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百度贴吧 >  瓶邪 >  【原创修改】归期(学术圈架空,学长瓶&学弟邪)

【原创修改】归期(学术圈架空,学长瓶&学弟邪)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番外:明伦
民国二十三年秋,县学学宫。
县立初中刚入学的初一新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明伦堂。明伦堂内在前清时候供奉的是孔子牌位,民国之后换成了孙文先生像。新生们的入学仪式就在孙文先生像前举行。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排成整齐的队列,十二岁的张起灵在众新生中算是年龄偏小的,身形还没长开,被安排站在第一排。学生们排好队之后,校长走上讲台,宣布入学仪式开始。先是全体向孙文先生像行礼,然后是点名,随后校长、教师代表和在校生代表致辞欢迎新生入学。最后,校长亲自带着众新生读本校校训:服从——行动合乎纪律;牺牲——努力不计较报酬;创造——不绝地求进取;独立——做事不依赖人。众新生跟着校长高声诵读,声音一直传到学宫的围墙之外。
县立初级中学外,被三叔带来围观新生入学的小吴邪在校门关闭之后还拽着三叔的手不肯走,非要围着校园的围墙外转一圈。众新生齐读校训的声音从围墙内传出来,小吴邪似乎被这种气势所感染,用肉嘟嘟的小手扯了扯三叔的衣袖:“小邪以后也要上这个学校!”
三叔抱起小吴邪,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笑道:“好,等过了年二哥会给你在县城里找个小学上的,等你小学毕业了就考县立初中,现在赶紧回去吧!”
明伦堂内,校长宣布入学仪式结束,众新生排着队被教师们带着去教室。张起灵还在回想这刚才校长带着他们读的校训。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一所学校教学生们比读书更深刻的东西。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这只兔子只学过1年工科就换专业了,除了土木工程制图什么都不懂,作死地让小哥研究火箭材料了,以后写的会有多少bug兔子也不敢保证~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另外声明一下,家乡部分人物之间的对话基本还是用普通话写的,偶尔带一点方言特色词。东南沿海一带方言特别多,俗话说十里不同音,隔一个村子、隔一条河、隔一条路均有可能互相听不懂。一个县城周边的数十个镇之间口音略有区别,当地老人甚至能从口音判断一个人来自哪个镇。说本地方言的人与说上海话的人沟通无障碍,与说苏州话、宁波话、杭州话的人之间能互相理解大概意思,与镇江以北的人之间没有翻译根本无法沟通。本地人民国时期出生的除非外出闯荡多年否则基本不会说普通话,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能听懂普通话但不会说或即使会说外地人也很难听懂;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能说口音较浓重的普通话,与外地人交流障碍较小;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能说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说本地方言有很多没法直接用汉字写出来的,所以对话只能基本按普通话写,加入一些特色明显的方言词的音译。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番外:求学
在那个让他第一次接触到大学这个概念的少年在战乱中为了求学辗转小半个中国的那些年,吴邪也没闲着。日本人打进来之后,县城里的学校全停办了,全家去外地躲了一阵,期间都是二叔亲自教他读的书。二叔是个正统的儒商,读过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也上过新式学堂,算起来读的还是县立初中的前身,辛亥革命前夕开办的初等工业学堂。作为兄弟三个中读书最多见世面也最多的一个,二叔全权负责家里的重大事项,包括大侄子的教育问题。不过自己教总不是长久之计,逃难回来之后二叔就雇了个赋闲在家的小学教员暂时教吴邪读书,等到镇上的秩序恢复义塾复课,二叔就把吴邪送进了义塾。然而义塾是几个念佛老太太集资办的,给学生发经书,每天早读课先念经再读课文。就这么读了一年多,二叔毕竟骨子里是个儒者,觉得佛教跟儒家思想终究不相容,开始给吴邪另外物色学校。县城里被日伪控制的学校是万万读不得的,剩下的就只有教会学校了。一番考察之后,二叔挑了邻镇一所长老会办的学校,把吴邪转进去插班。每天上下学各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小吴邪倒没什么意见,母亲和奶奶开始唠叨了,问二叔为什么上读佛教的学堂不行读圣经的就行。二叔说一来长老会的学校没这么功利,读经比较少,二来圣经上对人性的说法虽说跟孟子主张的人之性善相冲,却跟法家荀子主张的人之性恶相通,让小孩子读点圣经还是有好处的。再说教会学校是正经的洋学堂,算数、科学教得都比这边的义塾好,还能跟着传教士学点英文。母亲和奶奶毕竟是妇道人家,听二叔讲这么些大道理也无从反驳。父亲和爷爷也认为应该让吴邪上洋学堂,对他以后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有好处。于是吴邪就在教会学校读到了小学毕业,考入已经恢复正常的县立初中。可能因为只是个小县城里的学校,汪伪政府也没给制造太多麻烦,在校期间甚至有胆子大的老师偷偷教他们唱前任校长在民国二十五年与众教师合作的校歌。不过“民族复振,国权重伸”这种字眼太敏感,只能趁伪政府任命的人都不在的时候压低了嗓子偷偷唱,还得派人望风确保附近的街上没有日本兵或者伪军经过。然而二叔还是怕吴邪在学校被灌输伪政府那一套东西,课余时间一直督促他读四书,还请老师教他英语,确保他同时接触传统的儒学和西方文化。三年初中毕业,正好赶上学校开办高中班,更名县立中学,吴邪就直接在本校继续读高中。这时候街上的日本兵里面半岛人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大家私底下都开始传小日本鬼子快败了。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此时那个让吴邪第一次有了上大学想法的闷油瓶子已经做了三年边读书边跟着学校迁移的大学生。没有吴家大少爷那种条件,这个整天闷不做声的家伙这些年假期和课余时间不是当小工就是做小贩,才能勉强赚到学费和生活费,成绩却一如既往地出类拔萃。三年前高中毕业的时候,这个收了一叠名校录取通知书的黑面神最终去了南迁中的唐山矿院学冶金,着实出乎众老师和同学的意料。但当时男孩子想要学造枪炮打日本鬼子的不在少数,这个整天闷不做声的家伙的选择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这个整天闷不作声埋头学习和打工的青年此时还不知道,在数千里外的的家乡,一个因他而开始立志读书的少年,已经开始萌生跟他同样的想法。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邪守靈歸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这几篇瓶邪出国前的番外基本把该铺垫的东西都铺垫好了,下一更继续更正文。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额……说好的更正文又要拖了,再赖皮更一篇番外。
番外:家教
吴邪小时候才刚会拿筷子,二叔就教他拿笔,而且是钢笔和毛笔同时教。等他稍微大一点手稳了,写字能横平竖直不会歪了,二叔就开始教他练瘦金体。那时候学校教小孩认字只会让小孩子看着字读很多遍,二叔说汉字是会意字,光这样教不行,在教吴邪练字的时候,教完单体字开始教复杂一点的字的时候,教吴邪练每一个字的时候都会把这个字解释一遍。
教“國”字的时候,二叔先拿毛笔在纸上写了个框,跟吴邪讲:“这个框表示围栏的意思。國有國界,这个围栏就是國接线。”
吴邪懵懵懂懂地拿起笔模仿着二叔的笔锋在旁边也写了个框。然后二叔又在框里写了个“戈”,告诉吴邪这是武器的意思。吴邪又依样学样地写了。最后,二叔在框内的戈字底下写了口字和下面的一提,边写边解释:“口表示老百姓的意思,口底下的一提表示脚底下的土地。所谓國家,就是在围栏里面用武器保护老百姓和脚底下的土地,有了國然后再组成家庭。”吴邪懵懵懂懂地继续依葫芦画瓢地写完了一个“國”字。从此吴邪一直习惯用二叔教的这个笔顺写國字,上学以后老师教了不同的笔顺也不愿意改。
到了上中学的时候,二叔就开始督促吴邪读四书了。吴邪虽然觉得这些老古董书太落伍了,但是二叔逼得紧也不得不读。二叔闲暇时有个爱好,用家乡的土话解释圣贤书的内容。有一天吴邪被逼着读《孟子》,囫囵吞枣地读到梁惠王上的这么一段: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二叔在旁边突然问他:“知道什么意思吗?”吴邪愣着一时没反应出来。二叔自顾自解释道:“梁惠王说,寡人愿意好好较听你咯教导。孟子回答,拿木头棒打杀人搭拿刀戳杀人,啊有啥个弗一样咯啊?梁惠王说,没有啥个弗一样的。孟子又说,拿刀戳杀人搭拿瞎来腔咯政治害杀人,啊有啥个弗一样咯啊?梁惠王说,没有啥个弗一样的。”
吴邪懵懵地问:“伊咯搭苛政猛于虎啊是差弗多咯意思啊?”
二叔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那几年二叔经常给吴邪讲这些,吴邪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直到很多年以后,吴邪早已不再是小孩子了,才感叹当年二叔叫他一定要读的那些过时的圣贤书,真的有很多大道理在里面。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肿么办突然想更一篇关于三叔去香港原因和二叔反对吴邪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原因的番外了,说好的正文又要要延后了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番外:旧事
吴邪的二叔吴二白成为家里主心骨,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吴邪的父亲受的是乡下私塾的旧式教育,作为看家的长子一直帮着吴邪的爷爷吴老狗在镇上做些豆腐百叶粉皮粉丝之类的生意,后来有了些积蓄就买了台榨油机在镇上开了油坊,奉养渐渐年老的父母。而吴二白则是吴家第一个受新式教育的男人,读了几年私塾之后被吴老狗送去县城读了初等工业学堂,毕业之后,又去跟着在上海做实业的表舅解九爷学了几年生意,回来之后先替解九打理了一阵在本县的纺织机械生意,后来租厂房置设备开了家印刷厂。江南一带由于人多地少,素有一家兄弟几个仅一人结婚成家以免家中人口超出土地所能养活的人数的习惯,因而吴家从一开始就没有给老二筹划成亲的事,吴二白得以一直自由地在县城开厂。
而吴邪的三叔吴三省,则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上小学就老是逃课,好不容易混到了高小毕业,又不肯考初中,吴老狗气得把他打了一顿之后交给了当时正在县城筹建印刷厂的吴二白,叫他帮忙做点杂事,免得整天游手好闲。民国十四年,吴二白听说当年读的初等工业学堂改工为商并开始增设初中班,就想办法把吴三省插班进去,逼他去读了初中。这吴三省虽说迫于二哥的督促不敢不去上学,却不肯好好听课,也经常不写作业,考试不及格是家常便饭。一次吴三省考了二十几分的数学卷子被吴老狗看到,吴老狗气得要拿鞋底打,问他是不是考了最后一名。吴三省却嬉皮笑脸道:“当然不是,比上个礼拜插班进来那个叫钱伟长的家伙多考了十几分呢!”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挨了一顿狠揍。过了半个多月,那个插班的又转走了,于是吴三省成了垫底的。吴二白不知道费了多少工夫才让这个弟弟免于被学校开除,甚至出钱请人辅导功课,才让吴三省能勉强考及格。
好不容易解决了课业问题,很快吴二白又发现了新问题:这个顽劣的弟弟放了学老往公花园跑,有时候天黑了还不回住处。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今天没得真更就伪更一下吧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吴二白是在很久以后才弄清楚在公花园的多寿楼混的那帮人究竟是什么来头的。当时只是怕吴三省跟杂七杂八的人混在一起不学好,叫他放学之后赶紧回家,不许在外面乱晃。不过有时候吴三省还是会在吴二白忙的时候趁机跑出去混。吴二白打听过,那帮人以县城各厂的抄工帮为主,带头的是个毛头小子,倒不是抄工帮,是个读过点书的,在面粉厂当练习生。吴二白虽然经常骂这个不让人省心的三弟,你一个学生跟抄工帮混在一起干什么,但是也没管特别严。民国十五年春天,面粉厂的一个工人被卷进机器里轧死了,家里人找来厂里,被拦在车间外头不让进。带头那小子带人去闹,吴三省也跟着去了,闹了一通还真让厂里赔了不少钱。吴二白这才觉得,三弟好像跟着带头那小子学得太喜欢出头了,怕他惹麻烦,于是把他看紧了些。之后吴三省就很少能逮到机会去跟那帮人混了不过还是偶尔通过同学偷偷跟他们联系。民国十六年三月,北伐军打过来,带头那小子组织众人破坏铁路配合北伐军,吴三省跟着同学从学校逃课跑去参加,回来被吴二白逮了个正着。几天后北伐军进城,吴三省又试图跑出去迎接北伐军,吴二白见外面乱怕他出事,把他关进了仓库。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北伐军进城以后,县城里倒是很快安定下来,这时候吴家老大的婚事将近,吴二白除了管理印刷厂还要帮父母筹备长兄的婚礼,忙得不可开交,便有一阵没怎么管三弟。四月十二日,吴二白接到解九爷的电报,得知上海出事了,但是由于兄嫂过大礼的日子只差几天了,家里忙着各项准备工作,加之县城离上海有一段距离,并没有特别在意。第二天,吴二白在镇上的家里指挥伙计们搭棚,不巧下雨,搞得手忙脚乱的。下午有伙计从县城跑来,说县城里有人游行,厂里不少人都旷工跑去参加了。吴二白一想大事不好,搭棚的事也不管了,赶紧带了几个伙计往县城赶。到县城的住处已经天黑了,一看三弟果然没有回来,吴二白带着伙计就上街去找人。然而这次游行的人格外多,在人山人海的游行队伍里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一直找到深夜游行队伍散了都没找到吴三省,吴二白带着众伙计回去休息,但吴三省还是没回来。第二天天一亮,吴二白叫一个伙计在家留守,带着剩下的伙计出去继续找,却见街上开始有军警抓人,吓了一跳,吩咐伙计散开分头赶紧找。折腾了一个白天,几乎把县城翻了个底朝天,到了黄昏时候,有个伙计建议去辛亥革命后就废弃了的城隍庙找找,说那里离闹市不远又不引人注意,适合躲藏。吴二白赶紧带着伙计过去,在那些被胡乱用作民居和学堂的房舍间分头找了一通,终于找到了躲在废弃的戏台底下瑟瑟发抖的吴三省。吴二白吩咐伙计们望风,好不容易避开四处打人抓人的军警带三弟回了住处。第二天一早,吴二白派了个伙计出去打听消息,下午那伙计才回来,说昨晚崇安寺那边打死了十几个人,还抓走不少,带头那个面粉厂的练习生小子半夜被沉了河。之后很久,吴二白想起这桩事还后怕得很。从那以后,吴二白也不敢再让吴三省去上学了,求了解九爷,把吴三省塞进了解家在本县开的商行学生意,好让他有人看着。之后的几年,县城里还是时不时有人上街游行,也时不时有出头的被抓走被甚至押到外地处决。幸而吴三省进了解家的商行之后就比较消停了,也不知是不是被吓怕了,没再参与过这种事,只是偶尔提起,当初的哪个大哥出事后就没再看见过,估计是死了,哪个大姐走脱了,听说后来去了莫斯科。直到几十年后,吴三省在香港听说当年去了莫斯科的那位后来嫁了同是本县出身的博古,还跟别人吹牛皮,说老子年轻时候也是跟大人物一起混过的。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好久没更了,晒个本地古镇老街吧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原来米菲兔的耳朵是六十年代才竖起来的……看来下一站德国荷兰边境小城瓶仔和大邪看到的米菲兔还不是竖耳朵,是V形耳。那时候也还不叫miffy,不知道荷兰语名字叫啥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好久没更了,先抛个问题:大家对钱学森之问怎么看?既然写民国留学文,总要从一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好久没更了,继续更正文~~
第二天一早被胖子京片儿和英语脏话夹杂的叫骂声惊醒的时候,吴邪脑袋还是懵的,从胖子骂的内容大概猜到昨晚的情况之后,吴邪惊吓到顾不上觉得羞愧.醉到被那闷油瓶子送回家倒不是第一次了,喝到吐得一塌糊涂差点被房东太太用扫帚打这事,虽说没有半点记忆,但是从胖子骂这么难听看来就让吴邪十分后怕.胖子好说歹说加上书名保证不会有下次,总算让房东太太答应不赶人,吴邪一醒了酒,胖子就泼了他一脸冷水,然后拖着他去给房东太太道歉.又是认错又是听房东太太碎碎念,折腾了一早上,只有那闷油瓶子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默默看了一早上的文献,然后出去办各种需要办的事.
吴邪这两天跟同事调了休息,原本想跟那闷油瓶子一起去趟帝国学院开开眼界,这宿醉得迷迷糊糊算是去不成了.下午那闷油瓶子办完手续回来,胖子提议去逛逛几个街区外的书店,吴邪跟着他们出门的时候走路还有点飘.到了书店,那闷油瓶子径直往放冶金类专业书的架子那边去了,胖子和吴邪却四处乱逛.不知怎的竟逛到了小孩子看的画书那一架子,吴邪一眼看到一本书的封面上画了一只很逼真的褐色兔子,却只是后脚着地直立着,还套着一件蓝色上衣,觉得好奇,就拿起来翻者看.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35"有人能听懂吗?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终于正常显示了

楼主:seoli23rabbit  时间:2020-07-01 06:06:56
碎碎念:最近看剧版重启的片花,发现吴邪的演员长得有点像金九先生,临时爆发的脑洞到这里两个学渣逆袭的偶像式人物都齐了,本学渣表示对这种类型的人也是羡慕到不行。

楼主:seoli23rabbit

字数:34643

帖子分类:瓶邪

发表时间:2015-12-08 08:09:00

更新时间:2020-07-01 06:06:56

评论数:1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