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回到岭南的张九龄,决心为故乡做点实事。对于岭南的交通不便他感同身受,于是他以自己的影响力向朝廷奏请开大庾岭之路。大庾岭又称梅岭,位于韶州之北,是阻隔中原和南方的“五岭”之一,在毛 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以及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都与之有关。得到朝廷批准之后,他自任开路主管,在农闲之际征集民夫,开始开凿工程。张九龄不辞劳苦,在现场亲自指挥施工,历时不到一年,不仅建成了一座要塞——梅关,还修通了全长二三十里的古道,路宽近17米,路两旁遍植松树,改善了南北交通。
在开通大庾岭的过程中,他和曲江县尉王履震、韶州王司马在工作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彼此诗酒唱酬,成为知己。在开元五年(717年)夏秋之间,他在工程完毕之后,怀着功成之后,大庾岭之路“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于乎罅耳贯胸之类,珠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的喜悦之情与王履震联袂到广州游览,写下《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不过我更喜欢张九龄与王履震的另外一首酬和诗《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可惜没有查到王履震的原作,应该是《霁后书怀示张曲江(张拾遗)》一类。张九龄的和诗中,前四句写景,后四句中连用几个典故,以比兴的手法,抒发了自己期盼为国报效的思绪。以比兴的手法而不是直抒胸臆的“赋”来抒情,是张九龄诗作的特点。
第五句的“作骥君垂耳”中的“垂耳”是形容驯服的样子,在这里可以引申为兢兢业业的勤奋(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枚乘《七发》)。
第六句的“为鱼我曝鳃”中的“曝鳃”出自鱼跃龙门的典故,愿意是指没有越过龙门的鱼,非常的失望懊悔(有堤防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恒如丹池——后汉刘昭注引晋刘欣期《交州记》),后来引申为遭到挫折、陷入困顿,有志难申。
第七句中的“湘水”,用在诗词歌赋中,大多借指屈原或贾谊的贬斥。
第八句中的“洛阳才”,并不是仅仅指洛阳才子,而是从洛阳才子贾谊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中,引申为遭贬谪、流放的有人之士。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luantanqin123456 2018-12-24 17:21:12
品味唐诗,品读唐朝。
-----------------------------
嗯,共同爱好,一起品味。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春,因开通大庾岭路的功劳,张九龄被召入京,任职左补阙,主持吏部选拔人才,结果颇能公允服众,张九龄的才学与能力逐渐显现。开元七年,升任礼部员外郎,开元八年,又迁司勋员外郎,逐步进入上升轨道。
在开元九年,张说入朝拜相,张九龄愈发得到重用,两人彼此惺惺相惜,旧唐书记载:“九龄既欣知己,亦依附焉。”很快张九龄就担任中书舍人,成为中书令张说的直接下属,专司诏令的拟制。
张九龄虽然深受张说的赏识和提拔,但是他对张说并不是盲目崇拜,而是运用自己的学识,给张说提了很多不错的建议。可惜有两个重要的建议张说没有听从,客观上也没能避免张说的罢相。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一个建议是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张说主持封禅泰山的时候,看到张说安排的随同皇帝登顶泰山的人员名单,奉命拟制诏书的张九龄劝他考虑慎重,不要把清流之士排挤在外,而只是任用自己手下很多能力、名望、资历都不足的办事人员,以免招人议论(官爵者,天下公器,先德望,后劳旧。今登封告成,千载之绝典,而清流隔于殊恩,胥史乃滥章韨,恐制出,四方失望。方进草,尚可以改,公宜审计——《新唐书 卷一百三十九》)。此时的张说也已经为相三四年,自以为大局在握,不以为然,对张九龄说:“事已决矣,悠悠之言不足虑。”
另一个建议是提醒张说要重视一位名叫宇文融的御史中丞。这位宇文融不是科举出身,但是一位能为皇帝敛财的能吏,颇受皇帝信任,但张说出于对非文化人的一种轻慢,对宇文融的奏对,以不符合制度的理由,屡屡反对,从而使宇文融暗自不平。这个建议同样没有引起张说的重视。
最终张说在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刚刚因主持封禅大典登上自己人生巅峰的张说,被宇文融联合李林甫和崔隐甫弹劾而罢相。
作为张说的铁杆,张九龄也未能幸免,先是改任太常少卿,外派去祭祀南岳和南海,理由是家居岭南,可以顺便省亲。出差归来后有外放为冀州刺史,要往北走,此时的张九龄感到心灰意冷,于是上表,陈述自己母亲不习惯北方,不能和自己一起到冀州赴任,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愿意罢官奉母。李隆基深受感动,但是朝局变更的大势已定,难以转圜,于是改任张九龄为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都督。在这件事情上,张九龄感受到了来自李隆基的温暖,虽然仕途不顺,但却证实了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张九龄赴洪州任,一干就是三年,其间,他写下《在郡怀秋》等诗篇,其中有“臣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的诗句。是啊,张九龄生于公元678年,当初的少年俊彦已过天命之年,可是依然辗转漂泊。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罢相后始终荣宠未绝的张说逝世,在临终前他又一次向唐玄宗推荐张九龄。李隆基也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风度翩翩的岭南才子,张九龄命运的航船开始启动。他先是在当年转任桂州(治所今广西桂林)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又一次公私兼顾——借上任的机会顺路探亲。次年春天,张九龄从桂林坐船,一路巡行按察来到广州,也就是在此期间,张九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望月怀远》,其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成为千古名句,揭开盛唐诗篇的序幕。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首诗的首联,绝对属于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典范,根本不必啰嗦,同一个月亮,连起了各自天涯的思念;后两句的颔联从明月承接到深情款款的人儿,通宵(竟夕)相思,迁怨长夜(遥夜);颈联的两句由月亮和人转到身边的环境,月色莹莹之下,朝露已生,不知不觉长夜殆尽;最后的尾联整合前面六句,月色虽美却无益相思,希望能到梦中相会。

全诗一唱三叹之际,毫无用典,看似平淡的句子里饱含深情,确是怀远思乡诗中的典范。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三月,一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名动天下的张九龄从广州召入京城,担任秘书少监,兼任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后来又升任中书侍郎,是第一宰相中书令的副手,不过他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玄宗李隆基,代撰敕文诏旨,下笔千言,援笔立就,深为玄宗倚重。
此刻的朝堂,自从张说罢相后,几拨继任者都相形见绌,属于矮子里面挑将军。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至十七年(公元729年),搭班子的两位宰相是李元纮和杜暹。张说罢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喜欢财物,李隆基选的这两位继任者都是出了名的清廉。李元纮直至当上宰相,居住的宅邸也十分破陋,衣衫也不华贵,雇用的佣人也很少,往往只是一个贴身老仆随行。按说一个宰相的俸禄也不会把生活过的这么惨,这是因为李元纮的家产都资助族人了,而他又不贪污受贿,所以才入不敷出。此外,李元纮还是一个比较“倔强”的人,早在中宗李显称帝年间,气焰熏天的太平公主要强占一个寺院的碾硙(搞不懂这是一个多么宝贵的石磨),官司打到时任雍州司户的李元纮跟前,他不畏权势,将碾硙判给佛寺。当时的雍州长史是后来的投入太平公主门下的窦怀贞,窦怀贞命李元纮改判。李元纮根本不给顶头上司的面子,放出狠话:“终南山或许可以移动,但此案判决绝对不能更改。这也是典故“南山铁案”的由来。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竟执正不挠,怀贞不能夺之——《旧唐书•李元纮传》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杜暹也有清廉的典故留下来,他是明经出身,不是进士及第,相对清贵的官员,他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积累了很多边功。他曾任婺州参军,离任之际,同僚们赠送他一万张纸。当时,婺州所产纸张非常有名,并且这些纸张是从平常办公耗费中节省出来的,相互馈送更是遵循惯例而已。但杜暹只收取了一百张,略表心意,杜暹因此有了一个“百纸参军”的美名(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旧唐书•杜暹传》)。与李元纮需要接济族人不同,杜暹没什么穷族人,反而有几门土豪亲戚,为了避嫌,杜暹跟他们很少来往。
接任宰相之前,李元纮是户部侍郎,杜暹是安西副大都护,一个熟悉经济,一个擅长军事,又都清廉、俭朴,按说应该惺惺相惜珠联璧合。但是可能这两位命中相克,他们在执政中意见经常相左,从一开始的政见之争,发展到意气之争,。也就是说,根本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你反对的我就拥护。经常把官司打到李隆基的面前,甚至在朝堂之上动手互殴,是不是有点像台湾省的政局?李隆基看得久了也感到郁闷,就是嘛,本来任命你们是为我分忧的,现在倒好,总是给我添乱。于是在十七年(公元729年),这两位宰相双双下岗。
不过,这两位只是不能同时做宰相,工作能力都还是很强的,尤其是杜暹,罢相后从担任魏州刺史开始,历任太原尹、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爵封魏县侯,在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病逝后,追赠尚书右丞相,谥号贞孝。
我倒觉得,造成这种状况,很大一部分责任在李隆基。自从张说罢相后,李隆基瞅谁都不够宰相材料,选中这两位只是无奈之举,于是李隆基给这两位弄得名不正言不顺,也就是说,谁也没有任命为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李元纮是户部侍郎转升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暹是安西副大都护转升黄门侍郎同平章事,这两位没有“正副主次”宰相之分,这不是明摆着认为制造矛盾嘛。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李元纮和杜暹罢相之后,唐朝的财政专家宇文融代理了99天的宰相之位就下台了,这个插曲,更印证了宰相乱局。
第三波宰相是萧嵩和裴光庭。
先说萧嵩,他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后,归顺隋朝的后梁明帝萧岿玄孙,跟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以及李世民时期的尚书左仆射萧瑀是一家子。不过这位宰相只是遗传了和萧太后一样的外在基因,是个大大的美男子,身材、五官都好,还有一部美髯,却没有遗传下文采,文笔普通。李隆基在准备任命苏颋为宰相的时候,连夜找人起草诏书,恰巧在中书省值班的是时任中书舍人的萧嵩,接到皇帝的指令,萧嵩回到中书省办公室,在小吏的提点下,参照以往宰相任免诏书,也完成了任务。但是李隆基看到诏书中称赞苏颋有“国之瑰宝”的句子,想到苏颋的父亲名为苏瑰,为了尊重苏颋,避讳这个“瑰”字,且为了节约时间,就要求萧嵩现场修改,萧嵩愁得抓耳挠腮,吭哧了半天,把“瑰宝”改成了“珍宝”,李隆基是个有文采的人,对这个改动十分不满意,对萧嵩的评价是“徒有其表”(玄宗尝器重苏颋,欲倚以为相,礼遇顾问,与群臣特异。欲命相前一日,上秘密,不欲令左右知。迨夜艾,乃令草诏,访于侍臣曰:“外庭直宿谁?”遂命秉烛召来。至则中书舍人萧嵩,上即以颋姓名授嵩,令草制书。既成,其词曰:“国之瑰宝。”上寻绎三四,谓嵩曰:“颋,瑰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为刊削之。”上仍命撤帐中屏风与嵩,嵩惭惧流汗,笔不能下者久之。上以嵩杼思移时,必当精密,不觉前席以观。唯改曰:“国之珍宝。”他无更易。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明皇杂录》)。这则记载在《明皇杂录》中的故事未必属实,但纵观萧嵩拜相之路,确实不是靠文笔撰升,倒是使这种说法有了几分可信。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萧嵩是南朝帝胄,娶妻会稽大族贺氏之女贺睿,贺睿的姐姐嫁给了贞观时期的相臣陆元方之子陆象先,后来陆象先也在李显、李旦和李隆基为帝之时长期担任相臣。因为这种出身和关系,萧嵩在仕途前期也比较顺遂。说来也怪,文人出身的萧嵩不善文字,却对军事非常擅长,初入仕途是担任洺州(现在的河北永年)参军,因为表现出色,深受刺史桓彦范的器重。这位桓彦范前面讲过,是发动神龙政变拥戴李显登基的“五王”之一,虽然下场悲惨,但是也执掌过一段时间的朝政。后来陆象先为相,可能认为做文臣更有发展,就一路提拔萧嵩从文,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从醴泉县尉的职位上直升监察御史,隔年又升殿中侍御史。开元初,姚崇为相,也很赏识萧嵩,才把他推荐到“中书舍人”的清贵位置。
可惜因为文笔方面在玄宗面前漏了怯,萧嵩又开始回到军事、行政方面,先后担任历任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恰恰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萧嵩给了李隆基一个大大的惊喜。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率军攻陷瓜州,生擒刺史田元献,洗劫了城池,而回纥也伏杀了河西节度使王君毚,整个河西陇右大为震动。萧嵩升任兵部尚书、河西节度使,赶赴边疆。萧嵩先是启用裴宽、郭虚己、牛仙客、张守珪等人稳定河陇地区,然后使用反间计,使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与吐蕃赞普之间互起疑心,最终,悉诺逻恭禄被赞普诛杀,吐蕃军中人人自危,战斗力从此衰弱(嵩乃请以裴宽、郭虚己、牛仙客在其幕下,又请以建康军使、左金吾将军张守珪为瓜州刺史,修筑州城,招辑百姓,令其复业。又加嵩银青光禄大夫。时悉诺逻恭禄威名甚振,嵩乃纵反间于吐蕃,言其与中国潜通,赞普遂召而诛之——《旧唐书•萧嵩传》)。

开元十六年(728年),萧嵩采取攻势,张守珪、张志亮、杜宾客等人连续大败吐蕃军队,捷报频传。李隆基早就忘记了姚崇在开元初年提出的“不赏边功”,当然,时过境迁,此时的唐朝也需要对外作战的胜利,因此李隆基不再纠结萧嵩的文采,先是在当年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加入宰相班子,又在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元纮和杜暹罢相后,把这两位干了几年宰相都没得到“中书令”头衔给了萧嵩,正式成为第一宰相。同时,萧嵩依然遥领河西节度使,军政大权统揽;还给了很多文士的荣誉头衔,什么金紫光禄大夫、集贤殿学士、知院事,兼修国史等;又封爵徐国公;再把自己的女儿新昌公主下嫁给萧嵩的儿子萧衡,和萧嵩结成了儿女亲家。插叙一句,新昌公主为萧嵩升了一个孙子,起名萧复,日后在唐德宗时期,也身居相位。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给这位萧嵩配的副手,名叫裴光庭,也是一位有来历的人。他出身河东大族裴氏,祖父裴仁基曾任隋朝礼部尚书,父亲名为裴行俭,是万人敌裴行俨的弟弟。
军事方面,裴行俭不仅十分勇武,颇有乃兄之风,兵法上又受传奇大将苏烈的亲传,统兵征战,威震西域,大破东西突厥残部。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他以六十岁的高龄,孤军深入兵不血刃以计生擒与吐蕃勾结意图叛乱的西突厥联盟部族的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及李遮匐,高宗李治亲自摆设庆功宴,并评价他文武双全,以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帝亲劳宴,曰:“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即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就在当年,东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落相继反唐,奉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又是裴行俭率兵北征,活捉了阿史那奉职,击溃了阿史德温傅,斩首了阿史那泥熟匐。永隆二年(公元680年),裴行俭以兵力压迫,施展反间计,促使阿史那伏念绑缚阿史德温傅来降。
行政方面,裴行俭曾经以吏部侍郎之职主持吏部,先后与李敬玄、马载配合,被称为裴李、裴马,他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他所首创的长名姓历榜及铨注等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在后世选才授官的制度中被长期执行。他知人善任,后世的很多名将,如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人,都是他在军中所提拔的的副将。他对当时颇有文名的初唐四杰并不看好,事实也证实了他的眼力。
裴行俭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名家,擅长草书、隶书,唐高宗李治非常喜欢他用笔的法度。他也对自己的书法非常自信,评价自己可以不选择笔、墨的好坏而能写得机灵敏捷。除此外,他还精通天文历法,易经阴阳,是一位只是渊博的杂家,传说他每次行军作战,都能欲知胜期。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裴光庭投胎技术高超,才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可能命运不想让他的人生游戏这么没有平衡度,于是给他设置了一个“幼年丧父”的障碍,在他出生四年后的682年,63岁的裴行俭去世.所幸除了李治欣赏他的父亲之外,大权在握的武则天非常喜欢他的母亲厍狄氏,幼年的裴光庭也算没有受到什么委屈。成年后的裴光庭娶妻武氏,大名鼎鼎的武三思是他的岳父,插叙一句,这位武氏据说后来跟“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有私情。因为与武氏有这种关系,裴光庭的仕途起步是“门荫”,而没有通过进士或是明经。李唐复辟后有所坎坷,李隆基登基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武氏家族不再过于忌惮,裴光庭慢慢升迁到兵部郎中,就在兵部郎中任上,他的一个一项建议,引起朝堂上下对他的高度重视。
那是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隆基要封禅泰山,宰相张说担心突厥等各少数民族趁机扰乱中原,计划增加边防军力,提高戒备,于是召集裴光庭来制定方案。裴光庭认为举行封禅大典,就是要向天下表明现在是国家昌盛万国来朝,如果整军备战,是表明仍然有边患,就不能彰显皇帝的德行。裴光庭分析判定周围的少数民族中,突厥最强,而突厥一直想与大唐和亲。建议派遣使者邀请突厥派员参加封禅之行,他们必会从命,而突厥一来,其他诸蕃君主必相继而来,到时我们就高枕无忧了。”张说依计而行,果然解决了封禅大典中最担忧的边患问题。
封禅后,裴光庭仕途亨通,先是升任兵部侍郎,到了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后又改任黄门侍郎,成为萧嵩的搭档,并且在次年升任侍中,宰相做得名正言顺。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如此看来,裴光庭的行政经验十分丰富,思路也很创新,与擅长军事的萧嵩应该是个好搭档,并且裴光庭为人低调内敛,似乎不会出现宰相间的纷争。此外,萧嵩和裴光庭通过李隆基这个桥梁,还是拐着弯的亲戚,更能协力同心。这是怎么论的呢?李隆基和萧嵩是儿女亲家,这个亲戚很直接。李隆基和裴光庭的亲戚关系稍微复杂点。根据史书记载,在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隆基废王皇后,欲立武攸止的女儿武氏为皇后,遭到被深受武则天毒害的群臣和李唐宗室的反对,于是李隆基给武氏特别设立了一个封号“惠妃”,名为妃,实际享受的是皇后的待遇。裴光庭的妻子武氏,是武三思的女儿。武三思与武攸止,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堂兄弟,也就是说,李隆基和裴光庭都是武氏家族的女婿,算起来是同一辈分的连襟。
但有的事情不能以常理推论,不该有矛盾的萧嵩和裴光庭,也不怎么和谐。虽然史书没有记载是那些具体事,但是却给出了结论:“同位数年,情颇不协”——《旧唐书卷一百三 列传第四十九》。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张九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京的,时任宰相的正是萧嵩和裴光庭,这两位都不擅长文事,张九龄这个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拟制了大量的诏书,在张九龄的文集中,敕文就多达114篇,深受唐玄宗倚重。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二月,进京不足一年,升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同时还兼知制诰。这就意味着,张九龄一个管工程的二把手,不去工地一线,反而天天跟着皇帝,制定国策雄文。当时的张九龄已经55岁,家有老母,几次请求致仕回乡奉养老母,李隆基都舍不得让他走,为了表示关怀,封他的弟弟张九皋、张九章在岭南家乡附近做官,主要任务不是治理地方,而是替张九龄在母亲面前尽孝,这个面子那是相当大了。这两位幸运的弟弟,后来都做到了封疆大吏,张九皋官至广州都督兼五府节度经略使,张九章官至岭南节度使、广州都督。
李隆基很快又把张九龄调整到了中书省担任侍郎,这几乎是作为宰相接班人培养了,因为中书省才是名正言顺拟制皇帝诏令的部门,张九龄这总算是实至名归,不再“长臂管辖,跨越部门办公”了。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两个跟张九龄有关系的人先后去世。先去世一个跟张九龄有直接关系,是他的老母。母亲去世后,张九龄丁忧回乡守孝,据《新唐书》记载,孝心动天的张九龄,身侧长出紫灵芝,白鸠、白雀在家门前的树上筑巢,这似乎也从另外一个方面预示着会有好消息降临。去世的另一个是“副相”侍中裴光庭,这与张九龄发生了间接关系。
裴光庭逝世后,李隆基放权给萧嵩,让他自己选与他搭班子的宰相。这种天大的信任,使萧嵩倍受感激,于是他也秉承着一片公心推荐了韩休担任侍中,只是没想到这位韩休比裴光庭更倔,跟萧嵩经常顶牛,还不如裴光庭,至少面子上过得去。韩休也是一位忠直的谏臣,当时国库充足,李隆基开始贪图享乐,经常组织游宴、狩猎,几乎每次都会收到韩休的谏书,以致于李隆基会提醒手下人,玩乐的时候声音小点,免得被韩相国听见。为这事,李隆基郁闷的不行,有一次照镜子,看到自己都有些憔悴了,显得很是闷闷不乐,有侍者进言说,自从韩休拜相,你就没有一天能开开心心的玩过,既然如此,何不罢免他。李隆基说虽然韩休每次进言都很耿直,是我当时很难堪,但是退朝后仔细一想,这是为社稷着想,我能睡个好觉啊。虽然我瘦了,但是天下肥了啊。这就是韩休和李隆基共同为我们留下的典故“君瘦国肥”(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新唐书•韩休传》)。
这位把皇帝都能折磨瘦的韩休,萧嵩自然也拿他没办法,于是他在韩休上任半年多之后,去找李隆基辞职,大意是说我现在已经位极人臣,幸得陛下不嫌弃,我想就此机会功德圆满,等到您真的厌恶我了,我姓名都保不住,怎能功成身退。听到这个理由,李隆基也认真严肃起来,说你既然这么有诚意,我现在也不能当场答复你,你回家听信吧,今晚一定给你答案。当晚,高力士就到萧嵩的府上宣布萧嵩罢相,改任尚书右丞,后加太子太师,不过韩休同时也罢相,改任工部尚书。后加太子少师(嵩惭,乞骸骨。帝慰之曰:“朕未厌卿,何庸去乎?”嵩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帝为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俄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始有卒者。”乃授尚书右丞相,与休皆罢——《新唐书•萧嵩传》)。这也是李隆基对大臣宽厚的地方,使君臣情义有始有终。萧嵩在罢相10年后,于家中安然逝世,算是寿终正寝。我推测,萧嵩辞职是个以退为进,本意是想向李隆基阐明自己被韩休挤兑的待不下去了,希望李隆基为他做主。没想到此时开元盛世已现,李隆基急于享受生活,他实在不能忍受相臣不合了,于是顺水推舟,把这第四波宰相组合也拿下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8-12-30 18:21:30
我看《连城诀》电视剧里提到有一首诗:
乘船过江陵,两岸闻泣声。
不见梁元帝,唯有佛颂经。
不知道古典兄之前有没有听过这首诗
-----------------------------
桥桥你也难到我了,我查了唐诗以及其他诗歌集,也翻了一下连城诀,确实没找到。但是我觉得这首诗有点打油的味道,似乎意境一般般。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李隆基之所以这么干脆,是因为他已经埋下了伏笔,这自然就是张九龄了。
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五月,萧、韩组合尚在的时候,李隆基环顾朝堂,发现下一步最适合当宰相的人只有张九龄,于是他夺哀张九龄,让他回朝第二次担任中书侍郎。所谓夺哀,也叫夺服,字面意思是夺走人的服孝的衣服,也容易理解,重要的官员,在居丧期未满的时候,应国家的要求除去丧服,出任官职。这样,在萧、韩组合罢相之后,张九龄在当年十二月,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实际宰相,并且在次年,得授中书令,登上第一宰相之位。从开元十四年张说罢相开始的宰相乱局,终于在张九龄这里终结,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登上了了历史舞台。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8-12-30 18:21:30
我看《连城诀》电视剧里提到有一首诗:
乘船过江陵,两岸闻泣声。
不见梁元帝,唯有佛颂经。
不知道古典兄之前有没有听过这首诗
-----------------------------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8-12-30 18:47:12
桥桥你也难到我了,我查了唐诗以及其他诗歌集,也翻了一下连城诀,确实没找到。但是我觉得这首诗有点打油的味道,似乎意境一般般。
-----------------------------
桥兄,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咱们明天开掰吧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李隆基拜张九龄为相,确实是出于真心的欣赏,甚至是带着一个“粉丝”的眼光。虽然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之类的正统史书没有明确,但是在一些后人记载唐代史实的笔记类文字中有所记载,尤其是五代时期比较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仁裕,他在所编著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录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些逸闻遗事尽管有一些奇异物品的描述不尽可信,但是很多传说事迹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后世的学者也把这本著作当做史书看,而并非视为传奇小说。这位王仁裕也是个小小的传奇,他号称“诗窑”,生于唐朝末期的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在他四十多年的仕宦生涯里,先后称臣于唐朝割据军阀歧王李茂贞,以及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最终官至后周的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病逝后诏赠太子少师。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写过一些史书的“读后感”,其中,题名“读《开元天宝遗事》”的诗就有三首,由此推断,这本书记载的史实有一定可行性。而在《开元天宝遗事》里,就记载了李隆基对张九龄这种“迷妹”对“爱豆”的态度。
一是对张九龄文采的欣赏。李隆基对其他大臣明确表态说,咱们大唐这些文士,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比得上张九龄,即便就是我,这一辈子啥也不干,专门学习写文章,也赶不上张九龄十之一二的水平,此人是真正的文场元帅啊(张九龄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事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元帅——《开元天宝遗事》)!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