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为什么要尽早带父母去旅游?——特别的追思

为什么要尽早带父母去旅游?——特别的追思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maplelf2012 时间:2015-04-16 20:34:26
@童天一 2015-04-14 13:51:00
作者:猪猪小小 时间:2015-04-14 12:59:37
很不错,赞一个。
——————————
谢谢支持!
-----------------------------
不错!

养儿子果然不如养女儿,唉。

——————————————————

“中国女儿”应当代替“中国大妈”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清华东路 时间:2015-04-16 22:05:02
儿子怎么随母姓啊
另外,怎么不带孩子奶奶转转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钟健夫,童天一是笔名。

前面已经说明,没带父母去旅游,终生遗憾。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愿所有如意 时间:2015-04-16 21:39:48
想在父母30周年结婚纪念的时候陪他们出去旅游,去下当时他们结婚旅游的地方,再去下他们想去还没去的地方。
30年前没我的幸福时光,30年后我来加入他们的幸福时光。想想就觉得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祝福!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ai老虎游 时间:2015-04-15 23:38:37
作者:猪猪小小 时间:2015-04-14 16:47:47
中国有一对夫妻,退休时卖掉大房子,换成小房子,用余下的钱一同周游世界。在旅途中他们竟然找到了新婚的感觉。我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有对老夫妻将房子卖了,拿出100多万,让儿子在国外订制了一台房车,拉回来,与老伴一起畅游中国。北方天寒地冻之际,老两口到海南种菜过冬。他们是“五十到一百玩乐规划”的典范。
-------------------------------------------------------------------
@童天一 2015-04-14 20:05:25
不客气地讲一下,楼主,那是建立在你儿子,也就是老人外甥或孙子上下课不用接送的情况下。从幼儿园到小学4年级这7年是最离不开老人的。
————————————————————————————
最重要是,小孩1至6岁,离不开老人。
-----------------------------
我老爸都不爱出去玩,除非要带亲孙女,不然几天不见心里就想得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孙女一起去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如果喜欢,手机关注微信 “五十到一百”公众号“fr50-100”,回复“尽早”,可获得此文,分享给更多朋友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本文下集《人生最后的大事:小心老人被当“人质”——兼回谢读者》已经发表,读者可用两种方式看到:

1、看天涯社区连载,网址:http://bbs.tianya.cn/post-no01-499993-1.shtml

2、手机关注 “五十到一百”微信公众号“fr50-100”,回复“大事”,可获得此文,分享给更多朋友。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2015年3月19 日,岳父大人安详宁静地往生而去,享年88,加上天一岁地一岁,便算是90岁。高龄善终,在民间算是一件白喜事。我现在能有如此平静、轻松的心情与读者讨论“人生最后一件大事”,是因为我们为老人家提前做好了规划。
在《人生最后的大事》那章里,我介绍了2006年创办的“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强烈支持“尊严死”。这是由陈毅的儿子陈小鲁、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以及一批政府工作人员、医学界和学术界人士倡议创办的网站。
陈小鲁之所以倡导“尊严死”,是因为看到了父亲陈毅在人生最后时光的痛苦。
“人躺在这个地方,人已经不成形了,经过这个疾病的消耗。然后就是靠这个呼吸机,靠这个输液、靠打强心针在维持。”陈小鲁认为,这种延续生命的结果,“一个是他本人很痛苦,一个是大家都很痛苦,另外就是国家资源的浪费”。
那么,“尊严死”与“安乐死”有什么不同?
罗点点和志愿者们通常这么解释:“尊严死”并不是提前结束自然人的生命,而是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不延长自然的生命。病人也可以选择用各种医疗手段延长生命,重点是出于个人意愿。而“安乐死”通常是指在医生帮助下的自杀方式。比如,给予注射药物或口服药,提前结束自然人的生命。而“安乐死”并非“选择与尊严”网站倡导的。
我在“选择与尊严”网站看到这样的《导言》:“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不能安详离去,反而要忍受心脏按摩、气管插管、心脏电击以及心脏注射等等惊心动魄的急救措施。即使急救成功,往往也不能真正摆脱死亡,而很可能只是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状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正在寻找保持临终尊严的办法,而‘生前预嘱’正是帮助人们实现这种愿望。”
据2013年8月的媒体报道,已经有9500多人在“选择与尊严”网站完成了“生前预嘱”的填写。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纯粹死狗 时间:2015-04-17 13:07:47
@童天一 2015-04-14 20:50:19
作者:关大蝈蝈 时间:2015-04-14 20:37:07
楼主谈的这些,无非是迎合一些老人的庸俗心态,简直有辱一个思想者的身份。
——————————
关兄对“孝道”很反感。
也许跟自己的成长史有关——如果方便,我倒是希望老兄说说自己的成长史。
人对父母的情感,非常自然、纯朴,并非需要什么思想。
如《水浒》中的李逵,没有什么思想,但很孝。
-----------------------------
@关大蝈蝈 2015-04-14 20:57:17
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压根儿就不存在孝道这样一种天然情感。从 历史 上看,孝道是一种典型的由权力创造的知识。
而且如今中国复归传统,大肆宣传孝道,不过是为了转移社会矛盾。像老兄这样既以思想者自居,却又如此庸俗地宣传这种陈腐的观念,实在是有辱老兄思想者的身份。
-----------------------------
@LZQ56543217121LZ 2015-04-15 18:17:44
尽早带父母去旅游,当然好事,但这是锦上添花,我们更应该重视老人不能自理时的雪中送炭。提醒这位蝈蝈,孝道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陈腐的观念,他是区分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
-----------------------------
@关大蝈蝈 2015-04-15 18:20:55
西方人不讲孝,就是动物了?要不说中国人的精神原始落后呢。
-----------------------------
“孝”是农业社会,养儿防老养老模式下,伴随而生的一种道德文化,是为了保障这种养老方式得以延续下去的法律以外的道德保障。诸如父母在不远行,无后为大等等。
其实文化,无所谓先进落后,都是与一定的劳动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商品经济后,建立了契约社会,养老服务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获得,老人对成年子女的依存关系逐渐变弱,这些国家甚至都没有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此,父母和子女间构建的不再是“孝”这种单向的关系,而是更强调爱和尊重,这种相互的关系。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养儿防老,依然是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尤其在农村,政府大力宣传传统孝道文化,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责任缺乏担当,把本该政府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完全放到老人子女的身上。

————————————————

本人倡导现代社会的“公孝”,并且提出创办“公共时间银行”建议。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公共时间银行:等时存取养老服务——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
钟健夫


一、时间银行与公共时间银行
(一)时间银行的起源
(二)中国为什么需要公共时间银行
(三)“顶层设计”与“无知之幕”
二、公共时间银行的理想状态
(一)理想状态:发挥“养老杠杆”的放大效应 5
(二)“自愿者”
(三)通存通取“养老时间”
(四)“养老时间”的结余
(五)实现“未了梦”
(六)公共性和会员自治
三、与清华教授方案的比较优势及潜在障碍
(一)与清华教授方案的比较优势
(二)潜在障碍与解决办法
(三)重大局限

来源拙作《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christinaxp 时间:2015-04-17 15:53:44
@关大蝈蝈 2015-04-14 23:42:40.0

瞧这还做上广告了,可惜我对你的书半点兴趣都没有。你把社会养老和孝搞在一起,就已经犯了常识性错误。
—————————————
没兴趣别在这跳了,走吧不松!想好好看看楼主的文字,尽是你在聒噪!

——————————————————

老兄不必在意。不同意见,很正常。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倡导建立公共时间银行,我的新著《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中的“老计”,一种真正体现人人生而平等的养老解决方案。也是我写作的《虚拟现实主义方案100号》。这里提出的公共时间银行,是一种公共福利和慈善事业,是由民间倡导,政府担保,公众捐资,财政拨款,人人平等,会员自治,等时存取养老时间的全国性组织。所谓等时存取,指任何人自愿在公共时间银行注册成为会员之后,可以将自己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记录并积存下来,自己需要被服务时,向公共时间银行提取相同时间的养老服务。
2014年,广州请一个照顾瘫痪老人的全职保姆,花2900元也很难请到。无法想象,那些生活在社会贫困线上的人群,老了之后怎么办?本书的解决之道是创办公共时间银行,任何人都可以提前存入养老时间,以满足自己未来之需。

一、时间银行与公共时间银行

(一)时间银行的起源

时间银行的最早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1980年,46岁的卡恩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死,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生活方向也由此改变,他要创建时间银行。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卡恩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和法学教授,早年时他就有消除不公正的思想。卡恩的妻子是非洲裔美国人,他们跨越种族和肤色的婚姻在当时是被人威胁的。
卡恩是伦敦经济学院的资深研究员,他创立了时间银行这种模式,他希望这种模式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经济和精神效益。根据这种模式,劳动不分贵贱,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这非常类似于马克思提出的“价值实际上是无形的时间”。在他看来,不管是盖房子,还是照顾小孩,这些工作都是平等的。
卡恩设计了时间银行系统,通过电脑可以把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记录下来。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2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社区的企业都采用了这个系统。每个参加者工作的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由电脑记录下来。
中国的南宁、南京、重庆、武汉、郑州、苏州、柳州、湛江、潍坊等众多城市也零星出现了时间银行。目前,中国的时间银行主要是依托于居民小区,重点的服务对象是老人,以社区共有的形式存在,但不具备普遍的公共性,不是本书说的公共时间银行。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影度回廊2009 时间:2015-04-17 18:05:27
作者:影度回廊2009 时间:2015-04-16 10:52:25
@童天一 2015-04-16 08:13:38
作者:影度回廊2009 时间:2015-04-16 07:54:15
楼主讲得很对,但是孝顺是美德,愚孝是缺德,我目击过这样一个事件,一对老人作了几十年,他们的儿子心理压力太大发泄到身边人身上。硬生生把自己考上哈佛的独生女儿折腾的自杀加抑郁了。在女儿考上哈佛的喜宴上说,你跟你妈死了我都不在乎,我要照顾你爷爷奶奶。女儿当场把西瓜刀扎进自己心脏。医生说压抑的太久太久太久了。现在我一听孝顺两个字就恶心。请问楼主,你怎......
-----------------------------
@童天一 2015-04-16 11:18:53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那姑娘没死,我忘说了
——————————————————
老兄故事太可怕了。
我都不敢问了。当然,你说“自杀加抑郁”,我想有问题:应是先抑郁,然后自杀。
阿弥陀佛!
-----------------------------
楼主伦家是妹子啦
你看到文字就觉得可怕,目击举刀自尽过程加自己在救助过程中满手血的人表示不开心!这也是我二十出头的学生经常泡婆媳并且提到孝顺就激动地原因。
抑郁跟自杀先后顺序不太清楚,自杀的妹子现在也学佛皈依,可我一看见她念佛就想说:造孽呀!我开学时候去医院跟她告辞,她说:你走吧,一辈子别回大陆。如今她身体基本没事了,在哈佛的各种心理治疗也很健全,可是整个人还是换了个人一样,从前她是很优雅很沉静很萌哒哒的妹子,后来平时还是很正常,但是一说到婚姻家庭直接一屁股坐地上拍大腿骂脏话。所以我不停的在各个帖子里讲这个故事,希望给人们多点启示。楼主推动养老事业进步,功德无量,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

原来“影度回廊2009”是个妹子,你参与救助,功德无量!

我只是不忍想像那个悲剧场面——我似乎反而不像男人了。

总之,人平安就好。学佛、信佛,也是各人的因缘。

我稍为知道一些精神分析理论,明白“爸爸”的角色在儿女心中的位置。

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那里,“父亲之名”就是代表“社会律法”,是“超我”,会给人带来强大的压力,甚至是阉割感!

学佛是一件好事,明白“自我”不过是一种幻象,慢慢会解脱。

当然,对事主而言,过往之事是一种重大创伤,外人不要轻易提起,以免产生意外。

我后面介绍“公共时间银行”的内容,就是为了让中国老人,“自我养老”,尽可能少给下一代添麻烦。

阿弥陀佛!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二)中国为什么需要公共时间银行

据我所知,世界上并没有政府担保并提供财政支持的公共时间银行。
虽然社区时间银行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但主要由社区或民间团体主办,规模很小,无法大规模储存服务时间,更不可能做到全国通存通取。传统时间银行无法规模化发展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政府信誉担保,不能广泛接受社会捐赠,没有公共资金支持,不能体现公共性。
那么,中国为什么需要政府担保并提供财政支持的公共时间银行?
(1)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有2亿,个人养老金账户巨额空账,养老资金严重不足。现阶段养老金收支平衡是一个假象,因为大部分底层民众享受不到公平的养老金。
(2)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个人存储的养老金日渐缩水,无法战胜通货膨胀。而存储“养老时间”远胜于存储任何“养老货币”,因为“养老时间”永远保值。
(3)时间银行的本质是“等时交换”与“等时服务”,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并且还体现了众生平等的佛性。
(4)年纪较轻并且身体健康的退休人员,如果自愿加入公共时间银行,可以每周抽一小部分时间,为年纪较大和体弱多病的老人提供服务,可盘活大量闲置的“养老人力”和“养老技能”——很多退休人员积累了毕生的专业知识,可以调动起来为养老服务。
(5)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贫富悬殊现象,底层工人、市民、农民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很低,加入公共时间银行可以提高自己的养老福利。时间不会贬值,等时存取,既防范了通货膨胀,又平衡了养老金“多交多取”等政策性的不平衡。
(6)2亿多名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即便取消农业户口,也很难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而他们在公共时间银行,可以将年轻时的时间存储起来,为自己年老时的人生服务。
(7)目前媒体披露的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忽视了低层群众的利益和诉求。
(8)据说中国社保有七轨,分别是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军人、企业职工、农民、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又有观点指出,实际上是九轨。如果所有轨全部并为一轨,估计要等N年。另外,所有人的医保和社保绝对一致,不仅做不到,也不太合理。
(9)公共时间银行如果有政府的信誉担保和资金支持,可以发挥巨大的“养老杠杆”作用,即花不多的“养老资金”,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养老时间”和“养老服务”,甚至换来大量的“养老捐赠”。
(10)公共时间银行是用“公孝”养老。农业社会的孝道是一种家庭伦理,是一种“私孝”,那时人人都以家庭为单位工作,养老靠儿女理所应当。而在现代社会,劳动分工已经社会化、专业化,人们不再以家庭为单位工作,养老福利自然也应当社会化,这是一种社会伦理,是一种“公孝”。中国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养老靠儿女几乎不可能,过度倡导依靠“私孝”养老反而变成缺德,不如倡导社会化的“公孝”养老。
(11)希望“孤独死”不在中国重演。日本早就进入老年社会,老人纸尿布销售量超过婴儿纸尿布。虽然养老福利远远好于中国,但日本老人“孤独死”的事件频发。据报道,2009年东京主城区的“孤独死”死亡人数达3875人,是1990年的三倍左右,其中男性占到七成。中国也有老人死在家中多日无人知道的新闻。这里强烈希望:日本老人“孤独死”的现象,不会在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中国重演。而公共时间银行,按存在主义的方式来说,是让此在与存在者在时间和代际中共在。
(12)在社会伦理严重缺失和即将崩溃的时候,公共时间银行的推广和实现,有利于重建和再造社会伦理。
……



读者可用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五十到一百”(fr50-100),回复“时间”,就能看到《中国为什么需要公共时间银行》一文,并给朋友们分享。谢谢!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三)“顶层设计”与“无知之幕”

现在有关大学和政策研究单位正在进行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从媒体偶尔披露的方案来看,似乎不能代表底层群众的利益——更多可行的方案我目前没有看到。
由于养老资金严重不足,为了减少养老资金的支付,有人提出一种延迟退休的方案:退休年龄每5年延长1岁,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这种方案引起底层百姓的强烈不满。因为公务员不用交养老金,他们延迟推休期间照样可以领到比普通百姓高的收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又远远高于普通百姓。很多底层工人从事强体力劳动,如果延迟退休,等于让老年工人继续干强体力活,太不人道了。
养老金双轨制是一种不公正的制度。公务员比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待遇要好很多,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待遇又比企业职工要好;那些一生都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养老待遇。这种养老福利差别巨大的制度,既不公平,也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了避免“延迟退休”的概念,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退休年龄不变,仍为50岁,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到65岁。
如果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
杨燕绥回答:“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在写这个政策建议,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性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
这番言论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清华大学教授的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方案,听起来像是退休后只工作,不领工资和养老金,只做义工。这样的方案显然更不公平,只劳动没有收入,老人与奴隶无异。
“顶层设计”方案显然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从眼下披露的方案来看,并没有体现出来。原因在于,那些从事“顶层设计”的专家、学者和官员,都是社会精英,他们设计的方案只代表自己阶层的利益。他们不可能像罗尔斯《正义论》中说的那样,在“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下制定公正的公共政策。
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是指人们在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
这样的好处是,大家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可以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因此这一过程下的决策,一般能保证将来最弱势的角色得到最好的保护,当然,它也不会得到过多的利益,因为在制定规则时,幕布下的人们会认为那是不必要的。
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是一种理想主义模式。现实中制定规则的人显然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而且由于职业和视野的局限,他们并不知道弱势群众的生活实际有多困难,他们制定政策法规时,即便很想保障弱势群众的利益,也不知道怎么去保障。
要破解“无知之幕”的困境,办法只有一个,选出底层群众认同的“底层代表”,让他们代表底层群众的利益参与“顶层设计”。
当局现在重提“群众路线”,我认为请“底层代表”参与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正是时候。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VV马超飞燕VV 时间:2015-04-18 00:28:24
童先生这篇文章写得真好,真人真事真性情

——————————————————

谢谢!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公马974136 时间:2015-04-18 13:51:33
像lz所说的:

有读者发消息给我们,说自己是为爸妈订阅“五十到一百”(fr50-100)公众号,他们刚过50岁。我们很感动,相信一定是位女性,因为“中国女儿”最孝顺,老为父母着想,像钟洁玲姐妹俩一样,像我姐姐一样。
生儿不如生女,“春晚”应当创作一首流行歌曲,赞美“中国女儿”!


在中国式好女儿的领导下会产生一批中国式孝顺丈母娘老丈人的孝顺女婿,可是又有多少孝顺儿子儿媳呢?

————————————

这个很问题很好!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张迈20142014 时间:2015-04-18 14:44:34
看了本文之后好感动好感动。谢谢楼主。
每当孩子们要帯我们去旅游,我总是百般推脱,这里有老人懒心作怪,也有怕拖累孩子们使他们不能尽兴之意。

最近,和几亇老兄弟们达成共识,在养老中心买了房子,给自已留个十几二十年二人世界的空间,这样自已也有了归宿,对子女也是一种解脱。

中国讲“反哺报恩”,国外讲接力延续,各有道理,理解万岁吧。

楼主“时间银行”是个好主意,值得探讨推行。

——————————————————

谢谢张迈老兄!

其实时间银行中国各地都有,我是担心有一天办不下去,

因此,我希望变成“公共时间银行”,由政府担保和财政支持。

总之,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让孩子养老已经不可能。

为什么不动员退休的年轻老人,在跳舞和旅游之余,抽点时间服务更老的人呢?

记下服务别人的时间,将来让别人来服务自己同样的时间。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装聋作哑__ 时间:2015-04-19 10:47:10
去年6月的时候,我和婆婆,婆婆的婆婆,一起去西安旅游,我也笑称是老弱病残组合,就差个残了。那时婆婆甲亢,我孕4月。

————————————————

现在应是四代同堂了?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朋友圈,圈全球。
这篇《为什么要尽早带父母去旅游——特别的追思》,受到空前的关注,老朋友和新朋友,从世界不同地方向我们表达了真诚慰问,让人深受感动!
在此,我代表钟洁玲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美国达拉斯的黄莹女士回复钟洁玲:“世界上最近的距離是心,最遠的距離也是心。∞。相信我和你的心相近,有緣相識於童年時,感恩暮年有幸重逢。拜讀你先生的大作,淚沾衣襟。你們讓我感動和佩服。我已打印多份,今天我送去老人院,給老人們的子女。希望更多人受益和警醒。”
善哉,黄莹女士!
五十到一百家庭写手,分享操办“人生最后一件大事”的经验,希望对各位的家庭幸福有所帮助。
楼主:童天一  时间:2019-01-12 17:01:59
作者:大漠狂沙2010 时间:2015-04-24 16:38:44
回头继续啊!

————————————

不错!加油!

楼主:童天一

字数:25219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5-04-14 20:47:00

更新时间:2019-01-12 17:01:59

评论数:26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