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我的大学 >  《荀子》卷27大略篇诗解12君子至正诚内一心

《荀子》卷27大略篇诗解12君子至正诚内一心

楼主:琴诗书画情易医  时间:2020-08-29 09:44:17
《荀子》卷27大略篇诗解12君子至正诚内一心

题文诗:

君子真情,非穷非达,立志如穷,天子三公,

虽问其政,以是非对.君子隘穷,不失义正,

劳倦不苟,临患难而,不忘席言.岁之不寒,

不知松柏;事之不难,不知君子,无日不是.

雨小故潜,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德之至者,

色泽洽蔼,行尽周备,而声闻远.小人情假,

不诚于内,而求于外.言不称师,谓之背叛;

教不称师,谓之悖逆.倍畔之人,明君不内,

士大夫遇,途不与言.不足于行,其人说过;

不足于信,夸夸盛言.故春秋者,善赞胥命,

诗非屡盟,其心一也.善为诗者,不说不引;

善为易者,不占不卜;善为礼者,不相不辅,

其心同也.心一迹异,情通有无,诚通宇内,

君子心诚,言行合一,表里如一,内外一贯.


【原文】
君子立志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1>,以是非对。
〔注释〕
<1>三公:辅助君主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各个朝代名称不同,周朝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见《书·周官》)。 正:通“政”。
〔译文〕
君子树立志向好像陷入困境一样不能变通,即使天子、三公询问政事,也根据是非来回答。
【原文】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注释〕
<1>细席:当为“絪席”之误,即“茵席”,褥垫。
〔译文〕
君子穷困而不丧失志气,劳累而不苟且偷安,面临祸患而不背弃平时坐席上说的话。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没有一天不在这样。



【原文】

雨小,汉故潜<1>。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2>,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3>,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

〔注释〕

<1>汉:汉水,在今陕西、湖北省境内。 潜:潜水,是从汉水下游分出的流向长江的河道,有人以为即今湖北潛江县的芦洑河。 <2>《集解》作“箸”,宋浙本作“著”,同。 <3>问:通“闻”[wèn 音问],声誉。

〔译文〕

雨虽然小,汉水却照旧流入潜水。尽量收罗微小的就能变成巨大,不断积累隐微的就会变得显著,道德极高的人脸色态度就和润,品行完美的人名声就传得远。小人内心不真诚却到外界去追求声誉。


【原文】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1>,明君不内<2>,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注释〕

<1>倍:通“背”。畔:通“叛”。 <2>内[nà 音纳]:同“纳”。

〔译文〕

说话时不称道老师叫做反叛,教学时不称道老师叫做背离。背叛老师的人,英明的君主不接纳,朝廷内的士大夫在路上碰到他不和他说话。

【原文】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1>。故春秋善胥命<2>而诗非屡盟<3>,其心一也。

〔注释〕

<1>诚:通“盛”。 <2>《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对《春秋》进行阐明、解释的主要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战国秦汉时,人们引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中的话,往往也统称《春秋》。此文说“《春秋》善胥命”。实指《公羊传·桓公三年》所说的:“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胥:互相。胥命:互相约定。指诸侯相会时不举行歃<sh4 煞>血<会盟双方为了表示信誓而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口旁>的仪式来订立盟约,而只在口头上互相约定。善胥命:指赞美这种重信用而轻形式的做法。 <3>《诗》:见第一篇注。《诗》非屡盟:指《诗·小雅·巧言》所说的“君子屡盟,乱是用长”(诸侯屡次立誓言,祸乱因此愈增添)。

〔译文〕

在行动上不够的人,往往言过其实。在信用方面不够的人,往往夸夸其谈。《春秋》赞美互相之间口头约定,而《诗经》非议屡次订立盟约,他们的用心是一致的。

【原文】

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1>,其心同也<2>。

〔注释〕

<1>《礼》:见 第一篇注。 相<xiàng 向>:辅助行礼。 <2>其心同:指他们都认为这些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身教。

〔译文〕

善于研治《诗》的人不作解说,善于研治《易》的人不占卦,善于研治《礼》的人不辅助行礼,他们的用心是相同的。

楼主:琴诗书画情易医

字数:1792

帖子分类:我的大学

发表时间:2020-08-25 01:02:48

更新时间:2020-08-29 09:44:17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