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破譯甲骨金文,破解「詩經」密碼,窺上古文明之堂奧

破譯甲骨金文,破解「詩經」密碼,窺上古文明之堂奧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甲骨金文”是“甲骨文”和“金文”的合稱,相信在我們中國只要多少算個文化人,一定都知道“甲骨文”,而且還知道我們正在使用的漢字鼻祖就是“甲骨文”。
但,“甲骨文”背後有太多的秘密相信大家一定不知道。這些秘密承載的是生命的本質,是世界的真相,是人類發展的方向。
真相要站得高才能看的清楚,歷史要站得遠才能了解真相。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了解真相,就意味著要破除假相。而“假相”,通常情況下卻是我們的“常識”。要從“常識”中剔除假相,唯一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通俗說就是“深思熟慮”。再直白講即“打破砂鍋問到底”!
甲骨文於1899年首次發現,因深埋地下而倖免。倘若早發現二百年,後果定不堪設想。為何會不堪設想?
仔細想想,毀滅一個文明的首要任務是什麼?不是殺人,而是誅心!要滅其文化,潰其志氣,而後,才有可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做奴隸!這比殺人的效果不知強了不知多少倍。
中華文化之傳承可謂一波三折,屢造蠻夷涂炭和篡改。回想野蠻人的焚書坑儒!他們都焚什麼書?埋什麼人?一定要焚長人志氣之書,埋傲骨不折之人!
甲骨文,做為中華文化的源頭,上古文明的實證,面對野蠻人該怎麼辦?唯有隱匿!由此,我們不難想像為什麼甲骨文要深埋地下,而且埋藏地點成為永遠的秘密。以至後人發現它也是“純屬偶然”!
智者們如此耗神密謀,為什麼?為了給中華民族留下一點火種,能讓後人看到一絲希望!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身為中國人,除了明顯的生物性體徵外,最主要特徵是什麼?是我們講漢語,寫漢字。漢字,是當前世界唯一正在使用並具有確定傳承的象形文字。漢字的傳承在哪裡?在甲骨文!這,是不可辯駁的事實。
何謂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智者們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再經邏輯思維抽象成圖進而再抽象成字。所以,甲骨文是圖像,是立體或動態的圖像。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下面,我們舉幾個簡單字例,看看什麼字才是真正的象形文字!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且:男性生殖器。俗稱陰莖。

口:生之通道。俗稱陰道口。

以:精蟲。俗稱精子。


丁:成熟卵子。

日:受精卵。成熟卵子內部已變化。

師:胚芽。

旬:初級胚胎。

臣:某一特定階段胚胎輪廓。

月:新生命。孕婦出懷後隆起之肚皮。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如果您依然不願相信親眼看到的實象,那就再請於“百度圖片”中比較一下,看看以上圖片描述是否屬實!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鼎瑞醇 2019-01-02 09:04:31
感谢楼主分享!有空来看看,先留个脚印
-----------------------------
歡迎常來看看。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甲骨文做為象形文字,因有兩種表現方式而分為兩大類。一是像形類,可理解為簡筆畫;二是會意類,即抽象地表示一個過程或某種狀態。
解讀甲骨文的過程是要我們通過視覺功能在大腦中將字形呈現的平面圖形還原成立體圖象進而形成動態圖形!切記,象形文字萬不可與表音文字相提並論,因為甲骨文是耳聾語言,是視覺方程。它,源於自然現象,是高等智慧生命的傑作。
會意類甲骨文釋讀非常困難,因其包含邏輯能量太過強大,對大眾而言多是不可理解。於此,例舉幾個會意型甲骨文單字,參照余之釋讀,請大家嘗試觀想。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于:號令。

敢:通過生之通道抓取難得之生發機會。

兮:開端。

何:人類承擔之重任。

工:由成熟卵子為基礎打造造人工程。

下:生命特徵之遺傳。

生:生發成長。
以上甲骨文字形如您有觀想心得,歡迎留言交流。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會意類甲骨文字形不同於像形類字形可以直接通過實物證實,會意類字形飽含抽象邏輯,故,面對質疑者三言兩語也難解釋清楚。以致許多學者都會基於自身思維而釋出不同結果,並常判定他人釋讀是主觀臆想,甚至是牽強附會。
面對如此尷尬局面要怎麼辦?好辦!大家千萬別低估上古文明的締造者:華夏大地偉大民族的智者。他們為讓後人避免釋讀甲骨文出現歧意和無休止的爭執,設置了一套相當高明的查詢手冊,也可以說是“字典”!
甲骨文有字典?正是。字典在哪兒?就隱藏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它,就是「詩經」!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詩經」與甲骨文之關係類似保險櫃。當我們要打開一個設計精密到可怕的保險櫃時,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保險櫃、鑰匙、密碼和技術員。四者缺一不可。
「詩經」即是保險櫃,甲骨文即是鑰匙,邏輯即是密碼,至於技術員,一定是炎黃子孫。很有可能就是正在思考的你。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共311篇,其中6篇有目無詩,所以有詩305篇。總計約39000字。網絡“常識”指出,「詩經」作者佚名,大部分無法考證,只是很早以前各地的民謠或詩歌。由孔子編訂等。
暫不說這些“常識”之真偽,以「詩經」做為孔子時代文學作品為由就有個基本疑問,即「詩經」與同時代書籍「道德經」和「論語」相比較,為什麼在語法、用字和造詞寫句上差異甚大?如「道德經」中“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或「論語」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等,這些經文用白話文直讀其大意是基本理解的。那麼,「詩經.國風.周南.卷耳」中詩句:“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曐,維以不永懷。”;又如「詩經.國風.邶風.北風」中詩句:“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再如「詩經.國風.鄘風.柏風」中詩句:“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等,這些詩句可有用白話文直讀之契機?肯定兩眼一摸黑。
或許有人會辯解說,那不是詩歌嗎,繞口又奇怪也有可能吧。但,縱觀任何時代的文學作品,不論詩、詞、戲曲、或流行歌曲,它一定要符合當時的通用語境,起碼得讓人能看懂、能聽懂。不是嗎?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再看,我們隨意取兩篇狂人海子的傑作,『祖國,或以夢為馬』和『日記』,用白話文理解當然直懂。即使不是同一時代詩人李白的作品,如「早發白啼城」和「靜夜思」,依然可通過白話文直懂。常識中這兩人時空跨度多少年?他們所撰不同類型詩歌,用白話文居然可以直懂,那麼「詩經」與「道德經」和「論語」之差異是怎麼回事?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詩經」的體量。把近四萬字的「詩經」刻成竹簡,假設每根竹簡上刻10個字,則要近4000根竹簡。若每根竹簡寬一釐米,串在一起總長則會超40米。再卷起來,用一輛馬車可拉得完?從制簡到抄寫,從串連到保存,如此繁重又艱巨的任務以一二人之力能否完成?難,唯有依靠團隊協作才能完成。
回顧歷史,中華民族經歷了多少次的焚書坑儒?於虎狼雲集的年代,「詩經」為什麼會被悉心保護並流傳?如若『詩經』只是讀起來非常繞口和晦澀的地方詩歌,從竹簡到紙質圖書再流傳至今,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血汗?值嗎?
余設想了一個場景:某時期文化大清除,有敵問智者:你們在看什麼?答:“兒歌三百首,用來識字的打油詩,沒意思的。”敵人奪去一瞥,果然狗屁不通,隨手一扔,滾。汗,要不然,連人帶書都會從地球上消失。
經以上設想和分析,不難斷定負責保護和流傳「詩經」之人也許真不知其要,但,絕對深知將「詩經」流傳下去很重要,非常重要,比生命更重要。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恰如電影台詞:“看看這些書,裡面有很多哲理、 秘密、真相。一萬多年來,多少人不顧自己的性命才保存下來這些書。因為每過百年、千年,就會有人要燒毀它們,知道嗎?一但禁書、焚書,下一步就是禁言,再下一步就要滅口。這裡面每一本書都來之不易。”。
故,所有能留傳千古的經卷,一定非同凡想!「詩經」,當然不是無趣的民間打油詩。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我們先祖中的智者們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地抱道潛居。採用了鎖體與鑰匙分離的方式,讓文明寶典得以傳世。神奇否?唯有大智慧能為之。
由於將“鑰匙”深埋地下的工作做得極其隱密,就不要說埋藏地點,甚至連“埋藏過鑰匙”這茬事都是無人知曉,“鑰匙”之概念當然也就鮮為人知了。同時,保險柜鎖得是如此嚴實,不但讓敵人以為只是鐵疙瘩而不知其奧,以致自己人也只能以為是鐵疙瘩而不知其奧。奇怪的是,人們卻深知這個“鐵疙瘩”不能丟,難道在他們下意識中知道這是無價之寶?
所以,真心希望看到本貼的您能多思考一會,希望每位炎黃子孫都多思考一下,這樣就有機會在我們先祖的庇佑下讓這個“鐵疙瘩”放出奪目光彩,從而讓我們知曉自身所攜的光環競如此耀眼,然後自覺地釋出光和熱去溫暖身邊每一位炎黃子孫,進而透過我們發出的奇光異彩照亮天宇,讓全世界人類共同見證華夏文明是多麼地驚世駭俗!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來?要到哪裡去?
面對人類的三大終極問題,世界各族都於不同時期從多個方向做出了不同詮釋。不論是宗教還是所謂“進化論”,對這三大終極問題的解讀聽起來都是字正腔圓、信心實足。但,它們都經不起推敲。他們往往是“汝只能信,不能問”!也就是說你只能盲信,不可進行邏輯思維。如果你有質疑,客氣點就是請你這個異教徒或盲流走人,如不客氣,那你就沒命走人了。何故?因為這些理論只是少數人的主觀產物,直白講即是有目的的幻想。無憑無據,僅靠三寸不爛之舌反覆攪纏。而當前的人類社會已經被這些攪屎棒搗鼓了許多年!
於此,我們將透過上古文明的印跡,有理有據地讓大家看看中華文明所呈現三大終極問題之答案。實象已如此接近......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余之所以首選在「天涯社區」網站來“高談闊論”,除了網站有強大的打賞功能外,更是因為這裡以打造“全球華人網上家園”為願景,致力於打造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華人內容創作和知識分享社交平臺。這個理念符合余之初心。從同好貼圖可以看出余之選擇是正確的。為了正本清源,我們需要讓盡可能多的炎黃子孫用中式智慧去發現實像,分享實像,傳播實像。
在此聲明,余誠願與天涯人結緣,與全球華人結緣,與追尋實像者結緣,共同見識中華文化之精深,目睹華夏文明之璀璨。更期待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能再次擎起上古文明之火炬以照亮暗黑長夜進而掃除一切鬼魅魍魉,從而讓世人看清誰才是地球上真正的主人!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號角聲如此響亮,如此振聾發聵,如此激動人心......這是戲言?不,這是有底氣的,是擲地有聲的。
為什麼是“復興”?而不是“實現”或“創造”?因為中華民族根本就是地球文明的創造者,傳承者和維護者。
“復興”,就是要讓偉大的中華民族再次承擔起地球文明的創造者,傳承者和維護者原本的責任。這是為了讓人類永續地生存,是為了遵循天道使人類健康地發展。
同胞們,擔負起全人類生存和發展之重任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使命。是炎黃子孫的光榮,是華夏民族神性的外現。
一切,都將在2019年初現端倪。請拭目以待!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在以“欺騙”為基底的生活模式中要想真正理解並接受上古文明所現之實象絕非易事。首先,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常識”。因為這些“常識”將我們成功變成了井底之蛙、籠中困獸。
驕傲的現代人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從學會使用石錘開始啟智的,那就請快去森林裡喚醒正在使用石器的猴子和猩猩吧。另外,當老鷹將獸骨從高處投向石頭以摔碎骨頭進而吸食骨髓時,算不算在使用石器?如果算,那老鷹是否也是某類人的祖先?它進化出來的是哪個民族?鳥人?
事實是從生活方式到思想素養,從文化內涵到精神實質,現代人並非進化,而是退化。
倘若您仍然堅信人類是由不同種類猿猴逐漸進化所成,是從學習使用石塊開始,然後打獵,進而用火,再進化到農耕......並按此進程持續推進了數百萬年;如果您異常地堅信人類智力發展是由猿猴變為智人進而成為現代版智人,並因當下人類會玩數碼產品而肯定當前人類智力最為發達。
那麼,對不起,您永遠也看不到中華文明之光是那麼地璀璨奪目,也不會理解為什麼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不會相信華夏大地才是地球文明的起點、支點和爆燃點。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當您陷入沉思,而後思量著準備嘗試著注視上古文明時,恭喜您,您的許多“常識”及三觀都已開始鬆動了,這就增加了許多可能性,也體現了人之神聖。
“人之神聖”從何談起?從嬰兒時期即開始幾何式增長的智力及與生俱來的神性談起。
人類智力程度體現在邏輯思考能力,神性則表現在通天徹地,可與“道”合而為一。
楼主:張上余  时间:2019-05-24 11:29:44
“道”並非不可言說,並非出口即是錯。上余在此聲明,本人所有觀點和內容均與任何宗教無任何關聯,敬請讀者朋友不要猜想,亦不要強加誹謗。余只依甲骨金文再現上古文明,只依『詩經』詮釋人之神聖。

楼主:張上余

字数:135335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9-01-02 17:02:45

更新时间:2019-05-24 11:29:44

评论数:669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