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张国堂有选择地解读《四书》(草稿)

张国堂有选择地解读《四书》(草稿)

楼主:aaicnz  时间:2020-10-06 18:43:27
张国堂有选择地解读《四书》(草稿)
2020年9月3日
如下我开始有选择地解读《四书》,是我读书的心得。我发出来同大家一起讨论。我本着“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目的,希望交到能帮助我修养心性的师友。
我不愿把我自己关入书房著书立说,我喜欢与人一起讨论,这样做学问出错的可能性小些。
做学问,修养自己的心性,要如同治骨器和治玉器一样。以师友的意见切、凿自己的心性,朋友们一起讨论,就是磋、磨自己的心性。这就是如切如磋,如凿如磨。



《大学》第一章、总纲(经文)(草稿)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①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④于至善⑤。
注释:①明,指明白、知晓。②明德,指上帝耶和华的旨意。包括上帝的律法,上帝要自己完成的使命,等等。③亲,程子曰:“亲,当作新。”新民,即治理教化民众,更新众人,抵制、驳斥异端偏见,挽救、振兴世道人心,移风易俗。④止,朱熹曰:“止者,必至于是(此)而不迁之意。”⑤至善,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因此,从心所欲不踰矩就是君子修身的至善的境界。使自己和所有人都达到如同七十岁的孔子一样从心所欲不踰矩,这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至善之境界。社会、国家也要达到至善的境界。
译文:大学之道,在知晓上帝耶和华的旨意。就是知晓上帝的律法,克灭人欲,遵行律法;还要知晓上帝要自己完成的使命,并尽心、尽意、尽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教化民众,更新众人,抵制、驳斥异端偏见,挽救、振兴世道人心,移风易俗。在使自己和所有人都能养成“凡话都能说,不造就人的话不说;凡事都能做,与人无益的事不做”的习惯;并且,使自己和所有人到七十岁时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并永远保持不变。
张国堂说:“在亲民”的“亲”字,程子说:“亲,当作新。”王阳明不同意此说。
我同意程子的意见。程子对《大学》和《论语》等《四书》都融会贯通了。从《大学》的释“新民”章看,亲当作新。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所说的就是君王治理教化民众。君王治理教化民众如治骨器和治玉器一样,要如切如磋,如凿如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就如治骨器的切,也如治玉器的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就如治骨器的磋,也如治玉器的磨。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民众是君子愛护的对象,治理教化的对象,不是亲近的对象。民多,你亲近谁去?读书人当亲近仁者。君子、君王、官员都当亲近仁者。
因此,程子的意见是正确的。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知晓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所止,而后志向才能确定,志向确定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心志安稳,心志安稳而后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而后才能学有所成(得)。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末梢,天下万事都有终时的结局和开始的发端。知晓了事物的先后次序,就接近知道了。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释:身,指本人。其意为人的心性、心灵。我认为指灵魂。
译文:想要永享尊贵荣耀的人,必须辅佐永恒天子主耶稣平治天下,使人人归顺主耶稣;想要辅佐天子平治天下的人,先治理好自己的部下;想要治理好部下的人,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家庭的人,先修炼好自己的灵魂;想要修炼灵魂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心思的人,先要意念诚实;想要意念诚实的人,先要知晓道德,知晓道德在读经听道。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注解曰:“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认识的主体是“我”。认识的对象(或客体)是“物”。“格物”的“物”是认识的对象、客体。人在认识上帝时,上帝耶和华就是“格物”的“物”。因此《大学》“格物”的“物”可以指尧、舜、禹、文、武、周公等先聖先王、孔子、孟子、颜回、曾子等等圣贤及其言行。人在识人时,他要认识的人就是他“格物”的“物”。人在认识自己时,那么他自己就是认识的主体——“我”,也是认识的客体——“物”。
我们知道:“至诚至聖者”的言行就是道,就是理。而“至诚至聖者”的言行都记载在经典之中。因此读这些经典,就是格物致知。因此,“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格物”就是读经听道。我们要“格物致知”就必须读经听道。
孔子致知在读经听道。孔子所读的经典是《诗》、《书》、《礼》、《春秋》等等。孔子年轻时也曾求教于师。因此孔子的“格物致知”就是读经听道。朱熹、程子等等大儒的格物致知也是读经听道。康熙皇帝等等儒教徒的格物致知都是读经听道。
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约我以礼,克己复礼也。”要致知格物,就必须博我以文。要博我以文,就必须读经听道。
译文:读经听道而后知晓道德,知晓道德而后意念诚实,意念诚实而后心思端正,心思端正而后灵魂修炼得聖洁,灵魂聖洁而后家庭和睦,家庭和睦而后部下心诚悦服,部下都心诚悦服而后才能尽辅佐天子平治天下的责任。尽了辅佐天子平治天下的责任,才能享有尊贵荣耀。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译文:所有人都要以修炼自己的灵魂为根本。灵魂聖洁,才能有君王、祭司和先知的权柄、尊贵、荣耀。这就是内聖外王。
原文: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订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改为:“其本所厚者而末薄,而其本所薄者而末厚,未之有也!”
译文:根本紊乱,而末梢治安,这是不可能的。
内聖厚而外王薄,内聖薄而外王厚,这是不可能的。
朱熹提示: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凡千五百四十六字。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熟读详味,久当见之,今不尽释也。

楼主:aaicnz

字数:2524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20-10-06 17:18:34

更新时间:2020-10-06 18:43:27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