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学术中国 >  思想论:首部系统研究与阐释思想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

思想论:首部系统研究与阐释思想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一 纯粹知性
$3-11 当头脑中没有比知性更高级的思维活动时,头脑中进行的这个知性活动便称为“纯粹知性”;纯粹知性进行的头脑,由于是知性占了优势而被称为知性头脑。但现在头脑还不是知性头脑,因为知性刚刚开始,它刚刚在感性的基础上开始;头脑目前还是感性头脑。只有当纯粹知性充分进行后,从前的感性头脑才续渐为知性头脑所取代。总之,纯粹知性是没有理性(比知性更深刻的思维形式)居于其上的知性,它把感性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使感性成为知性的感性----即“知性感性”。知性一开始自然还没有在头脑中取得支配地位,但它会很快获得这个地位,从而使头脑成为一个知性头脑。
纯粹知性是第一个开始思维活动的思维形式,它要深入把握现象(和事物)的质。质是现象和事物的第一个内在性,要把握这个内在性,就要进行思维;这便是纯粹知性的思维。纯粹知性将按照质的存在和运动特性来深入把握它,同时构成一个与质的自然(现实)事物完全同一的精神事物。纯粹知性把质和整个事物移到头脑中,在头脑中构成一个相应的事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据上面所说是:以特殊性(特征)和现象的方式存在;现象是质的表现和存在形式,因而质便以特殊性的方式在现象(各个现象)中存在。呈现在知性头脑面前的便是质的这些现象,知性必须要通过这些现象才能把握到这普遍性的质,就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金的形式是金矿石,而要想获得金就必须通过这些矿石,从这些矿石中提取。在每一个现象中存在着质的一个方面和一种特殊性,或者简单地说,存在着一部分之质,因而从一个现象中深入下去只能获得质的一个特征、质的一部分。这样纯粹知性就必须充分地占有现象,要获得完全的质,就必须要占有它全部这些表现形式,占有它全部的现象。
对现象的占有,就是纯粹知性中感性方面的职能。感性在这里不再是纯粹感性了,它已经续渐变为知性中的感性,变为知性所具有的感性----即知性感性。当然,到目前为止头脑仍然是感性头脑,这个感性头脑还保持它的纯粹感性;只是随着知性的兴起,纯粹感性会慢慢地变为知性感性,感性头脑也慢慢地变为知性头脑。现在,感性执行了纯粹知性的第一个职能----对现象的充分占有(由于这样,由于感性执行了纯粹知性的职能,因而感性也就变成了知性感性;这个职能成了纯粹知性之进行下去的开端)。纯粹知性的开端必然是感性----即知性感性,因为它开始时必然要充分占有现象,并且,对纯粹知性的整个过程,知性感性都要源源不断地为它(纯粹知性)提供相应的现象材料。另外,知性感性的存在及其成为纯粹知性的开端,这表明感性与知性这两种思维形式之间的固有联系,表明了知性必然要在它的前者即感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超脱于这个基础凭空进行。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一知性感性
$3-12 知性感性为纯粹知性提供和获得外界现象。外界现象是客观存在着的,知性感性必须为纯粹知性提供这个最真实的外界现象。我们从上述《感 性》那里已经知道一个人头脑中的那个‘感觉过程’是怎样进行、怎样为这个头脑获取外界现象的。当这个感觉过程是纯粹感性(或者纯粹感性占优势)的过程时,(通过这个过程)头脑便可以获得真实的现象,相反,如这个感觉过程不是纯粹感性(或者不是纯粹感性占优势)的过程时,(通过这个过程)头脑便不容易获得真实的现象。因此这里就发生矛盾,因为知性感性与纯粹感性是矛盾的,在知性感性里,感性被知性制约和利用了,这样感性未免带有知性的局限性、带有知性的幻象和偏见。知性感性只看到属于知性本身的、知性本身“喜欢”的现象,而不容易看到与知性无关或与知性对立的现象。这样,在知性感性中所具有的知性成份越重,知性感性就越难以获得真实的外界现象,相反,知性感性所具有的纯粹感性成份越大,知性感性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外界现象。纯粹感性是不带任何幻象和偏见的感性,它所获得的外界现象具有绝对的真实性;但它不管现象是真象还是假象,而只单纯抓住现象本身,现象是怎样,它所获得的现象便是怎样。前面我们说过,在一个小孩的头脑中所反映的现象是绝对真实的,因为这个头脑是一个纯粹感性的头脑,在这个头脑中除了纯粹感性以外再没有别的感性成份了。我们可以把纯粹感性看成是头脑获得真实外界现象的根本因素和指标,一个头脑中纯粹感性的成份越多,它就越能获得真实的现象;当一个头脑完全没有纯粹感性成份时,这个头脑便是充满幻象和偏见的头脑,所有从外界来的现象都被这些幻象和偏见所完全歪曲。这样的头脑我们并不难见到,如高高在上的官僚、深居宫庭的国王,精神不正常的人等,这些人的头脑是极少有纯粹感性成份的,因此它极少能够获得真实的现象。纯粹感性不是从头脑出发,而是从外界现实出发,因此它能够获得真实的现象。相反,从头脑中出发的感性就只有自我想象和幻象,而不具有真实现象。对于知性感性来说,它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构成一个矛盾。一方面,感性从现实出发,这便是纯粹感性,它使知性感性获得真实现象;另一方面,从知性、从现成头脑出发,它制造幻象和偏见,形成了对前一方面(即从现实出发的纯粹感性)的干扰;这种干扰越大,知性感性就越难以获得真实现象。知性感性就是处于这样两重性矛盾中的感性。头脑制造了干扰,头脑自己则会努力消除这种干扰,这便是头脑对知性感性中的知性不断进行的否定;这个否定或者由另一个知性思维进行,或者由更高的理性思维进行。但根本地说还是要由理性思维进行。理性思维力图把握整个世界,因此“理性感性”不象知性感性那样,它是不局限不片面的,它努力获取全部所有的外界现象。它与纯粹感性的功能相同,但它比纯粹感性更高级,它是在头脑(一个最高级的头脑,即“理性头脑”)主持下进行的,----但这种主持并不是要使理性感性从头脑出发,相反,它努力要使理性感性自觉地从现实出发。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13 总之,知性感性已不再象纯粹感性那样自由自在了,它已经是被利用、被束缚的感性。它是知性的感性,一切都得以知性为是,惟知性之需要而需要,惟知性之回避而回避。一个专门而定型的头脑总是为它自己的存在寻找根据,而对有损自己的事实则往往视而不见。它对自己需要的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很感兴趣,而对自己不需要或有损于自己的事实则厌恶。比如某一学说的缔造者对有利的和能证明自己这一学说的事实非常感兴趣,而对不利于这一学说的事实则往往视而不见。头脑和精神已经专致和禁锢于这一学说中,这一学说给它造成了强大的偏见而使它的感性受到极大的干扰,以至看不到真正的不依头脑和精神之意志而转移的事实。
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头脑来说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头脑在它的发展中总会走向专门化和定型。爱因斯坦不接受量子力学思想就是这样,他说:上帝不是在掷骰子吧;他的头脑受那种单纯、和谐、对称的作用因禁锢太深了,以至不能理解量子力学的“几率”和统计思想。头脑的发展反过来必定禁锢着头脑本身,发展得越深,头脑所受禁锢也就越强;这是每一个头脑所必然具有的命运----也是一个头脑(一种理论和思想)老化的表现。头脑所坚持的某一观点在开始时可能是正确的,然而这个观点所赖以生存的现实性在不断发生变化,观点很快就过时了,但头脑仍死抓住不放,这样头脑就不能不被现实所抛弃了。
然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知性只是刚刚开始的知性,它还没有在头脑中获得优势,还没有把头脑僵化在自己身上。因此这里的知性感性还是有充分的纯粹感性的,它不排斥某种事实,还是对所有的事实都感兴趣。但这同时也表明了这里的知性的幼稚性,因为这种幼稚和不成熟,知性没有在头脑中取得一个稳固的存在和运动形式。成熟了的思维形式就是定型了、带有一定偏见的思维形式,正象成熟了的头脑同时就是定型的头脑,带有偏见的头脑一样。到了成熟的知性,知性感性就不容易获得和容纳与(这一)知性相反的现象和事实了。
知性感性就在上述这样的两重性中执行知性思维的第一个功能,它为知性思维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外界现象和事实,以供知性思维进行思维活动。我们在前面(第一章中)说过,知性不同于感性,它要把摄入的外界现象转化为质,把(现象)这个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它的对立面即内在的东西----质。这样,知性思维便是:
知 性
外界现象-------质
而感性则是:
感 性
外界现象-------表象
理性思维则是:
理 性
外界现象-------本质
这里,各种思维形式把‘外界现象’这种直接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内在的东西;感性由于思维作用等于零,所以它只是把外界现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表象----是外界现象的单纯反映和摄象。知性思维在这里则把外界现象转化为第一个内在性即质。前面一再说过,外界现实只是以现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的所有内在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都是潜在着的,并且最终的决定因素潜存得最深。因此,头脑、精神所直接接触到的现实只是这些现象,它不直接接触到内在的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不直接接触到“神”和“上帝”之类。直接与现实现象打交道的是感觉和感性,而所有发生思维的思维形式如知性、理性等都不直接与现实现象打交道。当一个头脑缺乏或丧失感性时,这个头脑就断绝了与现实现象的一切联系,头脑到此也就完结了。这样我们便看到,感性对于思维、头脑和精神是多么重要,没有感性,思维、头脑和精神都不可能存在,人所特有的情感(热情、积极性、爱情等)、意志和科学、艺术等都不可能存在;这些东西都是依感性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看到,虽然所有的哲学及其认识论在感性这种(思维)形式上都纠缠不休,但都十分注重它而未敢忽视。因为它(感性)是头脑与外界现实直接联系的唯一形式(虽然这种直接联系只是表面性的),是头脑与精神通向其现实源泉的唯一桥梁。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14 知性感性为知性思维提供外界现象,通过知性感性接触外界现象便是知性思维的开端,因为这种接触给知性思维带来了它赖以进行的“问题”。知性感性在形式上给知性思维提供的是外界现象,然而它实质上(给知性思维)提供的却是问题;在外界现象中便存在着知性思维赖以开始和进行的各种问题。一个思维是什么样的思维,它的方式和结果怎样,要取决于思维所进行的这个问题是怎样的问题。一个思维方式可以被提出来作为各个思维所赖以进行的公式,这个公式可以套到任何一个思维中去----如逻辑的作用。但根本地说,一个思维方式只能产生于这个思维过程本身,只能是(产生它的)这个思维过程的思维方式,而不能从外界硬套进去。因此问题决定了一个思维----一个具体的思维,同时也决定了这个思维的思维方式。至于思维的结果则更取决于这个思维的问题本身了。一个具体的问题产生出使这个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具体思维,产生出这个具体思维的具体思维方式和具体思维结果。知性感性所提供的一个外界现象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具体问题,知性思维便从这里开始,显然,所产生的自然也是一个具体的知性思维。因此,有怎样的知性感性就会有怎样的知性思维;知性感性是知性思维的开端,这个开端也规定了这个知性思维是个什么样的知性思维,这一点是十分显然的。知性思维是思维,但它是从非思维活动的因素出发的,从这个因素开始;全部思维活动从思维等于零的思维形式即感性开始。
总之,知性感性执行了知性思维的第一功能,同时即给知性思维以一个具体的问题和开端。由于知性感性为知性思维获得的不仅是一个外界现象,而且是许多个以至无数个现象,因此知性思维将有许多个以至无数个具体的问题和开端,每一个问题都要使知性思维进行下去直至这个问题的解决。因此,在一个头脑中进行的知性思维将是许多次甚至无数次,只有这样知性才能占有这个头脑,使这个头脑成为知性头脑。在一个头脑中单单进行一两次思维还不足以使这个头脑成为一个思维头脑,要进行许多次以至无数次思维才使这个头脑成为思维头脑。同样,一两次知性思维不可能使这个头脑成为一个知性头脑,要进行多次、进行无数次思维才能使这个头脑成为知性思维所具有的专门头脑,成为知性头脑。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人想要使他的头脑成为一个哲学的头脑,这个头脑就必须进行许许多多哲学问题的思考,只有进行了这些思考,一个头脑才有可能成为哲学的头脑。爱迪生的头脑是一个发明创造的头脑,但是,一个人要拥有这样的头脑,他的头脑也必须要象爱迪生的头脑那样思考过许多发明创造的问题,只有思维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使这个头脑成为象爱迪生的头脑那样。在这里强调充分的思维活动,只有这样,一个专门的头脑才会产生,一个思想和精神也才能由此而产生。在这里,知性感性给知性思维造成了许多开端,从而使知性思维(在头脑中)占有这个头脑,使知性思维得以稳固和坚牢。因此知性感性为知性思维占有和获得一个专门的头脑发挥很大作用。
在知性感性以后,知性思维便进行它的思维活动,这个活动的目标是把外界现象转化为质。这个思维活动首先采取的形式便是续个对知性感性所提供的外界现象进行分析;这称为知性分析思维,简称“知性分析”。知性分析续个而全部地把知性感性所提供的外界现象进行分析,这样分析的结果是得出了质的各个特征。然后知性思维再采取另一种形式而把这些质的特征集合与统一起来;这便是知性综合思维,简称“知性综合”。从知性综合中又发生出另一知性思维形式,它把这在知性综合中统一起来的质的特征进行抽象,从而得到普遍性的质,这称为知性抽象思维,简称为“知性抽象”。现在质得出来了,它存在和保持在知性抽象思维中,但这个抽象思维往往使质变为纯粹普遍性的质而脱离它的所有具体特征、所有表现形式。这样,知性思维再产生出一个思维形式,以把这存在于知性抽象中纯粹普遍性的质具体化、特殊化,使它回到它的每一个特征和每一个现象之中;这种思维形式称为知性演绎思维,简称“知性演绎”。这样,知性思维将经过一系列思维运动形式----知性分析、知性综合、知性抽象、知性演绎----而进行,而达到自己的目标。知性思维的这个目标为:把握质和由这个质建立起来的相应之事物。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一知性分析
$3-15 分析是思维开始进行时所采取的形式,也是思维运动中最重要的形式。思维的原本意义是分解外在的表面东西而深入到事物的内在性,而分析便完全具有这个意义(----它比其它思维形式更具有这个思维之根本意义);分析便是对外在的表面东西进行分解,而深入到它们的内部、它们的实质性部分中去。前面说了,思维者首先遇到的是现象性的东西;只有现实的外在性的表面部分直接呈现在思维者面前,而实质性的东西(----即思维所要把握的东西)则是潜在的,它潜在于这些现象的内部。思维的意义便是打破这外在的现象而深入和把握存在于现象内部那实质性的东西;思维的这个意义主要便体现在它的分析形式上;分析执行了思维的主要功能。分析是思维运动的一个形式,顾名思义,它与物质运动中的“分解”作用相似,分析是精神世界、思维世界中的分解,而分解则是物质世界运动中的分析作用;它们的意义都是:把外在的表面的东西解体,使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呈现出来。我们要从“雷电”这种现象中寻找出实质性的东西,就要分析这种现象,从这种现象的表面深入到它的内在性。要了解一个社会,就要分析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社会的实质性便存在于这些现象中;分析便是对这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进行分解、扬弃,使现象所掩盖的社会之实质性呈现出来。思维实际上便是这样,它把表面的东西分解和扬弃,从而使它要把握的东西呈现出来,打破实在性的外壳而使这个实在性呈现出来,从而为思维自己所把握。“发现”一词的意义便在这里,它表示思维者深入下去而发现存在于那里的一个既定的东西。发现的对象是既定的,而不是思维者自己创造出来,因此只有它呈现出来思维才会发现,就象当太阳上面的“黑子”没有在太阳表面上出现时人们就不可能发现(见到)这个黑子一样。这里所强调的是:思维运动不可能在其过程中制造(捏造)出它要把握的东西,而只能从表面现象中深入下去,从而使既定存在的现象之实在性呈现出来,这样思维才能把握到它要把握的对象。因此,“发现”包含着不取决于思维活动和过程的含意,即(所发现的对象之存在)不取决于发现者的任何意志而改变。思维的作用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无限靠近这个实在性。
确定思维过程中这个“发现”的意义对于思维本身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否则,分析以及所有的思维活动形式就没有什么存在的理由了,因为思维被规定为寻求和把握一个既定的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它通过分析等思维形式而达到这个目的。相反,如果思维所要寻求和把握的东西出自于思维过程本身(----这是十足的唯心论),则它就不需要什么分析、综合等了,事实上也不需要什么思维,----大概只需要“回忆”,回忆一个人在出生之前就存在于他的灵魂中的东西。思维的本意是寻求和把握存在于思维本身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实在性,只是这一根本点,思维才建立起它的整个运动过程,建立起它的主要的运动形式即分析。这样,思维得根据这个客观存在的实在性之存在情况和规律,首先对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再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抽象等),因为这实在性存在的规律为:它以特殊、具体的形式存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即现象之中,它以特殊、具体的性质而存在和表现,不能以纯粹普遍性的形式而存在与表现。这是实在性所具有的必然遵守的规律性。思维必须从这实在性的特殊性出发,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特殊性而达到实在性本身。思维对付这些数量无限的特殊性的方式便是分析,它要尽可能续个对它们进行分解,续个深入;然后在分析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抽象(再在抽象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演绎)。自然,对无限数量(即不定数量)的特殊表现和现象进行分析无疑是件最为艰巨的工作;实际上,它也是思维中最为艰巨的工作。新现象会随时出现,有时是单一个出现,有时是几个以至无数个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思维所不能完全预料的。但是不管怎样,相关的现象一旦出现便有可能立即引起思维者对之进行分析,而不管事先预料到与否。
另一方面,思维着重于分析虽然艰苦,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这就是思维对对象、对现实的接近。分析总是同现象打交道,而综合、抽象等都是同分析结果打交道(它们比分析更远离现象和现实)。这一点对思维本身十分重要,因为思维侧重于分析问题即同时便是思维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平常感到分析与沉思(即自我的沉思默想)之间总有某种差别,分析不能离开一个具体的现象和事实,离开了分析对象,分析就不能进行下去;而这种沉思则相反,它离开了具体现象,它不是从现实出发,而往往是从思维者本身出发。因此,沉思往往不是分析(虽然有时也有分析的成份);沉思进行得更多是综合特别是抽象思维,而这两个思维形式是较为远离现实的。因此,分析和沉思在哲学上就有不同的“待遇”,人们往往把分析思维看成是唯物主义的,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具体问题只能使用分析方法)这个思想便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分析是专门对具体性的思维,它与抽象相反,抽象是对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思维,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句话已经包含了对分析思维的强调和对抽象思维的排斥。另一方面,人们则往往把这种自我的沉思默想看成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因为这种沉思往往脱离现实----准确地说是脱离当前所呈现出来的现实性,而不是脱离现实,因为沉思接触到的是现实中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而不接触(或不屑于接触)表面的、当前所呈现出来的现实性,----同时又因为沉思大多是综合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并且它有时甚至会发展到完全脱离现实的纯粹抽象状态。只有完全处于纯粹抽象思维状态的沉思才是具有完全唯心主义色彩的沉思,因为这种沉思已经完全脱离具体性了,而现实呈现在思维者面前的总是具体性和个别性。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我们再进一步考察思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样便对所谓思维“脱离现实”有更深的了解。首先呈现在思维面前的是具体性、个别性的“多”的现实(一般人的“现实”观就是这样,但这并不完全);而这只是一个呈现出来的现实,思维者所直接接触的便是这个现实。但这个现实还有其内在性,还有其一般者和普遍者,有其与“多”相对应的“一”,这些相反的方面也属于现实,并且是实质性的现实。这样,现实便分为两个部分(或方面):呈现出来的现实,和内在性、实质性的现实。现实的这种分化会引起思维发生相应的分化,这种分化便是:分析思维,和综合、抽象(直至纯粹抽象)思维。对现实中直接呈现出来的那部分的处理往往由分析思维承担;而对现实中实质性部分的处理与把握则由综合和抽象思维承担,但这要在分析思维所提供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由此所说,所有的思维都没有脱离现实,它们都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同与自己相适应的那部分现实相联系。但这里显然具有矛盾,并且这个矛盾在哲学上被提升到哲学根本问题的矛盾,即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思维本身出发的矛盾,唯物主义色彩和唯心主义色彩的矛盾。但是矛盾着的这两方面又是互相依赖和互相转化的。分析是与具体性(即与通常意义的现实)打交道的思维,但它也很快升为综合和抽象,这表明思维不会永远停留于分析形式,思维不会因为抽象有可能脱离现实而不过渡到抽象,它甚至还会过渡到纯粹抽象。因此,抽象脱离了那直接呈现出来的表面的现实,然而它却深入并把握了实质性的现实;这样,抽象并没有脱离现实,它所脱离的只是这呈现出来的表面性的现实。但这里又有另一个矛盾和问题,即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现实实质性与真正现实的实质性是否相同?因为在抽象思维那里所存在的实质性现实毕竟不是真正的现实实质性,这个现实实质性是独立于思维活动而存在的。是否相同这一点是抽象思维本身所不能确证的,相反,只有否定这抽象思维而再回到分析思维、回到具体性的现实中才得以证明;因为具体性现实是思维与现实直接联系的唯一纽带。因此,在这里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联系,思维运动本身充满着矛盾。思维必须过渡到抽象形式,但这同时便使思维远离了思维本身与现实直接联系的这个唯一纽带----具体性现实。实际上我们已经体验到,沉溺于具体性现实中并且成为这一现实的某种构成因素的人其头脑是不可能发生相应思维的,因为它一方面局限于这个具体现实中,另一方面则被这个具体现实所窒息,包括分析思维也是这样。比如一个整日纠缠于日常事务而不能超脱的人是不可能对这些事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充分思考的,他的精神完全局限于这些事务中,他的思维功能也被这些事务所窒息了。只有超脱于具体现实的人才能对现实有所思考,就象只有超脱于日常事务的人才有可能对这些事务进行充分的思考一样。所谓“旁观者清”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要了解现实就必须投身于现实中,甚至成为现实的一个构成要素、一个分子和成份,这是了解现实的前提(但不是了解现实的唯一条件,另一个条件正好与这个条件相反)。就象一个人要了解战争就要投身到战争中,成为士兵或将军----成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一样。然而士兵或将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又不可能了解战争,因为他的精神太局限在这战争中了,并且当时也没有充分思考、了解战争的时间和机会。只有当他离开战场回到和平的环境中生活,随着对战争以外的事情的更多了解,他才有可能全面真实地了解他所参加的那场战争。因此,投身于现实,成为现实的一个构成要素,是思考和了解现实的前提;但要实现这种思考和了解还要超脱于这个现实,站到这个现实之上的高处去,这样才能实现对现实的思考和了解。当一个精神完全专致和沉溺于某一件事情时,它并不能充分思考和了解这件事情,只有在这同时又超脱于这件事情,它才有可能充分思考和了解这一事情。中国古代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诗很精湛地道出了这一规律之一个方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题西林壁》)
在此同时:
要识庐山真面目,
必须身处此山中。
这便是思维和它的对象即现实之间的复杂联系,这种联系的内在性要求思维者既不超脱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才能实现真正的思维,从而实现对现实的真正了解。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16 知性分析的对象是外界现象;分析虽然必须把所有的外界现象进行分析,但它必须续个地进行。在这时,被分析的那个现象与别的现象孤立起来了。分析的一个意思便是专致于一个现象,这种专致同时便是对这被分析现象以外的现象的忽略。我们立即会发现,专致是深入的前提,没有专致,没有把力量(精力)集中于一点,就不可能深入下去。思维的这一性质与物质世界的力量运动规律是相同的,在物质世界,力量越集中于一点,这个力量就越显得有力,就越能从这一点中深入下去。相反,力量越分散,这个力量就越显得软弱无力。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常识。在思维领域也是这样,比如“集中精神”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看到,一个不惯于思维的人是多么难以把他的精神集中起来,而精神集中却是进行思维的前提。分析便有这样的性质,并且它首先表现为这样的性质,表现为重点和精神的集中,表现为对各种思绪之干扰的抗拒。
分析的这个意义和性质给思维造成了重大影响,以至任何一个成熟的思维几乎都是专一的。一个成熟的思维同时便是一个“定型”的有侧重、有长处和短处的思维,它很快会发展到专门思维、专家思维。思维的这种走向专门化的发展无疑是分析的作用,是分析使它固定在某个现实方面上。比如,一个头脑过多地分析社会学问题,从而使这个头脑的思维固定成型在社会学方面。固定成型的思维同时便是一个专门的和受束缚的思维,因此它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并且它的长处就是它的短处,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长处只是在相应的条件和环境下才成为长处,当这种长处移到另一环境时,长处也就变成了短处;长于算盘的人可能短于电子计算机,因为他的头脑已定型于算盘上了。现代技术及其发展把大量熟练工人变成了非熟练工人,把他们的长处变成了短处。分析是思维最主要的运动形式,这个运动形式的意义和性质自然要给整个思维运动造成重要影响。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17 这样,思维在分析之下把全部力量凝结到它的分析对象身上,----对于知性分析来说,这个对象便是“一个”现象。在这种分析的作用下,这个现象便显得与其他现象互相割裂、互不相关了。这样我们便得出对分析思维之作用的一种看法:现象、事物之间本来是互相联系的,然而在分析的作用下,它们却互相割裂、孤立和分离开来。同时我们也看到思维为纠正这个“错误”进行了努力,使现象、事物之间(在思维面前)重又恢复它们互相联系的本来面目;思维的这一努力便是:对所有现象和事物(所有的个体性)分别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综合和抽象,以真正恢复这些自然联系。其实,思维寻求(每个)现象和事物的内在性即是寻求这些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内在性无非就是这些联系;我们所说的内在性其实质就是这些现象和事物所组成的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而不是一个深藏着的形而上的静止实体。在自然和现实中,形而上的实体并不存在,它们只是思维自己杜造出来的东西,就象人的精神杜造出真主和上帝一样。但这种杜造对于思维、对于人类精神并非没有一点好处;形而上学对于思维仍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它,它的对立面----辩证法也将失去意义。辩证法强调自然和现实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形而上学则强调在自然和现实的深处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而支配一切的静止实体。这两种思想结合起来便得出许多令人生趣的思想,如一般性和具体性之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等等,这些思想便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中两个相应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内在性和普遍联系是一致的,内在性的实质便是普遍联系;我们不妨把这种联系称为“内在联系”,以与不是内在性联系的外在联系相区别。思维的实质便是要把握这个内在联系(----它在事物和世界中表现为质和本质)。现在,思维在分析中则分割了各个现象和事物,使它们孤立起来;但思维并不是要在分析中绝对分割这些现象和事物,相反,是为了寻求它们的内在性。内在联系毕竟是内在的,它存在于各个现象和事物之中,只有深入到每个现象和事物的内部才能获得这些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思维不可能同时对全部现象进行思维的深入,因此便产生了分析,即续个进行深入的思维----续个分而解释之。分析的意义是续个地深入,深入到现象和事物的内在性;由此而来的便是思维的集中和专致,便是对其他现象和事物的暂时忽略。便是分析对象与别的现象的互相割裂。
但是,我们在进一步考察分析思维过程时便会意识到要对这种所谓“互相割裂”进行较严格较精确的规定。割裂无疑是存在的,但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割裂即完全分离,即在分析过程中分析对象与别的现象并不完全分离,没有一点联系。严格地说,思维在分析中只是侧重于某个现实现象,其他现象还是被思维所涉及,但这只是涉及而已,它比被分析对象在思维中的地位就逊色多了。我们由此得出一个思维(力量)分布的想法:思维(同一时刻)在每一个现象上都有分布,只是在分析中各个现象所分布的思维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凝结着大部分思维于其上的便是被分析的对象(这种分析对象是可以转移的)。假设有现象A、B、C、D、E、F,这六个现象都有思维分布,而C上则有绝大部分思维;这样,思维在A、B、D、E、F上的分布就少了(----并且在这些现象上思维的分布也各不相同)。这便是思维对现象C的分析,在分析中思维侧重于C,但对A、B、D、E、F还是分布有思维;分析思维便指这样的思维分布,它是指整个思维分布,而不单指侧重于现象C上的那部分思维,分布在A、B、D、E、F上的思维也属于这个(分析)思维的一方面。由此可知,在思维分析时,被分析对象与其他现象并不完全割裂开,而是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我们从“思维分布”这一想法很容易得出分析的变化(即分析对象的转移)和综合思维的特征,这个特征与分析思维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在上面例子中,思维在分析C,然而我们可以变换思维的分布,使之重点落在E上,于是思维便变成了对现象E的分析。我们也可同样转变思维的分布,使之重点分别落在A、B、D、F上,这样(思维)便成为不同的分析了。因此思维者的思维分布是可以变化的,这种变化便使思维者对各个不同的(思维分布之重点)对象进行分析。那么与分析相反的综合思维又是怎样的思维呢?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相反,它的思维分布没有重点出现(相对于分析来说),各个因素所分布的思维是均等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分布状态,思维不可能绝对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对象上;实际上,思维分布随时都在“振动着”,都在变化着;思维分布通过不断的变动而达到综合思维的理想平衡。干扰这种分布的有现实中的各种随机刺激,和思维者的精神、情绪变动等。比如,各种各样的现实情况会干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和注意力。总之,不管是分析思维还是综合思维,思维分布总是在变化着、“振颤”着。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18 知性分析在它对一个现象的分析中,首先注意这个现象中所有表现出来的情况,要尽量把握到这些情况。比如在分析雷电现象时首先便要了解:雷电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发生时伴随着什么情况、每次发生与以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还有它能引起火灾、会把人畜击死等等。分析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搜集这些情况,最充分地占有这些“材料”。“飞蝶”现象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谜,因为它出现在人们眼里的次数太少,以至无法得到关于它的情况的充分材料。当然人们会根据所获得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得出某些假设,但由于没有充分掌握情况,这些假设在提出来之后也没有得到新的表现情况的证实。因此,分析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必须是尽可能获得分析对象的一切情况,一切材料,只有充分占有材料才能进行分析,因为分析对象的内在性便存在和表现于这些材料中,并且这些材料越丰富,它的表现就越充分,因而分析所获结果的真实性就越大。由此我们看到,掌握有关(分析对象的)情况和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掌握的情况越丰富,分析的结果就越真实而越远离假设性质;相反,所掌握的情况越贫乏,分析就越难进行下去,分析的结果也就越不真实而越成为假设的东西。因为,内在性的表现程度与它以各种情况、各种形式展现出来的程度成正比,这种情况越丰富,它的表现程度就越大,分析对这内在性的把握就越有可能。当然,充分地占有材料并不是分析达到目的的唯一前提,分析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要把握现象的内在性,无疑还要依赖于分析本身的各种能力。分析思维所具有的能力越强,它就越容易获得其对象的内在性,相反,分析能力越弱,它就越不容易获得这个内在性。分析虽然主要对所获材料进行思维,但分析作为一种活动同时也包括对这种材料的搜集。因为我们看到,如果没有分析活动,分析所需要的材料就不会存在,至少它们不是作为分析所需要的材料存在。所谓“分析材料”是怎样形成呢?它是现象的各个表现形式被分析活动搜集出来后的存在形式,就象工厂中所使用的原料。原料是什么?原料就是已经物化有一定劳动在上面的自然物质。比如矿石,当它还未被开采出来时它并不作为生产中的原料存在,只有把它开采出来并变为适合于生产活动的东西才算是原料。这样,为了把它变为适合于生产活动而必须物化有一定的劳动于其中,否则它就不是原料。在思维活动中也是这样,分析活动的情况和材料便是这个活动的原料,这原料的获得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分析活动,分析活动必须(甚至是主动地)到它的对象中去寻求这个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况。因此分析活动一方面是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思维,同时还包括对这些材料的寻求,在这种寻求过程中同样要付出思维,就象在获取原料的过程中要付出劳动一样。每一个分析活动都不会遇到一个现成的材料,分析活动的所有材料都必须由分析活动本身去寻求和搜集。当然,人们也许会说,图书馆里的材料多的是;但是这些材料也需要每一个具体的分析活动去寻求,寻求自己所需要的。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19 现象有它表现出来的各种情况。这一点立刻使人意识到一个问题:现象中又存在着现象吗?这是怎么回事?这促使我们对“现象”再作更深的思考,因为现象便是指那普遍存在的表现形式,它与任何不是表面性的内在性相反。现在在现象中又存在着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个现象之中的现象无疑使原来的“现象”变成了一种抽象的东西。
其实,每一个现象确实有其多种表现和存在情况,虽然它自身便是“表现”本身。象上面所说的“雷电”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的呢?就是回答这个“怎样”也可以罗列出一大堆,这些都是雷电这个现象的特征、性质和情况。一说到现象,我们自然会想到:这个现象是什么样的现象?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所谓的现象就是空洞的,就不是现象。我们在说到“飞蝶”这个现象时一定会想到:飞蝶是蓝色、发光的,发光时强时弱,园盘形,它飞得比飞机还快,它还可以干扰电波,等等。我们必须把这些罗列出来才算知道这个现象是怎么回事。因此,现象实际上并非是指某种抽象的表现,它是指许多以至无穷的具体表现,这些表现都属于这个现象的内容。现象便是这些无穷具体表现的总和。现象对外是作为一个抽象的名称出现,如对于我们来说,把上述那些天体现象称作“飞蝶”已经足够了。但对于现象自身内部则必须作为这些无穷罗列的总和出现,在这里,它要回答“现象是怎样的”问题。这对于一个现象来说是最基本的问题,它不能回答,则表明它是不存在的。
现象的这种多样性也可称为现象的“变化情况”;一个现象本身也是可变的,如飞蝶这次出现与上次出现便会有不同的地方,或者颜色深浅不同,或者光亮强弱不一,等等。这种变化情况是了解一个现象最重要的材料,因此,这种变化情况对于以这个现象为分析对象的思维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如果一个现象静悄悄的一丝不变,则思维不管怎样都不可能了解这个现象。这样,我们从现象的变化中又得出一个多样性的多样性,如某一现象G在某种稳恒状态下有三种情况a、b、c,当这个现象G发生变化(或者消失后再出现第二次时),我们便发现a、b、c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还出现新的情况d。这样现象G本来已经有一个多样性a、b、c了,在其变化中多样性又产生多样性:a变为a1、a2、a3,b变为b1、b2、b3,c变为c1、c2、c3等等;这样的多样性无疑要无穷延伸下去。这种“多样性的多样性”对思维了解这个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掌握了现象的这种多样性的多样性,思维就很容易了解这个现象;如果没有现象的这种多样性,则思维就不可能了解这个现象。
由此我们想到一个更为细致复杂的世界构成模型:世界有无限多样的事物,它就是由这无限多样的事物构成;而事物又有无限多样的现象(当然这种无限是理想的无限,实际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事物具有无限多的现象,“无限”这个词在这里只表示不定值,如无期、无数等);现象又有无限多样的表现情况,这些表现情况又是变化着的。因此,如果我们不厌其烦,便可以得出世界的“多样性的多样性之多样性”。总之,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这个多样性存在于世界构成的各个层次中。世界的基本构成为:
本质(绝对本质)----质----现象
在其中,现象和质结合成了事物,事物与本质结合而构成了世界。在这里,现象被定义为与质、本质等内在性相反的普遍的表现形式(----这个“普遍”的意思是:所有的内在性、所有事物都以“现象”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它是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换句话说,所有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所有直接呈现出来的自然和现实都是现象,都称为现象。因此,一个现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情况;同时也可以说,一个现象有各种各样的现象,但这种说法是不适当的,一个现象在它与另一个现象,或与一个事物的关系中是作为“一个现象”存在,但它是有它自身的内容的,这个内容才是这个现象本身,现象的这个内容只有当现象回到自身时才表现出来。当我们说“这是一个现象”时我们只是从另一个现象或从一个事物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现象,而没有涉及到它的内容。当我们进一步说“这是一个这样的现象”时我们便深入到现象本身,接触到现象的内容。我们说:这是一个家庭;这只是把这个家庭看成“一个”家庭,看成是一个事物单位,而没有涉及到这个家庭的内部(内容)。我们问:这是怎样一个家庭,我们就解剖这个“事物单位”,于是便看到这个所谓单位原来还有许多内容、许多东西和成分。我们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构成单位,但当我们解剖这个原子时便发现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而是一个有着复杂构成、复杂内容的东西。在我们现在所考察的问题里也是这样,一个现象作为事物和世界的表现单位它好象已是最单纯的没有任何内容了,但当我们解剖这个现象时却发现它同样是由各种各样的表现情况构成。于是便产生了这种“现象之现象”。
总之,在这里我们必须这样深入考察“现象”这个东西,否则我们的分析就不可能进行下去。分析是对一个现象的分析,它无疑要涉及到现象的所有内容。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20 知性分析在搜寻了它的分析对象的各种表现情况之后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对这些材料进行思维的“整理”。这无疑是分析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一步中充分显示了分析所起的作用。知性分析以及其它任何分析的第一步便是前面所说的对确定了的分析对象之材料的搜集,第二步便是这里所说的对这些材料进行思维的处理。而对分析对象的确定并不属于分析,而是属于整个思维的事,思维找到了一个引起问题的现象,于是就首先以分析的方式来对待它,然后再施以别的思维。虽然分析这样分为两个步骤,但是对于一个主动的分析思维来说,这种区分的界线并不十分明显,甚至完全模糊不清,因为这两个步骤完全渗杂在一起了。对于一个主动积极的分析思维来说,收集材料和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的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即在收集材料的同时进行材料整理,又在整理材料的同时进行材料收集。对于这样的分析思维来说,在有意识地收集材料的同时不进行分析是难以想象的。同样,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思维来说,在整理材料的同时不收集材料则更是难以想象。根本地说,只有思维的时候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材料收集。
然而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这两个思维步骤却是区分开来的。但这个历史与上面所说的情况有一种区别:即历史是无意识地为科学积累材料的,那些在历史上扮演这个角色的人自己并不懂得他们是在历史地为以后的科学积累材料;因此在这里,积累材料与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的活动是分开来的。但我们决不能走向极端而认为这些人对这些材料完全没有思维,相反,他们已经做了他们所能做的充分的分析(及其他思维),他们的思维已经从这些材料中得出一定的结果,只是这种结果还是极为初步的,真正的结果只有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才能得到。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收集和整理材料,思维者完全有意识地进行活动;这里的活动目的十分明确:收集材料是为了整理材料。因此,在这个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存在着思维。
另一方面,物化有思维于其上的东西也会作为另一思维的材料。在科学史中,前一思维结果正好作为后一思维的材料,比如在天文学历史上,第谷.布拉埃的思维结果便是作为开普勒和后来的牛顿的思维之材料而存在。在前面所说的个体思维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前一思维结果作为后一思维的材料而存在;前一思维便是向后一思维提供材料的。因此,根本不存在停止思维、停止头脑活动而去进行材料收集的事,而这样所得的材料也不是什么思维材料;就象在生产活动中,原料如果不“物化”有一定劳动在上面就不成其为生产过程的原料一样。在这里必须注意这一点,所谓思维材料,它必须适合于这一思维活动,就象原料要适合于某一生产活动一样(如果生产过程只用细石做直接的原料,则大石就不是这个过程的原料)。于是,为了得到适合于这个思维活动的材料,一个思维便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图书馆里的材料并不是真正的材料,一个思维活动要从这堆东西中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就必须对这些东西进行“加工”以使之变为适合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因此分析活动虽然分为这两个步骤,但这两个步骤在思维者中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活动在材料收集的过程中已同时进行分析,同样,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都存在着材料的收集活动。认为在材料收集活动中完全不存在着分析和其他思维,这是不对的,这种情况只有在消极被动的思维者那里才有。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与其说是分析活动的两个步骤,不如说是这个分析活动的两个方面----两个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方面。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21 那么,分析是怎样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呢?这无疑是分析思维之最深奥的问题,也是全部思维运动最复杂最深奥的问题。我们自然可以说,分析把这些材料进行相互间的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相异的地方,这诚然不错,并且事情也正是这样;但是单单找出它们的相同和相异点还未能完满回答分析对内在性的深入与把握的全部过程和机理。试想,得出现象的各个表现情况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便是对这个现象的最终分析结果吗?自然不是。在实际的分析活动中,得出现象的各个表现情况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仅仅是分析寻求现象内在性的初步,进一步的分析便在这些初步结果上进行。
当我们深入考察这些相同点和相异点之后,便发现必须寻找和确定这种相同性和相异性的意义,即这种相同是什么样的相同,相异又是什么样的相异。一个现象的两个表现情况之间的相同和相异意味着什么?比如,雷电现象中雷响和闪电这两种情况的相同和相异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看到,雷响和闪电之间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那种相同性。看来,按一般的相同意义,它们之间是根本不能比较的,就象1米和1公斤不能比较一样。它们之间并没有相同的“单位”,怎能比较同异呢?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能比较同异,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单位”,相同的意义基础----"社会”。但是“中国社会”和“太阳”就不可比较同异了,因为这两个事物之间根本没有一个共同的意义基础。因此,在这里“相同”和“相异”的意义与它们的一般意义不再相符了;按照“相同”和“相异”的通常意义,在这里,在同一个现象的表现情况的比较中很难存在相同和相异性。那么我们用什么名称来表达这里的比较所具有的意义呢?我们发现,用“一致”与“不一致”来表达这种比较比用“相同”与“相异”来表达更恰切。比如,雷与电是一致的或不一致的----如把它认为是相同的或相异的便显得别扭和不恰当。显然,用一致与不一致来表达这种比较是合适的,而在同一个现象的这些表现情况中,一致与不一致对这个现象之内在性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现象G中情况A和B是一致的,这样便很容易使思维发现它在这个现象中所要发现的东西。
设定现象G有五个表现情况A、B、C、D、E,分析便对它们进行“整理”。这种整理首先是比较,即比较这些表现情况间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这样,对G的分析便得出下列的比较:
A----B,A----C,A----D,A----E;
B----A,B----C,B----D,B----E;
C----A,C----B,C----D,C----E;
D----A,D----B,D----C,D----E;
E----A,E----B,E----C,E----D;
共20个比较对。于是,分析思维在进行这些比较的同时都找出它们之间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这种一致和不一致情况是怎样的。但是,怎样确定它们的一致和不一致,一致和不一致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我们深入考虑这个问题时便会发现,我们可以用“契合”这个术语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一致与不一致。如A和B是契合的,我们便认为A和B是一致的,相反,如果A和B不契合,则便认为A和B是不一致的。这样,分析思维在比较中又达到了新的深度,从“一致性”达到了“契合”。
在这里,契合是指两个表现情况之间的本质联系,由于这本质联系而使这两个表现情况发生契合。这样,契合便意味着两个表现情况之间的本质联系,它们之间有本质联系。如果A----C、D----E之间能够契合,则表明A和C,D和E之间有着“本质”联系,分析在它们身上,在它们之间的比较中所寻求的正是这本质联系(实际上这里只是质的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自然,在这些比较中并不一定每一个比较都是契合的;不契合的便是外在的东西,我们便可以把它弃在一旁而不需加以注意和考虑。但是,要发现它们之间契合与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分析思维要对它们进行反复的比较,精细地对照它们之间的每一个点,这样才能发现它们是契合,或是不契合。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22 现象中两个表现情况的这种内在契合对于分析思维无疑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为现象的内在性(它的质)在这种契合中表现出来了。我们在上面说过,思维活动只能“发现”而不能创造出对象的内在性,而这种发现只有这个内在性表现出来才可能实现。思维活动----分析,它的全部作用便是使这个内在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思维获得它。在这里,分析进行比较,从相同性、一致性到契合,一步步深入,一步步使分析所要把握的内在性表现出来。现在,(分析活动的)比较的这种契合形式,是内在性的最优之表现出来的形式,内在性在这里十分显然地出现在分析者的面前。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实际情况来充分阐述和理解这一点。比如在侦察犯罪案件中人们对与这一案件有关的一点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放过,这即是案件分析中“搜集材料”的活动;那么,怎样从这些材料中发现作案人的特征、作案动机等等内在因素呢?人们懂得,在这些材料中最重要的是其中两个或多个材料的(必然的)一致和契合,这样,人们便可以从这些契合中发现上述案件的内在性----作案动机等等。相反,如果人们所搜集到的材料之间没有一点一致性和契合,而总是些毫不相关的东西,那么这些材料对案件的侦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分析思维达到这种契合,达到它所要把握的内在性的最佳表现状态。但是,十分显然,这并不等于分析思维已把握到这个内在性本身。要使这个已经明白表现出来的内在性转化为分析思维中的存在,分析本身还要再经过一道“工序”,即把这个内在性抽象、“影像”出来。于是,影像便成为分析思维中的一个活动形式,它与上述的比较活动相对应:
比较----影像
这是分析活动中的两个形式(我们以后会看到,其它思维活动也具有这两种形式,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如综合侧重于比较,抽象则侧重于影像)。这两个形式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契合点,影像则把表现于这契合点中的(分析思维所要把握的)东西转化为分析思维中的东西,从而最终使分析思维获得这个自己要把握的东西。因此,在分析思维中,这两方面----比较和影像----不可分割,比较在分析活动中一定要达到和转化为影像,因为这样分析活动才能达到它的目的。
分析思维便是在它自己的这两个运动形式中“循环往复”。但它们并不真正是循环往复,比较不断地化为影像,然而影像并没有再回到比较中;只是影像会反过来促使比较达到更深的程度。比较使分析获得了一种影像,于是比较再在这影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这便是分析思维的阶梯方式。我们看到,分析总是越来越深入,但如果没有影像形式的作用,比较是不可能深入下去的。我们把影像理解为:分析思维存在于比较活动中随时捕捉(在比较中)表现出来的东西的能力,这个能力,形象地说,它就象待在老鼠洞口中的猫随时准备捕捉从洞口钻出来的老鼠一样。分析就是这样的精神紧张,以捕捉到从比较中表现出来的一点点东西。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23 这样,知性分析活动便到了这样的程度:它捕捉到一个现象的内在性,它的质。知性分析活动首先是寻求关于这个现象的所有表现情况(即材料),然后对这些情况一一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便是把两个情况联系起来看待,看在这种联系中能出现什么东西。这种比较在每一个表现情况中都进行,就象上述在分析现象G时要比较它的五种表现情况的各个组合一样。这种完全组合的比较所具有的意义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力求发现新的情况,新情况与原来分析所获得的比较(联系起来)往往会产生出新的“发现”。比如,假设上述现象G中的现象有五个表现情况(A、B、C、D、E)的所有组合(共20个)都没有使分析获得它所需要的“发现”,那么分析只能求助于“G的新情况”的出现了。假设分析者运气不错,发现了第六个情况F,则又会出现五个新的组合:
F----A,F----B,F----C,F----D,F----E;
也许,在这五个新的组合中分析会有更多更大的发现。毫无疑问,这样的组合越多,分析就越有更多更大的发现,因此,寻求新情况是分析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分析对象再不出现新的情况,分析就不可能最终达到它的目标,虽然它原来已经占有了一些情况。
然后,分析活动(在自身中)产生了影像,它渗透于比较之中,随时捕捉在比较中出现的东西。分析便是在这种影像活动形式中达到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把握现象的内在性,即质。但是,分析并不到这里就停止了,这只是分析活动的前一阶段,它还有下一个阶段。在这里分析思维所把握到的(现象的)质只是主观形式的东西,因为它从分析的前一阶段中来,还没有得到“证实”。分析活动的下一阶段便是要对这个把握了的主观形式进行证实,这个证实努力要使这个主观性的质(在分析思维中)转化成为客观性的质;这种转化对于分析思维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也许有必要考察一下“思维和头脑中的客观实在”这个东西。我们知道,通常所说的客观实在是指思维和头脑以外不依赖于思维和头脑本身而存在的东西,简单地说,也就是自然和现实的东西。而我们这里所要说的则是思维和头脑中的客观实在(而非它们以外的客观实在)。这两种客观实在显然存在着矛盾;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比如,所谓“真理”就是存在于思维和头脑中的客观实在。在思维和头脑中既有主观的东西也有客观的东西,并且两者的区别又是那样模糊不清,它们随时都可发生互相转化。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只要得到某种“证实”,思维和头脑中的这些东西便是客观实在的----具有某种客观实在性,尽管这种证实并不能保证这东西永恒保持它的客观实在性和真理性,我们知道,对于一个理论,总有可以证实的地方(与时候)和不可证实的地方(与时候)。这样,一个理论能获得(某种)证实,它就是客观实在的。如牛顿的物理理论获得了证实并得到广泛应用,这样牛顿的理论便成为客观实在的东西,它成了人们心目中理所当然合理的东西,并且世界便是牛顿理论的世界。思维和头脑中的这种客观实在具有一种重要特征和作用,即这个客观实在在这思维和头脑看来便是真实的世界本身,头脑永远认它本身中的这个“客观实在”为真实的外在世界,而不管真实的外在世界实际上是怎样。比如,星球和所有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在人们的头脑看来是客观实在的,这样“万有引力”便成为人们思维和头脑中的客观实在----人们实际上便是通过头脑中的这个“客观实在”来观察外在世界的。这样在人们看来,世界就是在“万有引力”支配下运动和存在的。因此,在这样的人看来,世界就是这样,就是牛顿理论所描述的那个世界。然而爱因斯坦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世界实际上并不是靠所谓引力来维持,而是行星在弯曲了的“时空”中各行其道;世界是靠物体的“各行其道”而维持。一旦爱因斯坦的理论得到证明,即从主观性转化为客观性,转化为客观实在,人们对于真实的外在世界的看法,从而人们心目中的世界图象就会随着发生改变。因此,思维和头脑中的这个“客观实在”有着独特的功能,他能够左右思维和头脑对真实外在世界的看法;实际上思维和头脑便是通过自己本身中的这个“客观实在”来观看外在世界的,就象戴眼镜的人一定要通过眼镜片才能看到外在世界的图景一样。“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这种幻想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马克思),在这里也可以说,这种“幻象”就好象是一个真实的外在世界。
在分析所把握的这个(主观性的)质还没有得到证实以前这个质便采取主观的假设形式。即分析思维在这里对一个现象有根据地提出了一个假设。这个假设之所以有根据,是因为这个假设是经上述分析活动的实在过程而产生的,就算在证实中完全不成立,它的提出也是完全有根据有理由的。假设便是指这样的东西,它是在分析的前一阶段产生出来的被把握了的质,这种把握和这个质是完全有根据的,尽管在这里它还不过是这种主观的假设。主观的东西可以是思维的任意东西,也可以是思维之有根据的东西,而这里的主观便是指后者。“假设”这个主观的质的形式还可以产生出许多性质,有些性质是十分吸引人的,比如“预言”、“预见”便是这个形式的一个重要性质和形态,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同时发挥(假设赖以存在的)理论体系之威力的性质。如一个理论所提出的预言能够实现,则不管怎样总是能够有力地把人们的思想和精神拉到理论身边来(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著名预言“经过太阳的光线会发生弯曲”的实现所引起的轰动作用)。假设提出预言,然后人为地让现实运动(如实验)来证实预言,这是假设证实它自身的一个重要形式,这个形式几乎每一个假设和理论都具有。当然还有别的证实假设的形式,如假设本身被动地、完全让现实发展来自然证实的形式;这是一种普遍得多的形式。我们可以把前一形式认为是假设“主动证实”自身的形式,而后一种形式则为“被动证实”形式。我们发现,这种主动性和被动性是很容易互相转化的,特别是被动形式转化为主动形式。总之,假设必须要回到现实中以证实自身的合理性,----从另一角度来说,必须把主观性的假设转化为客观性的实在。
一个理论和假设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采取主动的形式来证实自身,但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采取自然(被动)证实的形式。实际上,预言形式是从这自然证实的形式发展而来的;当假设(这个假设必须是充分完成了的假设,否则就不能够发出预言)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十分适合的事物变化,----如“广义相对论”找到光线从远方来经过一个质量巨大的物质(如太阳)这件事情时,假设(广义相对论)便会根据自身而在这事物变化中提出相应的预言。总之,假设提出预言需要许多条件,首先假设本身必须是充分成熟了的,这样它才有提出预言的能力,第二假设本身要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十分适合的事物变化,这样假设自己才有清晰的明确性。没有这两个条件,假设就不会提出预言。预言是假设获得证实的快捷途径,同时也是对假设最具危险性的途径(因为如果预言不能实现,则这个假设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重威胁)。由于这种快捷,因此所有假设都不顾所具有的危险性,而极力追求预言。但这种追求也造成这样的结果:使假设更加完善和成熟,因为不这样就提不出预言。有时这种预言也反映了人们的某种虚荣心,这一点我们不用多说。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24 假设必须要进行的“证实”实际上是分析所得结果再次回到现实,回到从前的分析对象中,假设(分析结果)作为假设它包含了这种回归;假设从现实中通过分析活动而来,现在又要回到现实中去。这一点正象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思维规律一样,在这里分析结果(即假设)否定了它原始的客观存在形式,即作为分析对象的现实现象,这个假设已经是脱离于这原始客观性的主观性了;然后假设再否定假设自身,而使主观的假设转化为客观的实在,这样假设便回到了现实现象中。假设的证实便是这种回复,证实必定是在现实现象中的证实,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证实是怎样进行的,假设是怎样证实它自己的呢?
这种证实首先同样是对现实现象(包括原来已作为分析对象的现象)的再分析。这种分析与上面的分析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整个分析过程不再象是在黑暗中摸索(象前一个分析过程那样),而是一切都显得那样明白和显然。当分析重新处在比较的一致性和契合中时,分析马上懂得是为什么一致和契合的,这即是上述的分析结果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前一个分析是:分析得到了契合,但它还不知为什么契合,于是产生了假设。比如,一个案件中某两点十分吻合,但为什么吻合呢?这只能以有根据的假设形式暂时作出回答。而在现在这个分析中,当分析得出契合时,立即便知道了这种契合的原因,在这里,上述假设成了这里的契合之原因解释。于是假设也随即从主观的形式转变为客观的形式----从而否定了自己的这种“假设”形态。
实际上,证实的实质和过程是要寻找假设与现象的各种情况之间的契合。比如,分析对象(现象)产生了一个新的情况,则证实就要寻找假设与这个新情况之间的契合,如果契合则假设就从这个新情况中得到证实,不契合则假设就不能(从这新情况中)得到支持与证实。这种“契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通常所说的“符合”,契合就是符合,不契合就是不符合;只是“契合”比“符合”更能表示出分析与证实过程的微妙机理(比如两个齿轮说它们契合比说它们符合更好些)。如果一个理论与新出现的现实情况是契合的,这个理论便得到证实(这可称为“正证实”),如果不契合,则它就不能得到证实(这可称为“负证实”)。至于怎样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契合,到每一个具体的证实活动中便知道了。
所有理论在它获得证实的同时也改变和发展了自身,证实是理论与现实同一的方面,改变和发展则是由理论与现实的差异方面造成的;每一个理论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既与现实同一又与现实有差异的两重性,便是这种两重性使一个理论本身具有意义和得到合理的改变与发展。理论不断地在新的现实中证实自己,而这种证实既揭示了理论符合现实的一面,又揭示了理论与现实有差异的一面;于是,理论一方面由于这种与新的现实的符合而得到新的证实,另一方面又由于这种与新的现实的差异而得到改变和发展。因此,理论的证实有两方面的作用:理论证实和理论发展;这两方面对于一个理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新的现实并不总是证实和发展一个理论,它在一定程度一定条件下也会把这个理论“摧毁”。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楼主:hhj_1  时间:2020-10-31 15:52:29
$3-25 这样,假设便实现了它的证实。当然这种证实也许是一种正证实,即证实假设成立,也许是一种负证实,即证实假设不成立。然而在正常情况下,每一个有根据的假设都包含着正证实和负证实两方面,这便是上述所说的假设和理论之两重性(只是那一方面所占更多或更少罢了)。证实具有上述所说的主动形式(如预言)和被动形式(即自然证实);但不管什么证实都要对新出现的情况和现实进行分析,这样才有可能在新的情况和现实中得到证实。所谓预言不过是对还未出现的情况进行事先分析的结果,即分析活动从它的假设中预计出有这种情况发生,于是分析活动本身便对这个预计的情况进行再分析,尽可能提高它在现实中实现出预言的可能性和正确性。通过这个预先的分析(与充分的估计、衡量等),假设才会产生出预言,而所谓的自然证实也并不是完全的纯粹自然证实,而也是在新的现实情况出现之后对这个现实情况进行再分析的结果。当然,纯粹的自然证实也可以理解为这样的自然证实的一种极端,在这种极端中,假设得到了新出现的现实情况的直接而自动的证实,而不必运用丝毫的再分析;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这里强调的是,对新出现的情况必须进行再分析,而不管这种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就是老情况以新的形式新的时候出现也是这样),也不管事先以什么样的观念或假设来进行这种分析。因此,企图让新出现的情况来直接自动证实假设或理论,而不通过对这种新情况的再分析(与各种思考)来证实是不可能的。----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活动能直接对理论进行检验吗?比如在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情况,这种情况能直接自动证明理论是正确或错误吗?不能,在这里我们还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与各种思考,看它与理论是否契合,如契合,还要考虑它为什么契合,原因在那里,这样才能肯定这个实践对这个理论的证明作用,是检验了理论与真理。总之,预言形式和自然证实形式只有这样一个差别:预言是事先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而自然证实则是在事后(新情况出现之后)对之进行分析的结果。
分析活动是循环往复的,但到证实这里便告一段落,虽然其始点和终点都是分析。通过这一段的分析,知性思维把握了(被分析的那个现象的内在性)----质。分析第一步提出了这个现象的质之假设,第二步则证实了这个假设,这两步使现象的质在一个头脑中得以确立,从而知性思维对这个现象的分析便告结束。当然,这种把握并没有究竟至极,也还需要长期的分析和思维(对这种把握)加以维持和发展,长期对这个质所表现出的各种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这种把握。
$3-26 上述知性分析活动是知性思维对“一个”现象(这个现象由于这种分析而与别的现象相分离并处于孤立状态)的分析,这种分析是知性思维的初始阶段,因为知性最终要把握的是一个事物之质,而不仅仅是一个现象的质。一个事物具有一个质和若干个现象(----这是上述所说的“知性事物模型”的事物),知性要把握一个事物就必须首先对事物的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而上述过程只是对这些现象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分析,因此知性分析还应对除此之外的许多现象进行同样的分析。
知性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握一个事物,这种把握是内在的质的把握,而不只是外在现象的把握。在上述分析过程中知性达到了一个现象的质,但它还远未达到知性的这个目标,因为这个“现象之质”至多只是“事物之质”的一种特殊性。一个事物是具有多个现象的,因此,上述的分析过程只是知性活动的一个前奏;知性必须要对尽可能多的现象进行尽可能多的分析。而这种普遍的分析必然会(在整个知性思维过程中)产生出分析本身的对立面----综合,因为,分析结果一个一个地产生出来,但这些结果却由于分析自身的原因而相互间显得毫不相关;分析掩盖了这些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知性所最终寻求的东西便存在于这一联系之中。因此知性为了达到它自身的目标便(在分析普遍地进行之后)把分析扬弃而以综合取代之。这样,知性思维便从分析过渡到综合,即“知性综合”。

楼主:hhj_1

字数:102401

帖子分类:学术中国

发表时间:2015-07-06 00:40:49

更新时间:2020-10-31 15:52:29

评论数: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