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2019年得书日记

2019年得书日记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1月04日,星期五,晴
赠出9本。有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一百项中华发明》、《刘罗锅断案传奇》、《历代小说选》第一册上下;北京出版社的《智慧的花朵》(一);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叶绿花红》、《海洋的秘密》、《到宇宙去旅行》、《趣味动物学》。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1月13日,星期日,雾
20190001.《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编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1992年5月第3次印刷,33,801-85,800,定价18.70元(精)。
这些天读《资治通鉴》及相关书籍,我发现胡三省的注释相当有用。以前只读大字正文,越看越蒙,这次正文注文都读,注文常常提示前边哪段为后边的什么什么“张本”,让读者注意,读到后边那个地方时,自然想到前边说过相关事情,不乱。按这种方式读,《通鉴纪事本末》就没什么价值了。
读《资治通鉴》,让我常常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上下五千年》这套历史科普读物。小学时,我有一本《上下五千年》的上册,很喜欢读。有个教历史的老师,水平实在是不高,她曾说“二万五千里长城”,我说应该是“万里长城”、“二万五千里长征”。她听说我有《上下五千年》,还借去看了一段时间,不知对提高她的历史修养是否有帮助。
我小学时读的那套分上中下三册,再早的分五册,三册那种后来又有带盒的,后来又有了精装一册的,就是今天买的这本。
今天我在旧书摊,发现这本《上下五千年》挺新的,封面相当鲜艳,还带彩图,价格也不贵,所以尽管我有一套五册的平装版,还是买了这本。
书中插图的质量比平装本稍差。




20190002.《 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2014年10月第1版,2015年6月第1版第5次印刷,定价80元。
我常常感叹港台地区和韩国、日本的书的质量好,纸张嘎嘎的,很多平装书不锁线直接胶装,也不裂脊。而大陆的很多书,非要用飘轻粗糙的那种纸,硬,把书翻看时,书脊受到很大弯矩。加上无线胶装的质量不行,稍厚一点的书很容易被掰成两半,而且很难修复,让人遗憾。
像这本书的纸张、印刷、装帧等都非常好,简直就是出版印刷的典范。这本书能做好,别的书怎么就不学学呢?所以,我看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不好好做。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1月27日,星期日,阴
20190003-20190005.《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原著者:兰陵笑笑生,校订者:梅节,注释者:陈诏、黄霖,发行所:里仁书局,西元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初版,西元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五日修订一版,西元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日修订一版二十九刷,参考定价:漆布精装三册共1380元。
九十年代初,估计是1991年或1992年冬天里的一天,我在我家东边邻居老闫家看到一本《西游记》,繁体竖排,带插图。他家常有一些很高级的书,比如后来我在他家看到过巴尔扎克的小说。我趴在他家炕上看了半天,但那时我才念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认识的字不多,囫囵吞枣。有印象的就是“不提”两个字——古代小说常有这两个字。估计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后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找这个版本的《西游记》,那年买了一套上海古籍的,字体比我记忆中的小——可能是因为我长大了,且印刷的不好。
从那时起,我就十分期望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1995年,我手里有了十块钱,这属于巨款啊。在一个书亭中,我发现有岳麓书社的四大名著。又稍稍攒了一段时间,花了十三元钱买了本《西游记》。很快读完了,这是我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开始。
后来又攒钱,陆续买了那个书亭的四大名著中剩下的三本,并读完了《水浒全传》。《三国演义》属于文言文的,读不大懂。《红楼梦》的情节既不神奇也不激烈,读不进去。有个同学跟我讲三国中的武将排名,我听得懵懵懂懂,好像上了高中才读完《三国演义》。而《红楼梦》,一直想读,但读到五六十回就再也扛不下去了。
2012年,我读完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金瓶梅词话》,除了读完这套书本身,我还有两个收获:1.这种反映小人物世俗生活的“世情小说”也挺好看的,不必那些英雄传奇差。2.读古代小说,哪怕是非常通俗的白话小说,也要读带注释的,否则你都不知道你没读懂,当然,有注释也不一定能读懂。
再读《红楼梦》,就很容易了,而且还读了原来一直读不进去的《儒林外史》。四大名著和《金瓶梅》、《儒林外史》都是中国古代超一流小说,可并称为“六大名著”。
后来又读了一些助读,我了解到《金瓶梅》的版本体系,我读的那套属于“词话本”,还有“说散本”。上网买了香港天地出版公司的《会评会校金瓶梅》一套六册,彩色套印,但不喜欢,后来送给一个在我们这读研究生的哥们。又淘到一套香港三联书店的《金瓶梅》,这实际上就是齐鲁书社出的以前大陆唯一一套足本整理版的《金瓶梅》——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一套足本《金瓶梅词话》打破了这个记录。后来有淘到一套齐鲁书社的《张竹坡批评<金瓶梅>》。这样,我接触过好几种版本的《金瓶梅》了,我拥有的可能比某些图书馆都多。
快过年了,我媳妇带孩子先回家,今天我送她们到火车站,看着她们大包小裹地进站,我真想也一起走。但工作在身,哪能啊?坐公交车到中山公园,逛逛旧书摊缓解一下思乡之情。看到一家卖这套书。它做的真好,那纸张、印刷、装帧,都非常棒。看到第三册的版权页,有手盖的梅节印章,“倚枝看鸡心”(?啥意思?)可以看出不是印刷上去的,这是这套书为正版图书的主要标志,再结合其他方面可知,正版无疑。买了。
这套书的优点在于足本,纸张印刷装帧好,至于注释,其实不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陶慕宁的好,更不如岳麓书社的(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好。我说的好,是指详细和深入。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经请教相关专家,印章文字应为“倚枝看鸡虫”。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2月16日,星期六,晴
由于过年——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盛大的节日,我有日子没买书了。昨天大连下雪,今天阳光明媚,虽说还有点冷,但和过年放假那几天比,暖和多了。趁着这好天气,我到中山公园走走,买了一本书。
20190006.《雷雨》,曹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3,200册,(精装)定价2.80元,实价4元。前环衬页有“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的藏书框章和一个“范□□”章。
要说中国现代戏剧作品,我觉得老舍的《茶馆》当排第一,但要说剧作家,无论从影响力还是从名作的数量来说,无疑曹禺是最优秀的。
我看过话剧,总的感觉是挺没劲的,演员们说话拿腔拿调,表演做作,真不如联欢晚会的小品。但话剧是外来的,按一贯的价值观来说,似乎挺高雅,附庸风雅的人不能不看。既然欣赏不来话剧表演,看看话剧剧本也是不错的选择。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名作,中学语文也有选段,大家都很熟悉。我读过原著,也看过电影,就内容来说,没有必要买一本,但是这本书的插图很漂亮,色彩鲜艳而传神,就是因为这些插图才买的这本书。
从中山公园出来,坐101到马栏广场,交水电费。往家走时,看见一棵树上落着好几个喜鹊。大连的喜鹊就是多,上大学时,从我们寝室到后来落成的综合教学楼,这短短的路程就能看见56个喜鹊窝——我数过。如果按这个比例折算,全校当有150个喜鹊窝,如果按每个窝中两个喜鹊计算,则光大连理工大学就得有300只喜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沈阳的乌鸦。那年我在沈阳站外边,抬头一看,我的妈呀,天上全是乌鸦,估计至少一百只,一大群,如果飞得低,那绝对能完美诠释“遮天蔽日”这个词的含义。
据说乌鸦和喜鹊都是食腐动物,但乌鸦羽毛颜色较为单一,而喜鹊有黑有白,相对漂亮一些,而且叫声清脆,所以喜鹊比乌鸦更受人欢迎。但又有常和“羊羔跪乳”相提并论的“乌鸦反哺”的说法,说乌鸦也懂孝道,所以乌鸦也不完全是反面的,似乎还有一些更高层次的价值。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2月22日,星期五,晴
20190007.《365页知识童话》,鲁克主编,刘泽岱插图,李宁业装帧,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1-10,000,定价24.90元(精)。后环衬页有“广州购书中心购书纪念章”。

大约是1991年的夏天,我小学二年级的暑假,我们全家去绥中,在新华书店,买了《365夜知识童话》上下册、根据陈强演的同名电影改编的小人书《生财有道》等书和一架地球仪。
也可能是1992年的夏天,我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为什么记不住呢?因为地球仪上还有“苏联”,而苏联在1991年12月25日解体了,所以地球仪生产日期必然是1991年及之前。而我恍惚记得《365夜知识童话》中有些篇目的作者前写着“[前苏联]”(拿不准),二者有矛盾。但销售在生产之后,加上二年级水平的小学生认字有限,阅读能力不强,所以1992年的面大些。
从书店出来,我们还去了一家商店,一个女营业员正在看小人书,就是我刚买的《生财有道》。县城虽小,我们也走了大半天。
1995年我们搬家,发现《365夜知识童话》的上册丢了。后来我外出上学,发现下册也破烂得不像样子,也不知道是谁借看造成的,就这后来也丢了。由于上册丢失得早,所以我对下册内容较为熟悉,很多篇目我还记得内容。
这套童话集精选了365篇带有科普科幻色彩的童话,都是名家名作,相当经典。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无所不有,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真能开阔眼界。比如我就是在《跳吧,青蛙》(11月29日~12月4日)系列童话中,了解到美洲有一种叫犰狳的动物,能团成一个球形。有些篇目内容稍难,比如《发生在“tin”房间里的事》(7月1日),到现在我也不大明白,只是觉得似乎是说英语里“tin”开头的一些词汇和镀锡铁皮有关。
很可惜,这么经典的童话集不再版了,与之同系列的《365夜故事》、《365夜科幻故事》、《365夜儿歌》、《365夜动脑筋》、《365夜谜语》、《365夜新故事》等据说也很经典,也不再版了,不知道为什么。
我一直想再弄一套《365夜知识童话》,但和我小时候一样的上下册很难搞到,特别是品相稍好一点的,所以就弄了这本精装的。精装的除了阅读不方便外,各方面都比平装的好,比如耐存放,有彩插(画风较为质朴)。
曾在大连旧书摊碰见过精装的,但要价昂贵,还没有护封,没买。今天这本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的。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2月27日,星期三,晴
我公司顾问陈老师邀我去他家做客,送我一本带有自传色彩的书:
20190008.《我是这样走来(一九五六-二〇一二)》,中视新飞(大连)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12面6月4日印制。
本书是陈老师的画传,大部分是他各个时期的照片,穿插着相应时期他的相关文章。他来公司时间不长,我们觉得挺神秘的,通过阅读这本书,他对我几乎没什么隐私了,我已经相当了解他的家族、家庭、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甚至心路历程。这个书做的也不错,封面也讨人喜欢。


他家里有几书架书,并一再声明,我喜欢哪本就送我哪本。我突然看到了两本高中物理教材,正是我们上学时用过的那个版本。
以前,我常跟人说,有从小学一年级到拿硕士学位的全套教材。可后来我统计了一下,除了小学语文丢了一本外,高中课本丢得最多。为什么呢?因为我高考后,同学温凯找我借教材,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拿走不少,但后来并没有还给我。陈老师书架上的两本高中教材是他儿子的,他儿子跟我年龄差不多,由于读的是文科,所以这两本物理还挺新的。
今天得到这两本物理书非常高兴,晚上做梦都梦见高中的事了。
20190009.《高级中学课本 物理》第二册(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辽海出版社重印,1995年10月第2版,2000年4月第5次印刷,1-126,218(2000秋),定价6.85元。
20190010.《高级中学课本 物理》第三册(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辽海出版社重印,1997年12月第2版,1999年4月辽宁第2次印刷,1-105,845(99秋),定价5.05元。




我还看到书架上的《巨流河》,以前见过,没读过,只知道巨流河就是辽河,估计写的是辽宁的事,装帧很精美。今天翻了翻,确实不错,陈老师也执意要送给我,让我很不好意思,但盛情难却,还是收下了。
20190010.《巨流河》,齐邦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00,001-10,000册,定价50.00元。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3月02日,星期六,雾
早上,去湾家村附近的银行还信用卡,途经祥和园小区,看见经常在这摆摊卖书的老头又摆摊了。他跟我说,这是年后头一次出来。我看了看,还是年前那些书,在他这买了几本:
2019001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1992年7月第6次印刷,50,001-60,000册,内部发行,定价12.00元。
201900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991年11月第5次印刷,38,001-43,000册,内部发行,定价12.00元。
2019001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1992年12月第4次印刷,30,001-40,000册,内部发行,定价12.90元。
201900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1992年4月第2次印刷,20,101-25,100册,内部发行,定价11.50元。
201900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1992年4月第2次印刷,50,101-25,100册,内部发行,定价11.15元。
这些书均为精装,除了护封略有磨损、个别部分略有损坏外,其他部分均完好无损,连翻阅过的痕迹都没有,有的书签带还处在夹放的痕迹中,一看就知道,它从印刷厂出来后,我是第一个翻阅者。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3月03日,星期日,雾,多云
20190017.《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路遥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0月第1版,1994年2月北京第10次印刷,113400-125400册,定价:(膜)8.95元。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文学名著,描写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的巨大变化,感动了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后来读了柳青的《创业史》,据说以前很著名,现在读的人少,我分析,因为这部小说描写了农村合作社的建立过程,符合改ge开放以前的思潮,自然流行。而现在不怎么说了,自然读的人就少了。《创业史》的流行与退出,都是社会、政治、经济阶段变化造成的。
《平凡的世界》正和《创业史》相反,它讲合作社的崩溃,搞个人承包制,这正符合改ge开放时期的思潮,所以现在读的人多,它的成功,也是社会阶段变化造成的。
再看具体内容,领导的女儿喜欢主人公穷小子,似乎带点作家意淫的色彩。孙家哥俩的成功,多多少少带点走后门的意思。
尽管如此,这仍是一部好书,读过的人没有一个说不好的。我在上高中时买了一套,记得有一本被弄湿了,不严重,但我还是希望换掉那本。今天在旧书摊碰到有卖第3册的,虽然想不起来是不是这本,还是要了——反正挺便宜的。
到家一看,不是这本,是第一本。再细一对比,发现和我手里那套的第三册还不大一样。
(1)版权信息
二者是同一版,也都是第10次印刷,但一个是1994年4月第10次印刷,一个是1994年2月第10次印刷;4月份的印量87300-97300,2月份的是113400-125400,印得早的累计印量却更大,奇怪。定价也不同。
(2)封面
一个上部印有“本书荣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两行字,另一个却只有“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行字。
(3)内页
一个正文473页,另一个正文475页,稍稍蹿了几行。今天买的这本比原有那本还多了几条横线。
难道是盗版的?那个时候的盗版书可做不了这样的质量,不像。
以下两图是今天买的这本的




以下两图是以前买的那本的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3月10日,星期六,晴、
20190020、20190021.《续资治通鉴》第一册、第九册,(清)毕沅编著,“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1979年6月上海第4次印刷,全十二册定价20.00元。有“旅大第二运输公司教育科参考书”印章。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3月16日,星期六,晴
附.《沙海》第二卷《沙蟒蛇巢》,南派三叔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32.80元。
至此,把南派三叔出的小说凑齐了,我媳妇短期没什么新的阅读需求了。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3月17日,星期日,晴
寒冷的冬季彻底结束了,一年中最好的时间段——春分到夏至即将到来。今天风和日丽,早上出去买菜,连羊毛衫、马甲之类的衣服都不用穿了,人们大多跟我一样轻装上阵,有的还活动活动胳膊腿,少穿几件衣服,关节立马灵活多了。
菜市场边上的那个修鞋摊又堆着一些书,有几本还在口袋中,肯定是这几天有人卖给他的。有个人拿着几本书要买,说:“还是老的好,现在净瞎做。”我一看,有本菜谱,那人正和修鞋的老头讨价还价。
我翻看口袋中的那堆书,看中一本,问价,修鞋的老头犹豫着不知道卖多少钱合适,我说:“给你两块钱吧。”他同意了,买菜谱的人却不乐意,“别人给你两块钱你就同意,我这个就不行?”我说:“这书不值钱。”“那我挑的就值钱?”在旧书摊常见菜谱,一般还真都卖得挺贵,当然我没好意思说。
20190022.《汉英·英汉起重运输装卸机械分类词典》,大连起重机器厂编,童公和主编,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1993年4月第二次印刷,1-2500,定价25.00元。
那年我们编写“工程机械系列双向词典”,曾邀请童公和过来交流,他拿着这本《词典》,说出版年头较早,手里没有更多地样书了。今天这本好像库存书,全新,比童公和那次拿的那本还新。
技术类词典有个通病,就是收录有甲词条,有乙词条,还收录有甲乙组合的词条。比如,有“小车”和“抓斗”两个词,却还有“抓斗小车”这个词,这可能和词典的体例有关系,但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出“抓斗小车”这个词头了。今天这本词典就有这个毛病。尽管这个毛病费纸,但也有点好处,就是查词方便,不用翻两个词再自己组合。
这本词典前言中致谢的人中,周学镛、郭永兴都是我的老同事,没想到早在1992年他们就是高级职称了。
回到家,突然发现窗外有只黑白相间的猫,挺干净,不像是野猫。它下不去了,我想把它弄进来再从楼梯放出去。做好准备,打开窗户,说:“你快进来。”它就真的跳上窗台了,好像能听懂人话,这让我想起《怀念狼》中那只给人脑袋按摩的猫。我去抱它,它却一转身跳了下去,再一找,不见了。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浅碧桔梗 2019-03-17 19:18:01
1995年,岳麓书社这一套,我也有买,当时初中。这一套书叫做: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
现在还有卖的呢。不过质量不咋地,比如标点符号常常只有起引号没有收引号之类,字也小,还没有注释,唯一的优点是便宜。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3月07日,星期四
送给同事两本书。
《儿女英雄传》上下册,文康著,松颐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00,001-30,000,定价2.85元。编号20150060、20150061。
由于前几天买了套挺新的,就把2015年买的那套送出去了。
这个小说还算有点名气,但没什么意思,也就前半部还行,从大家合伙诓十三妹下山,十三妹上当开始就没劲了。从十三妹跟老安家去北京开始就越发无聊了,完全可以压缩成几百字当做结尾。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3月25日,星期一,晴
上周五下午收到“丰巢”短信让去取快递,我就知道是苗老师的书到了。但是我正在外地,只好求同事帮忙取。今天上班,看到桌子上拜访的邮包,果不其然。
20190023.《风起红楼》,苗怀明著,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1-8000册,定价29.00元。扉页有“魏兴先生惠存/苗怀明/2019年3月20日”著者题赠。
这是一本关于“红学”的科普著作,是一部夹杂着关于小说《红楼梦》逸闻趣事的“红学”史。所谓“红学”,就是研究小说《红楼梦》的学问,一部小说能搞成一门学问,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连著者都觉得有时有些人对《红楼梦》抬得过高。
《红楼梦》从诞生到现在,二百多年,历史并不长,它的研究史时间更短,按理说这个历史好写。可是由于离现在不远,很多相关人员或他们的弟子徒孙都在,稍有不慎就容易得罪人,所以也不好写。
书中介绍了胡适与蔡元培的争论、鲁迅的抄袭问题、周汝昌与胡适的关系、俞平伯与周汝昌的恩怨、学术争论如何变成政治运动等不少公案。著者娓娓道来,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描述得条理清晰,因此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纸张装帧较差。




20190024.《梦断灵山:妙语读西游》,苗怀明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50.00元。扉页有“魏兴先生指正/苗怀明/2019年3月20日”著者题赠。
这是一部关于《西游记》的学术随笔集,简洁,轻松。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人物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品评《西游记》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书中很多篇目可看做打着《西游记》幌子的杂文。




这本小书的质量较好。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4月06日,星期六,阴转多云
还得好一段时间才能亮天呢,我睡得正熟,一阵“咣咣咣”的敲门声把我惊醒,门外有人喊:“快起来!煤气漏了!”我顾不上穿衣服,迷迷瞪瞪地去开门,门外有俩人,说:“煤气漏了,进屋检查!”我还处于半明半昧状态,说:“我自打搬来就没用过煤气,不会漏的。”说着关上了门,正要回去再睡,感到确实有股味,我也瞬间完全清醒了,赶紧把他们让进来。
他们手里拿着的仪器“滴滴滴”地响个不停,客厅、卫生间、厨房、我住的西屋的煤气浓度均超标!张岩在东屋,也起来了,由于她睡觉时关着门,东屋好些。我赶紧把能开的窗户都打开,让张岩马上给孩子穿上衣服,我们要逃离!此时还不到三点半。
各个邻居也都被叫醒了,大家在楼道里面面相觑,惶恐不安。穿蓝衣服的是煤气公司的,他们说:“煤气浓度不足以爆炸,但可能引起中毒,赶快下楼到外边去吧。”
我们敞开着门窗,下楼。看见全身披挂的消防队员跟在蓝衣人后边,事大了。在楼下,通过工作人员和邻居的讲述,我弄明白了。原来有一家人睡觉时,闻到浓烈的煤气味,报告给了煤气公司,一验,确实浓度很高。现在正在全楼查找漏点,有几户人家不知是没人还是睡得沉,说啥叫不开,还找不到全楼的总阀门,真是愁死人了。
我让张岩带孩子到附近的一家宾馆开个房间,我留守在家。刚才在楼下没注意,也挺冷的,但我不敢关窗户关门,只能裹紧衣服。
煤气味渐渐散去,我以为处理完了呢,可突然一下子味又浓了,赶紧在跑到楼下。原来他们找来了专业开锁的,打开了一户人家,正他家漏的,他家屋里的煤气扩散开,又沿着楼道上去了。幸好我打开了家里的所有窗户,还开着门,还打开了楼道中的窗户,形成了穿堂风,能散得快一些。
还有几家门没开,煤气公司的、110的、居民上上下下,不久,120的也来了,刚刚走的开锁的又被叫了回来,大家想尽办法联系那几家,也不知道什么结果。
天亮了,人们随着散去的煤气一起散去,我也回家,简单收拾收拾东西,下楼,和坐在台阶休息的蓝衣人聊了会,他告诉我说:“小孩别着急进屋。”我又呆了会,出去吃了点早饭,又买了点送到宾馆,给她们母女吃。反正也不想立刻回家,我们退了房,坐公交车去中山公园溜达溜达。
在中山公园的旧书市场,买了本书:
20190025.《北极星》,吴伯萧,作家出版社,196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00001-40000册,定价0.38元。封面、扉页、封底等有“旅大日报资料组藏书专用”圆形红章。
上学时,学过好几篇吴伯箫的文章,它们大多语言清新,层次清晰,感情真挚。但是,那时并不能很好地体会这些感觉,即使有老师教,也仅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背题而已。现在再去看那些课文,往往有全新的阅读体验。所以,我常常收集含有中小学语文课文的书。
今天这本吴伯箫的散文集,一共收录19篇散文加上前序后跋,其中多篇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比如《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难老泉》。最好看的当属回忆延安时期的几篇。书中有大量的题花、尾花,简练自然,富有情趣,和这些散文相得益彰。
毕竟是五六十年前的东西了,这本书有点旧,但今天情况特殊,还是买了下来,做个纪念吧。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4月11日,星期四,晴
送给同事一本:《荀子选注》,天津《荀子选注》三结合注释组,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100,000,定价0.92元。编号20160118。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4月11日,星期四,晴
收到在当当网上买的书两册:
20190026、20190027.《朱有燉杂剧集校注》(上下册),[明]朱有燉著,廖立、廖奔校注,黄山书社,201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139.00元,实价54.20元
学自然辩证法课时,老师讲希腊的那些科学家,大多是有钱有闲有兴趣的一帮人。这些人确实容易成功,如果再加上有水平,几乎可以肯定百分百能有所成就。
这个定理不光适用于希腊,也不光适用于自然科学,对于中国,对于文学艺术方面,也同样适用。比如屈原,刘安,三曹,萧统,萧绎,僧一行(张公瑾的重孙子,听过评书《隋唐演义》的肯定知道张公瑾白显道……)、宋徽宗等,或为皇帝,或为宗室,或为功臣之后,都是贵族出身。贵族不光有钱有闲,还有眼界,这是从社会底层挣扎出来的人所不具备的先天因素。他们在哪一方面努力,往往在那方面能做出点啥来。
明朝也这样,比如编写《救荒本草》的朱橚,是明成祖朱棣的弟弟,明朝的一字王“周王”,律学家朱载堉是嘉靖时期郑王的世子。这套书的作者朱有燉,就是朱橚的儿子,朱元璋的孙子,世袭的周王。朱有燉和他叔宁王朱权,都是戏曲家。
“朱有燉”这个名字太特别了,每次看到或听到这几个字,我都直接处理为“猪肉炖”,就是炖在锅里的猪肉啊。
明朝的亲王,国家给挺优厚的待遇,啥也不用干。同时,怕他们造反,还规定了很多限制,比如不能当官,不能私自出城等。不能当官,就没什么事可做,不能出城,就更闲得无聊,总得找点事干吧,估计这位二世周王天天无所事事,加上明皇室爱看戏的传统,只能靠看戏打发日子了。看得多了,干脆自己写剧本,再由自己家养的剧团表演。
朱有燉共创作了31部戏,人家是王爷嘛,王府自己就搞出版,所以都保留下来了,这和底层出身的作家不同。
看这些剧本,绝大多数题目后边都有“全宾”两个字,什么意思?古代戏曲以唱词为主,不重视对白,所以把对白叫“宾白”,有些剧本干脆不写宾白,让演员自己发挥。朱有燉却挺重视,他的每个剧本都有完整的对白,所以叫“全宾”。
杂剧一般都分四折,有的加一两个“楔子”,朱有燉的却不分折,看着有点不习惯。
本书出注较多,但注释点到为止,不过分地旁征博引,挺适合阅读的。要注的词第一次出现时注释较详,第二次就略注,但说明详见前文哪条,这没啥,可以接受、但第三次出现时完全不注,这就不太好了,这是非逼着读者从头读啊。
全书繁体竖排,唱词中的衬字小一号。纸张、印刷、装帧都不错(精装布脊,红绸书签带),是一部好书。





楼主:袖鼎  时间:2019-10-04 11:16:51
2019年04月13日,星期六,多云
2019002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1994年10月第2版,2009年11月第9次印刷,86,001-91,000册,定价42.00元。
2019002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1994年10月第2版,2009年11月第9次印刷,85,101-90,100册,定价47.00元。
2019003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2009年11月第9次印刷,232,201-237,200册,定价45.00元。

这些年我在旧书摊常常看到《邓小平文选》,了解到版本还不大一样。从我见到的情况可知,最先出版的是《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1983年第1版),即第二卷。然后出版了《邓小平文选(一九三八-一九六五)》(1989年第1版),即第一卷。最后在1993年将这两本再版,增加了一些文章,并改称第二卷、第一卷,同时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形成三本一套版。
经过近三年的阅读,我读完了《毛泽东选集》五卷中的四卷半,觉得还行,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枯燥。《毛泽东选集》中的文章可分为如下几类:
(1)论文。如《矛盾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涉及到哲学、政治、军事等方面内容,这可能对了解毛泽东的思想最有帮助,但较难读。
(2)文件。什么总结、决议、指示、声明、社论、宣言、命令之类,可能对了解当时的历史最有帮助,比论文好读一些。
(3)发言。包括谈话、报告、讲话、采访稿等,挺口语化的,读起来最亲切。
《邓小平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不大一样,好像(1)类较少。待我读完《毛泽东选集》后再试着读读《邓小平文选》。
2005年的这个时候,我快毕业了,作为班长,学院要求我们轮流到学院办公室“值班”,其实啥事都没有,就在那坐着。我在办公室看到一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也没有别的书,就读了起来。有一篇关于严打的,说对严重刑事犯罪者要依法“杀一批”,我感到很霸气,想买一本读。辅导员凌国厚说要送我一套,可是到今天已经过去十四年了,也没个动静,不等了,自己买吧。
这套精装三册,制作得很精良,除了第二卷书籍发白,第三卷有两处钢笔痕迹外,基本全新。在旧书摊还常见到后来那些领导的文选,都是一样的制式,待读完《邓小平文选》后再研究是否购买。





楼主:袖鼎

字数:28583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1-13 22:35:56

更新时间:2019-10-04 11:16:51

评论数:9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