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我的大学 >  对《哲学荒野上的跋涉者——对赵汀阳的一些哲学伦理学思想的评论》的评论

对《哲学荒野上的跋涉者——对赵汀阳的一些哲学伦理学思想的评论》的评论

楼主:举高高5173  时间:2020-09-13 08:39:28
(第一部分,总共四部分)

引子:在哲学之外

国人都比较谦虚,真正的大师尤其如此。据说,赵汀阳是国内敢自称是“哲学家”的少数哲学学者之一,这似乎有违我们的文化传统。但我想,这种 “狂妄”肯定不是他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足够的自信。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哲学家”这个不是一般人所能问津的光荣称号在他眼中并不是一种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对应于学术体制的名称,而是一种符合“哲学思考”这个古老含义的自我意识的映射。不管怎样,提到中国的伦理学而不提到他的名字,还真是不行。
(1、第一句话中,前半句这样说大致是可以的,因为这种通常情况下随口带出来的话,尽管似是而非,但它不会被细究,放在生活里也是不值得细究的一句话,何况它本身还包含了一部分事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满招损,谦受益”这些古训广为人知的事实能够为它提供一些佐证,它们既是教育警示又是行为规范,它们教导人选择谦虚;单看前半句话,人们可以睁只眼闭只眼接受它,它是虽然不够谨慎但也人畜无害的傻白甜,但连上后半句一看,才知道它是有备而来,话锋一转,立刻露出真实面目,原来它是为后半句的独断作铺垫,如不细想,读者的逻辑很容易被不知不觉带进沟里。后半句直接表达的含义是真正的大师尤其谦虚,即“真正的大师一定是(更大程度地)谦虚的”,这里面的问题不少,其一,它强行将“大师”资质与“谦虚”问题混淆,在还未考察资质的情况下,独断地用“谦虚”作为一票否决项,但这个标准并不合理,是否为“大师”更多与自身某专业或综合能力有关,且能力的大小摆在那里相对容易评判,而“谦虚”问题更为复杂,它大致要求不仅内心谦虚而且表现谦虚、同时别人也能感受得到他应有的谦虚,这里对分寸和度的把握要求较高,合格的“谦虚”不仅需要被鉴定人的内外一致谦虚,也需要鉴定者懂得客观评判,不懂的人或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行为是否“谦虚”可能作出不同的鉴定;其二,谦虚既不是理所当然的最高道德,也不是唯一道德,它并不比实事求是等品质高多少,当谦虚和实事求是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师如果选择实事求是地表达,毋庸置疑他仍然是真正的大师。 其三、“真正的大师一定是(更大程度地)谦虚的”与真实情况不符,李白、鲁迅、毛泽东毋庸置疑都是真正的大师,但肯定不能说他们尤其“谦虚”。后半句间接表达的是“不谦虚的一定不是真正的大师”,而“狂妄”的赵汀阳是不谦虚的,作者用这句话的言下之意表明观点,赵汀阳不是真正的大师。
作者首先以“谦虚”问题着手,指出赵汀阳不是真正的大师,而且作者此刻站到文化传统的立场这边,不知道作者当真是维护传统的人,还是将传统作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权宜之计。从常理上推断,赵汀阳能够自封比肩古代先贤的光荣称号,自信一定有其出处,所以作者就需要从这些出处中找到破绽,以剥夺赵汀阳自封的光荣称号,并且作者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
粗略地看一下,迄今为止,赵汀阳所出过的书还是蛮多的(虽然有些收入书中的文章叠床架屋)。1989年,他首次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美学和未来的美学》一书;1992年,专论知识论和存在论的《哲学的危机》又由这个有名的出版社推出;1994年9月,构成了他的思想核心的伦理学著作《论可能生活》终于在三联书店问世;此后,《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思想功夫》、《直观》、《没有世界观的世界》等陆续由各个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值得一提的是,《论可能生活》在2004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修订版,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了他的伦理学理论。此外他还有几本与其他人的合著及一些有影响的论文。
(2、“有名的出版社”“终于在三联书店”,有名可以和无实联系,可以理解成赵汀阳首次出版作品时会看重出版社的名气,也可以理解成是作者下意识地随口表达,能够肯定的只有一点,作者对各个出版社的名气大小非常了解,知道谁有名谁一般般,可能作者自己也出过书。对于这些容易造成莫衷一是理解的词句,读者很难靠字面含义准确把握作者的用意,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只有别人把相同的词句用在作者本人时,作者没有任何不适,才能说明作者施于人的非己所不欲。)
看过赵汀阳的书的人或许都有这种印象,他的话语方式有明显的“去西方化”特征,用陈嘉映的话讲就是“说中国话”(见陈嘉映《哲学的用途――致赵汀阳》)。这种表达首先让人没有阅读障碍,不需要高度紧张地理解字词就能直面他所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首先就有阅读快感,让读者少受了一道欧化语句折磨的罪。一般来说,很欧化的哲学著作(不管是中国人写的还是老外写的),要想让读者理解,首先必须让读者进入作者的语境,这语境既包括问题所提出的现实政治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学术背景等,还包括他的话语方式所要求的相应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模式――你只有先适应了他的话语方式才能顺利地进入他的问题场域。而很欧化的哲学著作显然与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不太一样,因此这背后的思维方式与理解模式的歧异而带来的阅读障碍也就使许多人看着哲学书特累,为了合理化自己不看哲学书的行为,只能以“哲学无用”来为自己辩解。
(3、世界上有很多人,可能有的人会这样辩解,有的人不会去辩解,不会去合理化。不看欧化的哲学著作的欧洲人,就无法用这个理由来辩解。)
这样的一个圈套被赵汀阳绕开了。他的东西没见那种这个斯基那个格尔曰如何如何的废话,而是像陈嘉映所讲的“不在各种学说的夹缝里兜圈子,直赴问题本身”(见陈嘉映《哲学的用途――致赵汀阳》)。具体的文章风格就是,一上来就把哲学史上或现实中的一些需要上升到哲学层面来思考的问题拎了出来。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读者无法不受到他的刺激,就像是躺在床上看书,你如果是读一本从概念到概念,名词术语满天飞的书,那么几分钟你可能就睡着了――这种书哲学专业的人看着都累,更别提其他人了。但看赵汀阳的书,你可能不仅无法睡着,反而有可能被人刺得一跃而起,浮想联翩。他就是要狠狠地刺激你,不管你是想骂他还是感谢他启发你,他都强迫你思考――强迫你像他那样无所顾忌地思考。
读者的这种反应好像被他捕捉到了。在《论可能生活》的修订版里赵汀阳毫不顾忌地说道:“如果一种哲学观点不够极端,就必定是些废话。为了保留优点,只能同时保留缺点,因此,我保留把真理恶狠狠地说出来的风格。”[1]这种风格倒确实是哲学的风格。了解哲学史的人都知道,本来好端端的,非要弄出个什么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二元对立的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啦,那么极端干嘛,它们不都有些道理但又不全是真理嘛?世界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更是复杂的,显然,无论哪种理论、观点、思想体系,都不能说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和解释世界。但一种观点的合法性有效性必须进行论证,必须保持其逻辑的自洽,于是不断扩大自身的能指,终于走向极端。而如果我们用一般人的眼光,用看待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的眼光去看待哲学的这种特征,那错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事实是,哲学对提供结论,比如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事情就是什么样子只有什么是好的,如果不是说毫无兴趣,至少也兴趣不大。它最感兴趣的是你是如何得到那种结论的?你凭什么这样想而不是那样想,你这样想的基础、前提、理由是什么?你在这样想时,你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它对于你能达到什么结论又有什么妨碍或促进?等等,总之,哲学只是想“训练”你,而不是“告诉”你。哲学一直挺可爱,不像宗教或政治意识形态那样要当什么导师和权威。如果一个人只想要结论而不想质疑、批判和思考,那么他的确不需要接触哲学。
从这点看,不管叔本华、尼采要把“非理性”夸张到什么程度,也不管笛卡尔、黑格尔要把“理性”弄成什么,这些观点对于哲学来说都有足够的理由。如果他们也要学一般人说“人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的确是废话,是无益于哲学思考的废话。他们这么做只是将事物的某一方面加以强调,放大到某种程度,以引起注意,并加以思考而已。这里的功能不在于这种像是废话一样的结论,而是在于思考的过程,这种思考的过程可以告诉人们这样思考或不这样思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换言之,可以让人们看一下自己脚下的地基,看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些想当然的观念是不是有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没有哲学头脑的一种必然。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两千年前提出的哲学问题到现在,甚至到未来都具有意义,而一个已经解决的科学问题,它就已经成为一种“常识”而不需要人们动脑筋去再思考一番了。所以,赵汀阳才要“恶狠狠地把真理说出来”。深知哲学思维方式的人,自然不会太在意他这种风格的“缺点”。因为真正重要的不是他说什么,而是他凭什么这样说。
但“凭什么这样说”恰恰是一个人的思想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方地。“恶狠狠地把真理说出来”如以上所说的对哲学来讲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关健是,你提出一些观点时总有一个东西给你垫底。它往往需要一个质疑和批判的对象作为背景来建立你的“问题域”。这个对象往往比较流行。“恶狠狠”的方式的一个缺点是:它的夸张性容易走向极端,不考虑批判对象赖以成立的理据,因此很容易导致彻底否定,而这种否定因不是建立在正视批判对象的语境上,往往是无效的。另一方面,如果无视批判对象所赖以成立的语境,将它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东西进行批判,那么倒很有可能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在解构的同时一定要有建构,你只要能够成功地解构,哪怕解构后是一片废墟也无所谓,但连根拨掉就是在玩“个性”了,被批判的一定觉得很冤枉,一定觉得是“误读”的结果。赵汀阳的一些话常常能让人从梦中惊醒,说是“醍醐灌顶”可能也不算太夸张,但他的某些结论的确让人不敢苟同,而且往往在一开始就误入歧途。这可能得归结于他的逻辑分析的方法,往往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缺乏一种整体性的观照。他承认是一种“逻辑的非理性崇拜”。看他的书,逻辑推理很严密,但逻辑的弱点就是在按其设定的程序进行演绎时,一层层地舍弃了许多信息,使批判对象的真实面目慢慢模糊,最终成为一个好像是由他来解释的东西。这种推理的结果当然不能说是驳倒了那个被抽掉许多信息的对象,因为它的“显现方式”与赵汀阳把它“显现”出来的方式并不太一致。
(4、文中的“承认”让读者觉得,一是作者分析在先,赵汀阳承认在后;二是赵汀阳认可作者对他的分析,认可作者提出的问题;三是赵汀阳也曾意识到自己的这些问题,并将原因归于对“逻辑的非理性崇拜”。这些都与实际情况不符,严重地误导读者。不知作者是否有意曲解“逻辑的非理性崇拜”的含义,它本是赵汀阳的自我反思,指逻辑是思想依仗的最有力工具,它能够为思想搭建牢固的可以不断延展的结构,离开逻辑,人们无法确定什么是什么,否定了“是”等于否定了“在”,而否定了逻辑就否定了存在;尽管逻辑如此不可或缺,人们却无法对逻辑本身合理性进行论证,因此,不管人们对逻辑的选择是出自天生契合还是别无他法,从根本上讲,这些选择都是“非理性”的信念。显然,作者在这里分析“逻辑的弱点”的时候也忘了,批判“逻辑”仍然需要“逻辑”。)
这些问题出现很多,特别是集中在赵汀阳对规范伦理学的质疑中,对“天赋人权”的批判中,对“普遍主义”的消解中。需要指出的是,他的某些观点正如同他所说的,往往又前后矛盾,这种矛盾绝不是在不同层面上的悖谬,事实上这种悖谬因处于不同层面,并不矛盾,它们还可以和平共处,让人莫名其妙的是他的自相矛盾出现在同一层面上:在一开始时就反对某某观点,后来又肯定它的某些合理性。这些矛盾不止出现在不同的书里,就是在同一本书,甚至同一篇文章里都出现。这恐怕只能怪他的独断论倾向了。尽管有逻辑分析,但这种逻辑分析有时并不严密,跳跃几步就直接得出结论。这种跳跃很费人脑筋。它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读者马上恍若大悟,但却不太告诉读者这种结论的过程以及与其他问题的关系。因此恐怕我们只能是付之一笑,不理会他的“恶狠狠地说出来”所具有的缺点,继续沿着他的方向自己走路。而一个坏处就是他在论述时,往往几步就嘎然而止,让人感觉很不过瘾,混乱无绪。
(5、对逻辑的跳跃,作者在名义上想分别给出好和坏的公允评价,实际上没有做到“说好处就真正说好处,说坏处就真正说坏处”,而是在说好处的时候主要说坏处,作者本应在可以公正的地方做到公正。 )
不管怎样,赵汀阳是当下中国极为重要的一个学者。他的贡献不在于译介,而在于独创性地对哲学领域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他的思考为一些哲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他的“回归哲学传统(古希腊和先秦)”的呼吁和实践不仅切入了这个时代的现实,而且是对哲学本来含义的一种坚守。他的破除意识形态框框的“无立场”方法相比国内诸多被意识形态束缚的学者,要清醒和独立得多。不管他的观点是如何地让一些人喜欢,又如何地让一些人不舒服,他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人。不管他被称为什么“主义者”,或什么“派”的人,对此他可能都会付之一笑:事实上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赵汀阳,一个对意识形态化的思考方式不感兴趣的哲学家。仔细地看一下他的某些思想,和他不板脸孔的言说方式一样,应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需要说明的是,他的思考较为庞杂,我只能在他的一些伦理学观点和我认为必须关注的方面游弋。
(6、除了“说中国话”“直面问题”“独创性地思考”,赵汀阳的“思考为一些哲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作者认为赵汀阳只是提供了思路,并不是解决一些哲学问题的人,也许是为了表达不想拔高也不想压低的公允客观,但是真正的公允评价应该是列举某人没有做到的而有的人已经做到了,或者列举相反方面,所以这里欠缺的的内容不少,一是空洞无物,纯属信口而出的轻率表达,没有例举哪个哲学问题在赵汀阳的参与下被解决,或者即将被解决;二是既然赵汀阳只是提供“重要的思路”,只干了传球的事,那么谁或者哪些人是“临门一脚”解决一些哲学问题的人?三是哪些哲学问题是被彻底“解决”了?是否与前面提到的“一两千年前的哲学问题到现在、将来都有意义”相互矛盾?另外,看到前面的“混乱无序”,这里又来个“庞杂”,同时也说比诸多学者“清醒和独立得多”,是“哲学家”,还有思想和言说方式“应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作者将这些词汇加在同一个人身上才是真的让读者感到“庞杂”,尤其让读者困惑的是,一个思考庞杂、论述混乱无序的人,不应该是“无法绕开的一个人”)
一、“无立场”方法评析
有一个语言的悖谬初看似乎让我们伤透脑筋:X怀疑一切,否定一切,那么它也必然要怀疑、否定自己,因为它已被包含在“一切”之中;但如此一来,它既已遭到怀疑和否定,又如何能“合法地”建构自身的逻辑系统,具有怀疑和否定的功能呢?换句话说,它本来想摧毁别人,结果没见别人被摧毁,倒自己先用自己的逻辑把自己给摧毁了。这似乎可以叫“作茧自缚”。比如前些年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你没有中心,但事实上在你这么说的时候,不言而喻的已把自己作为判断的标准而使自己成了中心;你声称要解构一切,但用来解构别人的你本身就是一种建构。非理性主义要拒斥任何一种理性,但这种“非理性主义”在理论建构上本身就是理性的。而初看之下,赵汀阳所津津乐道的“无立场”方法同样是将自己的“无立场”当成了一种“立场”。我们可以套用尼采的那句有名的话这样评论:这种“无立场”简直就是立场的,太有立场了。
(7、赵汀阳详述过“无立场”方法的含义,“无立场说的是所有立场都各有各的用处,所以必须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立场,而不是拒绝任何一种立场”,从中可以清楚得知,它并不是“无任何立场”,而是“面对不同的问题,无任何固定的、价值优先的立场”,与作者所举“X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有着根本区别,如要进行类比,应是“X怀疑一切固定的、价值优先的观点,否定一切固定的、价值优先的观点”,即“在X眼中,不是没有观点,而是没有固定的、价值优先的观点”,而作者所举例子中,“X怀疑一切观点、否定一切观点”,也即,“X眼中没有观点”。)
但细细思考,我们会发现,我们走入了语言的陷阱。这倒不能归罪于语言,而只能说明我们在这样想时,实际上离哲学思维还十分遥远。这种悖谬并不发生在同一层面。还是以“X怀疑、否定一切”为例来分析。当我说X要怀疑、否定一切时,我并不是先验地设定了X就不可以怀疑和否定,而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被怀疑和否定,这一点也不意味着X就成了判断的标准。也就是说,在我的语境中,X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方法,而不是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这样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可以针对一切,包括对自己的反思。因此,第一步,“X怀疑、否定一切”的命题已经成立。当我这么做了以后,我可能会建构出一种怀疑、否定的理论(如后现代主义)来强化X,为它提供理据,那么在这个时候,我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仍然可以对已经成为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的它进行怀疑和否定。注意,经过这种历时态的演变,X仍然不是(至少不全是)那套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也即它对“一切”的怀疑和否定虽然包括自己,但并没有摧毁自己的逻辑,因为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不包括价值判断,自身不是标准,从来不会因为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而导致自己丧失功能。如果我们发现X在不同的命题或语境中并不全是同一个东西,或者能多维地发现悖谬其实发生在不同的层面,就不会在这种语言游戏里绕圈。
(8、否定一切代表没有什么东西不被否定,手头上没有剩下任何东西可资利用,它只能无所事事;它不是有限的反思,而是全盘否定;而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必定要包含具体内容才具备功能,空集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而否定一切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它本身既存在逻辑的悖谬,在实践中也只能是个空集,作者所说第一步的命题并没有成立。
9、悖谬指向逻辑,逻辑是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强化”是遵从先前关系基础上的加强,不是改变先前的关系;“时态的演变”是指时态的改变,不是关系的改变,它们都不能被当作可以让逻辑在矛盾面前起死回生的神药。对于“层面”“维度”等,既然作者把它们作为关键的认识角度和分析工具,就有必要全面论证各个部分的必然关系,例如,层面、维度的划分及原因、层面分层数量、不同层级转化规律(如果存在规律的话)等等,这样才不会“离哲学思维还十分遥远”,也才具备能够合理化的基础。否则,“层面”就像是某个说不清道不明但很厉害的东西,这不是正确思考和讲道理的方式,让人怀疑有将其作为搅浑池水的大棒、产生独断的黑箱之嫌。
10、本段分析求证与所得结论在逻辑上产生矛盾,结论“这种悖谬并不发生在同一层面”,即“有悖谬,但是在不同层面发生的悖谬”,这是作者想要求证的,而在实际求证过程中,“第一步”作为第一层,本层中“X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方法”,X可怀疑、否定一切;“我可能会建构出一种怀疑、否定的理论(如后现代主义)来强化X”作为第二层,本层中“我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仍然可以对已经成为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的它进行怀疑和否定”,X仍然可怀疑、否定一切;显然,作者通过分析求证得到的是,在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中,既没有悖谬发生在同一层面,也没有悖谬发生在不同的层面,总之,并没有悖谬现身,因此无法印证“有悖谬,但是在不同层面发生的悖谬”的结论。
11、“强化”“时态的演变”“层面”“多维”等词语,在作者手中成了具有神秘力量的魔法棒,似乎“全面、发展、联系”的全能上帝也在给他撑腰,用魔法棒一指,A马上就变成了B,一旦有了它们,对事物独断解释起来既轻松又愉快。但是,神秘化“层面”“多维”“语境”等,并不是哲学思维,这些词语并不能撕扯事物本身和逻辑,也不能将其视作可以影响甚至决定逻辑的变量,因为一是与观察地点和言说角度相关的“层面”“多维”“语境”等的改变,并不改变事物本身,二是在“影响”或“决定”中发挥作用的仍然是逻辑的力量。)
很显然,这种分析仍然可以适用于赵汀阳的“无立场”方法。按他自己的解释,“无立场地看问题就是从X看X的要求(老子原则),并且从X的系统底牌看X的限度(元观念分析),最后超越对任何观点的固执,直面问题本身,当然这不是说,最后只看见问题而看不见观点,而是所有的观点都从‘决定者’退居成为材料,该什么地方用就什么地方用,适合用在哪里就用在哪里,无立场说的是所有立场都各有各的用处,所以必须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立场,而不是拒绝任何一种立场。也就是说,无立场仅仅是剥夺任何观点的绝对价值或者价值优先性,在什么地方该用什么立场要由问题说了算,而不是由某种固定的立场说了算。这是‘观点贬值原则’或者‘观念的去政治化原则’,没有什么观点或者主义可以成为思想的执政。” [2]总之一句话:“思想的最终判断如果是有效的,就只能是哲学性的,而哲学的判断如果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它是在意识形态之外的反思活动,即无立场的批判――无立场所要求的是:方法高于立场。” [3]
赵汀阳将自己的这种“无立场”方法称为一种“新怀疑论”,它脱胎于苏格拉底、老子、维特根斯坦等人。他为此提供的理据是:“思想要成为彻底的,就必须可以在整个思想空间中贯彻怀疑论态度。怀疑论并不怀疑确定的事实,但是怀疑论不信任任何一种信念。一种信念并不比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信念更加可信,信念只不过是意见,而仅就意见本身而言,我们无法决定它是否可信,因为,信念的根据是心理原因而不是思想理由,这决定了信念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真理,我在心理上相信某种东西并不意味着我在思想上承认它,所以我总能怀疑它。” [4]其实这样说还算不上充分,之所以要“无立场”,是因为任何一种固定的立场都是对事物真相的一种遮蔽。方法的缺陷首先在于它无法建构一个整全性的体系来应对那个整体性的对象。换言之,认识对象虽然可以在某种背景的烘托下凸显出来,但不过是我们有意识地加以人为概括的结果,它实际上深深地嵌在整个背景之中,抽离背景的认识与观照总难免导致其失真。正因为整个世界的事物相互缠绕,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完整地捕捉到它。我们作为认识工具、解释工具、规范工具的任何一种理论、思想体系,仅仅是在某个角度、某个层面、某种方式去看待和解释世界而已,它所映射出来的东西并不等于世界的真相。这里当然不是相对主义,而是说,这些不同的理论、方法、思想体系并没有绝对的真理或谬误之分,只不过是在哪种背景下谁更能接近世界的真相,谁又能错得更多。
(12、不管是谁,如果只挑他表述的极少几句话,这几句话离开了它的监护人,“算得上充分”还是“算不上充分”,都由挟持它的人根据自己的目的说了算。赵汀阳说的是立场与反思,作者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相对与绝对;赵汀阳说的是考试做题不能因为感觉良好就忘了检查验算,成绩是以标准答案而不是以感觉为准,作者说的是老师无法得知试卷的标准答案,所以给出的成绩并不代表学生的学习水平;赵汀阳说的是需要好好起步开头,作者说的是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没有与世界的真相对应、而不过是作为一种认识、解释、规范世界的企图的理论、思想体系也就是赵汀阳所说的“意见”。意见而已。首先从认识的结构上看,认识乃是主体以其“主体认识图式”对世界的一种审视,因此不管“主体认识图式”的内容如何地客观,它都具有主观性,根本不能与认识对象的存在本身对应。换句话说,认识对象的显现方式有无穷多,而“主体认识图式”不可能穷尽,既然如此,那么只有考究了所有显现方式才能综合地得出认识对象的全貌,而这与“主体认识图式”在逻辑上并不等值。因此,每一个理论、思想体系都有它的论域,越出这个论域则将无效。任何一种立场都因自己固定在了某个角度、某种论域却要宣称自己的解释是唯一正确的解释而沦为一种独断论。而最要命的是,任何一种理论、思想体系都有放大自身的能指,在具体的基础上抽象化自己的所指的倾向,它的逻辑演绎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本来只是在某个论域、某种角度上才有意义的它,为了逻辑的自洽和和进行规范,非要把它根本不能起作用的领域都囊括其中。这种意识形态化扩大、变异的不仅是认知,而且是价值判断,它要冒充为唯一真理认为世界就是它所看到的那个样子。这种“有立场”的方法就不仅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有歇斯底里的霸道特征,它通向的是专制,是消灭思想而不是在进行思想。
(13、作者曲解了赵汀阳所说的“意见”,赵汀阳表述的“信念只不过是意见,它的根据是心理原因而不是思想理由,我在心理上相信某种东西并不意味着我在思想上承认它”中,明确指出意见并非来源于思想,与作者解读的“理论、思想体系也就是赵汀阳所说的意见”有根本区别。)
这方面的问题广泛地出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立场首先就先验地设定。此后当然是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了。这与其说是在思想,倒不如说是在侮辱思想。虽然“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喊了这么多年,但还真没见多少能唾弃主义而直面问题的。派性斗争如此复杂,如此令人可笑,以致连不在同一个层面相遇的不同价值都可以拿来相互否定。而这样的“立场”一次次地让“主义者”侮辱“主义”,以致什么东西拿到中国来都变了样,此后就臭名昭著。这方面既有“主义者”朝“主义”泼脏水的原因,也有“主义”自身的原因。
(14、冒充唯一真理的有立场的方法本就害人,在外国害外国人,到中国害中国人。单从最近百多年的历史看,不管是外国人信奉原汁原味的主义,还是中国人信奉变了样的主义,都有过给人类造成浩劫的深重教训。
在拿到中国来之前,这些主义是原装的主义,包含着原装的先验立场,在外国一出现就应该被唾弃;还有一些国外的主义,并没有被拿到中国来,它们导致的问题只存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同样,也不排除一些在国外已经臭名昭著的主义,拿到中国之后,正是因为变了样,才让它的负面影响得到缓解。)
从前者的角度上讲,任何一种“主义”都具有其内在精神,但它并不一定能获得“主义者”的精神世界的呼应。换言之,由于“主义者”的素质,“主义”无法和“主义者”获得一种同构性,无法进入“主义者”的价值本体。而由于任何一个“主义者”在解读“主义”时已经以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对“主义”的语符进行了编译,隐藏在语符中的价值信息就有可能失真。当这种失真不断地被放大时,“主义”将变形。比知识结构更能扭曲“主义”的是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它们就像是一套编码的思维的程序,先以文化心理删除掉“主义”曾经的文化指令,后以思维方式将“主义”模式化,无视其语符的价值信息而将它纳入一个既存的逻辑体系。在此意义上,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不变而仅仅是“主义”语符的变异并不能取消不同“主义”之间编译后的同构性。“主义者”可以自如地在它们之间游弋,因为如果“主义”语符的价值信息不进入他的价值本体,“主义”便仅仅是一个语言游戏,它们分沾了“主义者”由既定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所赋予的属性,在它的指令下遭到编译,丧失了各自的特征。而非常明显,任何一种主义都隐含了影响人、改变人的精神结构的指令。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对世界的重新编码,借助于对世界的解释、规范以及对人的精神的整合和对人的人格结构的改造,它非常容易将其语码所代表的内涵转化为人的存在属性,并以其事实判断作为存在于人思维结构中的世界而取代现实的世界,以其价值判断重新设计人的情感反应模式、对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道德的基本态度,从而通过人这一中介实现了对与其语言所指与能指不相容和相互排斥的世界的颠覆。这样,这种主义便已不是要把握世界,而是要企图规范世界、控制世界,使世界按其意志而有序地进行演绎。存在于它的语符深处的内在指令天然地具有了意识形态的渴望,它具有了排它性,并随时准备冒充为唯一真理而迫使其它解释世界的体系向它俯首称臣。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主义者”与“主义”结合,“主义”所允诺的价值便只能与它的存在理由同归于尽。
(15、如果将拧开瓶盖喝水的整个过程用力学分析展示出来给非专业所需的一般人看,即便是有人嫌弃它无聊繁琐或者故意卖弄,但没有人怀疑这种展示的科学合理性,至少这样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目前人类对大脑运转机制、思维意识和精神世界的研究成果,尚不足以支撑解释认知、学习的具体细节,更无法详细阐明精神世界点滴构建的过程。而以上化简为繁的描述,不仅分析方式方法可靠性存疑,得出的结论也多处矛盾。
16、像作者所说,任何一种“主义”都具有其内在精神,内在精神不会也不应该随着人们的观点不同而发生变化,那么,“主义”也属于一种客观的认识对象,按照作者自己的逻辑 ,“因此不管主体认识图式的内容如何地客观,它都具有主观性,根本不能与认识对象的存在本身对应”,作者应该能够理解,即便“主义者”的素质是世界第一,只要他不是该主义的提出者本人,他都不能与主义的存在本身对应,也无法与“主义”获得一种同构性,无法让“主义”完完全全不走样地进入他的的价值本体,但是作者在这里却将原因仅仅归于“主义者”的素质不高。
17、知识结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等恰恰是人的主观性和局限性的具体原因和体现。局限性决定了人不只是在编译“好的”价值信息时才会失真,而是在编译“不好的”信息时也同样会失真;主观性也天然决定了世界上每个人各不相同,人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对于拿到中国来的各种“主义”,一开始人们并不认识它,因此需要一个学习理解掌握、消化吸收后为我所用的过程,某些方面与在学校学习类似,学生用的教材一样,老师讲解的内容一样,但每个学生考试成绩并不一样。“隐含了影响人、改变人的精神结构的指令”,这些指令让一部分人某些时候去“颠覆”“渴望”“控制世界”,同样也让一部分人某些时候去做“真善美”的事。有些问题到了中国后情况发生变化、数量也相对较多的确有其原因,但通过作者的分析并不能找到真正原因,作者只是批判了一个应该被“无立场”分析研究、但并不值得批判的人在学习、理解、认识上存在天然局限和区别这个客观事实。或者说,按照作者的逻辑,这是“素质”高和低的人都会不同程度面临的客观事实;相当于给成绩不论好坏、分数在99分和0分之间分布的学生分析得不到满分的原因,未结合各个分数段的不同情况,只是隔靴搔痒地给所有人找出“因为每天学习时间少于24小时”的同一个原因。
18、在读者刚看完“由于主义者的素质不高,“主义”无法进入主义者的价值本体”的说法,还没开始消化的时候,“任何一种主义都隐含了影响人、改变人的精神结构的指令,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对世界的重新编码,借助于对世界的解释、规范以及对人的精神的整合和对人的人格结构的改造,它非常容易将其语码所代表的内涵转化为人的存在属性,并以其事实判断作为存在于人思维结构中的世界而取代现实的世界(主义进入了“主义者”的价值本体)”又出现了,刚说完因为素质不高就阻止了“主义”进入“主义者”价值本体,马上又说(主义中的)指令进入“主义者”的价值本体“非常容易”,而且素质高低不论,显然前后矛盾。)
从这种意义上讲,赵汀阳的“以X看X”的“无立场”方法无疑具有一种真正的哲学精神。这种立场能以宽容对待世界,尊重自由和多元。在许多人纷纷戴上有眼色镜时,他摘下了有色眼睛,以平常的眼光去看这个本真的世界。这种“无立场”方法不仅拒绝了话语霸权,而且清除了话语所具有的专制指令。无怪乎他敢自称是“哲学家”。
二、可能生活如何可能?

楼主:举高高5173

字数:12573

帖子分类:我的大学

发表时间:2020-09-09 17:32:31

更新时间:2020-09-13 08:39:28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