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九纹龙史进道:吃个泡茶

九纹龙史进道:吃个泡茶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史大郎犯了事,去投奔他师父王教头。到了渭州,于六街三市中寻得一个小小茶坊。
茶博士问:“客官吃甚茶?”
史进道:“吃个泡茶。”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坊茶肆遍布,茶的品类名目就很多。
所以茶博士要问,吃甚茶。
史进说的“泡茶”就是一个茶式种类。
随后,“茶博士点个泡茶,放在史进面前。”
初读水浒时,以为这“点”是点单的意思,但总感觉有点不通。点单的是史进,不应该是茶博士嘛。后来读了资料才知道,这里的点,应是冲点、冲泡的意思。
“点茶”是宋代的茶艺,或茶道,其程序极为繁琐讲究。史进进的是一个街边茶坊,茶博士很快就给他点了泡茶来,就不是那套复杂的程序了。宋代因为“点茶”茶艺兴起并盛行,以至于“点茶”一词的使用在民间泛化,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话本小说中就经常出现这个词。
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里,宋四公家就是开小茶坊的。一行“做公的”上他那儿去,“一个老子上灶点茶”。称那做茶的老人为“点茶老子”。
*** ***
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唐宋的成品茶是研捣压制后焙烤而成的茶饼。”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的“点茶”,简化一点说,要将茶饼碾压成粉末,还要过筛,在盏里加水调成膏,然后加水冲点。当然,实际程序要复杂得多。
哪怕将这过程进行简化,也有些耗时间耗精力。
按照史进“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赶路人的心态,他所点的“泡茶”应该是最常见最普通的而且是比较便宜的。
“泡茶”在水浒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足见其普遍常见。
缉捕人员何涛去郓城县衙下公文,准备捉拿晁保正等人,到的时候,知县已退了早衙。他就先去县衙对门一个茶坊里吃茶等待,吃了一个“泡茶”。
后面还有个例子。西门庆夸王婆“智赛隋何,机强陆贾”,王婆就自嘲:“老身不瞒大官人说,我家卖茶,叫做鬼打更。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专一靠些杂趁养口。”王婆的口气,三年前那日只是卖了最简单怕也是最便宜的“泡茶”。
最简单最普通的,到底是什么样的?
茶博士给史进冲泡的是小块的茶饼,整茶叶子,还是茶末子?有没有加其它东西?
百度了一圈,有的说这“泡茶”是用开水冲泡的散茶。“散茶”又是什么意思?茶叶还是捣碎的茶末?也有的说是茶叶加了蜜饯干果之类的东西。但是,都没给出出处,也没有证明过程,其可信度就存疑了。
我手里的资料也不够,只有继续等待解惑。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茶坊售卖的茶式种类丰富,水浒的二十四回有体现。
武大间壁的王婆就开茶坊。
就这们阳谷县上一小小茶坊,售卖的品种,也不少。西门庆想找王婆求主意,就去王婆茶坊踅进踅出,前后点了四次单,分别是“梅汤”、“和合汤”、“姜茶”、“宽煎叶儿茶”。每个名称都隐含寓意。抛开寓意不谈,仅这些名称就说明当时茶坊的讲究。
先说这第一次点的梅汤。
这个梅汤,有可能是茶里加了梅。唐宋时期,常会在茶饮里加入其它东西。
也可能,没有茶叶。
宋代的茶与茶坊,其实包容度很高。《梦梁录》茶肆一节就说:“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恋食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所以这个“梅汤”,我更倾向于认为没有茶叶。
首先,因为王婆并没有问吃甚“茶”,而是一上来就问:“大官人来个梅汤?”这梅汤是现“做”的,“王婆做了一个梅汤”。西门庆还说,“最好,多加些酸.(是多加点酸梅的意思吗?)"
其次,因为它用的“汤”这个字。
《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里说:“汤是宋代第三大饮料,其地位仅次于酒和茶。”
汤是一种用中草药或加入果品而配置成的饮料。宋代还有种待客习俗:客人来拜访的时候,就上茶,客人离去的时候,就上汤。所以汤也是非常非常普遍的。
就王婆茶坊里这“梅汤”,做法倒不至于太复杂。
而在《事林广记》里,专门记载了乌梅汤的做法,可以一窥当时饮料制作的精细:
一,将几十枚乌梅煮烂,去核,搅匀,用粗布包裹上,扭动过滤以去除渣滓。
二,将沙塘一斤泡化,加入甘松、藿香各一钱,同样熬成膏,滤去渣滓,再加入一杯生姜汁。
三,将上两者放在一起和匀,用沙石器熬成稠膏子,然后再加入几种香料,搅匀。
最后得到的膏,就收贮在净瓷器内,要饮用的时候,只需就舀一些出来,用热水冲点就成了。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又翻了翻沈冬梅的《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宋代茶叶生产主要有六道工序:采茶,拣茶,蒸茶,研茶,造茶,烘焙。
每一道工序都有复杂而严格的要求。
头两道工序,采茶、拣茶好理解。
第三步,蒸茶。将拣选好的茶叶再三洗濯后再蒸,就是个杀青的过程。
第四步,研茶。将叶片状的茶加工变成粉末状或糊状。最值得一说的就是,研磨的过程要加水,还要加十多次。加水研磨,可以磨得更细。
第五步,造茶。入棬模制成茶饼。感觉做出来点像做月饼,模子上刻有图案,可以在制成的茶饼上体现出来。
最后一步,烘焙。把水汽蒸发掉。
所以宋代成品茶都是茶饼。
*** ***
除了成品茶,书中还另外讲了“散茶”(即一般叶茶)。看这意思,散茶是相对于成品茶而言的,没有那种复杂的制作工序。
根据元代农书记载,散茶制造就四道工序:采茶,蒸茶,揉茶,焙茶。
最显著的,是没有研磨这道工序。这跟我亲眼见过的制茶方法差不多。
所以宋代,有散茶,不是粉粉,是茶叶儿。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谁来给这一段儿断句标点,看得老衲头晕@&⊱¿⊱ :)
————
擂茶
将茶芽汤浸软同去皮炒熟芝麻擂细入川椒末塩酥糖饼再擂匀细如干旋添浸茶汤如糖饼以干面代之入锅煎熟随意加生栗子片菘子仁胡桃或酥油同擂细煎熟尤妙如草茶只用末茶亦可与芝麻同擂亦妙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西门庆第三次吃的,姜茶。
他进去呼道:“干娘,点两盏茶来。”王婆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子上。
这里的两盏,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规矩,而是因为西门庆想让王婆坐下来陪他聊聊,那个,金莲儿。另一盏是给王婆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便浓浓的点”
后面还提到了一次姜茶。王婆将金莲儿诓到自己房里坐下,准备给西门庆说合。“便浓浓地点姜茶,撒上些松子、胡桃,递与这妇人吃了。”
这两次都说明,姜茶做得比较浓。应该是茶末放得多。
姜是怎么个放法?放的姜末、姜汁、还是姜片儿或者啥的?我还没有查到,等查到了再来补充。
从文中分析,姜茶比泡茶要高档一丢丢。因为西门庆用它来招待王婆,王婆用它来款待金莲儿。
过路的糙汉子,吃个泡茶足矣。
姜茶里还可以撒上松子、胡桃,成为豪华版姜茶。有没有某些品种的咖啡的感觉?或者奶茶?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茶坊,茶肆
这两个名称也许在某些特定称呼里有固定搭配,在大多数运用场景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水浒里就是混用的。二十四回回目提到“郓哥不忿闹茶肆”,文中说的是王婆的“茶坊”。
水浒里提到的基本是县上的茶坊,简单一些。
都会的茶坊简直花样百出。说是“社交场所”好像都说小了,我觉得可以形容为“社会生活场所”,就不知道这个词生不生硬。
***
都会茶坊业发达,竞争因而激烈,还形成了细分市场的经营。
人民出版社,徐吉军《南宋临安工商业》专门为临安的茶肆按照规模分了个类:
一等为“大茶坊”,自然规模大,装修与摆设都很考究,富家子弟、公务人员聚会,习练吹拉弹唱,各种娱乐。
二等为“人情茶肆”,有点像会所或俱乐部,或者行会人士聚会的地方。
三等为“花茶坊”~~看名字就知道是做啥滴。《梦梁录》解释:“楼上专安着JI女,名曰花茶坊。”
《武林旧事》歌馆一节讲得比较详细。里面规矩颇多,总之就一个原则:必须大手大脚。名副其实的销金窟。比如,“凡初登门,则有提瓶献茗者,虽杯茶亦犒数千,谓之‘点花茶’。”
***
很多茶坊会强调自己的特色,甚至在名头上博眼球。
《梦梁录》说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这店名的广告意识就很强。
宋话本有著名的《西山一窟鬼》,当时说书市场十分流行。我记得以前读到一篇文章说,《西山一窟鬼》就是那时的鬼吹灯。
也许这家茶坊主打说书。

还提到个茶坊名字也“别致”,叫做“朱骷髅茶坊”,却是个“花茶坊”。不知为啥取这样的名儿。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理解一首小诗]

水浒第四回,赵员外送鲁达上五台山。智真长老吩咐拜茶,“只见行童托出茶来”,随后就是有诗为证:
玉蕊金芽真绝品,僧家制造甚工夫。
兔毫盏内香云白,蟹眼汤中细浪铺。
这是前半部分。第一句的玉蕊、金芽我觉得是指茶叶。
初读的时候,还以为后面的兔毫、蟹眼也是指制成的茶叶,因为其形态嘛。因此,将其理解为“兔毫”在盏内怎么样、“蟹眼”所在的汤中怎么样。
后来发觉错了。“兔毫盏”,“蟹眼汤”,才是完整的词。
这是宋代“点茶”茶道的典型术语。
***
饮用具“盏”,较浅的小碗。
徽宗与蔡襄都推重“兔毫盏”,此盏内壁有毫发状的细密条纹,类似兔毛,故名。蔡襄《茶录》谈到茶盏时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
***
“蟹眼汤”涉及到的,可能是点茶用水。点茶茶艺每一步都有很多讲究。烧水的火候,水烧开的程度,都需要特别把握。不能未烧熟,也不能太过。掐准火候,点茶的效果才会最佳。
“蟹眼”指水烧开,冒出的像蟹眼那样的泡泡的时候。只不过,有的认为这个时候是合适的,有的则认为已经过熟了。蔡襄就说:“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蟹眼”也可能指烧水后面的步骤,在点茶时注汤击拂的时候达成的汤花效果。徽宗《大观茶论》:“......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
理解了这些,就知道长老用的是什么规格来款待赵员外了。
赵员外“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长老待他自然非常尊敬客气,所以要用“点茶”款待,用的也是兔毫盏。兔毫盏主产于建窑,在当时都算是名器。
也许做点茶的过程稍有简化,但做出来的还是那种茶。
***
最初的时候,我还有个误解:既然提到了“玉蕊金芽”,就是茶叶直接泡在盏内的。
明白了“兔毫盏”、“蟹眼汤”的意义之后,就知道不会是泡叶子。由此,“僧家......”那一句就有意义了:因为玉蕊、金芽是绝品好茶叶,所以“僧家制造甚工夫”。这个制造,也许是指僧家自制茶末,也许是指包括茶艺的整个过程。
现在唯一不能完全肯定的是我的第一个判断:“玉蕊金芽”是不是指茶叶形态?
根据一些材料分析(分析过程省略),只能做到“大致肯定”。
***
读古籍时,常有这感觉:随随便便一个用词,一句话,或一首小诗,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蕴含。
想到了翻译。这样的内容如何翻译?
尤其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难度:需要储备的知识太多。
楼主:夏螳螂  时间:2020-08-31 20:07:53


楼主:夏螳螂

字数:3911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8-23 01:19:59

更新时间:2020-08-31 20:07:53

评论数: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