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生命里的枯叶与落花

生命里的枯叶与落花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7-28 14:23:08
满地黄花堆积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7-28 14:23:08
面对这段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我开始四处张望,以确定来对了约定的地方,由于来的时间尚早,我就信步走到对街等候。无意间,我看到大楼建筑物廊道上,有位年长的清洁工在打扫卫生清扫落叶,他优雅的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似乎是逗着地上仅有的几片孤独的落叶玩着,看他轻挪一下清扫一下,再轻挪一下清扫一下,这些干枯萎曲的褐色落叶,就好像老去流逝的岁月,在摇晃的光影里被扫到收集垃圾的桶具上;清洁工间歇了一会儿,抬头凝望着建筑大楼另一旁廊道上飘洒着的满地散乱碎小黄花,任由微风回旋吹起,几个弹跳后又落下,一直翻滚到路的另外一头,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显然没有打扫的意思,之后他走开了。这城市宁静的一角,乍然只留下一个遗世孤立与周遭环境不协调不搭擀海外归来短暂停留的我,我开始怀疑自己就是那片没扫走的落叶,但更愿是留下的碎小黄花,幸好有那久违的热带柔和的阳光,透过浓郁茂密叶隙和大厦建筑物的斜角,向我问好示意。其间,飞来三几只小鸟,在阳光如河的路上欢快地啁啾追逐着,满地碎小黄花熟练地小步伴奏。我顿然感觉时间似乎静止停留在那一刻,我看看表,离约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这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是趁我这次五一劳动节回新加坡度假之际,约我到他业余担任义务导游的《新加坡土生华人博物馆》附近见面,电话中说若有兴趣也可以到馆里面参观一下。由于我离开新加坡多年,《新加坡土生华人博物馆》可能是后来建的我还没去过,至于具体位置更不清楚,朋友说就是福建会馆创办的建于1912年道南小学的旧址,越说越显示我对新加坡久别后的陌生和心虚。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7-28 14:23:08
由于担心道路不熟悉市区停车不便,所以我提早来到约会地点,在俗称“皇家山“的福康宁公园Fort Canning 侧边的停车场下车,这个60米高的小山丘,曾是保护新加坡港口的要塞,当1819年斯坦福德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可以俯视新加坡河口的小山丘而选择在山顶建总督府。这个福康宁公园紧邻繁华的乌节路购物区,既是历史文化纪念中心,也是表演与音乐活动盛行的地方,夜晚公园幽静浪漫的环境更为情侣们提供约会的好场所。

我下车走了一段路,便看到了这个《土生华人博物馆》,它位于一座三层楼高具有东南亚多廊道长扇窗特色的白色建筑,在2008年借用了前道南小学改造而成,这里位于闹市边上的街道,虽然已是上班时间,但还是显得有点宁静,好像是在历史现实篇章之外,路上没有什么车辆,几个穿着打扮蛮有艺术味道手执相机步伐悠闲到处取景的年轻路人,一看就知道是自助型的旅客。博物馆侧边有一条小径,墙上爬满刚劲线条色彩深沉的现代画,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渐渐醒来。十点开门我进去了博物馆,这是一个以新加坡、马六甲、槟城土生华人生活为主题的文化性质博物馆,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他们结婚时特有的习俗,婚房布置以及婚礼场景;还有手工艺品和厨用瓷器,宗教信仰等等;其实略读历史的我知道所谓Peranakan Chinese 即新加坡土生华人,特指中国明朝后裔与当地马来族通婚后形成的特殊社群,男性叫峇峇Baba,女性叫娘惹Nonya,这些早期来自马六甲和槟城的华人之后移居新加坡,他们具有华人和马来人的血统,同时融合了华人和马来文化习俗,形成自己特殊的文化认同,在新加坡华人当中被归类为另外一个族群,但占的比例非常小,这些土生华人能够讲英语、马来话、和福建话,但不会讲华语。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7-28 14:23:08
从窗口望去,我发现隔着不远的另一条街,就是坐落着11层高的中国传统飞檐翘壁绿瓦雕龙建成于1964年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建筑物,它成立于1906年,由华人社会各帮代表组成,其作用在于团结全体华人,除了维护华商利益,促进经贸发展外,还扮演调解各帮派间的矛盾与纠纷,并代表华人社会向政府交涉不利华人的法令或政策,比如1957年为23万华人移民争取到公民权。作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商会,它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下达给商会成员,促进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也把商家企业界的情况和经济动态反映给政府,作为政府调整和制定政策的参考。总商会不但是本地华商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还在国际商业舞台上享有盛誉,它在维护新加坡商家利益、推动国内外商贸、教育、文化与社区发展各个方面,都扮演着积极和重要的角色。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7-28 14:23:08
就在这个无意识等候短短半小时的上午,我在城市宁静的一角,仿佛走进了时光和历史隧道,从明朝后裔到1819年英国殖民地势力东渐再到1906年成立的中华总商会,福建会馆创办并在1912年竣工的道南小学而今是新加坡土生华人博物馆,几组映像迅速穿插翻卷着,而我的思绪却停留在清洁工挪扫落叶时不经意流露出对流逝岁月的依依不舍,我相信,那满街碎散的小黄花,明天依然会在微风里潇洒地翻飞,还有阳光小鸟陪着歌唱,我开始觉得那位清洁工对生命比我有更深刻的体会,特为记。



写于2014年5月2日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0-07-28 14:23:08
花雨与花意

(一)
所谓‘花雨’,说的就是时序花季里,纷纷细雨如诗如画的情景。前蜀贯休有诗云“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唐朝李白亦云“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隔日晨晓,分明是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当然也有形容落花如雨,阵风吹来,漫天花瓣如同细密雨丝飘落。我最难忘的花雨,是多年前公务派驻印度洋的毛里求斯。那是一次美丽的错误,阴差阳错开车迷了路,但显然是个适宜的季节。地点在岛北某处旷野深处,一条路长达百来米两旁种满高大的凤凰木,大片大片红艳艳的花瓣,如火灼般夹着翠绿的树叶,在蓝天衬托下,静默带点张扬地燃烧高唱恋歌,满地红瓣随风扬起又落下,迎着微微阳光徐徐清风,人行其中,真的异常浪漫绝美;遗憾的是你不在,我只能像一团熊熊火炬,燃烧着孤独的自己。

(二)
花雨亦指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譬如民国传奇人物李叔同(法号弘一)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士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其佛法思想散见于所作序、跋、题记及与人书简中,片言洞微,精义时出,后人集文成书为《花雨满天悟禅机》。

亦有现代学者南怀瑾著有《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以经证经,融会儒释道,揭示佛法真谛,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描绘了一个“花雨满天”的无限世界,但这个维摩诘和唐朝诗佛王维字摩诘无关。

(三)
漫步走在唐诗宋词的花雨中,少不了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飞花与梦以及丝雨与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却有轻与细的共同特点,相映互彰的比喻,空灵而缥缈,妙不可言,故而与其说是词人刻画春雨,还不如说意在传达惆怅忧伤。

再看晏几道在《临江仙》里,坐望“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有痴情如欧阳修者“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在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泪眼问花,而花默然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豪迈者如苏轼亦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剩下的只有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白居易以景抒怀“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早就预言了明朝冯梦龙 《喻世明言》“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的难舍难分。才有后来曹雪芹《红楼梦》中《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又云“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的感叹。

(四)
唐朝怜香惜玉的张泌说了“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但最了解花语的要算是清朝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旦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生命得以延续,那将是另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落花葬词与新枝赞歌的生命价值,就在一思一念之间。

台湾歌手庾澄庆(哈林)在《春泥》的歌词中唱到:“把花雨化为花语,那些痛的记忆,落在春的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风中你的泪滴,滴滴落在回忆里,让我们取名叫做珍惜。”

走在花雨中,凝听花语花意,宛如适逢流星雨,合十为怀,许下一个美好的祝愿。

写于2017年4月16日

楼主:薛依云

字数:323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7-24 19:42:12

更新时间:2020-07-28 14:23:08

评论数: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