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想要混得好,权谋不可少——《资治通鉴》教你怎样成为人上人(长篇连载)

想要混得好,权谋不可少——《资治通鉴》教你怎样成为人上人(长篇连载)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16、窃符救赵——古代版“抗美援朝”

窃符救赵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当时初看,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如今经历的事情多了,便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兵符是那么好偷的吗?偷来的兵符有那么好使吗?这其中,有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原理。

我们先来看看故事。

在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派兵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岌岌可危,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大军前来支援,然而晋鄙却停留在邺城观望,不进入赵国的国境。

这个时候,信陵君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在为赵国做事。这个时候,有个看门老大爷,叫做侯嬴的,向信陵君献计:“我听说晋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受魏王的宠幸,可以进出魏王的卧室,作一番努力,一定能把兵符偷出来。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了三年,从魏王以下,到处求人为他的父亲报仇,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做。您只要替她杀了她的仇人,她一定会替您偷到虎符。这样就可以拿到晋鄙的兵权了。”

于是乎信陵君帮如姬报了仇,如姬也帮助信陵君拿到了兵符。

信陵君带着兵符,去接管晋鄙的大军。虽然兵符确实符合,但晋鄙仍然怀疑这件事有蹊跷,拒绝交出兵权。信陵君的门客就拿铁锥打死了晋鄙接管了兵权。靠这队士兵,击退了秦兵,解了赵国之围。

这件事的蹊跷在于,替如姬报仇,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信陵君很容易就办到了。然而如姬也曾求过魏王,为什么权势和资源比信陵君大很多的魏王没有办到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其实魏王并没有那么地宠信如姬。

那么疑点又来了,既然没有那么地宠信如姬,那魏王绝不会对兵符这么重要的东西,不加一点提防。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如姬能够得手呢?我们慢慢道来。

那个时候,魏国面临左右为难的困境。到底救不救赵国,魏国方面也是很犹豫。如果救了赵国,势必会引来秦国方面的怨恨,把秦国方面的攻势吸引到魏国这边来,引火烧身。如果不救赵国,那就要面临唇亡齿寒的困境,赵国被灭,魏国也就危险了。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相信聪明的读者朋友看到这里,立马就想起了四个字——“抗美援朝”。那个时候的状况也是这样。如果不派兵支援,那么一旦美国打到三八线,鸭绿江几千里的国境线,都将危在旦夕。如果直接派兵支援,与美国翻脸,那么就得陷入到全面战争里面去,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时候毛泽东就想到了,派“志愿军”前去支援。以私人自愿帮忙,而不是以国家的军队的名义出兵。通过这么一个借口,就解决了这个两难的困境。

魏国方面也是如此,得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出兵。这个时候,信陵君的窃符救赵,就与魏国方面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乎魏国方面就将计就计,故意不设防,让如姬能够轻而易举拿到兵符。

这样以来,魏国方面的出兵,就有了一个合理的借口:“我其实并不想出兵,然而兵符被盗了。他们赵国还杀了我们的将领呢。”这样子,就把自己与秦国直接对抗的敌意,转变成为了工作疏忽、渎职。严重程度就下降很多了,这样一来,秦国方面也无话可说。

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两难的困境。进,怕得罪他人;退,怕祸及自身。这个时候,要破这个局,我们就可以学习“窃符救赵”和“抗美援朝”,换一种说辞,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17、烧冷灶的智慧——风投高手吕不韦

经常听到有朋友说:“要是我当时认识马云该多好,我要是跟着他混,现在就是亿万富翁了。马云那时候的前台客服,现在都是亿万富翁。”

一个人想要往上爬,一条路是纯粹靠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与人硬拼,这条路非常难走,另一条路就相对简单很多,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别人“得道“,自己做那名鸡犬就可以了,这就叫做“烧冷灶”。

虽然烧冷灶比烧热灶容易很多,但也是需要用到智慧的,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功的,我们先来看看吕不韦的故事。

有一天,吕不韦问他的父亲:“投资农业的利润有几倍?“父亲回答:”十倍“。吕不韦又问:”投资珠宝业的利润有几倍?“父亲回答:”百倍“。吕不韦又问:”那投资一个国君,能有几倍的利润?“父亲回答:”无数倍“。

好,吕不韦决定,就投资一个国君。

这个时候,吕不韦物色了一个对象,名叫子楚,也叫异人。子楚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之一,现在在赵国做人质。虽然贵为太子的儿子,然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排在中间,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平凡无奇。他的母亲夏姬也不受宠,所以他不怎么受人待见。

吕不韦先跟子楚说:“我能帮你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子楚听了,觉得吕不韦是个骗子,骗子就是喜欢画大饼这一套,就对吕不韦说:”你那么牛逼,还是自个儿先成功吧。“吕不韦送了子楚五百金,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目,然后对子楚说:”我要先帮您成功,然后我自己才能成功。“子楚一看,骗子都是骗钱的,哪有骗子给人主动送钱的,还送这么多。于是就愿意听吕不韦说下去。吕不韦就和他共商了远大的计划,包括怎么样夺得王位。

子楚一听就兴奋了。像自己这样平平无奇的人,居然有机会能成为一国之君,这可真是麻雀变凤凰,千载良机不可错过。于是就答应与吕不韦配合。

然后,吕不韦找到了太子最宠爱的夫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虽然受宠爱,但是没有儿子。这是她长久以来的心病啊。吕不韦就以一副替她打算的样子,对她说:“夫人,大王如此宠爱您。然而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您迟早有一天会老的,而您没有儿子,您要为将来做打算啊。“

这话说到华阳夫人的痛点上了,她赶忙问吕不韦该怎么做?吕不韦就开始忽悠了:”有一个人很爱戴夫人,而且他在各国都很有影响力。如果您收他为养子,然后以后他就是秦国的继承人。将来母以子贵,夫人的恩宠就不绝了。将来还可以当太后。”

听吕不韦说得有道理,华阳夫人接受了吕不韦的请求,收了子楚做养子。后来子楚果然做了秦国的国君,史称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吕不韦,也成为了秦国的相国。

虽说烧冷灶如果能够成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然而烧冷灶在很多情况下,成本高,对人的眼力和胆识要求也非常高,然而成功概率低。一旦失败,血本无归。所以烧冷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物色对象
烧冷灶,物色对象是最重要的。有一个效应,叫做“回归效应“。意思就是说,什么样的人,终究会回到什么样的位置上。如果对方是一块烂泥,那怎么也扶不上墙。如果对方是一块金子,那么终究会发光。对方必须得是一个有能力、有心计、有上进心的人,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吕不韦之所以选择子楚,正是因为他具备了这些特点,如果他就是一个贪玩的公子哥,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那么吕不韦再怎么扶持,他也不可能被选作继承人。

另外一点,就是要注意对方的人品,对方必须是一个重情义、感恩的人。如果对方是一条白眼狼,那么就算他混出头了,跟你也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时候,甚至会因为你知道的太多了,对你下手。

2、沉得住气
烧冷灶的回报,不是及时的。这一点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当时买比特币,买得早,但是卖得也早,赚了百分之三十的时候就卖了。然而后来却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烧冷灶一方面,就是自己要沉得住气。另外一方面,就是被你烧的冷灶,也一定要沉得住气。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然而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就是这个道理。

3、 下得去手
吕不韦一见子楚,就给他投资了500金。孙正义一见马云6分钟,就给他投资2000万美元。这是何等的魄力。你可能会说,“我没这么多钱,做不到向他们投资那么大”。如果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少投资一点。有个县令叫做吴棠。当慈禧太后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平凡无奇的小官,广东副将惠澄的女儿。有一次运她的父亲的灵柩回乡,途中没有了盘缠。吴棠就送了慈禧300两银子的路费。这金额对于老百姓来说很多,对于当官的来说,不能算是太大的数目。结果慈禧上位之后。吴棠官运亨通,先后出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而且在位的时候,不管怎么贪污受贿,都没人管。

如果说,连这么一点金钱都拿不出来,那至少要拿出点时间和感情。多拍一拍冷灶的马屁。当冷灶还没混起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迷茫的,也需要别人的认可。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给他心灵上的安慰,虽然不如给与金钱上的资助顶用,但他还是会有很大概率,记住这个人的恩情的。

总而言之,看到有鸿鹄之志,却暂时不得志的人物,一定要有烧冷灶的意识。在判断出他确实是可以烧的冷灶之后,一定要迅速下手。毕竟人生当中,这样的机会不多。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18:荆轲刺秦——错误的人,做了错误的事

今天我们从荆轲刺秦王,讲讲荆轲,以及幕后策划者太子丹犯下的致命错误。虽然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当任刺客,或者雇佣刺客杀人,但其中的道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公元前227年,那个时候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亲政了有10年之久了。那个时候他早已收拾掉了宰相吕不韦,大权独揽,兵锋直指六国,并且已经灭掉了赵国了。

这个时候,燕国的太子丹,感觉压力很大,毕竟唇亡齿寒,灭了赵国,燕国就直接和秦国接壤了,叫人怎能睡得安稳。于是就让刺客荆轲来谋刺秦王。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懂的,我就不详细说了。先是荆轲的随从秦舞阳害怕得尿裤子了。然后荆轲再给秦王献图的时候掏出匕首,秦王想拔剑反击,结果剑拔不出来,然后荆轲追着秦王绕柱子跑。然而有个药师向荆轲砸了一袋药,趁这个空隙,秦王拔出剑来了,荆轲刺杀秦王失败。

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荆轲和太子丹犯下的错误。


1、 识人错误
荆轲刺秦王之所以失败,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荆轲的武功太差了。其实武功差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心理素质。那个时候,秦王的剑拔不出来,而荆轲手上的匕首,涂有剧毒,见血封喉。如果荆轲的心理素质稳定,那么刺杀是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武器经过了精心设计,只需要让对方擦出一点血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手术式打击,直插要害。这一点只要是个壮汉,相信做起来是不难的。更何况荆轲虽然武功不算很强,但至少练过,如果心理不慌乱,怎么会做不到呢?

当年荆轲找不到工作,在各国游荡。在榆次的时候,曾经碰上过一位剑术高手盖聂,两人探讨剑术,盖聂觉得荆轲有很多地方说得不对。盖聂一瞪眼,就把荆轲吓跑了,可见荆轲除了武功不上档次之外,心理素质也是堪忧。

此外,荆轲在出发之前,扭扭捏捏,不愿意去。然而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不去也得去。这一点就意味着,荆轲对本次行动,自己也缺乏信心,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无论是战术上的准备,还是心理上的准备。准备不足,自然临场表现不好。

当荆轲失败的时候,说自己本来是想生擒秦王,所以才失败的。这一点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如果真的要生擒,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见血封喉的剧毒匕首呢?从这一点,以及荆轲出发前扭扭捏捏不愿意去,我们也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缺乏担当的人,只是被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去而已。

另外荆轲的随从秦舞阳,在见到秦王之后吓尿了,引起了秦王的怀疑。一开始的时候,太子丹选择秦舞阳作为荆轲的助手,是看他十二岁就曾经当街杀人,以为他很勇敢。殊不知,秦舞阳是一名官二代,他的爷爷是燕国的一代名将秦开曾。他的所谓的勇敢,只不过是他出身背景高,一般人惹不起他,他就因此仗势欺人而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让李天一上战场,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2、战略错误

太子丹早年,曾经在秦国当人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回燕国。他对秦王有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一点能够理解。然而他却被仇恨蒙蔽了理智。他没有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层面上,思考和秦国对抗的方法。而是选择了“斩首行动”这种恐怖主义的方式。把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这次刺杀行动上。结果不仅不能救亡图存,反而引起了秦国方面的仇恨,令燕国提早亡国。

另外一点,斩首行动要什么时候做呢?要在对方内部矛盾严重的时候,解决掉那个能够平衡各方面矛盾的人,这样才能打破对方内部势力的均衡,起到促进对方内乱的效果。当时的秦国,在解决了吕不韦和嫪毐以后,可以说内部矛盾已经很小了。在这个时候,实施斩首行动,就算成功,也就只能让对方换一个秦王而已,并不能起到促使秦国内乱的效果。对方的战略方针还会继续进行,至于国力,更是一点也不受打击。

3、 自毁长城,丧失人心

荆轲和太子丹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就是杀了樊於期。虽然从史书上记载来看,是樊於期自愿自杀。然而这就像单位摊派捐款,都是“自愿的”,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樊於期是从秦国亡命过来的,如果杀了他,还有谁敢来投靠燕国?这么一来,使得燕国人心尽失。

另外,樊於期作为曾经的秦国将领,他对于秦国的军制、战略战术,以及很多的秘密都有了解。如果让他领兵打仗,那就是一张对抗秦国的王牌。而且有了他作为一面大旗,可以拉拢很多在秦国政治斗争中失意的将领和官员为自己所用,包括吕不韦的旧党等人。他们不缺才能,只是得不到信任,如果有机会,倒戈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燕国方面,为了一次胜算渺茫的刺杀行动,牺牲了这么一位高级将领,可以说是自毁长城,不可不谓愚蠢。

最后,我想说说资治通鉴里讲的第一个刺客——豫让。当时三家分晋,智瑶被灭,豫让想要刺杀赵襄子为智瑶复仇。他第一次行动被发现之后,赵襄子感念其忠诚,就把他放了。然而他第二次,用漆涂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浑身烂疮,使得别人认不出来。再一次行刺。第三次行刺的时候,吞下去碳块,使自己嗓子变哑。就这么行刺了三次,赵襄子才杀了他。然而荆轲,收了大量金银财宝之后,还是扭扭捏捏,不得已才出发。二人相比,真可谓是高下立判呐。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19:贪财老头王翦的自保智慧

王翦与白起,同为秦国大将,立下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然而两人结局迥异,白起不得善终,王翦却能够荣华富贵,并且安逸终老。这一点,就取决于王翦出色的政治智慧。

作为一名智勇双全的将帅,除了通晓军事,使得己方军队克敌制胜之外,还需要要高超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一个人除了要会谋事,还得学会谋身。如果缺乏了政治智慧,即便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的结局也将是死于非命。给后人留下的,只能是无奈的叹息。

公元前226年,秦国已经灭掉了韩国和赵国,秦王嬴政将兵锋直指楚国,想要将它一举攻下。然而要让谁去进攻呢?这是个问题。嬴政的心中有两个人选——李信和王翦。嬴政问两人,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攻克楚国。李信自信满满,拍着胸脯说20万人就够了。王翦却回答说:“非得要60万人不可。” 嬴政心中很不满意,还得要60万人这么多才可以,冷冷地对王翦说:“王将军你果然是老了,怎么这么胆小。”

结果李信果然大败而归,死伤惨重。这个时候,嬴政才知道姜还是老的辣,王翦果然有先见之明,打仗的事情还得靠他不可。就亲自上门道歉,想要让王翦出征。王翦依然坚持,非得要60万人不可,否则坚决不去。嬴政答应了。
出征之前,王翦向嬴政要钱要地,并且数额巨大。嬴政表示:“你都是这么大的将军了,还怕没钱?”王翦表示:“我这辈子的钱是花不完了,但是我得替子孙着想啊,子子孙孙无穷尽,得给他们留下产业才行啊。” 嬴政哈哈大笑,答应了王翦所有的条件。

事后,有人质问王翦:“你一个堂堂大将军,怎么如此嗜财如命,跟没见过钱的乞丐似的,这吃相多难看呐。”王翦回答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秦王这个人生性多疑。现在全国的大军都在我手里。我得想办法让他认为,我就是一个贪财的老头,只知道享乐,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抱负。这样一来,他才可能对我放心”

一个人在职场上,可以说荣辱甚至有的时候生杀,都直接受制于自己的领导。并不是说,你做出的贡献越大,就越能有好的结果的。有的时候,领导的一念之差,就能够使盖世功勋化为乌有,甚至反而成了自杀的利刃。所以说王翦的智慧,在于摸透了权力的规则,于是能够正确处理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跟我们所想的不一样,很多时候,领导并不希望下面人一个个廉洁奉公,高风亮节。恰恰相反,只有下面人贪财好色了,才好控制,不会威胁自己的权力,才能使得自己放心。我们看一看,王翦起到的效果:


1、 韬光养晦
马斯洛金字塔当中,人只有满足了低级的需要,才会去追求所谓“自我实现”。这一点和中国的庄子所说的“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不谋而合。然而所谓的“自我实现”是什么呢?那就是觊觎领导的权力了。

所以说,王翦就要做出一副,自己的低级欲望没有满足的姿态,沉醉在酒色财气之中。酒色财气,是麻醉人神经的毒药,能让人停留在金字塔的低端,不会想着追求所谓的“自我实现”。所谓玩物丧志,就是这个意思。刘禅曾经说过:“此间乐,不思蜀也”,也正是这样,他才能够活得下来。有吃有喝,却不好好享乐,吟唱“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煜,下场就只能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被老赵弄死。

王翦故意要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自己是一个没几天活头的老头,趁自个还活着,多捞点钱,好好享受一把。另外一点,虽然他早已满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然而他并没有把目标放在更高层次的需求上去,而是想着说解决子孙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么一来,就使得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韬光养晦了。

2、 交出把柄
《道德经》里面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一个领导,最怕的就是一个太过于无欲无求的人,这样的人,抓不住任何的把柄,也就很难让他乖乖听话。

北周太祖宇文泰,曾经和谋士苏绰有一段对话。

宇文泰问苏绰应该怎么样用人,苏绰就回答他:“用贪官,杀贪官”。

宇文泰大惑不解,接着问苏绰这是什么意思?苏绰就回答说:“你想要让别人替你卖命,就得让他贪。他得到了好处,就会反过来维护你的权力。因为只有你权力在手,他才能够接着贪。”

宇文泰又问:“既然用了贪官,那为什么又要杀贪官呢?”

苏绰就回答:“因为他贪了,他的把柄就在你手里。当某个贪官不听话的时候,你正好可以拿他来杀鸡儆猴。所以说,这些贪官不敢不听话。”

王翦在这一层上,还差点意思,毕竟向秦王要钱,还是合法的。像萧何等人直接贪污,并且让自己家里人强买强卖良田,惹得老百姓一片骂声。这样起到的效果就更好了。

3、 自污名节
所谓名声,就是影响力,就是号召力。一个名声太好的人,领导是很害怕的,一方面是抓不住他的把柄,自己控制不住他。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的权威,因为他的存在而被削弱。

一个人名声越臭,越不会有人愿意与他为伍,这么一来,他的能量自然也就衰减了。

王翦就是这么做的,不仅是贪财,而且还做出一副吃相极为难看的样子,让天下人耻笑,甚至引来有人当面质问,他的自污,可以说是起到了相当显著的效果。这么一来,嬴政也就放心了。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20:李斯的上位之路

李斯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无论是文采还是书法水平,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若是没有童子功,是绝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造诣的。



然而他年轻的时候,却混得不怎么样,也就是做一个看仓库的小吏。

可能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就已经挺好的了。至少来说也算是公务员,有编制,比较稳定,旱涝保收,不用受风吹日晒。然而有一种鸟,用笼子是关不住的。特别是李斯,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人物,在这种地方,浪费自己一身的才华,每天就做做记账、检验之类无聊的事情,一点升迁的希望也没有。这对于他来说太难受了。



1、 老鼠哲学——人的位置很重要



虽说如此,但是要怎么样往上爬,李斯心中也很困惑,天天也在琢磨这个事。有一天,他去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了厕所中的老鼠,模样猥琐,胆小怕事,拼了老命,只能抢到屎吃。然后他又回到了粮仓,看到粮仓里的老鼠,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容光焕发,也没有狗啊猫啊之类的去打扰它,胆子也大得很。



这么一来,李斯就明白了:“这就对了,就是这样。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没有啥本质区别。甚至来说,没准厕所里的老鼠还更精明呢。然而它们的日子,过得真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所以说,一个人行不行,不是看他本事有多大,而是看他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李斯立马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所以说他立马就把铁饭碗辞了,去报了当时最大的MBA培训讲师荀子的班。倒并不是说为了学到什么,而是为了镀金。



荀子一开始的时候,看到李斯这么个人,年龄都三十岁了,也没什么出身背景,就一个看仓库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好。然后荀子又给李斯进行了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嘛,马马虎虎,毕竟荀子的学生藏龙卧虎,李斯虽然学问很高,然而在这里面成绩也只能算是中不溜秋。



荀子有点不打算收他。然而李斯立马就开始拍马屁了:“您的《劝学》写的好啊,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能我的天资比不上老师您。然而我锲而不舍。”荀子看他学习态度挺认真的,就勉强答应把他收下了。没想到他竟然成为了荀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2、 吸引眼球——搞定吕不韦

在荀子那里刚毕业的时候,李斯的学习成绩也还是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虽然说学习好的不一定混得就好,学习差的也不见得混得就一定差。然而眼下的问题是,这种学习成绩,荀子是不会给他介绍工作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毕竟来说,李斯也还是荀子的学生,这一点好歹也是个敲门砖。这个时候吕不韦正在招募门客,一听说他是荀子的学生,就把他招进来了。然而吕不韦门下有门客三千,自己在其中平凡无奇,连见到吕不韦的面都很难,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出头的机会。



李斯倾家荡产,把自个老家的地和牛都卖了,靠这些钱来结识人脉。认识了一个叫做郑国的人,就是修郑国渠的那哥们。他同意带着李斯去见吕不韦。然而这个时候,吕不韦手下有八个保安,狗眼看人低,拦住李斯不让他进去。李斯一想,机会来了,就和八个保安扭打在一起。



这个时候吕不韦听闻外面喧哗,心中大怒,心想还有人赶在堂堂相国门前撒野,就把李斯叫了进来,看看这大胆狂徒是何方神圣。



吕不韦冷冷地问李斯:“李斯,你可知罪?”



李斯回答:“李斯知罪”



吕布问又问:“你可知道这是死罪。”



李斯回答:“的确是死罪”



吕不韦接着问:“既然是死罪,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



李斯回答道:“我站在这里,是为了等那八个人伏法,不知何时,我才能见到他们的人头?”



听了李斯的回答,吕不韦愣住了。这个时候,李斯又给吕不韦戴了顶高帽:“相国您爱才,天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天下的人才,都争先恐后向您这里聚集。然而这八个武士轻慢人才,破坏了您的大事,这的确是死罪,其罪当诛。”



“这个人还真是有胆有识”吕不韦暗暗佩服。自己身边居然有这样一个人,自己居然一直都不知道。于是就把他留下来,讨论天下大事。二人相谈甚欢。



3、《谏逐客书》——进入秦王视野



在二号领导面前如鱼得水之后,李斯也想有个机会在秦王面前露露脸。



那个时候,秦王嬴政刚即位没有多久,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毕竟还是too young,做的事也不怎么靠谱。



那个时候,刚刚说的名叫郑国的人,被发现原来是韩国派来的奸细。为的是兴修水利,能够耗费秦国国力,让它不能攻打韩国。嬴政这么小的时候性格就很多疑了。他认为从其他国家来的客卿都是来搞破坏的,就决定把他们统统赶回家去。



这个时候,众多客卿在感叹自己将要失业了,都很绝望,纷纷收拾包袱准备回老家去。很多时候,危机就是转机。李斯一想,自己好不容易在吕不韦那露脸了,稍微看到点前途了,可不能回老家去啊。于是他当机立断,趁这个机会,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论证了驱逐客卿的危害,要想统一天下,必须使用客卿。



李斯的文笔不是盖的,秦王一看到他的文章,立马就被他折服了。不仅立马取消了逐客的计划,而且立马将李斯奉为上宾。这么一来,李斯松了一口气,这回不但没有回老家,反而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高官厚禄。



李斯之所以能够上位,是因为他的目标明确,有了正确理论——“鼠论”的指导,知道权力和关系网的重要性,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大开大合,敢于抛弃。他愿意抛弃自己的铁饭碗,去追求不确定的未来,这一点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可惜到最后,他还是百密一疏。他在晚年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21:赵高的夺权术——一场眼花缭乱的局
公元前210年,也是秦始皇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那一年,发生了一连串貌似毫不相干,实际上环环相扣的大事,直接决定了秦王朝的命运。也使得赵高这个阉人,最终一跃成为了这个国家实际上的最高领袖。



赵高因为母亲犯罪,收到了牵连。兄弟几个人全部都受了宫刑,入宫做了太监。可以说他对于秦国王室的仇恨,是刻骨铭心的。然而他却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即便生活在最卑劣、最憋屈的环境当中,他依然刻苦学习,有了一流的学问。也正因为这样,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并且成为了胡亥的老师。



用了赵高,可以说是秦始皇这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正是因为赵高,让秦始皇一丢了性命,二丢了江山,三断子绝孙。我们来看看赵高的局,看看他是如何获取秦国的大权的。



1、 秦始皇出巡——一个巨大的圈套



那一年,秦始皇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在现代,五十多岁还仍然宝刀未老,然而在那个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年代,五十多岁已经是高寿了。秦始皇早已奄奄一息,抱着病体苟延残喘,不知道有几天的活头,成天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当中。他采取过一切的方法,又是服用丹药,又是让徐福出海。然而一次次被坑,一次次被骗,终究还是没有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



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有一颗陨石,下坠到了东郡。本来陨石就是不吉利的象征,天上掉下一颗陨石,地上就要折损一个大人物。更何况这颗陨石上明明白白写了六个字“始皇死而地分”。秦始皇勃然大怒。他虽然迷信,但也不傻,知道肯定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在找不到刻字人的情况下,竟决定将陨石周围的居民全部杀光,以排解心中的愤怒和恐惧。



这件事之后,秦始皇对于死亡的恐惧感越发浓烈。有一天,有个人拦住了秦始皇派出去巡视全国的使者,送给了他一块玉,让他交给秦始皇,并对他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汇报之后,秦始皇的心中的恐惧越来越深了。他又死性不改,找了术士进行占卜,想要逢凶化吉。术士告诉他,想要逢凶化吉很简单,只需要出巡即可。



秦始皇虽然风烛残年,体弱多病,但是听说有这么一根救命稻草,就打算死马当活马医,踏上了巡游的征途,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征途。



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相信有智慧的人都看出来了,这两次蹊跷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传到秦始皇的耳朵里,秦始皇为什么会出巡。可以说赵高在此时,就已经为后来的沙丘之变在做准备了。秦始皇当时老迈年高,不便出行。况且在上一次的出行当中,曾经被张良刺杀。幸亏击中的是另外一辆车,秦始皇得以幸免遇难,至今还心有余悸。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对于出行的态度是抗拒的,想要激他出行,只能利用他神神叨叨,相信迷信的特点。这样才能让他能够出行,并且死在路上,才能有下面的故事。



2、 胡亥请从的玄机



秦始皇在以前,曾经有过四次出巡。那四次,都没有带自己的儿子去。然而这一回,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主动要求要跟着去。一般人都是最喜欢自己的小儿子的,秦始皇也一样,自己小儿子提出的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秦始皇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另外一点,胡亥这个人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也没什么才能,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人生如白驹过隙”就是他说的。这一点也使得秦始皇比较放心他,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成为别人利用的一颗棋子。



要知道,赵高可是胡亥的老师。所以说,为什么他这一次忽然要求跟着去,就已经是瞄着皇帝的宝座了。作为胡亥的老师,赵高了解他,也知道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能为自己所控制。



3、 裹挟李斯

以秦始皇的身体状况,果不其然,他死在了巡游的路上,一个叫做沙丘的小地方。这个时候,赵高的机会来了,他决定秘不发丧。矫诏行事。



赵高再怎么有能耐,不过是个太监,不联系外臣,也成不了事。这个时候他就找到了李斯,对他说了自己的计划,决定矫诏杀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并且立胡亥为帝。



李斯一听,吓了一跳。立马就说:“此乃亡国之言,岂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议论的。“赵高立马问他:”丞相您的才能、功绩、以及和扶苏之间的信赖关系,和蒙恬比起来怎么样?“李斯回答:”不如他。“赵高说:”如果是扶苏回来即位的话,那就没你什么事了,肯定是立蒙恬为丞相。你要能辞官回家终老一生,都是幸运的了。“



李斯想想也对,毕竟来讲这件事就只有三个人知道,对自己来说也没什么风险,就答应了赵高的请求。



在回城的路上,秦始皇的尸体发臭了。这时候赵高就用了很多鲍鱼,掩盖了臭味,隐藏秦始皇的死讯不被发现。其实说实在话,就算有人觉得不对劲,也不敢前去查实。官场嘛,就是要多磕头,少说话,难得糊涂,要不然不知道会得罪谁,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于是大家也就玩了一出“皇帝的新装“。秦始皇就这样”活着“回宫了,发布了遗诏,杀扶苏、蒙恬,立胡亥。



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赵高的组合拳终于起到了效果,胡亥当上了皇帝,赵高也终于从一个低贱的阉人,一跃成为了秦国的丞相。赵高上位之后,立马忽悠胡亥进行大清洗,杀死胡亥的兄弟姐妹。表面上说是为了让胡亥清除对自己权力的威胁,巩固自己的权力。实际上巩固的,是赵高自己的权力。这么一来,赵高只需要控制住胡亥一人就可以了。而且赵高对于秦王室有者刻骨仇恨,这么一来,也报了赵高全家被阉之仇,让秦始皇也尝尝断子绝孙的滋味。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22:李斯为什么会着赵高的道

作为一名权谋家,李斯可以说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从一个看仓库的小吏,一跃成为秦帝国的丞相。除此之外,还弄死了同为权谋高手的韩非子。不可谓不聪明。然而自从沙丘矫诏,李斯可以说是昏招迭出,一步步把自己带向了死亡。

高手犯的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李斯为什么会着了赵高的道。

1、 出于自保,并打击政治对手

秦始皇最欣赏的儿子是扶苏,这一点可以说李斯知道地一清二楚。然而两人曾经有这么一段过节。李斯曾经给秦始皇提出过焚书坑儒的建议,秦始皇对这种建议大为赞赏。这个时候,扶苏对这种灭绝人性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向秦始皇进谏。秦始皇大怒,一怒之下,把他贬到了上郡,配合蒙恬监军。在这之后,两人结下了梁子。

另外蒙恬在秦国已历三代,根基深厚。蒙恬的爷爷蒙骜,是秦昭王时代的大将,曾经为秦国攻陷过七十几座城池。他的父亲蒙武,和王翦一起攻打楚国,杀了项燕、俘虏了楚王。然而李斯屌丝出身,毫无根基可言,没有秦王的信任,根本就没有这一天。所以他担心真正要和蒙恬进行斗争,无论是拼资源,还是拼君主的信任,他恐怕都很难有胜算。

李斯作为秦国的丞相,通晓秦国的历史。秦国向来就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优良传统。当年商鞅,凭着秦孝公的宠信,能够大刀阔斧搞改革,然而秦孝公一死,商鞅就难逃被车裂的命运。吕不韦耗尽心力,使得秦始皇之父子楚能够上位。然而自己最后却被一杯毒酒毒死。李斯怕的就是,有一天自己也难逃这样的命运。

在自己内心当中有恐惧的情况下,自然不会理性思考,所以在沙丘,赵高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了李斯。

2、 轻敌——低估赵高的野心和能量

赵高和李斯,可以说是地位悬殊。李斯贵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赵高因为母亲犯法,兄弟数人都受了宫刑,做了太监。本来太监就是一个低贱的职业,更何况还是犯人家庭出身。所以说当时的李斯眼中,只有像扶苏、蒙恬这样的人才称之为对手,而根本就没有把赵高放在眼里。所以说他愿意配合赵高,完成沙丘矫诏,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认为在这场事变之后,自己应该理所应当获得主导权,赵高这个阉人和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小皇帝,应该能受自己的摆布。

李斯以为,斗倒了扶苏、蒙恬之后,在秦帝国里,就没有可以与他匹敌的对手了。然而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利益关系改变的时候,李斯与赵高双方的关系,就从合作者变成了竞争对手。然而李斯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然而赵高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马上开始出招,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疏于防范,当然是必败之局。

秦朝采用严刑峻法治国,百姓颇有怨言。然而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敢怎么样。秦始皇一死,各地纷纷激起民变。然而胡亥早已被赵高架空,只知道吃喝玩乐,对天下大势毫不知情。这个时候李斯忧心忡忡,就想来给胡亥进谏。然而赵高玩了这么一手,每次都是在胡亥玩得正high的时候,告诉李斯可以进谏了。

这么搞了几次,胡亥的心里很不爽,“这老家伙,每次都来扫兴。”对李斯的印象也就差到了极点。

眼看着起义军风起云涌,李斯决定上书奏请停止修建阿房宫。这个时候胡亥的怒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朕即位只有两年,就发生这么多破事,完全就是你们这些人,不好好为朕尽忠所致”,将李斯打入大狱。

这个时候,李斯在狱中,还不断写伸冤的奏疏,然而每次都只能到赵高的手中。赵高冷笑:“你都是个阶下囚了,还在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赵高派了自己的亲信,伪装成了审讯人员,轮番提审李斯。他事先给了李斯一份口供,上面写着李斯谋反的罪名。如果李斯喊冤,不按照赵高给他的口供来说,就对他进行毒打。反复了几次之后,李斯再也不敢喊冤了,这个时候真正的审讯人员来了,李斯只能“认罪”。

于是胡亥看到了李斯的罪状,决定将他腰斩,并感恩戴德地对赵高说到:“要不是有爱卿,朕早就被蒙蔽了。”

李斯之所以会犯下这频频进谏的昏招,完全被赵高牵着鼻子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把赵高当成对手看待,正因为如此,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已经被赵高控制了,也对赵高和皇帝的性格特点缺乏最基本的把握,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犯下相同的错误。

3、 价值观摇摆不定

这个世界上,走小人路线的人,成功的不少,就像赵高,通过阴险毒辣的算计,能够上位。走圣人路线的人,成功的也不少,比如圣雄甘地、特蕾莎修女,靠自己向社会大众展示的道德,能够获得超凡的影响力。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坚持外圆内方,如同曾国藩一样,那是最好的。当然以上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管坚持的是阴是阳,是高大上的,还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他们的心中都有坚持,都不摇摆。李斯之所以犯下昏招,就是因为他摇摆不定。

在早年时候,李斯通过观察粮仓和厕所里的老鼠,留下了那句“垢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把追求个人权力和财富作为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在这么多年期间,他频频使用各种阴险毒辣,乃至于灭绝人性的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并且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毁灭传统文化。使得自己坐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然而在晚年之时,他却开始变得忧国忧民起来,成为了一个“文死谏”的角色。对于别人来说,这么做可能很正常。然而对于李斯来说,这么做可谓是“人设崩塌”。一个精于算计的小人,突然变得铮铮铁骨,这不免让人觉得他另有图谋。

另一点来说,人只有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李斯擅长的是权谋,所以他就算想要解救秦王朝的危机,也必须使用“外圆内方”的方式。内心可以坚持国家利益,然而在手段上,不可采取御史言官们的这一套。因为这一套,他并不熟悉,自然而然会在这上面吃亏。如果他继续采用权谋手段,可能还有胜算。


总而言之,李斯对赵高最佳的下手时机,应该是在胡亥刚刚上位的时候。那个时候,赵高的羽翼未丰,一来容易对付,二来对于朝廷稳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在下手之后,趁势控制年幼无知的皇帝,从而控制政权。然而李斯的恐惧、轻敌、摇摆,使得他错过了大好时机,直接导致了政局的逆转,从而一步步造成了自己被腰斩的命运。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23:赵高的架空术——如何使领导乖乖听话

做一个领导,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然而高处不胜寒,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不懂得怎么样维护自己的权力,那么领导在权谋家的眼里,不过是一头肥猪而已。可以说作为一个领导,头等大事就是防止下属架空自己。

赵高可谓是一等一的权谋高手,连秦始皇有的时候都会着他的道。而秦二世胡亥,只不过是个黄口小儿,两者的水平可谓是天壤之别。所以胡亥会被赵高轻轻松松地架空。

1、 取得领导信任
赵高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胡亥的老师。这一点对两人之间的信任,可以说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学里面有一个词,叫做“应随”。什么意思呢?就好比小鸡刚刚孵出蛋壳的时候,就会把第一个看到的生物当作自己的妈妈。同样的,胡亥从小就受赵高的教导,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是天生的。

此外,胡亥本来是无缘于皇位的,全仰仗赵高的一系列运作,胡亥方得以爬上皇位。所以说胡亥对赵高是有感恩戴德之情的。

另外,胡亥是个贪玩的主儿。“人生如同白驹过隙”“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终吾年寿”。这些话就是他说的。赵高就充当了胡亥的玩伴,让他玩得开心,以此加深和胡亥之间的信任。现在也有很多人是这么玩的,和领导玩高尔夫等等,拉近关系。同时赵高这么做,也是起到了腐蚀胡亥心智的效果,一箭双雕。

2、 把控信息,阻塞言路
在获得了领导信任之后,所进之言领导言听计从。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其中参杂一些私货了。

赵高先是忽悠胡亥:“作为一个君主,必须要有神秘感。不能让臣子那么容易看到你”。赵高信了之后,便天天躲在后宫玩耍,把朝政上的事完全交给赵高去做。这么一来,胡亥就和大臣隔离开来,看不到真相,也听不到真话。断绝了信息来源,便断绝了权力来源。

赵高之所以处心积虑,一定要把李斯弄死,就是因为他总是坏赵高的事,非得要来见胡亥,向他通报各地造反的消息。所以赵高就偏偏让他在胡亥娱乐的时间来进谏。这么一来,胡亥就认为他是在存心捣乱,对他产生反感。赵高便趁势弄死李斯。这么一来,赵高就彻底把握住了言路。

3、 借刀杀人——剪除政治对手

靠阻塞领导的信息来源来架空领导,效果只是一时的。如果说领导忽然间意识到了这一点,绝地反击,那么前面做的一切不仅全都功亏一篑,自己还有性命之虞。所以赵高做的事,就是釜底抽薪,彻底剪除胡亥的羽翼。让他即使意识到了这一切,也无人可用,无人可信。

首先来讲,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胡亥如果要绝地反击,最先依靠的力量肯定是皇族。赵高便以胡亥的兄弟威胁皇权为由,忽悠胡亥下旨,将自己的兄弟全部杀死。

另外一点,朝中有可能对赵高产生威胁的,便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在皇族势力已经被剪除的情况下,如果皇帝想要夺回权力,就得靠这些人。所以赵高趁掌握了胡亥的信任的时候,采取了一切手段,将李斯、冯去疾、冯劫等担任丞相或者曾经当任丞相的大臣,全部杀光。

最后,就是要清理掉朝中零散的反对势力。虽然这些势力,并没有像皇族以及丞相们那么强的实力。然而“一蜂虽小,其怒如龙”。谁知道哪一天他们会不会在背后捅刀子。这个时候,赵高就采用了“指鹿为马”的策略。

指鹿为马,是一种权力测试,越是用荒诞、反逻辑、反常识的手段,越能够考验站队。这么做一方面是引蛇出洞,使得自己的反对势力一下子跳出来,从而能够有办法清洗他们。另一方面,也给了自己的势力表忠心的机会,从而在朝廷当中多多安插自己人。除此之外,反对赵高,而不敢公然对抗的人,也受到了震慑,从此以后也不敢搞小动作。

其实胡亥并不是一个纯SB,他只是年纪小,贪玩,又从小受了赵高的毒教育,使得自己轻听轻信,没有看出赵高的阴谋。后来胡亥也意识到了自己被赵高蒙蔽,想要夺回权力,但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胡亥的一举一动,全部都在赵高的监视之内。最后胡亥还是很轻松地被赵高弄死。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时间:2020-05-02 08:23:32
解读通鉴24:是屌丝而又不是屌丝的陈胜

上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本修仙的网络小说。上面有一则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说是一个凡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些从仙界不小心掉下来的法宝,然后功力暴涨,得道成仙。然而这些法宝,在仙界可以说是最为稀松平常之物了。



我认识一个老板,他的爷爷在民国的时候曾经是个大地主,然而对于政治的判断上出现了偏差。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别人都在低价抛售土地,他一下子全买过来了。结果解放后,他被打成地主,土地全部充公。以至于这位老板年少的时候只能靠做一些低薪的工作为生。然而他后来,还是重新白手起家,最终在省会城市买了好几套房。



他让我想起了陈胜。



陈胜是屌丝,但不是24k纯屌丝。



大家都知道,陈胜,字涉。在当时的年代,有自己的名,都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了。刘邦这个名字,是造反之后才起的,他原先叫做刘季,也就是刘老三(也有人说是老四)的意思。



更何况陈胜,不仅有名,而且还有字。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他应该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后代。



即便是出身贵族,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以及秦国统一的巨大动荡之下,陈胜的家族也没有保全自己的地位与财富。没有办法,最终陈胜只能去给人当长工了。



在开篇的时候,我就曾经引用过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的一句话:“真理就像洋葱一样,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真理。”贵族界的很多认知,可以说作为平民,是不论如何也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



陈胜就像那个掌握了仙界掉下来的法宝的凡人一样,掌握的就是自己的祖先,从贵族界传承下来的智慧。



有了这些智慧,陈胜就显得跟旁人与众不同。他对自己很自信,迟早有一天,他从贵族界传承下来的思想会派上用场。有一次他和其他的农民吹牛逼,说:“苟富贵,勿相忘”。其他的农民表示这家伙是不是脑壳有问题,你一个耕地的,还富贵呢,不饿死就不错了,洗洗睡吧。陈胜只能无奈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其实仔细想想,一直到现在,不也是如此吗?当时马云跟大家讲什么叫做电子商务,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骗子。一个连肯德基服务员都应聘不上的人,想要创业,甚至还想要改变世界,真是天方夜谭。



马云是怎么成功的?就是因为他以英语为突破口。他先把英语练得特别溜,然后就可以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美国,获取一手信息。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高层次的真理。从而找到了突破口——电子商务。于是“得道成仙”。



好了,说太远了,现在回到陈胜上。



陈胜造反的时候,冒扶苏、项燕之名,号为张楚,给自己拉大旗作虎皮。并且还利用了宗教迷信,又是把写“大楚兴,陈胜王”的布帛放在鱼肚子里,又是在破庙里面学狐狸叫。虽然从现在看起来,这些手段稀松平常。然而当时可不像现在,那个时候,连造纸术都没有发明,全中国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那个时候,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见到这种事情,就跟见到了外星人似的,都会惊讶万分,惊恐万状。更不要说是去想象,甚至说是去策划这些事情了。然而对于贵族来说,他们这种手段已经用得很娴熟了。就像之前,田单利用飞鸟、火牛,壮大自己士气、打击对方军心一样。可以说,这些手段其实就是当时的高阶级知识,对于贵族来说稀松平常,对于平民来说是天方夜谭。



另外一点,我们可以对比陈胜和刘邦造反的时候,下面人的反应。当刘邦造反的时候,下面差不多有300人,一说要造反,下面人害怕,就跑掉了一半。而陈胜造反的时候,下面900多人整齐划一,没有一个跑掉的。除了“失期,法皆斩”这种误导之外,另一点,就是陈胜在这次造反之前,陈胜在组织与管理方面,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准备,所以才能保证队伍的团结。



此外,陈胜的战略意识,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做得到的。一般的农民起义,都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然而陈胜攻打的地方,几乎都是战略要地,要不然就是粮仓、要不然就是门户。不值钱的地方一概不要。一个月就打得秦军闻风丧胆,自己也建国了。可以说他对于军事的理解也是一般老百姓所不能做到的。



陈胜是屌丝,他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资本和人脉,沦落到给别人种田的地步。然而他又不是屌丝,他拥有的是贵族的认知、高阶级的知识、以及一定要爬回高阶级的信念。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得他的造反一下子能够壮大。当然,他后来的失败,有其他的原因,这是后话。



当然,陈胜所具备的高阶级知识,有一部分在现在已经过时。然而有一种思维方式是不过时的,就是拥有一颗包容开放的心,去接受自己目前暂时不能理解的事物。另外一点,屌丝最大的毛病,就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去交朋友,然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屌丝所喜欢交往的,通常也是屌丝。同样是屌丝,从他那里就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人要多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交朋友,这样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对于事物不一样的看法以及独到的理解。另外一点,很多人有仇富心理,并且觉得结交富人的人是趋炎附势的小人。这种看法可以说是往上爬的巨大屏障。人是不会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的。讨厌富人,就意味着与成功无缘了。

楼主:公众号quanmou123

字数:4308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8-28 16:40:23

更新时间:2020-05-02 08:23:32

评论数:9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