚不发达的明朝,它的城市名片是——穷。所以袁崇焕的工作相当清闲,没事就在办公室喝茶刷微博,关注当时的热点新闻——辽东战事。
这一年,另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已经开始了自己星辰大海般的伟大征程,成功占领了大明帝国最北端的抚顺和清河,也顺便占领了各大新闻网站的热搜。他当然不会知道,在这个国家的最南端,有一个基层干部,默默关注着他的丰功伟绩(犯罪事实),幻想着能有一天,在战场上跟他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努尔哈赤的证件照
当然,他更不知道,就是这名基层干部,会在某一天,在宁远城头,用红衣大炮击退了他的大军,可能也打伤了他本人。
但现在,袁崇焕能做的,只有找退伍老兵了解前线的情形,然后在各大论坛疯狂发帖,阐述自己对辽东战局的看法。想去前线?他还需要一个机会。
到目前为止,袁县令一切正常,没有表现出“彪”的特质。
(三)
到了1622年,干满三年的袁崇焕该去北京述职了,机会来了。
有个叫侯恂的御史很赏识他,推荐他做了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六品)。职方司相当于后世的总参,地图测绘、部队的训练、调动都归它管,袁主事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郎中(司长)搞好分内工作。
不管怎么样,总归是离理想又近了一步,袁崇焕这样告诉自己。
就在这年正月,辽东局势再次恶化。大明在辽东的两位一把手,经略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因为意见不合,把军事重镇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一并让出的,还有山海关外的几百里土地。消息传来,朝野震动人心惶惶。
正值用人之际,兵部的同事们发现,以军事专家自居的袁主事失踪了,连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这个当口上旷工,难道是害怕被派去前线,躲起来了吗?
小子,别以为看了两本兵书就夸夸其谈,战争不是你想的那样,是要用鲜血和人命去填的!现在,你还敢说自己懂军事吗?
时间久了,袁主事失踪这点事就被大家抛到了脑后,该干啥干啥。
(四)
突然有一天,袁崇焕回来了,风尘仆仆,带着满身的关外风霜。
袁主事神秘失踪的谜底正式揭晓!原来这段时间,他独自一人跑去了辽东,走遍了当地的山川河流、堡寨隘口。虽然到处危机四伏,但袁崇焕觉得,辽东这地方,连空气中,满满都是理想的味道。
他此次关外之行的结论是,“给他足够的兵马钱粮,他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
狂,不是一般的狂,甚至狂到有点彪!年轻人,官不是你这样当滴!
要知道,经略和巡抚的招聘公告上写的明明白白,“从二品职称起”。一个六品小官都能胜任,让各方大员们情何以堪?
这是袁崇焕人生中第一次犯彪。
袁崇焕可以犯彪,但分管组织的干部可不会。袁崇焕虽然再次被破格提拔,但还是副职——兵备佥事,成功被派往辽东。在这个时候提拔,其实跟送死也没什么区别,这种机会,没有人眼红。
(五)
刚上任的袁崇焕度过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因为他分管的辖区,还在趁火打劫的蒙古人手里。他必须要等到蒙古人被收服后,才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好在没有等的太久,他就迎来了到达前线后的第一个任务:前往前屯,安抚那里的流民。袁崇焕二话没说,连夜启程,在凌晨时分赶到了前屯。
亲,你这样做很危险知道吗?万一被猛兽吃了连尸首都找不回来的好吧。再说你这么拼,让其他同事的工作怎么搞?
这件事在袁崇焕的职场生涯中只能算so easy,他彪悍的职场生涯,才刚刚开始。
很快,他又干了件彪悍的事情——PK时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
他对经略王在晋的工作指手画脚,还把官司打到了首辅叶向高那里。幸亏王在晋因为身体不好提前辞职回家,要不然光小鞋,就够他穿到退休的。
王在晋走后,大学士孙承宗来到了辽东,对孙承宗,袁崇焕打心眼里是佩服的。在他主政期间,没听说袁崇焕干出什么彪(chu)悍(ge)的事情,老老实实在宁远上班,没事修个城墙练个兵啥的。
(六)
孙承宗走后,新来的经略叫高第,他打算撤出宁锦防线,退守山海关。
当高第提出退守的方案时,所有人都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这个声音的主人,是宁前道袁崇焕。
宁锦防线的意义,浓缩成两个字,希望,大明帝国收复失土一雪前耻的希望。这份希望,承载着袁崇焕的理想。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理想,或者曾经有过的,也早已消耗殆尽。于是,山海关外只剩宁远一座孤城。



宁远古城
在宁远城下,袁崇焕遇到了那个他想了无数遍的对手——努尔哈赤,在激战两日后,那个历史性的时刻出现了——城头上的红衣大炮击中了绣有黄龙的大帐。



宁远城头的大炮
“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
“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俾王……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有人庸碌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连朵小浪花都没有激起,但宁远城头这一炮,改写了历史,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名字,袁崇焕。
宁远大战的几个月后,努尔哈赤死了。关于他的死因,他的子孙后代们给出的答案是,没打下宁远气死的。
炸死也罢,气死也好,历史的长河中,努尔哈赤这一页已经彻底翻过。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死因一栏中,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问号,而翻篇人一栏写着的,是大明宁前道袁崇焕。
这是袁崇焕人生中的第二次犯彪,
(七)
努尔哈赤走了,接替他的人是皇太极。
1627年(明天启七年),皇太极和袁崇焕在谈判桌上,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几个月后双方都发现,原来彼此都没有按套路出牌。




皇太极借谈判掩护搞定了朝鲜,袁崇焕也没闲着,恢复了宁锦防线。
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宁锦防线,是牺牲了忠实盟友朝鲜换来的?到底谁才是这轮交锋的真正赢家?



清军在朝鲜立的碑
对袁崇焕而言,宁锦防线把几百里土地收入囊中,这可是是实打实的功劳。
皇太极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后顾之忧,也觉得收获颇丰,至于丢了的土地,再夺回来就是了。
于是双方继续开打。
“先父曾在这里吃过败仗,而我,是来占领这里的。”开战之前,皇太极这样告诉自己。然而惨痛的现实让他明白,自己错的有多严重。
皇太极败了,而且是惨败,三连败。
先败于锦州,皇太极怒火中烧,打算去宁远试试运气;
在宁远,袁崇焕故技重施,炸毁了皇太极的大帐,皇太极被气到失去理智;
为了挽回颜面,也可能是回家路过锦州心里实在不爽,失去理智的皇太极做出了一个把大败变成惨败的决定——二打锦州。
这一决定的后果是,二连败变成了三连败。在付出了几千八旗健儿的生命和三个兄弟重伤的代价后,皇太极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袁崇焕没那么好对付,以后能绕着走还是绕着走吧。
这次战役被称作“宁锦大捷”,如果没有这次大捷,清军兵临北京城下的惨剧可能会大大提前。
消息传回北京,木匠皇帝朱由检欣喜若狂地从一堆木器中站起了身,他扔下手中的工具,拍着摞满老茧的双手来了句:“十年积弱,今日一旦挫其狂锋”。(注意:考虑到朱由检同志的文化水平,这句话应该经过了PS)



朱由检证件照
但接下来,却跑偏了,偏的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这都是厂公(魏忠贤)的功劳啊!”
能得出这个结论的人,我认为他的智商是很堪忧的,至少是很不适合皇帝这个职业的。
接下来的封赏环节,魏忠贤理所当然占了大头,大到连四岁的侄孙都被封了伯爵,几百徒子徒孙都升了官,而当事人袁崇焕得到的回报是——官升一级、赏银五十两。
对袁崇焕来说,这个结果无疑很不公平,但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无厘头。
如果只是这样,那倒也还罢了。毕竟魏公公既要伺候皇帝,又要卖官鬻爵、抓人整人、收干儿子干孙子,身兼多职殚精竭虑长期加班加点……多领点封赏完全可以理解。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会让你明白,原来无耻也可以毫无下限。
袁崇焕迎来的,不是掌声与欢呼声,而是——骂声。有人组团指责他“暮气难鼓”,《孙子兵法》中说道,“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按它的说法,暮气的意思,大概和有进气没出气差不多。
所有人都知道,把脏水泼向袁崇焕的这群人,他们的老板是魏忠贤。
这可就有点无耻了,就好比刚夸完瓜甜,又来指责种瓜人方法不对,这种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一定是人品有问题。
NO、NO、NO,真相没那么简单,他们的真正目的是要告诉所有人,瓜只所以甜,与种瓜人无关,真正的功臣是隔壁老王。那么,我很想知道,隔壁老王到底是谁?答案是:他们都出自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都有一个响亮的称号——阉党。我想,这才是袁崇焕备受指责的真正原因。

不如归去吧,失望到透心凉的袁崇焕提出了辞职,悄然回到了岭南老家。
楼主:中年红领巾  时间:2020-04-30 14:55:02
@哇咔咔123 2020-04-19 00:58:50
”托付不效“怎么不说?信誓旦旦说好五年平辽的呢?结果五年的时间还没有到,皇太极就率兵杀进了关内。该不该杀?”以谋款则斩帅“叫没证据?毛文龙谁杀的?
-----------------------------
如果袁崇焕该杀,那毛文龙岂不是更该杀?至少袁比毛廉洁,也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再说,袁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是在北京城下干的?以至于朱由检要急不可耐地把一方大员临阵拿下?
必然还另有隐情,你说呢?
楼主:中年红领巾  时间:2020-04-30 14:55:02
有的人啊,天生杠精。对作品及袁崇焕有看法,可以谈,天涯本来就是各抒己见的地方。
可他们这,一上来就给我扣个汉奸、跪舔的帽子,合着跟他意见不统一,只要敢写袁崇焕的都是汉奸呗。脑回路果真清奇啊!
楼主:中年红领巾  时间:2020-04-30 14:55:02

袁崇焕走了几个月后,魏忠贤也走了,他的新职务是,安徽凤阳一名光荣的皇家陵园管理员。
北京的城楼下,心情沮丧到了极点的魏忠贤挥了挥衣袖,只带走了几百车金银珠宝和北京街头的地痞流氓。
老魏还是……太高调了啊!

这件事,已经将这位前九千岁的政治智商暴露无遗。不过也正常,跟朱由校同志亲密合作这么多年,脑子里那点矿物质也流失的差不多了。
他离开北京的原因很简单,大明换老板了,新老板是当代鲁班奖得主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大概是觉得这个国家已经历经了太多磨难,朱由检给自己选的年号是“崇祯”,就是崇尚祥和的意思。
以后就叫他崇祯好了。




(一)
崇祯上任后,认真分析了国内形势后得出一个结论,眼下不太祥和的现状,都怪魏忠贤那个死太监。




魏忠贤:“不,我不许你这样说,我一人承受不来……”
当恶虎离开山岗时,等待它的是猎人的钢叉。当魏忠贤的上任之旅走到衡水时,崇祯派出了锦衣卫。魏忠贤得知了崇祯要请他去诏狱做客的消息后,在客栈自缢身亡。堂堂九千岁,竟然死的毫无仪式感,让崇祯很是失望。于是在他死后,尸首还被大卸八块,用来安慰崇祯受伤的小心灵,同时,清算小组的工作也有序展开。
曾经权倾朝野的九千岁,就这样凉凉了,和魏公公一起凉凉的,还有他的徒子徒孙们。
作为阉党团伙受害者的一员——袁崇焕再一次回到了众人的视野,这次他的职务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天津、登莱水师。
这些职务的含金量,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国防部长兼纪委副书记,两大军区+海军司令。
从这些职务中,我们完全能体会到崇祯同志当时急切的心情。

现在,我们来电话连线一下当事人袁崇焕,“当时我心情很激动,皇帝人也很耐思,对我又言听计从,让人恨不得肝脑涂地……”
然后呢?
“咱们做臣子的,当然要替皇上分忧啦,我就告诉他‘计五年,全辽可复’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位爷可是个明白人,万一到时候完不成,该怎么办?
“当时没想这么多,就是单纯滴想安慰安慰他……”
那现在呢?
“现在意识到了,但已经晚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场对话的效果无疑十分显著,“(若能)复辽,朕不吝封侯赏!”
在这场对话中君臣二人其实只干了一件事:“来来来,袁爱卿,你我君臣二人,共同干了这碗鸡汤!”现场鸡汤横流,气氛嗨到爆。

虽然袁崇焕平生犯过很多次彪,但这次是最大也是后果最严重的一次,太拿国家领导人不当干部了啊。
在辽东战场叱咤风云的袁督师,终于暴露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短板——不懂敬畏老板,以后所有的悲剧都将因此而起。
一起来回顾下袁督师的职场简历:
1619年,考中进士,同年任福建邵武县知县;
1622年,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同年任宁前兵备佥事;
1626年,因宁远大捷升任辽东巡抚;
1627年到1628年,赋闲在家;
1628年,“五年复辽计划”出台,再次赴任辽东。
从这份简历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因为提拔太快,袁崇焕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为官之道,庙堂高处的风险,他经历的还远远不够!
好吧,以他的性格,即使用心去学,也注定成不了一个说话四平八稳,做事滴水不漏的中年官僚。
而大明,还缺少四平八稳的官僚吗?很缺吗?
性格决定命运啊!
(二)
对毛文龙,他的老领导袁可立的评价是——“屡获奇捷,大张挞伐之气”。


袁崇焕虽然鄙视他的战斗力——“毛帅虽被创兵折”(损兵折将,可能自己还挂了彩),但也不得不承认,“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
这番话放现代的意思就是说,“毛帅这个人嘛,打仗还是蛮拼的……”
人都是会变的,毛文龙在变,袁崇焕也在变。
直到有一天,老领导袁可立都看不下去了,质疑毛文龙说:“不交一锋,致奴死两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以当时明军的战斗力而言,杀敌两万这个数字水分很大。这些疑问,毛文龙给出了答案——这些战果,都是敌人自相踩踏造成的。
无语,彻底无语。这样看来,水分很大这个词,都是对毛帅吹牛皮水平的侮辱,赤果果的侮辱。
从此,毛文龙与袁可立渐行渐远,彻底走上了一条“吃啥啥不剩,干活看心情”的不归路。

袁崇焕和毛文龙的矛盾,还得从袁崇焕的新职务说起,他的新职务里,藏着大明对辽方略的全部奥秘——熊氏组合拳!
这套组合拳的左臂,是关宁锦防线;右臂,是天津、登莱水师+毛文龙的敌后武工队,一旦发动,左臂直打面门,右拳直捅腰眼,端的是威力无比。


这套拳法的专利所有人,其实是辽东前前前经略熊廷弼,之后孙承宗把它发扬光大,又教出了得意门生袁崇焕。只不过这套拳法到袁崇焕这里好像变弱了不少,本来熊廷弼留下的拳谱是组合拳法+朝鲜撩阴腿法,可现在,自从朝鲜被皇太极驯服后,只剩两臂了。
袁督师自废武功啊!
而毛文龙,之前归登莱巡抚管,现在登莱连巡抚都不设了,所以毫无疑问,归袁崇焕管。

问题就出在这里,袁崇焕上任后,毛文龙依然不太服管,还是我行我素。照这样下去,袁督师的组合拳法不但眼看要废,搞不好还得改投独臂大侠杨过门下,练个黯然销魂掌啥的。

要真是这样,可就太黯然销魂了。
有足够证据表明,袁崇焕上任之前,对毛文龙是做足了功课的,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
(三)
如果毛文龙此时乖乖就范,可能后面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这个惨剧,并不单指袁、毛二人的悲情结局,而是指大明平辽策略的彻底破产。
袁崇焕为了控制毛文龙,甚至不惜使出断粮的毒招。
毛文龙的地盘,尽是些鸟不拉屎的海岛,粮食根本无法自给,要是断了粮,会发生什么?答案是:人吃人。
相信现在,大家对毛文龙搞点第三产业,挖点人参收点商税之类的行为,不但不会横加指责,反而打算颁块“自力更生先进个人”的奖牌给他了。
尽管日子被过成了筛子,可毛文龙仍没有就范的意思。
终于到了最后摊牌的时刻了。

1629年7月(崇祯二年),袁崇焕渡海来到皮岛,在最后摊牌之前,他还想做最后的挽回。
袁崇焕提出更改营制,设立监司,毛文龙不同意;
袁崇焕又提出让毛文龙解甲归田,做个富家翁,毛文龙说他准备占领朝鲜,做个海外天子……可见毛文龙也是个有理想的人,在最艰难的时刻,仍没有放弃理想。
毛文龙跟袁崇焕一样,都是火箭提拔,政治智慧比袁崇焕还低。
完了,挽回彻底宣告失败。
7月24日,袁崇焕终于要走了,临走前,邀请毛文龙一起搞个联欢会——看射箭,毛文龙欣然从命。
这一去,大明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太子太保、尚方宝剑持有者毛文龙,卒。


所有人都知道,袁崇焕的尚方宝剑根本斩不了毛文龙这样的高级干部,可他偏偏就这样干了。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彪呼呼的人生同样不需要。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个将首!”威风凛凛又霸气无边,几万将士无一敢动。
杀完了才向崇祯请罪,“席藁待罪,惟皇上斧钺之”。遇上这样的员工,老板能说啥?
崇祯陷入了两难。杀?“五年复辽”就成了泡影。不杀?此后的袁崇焕,又有谁人能制?
很快,崇祯做出了答复,袁崇焕你做的很对,毛文龙确实该杀,以后再有此类情况,可照此办理。我相信,这应该不是他的真实想法,然而却是当时能做的唯一选择。这道选择题,做题人崇祯很想问候出题人祖宗十八代。
猜疑的种子,就此种下。
一粒种子的力量有多大?
“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之大如此。”——《种子的力量》
抵抗这种力量的唯一方法——不要种下它。

毛文龙死后,他手下的士兵被分成四部,由他的儿子和三名将领分别掌管,彻底没了存在感。毛文龙死了,东江镇也废了。
另一出悲剧的大幕,正缓缓拉开。
(四)
毛文龙死去的几天后,后金经济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怎样打大明”。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经济工作会议。当时后金国内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农业和畜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损失惨重,唯一能拉动GDP的,只有向大明发动战争了。
在此之前,这驾马车也基本处于停摆状态。
向南是关宁锦防线,啃不动;
向西,是蒙古林丹汗的地盘,此路也不通。再说即使通了也没啥用,这帮人跟自己产业结构差不多,关键是比自己还穷,显然不适合做为促生产保增长的主要方向;
背后还有毛文龙和朝鲜在拼命扯裤腿。
皇太极想走出国门出口创汇,谈何容易。
但现在,除了袁崇焕不肯打开关门,其他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
皇太极从上任之初,对蒙古的拉拢、渗透和征讨就一直没停,把一代雄主林丹汗赶到了宣府以西的地方牧马放羊。这些举措,除了让后金地盘大点、人口多点,对发展经济没有任何作用。
皇太极定下的方略是,先往西,再往南,成功绕开山海关,赶跑林丹汗的意义终于显现!
从最终结果来看,此次会议对后金的重要性不亚于后世的十几届几中全会。

皇太极北京之旅的行程,是在蒙古导游的引导下,从蓟镇防区的龙井关和大安口参观长城后入关,然后沿遵化、蓟门、三河、通州的路线到达北京。
忘了说了,他是带着刀子来的,一路上没人敢收门票。
对这一点,袁崇焕是有所警惕的,他曾两次上书建议加强防守,但都石沉大海。要知道,崇祯作为袁崇焕的24K纯金真爱粉,长期以来都是信息秒回动态秒赞,但这一次,却连信息也懒得回。不管怎么看,都是个很不好的信号。
从袁崇焕救援北京的布置中,我依稀看懂了他的意图。
那就是在遵化和蓟门堵截失败后,利用北京的坚城深壕和红衣大炮,大量杀伤敌人,把北京保卫战打成放大版的宁远、宁锦大捷。然后再坚壁清野,关门打狗,把后金十万大军留在关内不是没有可能。
这种打法,很符合他长期以来的作战风格。
但他忘记了一件事情,那枚猜疑的种子。
(五)
北京城外发生的事情并不复杂——大规模的战斗共三场。
第一战,满桂的大同军在德胜门外对后金四旗,互有杀伤,城头明军开炮助阵,却误伤友军,满桂多处负伤,大同军败;
第二战:就在满桂受伤的同一天,袁崇焕率关宁军在广渠门外对后金四旗,袁崇焕中箭“两肋如猬”,但所幸因身穿重甲,没有负伤,关宁军胜;


第三战:关宁军和金兵在左安门外再次激战,关宁军胜。
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也不复杂,袁崇焕坐在筐子里被吊进城内,见了崇祯两次,第二次时被拿下。

复杂的从来不是战争,而是人心。自从皇太极来到北京,崇祯心里的战争很复杂也很激烈。
有人肯定要说,这段历史我熟悉,是皇太极使出了反间计,崇祯自毁长城,活该!
反间计应该是有的,但要都说成是反间计的功劳,就未免太想当然了。
问题出在了袁崇焕的布置上,他把其他勤王部队都派去驻守密云、通州这些地方,北京城下只留关宁军一支部队跟金兵周旋。更让观众们不爽的是,在十天时间里居然只打了两仗,坐视敌军在北京周边祸祸。要知道,北京周围,可都是王公大臣们的私家后花园啊,当然,崇祯也有。
北京城里谣言四起,传的比珍珠还真,都说金兵是关宁军引来的。
柴草在人心中越堆越高,只需要一点点的小火星就可以引燃。
反间计,就是那引爆人心的小火星。
拿下袁崇焕之前,崇祯只问了一个问题“以杀毛文龙,今反逗留,何也?”
这一刻,袁崇焕是很无语的,“不是说发工资吗?怎么突然问这事?杀毛文龙你不是也说好了吗?我那能叫逗留吗?我能说周围各大关隘的合围之势已成,坚持下去后金必败吗?”他的反应是“不能对。”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袁崇焕不等回答,就被一拥而上的锦衣卫锁拿去了诏狱。
袁崇焕被下狱,对战事的影响都不能用巨大来形容。“正在谴发副将张弘谟等追摄……闻公已下狱……从此人心惊惧,不复有固志矣。”
本来饿着肚子还要被关宁军追着打的后金军,终于放心地打下了良乡,吃了顿饱饭。
吃饱饭只是皇太极惊喜的开始,接下来发生的事简直就像一张一张从天而降的馅饼,直到把他砸倒砸晕。
七千京营,在卢沟桥被后金一网打尽;
四万名明军精锐,也在永定门被全歼,满桂阵亡;
后金大军四面抢掠,赚的盆满钵满。
皇太极在最后时刻,全面翻盘,不光扭转了战局,真正扭转的,是国运!

九个月后,袁崇焕被押赴刑场千刀万剐,刑场周围,围满了怀揣散碎银两,准备买他的肉生吃下酒的百姓。


他平生的理想和努力,最终只化成了十二条罪状和一首《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六)
派去抄家的官员发现,袁崇焕的全部家产,折合白银只有一千多两,按大米的时价,大约可以买到600多石。
说他卖国的人,他卖的价钱呢?这厮不会傻到把大明的花花江山只卖了六百石大米吧?只怕是订金都不止这个数吧。再说,就算皇太极是真心招揽,可他,敢去吗?
我们无需过度纠结他的罪名,北京之战惨败如此,如果他没有错,那错的人是谁?
袁崇焕,其实只是一个不懂敬畏老板的彪悍员工。
袁崇焕死了,关于他忠和奸的争论数百年不休。
在戏曲舞台上,每个人都戴着或忠或奸的面具,或红或黑,一目了然。
但历史的舞台上,每个人,都不只有一张面孔。在经历了时间的冲刷之后,你会发现,红色脸谱的斑驳处,赫然露出的,是黑的底色;而黑色的脸谱上,也有几笔红色的油彩。
忠或奸,只能有一个答案么?
楼主:中年红领巾  时间:2020-04-30 14:55:02
下一篇写谁好呢?熊廷弼?李定国?……有没有给个建议的
楼主:中年红领巾  时间:2020-04-30 14:55:02
@凭谁奠苍黄 2020-04-25 16:40:14
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详情,就跟着别人瞎嚷嚷,可以去看俺的小说《大明祭》,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故事
-----------------------------
《大明祭》确实写的不错,但也只能做为一家之言,当史料看还是有点单薄
楼主:中年红领巾  时间:2020-04-30 14:55:02
其实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皇太极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楼主:中年红领巾

字数:951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4-19 05:35:49

更新时间:2020-04-30 14:55:02

评论数:5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