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听蝉

听蝉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0-06-17 12:27:02
去年见到的秋蝉

昨天已听到蝉鸣声,虽然夏至的三侯中有蝉鸣一项,但如今才到芒种二候,离夏至还有些时日,便有蝉鸣声。看来今年的物侯略有提前。

自然界在夏天的声音中,最嘹亮的非蝉声莫属。凡有林木处,必有蝉鸣声。春天枝头上的鸟鸣是中音度的婉转,秋天草丛下的虫语是低音度的清徽,只有这夏天高树中的蝉是高音度的嘶吼。如果说,春鸟声如笛音轻扬,秋虫似箫声低沉,那么这夏蝉声就像胡琴那般的响亮。好像天越躁热,它拉得越响。古人中对蝉声观察得最细致的是苏东坡。初夏刚起,幼蝉发声,他观察到的是“绿柳高槐咽新蝉”,待秋风起,天气日渐寒凉时的寒蝉,在终声之时,他观察到的是“乱蝉衰草小池塘”。

除了季节不同,就算在盛夏时节的一天之中,在晨曦,午后,日暮和夜半的各时点,蝉声也不同。夏天晨曦初照,露水仍重,蝉忙于吸露养神,蝉翅湿气过重,懒得发声,此时音最弱。待到午后,盛暑难捱,此起彼伏的蝉声像开京剧堂会。这嘶鸣的长音如催眠曲,让本来就午困的人们更加困乏。如若此时进入深林,这时就能体会古人说的“蝉躁林逾静”的境界了。再到太阳夕下,暑热并未尽退,凉风渐起,蝉声不尽,正可“临风听暮蝉”。伏热天气,即使夜半,暑气仍有三分,如有明月。蝉见月如见日,那就会有辛弃疾说的“清风半夜鸣蝉”了。这倒和成语“吴牛喘月”有几分相似了。

文人中,寓蝉于己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这为在孩童时就凭一首《咏鹅》而挤进唐诗巨人时代的神童,后卷入徐建业的反乱之中。一笔挥就的《讨武曌檄文》,更成了千古名篇。直让被讨骂的武则天也都赞叹不已。文人都有自命不凡的才气,骨子里的奉明君,开盛世的理想追求,让多少才子文人人身遭遇牢狱之灾。兵敗之后,身陷囹圄的骆宾王,自寓为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即使自己有文人的高洁,但也无处可诉了。

对于八零后一代,蝉是儿童的玩物。暑假中,不安分午睡的儿童,在林中树上,听声寻找蝉踪。发现目标,就如袁枚说的“忽然闭口立”,再踮脚缓行,用一个巴掌如乾坤罩般地盖住。捉到手的蝉装在蒲草或丝竹编的小笼里,就当儿童的“随声听”了。老死后的蝉蜕是中药材,中医用于宣肺,也是乡下儿童赚零花钱的妙招。顽童在爬树吊竹之余,总有发现蝉蜕。漫长的一个暑假,收集的蝉蜕蛇衣总能换得些许零花钱。

楼主:夜雨宿巴山

字数:92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6-16 17:07:49

更新时间:2020-06-17 12:27:02

评论数: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