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诗经》中的科技浅谈

《诗经》中的科技浅谈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汇。自从列入“五经”之后,成为古代中国学生的必修科目。自古以来,研究《诗经》的文章图书,真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可以说,《诗经》中的各种内容都有人研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我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读诗之余,随手记之,略书心意,不入方家之眼,自娱而已。

一、天文与气象:
1、《诗经》中的日食、月食与地震
我国古代的天文记录不但在时间上比世界各国都早,并且在数量上也最详尽。我国
对于日食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前 2137 年 10 月 22 日发生的日食,,记载在《书经··.夏书.
胤征篇》,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小雅·十月之交》篇,记载着“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这次日食
是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公元前 776 年)。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可靠的日食记录。比西
方最早的可靠记录,即希腊人泰尔的日食记录要早 191 年。《小雅·十月之交》中,不但
写了日食,也写了月食,还写了其他自然灾害,“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
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或许是地震的描述,人们用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
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来警告周幽王,叫他不要执迷不悟,沉溺于享乐之中,以造成人民的
痛苦
2、《诗经》 中的星象:
《小雅·大东》是描写东国和周朝的不平等关系,东国人民处处受到周朝的制约,人民怨声四起,甚至举天上的星斗来说明,那些有名的星斗,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和他们所处的境况一样不公平。诗的第5、6、7三章诗文如下: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三章诗中一共出现了银河、织女星、牵牛星、启明星、长庚星、天毕星、簸箕星、北斗星等星座。这些星辰,大都名不副实,比如,织女星织的布不成文样,牵牛星不能驾车,簸箕星不能用它来簸扬,北斗星不能用它来舀酒浆···这些巧妙的比喻,使人联想到世上有多少这样名不副实的事情。同时也说明,东国人民对于天上星辰认识的深度,他们对于许多星辰随口说出,而且比喻恰当,为我所用。

《邶风·日月》开头即说“日居月褚,照临下土”。可以这样说,日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初印象。人们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日月。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离不开日月的照临。由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所谓的阴晴圆缺,这一切都和日月有关,所以,一切诗词文赋,日月都是人们创作的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关于日月的神话传说,不胜枚举。《诗经》中关于日月的描写更是比比皆是。如:
《齐风·东方之日》:“东方之日兮。”
《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王风·大车》:“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等等。
除去人眼能看见的最大星球日月以及《小雅·大东》提到的星星以外,《诗经》中还有不少诗篇描写星球,比如:
《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嘒彼小星,维参与昴。”指不知名的小星以及参星和昴星。
《唐风·绸缪》篇首章曰:“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小雅·苕之华》篇末章曰:“牂羊喷首,三星在罶”。
上述两篇诗中讲的“三星”是古代观星授时的术语。:一说参宿三星(猎户座腰带三星);二说心宿三星(天蝎座三亮星);三说河鼓三星(天鹰座三亮星)。理应指参星,参,古通叁。心宿最亮星俗称大火星,商星。河鼓最亮星俗称牛郎星。三星在天指"三星"处在中天时分。参星是冬夜,商星是夏夜。俗语"参商不相见"。都指参宿三星。(转引自360百科)
《豳风·七月》一、二章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章曰:“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这里的“流火”指的是火星。
《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朱熹、吴闿生等均解释无月离毕星,就会有雨。毕星是“二十八宿”之一。我们也从这篇诗中了解到,古人已经认识到“月离于毕,则雨”这一自然规律,这也是古人的天文知识的升华。

3、说风雷·
《诗经》中说到风雷的诗很多,《邶风·终风》就是以风暴为比喻,写一女子的愤恼。诗开头即说:“终风且暴”,像疾风狂暴一样肆意调笑女子。接着说“终风且霾”,就是疾风把尘土都刮起来了。“终风且曀”大风刮得日暗无光。“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天空阴沉,雷声轰轰,快要下雨了。
诗虽然是以比喻的方式描写女主人的愤恼心情,但是对于风雷的描述,还是贴切科学的。风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几乎天天遇到,无风的日子很少,所以人们对于风的观察也很细致入微。“和风、微风、小风、大风、强风、弱风、劲风、暴风、暖风、热风、寒风、冷风······”这些人们在实践观察中总结出的词汇,就清楚地说明了人们对于风的了解。《诗经·邶风·终风》的作者,就是一位对于人的心里和自然界的风都有深刻了解的人,所以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文。

再说雷(靁)
《邶风·终风》有一句诗“曀曀其阴,虺虺其雷”,是说天空阴沉沉,雷声轰轰。这是对雷声的直接描写。也有的诗中对于雷声是另一种描述方法,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就有“烨烨震电,不宁不令。”这里说的是雷声阵阵,电光闪闪。“震电”就是雷电。“震”在这里就作为“打雷”讲。

《小雅·采芑》中有“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这里用雷霆来形容兵车行进的声音,非常形象。“霆”的解释为“疾雷”是雷的一种,比“孟雷”、“响雷”等更猛烈。

《诗经》的作者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词形容雷声的强度大小,不但说明作者的文学水平,同时也说明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深度,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风雨雷电,他们都已经掌握了了不起的知识,不仅能用于指导生产,还能用于文学创作。

4、雨、露、霜、雪
《邶风·式微》有句诗“胡为乎中露”,说的是我哪里会在风露中干活呢?
“露”是暖空气遇冷后结成水滴,这就是“露”。在风露中干活,那一定是在夜里,人们辛苦一天还得不到休息,为什么呢?是因为要为其主子劳作。
《邶风·北风》在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和“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雱”(pang上声)是雪下得很大的样子。“霏”也是雨雪下得很大的样子。两句诗其实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小雅·采薇》中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是雨雪下的好大的意思。
我们从上述引诗可以看出,雨雪和风是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很早就发现,下雪一定是刮北风。现代科学说明。北风带来了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相交会,就会产生雨雪,
《小雅·頍弁》有句“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就是说在下大雪之前,先是下的小冰珠,气象学上叫这种冰珠为“霰”。实际上也是雪。不过,是水分子结晶的形状不一样。雪花是各式各样的六边形结晶,而冰粒是正常的水的结晶。
《鄘风·定之方中》有“灵雨既零”,说的是好雨已经下过了。接下来是说要趁着好天气,抓紧农时农事,养桑种地。
古人靠天吃饭,抓紧农时非常重要,不失时机地耕种收割是一年丰收的根本,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秦风·蒹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句诗非常有名,常常为人引用。因为它不但词句优美,而且内容符合科学。秋天了,天气凉了,芦苇苍苍,露水也在夜里结成霜了。
再说雪
《小雅·角弓》中“雨雪瀌瀌,见晛曰消”、“雨雪浮浮,见晛曰流”说的是一回事,即“雪花飘飘,但是雪见到阳光后就消融了,流掉了。”“瀌瀌”“浮浮”都是飘飘的意思。“晛”字当作太阳光讲, 毛 传: “晛, 日气也。” 高亨 注: “晛, 太阳的热气。”可见,都是作太阳光讲。
诗人用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即雪见到阳光就会融化的现象,来作为比喻,要人们不要不顾后果,贪图富贵禄位。要自洁自律,不然,就会后悔莫及。
再说风雨
《邶风·谷风》是一篇描写遭到遗弃的妇女控诉其丈夫的诗篇。它的开头就说“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注家说是“东风”为什么呢?因为“谷”是庄稼的总称,谓之“百谷”,庄稼在生长时需要阳光温度,这时的东风暖和宜人,适合庄稼生长,称“谷风”为东风或者是暖风,都很合适。“习习”是风很柔和舒适,轻轻地吹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的解释就是东风轻轻地吹来,一会儿阴天,一会儿下雨。
如果从气象学上来说,也能解释得通,就是东风从东面海上吹来,带来了许多水气,和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就会变阴天或者下雨。但是作者不是仅仅这样看,他是借天气的忽阴忽晴,来比喻那个以前爱她的人的感情变化。
《诗经》中对于“雨”的描写有很多,有不同的雨,比如:
小雨:《豳风·东山》中就有“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这里的“零雨”就是蒙蒙雨,小雨。
《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冬天里彤云密布,雨雪纷飞,加上小雨霏霏滋润着田地,帮助我田里的谷物生长。“霡霂”就是小雨。
降雨:《小雅·大田》中有“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乌云密布,细雨绵绵,滋润了公家的田地,也滋润了我的田亩。“兴雨祁祁”就是下雨了。“祁祁”是不疾不暴的样子,用现在的语言是“雨不紧不慢地下着”。
好雨:就是“灵雨”《鄘风·方之定中》有“灵雨既零”,说的是好雨不停地下着。
5、风与霾
霾是大风刮起的沙尘引起的一种天气现象,《辞海》上说是“大风杂尘土而下”。《邶风·终风》中有“终风且霾”,就是说刮大风引起了霾。这可能是中国诗歌中第一个提到霾的诗篇。大风是霾的起因,更为重要的是有沙漠或者是有沙化的土地。
《邶风》是写卫国的诗篇,卫国在现在的河南、山西、河北的交界处,大家可以想见,远在25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就有霾的记述,至于霾的出现,那是早之又早的事情了。只是现在由于我们过分开发土地,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加重了霾的产生。现在国家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积极退耕还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兴修水利,扩大灌溉。所这些综合措施实施以后,只要坚持有年,一定会减少雾霾,达到碧水蓝天的美好时代。
6、彩虹——蝃蝀与隮
《鄘风·蝃蝀》有“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说的是彩虹出现在东方,没有人敢指它。“蝃蝀”是彩虹的别名。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隮”也是彩虹的别名。这句诗是说早晨彩虹出现在西方,那么一早晨都在下雨。
彩虹是一种天文现象,是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在水滴上所发生的折射、分光、内反射、再折射等造成的大气光学现象。由于光线内各色光照射在水滴上反射出的光谱不同,所以呈现出的色彩也就不同,使我们能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彩虹。另一方面,彩虹出现在太阳的相对的方向,所以,早晨下雨,彩虹出现在西方,下午下雨,彩虹出现在东方。
《蝃蝀》中所说的东方西方的彩虹,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常现象。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东方出现了彩虹,人们不敢指呢(“莫之敢指”)?这或许与当时人们的科学认知有关。古人对于自然现象认识不够,就产生许多迷信,不敢指彩虹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小的时候,被老人告知,天空出现彩虹时,不能用手去指,否则,手指会烂掉。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你看,到了现代,还有老人记得古人的迷信传说,可见,古老的习俗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诗经》中关于天文气象的描述,丰富而又具有深刻内涵,古人精致细微的天象观察,和精彩形象的记述,不仅是诗歌与文学的丰厚素材,更是中国科技史的可靠史料。深刻领会《诗经》的内容,对于我们研究科技史有很大帮助。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中的军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史诗集,它反映社会的各方面情况,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等。

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方面都有极大进步。取得统治地位的集团,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日益吞并弱小的部落和集团。这样他们就需要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从夏朝开始,国家就注重发展自己的军队,到了周朝,各种礼乐制度都已完全具备,中央政府通过各种规定,限制诸侯国的军事力量,但是,随着各诸侯国的互相吞并残杀,一百多个诸侯国成为七个大国,进入了战国时代。他们都想摆脱周王朝的制约,独霸天下,厮杀更为厉害。最后秦国战到最后取得胜利,完成了大一统的天下。

《诗经》中对于军事的表现,是通过一般叙事的方式间接表现出来的。它虽然没有专章描写打仗,但是通过歌颂某些片段,我们也能从一个方面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 , 军事制度,军队数量,军事训练等等情况。


关于军队的数量: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主要包括六部分:
① 天官冢宰,这些官员主要负责宫廷事务;
② 地官司徒,大司徒及其他职官,负责民政事务;
③ 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职官,负责宗族事务;
④ 夏官司马,大司马及以下职官,负责军事事务;
⑤ 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职官,负责刑罚事务;
⑥ 冬官百工,其百工及职官,负责营造事务。

在《周礼·夏官·司马》中规定:“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转摘自《辞源·合订本》165页)

《大雅·常武》中有“整我六师,以修我戎”之句。在《诗经·大雅·棫朴》中,也有“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其中“六师”是军队的总称。也叫“六军”。周朝时的制度规定,天子有六军,诸侯国有三军、二军、一军不等。后来,六军就作为军队的总称。如此看来,六军的人数不少(75000人)。但是大家想想,周天子下属的诸侯国有一百多个,把诸侯国的军队加起来,其总数不知道要几倍于天子的军队。但是,西周时期,天子打仗时是可以调动诸侯国的军队的,随着诸侯国的兼并,一些诸侯国渐渐壮大起来,也逐渐不听周天子的指挥,所以,规定诸侯国有军队,就使得周朝的实力被架空了。

大国“三军”:
《鲁颂·閟宫》中有一段话,可以参考以验证《周礼》这段话的可信程度。《閟宫》中说“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说鲁僖公有兵车千辆,战士三万人。当时,鲁国是大国,应该有“三军”人马,按规定是三万七千五百人。现在他有兵车千辆,人马三万,看来是符合规定的。

关于军队的训练:
部队要打仗,就要训练,只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才能战胜敌人。
《小雅·采芑》就有“,其车三千,师干之试”的描述。说的是方叔动用兵车三千辆,率领军士在练兵场操练,以便征服北方玁狁和南方荆蛮。这里除了兵车以外,兵士们还身披甲胄,手拿盾牌,在兵车的掩护下练习作战。“师干之试”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诗歌中多处出现练兵打仗的描写,比如“其车三千,师干之试”就是说方叔用他的三千兵车,上万的军士在练兵场上训练,“伐鼓渊渊,振旅阗阗”,助阵战鼓擂的震天响,把大军训练得雄赳赳、气昂昂。
除去训练作战战术以外,个人技术也极为重要,比如射箭技术,就十分重要。
《齐风·猗嗟》是一篇赞美少年射箭技术高超的诗,通篇都是说少年美貌和射箭技术优秀。
射箭技术是古人十分看重的事情。“骑射”是一员战将必不可少的两项本领,骑马技术要好,射箭技术也要好。因为射箭是古代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有效办法。《猗嗟》中描写的少年射箭技术高超,能箭箭中靶,并且能箭箭射中靶心(“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他的技术如此高强,是和他刻苦练习分不开的,他每日练习(“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所以才能练出过硬本领(“射则臧兮”),达到箭不虚发的地步。

关于打仗的舆论准备:不战而屈人之兵——德治的体现
《大雅·常武》是说太师皇父接受命令,“整我六师,以修我戎”,训练整顿六师,修理武器,准备讨伐徐国。而皇父把军队训练得气势如虹,表示一定要征服徐国,诗的第五章非常细致传神地描写了部队的威武气势:“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五章都是说皇父准备打仗,制造声势,,把徐国吓得惊慌失措,派人求和。这种以训练作为打仗的准备,制造舆论声势,以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是最高的智慧和最好的办法。事实证明,皇父打到徐国,徐国就派人到周天子那里去求和了。而周天子在徐国派人求和后,立即同意和谈,并且立即把兵撤回,不再打仗。
用和平方式解决战争问题,用德治统治天下,这是周朝早期的治国方略。但是这篇诗歌写的是周宣王攻徐的事,周宣王并不是一位以德服人的国君,他是一位穷兵黩武的人,到处炫耀武力,最后把一个好端端的周朝给弄坏了,到他儿子周幽王时西周就生存不下去了,被迫搬到洛阳,史称东周,从此走向春秋战国时代,周朝名存实亡了。所以,读这篇诗的时候,我们不要被诗歌的美好词句所迷惑。

怎样打仗?
那时以兵车作战为主,首先靠兵车冲锋,掩护士兵上前打仗。
《小雅·采薇》第五章中有“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两句,“君子所依”的就是高大的兵车,而“小人所腓”的也是这辆兵车,他们不是去乘车,而是去依靠这辆车作为掩护,去冲锋陷阵。诗中“腓”字,《说文》和《尔雅》都解释为“隐也”就是掩护的意思。
《小雅·六月》是描写周王朝出兵抵抗玁狁的诗篇,其中有句“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就是说有十辆兵车在前面冲锋陷阵,以便冲破敌方的阵营,让后面的兵士冲上前去打仗。
从以上两段引文可以看出,周朝时打仗都是兵车在前,掩护兵士冲锋。

《诗经》中关于打仗的情节还有许多,有待我们去发掘阐释。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中的兵器


武器是打仗的工具,有了人,还需要精良的武器,有人、有武器,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就为打胜仗准备了足够的条件了。

《诗经》中有许多诗章描写兵器和打仗,提到的兵器也不少:

1,、棍、殳、矛、戟、戈和枪

《曹风·候人》“何戈与祋”一句中的“祋(duì)”是殳的一种,实际上就是棍。

《卫风·伯兮》中有“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诗中的“伯”是诗作者的丈夫,他作为国家的军人,也是一位战斗英雄。这位“伯”手执长殳,做大王的前卫。“殳”是一种兵器,是有棱无刃的长兵器,长一丈二尺。殳也可以作为仪仗队的仪仗用器。“殳”实际上就是长棍上端安上一个金属头部。而在殳、枪、戈、戟等兵器发明之前,人们应用的就是棍(即上面说的“祋duì”)。棍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器物,也是最早的武器。因为它最容易得到,在石器时代,人们除去应用石块作为打击器和投掷器等以外,就是在随处可见的树木上截取树枝木棍作为武器。因此,木棍就是人类最早的武器之一。
《曹风·候人》中有“和戈与祋”的句子,这个“候人”来往迎送宾客,身上背着戈和棍(即祋)。戈和殳都和棍有关,因为都是在棍上安装一个不同的头部。

《秦风·无衣》中有“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这句诗中提到了戈和矛两种兵器。
矛就是人们常说的枪。与殳不同就在于把殳的头部削尖,变成枪头,有了“刃”。开始是有木头削尖了当枪头,后来用了石头做枪头;再后来就是金属枪头,就成为冷兵器时代的主要兵器。
《郑风·清人》中就有“二矛重英”、“二矛重乔”的描述,所谓“重英”是枪头上装着红色的羽毛,“重乔”就是枪头上装着野鸡毛。在车两旁的两杆枪上,都有羽毛的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兵器越来越多,人们就用麻、丝等物染色后装在枪头上,这就是后来的红缨枪了。其实,装饰的缨不仅仅有红色,也有其他颜色。

戈、戟与矛一样,是长兵器,只是头部形状不同而已。

2、矛和盾,甲和胄
盾、甲和胄(即盔),都是战时战士用于防御的器械,这些器械是战时必不可少的。
到了周朝时期,战争不断,武器的形式、种类、数量都得到迅速发展。战争的规模也很庞大,动不动就是上万人,兵车几千辆。《小雅·采芑》就有“,其车三千,师干之试”的描述。说的是统帅方叔,动用兵车三千辆,率领军士在练兵场操练。这里除了兵车以外,兵士们还身披甲胄,手拿盾牌,在兵车的掩护下练习作战。“师干之试”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师干之试”中的“干”字有不同解释,严粲引用长乐刘氏的话说“师,众也。干,盾也。”而程颢则说“师干,犹今云甲兵也。试,肄习也。”古人用字精炼,一个“干”字可以作为盾牌讲,也可以作为甲胄讲。士兵穿甲戴胄,手拿盾牌,作防御练习,这样解释可能是较为妥当的。
关于盾,《秦风·小戎》中有“龙盾之合”的诗句,就是描写在兵车上有画着龙的盾牌两两合着放在车前。这样,可以防止敌方的射箭。
查《古代汉语词典》,“干”字的第一解释就是盾,并引《大雅·公刘》的诗句“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来说明其出处。我的理解,这里的干戈戚是三种兵器,干是盾,防御兵器;戈是长兵器,进攻用;戚是大斧一样的武器,也属于长兵器一类。戈是矛的变种,矛和盾是人们常说的进攻和防御的关系。《公刘》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弓箭都准备好了,盾、戈和大斧都举起来了,部队就要出发了。”
关于胄:《鲁颂·閟宫》中有“贝胄朱綅”的描述,是说在头盔上用红线穿上贝壳作为装饰。头盔和甲(即甲胄)都是个人防护,战士们都用得着。
“干戈”一词就是干与戈的组合(即矛与盾),是进攻与防御的组合,后来干戈一词转化为“战争”的代名词。
《周颂·时迈》中有“载戢干戈,载櫜弓矢”的诗句,诗里的“戢”是收敛的意思,“櫜”(gāo)是盛弓箭的布袋。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把干戈都收藏起来,把弓箭装在布袋中。为什么?因为武王已经取得了对于商朝战争的胜利,要偃武修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矛盾与干戈实际上是一回事,只是表述不同,矛盾一词出现较晚,干戈一词出现较早。这里的“干”就是“盾”,戈与矛相似,只是战斗用的头部稍有不同

3、刀——佩刀和鸾刀:
《大雅·公刘》第二章中有“维玉及瑶,鞞(bǐ)琫(běng)容刀”,“鞞琫”是装饰着玉饰的刀鞘,这里明明白白说是刀鞘里面装着佩刀。
《小雅·信南山》中有“祭以清酒,从以騂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蒙。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一段。这是杀牛祭祖的写照。其中的“鸾刀”是刀环有铃的刀。 古代祭祀时杀牲用。其实,鸾刀也可作为兵器,西 晋 潘岳的 《西征赋》中,就有: “雍人缕切, 鸾刀若飞。 应刃落俎, 靃(huò)靃霏霏。”这里的鸾刀,就是武器。实际上,古人用以杀牲口的刀,与上战场杀敌的刀,并无大的区别。而草原上游牧民族用的刀,都是通用的,下马作为生活用刀,上马作为杀敌用刀。只是到生产力发展了,金属材料多了,才逐渐把生活用刀和兵器的刀分开来。

4、弓箭和其它:
《大雅·公刘》第一章中还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短短十二个字中,就有弓、箭(矢)、干(盾)、戈、戚(斧)等多种武器。
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武器,《大雅·行苇》第三章中有:“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就是坚弓,也叫雕弓。“四鍭”就是四支箭。“鍭”是箭。弓箭乃是古人最常用的武器,打猎时可以远距离射杀野兽,作战时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
弓箭的附属物——箭囊和弓套:
弓箭是古代常用器械,对于弓箭的保护和收藏也是极为关注的。为了携带方便,箭通常都有箭囊装载,而弓也有弓套保护。《郑风·大叔于田》就有关于箭囊和弓套的描写。诗在最后写道:“抑释掤忌,抑鬯弓忌”,诗中“掤(bīng)”就是箭囊,或称箭筒。“鬯(chàng)”就是弓套。《周颂·时迈》中有“载戢干戈,载櫜(gāo)弓矢。”也是把干戈收藏起来,把弓箭装入囊中。可见,在弓箭发明后不久,人们就使用箭囊和弓套了。
《秦风·小戎》中有“交韔(chàng)二弓,竹闭绲(gǔn)縢(téng)”。韔是弓套,两张弓交叉放在弓套中,用竹子保护它,用绳子捆紧它。弓箭这种武器在《诗经》中频频出现。
顺便说说射箭的靶子和射箭时用的扳指、护袖等
靶:练习射箭要用靶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是每个军人都必须经过的过程。后来靶又成为人们射箭娱乐的工具。总之,靶是射箭当中不可或缺的一样。
《诗经》中有许多篇章描写了射箭,在《小雅·宾之初筵》中有“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这里的“发彼有的”就是把箭射向箭靶中心。此中的“的”就是靶。
扳指和护袖:射箭时要用弓和箭,这是必然的。但是同时还要用一些辅助的配件,如扳指和护袖或者是套袖。扳指是用作拉弓弦时保护手指用的。而套袖是用兽皮或耐磨的织品缝制的套在左手臂上的保护装备。
《小雅·车攻》第五章中有“决拾既佽,弓矢既调。”一句诗,这里的“决”解释为“抉”,就是扳指的意思。“拾”就是射箭时套在左臂上的套袖(或称护袖),“佽”的解释为排列有序。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扳指和护袖都戴好了,弓箭也调配停当了。
古人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学习诗词,也可从中学到许多东西。扳指和护袖,也许微不足道,但是读来也颇有意味。

5、钺——大斧或王斧,《商颂·长发》中有“有虔秉钺”,就是很庄重威武地举着斧钺。这里的斧钺是部队的仪仗,当然也可作为武器使用。

6、兵车:
自夏商开始,作战以兵车为主,车战是当时的主要战法,因此,兵车也就成为作战的主要武器。到了周朝,作战规模更大,用的兵车更多,动不动就有上千辆。实力不可小视。比如,《小雅·采芑》中就有“其车三千,旂旐中央”仅仅是兵车,方叔就有三千辆,可想而知,他率领的整个兵力该有多少?
《鲁颂·閟宫》中有一段话说“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鲁国也有兵车千辆,兵士三万人。实力不小。
《秦风·小戎》关于战车的描述,让人对于华丽的车马装饰久久难忘。“小戎”就是战车,它用四匹马拉着(“四牡孔阜”),马身上披着鎏金薄甲(“俴驷孔群”),马的缰绳用银环连在一起(“鋈以觼軜”),所有这些描写,都说明驾车人的身份和威严,这辆兵车是指挥车无疑,不然,是不需要装饰得如此华丽的。战车是作战时用以攻击敌人的装备,或者是作为指挥用的装备,无论是什么作用,它都能放在兵器一类。

《诗经》中涉及的兵器还有许多描述。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兵器乃战争之利器,没有好的兵器,就会处于不利的一方。所以,各方都千方百计发展武器,以利作战。古今亦然。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中的兵器


武器是打仗的工具,有了人,还需要精良的武器,有人、有武器,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就为打胜仗准备了足够的条件了。

《诗经》中有许多诗章描写兵器和打仗,提到的兵器也不少:

1,、棍、殳、矛、戟、戈和枪

《曹风·候人》“何戈与祋”一句中的“祋(duì)”是殳的一种,实际上就是棍。

《卫风·伯兮》中有“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诗中的“伯”是诗作者的丈夫,他作为国家的军人,也是一位战斗英雄。这位“伯”手执长殳,做大王的前卫。“殳”是一种兵器,是有棱无刃的长兵器,长一丈二尺。殳也可以作为仪仗队的仪仗用器。“殳”实际上就是长棍上端安上一个金属头部。而在殳、枪、戈、戟等兵器发明之前,人们应用的就是棍(即上面说的“祋duì”)。棍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器物,也是最早的武器。因为它最容易得到,在石器时代,人们除去应用石块作为打击器和投掷器等以外,就是在随处可见的树木上截取树枝木棍作为武器。因此,木棍就是人类最早的武器之一。
《曹风·候人》中有“和戈与祋”的句子,这个“候人”来往迎送宾客,身上背着戈和棍(即祋)。戈和殳都和棍有关,因为都是在棍上安装一个不同的头部。

《秦风·无衣》中有“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这句诗中提到了戈和矛两种兵器。
矛就是人们常说的枪。与殳不同就在于把殳的头部削尖,变成枪头,有了“刃”。开始是有木头削尖了当枪头,后来用了石头做枪头;再后来就是金属枪头,就成为冷兵器时代的主要兵器。
《郑风·清人》中就有“二矛重英”、“二矛重乔”的描述,所谓“重英”是枪头上装着红色的羽毛,“重乔”就是枪头上装着野鸡毛。在车两旁的两杆枪上,都有羽毛的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兵器越来越多,人们就用麻、丝等物染色后装在枪头上,这就是后来的红缨枪了。其实,装饰的缨不仅仅有红色,也有其他颜色。

戈、戟与矛一样,是长兵器,只是头部形状不同而已。

2、矛和盾,甲和胄
盾、甲和胄(即盔),都是战时战士用于防御的器械,这些器械是战时必不可少的。
到了周朝时期,战争不断,武器的形式、种类、数量都得到迅速发展。战争的规模也很庞大,动不动就是上万人,兵车几千辆。《小雅·采芑》就有“,其车三千,师干之试”的描述。说的是统帅方叔,动用兵车三千辆,率领军士在练兵场操练。这里除了兵车以外,兵士们还身披甲胄,手拿盾牌,在兵车的掩护下练习作战。“师干之试”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师干之试”中的“干”字有不同解释,严粲引用长乐刘氏的话说“师,众也。干,盾也。”而程颢则说“师干,犹今云甲兵也。试,肄习也。”古人用字精炼,一个“干”字可以作为盾牌讲,也可以作为甲胄讲。士兵穿甲戴胄,手拿盾牌,作防御练习,这样解释可能是较为妥当的。
关于盾,《秦风·小戎》中有“龙盾之合”的诗句,就是描写在兵车上有画着龙的盾牌两两合着放在车前。这样,可以防止敌方的射箭。
查《古代汉语词典》,“干”字的第一解释就是盾,并引《大雅·公刘》的诗句“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来说明其出处。我的理解,这里的干戈戚是三种兵器,干是盾,防御兵器;戈是长兵器,进攻用;戚是大斧一样的武器,也属于长兵器一类。戈是矛的变种,矛和盾是人们常说的进攻和防御的关系。《公刘》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弓箭都准备好了,盾、戈和大斧都举起来了,部队就要出发了。”
关于胄:《鲁颂·閟宫》中有“贝胄朱綅”的描述,是说在头盔上用红线穿上贝壳作为装饰。头盔和甲(即甲胄)都是个人防护,战士们都用得着。
“干戈”一词就是干与戈的组合(即矛与盾),是进攻与防御的组合,后来干戈一词转化为“战争”的代名词。
《周颂·时迈》中有“载戢干戈,载櫜弓矢”的诗句,诗里的“戢”是收敛的意思,“櫜”(gāo)是盛弓箭的布袋。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把干戈都收藏起来,把弓箭装在布袋中。为什么?因为武王已经取得了对于商朝战争的胜利,要偃武修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矛盾与干戈实际上是一回事,只是表述不同,矛盾一词出现较晚,干戈一词出现较早。这里的“干”就是“盾”,戈与矛相似,只是战斗用的头部稍有不同

3、刀——佩刀和鸾刀:
《大雅·公刘》第二章中有“维玉及瑶,鞞(bǐ)琫(běng)容刀”,“鞞琫”是装饰着玉饰的刀鞘,这里明明白白说是刀鞘里面装着佩刀。
《小雅·信南山》中有“祭以清酒,从以騂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蒙。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一段。这是杀牛祭祖的写照。其中的“鸾刀”是刀环有铃的刀。 古代祭祀时杀牲用。其实,鸾刀也可作为兵器,西 晋 潘岳的 《西征赋》中,就有: “雍人缕切, 鸾刀若飞。 应刃落俎, 靃(huò)靃霏霏。”这里的鸾刀,就是武器。实际上,古人用以杀牲口的刀,与上战场杀敌的刀,并无大的区别。而草原上游牧民族用的刀,都是通用的,下马作为生活用刀,上马作为杀敌用刀。只是到生产力发展了,金属材料多了,才逐渐把生活用刀和兵器的刀分开来。

4、弓箭和其它:
《大雅·公刘》第一章中还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短短十二个字中,就有弓、箭(矢)、干(盾)、戈、戚(斧)等多种武器。
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武器,《大雅·行苇》第三章中有:“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就是坚弓,也叫雕弓。“四鍭”就是四支箭。“鍭”是箭。弓箭乃是古人最常用的武器,打猎时可以远距离射杀野兽,作战时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
弓箭的附属物——箭囊和弓套:
弓箭是古代常用器械,对于弓箭的保护和收藏也是极为关注的。为了携带方便,箭通常都有箭囊装载,而弓也有弓套保护。《郑风·大叔于田》就有关于箭囊和弓套的描写。诗在最后写道:“抑释掤忌,抑鬯弓忌”,诗中“掤(bīng)”就是箭囊,或称箭筒。“鬯(chàng)”就是弓套。《周颂·时迈》中有“载戢干戈,载櫜(gāo)弓矢。”也是把干戈收藏起来,把弓箭装入囊中。可见,在弓箭发明后不久,人们就使用箭囊和弓套了。
《秦风·小戎》中有“交韔(chàng)二弓,竹闭绲(gǔn)縢(téng)”。韔是弓套,两张弓交叉放在弓套中,用竹子保护它,用绳子捆紧它。弓箭这种武器在《诗经》中频频出现。
顺便说说射箭的靶子和射箭时用的扳指、护袖等
靶:练习射箭要用靶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是每个军人都必须经过的过程。后来靶又成为人们射箭娱乐的工具。总之,靶是射箭当中不可或缺的一样。
《诗经》中有许多篇章描写了射箭,在《小雅·宾之初筵》中有“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这里的“发彼有的”就是把箭射向箭靶中心。此中的“的”就是靶。
扳指和护袖:射箭时要用弓和箭,这是必然的。但是同时还要用一些辅助的配件,如扳指和护袖或者是套袖。扳指是用作拉弓弦时保护手指用的。而套袖是用兽皮或耐磨的织品缝制的套在左手臂上的保护装备。
《小雅·车攻》第五章中有“决拾既佽,弓矢既调。”一句诗,这里的“决”解释为“抉”,就是扳指的意思。“拾”就是射箭时套在左臂上的套袖(或称护袖),“佽”的解释为排列有序。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扳指和护袖都戴好了,弓箭也调配停当了。
古人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学习诗词,也可从中学到许多东西。扳指和护袖,也许微不足道,但是读来也颇有意味。

5、钺——大斧或王斧,《商颂·长发》中有“有虔秉钺”,就是很庄重威武地举着斧钺。这里的斧钺是部队的仪仗,当然也可作为武器使用。

6、兵车:
自夏商开始,作战以兵车为主,车战是当时的主要战法,因此,兵车也就成为作战的主要武器。到了周朝,作战规模更大,用的兵车更多,动不动就有上千辆。实力不可小视。比如,《小雅·采芑》中就有“其车三千,旂旐中央”仅仅是兵车,方叔就有三千辆,可想而知,他率领的整个兵力该有多少?
《鲁颂·閟宫》中有一段话说“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鲁国也有兵车千辆,兵士三万人。实力不小。
《秦风·小戎》关于战车的描述,让人对于华丽的车马装饰久久难忘。“小戎”就是战车,它用四匹马拉着(“四牡孔阜”),马身上披着鎏金薄甲(“俴驷孔群”),马的缰绳用银环连在一起(“鋈以觼軜”),所有这些描写,都说明驾车人的身份和威严,这辆兵车是指挥车无疑,不然,是不需要装饰得如此华丽的。战车是作战时用以攻击敌人的装备,或者是作为指挥用的装备,无论是什么作用,它都能放在兵器一类。

《诗经》中涉及的兵器还有许多描述。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兵器乃战争之利器,没有好的兵器,就会处于不利的一方。所以,各方都千方百计发展武器,以利作战。古今亦然。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4、《诗经》中的园林建筑

园林设置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它更多地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亦即是对于已经现有的环境的一种补充。更是对已有见识的一种升华和扩展。自古以来,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要求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多,促进了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居特色的中国园林设计和建筑。这就是写意式的中国园林。诸如“以小见大”构园思想,见小溪而想见大壑;见危石想见断崖;见丛树想见森林等。名木异草,鸟兽虫鱼,凡是能见于世的东西,都可入园。
中国的园林建筑起源很早,大概在殷商时期就有园林的建设。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汇《诗经》中,就出现了许多与园林有关的记载,如:园、囿、圃,台、阙、池、沼···等的描述。

一、园:

《郑风·将仲子》中,有“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毛传:“园,所以种树木也。”《说文》也说,“种果为园”,可见,那时的“园”主要指果园。

《小雅·鹤鸣》中有“乐彼之园,原有树檀。”这里就明显地看出,这个“园”是个果园。

《魏风·园有桃》中有“园有桃”、“园有棘”,这里的“棘”是枣树。这个园子也是果树园。

《小雅·巷伯》中有“杨园之道,猗于亩丘。”这是一处靠近亩丘的树园,并且有个名字叫“杨园”。是“杨家”的园子,还是以杨树为主的园子,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它让我们知道,这也许是中国园子命名的开始。

《秦风·驷驖》中有“游于北园,四马既闲。”的诗句,看来,那时的园子已经很多,有方位上的指称了,这里是“北园”,想必也有南园、东园、西园等等的称呼了。



二、圃:

《齐风·东方未明》诗中有“折柳樊圃”的描述,是说折了柳枝去围菜园子。《说文解字》中说,“种菜曰圃”。这就很显然说明,诗中的“圃”就是种菜的园子。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有用树枝和竹竿围园的习惯。

《诗经》中还有一首《豳风·七月》,诗中说“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这里说明了是场圃,就是打谷场。

可见在《诗经》中,“圃”有两个用法,一是指“菜园子”,一是指“打谷场”。如果园中有圃,那就是大园子中有小菜园。



三、囿:

《说文解字》解释“囿”为“苑有垣也”。《诗经》中毛苌的注解是“囿,所以养禽兽也”。两个解释合起来看就可以知道,所谓“囿”,就是有围墙而便于养牲畜的大园子。

《大雅·灵台》中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的描写,说是周王在灵囿中游玩,那些牡鹿都安静悠闲地喂着自己的小鹿。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囿就是周王家的养牲畜的地方。或者说就是一个动物园。

后来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说灵囿:“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是说周文王这个“灵囿”,有方圆七十里,是足够大的了。但是那时周文王还有点民主气氛,他不是独霸灵囿,而是与民同乐,老百姓也可以到园中逛逛。再往后来就不行了,到了战国后期,尤其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们建的苑林,就成为皇家的私家林园,普通民众是进不去的。



四、台:

台的起源是祭祀的需要,人们为了对于祖先或神鬼的敬畏,在平地上建筑高台,即使是在山上,也要用石头或者土堆出一处高台来。这就叫灵台或者神台,后来也叫“坛”。

后来人们发现,为了防水需要,人们在建筑中抬高地基,这样就可以防止地基下沉和房屋倒塌。这就是所谓的高台基。

《诗经》中专门有一首诗是说筑台的,就是《大雅》中的《灵台》,诗的开头就说“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始”,专家解释是经度计划、开始创建的意思。这个“灵台”,“灵”有善意、敬畏之意,“台”就是建在平地上的高台。“经之营之”就是经度谋划,后来就形成“经营”一词,皆含有图谋策划运行的意思。这里的“灵台”显然不是一般的高台,而是一处神圣的建筑,不然也不会慎重其事,经度谋划,发动民众去建【“庶民攻之”“庶民子之”(“子”同“滋”字)】。

(《小雅·南山有台》中的“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一句诗,这里的“台”指的是“莎草”,而不是高台。)



五、阙:

《郑风·子衿》中有一个“阙”字。诗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的是女子在城阙上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她的情人到来。在金启华译注的《诗经全译》书中,把“城阙”解释为“城楼”(本书196页)。而引用的闻一多《诗经通义》说:“盖城墙当门两旁筑台,台上设楼,是谓观,亦谓之阙。···城阙,为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金启华《诗经全译》本第197页)如此看来,这里的“城阙”就是“楼”了。我认为,“阙”可看作“瞭望楼”,和真正的楼房不同,那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楼房。但是也可认为“阙”是“高层”建筑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高层建筑不但便于远眺,更在于可以使园林建筑物更加美观、多样。



六、池、沼:

大型“园”“囿”中,都有“池”、“沼”、“泉”、“河”等与水有关的设施,这是养殖、垦殖的需要。

《小雅·无羊》中就有“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是说羊群有的下山坡,有的在水池边喝水。

《大雅·皇矣》中有“无饮我泉,我泉我池。”不论什么时候,水对于人们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么多的大军驻扎在我们的地方,请不要贪饮我们的泉水、池水。我们的泉水池水被你们饮光了,我们怎么办呢?

《大雅·灵台》有“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写的是文王在灵沼前,看着鱼儿活蹦乱跳。



七、林:

诗经在关于“林”的记述不少,都说的是树林,如《小雅·正月》中就有“瞻彼中林,候薪候蒸。”就是说看那树林中到处都是草。

结论:
诗经中描写的园、囿、圃、台、池、沼、泉、阙、林等等,都和我们现在的苑林、园林、公园、湿地等等有关。诗经中虽然没有出现“园林”或“苑林”二字,但是,诗经中描述的各种建筑和各种形态,实际上都具有“园林”或“苑林”的性质。一篇《大雅·灵台》就充分说明,周文王游玩的是一处皇家园林,那里有树林、许多动物、许多草木、泉水池塘,鸟鸣鱼跃,还有高台建筑。这些设施建筑,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处适于休闲的好去处。

说《灵台》一诗就是描写周文王的皇家园林,还是以诗为证:《灵台》第二章中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王在灵沼,於牣鱼跃”,都是写的周文王在灵台游玩、观赏鹿、鱼的情形。《灵台》第三章写到“于乐辟廱”,金启华的解释为“啊,快乐的水上宫”,就是在水上宫殿娱乐。这里的“辟廱”,按戴震的解释是“《传》:水旋丘如璧曰辟廱,以节观看。····”以此,可以说这里的“辟廱”就是建在水上的宫殿。《孟子·梁惠王下》有“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的记载。 赵岐 注:" 雪宫 ,离宫之名也。宫中有苑囿台池之饰,禽兽之饶。"《灵台》中的“辟廱”可能就是周文王的离宫。因为我们从诗的全文看,描写的是灵台、灵囿、灵沼、辟廱等;离宫中也有苑囿台池之设,禽兽花鸟之类;“辟廱”和“离宫”两者多所类同,认为此辟廱就是周文王的离宫花园,似不为过。

另一方面,此“辟廱”与“辟雝”或者“辟雍”是不同的,《周颂·振鹭》中说“振鹭于飞,于彼西雝”,这里的“雝”是学堂,这两句诗是说拿着鹭鸟的羽毛在西边大学堂前翩翩起舞。辟雝也称辟雍,汉 班固 《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 就是皇帝所设的学校,以教化人民。

因此,我们可以说:

①、从诗经的记载看来,从周朝开始,已经有园林建筑的雏形,具备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园林或者苑林的观赏、游玩、休息、交流等等功能。

②《灵台》一诗是周朝时代的苑林建筑的集大成者,具备了苑囿台池,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的多种建筑和功能。

③“辟廱”是水上宫殿,而“辟雝”或“辟雍”是皇家所设的学校。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中的科技——金属制品的加工和使用

中国古时五金为金银铜铁锡五种,自然界中有天然金、铜和陨铁存在,人类首先使用的是这些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金、铜、和陨铁。后来才发现用矿石冶炼还原加工金属,银和锡的熔点较低,冶炼方便,取得较容易,所以这五种金属是人们最早发现并应用的材料。

一、《诗经》中所提及的于金属材料:
《卫风·淇奥》中有“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是形容有文采的君子如金锡般的精粹,如璧玉般的纯净。这里提到了金和锡。
《小雅·车攻》中有“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说的是那些贵族们围着赤色的裙(裳),穿着金黄色的鞋,在一起朝会。这里的“金舄”,就是金黄色的鞋。这种鞋可能是金黄色的面料做成的,也可能是木头鞋底边上装饰着铜片,总之,是一种普通老百姓穿不起的鞋。
古时,铜被称为赤金,《汉书·食货志·下》有“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的记述。其中,黄金为金,是大家公认的,白金为银,赤金为铜,这也是大家认可的。在“赤芾金舄”中的“金”我认为是作为装饰的铜片较为可信,因为当时金子贵重,不可能用在鞋上,作为鞋底的木板上装饰一点薄铜片倒是可行的。夏商以来,青铜器已经大量出现,铜的使用已经是奴隶主及贵族阶级的日常需要,在鞋上装饰黄铜片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总之,金属在夏朝以后,就广泛地被应用了。

二、金属制造的生活用品
夏朝以后,由于金属的使用,用金属制造生活用品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原来使用陶器、木器的生活用具,逐渐被用金属代替。也使生活用具更加结实耐用,美观大方,
1,锅:《召南·采蘋》中有“于以湘之,维錡及釜”。这句话是说采来的水草,把它们放到锅里煮。錡和釜都是用来煮食的,原来都是用陶器,现在都用青铜器了,后来就是铁器。“錡”是有脚的锅,“釜”是无脚的平底锅。原来只有祭祀用的礼器才能用青铜制造,现在,金属使用普遍了,普通生活用具都可以用金属制造了。
《桧风·匪风》中有“谁能亨鱼,溉之釜鬵(xín)”,这里的釜是小锅,鬵是大锅。大锅小锅都要洗干净,准备烹鱼。
2,保温“镐”:《小雅·六月》中有句“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是说玁狁侵犯了镐京及其北方,一直到了泾阳。这里的“镐”是指“镐京”,是地方名字。但是“镐”还有一个意思是加热和保温的,所以,如果单单一个“镐”字,它也是一种生活用具。
3,马嚼子和小铃铛:《秦风·驷驖》有句“輶车銮镳,载猃歇骄”,是说驾轻车的马儿的嘴里含着马嚼子,车两边还挂着铃铛,,车上还载着猎狗。这里的“镳”是马嚼子,严粲解释为“马衔外鐡也”。“銮”是车的的两边挂着的小铃铛。,这都是生活中用得着的东西,是用鐡或铜做的。
顺便说一下这个“驖”字,朱熹解释说:“驷驖”是四匹黑色如鐡的马。虽然没有直接出现“鐡”字,但是从比喻来看,“鐡色”之说,已经证明,西周时代鐡已是很普遍的东西了,不然,就不会用它来比喻事物了。
4,金属装饰的木底鞋:上面说过,《小雅·车攻》中“赤带金舄”,“舄”是木底鞋,在木底的边上装饰铜片,即所谓的“金舄”,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如果金属使用不普及,哪里还能用铜片装饰鞋呢?(也有说“金舄”是黄色的鞋,不一定用铜片装饰,此说也可通。)
所以,不论从生活用具还是装饰用品,金属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
三、金属制造的乐器
《诗经》有关于乐器的记载多处,表明那时候的人民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
1、铃铛:《周颂·载见》中有“龙旗扬扬,和铃央央”,这里的“和”和“铃”都是古代的车铃。和在轼前,铃在旗上。车子走起来时,旗帜飘飘,车轮滚滚,铃声铛铛。这些“和”和“铃”都是用铜或其合金制造的。
《小雅···蓼萧》有“和鸾雝雝”之句,“和”和“鸾”也是铃。
2、钟和大钟:《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里的钟鼓都是乐器,钟是金属(铜和铁等)制造的。描写钟鼓的诗句还有《小雅·彤弓》中“钟鼓既设”、《小雅·钟鼓》中的“鼓钟将将”,《小雅·白华》中的“鼓钟于宫,声闻于外”、等等。
还有一种大钟叫“镛”,《大雅·灵台》中有“贲鼓维镛”,贲鼓就是大鼓,镛就是大钟。
3、铴锣:《邶风·击鼓》中“击鼓其镗,踊跃用兵”,鼓和镗都是乐器,镗在现在称为铴锣,也叫镗锣,是铜制品。
乐器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程度提高后的必然追求,从最初的草木丝竹,到石琴石罄,再发展到使用金属制品,人类的乐器家族越来越大,水平也越来越高,乐器生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复杂。

四、金属制造的生产工具
生产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产就没有生活来源,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时时搞好生产。因此,生产工具就是必须要精心准备的。人们从手工摘取果实,到木石工具在生产中的应用,再到用金属工具生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到了商周时期,金属工具已经非常普及,涉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诗经》里的许多诗歌都有生产场景的描述,,也提及了不少生产工具。
1、锹和镰刀: 《周颂·臣工》中有“痔乃钱镈,奄观铚艾”,就是说把锄和锹都藏起来,拿起镰刀收麦子吧。因为要收麦子了,用不着锄和锹了。诗中“钱”(读jian剪音)就是锹,“镈”就是锄,“铚”就是镰刀。都是生产用的农具。
2、锄和犁:《周颂·良耜》有“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就是用锄头锄去杂草的意思。“镈”是锄,上面已经说过。这诗的题目“良耜”,“耜”是犁,同样是农具
3、斧头和鏨子:《豳风·破斧》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銶”是鏨子或者是鑿子,斧和銶都是生产工具。
《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鑿冰沖沖”,这里的“鑿”就是鑿子。是用鑿子打孔破冰以便取冰。
4、锻石、碫石或砧石:《大雅·公刘》中有“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这里的“厉”是石头,“锻”也可以理解为粗石头,同“碫”;也可以解释为打铁的砧子,或者叫砧石。总之,“厉”和“锻”都是生产用的工具。(此不是金属制造的工具)
5、错(磨刀石):《小雅·鹤鸣》中用“他山之石,可以为错”这里的“错”是磨刀石,磨刀石是更锋利的磨具,也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也不是金属制造的工具)
总之,不论是农具还是手工工具,这些生产工具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发明的,生产工具的进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五、金属装饰品:
随着金属制品的应用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于生活用品的美化也越来越重视,人们从应用自然界的天然用品美化自己的生活,到用各种制成品来美化生活,就成为生活必需和生活常态。用金属制品来美化生活,也就越来越多了。
1、银环:《秦风·小戎》中有“游環脅驱,阴靷鋈续”。是说缰绳穿过活环,以便控制住奔马;银圈儿把引车的皮条牢牢地扣住。这里的“环”有很大的可能是金属环,那“鋈”就是银环或银圈。按郑玄的解释:“鋈续,是白金饰续靷之环。”那“鋈”就是白金即白银了。《辞源》中“鋈”解释为“白铜,以铜镀器物。”近人张子高先生按刘煦的意思,进一步说明这“白金”就是镀锡。而何堂坤先生的文章中,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表面形貌观察,并用扫描电镜作表面成分分析,得出结论,琉璃河青铜兵器的表面的确是经过镀锡表面处理。何先生进一步说明了西周时期的表面处理镀锡,是采取涂敷锡汞齐之法镀上去的。
这就说明我国在西周以前就有表面处理工艺,这一技术的出现,也得到外国专家的赞许。
我还认为,在先秦之前,用银作为表面镀层来装饰器物,难度较大,还是直接用银或铜来制造器物更方便。
2、金银饰马具:《小戎》中还有一句“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是说披着薄金甲的四匹马,威风凛凛,三隅矛杆下装饰着白银鐏。盾牌上画着羽毛花纹,虎皮做的弓囊上装饰着金色饰物。你看,从马匹、长矛、盾牌、弓囊,处处都有金属装饰物。 “俴”,郑玄的解释为:“俴,浅也,谓以薄金为介之扎,介,甲也。”可见,俴就是薄金做的甲,或者就是用薄金装饰马甲。“鋈錞”,就是银鐏,是安放在矛或者戟柄端的装饰物。“蒙伐”就是画羽毛于盾牌之上。“镂”就是雕金为饰的马带。
《周颂·载见》中有“鞗革有鶬”,鞗革就是马的缰绳或者是辔首,鶬就是辔首上装饰的金属。
马、马车是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之一,更是王公贵族的仪仗。所以人们千方百计地去装饰它,美化它。
3、猎犬的装饰:《齐风·卢令》中有“卢重鋂,其人美且偲”。是说猎狗脖子上套着的环上还套着环,那个猎人漂亮又能干。“重鋂”就是环上套着环。这个“鋂”是金属环是无疑的了。猎狗脖子上套了那么多金属环,装饰的意味够浓的了。
4、马车和马的装饰:《大雅·韩奕》中有“玄衮赤舄,鉤膺镂鍚。鞹鞃浅幭,鞗革金厄。”意思是身着衮龙衣,脚穿红色的鞋,马头马身上装饰得金光闪闪。车轼上蒙着虎皮,金环装饰着缰绳。你看,整个马和马车,都用金子(或铜)装饰得闪闪发光。
5、鞋的装饰:生活当中的装饰,上面已经引用了““赤带金舄””,还有“赤芾金舄”等都是装饰鞋子的诗句。
装饰品的使用,是人们文化品位发展、审美意识提高的表现,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审美意识的萌芽,到了商周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达到了相当高度,金属制品的应用,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六、金属制造的武器:
人类初期为了生活是只有生产工具和生活,没有武器的概念。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争夺社会财富越来越激烈,产生争斗和战争也越来越多,于是许多工具演变成武器,并且发明了许多新的武器。到了商朝以后,金属制造的武器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所以《诗经》中对于金属制造的武器也有反映。
1、弓箭: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武器,《大雅·行苇》第三章中有:“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就是坚弓,也叫雕弓。“四鍭”就是四支箭。“鍭”是箭。弓箭乃是古人最常用的武器,打猎时可以远距离射杀野兽,作战时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
2、刀、佩刀:《大雅·公刘》第二章中有“维玉及瑶,鞞(bi)琫(beng)容刀”“鞞琫”是装饰着玉饰的刀鞘,这里明明白白说是刀鞘里面装着佩刀。
3、长矛、剑、大斧和其它:《大雅·公刘》第一章中还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短短十二个字中,就有弓、矢、干(长矛)、戈(短剑或剑)、戚(斧)等多种武器。
4、弓箭的附属物——弓囊:《秦风·小戎》中有“交韔二弓,竹闭绲縢”。韔是弓囊,两张弓交叉放在弓囊中,用竹子保护它,用绳子捆紧它。弓箭这种武器在《诗经》中频频出现。(弓囊不是金属制造的物品)
5钺——大斧或王斧,《商颂·长发》中有“有虔秉钺”,就是很庄重威武地举着斧钺。这里的斧钺是部队的仪仗,当然也可作为武器使用。

七、金属制造的礼器:
庆典和祭祀,是古人两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对于权力的崇拜,使庆典活动十分隆重。对于先祖和鬼神的崇敬与畏惧,使得祭祀活动十分神秘和诡异。因此,对于祭祀和庆典都非常重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条例和规矩(即程式)。什么情况下奏什么音乐,用什么器皿(礼器),盛放什么祭品,都十分讲究。用错了,被视为不恭。不但要受当政者的惩罚,也要受到众人的诅咒,因为这样的不恭,是会殃及众人的。
既然祭祀和庆典对于古人非常重要,所以使用的器皿也十分讲究。有了金属后,用金银铜等金属制造礼器就十分合理及普遍。用玉石珠宝制造的也不少。
1、鼎: 鼎、簋等都是祭祀的礼器,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如果传说真实,中国铸造技术就不止5000年了。不管传说真实与否,人们把“鼎”作为礼器是很久远的事。
《周颂·丝衣》中有“鼐鼎及鼒,兕觥其觩。”其中“鼐”是大鼎,“鼒”是小鼎。《丝衣》这首诗,是专写祭祀情况的,显得非常隆重,祭祀的主持穿得十分讲究,是丝质礼服。用的礼器也非常豪华:盛祭品的礼器是铜铸的大鼎小鼎,盛酒的用的是角爵。祭品之酒是绵软的旨酒,肉是牛羊肉······一切都慎重其事,不能有一丝马虎。
2簋:簋是生活用品,也是祭祀时用的礼器。《秦风·权舆》有“於我乎,每食四簋”是说这个贵族每餐要吃四大碗。因为他是贵族,所以这个“簋”也可能是金属做的碗。也作为祭祀用。
鼎、簋等器皿,殷商之前主要是陶器,青铜发现之后,首先就是铸造鼎、簋等礼器。这些已经被众多的考古发现所证明。

八、金属制造工艺方法:
金属的发现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自然界的自然金属或者陨石等的发现、应用,到各种金属矿石的发现冶炼,都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其工艺方法的完善也是逐步形成的。铜、锡、铅等金属,由于其熔点较低,是人们最早应用的金属,由于锡铅等硬度较低,使用范围不广,直到铜的发现,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再加上青铜合金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质的变化,人类进入到青铜时代。后来,更高熔点的铁及其合金(钢)出现以后,人类进入铁器时代,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周时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基本上包括冶炼、铸造、锻造等。《诗经》中出现的主要金属制造工艺方法有:
1、锻造:《大雅·公刘》中有“取厉取锻”,这里的“锻”虽然作为“碫”讲,但是它的本义是锻造的意思。我们从《诗经》中出现的武器、农具等状况来看,锻造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普及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大刀、镰刀、斧头等等。再比如,犁就是铸造生产出来的,许多兵器(如箭头、戈、矛等等)也是铸造产品,所有金属制品都用到金属,这些金属都是各种矿石冶炼出来的,这就涉及许多化学和物理知识,《诗经》中虽然没有涉及到冶炼和铸造等方面,但是从有关产品,我们也可以联想出来有关技术。
2、镂和镂鍚:镂,是雕刻的技术,《秦风·小戎》中有“虎韔镂膺”,就是在虎皮做的弓囊上刻花。镂刻技术,是在金属或者石头上都能雕刻的技术。有“金石可镂”一词可以证明。
《大雅·韩奕》中有“鉤膺镂鍚”一句,鉤膺就是马身上有金钩等饰物,马头上也有镂刻的饰物。这种“镂鍚”,叫做当卢,是马额上的饰物。
3、鋈,镀和涂覆:今天,镀膜技术已经相当普遍,是保护易氧化金属的重要方法。但是《诗经》中没有镀字,有一个“鋈”字,《秦风·小戎》中有“龙盾之合,鋈以觼軜。”画着龙的盾牌,合在车前;觼軜是马的缰绳上的环这环可能是金属的,也可能是其他材料制成的,但是这里用了一个“鋈”字,《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白色的金属如白铜之类,或者是以白铜镀器物,举的例子就是“鋈以觼軜”。可见,鋈字有镀的含义。但是,考虑到商周之际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镀膜工艺,这个“鋈”字可以解释为用白色金属如白铜、白银等延展性高的金属,敲打成薄皮后包在环上,以作为装饰。“鋈以觼軜”解释为用白金包裹着缰绳上的环。按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鋈”也可以作为涂覆讲,即用熔点低的金属熔化后,再涂敷到需要保护的金属表面。(上面“金属装饰”部分已有叙述。)
在这里,:鋈可以作为一种工艺方法来理解,无论是“镀”还是“涂”或者延展,都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4、琢与磨:
古时,金属的加工方法除去熔炼、铸造、锻造等方法以外,就是手工制作的方法,如磨制(包括锉(错)、打磨、抛光等等)、雕刻(即琢)、锯(即切)等。这些方法都是从加工石器、玉器、木器等演变而来的。《卫风·淇奥》中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这里是指对于玉器的加工来说的,这其中就包括锯切、锉(磋)削、雕琢、打磨等工作。但是同时也是说的对于金属的加工,因为该章后部就说“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把金属和玉器加工放在一起了。
金属制造工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发展出许多新工艺、新方法、新技能、为人类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中的交通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不但记述了我国西周至战国之间的历史,还记录了许多古代的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生活、爱情、科技成就等等,真是一部百科全书。
里面有许多诗歌揭示了远古时代的生活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情况和科技水平,本文就交通问题(主要是车、船、桥、)来谈谈周代这方面的科技发展和进步。

一、《诗经》中关于车和路的描述:

关于车的起源,传说是黄帝造车,故黄帝号曰“轩辕氏”。 据史料记载,中国车的发明比较早,学者根据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中宽1·7米路土遗迹判断,车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了。(史仲文、胡晓林主编《新编世界科技史·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189页)也有学者推测,至迟在夏代中国人已经开始造车。(同上书·第189页)《史记·夏本纪》就有大禹“陆行乘车”的记载。

最有说服力的是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车”字,说明车在商代,已经很普遍了。到了周代,车制已经更加完善,《诗经》中屡屡出现车的描述,各种车的形态都有出现,并且车饰豪华,用马匹很多,有一车四马的。车的用途也很多,除去日常生活用途外,主要用于战争。
1、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用车:
如官员用车,《王风·大车》“大车槛槛”;就是描写官员用车的状况。《小雅·黍苗》中的“我任我辇,我车我牛,”说到辇和车。实际上辇也是车,在古时称用人力推挽的车为辇,一般是达官贵人乘坐的车称辇,到了秦以后,辇就成了皇帝用车的专称。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迎来送往用车,如《秦风·渭阳》“路车乘黄”,就是用黄马驾车送舅父的。迎亲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事,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周代人也十分看重,《召南·鹊巢》就是显示女子出嫁时的盛况:“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姑娘出嫁,用百两(辆)车子去接她,你看是多么的气派。《小雅·车舝》【“舝”(xía )即“辖”,穿在车轴两端孔内使车轮不脱落的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昏,以慰我心”四匹马儿拉着婚车,是多么壮观!多么令人景仰!

2、游乐用车:富人们已经重视玩乐,他们的出行不是骑马就是坐车。
《郑风·有女同车》就是描写男女同车出行玩乐的诗篇。
《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就是写描写车声辚辚马行颠颠的游玩情形。
打猎是人们生活中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富人们的游乐之一,从诗经中的有关章节,就可以看出,那种田猎都是有权有势人的活动。如:《郑风·大叔于田》就是描写大叔打猎、驰马射箭的情形。《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驾着四匹肥壮的黑马,手执六根缰绳,去打猎。是多么威风。“輶车鸾镳,载猃歇骄”,轻便的车,驾车的马儿嘴边挂着铃铛,车上还装着长嘴短嘴的猎狗,去游园。是多么潇洒。把有权有势的人描写得很传神。
3、战争用车:
《诗经》中描写战争的地方很多,战争中的车战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战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战争,动用几百上千辆战车,是常有的事。
《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就是说方叔的兵车有三千辆,军容整肃。
4、车子装饰漂亮:
周代的民用车和军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既大且漂亮,车上装饰很多,马的配饰也很多。
《小雅·采芑》中有“簟笰鱼服,钩膺鞗(tiao)革“的描写,,说是用花竹席来装挡车门,用鲨鱼皮装饰车辕;马带上的铜钩闪闪发亮,马辔首的铜牌亮晶晶。车上还插着许多彩旗(“旂旐央央”),车上涂着各种颜色,形成红的车毂,花的车衡,还有许多铃铛叮当作响。(“约軝(qi)错衡,八鸾瑲瑲(qiang)”)这种箱式大车,可能是三千年前的豪华轿车。
《秦风·小戎》也有关于马车的配饰的描写,“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zhu)。”你看,兵车小巧,花皮条绕过车辕,活动的银环把引车的皮条扣牢。虎皮毯铺在车上,骐纹白腿的马儿跑得多俊爽。
车的装饰漂亮,用材也很考究。《大雅·大明》中就有“牧野洋洋,檀车煌煌,四騵彭彭”的描述。吕尚坐的车是檀木做的,四匹马拉着,多么威风气派。
5关于润滑:
和车有关的是车轴的润滑。
古人已经知道润滑的重要,。因为古时车轮和车轴之间是直接接触的,摩擦得很厉害的,很快车轴和车轮的孔就会出现磨损,这样车轴或者车轮就会报废,于是人们就发现用油脂涂抹在车轴上或车轮的孔中,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增加使用寿命。《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用油脂润滑车轴的记载,如《邶风·泉水》有“载脂载舝(xia),还车言迈”。“载脂载舝”就是在车轴涂上油脂,装上辖的意思。“舝”是车辖。古时车轴和车轮不用的时候是分开的,用时再装上,同时在车轴上涂油脂,以减少摩擦,保护车轴和车轮。
《小雅·何人斯》有“尔之亟行,遑脂尔车”的诗句,要你快快行走,有空把油脂涂在车轴上。“遑”在这里指闲暇的意思,可以译作闲时或有空。即有空把油脂涂在你的车轴上。
随着技术的提高,后来人们发明了滾动轴承,这样就更方便了润滑,轴承坏了,只要换一个轴承就可以了,不必换一根车轴,或者换一个车轮。

6、关于路:
《 郑风·遵大路》就有“大路”的记述,显然,大路是针对小路而言的,大路行人,更能行车。河南淮阳平粮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中宽1·7米路土遗迹,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路,到了周代,由于车多,道路建设就更显重要。
总而言之,车到了周代,车已经应用广泛,并且发展完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诗经》中的舟船
中国舟船的起源可能很早,1978年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7000多年前的船的推进工具木浆,表明七千多年前就有船的使用。这说明,船的发明就更早了。人们开始从飘浮的芦苇、竹子、木头等得到启发,开始用芦苇、竹子、木材等等扎筏以渡河,用筏作为工具,慢慢发展把大的木头挖空成为“舟”(后来被人们称为“独木舟”),这样,人们慢慢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船。
《诗经》中关于“舟”的记载有好多处,说明舟船在西周以来已成为很普通的交通和的工具。
到了西周,中国人经过千万年的发展和进化,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展,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奔走四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u)”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段史料说明,早在中国夏代就已经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其中就有车、船、橇和檋(“檋”就是登山时穿登山鞋)”。据考证,中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独木舟,到了商代,人们发明了新型的木板船,商代的甲骨文就已“舟”字,很像木板做成的小船。(《新编世界科技史·上·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90页,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到了西周时代,舟船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船型:
①,方(舫):小船,《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说汉水这么长,小船不能划过去。
②,舠,也是小船,只是船型长一些,《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这里的“刀”就是“舠”,是窄而长的小船。
③、舟,《邶风·谷风》有“就其深之,方之舟之”,这里的“方”是“桴”的意思(朱熹释),就是筏。“舟“就是船。“一苇杭之。”(见《诗经·河广》)这里的“一苇”就是用芦苇编扎的筏子。
《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鄜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我们看到,这里的舟不但数量多,而且做舟的材料也不同,有柏木的,有松木的,还有桧木桨。不但有船,还有筏。

④、“造舟为梁”:
船的作用,不但能渡人过河,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做浮桥。西周周文王娶亲时就用过,《大雅·大明》就记载了这件事:周文王用许多船只,把它们连在一起,再铺上木板,就形成一座浮桥,这样,迎亲的队伍就可以浩浩荡荡地过河了。这就是有名的“造舟为梁”。
总之,船发展到周代,尤其是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诗经》中的“桥”

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这是最早自然形成的“独木桥”;或者利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过河过水;溪水或涧流中突出的石块,也成为人们跨过溪水的踏步;谷岸上生长的藤萝,成为人们荡过峡谷溪流的助手。这是自然界的恩赐,同时也启发了人类,要在没有这些自然物的情况下过河过滩,就要自己动手造桥。
1、浮桥: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大雅·大明》中有“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的诗句,就说的是周文王在渭水上用船搭“浮桥”迎亲的故事,大约是在公元前11世纪。说明在商代晚期或西周初期,人们就会搭建浮桥了。
这里的“造舟为梁”,就是把许多船排列成一座浮桥,让迎亲的队伍很好的过河,这样既快又安全。但是,这也只有奴隶主能做到。没有财力可以做很多船,或者没有权力调拨很多船,就不能造一座浮桥。渭水作为黄河的第一支流,河宽水急,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克服水流的冲击力,固定船只,保持船舶稳定,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因为当时,并没有多少铁链铁锚,可能只靠绳子、藤条之类固定物,来完成这一任务。这需要人们发挥聪明才智,科学施工,克服困难,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2、梁桥:《邶风·谷风》中有“不我屑以,毋逝我梁”的诗句,这里的“梁”按朱熹的解释为“梁,堰石障水,而空其中,以通鱼之往来者也。”(《诗集传》)是“鱼梁”的意思,“毋逝我梁”就是不要拆掉我的鱼梁。而按朱熹的解释,这里的鱼梁当中是空的,便于鱼儿穿过,这就是桥的雏形,因为这梁是能过人的。
像这样的梁,《诗经》当中还有几处,如《齐风·敝笱》中就有“敝笱在梁,···”是破鱼篓放在鱼梁上···《小雅·小弁》中,有“无视我梁,无发我笱”;《小雅·何人斯》中有“胡逝我梁,不入我门”,“胡逝我梁,不入唁我”;这里的“梁”,都当作“鱼梁”解,“胡逝我来”就是走过我家的鱼梁,可见这鱼梁是能过人的“桥”了。(约公元前781年后周幽王时)《卫风·有狐》中有“有狐绥绥,在彼淇梁”,金启华的解释是“有只狐狸去找配偶,走在淇水桥上”,这里的“梁”就是“桥”。(这大概是发生在周平王时代,即在公元前770年时)

现在,世界及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已经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交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桥梁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轮船穿梭于江河湖海,;不但能在任何大江大河上建桥,还能在海上建桥。空中交通更成寻常之事,正在发展星际旅行。对比三千年前的交通,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想想当时的人们正处于刀耕火种的壮况,生产工具极端落后,我们的祖先能创造出如此灿烂的车、船、路、桥等交通文明,是我们后辈应引以为傲的。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中的疾病描述
《诗经》不但是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颗奇葩,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科技的好教材。《诗经》的诗篇中有许多科技成果的描述和记载。下面我们谈谈医药科技。
人自从独立生活以来,除去要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衣食住行以外,还要应付各种困难,其中,疾病就是人们遇见的困难之一。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从自身受到威胁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之后,人们对于防病治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积极地预防和积极地治疗,一步步落实,对于延长人的寿命、繁衍人类本身,都起了很大作用。《诗经》中关于医药的记述给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录。
“病”是生物体发生不正常或不健康的现象,是这些不正常和不健康现象的总称。生病、有病等现象是我们现在常常遇到的麻烦。现在尚且如此,古时落后,人们遇到疾病,就更加麻烦。但是古时人们生活简单,是真正的绿色生活,没有污染,也没有化学制品,一切都是天然无碍,所以人们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疾病。一部《诗经》三百多篇的诗中,没有“病”字出现,有的只是具体的几种病名,即使是这几种病,在如今人们看来也是普通的小病。但是,想一想三千年前的医药状况,即使是“小毛病”,也是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诗经》中关于疾病的记述包括疾病种类、疾病治疗等;不但有人的病,也有牲畜(如马)的病;有身体上的病,也有精神上的病;有劳累引起的病,也有生活引起的病(如饮酒)······
人们很早就知道疾病,关于“病”的描述在《诗经》中是以具体病种的方式出现,如《小雅·白华》中有“俾我疧兮”,其中的“疧(qí)”就当“病”讲。后面我们还要说到的“疢(chèn)”、“痡(pū)”、“痑(tān)”、“瘅(dān)”等等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病”。


1、《诗经》中关于疾病种类的记述:
(1)、疲劳引起的疾病:《诗经·周南·卷耳》中说“我马痡矣,我仆痡矣。”“痡”就是疲劳得累病了。诗中是说,马累病了,仆人也累病了。
(2)、头痛病:《诗经·小雅·小弁》中说“心之忧矣,疢如疾首”“疢”是病痛,“疾首”就是头痛得厉害。由于忧愁而头痛。《卫风·伯兮》中也有“甘心疾首”一句,这里的“疾首”头痛,是因为妻子想着丈夫出征长期不回来,想的多了,把头想痛了。另外,“疢”还有一个解释是“热病”。
(3)、因劳致病:《诗经·大雅·板瘅》中有“上帝板板,下民卒瘅。”这里的“瘅”就是“病”的意思,劳苦大众辛苦劳作,积劳成疾。
(4)、憂惫之病:《诗经·小雅·正月》中有“癙忧以痒”,癙(shǔ)忧,就是忧愁太甚,于是就得病了。《正月》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路描述,其中关于“忧心”的描摹真是一唱三叹,连绵不绝,如“我心忧忧”、“忧心京京”、“忧心愈愈”、“忧心惸惸(qióng)”、“心之忧矣,如或结之。”、“忧心惨惨”、“忧心慇慇”···这样的忧愁下去,还能不得病吗?
(5)、痒病:同上《正月》中句“癙忧以痒”,“痒”就是身上发痒,这也是病。
(6)、喘病:《诗经·小雅·四牡》中“啴啴骆马”毛传说“啴啴,喘息之貌。”是说马累得病了。这里虽然说的是马病,但是人一样会得喘息之病。
(7)、酒喝多了,也会得病:《诗经·小雅·节南山》中有句诗为“忧心如酲,谁秉国成。”,其中:“酲”字,《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解释为“病酒”,就是喝醉酒了。心里愁得像喝醉酒一样,成天迷迷糊糊,晕头转向,这样的人不是像病人一样吗?
(8)、“疧”是疾病的指称,没有指具体的病,是病的一般指称。《诗经·小雅·无将大车》中有“祇自疧兮。”(仅仅我自己病了)《诗经·小雅·白华》有“俾我疧兮”(使我得病)
(9)、忧伤得病:《卫风·伯兮》中有“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痗”是成天忧伤就得病了。《小雅·十月之交》中的最后一章“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非常清楚地写出了“痗”的原因,就是因为思虑太重,因而得病,

(10)、疼痛的病:《诗经·小雅·正月》中有“父母生我,胡俾我瘉。”这个“癒”字就是一种痛病,是很痛苦的一种病。

(11)关于疲劳的疾病
《诗经》中有不少关于疲劳的描述,有的是写疲劳状态,有的是写疲劳得病。
①、“瘏(tú)”:因为疲劳而得病了。《周南·卷耳》的第四章有“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由于马儿连续登山,马儿累病了。
②、“痡”也是因为疲劳而生病。《卷耳》中的“我仆痡矣”就是这样子。
③、“瘁”:也是劳累得病。《小雅·雨无正》中有“憯憯日瘁”,“憯憯”是忧愁过度,因此日渐憔悴,长此以往,就会得病。
《小雅·北山》有“或尽瘁事国”一句诗,说的是有不少人为了国家大事而操劳烦神,有的还累伤累病了。
④、“痯(guǎn)”:这个字也是描写疲劳的样子。《小雅·杕杜》中有“檀车幝幝(chǎn),四牡痯痯,征夫不远。”诗句的意思是檀车已经很破旧了,而驾车的四匹公马疲劳得很,快要病了,所以驾车的征夫是走不远的。“痯痯”就是疲劳的样子。
⑤、“啴(tān)”:“啴啴”是累得大口喘气的状态,《小雅·四牡》中有“啴啴骆马”,“骆马”是黑鬣的白马,就是说这匹白马累得大口喘气。但是诗人并没有说这匹马累病了。
上面所举之例,都说明《诗经》中有不少地方描写因为劳累而致病。看来在当时,人们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牲口(如马)的负荷也很大,都容易累病。

(10)、一般泛指的疾病:
①、“痻(mín)”:此字当疾病、灾难讲。《大雅·桑柔》有“多我觏(gòu)痻”,这句诗里的“痻”就是当灾难、创伤、苦难讲。此中当然也包括疾病等灾难。
②、“瘥(cuó)”:当病或者小病小疫讲,引申为灾难、劳累讲。《小雅·节南山》中有“天方荐瘥,丧乱弘多。”说老天降下许多灾难祸害,死亡和逃难的人那么多。一个“瘥”字,描写得多么传神。
③、“瘼(mò)”:当疾病、疾患讲。《小雅·四月》在“乱离瘼矣,爰其适归。”离乱之中,疾病和灾难多啊,能到什么地方去呢?
④、“瘵(zhài)”:也当疾病讲,《大雅·瞻卬》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意思为国家不安定,士民都累病了。《小雅·菀柳》中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意思是上天的行动变幻无常,人们摸不着规律,不要自寻烦恼,惹出毛病。
从上述几种关于病的描述来看,都是泛指有病,没有指出具体病症。通观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病大多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压迫引起的,统治阶级的压迫使人民流离失所,缺衣少食,再加上不断地战争,怎么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呢?要消灭这些疾病,用药是不行的,就必须推翻统治阶级的压迫才行。

(11)诅咒人得病的话:
《小雅·巧言》中“既微且尰”一句,按严粲的解释为“《传》曰:骭疡为微,肿足为尰”“就是腿生疮,脚肿了。这是人们诅咒那些搬弄是非、结党营私的阴谋家们的话。人们希望这些坏人腿生疮,脚浮肿,不得好生。


2、《诗经》中关于疾病治疗的描述:
关于疾病治疗的记述,在《诗经》中不多见,但是书中出现与“疗”字含义相同的字有“乐”字(读如liao)(见《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倒是很值得注意的。
《诗经·陈风·衡门》中有“泌水洋洋,可以乐饥”,这的“乐”读“liao”声,如“疗”,“乐饥”即“疗饥”。泌水就是泉水,是说泉水广大,喝了泉水,就不感到饿。用喝水来解决饥饿,也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解决根本问题还需要有饭吃。
按《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的解释,“藥”(现在简写为“药”)的含义之一为“治疗”,一般的《成语词典》在解释“不可救药”这句成语时,都解释为:药,治疗。本指病情严重无法治疗。举的例子都是《诗经》中的诗句:《大雅·板》中“多将熇熇(hè),不可救药”,这里的“药”就当“治疗”讲,读音是“liao”。严粲的解释为“积恶愈多,将熇熇然如火之炽盛,不可救止而药治之也。”我们今天把“不可救药”往往解释成没有药可治了,也只能说是望文生义了。

《秦风·晨风》中“未见君子,忧心靡乐”这里的“乐”有两种解释,一是读乐,全句解释为“没有见到那个人,忧心忡忡,高兴不起来。”第二种解释为“没有见到那个人,愁得病了,没有办法治疗。”按第二种解释,“乐”字应读成“疗”音,也作治疗解。我看还是第一种解释为好。只有像林黛玉那样的人,才会愁而得病,病而不治,呜呼哀哉。一般的人只能是忧愁不乐而已。


3、治疗的药物:
《诗经》中基本上没有出现治疗的药物记述,但是,我们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不少中草药的名称,也可以使我们想象古时人们怎样治病防病的。
①、艾:《诗经·王风·采葛》中,描写了采葛、萧、艾等三种植物。“葛”是葛藤,“萧”是蒿荻,“艾”是艾蒿。毛亨说,“艾所以疗疾”,可见,艾是可以治病的草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艾来治疗不少疾病,艾是中医中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见药物。
②、苓:《诗经·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xí)有苓”,这里的苓就是一种植物,又名大苦,沈括《笔谈》云:“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可见,这也是一种药材。
③、蝱(méng):药草名,即是贝母。《诗经·鄘风·载驰》中说“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就是说,登上高坡去采贝母。《传》说:“采其蝱者,将以疗疾。”可见,采集贝母是为了治病。
④、蓍(shī)、是蓍草,也可以入药。《诗经·曹风·下泉》中有“冽彼下泉,浸彼苞蓍”。这句诗里虽然说的是蓍草被水浸泡,但是,蓍草是一种药材。
⑤、藟(lěi)、《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这里的“葛藟”是藤本的藟,藤子像葛,故称葛藟。葛藟又称巨苽,也称野葡萄,山葡萄,其浆果可食,也可入药。
⑥、郁及薁(yù):郁就是山楂;薁,也叫野葡萄。其根、藤、果实、叶子都可入药。《诗经·豳风·七月》有“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这里的郁与薁果实可食,但也可作为药材。

像上述所举的例子,在《诗经》中还有很多,比如堇(见《诗·大雅·绵》、蓼(见《诗·周颂·毖》)、茑(见《诗·小雅·頍(kui)弁》)、葽(见《诗·豳风·七月》)、葛(见《诗·周南·葛覃》、《诗·魏风·葛屐》)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有着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利用身边的药材,和简单的方法,就能祛除病魔,保证的健康与繁衍。
我们举了上述这些草药的例子,并不是要说周朝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完全知道这些草药的用途,而且,在《诗经》中出现的这些植物,在诗歌中都不是作为药物出现的,只是作为诗歌的兴起而出现的。但是,自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以后,历代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步地掌握了用草药治病的规律,使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逐渐丰富起来,对于中国的文明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打赏


点赞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诗经》中的纺织、服装与服饰

古人最重要的事,是衣食住行,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衣着不仅是防寒保暖,遮丑和美化生活,同时也是人们地位及权力的象征。因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们的服饰就不是简单的衣服,而是有等级差别,不可混淆。否则,会惹出大麻烦的。

《诗经》作为周代的诗歌总汇,里面当然离不开服饰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了解当时纺织、服装、服饰等的生产、制作和技术的状况。

一、纺织

做衣服要用布,就需要织布,因此,纺织是必要条件。

根据考古实物证明,我国最早的丝织品是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距今5000年的丝带、丝线和绢片。(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简明中国文物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到了商代,养蚕制丝的技术已相当进步。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蚕、丝、帛、桑等字。西周时期的纺织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诗经》中有不少记载,如:

《豳风·七月》就有“蚕月条桑”的描写,到了蚕月,就要采桑养蚕。

《大雅·瞻仰》中有“休其蚕织”的记述,说的是妇女受周幽王宠信褒姒的影响,都不养蚕织布了。

《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记载,是说拿着布币去买丝,可见货币已经深入生活。

《小雅·大东》中,有“小东大东,杼柚其空”,东国的许多地方织机都被搜刮空了。说明了①,织机很多;②生产力很大。但是周幽王时期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这里的“杼”是织布的梭子,“柚”是织机的轴,即固定经线的地方。)

《小雅·巷伯》有“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说明那时已经能纺织成花纹很漂亮的锦。可见当时的丝织技术已经非常高了。

《陈风·东门之枌》中,有“不绩其麻”,就是不纺麻线了。说明那时的纺织品不仅有丝织品,还有麻织品。实际上,麻织品一直是贫民百姓衣服的主要来源。《陈风·东门之池》还有“可以沤麻”、“可以沤纻”、“可以沤菅”等记述,说明当时大麻、纻麻等是纺织的重要原料,菅草也可以拧绳。

总之,西周时期的纺织业,支持着人们的服饰多样性。


二、服装

西周时期的衣服多样:

面料有丝织品、麻织品、皮毛等;

颜色有白、黑、红、绿、黄、青等;

做工有缝纫、刺绣、编织、镶饰等;

衣服种类有纱衣、纱裳、锦衣、锦裳、外褂、内衣、裘皮衣服等等

当然还有鞋、帽、巾、带等配套用品。

1、衣服的色彩:

白色:《曹风·蜉蝣》有“麻衣如雪”,麻衣是白色的;

红色:《曹风·候人》“三百赤芾”,穿着红裙子的有三百人;

红白相间:《唐风·扬之水》有“素衣朱襮”、“素衣朱绣”,都是红白相间的颜色;

青色:《郑风·子衿》“青青子衿”,青色的衣领;

淡绿色、绛红色:《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就是白衣淡绿色的丝巾;“缟衣茹藘”,是白衣绛红色的丝巾;

黑色:《秦风·终南》“黻衣绣裳”黑色的衣服,绣花的裙子;

黑色与黄色:《豳风·七月》有“载玄载黄”,就是黑色好黄色。

2、衣服的种类:

衣:指上衣、外褂、外套等;裳:就是裙子;

《郑风·丰》中有“衣锦褧(jiong)衣,裳锦褧裳“,就是穿着锦衣罩着纱衣,穿着锦裳罩着纱裳。这样的穿着方法现在仍然流行。

裘:皮毛衣服。用兽皮做衣服,是古人最早的御寒和保暖措施之一,在《诗经》中,皮毛衣服的记载比比皆是。有羊皮、狐皮、熊皮、豹皮等等。

《秦风·终南》有“锦衣狐裘”;

《桧风·羔裘》有“羔裘如膏”,说的是羔裘的光泽像脂膏;

《王风·大车》有“毳衣如菼(tan)”,是细毛皮做的袍子,像初生的芦荻一样的颜色。

刺绣做的衣服:上面在“色彩”部分已经举了不少刺绣的例子。

三、服饰

人们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产品的不断增加,人们爱美的精神也不断提升。西周时代,人们的衣着已经趋于华美,各种装饰都出现在衣服上。

1、 刺绣:如“素衣朱绣”、“素衣朱襮”,都是在衣袖、衣领上刺绣花纹。“黻衣绣裳”整条裙子都绣了花纹。“衮衣绣裳”,上衣上也绣着龙。

2、 染色,利用天然的植物和矿物染料,把衣料染成各种颜色。

3、 编织:《豳风·东山》有“亲结其缡”,就是母亲为女儿编结佩巾。

4、 饰玉:《曹风·鸤鸠》有“其弁伊骐”就是在皮弁(皮帽子)上装饰上玉片、玉珠之类的饰件。

5、 镶边:《曹风·鸤鸠》有“其带伊丝”,就是在腰带上镶着素丝边。《唐风·羔裘》有“羔裘豹祛”,就是用羔羊皮做衣服,用豹子皮镶袖口。

6、 饰金:《小雅·车攻》有“赤芾金舄”,“芾”是围裙,“舄”是鞋底上又置一木底,以防雨水污泥。此木底涂金色或黄色,故称“金舄”。《豳风·狼跋》有“赤舄几几”,就是饰金的鞋头很漂亮的意思。

7、 罩纱衣:在漂亮的衣服上再罩上一件薄纱衣,既庄重又漂亮。如“衣锦褧衣,裳锦褧(jiong)裳”。

服饰的多样性,丰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四、服装的社会功能

进入阶级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愈来愈强,奴隶主为了统治需要,把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打上权力的烙印。

上面所述的衣服、鞋子、帽子等等,大都是奴隶主穿戴的,

《桧风·羔裘》中有“羔裘逍遥,狐裘以朝”的描写,说的是穿着羔裘衣服去游玩,穿着狐裘衣服去上朝。可见那时的官员们,把日常穿着和出入朝堂的穿着是分得很开的。

《曹风·蜉蝣》中有“衣裳楚楚”,“采采衣服”,是借蜉蝣来说人,人们都想着衣服漂亮、整洁、华丽。像刺绣、镶边、饰玉、饰金等等衣物只有统治者才能用上。

普通老百姓只能穿上麻布衣服、葛藤做的鞋[《魏风·葛屦(ju)》]。

有一点很有意思,在西周时期,各种祭祀礼仪都已经定型,一直流传至今。如守丧,那时人们穿着白衣和白裙子,戴着白帽子,要守丧三年。【见《桧风·素冠》里有“素冠”、“素衣”、“素韠(bi)”】我们今天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一风俗。虽然不是三年中都要穿白衣服,但是三年之内过年过节是不贴对联、不放鞭炮的。
从西周的纺织、服装、服饰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我们可以想见西周社会经济的繁荣。

楼主:白鹤亮翅2015  时间:2020-06-07 16:38:53
从 《诗经·豳风·七月》看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豳风·七月》是西周初期的一幅生活生产的画幅,它全景式地描述了人们一年各个月份的生产生活动态。
西周初期是周朝建国后蓬勃发展时期,一切都生机勃勃。而《豳风》这组诗中,反映周公的事最多,其地区当在今天陕西彬县一带。
一、时序:
《七月》中使用的是周历,它以夏历十月为年终。所以《七月》中就说十月就过年了。
《七月》中的“一之日”为周历正月(夏历十一月),“二之日”为周历二月,(夏历十二月),“三之日”为周历三月(夏历一月),“四之日”为周历四月(夏历二月)。其余诗中出现的月份都是周历。按诗的内容,正好描述了十二个月的农事。
二、生活生产活动:
《七月》描写的活动,把西周时期的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基本上都写出来了,诸如耕田、播种、收割、筑场圃、打场、建粮仓、储粮、打猎(武功)、采桑、养蚕、纺线、织布、做衣、制裘、纺绳子、盖房子、杀羔羊、酿酒、割冰、储冰、饮酒、祭祀、缴税(上入执宫功)······
三、《七月》中涉及的生产生活用具:
涉及生产的有耜(农具)、斧、斨(方孔斧)、凿子等手工工具,纺纱、织布等机具,筐、壶、觥、绳子等生活用品。这些是在诗中出现的工具。如果按上述生产生活活动中出现的事项来看,凡是一切生产生活活动所有需要的工具用具都应该有。如果没有就不能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我们可以想见,在西周社会,人们一切生产生活所需的用具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家族。更为有趣的是《七月》中还提到了乐器,就是觱和栗(篥),这两种都是竹子或芦管等材料制成的吹奏乐器。(在《七月》中是用这两种乐器的声音来形容风声和寒气)
四、《七月》中涉及的衣食住行:
《七月》中涉及的衣服和布匹皮毛有衣、裳、褐、裘等。衣服和布的颜色有红(朱)、黑(玄)、黄等。涉及的食品饮料有猪肉、羊肉、饭(各种粮食)、酒、瓜果、蔬菜(如韭菜、葫芦等)。涉及住的有茅屋、公堂;还有储藏用的冰窖,粮仓等。《七月》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到“行”,但我们看到了打猎、祭祀、缴税等活动,用马,用车等是不言自明的事。
五、《七月》中提到的动植物:
1、动物:涉及的动物有:
(1)兽类:小猪和大猪、羔羊、貉、狐狸等;
(2)鸟类:黄莺(仓庚)、伯劳(鵙)等;
(3)昆虫:蚕、蝉(蜩)、蝗虫(斯螽)、纺织娘(莎鸡)、蟋蟀等。
还有老鼠。
这些动物,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树上爬的,还有地下钻的,应有尽有,各种各样。作者是一个经历丰富,识见高远的人,所以能写出如此多彩的生活。
2、植物:涉及的植物有:
(1)乔木:桑树、枣树、茶树(荼树)、臭椿树(樗)、李树(郁,棠梨之属)等;
(2)经济作物:麻、叔苴(青麻)、荼等;
(3)花草类:有蘩(白蒿)、萑苇(芦苇)、葽(远志)、薁、葵、茅等;
(4)瓜果蔬菜类:有瓜、葫芦、枣、李、韭菜、瓠(壶)等;
(5)粮食类:有稻、菽、黍、稷、穋、禾(小米)、麦等,中国主要的农作物都有了。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在《七月》的诗篇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七月》是一篇农业生产的指导书,从春耕春种、夏季管理、秋收、冬储(包括储冰)等各个环节,都有说明和具体操作要求。顺便说一句,储冰用冰,是《诗经》中首次出现,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科学方法。
2、《七月》是时令的明细表,它把各个月份该干的事情都一一列出。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七月》中夏历和周历同时使用,说明周朝初年,历法的更改才刚刚开始,人们为了便于使用,在过渡阶段,两种历法同时使用,是非常科学和合理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七月》这首诗是周朝初年的作品。
3、《七月》是动植物的大观园,动物有鸟兽虫十五种,有家养的(如猪、羊、蚕)更多的是野生的。遗憾的是没有鱼的描述,也许是北方人不善捕鱼,此诗可以作为一个旁证。植物更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有蔬菜瓜果(李、枣),有桑茶药材(如远志),有桑麻等经济作物,更多的是稻麦等农作物。(《七月》中列有植物25种,其中粮食作物有7种)
4、《七月》记录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的为国贡献,善良的报恩思想,辛勤的劳作态度等。
《七月》第五章中叙述快要过年的时候,要打扫房间,整理房舍,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这一良好的卫生习惯,一直流传至今,我国人民在进入腊月以后,快过年的时候,都要来一个家庭大扫除。
我国人民一直有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他们把向国家纳税,给国家出公差,当成自己分内的事,《七月》里就有“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献豜于公”等描述。
我国人民的报恩思想源远流长,在《七月》里,更有记载,“,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纪念祖先,邀约亲朋,感谢友人,祝福公堂,所有这些,都是感恩思想的表现。
我国劳动人民向来有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优秀品质,他们即使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也不忘生产,“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这种不怨天尤人、自力更生的精神,现在更是发扬光大了。

楼主:白鹤亮翅2015

字数:3583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5-30 18:20:06

更新时间:2020-06-07 16:38:53

评论数:2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