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原创随笔】荆芥、郑、新郑、南郑

【原创随笔】荆芥、郑、新郑、南郑

楼主:秦川梦回新  时间:2019-01-19 21:59:29
我在关中渭华地方的乡下度过一个暑假。那里襟山带水,物产丰饶,宗周以迩千多年间的畿辅之地,人民安土重迁。
那是段十分惬意的日子,早晨被鸟啼叫醒,睁开眼睛,阳光已在窗外的绿叶上跳跃。饭后借两支鱼竿,穿过茂密的竹林去河边钓鱼。傍晚华山脚下百里烟波,野径上暮归的农夫,都入得图画。
招待所食堂门前种了一大片作物,绿莹莹很是悦目。初以为是辣椒苗,后来见厨子掐了茎叶拌面条,方问清是荆芥,此地素多有种植。
此后走南闯北,如此吃嗜食荆芥的只在河南见过。撒点油、盐凉拌,与下酒菜一起上。清爽的辛涩,透鼻的芥香很对胃口,少不了再添两盘。
河南一位朋友千里迢迢为我捎来包种子,教我种在花盆里,以为如此便能常吃凉拌荆芥了。但荆芥的吃法不似紫苏,非一二斤不得解馋,终于也没有种。
偶在菜市场遇到两捆,约三四斤,便都买下。卖菜的说北京识得荆芥的不多,这菜水嫩,一天卖不脱就糟蹋了。今后你若想要,务必早一日打个招呼,可专为你进些。
人世的纷繁,治史时的好恶取舍,使大多旧事漫漶无考,我以为河南及关中渭华地方之嗜食荆芥未必是偶然。
宗周渭华地方本是宣王给他的庶弟友(后来的郑桓公)封的食邑,国在现而今华县郑村,当时叫郑。
桓公在郑地呆的时间不长,听从同事太史伯意见,带着郑人东徙到现而今河南新郑以避战乱。这便是先秦郑国,桓公是郑国的开国之君。留下没走的郑人在犬戎打过来时翻越秦岭,仓皇逃到现而今汉中,是为南郑。
河南尤其新郑地方嗜食荆芥的民俗,保不齐也许大概是桓公由关中带去河南落地生根、发扬光大的。其时被太史伯评价为“贪而好利”的秦人尚远在现而今天水附近的西犬丘,尚没进入关中。
如此看来,敢情当今的新郑人倒是老资格关中人。眼下这一千来万吼秦腔、喝“西风”、嗜辣子,擅长种地纳粮、背大刀片儿当兵的关中老垛,根子上却是被他们戏谑地称作“甘谷客”的甘肃人。

楼主:秦川梦回新

字数:752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1-19 18:37:44

更新时间:2019-01-19 21:59:29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