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自然小说(转载)

自然小说(转载)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地震的“阿基米德”形成 (ZT)



一、为何地球肚皮里有气?

若潜艇顺着漂在南极的冰山侧沿往下沉,然后钻到冰山底部往上看,你定会发现,冰山底部小型负山谷、负洼地里储有大量空气,半透明的冰山还把阳光导入这些气仓里,构成一个个奇妙的冰天水上世界。若潜水艇开进北冰洋冰原底部,也到处能见到这样的气仓。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海底,如南太平洋东部一条200多公里长的断裂带,现仍在不停地往上冒气泡,其它没有断裂的地壳底部,如也有负盆地、负洼地的话,也会储存大量的气体,如火山底部的负山谷就是一个厚达几公里的大气仓。地底哪来这么多的气?地球肚皮里究竟装了多少气呢?这些气是如何形成的呢?

了解了岩浆的成因就可以知道,原来这些气与岩浆来源于同一个过程,地球这盘大磨不仅把地中岩石磨熔、磨热,而且使之沸腾、蒸发、再蒸发。在这一“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已熔解、蒸发的元素又不断地分解并与其它元素化合,地底已成为一座天然综合化工厂。

地球岩石的主要成分有氧、硅、氢、铝、镁、钠、钾、硫、磷、钙等,由火山口中喷出的气体成分分析,地底气体与岩石的化学成分相关。如石灰石CaCO3和硅石(石英)SiO2熔解后,就有二氧化碳CO2气体冒出,反应式为:

CaCO3+SiO2 高温 CaSiO3(玻璃)+CO2↑
若硅石SiO2与石墨碳C层熔解后,就有一氧化碳CO气体冒出,反应式为:
SiO2+2C 高温Si+2CO↑
若硅石与碱类(如NaOH)在地幔岩浆内化合,就会有水蒸汽冒出,反应式为:
SiO2+2NaOH 强热 NaSiO2(硅酸钠)+H2O↑

而水蒸汽遇到1000℃以上高温,又会分解成氢和氧,氢再和硫蒸气化合,又会生成硫化氢H2S气体冒出,……在这样一个综合性“化工厂”里,许多气体都可以生产出来,只要大磨不停,热源不断,气体就会不断产生,直到岩石全部蒸发为气体、等离子体,可见地球肚皮里的气完全来自于内部摩擦。如地核、中地幔与地壳的旋转同轴同步,内部没有摩擦,地内热量不再增加,产气量就会减少直到停止。这时,因地表水圈内的一、二次蒸发,带走地壳的体温,地壳进入冰期,负盆地、负山谷等气仓里的气体降温减压,有的气体因低温而液化,地球进入消气的阶段。

但是,太阳风、日月磁场的作用力在不断变化,地壳与地核同轴同步的状态只可能瞬时地存在,靠一时的热输出大于热产量的方式消气,其效率是非常有限的。故地球肚皮里的气会时多时少,却永远不会消失。

二、构造地震与放气

中国西周时代的伯阳父,曾把地震归因于“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现英国一地震学家提出过相同的观点,被称为“放气成因说”。火山与火山地震确实由放气引起(见前),而构造地震是否也与放气有关呢?

通过对历代记载的地震资料和近一个世纪地震观测记录分析,大多数强烈地震确实伴随有放气现象。现需要弄清的是,究竟是放气引起了构造地震?还是构造地震引起了放气?

如前所述,地壳底部的负盆地、负洼地、负山谷内有大量气体,形成气仓、气泡,有的气泡还在地壳底部“流动”,一旦构造地震发生,地壳水平或斜直错位,就会使粘在它底部的地壳膜被撕裂。而一旦封藏气泡的地壳膜被撕裂,气泡就会冲进地壳裂缝,当遇到地下水层再次封藏时,又穿过水层,把沙和水一齐冲出地表,在地表筑起一个个漏斗状的喷沙水口,地下气体进入大气层。

气体逸出,原气泡对地壳的浮力消失,地壳向下坐塌。原整块地壳坐落到岩浆洋面上,地底洋面产生岩浆波。随着岩浆波浪的起伏,地壳也上下起伏,由此产生的表面波开始向外传播,直到岩浆波浪慢慢减弱,地壳也渐渐平静下来,踏踏实实地漂浮在岩浆洋面上,新的岩浆涌进刚被撕裂的地壳膜内,缓慢地冷却凝合。

第一次震动之后,震区周围的岩浆像水泥沙浆一样已被振活(流动性增加,粘结性减弱),近700公里深的岩浆洋中部和底部的气泡也缓慢向上浮升,附近负盆地、负洼地的气泡、气团、气流也缓缓向震区底部水平移动,渐渐使震中底部的负盆地又积聚了少量气体。因第一次破裂的地壳膜还凝合得很薄,又被新的气压冲破,造成第二次余震。……只有当附近气体放完,余震结束,破裂处的地壳膜才有足够的时间凝合到原来的厚度,继续封藏新的气体。

由于地壳底部到处都有一些负盆地的小储气结构,这些气盆会把当地的地壳顶高,使地壳应力发生变化。一旦盆底某处的地壳及其壳膜胀裂,高压气体泄出,浮力消失,地壳下塌,原有地壳应力也会突然释放,产生构造型地震。震后,有的储气盆还会再次储气,同火山复苏那样,再次引起该处地震,但震级与震中不会绝对相同。

以上可见,构造地震的水平错动为气泡逸出提供了契机,故最初是构造地震引起了放气。而放气又引起地壳上下振动,使震级与范围扩大,时间延长,且有时高气压率先胀破地壳膜,这又是放气引起了地震,因而两者互为因果。

从统计学角度看,大多数构造地震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放气现象。但有的震区底部没有储气条件,即没有气仓,有的地壳上部水平错位或斜向垂直错位时,地壳膜并没有破裂。因此构造地震并不必然导致放气,而放气也不必然导致地震(如海底缓慢放气),只有突发性地大规模的放气才会引起地震,而这类地震与火山地震类似,不纯属于构造地震。

三、地震放气与地光

被地壳膜长期封藏的气体多数是可燃气体,如甲烷、硫、磷、钾、钠的蒸气,一氧化碳等。一旦它们冲出地表,与氧气接触,就会马上燃烧。若在地裂缝中就开始燃烧,其发出的光亮从裂缝中射出地表,就成为人们常说的“地光”。有的一团团冲出地表,在空中燃烧,形成各种颜色的火球。如中国河北唐山、邢台、四川松潘、辽宁海城、云南龙陵、普洱、通海、宁夏西吉等地,在近40年来发生的地震中都有地光现象和大量火球冒出。

炽热可燃气体与等离子体穿过湖、海的水层时,与淤泥细菌分解出来的氧接触燃烧,使湖、海发光,同时有大量烟雾、气泡冒出水面。

气体燃烧时必然发出声音,如在地裂缝中燃烧,传出来的声音就是“隆隆”声,有的如风吼,有的如火车行驶,有的如闷滚雷,这些往往被称为地声现象。若火球在空中燃烧,常发出“劈啪、嘶嘶”等声音,犹如撕布、爆米花之类,但离人太高太远则听不到声响。

有时在大地震到来之前,局部区域的地壳膜已微微错裂,某些小气仓内的气体从裂缝中缓慢地漏出,如同车胎慢漏气一样。这些气体静悄悄地进入大气层之后,使大气昏浊,从而出现红霞、紫霞、晴天长虹等异常天空景观。这些带正电荷的气体、等离子体进入大气层后,会使大气电场出现异常,从而对无线电、微波通讯带来干扰。若有毒或放射性气体逸到地表,还会刺激动物行为异常,这些往往成为大地震到来的前兆。

但靠上述前兆来预报地震则是极不可靠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地壳错位、地壳膜破裂、气体冲出三者同时进行,随之地光、火球现象出现,约20分钟便全部消失,故当你看到以上前兆和地光现象时,已经处在地震过程之中或地震已经发生了。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新新人类版坐井观天(ZT)


纯水本来是不导电的,但海洋与地下水层溶有大量钠、镁、钙等金属元素,从而成为导体。整个水圈的电位同时就是地壳的表面电位,全球发电机的零线接地,实际是联结在导电的水圈上,并把湿地和水圈的电位设为0伏。而事实上水圈的电位并不为0,它相对于云顶自由电子层为正,而相对于高空等离子气层为负。

水圈的温度T与海拔高度h成反比,上冷下热,海沟底部的水温约100℃,地壳深处地下水的水温约200℃,雪峰顶部的水温(冰温)约-10℃。就同一海平面而言,水温T与纬度L成反比,赤道低纬区水温约7℃,南北极圈海面冰温低达-40℃。水圈温度T还随地球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地球年龄A与水温成正比,因为水圈在不停地吸收来自地底与天空的热量,同时还不断把自身潮浪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水圈的温度公式可表述为:
T=A/h*L

有科学家研究海底有孔虫目外壳化石时发现,3千万年前的海水温度为7℃,2千万年前为6℃,现在是1.6℃,从而坐井观天地推断全球海温在下降,地球正进入第四纪冰期等结论。这些结论,都是刻舟求剑的结果。其实,该处化石记载的是3千万年来,其海底地壳在缓慢抬升或由低纬向高纬移动,而不是整个地球水温在变冷。

只要地球不停止转动,它的动能就会不断地转化为热能而被海洋吸收,冰帽将全部吸热熔解,海洋将全部吸热蒸发,整个水圈将化为蒸汽并进入太空,现海枯云重的金星就是2亿5千万年后的地球。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沧海桑田话潮汐(ZT)



钱德勒晃动轨迹表明,地球内部没有一根真实的、固定不变的转轴,地极是移动的,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有成为地球北极点的可能。

地极漂移就是地转轴的偏离,它必然引起赤道移位,三者是同时进行的,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现。而赤道移位又引起地球形变,因为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

地极和赤道的位移,会导致地球各个部位重新调整与地心的距离。这就是整个地球的形变。地极、赤道的移动,引起地球形变,同时改变着地表的海陆分布,造成沧海桑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牛顿引力起潮的解释,与牛顿自身的理论计算不符,与潮涨潮落的实际时间不符,与大气观测结果不符。可见造潮并非引力。它是磁力。

根据地震波的测定,地核是一个悬浮在流态地幔岩浆之中、半径约3460公里的固态铁核,它当然地,是整个地球磁场的磁芯。因地月相距平均约38万公里,月球在地球磁场范围之内,月球铁核本身没有明显的磁场,同一颗铁钉一样只有地核的感应磁场,且月球的感应磁场与地球磁场的极性相反,磁性月核与磁性地核相互吸引,使悬浮在流态地幔中的地核向月方位移。地核向月方位移,必然通过地幔把向月点地壳微微挤高凸起,使整个地壳发生形变,由正圆变为椭圆,其椭圆长轴的另一端便指向背月面,使背月点地壳也微微凸起,形成整个地球的太阴固体潮。

太阳磁场与地球磁场极性相同,相互排斥,同时,太阳风对地球外磁层的压力也必然由地球的磁芯承受,从而使磁性地核向背日面移动,与上相反相成,形成太阳固体潮。

地壳的太阴固体潮大于太阳固体潮。磁性地核在地内有避日趋月的趋势。

海底地壳的平均厚度仅相当于大陆地壳的1/5,固体潮幅要大得多。地壳固体潮,必然引起海潮,海潮是固体潮的必然后果。换言之,地起必然潮落,地沉必然潮来,两潮是同步而反相的。故王夫之曰:“地升则潮落,地降则潮生。”

因地球上的水圈已被亚欧非、南北美大陆隔离,潮汐无法作全球性纬向环流,只能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回荡。根据海陆分布的不同方向,荡来荡去的潮汐便产生两种相位,一种是大陆东部海岸、河口的潮汐,叫正相潮;另一种是大陆西部海岸、河口的潮汐,叫负相潮。正相潮如长江、钱塘江,亚马逊河口的潮汐,表现出先涨后落的规律;负相潮如法国西海岸、韩国西海岸、美国旧金山、菲律宾马尼拉港的潮汐,表现出先落后涨的规律。正相潮和负相潮的起潮时间可由公式求得。

钱塘江秋分潮蔚为壮观,可同亚马逊河口春分潮相媲美。钱塘江口是由西向东入海的河口,属正相潮,江口呈喇叭形,有对西涌的海潮正面直吞的气势。江口外是杭州湾和王盘洋,澉浦处于喇叭口的咽喉地带,海潮从喇叭口退海时,江面越流越宽,畅流无阻。而从东海向江口进潮时,江面越流越窄,紧缩的两岸阻尼着西进的潮速。

每当朔、望前后,地壳大起大落,从东海涌进钱塘江口的海水虽然比上、下弦时多,可钱江口向东海回倾的水量则更多,因为回倾退海的潮水可毫无阻挡地通过澉浦咽喉,进入东海。而从东海灌往钱江口的潮水却受地形的限制,在还没来得及涌满杭州湾和钱江口时,第二落潮期已经来临。由此,朔、望地壳大起大落期间,钱江口和杭州湾的总入水量小于总出水量。在经过2~3天的入不敷出后,钱江口和杭州湾的水位渐渐比东海水位低了许多,而“堆积”到东海的海水有回灌待发之势。

在月亮跨过朔、望,进入初三、初四、十八、十九时,地壳固体潮幅已回落到平时的高度。这时,只要东海地壳象平时那样微微抬起,蓄势待发的东海海水便趁势回涌,造成初三、初四、十八、十九的大潮,凡是喇叭形河口,其大潮都比朔、望晚到2~3天,也是这同一种原理。

每当夏历八月,北太平洋赤道洋流已在季风作用下北移,东海平均水位已到最高点。因地壳赤道区旋转离心力最大,秋分(春分)日时,磁性地核正对赤道地壳挤出,与离心力叠加后而形成的固体潮幅也最大。月十八、十九的东海水位已在望后蓄势已足,以上3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便使钱塘江秋分潮的潮幅为一年之最。

此时,比平时更高的东海水位加上望后蓄势已足,趁秋分日地壳更高凸起之时,向西猛涌。王盘洋两岸把西岸的潮水聚拢,在向杭州湾低水位俯冲时形成涌潮。愈来愈窄的钱江岸又把杭州湾冲来的涌潮聚成一束,向盐官镇一带奔冲,产生3~5米高的潮头,形成倒海翻江的气势。,成为特大潮。如钱塘江秋分特大潮再与月球8.85年、18.6年的近地轨道周期叠加起来,其气势将更加磅礴。

钱塘江潮的最佳观潮点在盐官镇一带,秋分大潮到达盐官的时间可由正向潮起潮公式求得。盐官离钱塘江外河口大洋山得距离S约150公里,秋分特大潮涌的时速约37公里,八月十八盐官地壳凸起的时间在凌晨2点,向月潮到达盐官的时间T为:
T=2-6.2+(150/37)=-0.15小时
即在月十八凌晨差9分,涌潮潮头逼近盐官,当天背月潮潮头到达盐官的时间只须往后推算12小时25分,即在月十八中午12点14分左右到达,实际到达的时刻可能因为当时大气、水文因素的影响而略有偏差。

因秋分日与八月十五中秋望月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固定的,故钱塘江秋分特大潮有时在十九日或二十日到来。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卜 (ZT)


中国文字以象形为主,尤其是远古文字,皆能由形而变象,揣象而测意。“卜”(读bu上声)字之形至简,一竖一点而已。但今人不得其旨,误将它解释为“用火灼龟取兆”之类,其谬甚明。如果真有灼龟测吉凶之义,“卜”字应由“火”、“甲”、“骨”三字组合而成,或拟灼龟裂纹之声,而这两者皆无,故“卜”字之义不在“吉凶”,必另有真指。

况且,现在让你去找一块甲骨,在上面刻上卜辞,马上用炭火烤灼,这骨头不是被烧焦,就是被熏黑,根本没有什么类似“卜”字的裂纹指向“吉凶”二字,这至少说明中国的甲骨学家们没有亲自做过实验。

《尚书·洛诰》云:“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读chan阳平)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使)来以图,及献卜”。宋·蔡沈在《书经集传》中是这样解释“卜”与“食”的:“献卜,献其卜之兆辞也。”“食者,史先定墨,而灼龟之兆,正食其墨也。”

这里的“卜”被当成了相邑之事,其方法是把各种河名用墨写在龟甲上,然后用火灼烤,只有“洛”字吸食干了墨迹,故认为可在洛水修建都邑,从而有了后来的河南洛阳。

蔡沈的这种解释显然是臆度之辞,他必未经过实验的验证,如果用今天的墨、龟甲、火来重复这一过程,绝不会出现独“洛”字吸食其墨的现象。况且,周成王命周公遣使卜邑之事,发生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那时还没有出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何有定墨于龟甲之理?如果那时已经有了笔墨,写画于竹帛尚可,实难书于龟壳之上,因为动物甲骨多有油脂,且面积太小(不便成册)。现出土的甲骨也全是刀刻之文,并无墨书之迹。可见,蔡沈关于“定墨于龟而后灼之”的说法为向壁虚造,古人断无如此“卜”法。

在殷墟甲骨文中,卜字常被刻成“卜”(同现卜的点在右侧向下)、“(卜型的点在左侧向上)”、“(卜型的点在右侧向上)”或“(卜型的点在左侧向下)”型,实象刻划之形。现有的骨甲学家说“卜”字是用燃着的紫金木柱烧灼龟甲背面的钻穴后自然出现的裂纹,还有一种类似“卜”字发音的响声,对于这样的臆测,只须看看现龟腹甲和牛肩胛骨上的文字,此说法便不攻自破了。

中古之时,地广人稀,凿洞而居,席地而坐,指天画地。或在洞壁上雕戳,或在树皮上划痕,或用干土在撑梁(图腾柱)上写画,或以锤凿在岩崖上敲琢。日月苍穹,飞禽走兽,山形水势,任意卜刻,人人皆能。刻者不学而知,见者不教可识。如此处是否有人居住,何方有水可饮,林中有否蛇虎,往何方危险(凶),哪边安全(吉)等,都可能被刻划在石上、树上、土坎上、墙壁上。这种刻划之事,恰可用“卜”字象之。若把在木、壁、地上戳刻痕迹的事象形出来。

“卜”字的原始含义就是刻划,古人在森林中见到吃过人的虎留下过爪印,他们称之为“虎卜”,并误以为虎能“以爪画地,观奇偶之数而卜食”,被吃的人便被误认为是虎卜后的食物。

由于“卜”字表示刻划印痕与记号,为了区别不同的戳刻材料与物体,便引申出占、卦、贞三字。

“占”字上“卜”下“口”,上部的“卜”字是刻划之象,下面“口”字是泛指的方形物体,如方石、木板、墙壁、泥块等。

“卦”(读gua去声)字象“圭”、“卜”之形,而圭(读gui阴平)字由两土相叠而成,本为土墙之义,后引申为石壁和玉圭。把符号戳刻在石壁或玉版之上,就是“卦”字的本指。可见《周易》中所说的“八卦”,是指伏羲留在玉版上的八种划痕。虽然今人不再用刀锥来刻划这些符号了,代之以毛笔、钢笔、键盘、鼠标来描绘,但所画出的符形仍来自于古代的“卦”形。

“贞”字象卜贝之形,表刻贝之义。古时“贝”指软体动物的甲壳,尤以龟之腹甲为佳,其色白质细,易于卜刻符痕,且携带方便,可长期保存,故古人常选用龟腹甲作为字符的载体,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便多为龟甲。

在“酒池肉林”的商周时代,酿酒业已非常发达,医家把酒看成是“万药之王”,将不同的药物浸泡在不同的酒里,可以医治不同的疾病,为了区别不同酒罐中的药剂,古人分别将配方及其咒语(所对病症之名),用古文字卜刻在骨甲之上,压在酒缸盖上作为药签。汉唐之后,熬药之法盛行,有的晚辈医家把古代的药签当成“龙骨”,同草药一起水煮,这“药签”居然成了一味药引。

107年前(即1899年),颇懂金石(篆刻)的北京晚清官员王懿(读yi去声)荣患病,其家人拿着药单到宣武门南菜市口达仁堂抓药,煎药前,王懿荣发现其中“龙骨”上刻有比篆文似乎更古老的文字,由于篆体是秦代的字体,猜测“龙骨”上的文字可能是商周时代的古文。王懿荣不惜以每字二两纯银的高价将达仁堂的“龙骨”全部买下,收藏研究。据说,与王懿荣同时的刘鄂、王襄、孟定生、罗振玉等人都先后发现了这种“龙骨文”,并把它定为商代文字。那时人们各称其为“龟甲文”、“龟版文”、“贞卜文”、“卜辞”、“契刻文”等,随后,研究这种文字的甲骨学也风行海内,大量甲骨文的收集整理文献也开始出版发行。

如《铁云藏龟拾零》第23号片载:“丙戍(时)卜……贞巫(古代医生)曰……妇用若,一月。”即其药是在丙戍日泡的妇用药,一月后可用。

在殷周时期,刻有文字的龟甲还充当过贝契,即相当现在纸契的作用。《尚书·盘庚中·疏》说:“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交易),如今之用钱然。”金、银、铜、刀、布、羊等可以充当钱币,因为它们都有使用价值,而吃剩下的甲贝到处可获,何以能充当钱币呢?若甲贝可以当钱使,地上的鳖龟早被捕之一尽,今不得再见鳖龟之类也。

其实,跟现在的白纸不能当钱使一样,古时能当钱用的不是普通甲贝,而是经过“贞人”刻写过的甲贝。如《殷契粹编》1101号片上刻有:“丁亥(指时间)卜,争(断讼人)贞:我受土方佑。”意思是:丁亥年卜刻,贞人证明:土方佑为我所有。”这片甲骨的持有者便获得了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这是古代的一种地契,同今天写在纸上的地契一样。

由于“贞人”如同立契双方之间的证人,他必须忠直公允,固守正道,不能改口变卦,故古代官方与民间都有专门的“贞士”。由“贞士”的性格 特征又引申出了刚正不阿、坚贞不二之义,如“贞女不事二夫”,“贞木”耐寒,“贞石”坚硬。有些玉石质地贞细,卜刻符文之后,不易朽脱,古人 把这些碑石直接称为“贞珉、贞琰、贞青”等。

由以上可知,卜、占、卦、贞四字的古义是相近的,相当于现在的写、录、画、记、刻、铭、镌、划等字。古代的卜人、卜正、卜尹、太卜、卜师、占官、大贞、史贞等,都是握持刀锥刻字的官职,同后来秉笔而书的翰林没有两样。如《大戴礼·保傅》曰:“太子生而泣,……然后卜名”,即将取给太子的名字卜刻在玉版或甲骨(古史书)上。《周礼·春官·大卜》:“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即讲大贞的任务就是把立君封侯的大事刻记下来。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空洞无物(ZT)


今之论宇宙者,以为日月星辰起源于无,是由无中生有而来,必也由有还无而去。他们常引老子的话:“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道德经》)不少人把这里的有无相生理解为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并誉之为什么自然的辩证法。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不能成立的,因为无不可能生出有来,0的亿次方还是0。同理,有也绝不会凭空消失为无,1的0次方还是1。

物质不灭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清楚地说明,有不可能化为无,无也不能生出有。如果有与无能相互转化,以上两定律将不能成立。那么,是不是老子第一个否定了物质不灭定律呢?非也。老子讲的有无,不是西方哲学家们所说的存在与不存在,也非今人所说的有物或无物,而是有形与无形。

《道德经》云:“埏埴(做陶)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讲的有是固态的陶壁与墙壁,无是陶器(见彩色插图三)与房屋的容积,这空出的容积不等于无物,而是装有空气。老子并没有无中生有的提法,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个天下之母并不是无物,而是混成之后的有物,在有形的天地诞生之前,这些混成之物就已经存在了。

由上可知,老子有无相生的本义是有形与无形相互转化。有形态的固体可以转化为无形态的气体,无形态的气体可以冻结凝固为固体。有形态的天地是由一些无形态的气体聚集凝结而成。因此,有形宇宙中的日月星辰来源于一些无形态的气体,宇宙从无形中诞生,最后又会全部气化还原为气体,由有形转化为无形。正如列子(名列御寇,生卒年不详)在《列子•天瑞》中所言:“夫有形者,生于无形。”

在古希腊,有一位与老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哲人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前610~前546),他直接提出了宇宙起源于无形(apeiron)的观点。apeiron由否定前缀a加上peras(边际)组成,一些哲学专著把它译为无限或无定,但从各种引文的用法来看,译为无形更为贴切。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形或无形者并非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指一种元物质(urstoff),相当于中国先哲所说的太易、太始、太初等。因为这种无形者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在时空与数量上无限无穷,故隐含有无限的意义。又因天地万物都由这种无形者所构成,它最终构成气、水或者火、土等,是无法预先确定的,故有无定的特性。比如亚里士多德在其《物理学》一书中说:“无形绝不是单一和单纯的物体……人们之所以把它看作是无形的东西(to apeiron),而不是气和水,为的是不让气和水由于无形而消失为无物……只有存在着这样一个作为生成之源的无形,生成和灭亡才不会停止。”

公元6世纪,注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学者辛普里丘(Simplicius,490~560)写道:“米利都人普拉克西图之子阿那克西曼德是泰勒斯的学生与继承人,他说万物的本质和元素是无形。他最先使用本原这个名称,他说它既不是泰勒斯所说的水,也不是另外的所谓元素,而是无形的本性或自然,从这里生成了全部事物及其中所包含的各个世界。一切存在物都由此生成,也是它们灭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

把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形同老子的无相互对照,我们不难看到东西方先哲对宇宙物质认识上的一致,他们都未提出什么无中生有,而是把有分成有形之有与无形之有,并承认两有之间的相互转化。宇宙的起源与毁灭,正是它们相互转化的前因与后果。

当今,有些知名学者认为宇宙中有一架无形的天平,天平的托盘两边都装有大致相同的东西,左边有一宇空的正物质,右边应有一宇空的反物质与之平衡。宇宙中有纯有,也应该有纯无,有被物质占有的空间,就应该有未被物质占有的空间,他们称之为真空或真空态。有正空间就应有负空间,有向前流的时间,也应有向后流的时间,有正常点,就应有不正常的奇异点等。

按这些人的观点,有与无必须共同寻找一个支点,平衡在一种既有还无的状态。就是说,宇宙中应出现这种空间,物质对它既占有又不占有。简单的逻辑表明,这种空间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一个房间里要么有人,要么没有人,既有人又没有人的房间无法推想,没有人的房间不可能无中生出个人来。

同理,宇宙空间已经被物质所占据,这个空间只能是有,已经有了有,你如何把它化为无?化不了无,真空或所谓真空态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物理方法也不可能制造哪怕是一立方厘米的真空。因此,不能把有同无一起放在那种根本不存在的宇宙天平上,去搞那种无聊的概念平衡。

大爆炸宇宙学家说宇宙从一个无质量、无时间、无空间的数学奇点而来,这确实是无中生有的范本。这种反人类理性的“科学范本”至今还迷惑着不少宇宙学家,虽说他们都是一些著名教授、院士或诺贝尔奖获得者什么的,却相信如此沉重的宇宙会从一个轻飘飘的数学奇点而来。依我看,这些教授们都在撒谎,无中绝对生不出这么大的一个有来。无中不能生出有,有也不可能化为无,宇宙空间从来就充满着有,也永远保留着有。不能去设想什么没有物质的空间或没有空间的物质,物空不可分离,这是宇宙留给人类的一种既定存在。

笔者盼望那些伟大的宇宙学家们重温一下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前492~前432)的诗句:“既然从不存在生成某物不可想象,存在者就绝不会彻底灭亡。因为它将在那里永永远远,无论它处在何处何方……既然万物中无什么东西是空虚,又怎能加进任何东西?”(引自徐开来所译亚里士多德《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和高尔吉亚》残篇)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阴阳求衡曰力(ZT)


把“力”细分为四种相互作用,其思路本身就有问题。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交换什么中间玻色子、介子、光子、引力子,就直接体现了古地中海贸易文化和牛顿“质点”思维的西洋观念,用这样的思维路径去完成力的统一,只能是天方夜谭。

回顾一下力的统一历程,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脉络:古代的墨子与亚里士多德把力从地面物体的运动中抽象出来,使重力与机械力实现了第一次统一;牛顿创立了质点力学与万有引力理论,并使两者在开普勒行星运动轨道上统一了起来;麦克斯韦总结了电动力学的已有成果,用一组方程完成了电力与磁力的统一。

上世纪40年代,爱因斯坦用了大量精力来促成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的统一,最终以失败告终。60年代的温伯格等人受杨振宁“规范场论”的启发,成功地把弱力与电磁力统一到了所谓的“标准模型”中;70年代,“弦理论”说是把强力、弱力与电磁力都统一了,90年代至今,一种叫做“M理论”的声称已经把万有引力也一并统一了,并第一次使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相容了起来。力统一的漫长历程似乎在告诉人们,物理帝国的征战目标就是去实现力的“大同”,替后两千年的力学缔造一统天下的局面。

按道理讲,物理学家们本无须去搞什么“力的统一”,而应该去研究“力的还原”,即还原力的本来内涵。诚然,力的确是一种相互作用,但它首先是某种物质主体的相互作用,这里的物质主体就是阴物质与阳物质,力就是阴与阳的相互作用。所谓的强力、弱力、电磁力、万有引力,都只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特殊表达。

如果我们统一了力的四种表达方式,而看不见发生相互作用的主体——阴阳,那么这种“大统一”理论是毫无意义的:meaningless。尽管它可能有完美的数学形式,但它依然只有某种美学的艺术价值,属“艺术真实”而非“科学真实”。物质世界对这种数学美可能没有任何感觉。

如果我们把力还原为阴阳的相互作用,就不用再去找什么“子”(诸如老子、孙子、孔子还有戏子什么的)来相互交换,一切宇宙秩序都由阴阳两种物质对空间的实际占有状况来决定。如果这种占有是不均匀、不平衡的,那么力就在这两种空间占有者中产生,以寻求实现新的阴阳平衡。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哥伦布爬雪山过草地(ZT)

1492年8月,欲开通至印度航线的哥伦布率三艘帆船离开西班牙巴罗士港,向大西洋彼岸驶去,......一个多月后,他们遇到了一望无际的“海上大草原”,船只被海草裹着,只能一边人工排草,一边缓慢地前进,经过三个多星期,才算驶出了这片“草地”,踏上了发现新大陆的坦途。

这种海草名叫果囊马尾藻,它象萍一样漂浮在水面上,靠吸收海水的养份生存繁殖,现人们称之为“果囊马尾藻海上大草原”。这种海上植物的范围大的惊人,仅北大西洋的“草原”面积就不亚于半个澳大利亚大陆。幸好哥伦布仅碰上了它的边沿,后来有无数的船只被困在“草原”之中,至今仍能见到漂浮的船骸和大量破腐的船板。它被航海家们称之为“海上陷阱”。

“海上大草原”常随着海流漂泊不定,时隐时现,它游荡的海域主要在百慕大附近洋面,与“魔鬼三角区”为邻,更使人望而生畏。对它的形成原因和游动规律至今疑云重重。

其实这个海上草原并不神秘,没有扎根的海藻同漂浮在水面的肥皂泡没有两样,它们都会在旋涡的作用下向旋涡中心聚集。百慕大海域正是北大西洋环流圈的中心,海藻和海上的一切漂浮物自然会向这里聚合。

受季风影响,墨西哥湾流、加拉利寒流和大西洋北赤道暖流的流速与流量都在不断变化。“海上草原”的形状也会时扁时圆,范围会时大时小,位置会时东时西、时南时北,“草原”顺时针旋转的角速度也会时大时小。这一切都取决于以上三条洋流的合力。

受旋转离心力的影响,任何旋涡中心都低于四周的水平面,海上草原所处的位置正是北大西洋洋流圈的锅底,故草原的海拔高度是负值,即低于海平面的平均水位。

地球共游7大环流圈,除北大西洋外,南大西洋、南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环流圈的中心,都会有各自的锅底,只是它们的海藻数量、漂浮物及海上交通的繁忙程度均不如北大西洋,故未被人们注重。

南极大陆已占据环南极西风漂流圈的锅底,漂浮在大陆周围的海上冰山同其它“海上草原”一样,其高度低于平均海拔。通过对美国“先锋1号”(1958)卫星轨道的测量计算,南极大陆离地心的平均距离比北极短15.2米,这是由环南极西风漂流的离心力所造成,它就是现地球呈梨状的原因。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太极力学PK量子力学(ZT)



虽然量子力学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与化学领域里的理论基础,但是,逻辑上,量子力学毕竟还是波与粒子相互妥协的产物,因而描述十分复杂。

与其那么复杂地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与组态,倒不如在物理上直接采纳“太极模型”,数学上用电子膜的厚度或密度来代表原子核外的电子个数,用电子膜或电子云圈的起伏波来代替那些“几率波”。因为“几率波”是统计意义上的概算波,而电子膜的起伏波直接反映了原子核对某一膜曲面的静电场强度,或该膜面的静电势能的涨落。如果澳大利亚地皮膜块突然向地核坍塌了100公里深,那么该地皮膜块原所保留的静电引力势能就跌落了相当100公里的mgh。如果某一电子膜块也向原子核方向跌落了一段距离l,那么该膜块的电势能E也就相应减小了。

大家知道,引入“波函数”的典型物理意义是解释电子双缝衍射实验,既要说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是电粒子流,又要说明照相底片上的两束相干光的重叠图案。其实,吧电粒子束理解成太极外表面的电子云或电子风,照样可以解释电子双缝衍射实验。电子枪口中不一定非要射出子弹一样的“电粒子流”,也可喷出火一样的“电子风”,风是伴波而行的,当它吹过双缝孔隙之后,仍然带有原来的波长与频率,当这两束风抵达照相底片之前照样可以相互干涉,并在底片上留下双缝衍射图样。光波与电子风的唯一区别仅在于:前者是通过光媒质把光源的波传递到了照相底片,而后者是亲自把波夹带到了照相底片。

关于黑体辐射的“量子假说”也可用“太极模型”进行解释,因为温度越高,太极内原子核的体积越大,把外部电子云膜胀得越薄,电子云膜得波动频率就越高,辐射的波长就越短,这与维恩位移定律是完全一致的。

普朗克量子理论引入了“带电线性谐振子”的假设,每个谐振子具有单一频率,并辐射出它特有波长的单色谱线。这本身就是对太极膜表面波的近似描述,只是膜的表面波同大海里的浪一样,不可能是线性的,它是块波面的电势起伏,当整圈电子膜进行谐振时,它的谐振频率就会以2的n次方出现,这也就是德布罗意物质波的驻波。当考虑电子膜的起伏会改变其局域电场强度时,普朗克的能量子就是“带电三维谐振子”,它以纵波、横波、表面波三种形态向外辐射。

每一种太极都有特定大小的原子核,也有特定厚度的电子云层或云膜。氢原子有氢原子的特定核膜,故它辐射出自己的特征谱线。玻尔对氢光谱的能级解释与太极力学模型是一致的,电子云层有不同的层次高度,云层越高,电子云膜越薄,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谓能级的跃迁,就是电子云层的升降。如同“布朗运动”中的突然膨胀、突然收缩的行为一样,太极云层的升降也具有这种“突然”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被玻尔称之为“跃迁”。高电子云层突然收缩为低电子云层,太极所含的静电势能也突然减小,当然会放出热量或能量。当低电子云层(相当玻尔的低能级)吸够外界热量或静电势能的一瞬,它就会突然膨胀,提高一个能级,给人以突然获得了一个能级能量的假象。太极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这种“突然性”,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子性”,也是“布朗运动”中的“跳跃性”。

其实,宏观世界中照样有这种“量子性”、“跳跃性”,某处天然气浓度达到可燃值时,一个小火星就会引起一场大爆炸。当地球的体温积累到100摄氏度以上,全球海洋就会立即沸腾蒸发。当天王星表面的甲烷气体浓度达到一定饱和度时,一颗普通的流星就会把这颗行星点燃,引发全球性大火,使之成为太阳系内的又一颗超新星。

在银河系的漩涡里,到处都又新星突然爆发,也又老星突然消失。在微观的雨滴漩涡里,也到处都有水分子或氢氧原子成为“超新星”(不是超星:)),它们少量出现时会引起布朗显微镜下的花粉跳跃,它们大量出现时就是这些原子的能级跃迁。如果有一架高速摄影机摄下一颗超新星的爆发过程,然后缓慢地回放,那么这颗超新星没有发生量子化跃迁,而是在缓慢地长大。但我们没有这样的高速摄影机拍摄原子,因而原子能级的变化都是量子化的,即“突然”的、“爆发式”的,能量的增减都是“一份一份”的,因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哲学上讲,微观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并非本体,我们对其实践和认识,属于认识论,“上升”到本体论就会一层一层无节制地形成悖论。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太阳的春夏秋冬 (ZT)


太阳现距银心约33000光年,每2.5亿年绕阴心一周,现把它叫做1银年,若把每银年也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则每银季为6250万年。

若把处于太阳系1/2半径处的某颗小彗星轨道描画下来,它一定会类似于哈雷彗星的轨道,其长轴约长于短轴50倍。太阳也处于银河系约1/2半径处,它绕银心的轨道也必是一个扁长的椭圆。

由于银心在人马座方向,而太阳正斜向背离银心向天鹅座方向前进,这说明太阳此刻正远离银心,从而确认太阳正处于银秋的轨道区间。若把此刻的位置定为秋分点,那么太阳正从银夏走向银冬。

银心是一个半径约1光年的炽热的内核,它是太阳的太阳。离它越近,气温越热,越远气温越寒。同彗星接近太阳时蒸发出长长的慧尾一样,太阳在接近银心时,公转速度加快,动能增大,热量增高,蒸发加剧,太阳风粒子流增强,大量等离子体上浮,形成厚厚的等离子云层。太阳在远离银心时,公转速度减慢,动能减小,热量降低,蒸发减弱,太阳风减少,原2光年高空的等离子云冻结,聚为雪花向下飘落,成为太阳的雪季。

太阳在银夏蒸发和银冬降雪的情形同彗星非常相似。当太阳离银心最近时,背银心的一面有很厚的等离子云尾,类似于彗星。当太阳远离银心后,等离子云尾收缩、消失、冻结。太阳的春夏秋冬、寒暑冷暖是由它同银心的距离决定的。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flew之谜(ZT)



一 球状雷


球状雷又叫球状闪电,闪击人的神经,最使人迷惑不解。它们主要出现在强雷雨天气条件下,一个或一串火球悬在空中,速度每秒2米左右,荡来荡去,有时钻进烟道、门缝、窗户、厨房,转一圈后又溜出去,发出白光、红光、喷出火花,发出“劈啪”、“咝咝”的响声,当与物体正面相撞后,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而消失。熄灭后,空中留下一些臭味和烟雾,燃烧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因球状雷出没时间不定,存在时间短促,专门研究的人很难遇到现场并取样分析其气体的化学成分,对它的成因至今没有确切的解释。其实,球状雷并不神秘。

由于地壳的搓动,地幔岩浆中金属蒸汽的渗入,往往有含镁、铝、钠、钾、钙等金属粉尘聚积在地缝中。这些金属元素最容易失去它们最外层的1~3个电子,并以带电粉尘的形态存在,被吸附在地缝内壁上。因二氧化碳气体比氧气重,早就占据着地缝的空间,上述金属粉尘便长期不会被氧化。

当出现雷雨的时候,也是带负电的云层最接近地面的时候,垂云底部的负电场对地下带电金属粉尘产生一个更大的吸力,从而使其脱离地缝壁并浮窜到地表。因这些金属粉尘的比重较空气大,往往在地面和低空成团地滚动,当雷火与这些极易燃烧的金属粉尘接触,它们就会边燃烧边滚动。当遇到障碍物时,球状形态改变,接触氧气的面积增大,燃烧加剧,形成爆炸,这便是球状雷的秘密。

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易燃金属粉尘遇不到明火,未形成球状雷,它们被地面风吹散,较缓慢地氧化为尘埃,与尘土泥浆无异,故地面找不到这些金属粉尘的踪迹。即使下到矿井,钻进地缝,也很难见到它们的真面目。因为只有通氧的洞穴才能进去,当人进去后这些金属粉尘已经氧化了。但地壳中确含有大量镁、铝、钠、钾、钙一类金属元素,在实验室内造成绝氧环境,让岩石模拟地壳摩擦断裂,这些带电粉尘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二 地球黑子


如果剥去地壳,让炽热火红的岩浆洋面露出来,站在邻近的月球上看这个地球,那它就是一个小小的红太阳。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岩浆旋涡就同太阳黑子一样,带着独立的电磁场东西移动、消失,现把它叫做“地球黑子”。

把一根半米长的玻璃棒固定在电钻的钻头上,将它插在一塑胶桶干沙的中间,打开电钻,棒体在干沙中高速旋转,并与沙粒发生剧烈摩擦,棒头便带上了电荷,可以吸起细尘,这是因为沙粒中的镁、铝等金属原子在摩擦中失去了一些外层电子,使沙粒与玻璃棒都带上了静电的缘故。

现在把这个实验改变一下,把玻璃棒固定,让装着热沙的坩埚代替塑胶桶在下面绕棒体旋转,因热沙与棒体的摩擦仍然存在,故玻璃棒仍能吸起尘粒,这只不过是一种摩擦起电的原理。

在进行上述实验的同时,在坩埚下面不断加火,使坩埚中的热沙熔为岩浆,并慢慢使插在中间的玻璃棒软化并最终成为旋转岩浆中的液芯。这时,原玻璃棒上带的静电电荷会否消失呢?显然不会,因为旋转着的岩浆分子仍然在同旋涡中心的玻璃分子发生着摩擦,炽热岩浆中的镁、铝、钠、钙等轻金属原子更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而使旋涡中出现大量的自由电子。这时,如在坩埚两侧加进一个运动着的磁场,使坩埚切割磁场的磁力线,岩浆旋涡中的自由电子便会根据运动磁场方向,选择向旋涡表面或旋涡底部运动和聚集,使旋涡转轴(即原玻璃棒)两端出现电极性。

上地幔中纬区出现的岩浆旋涡同上面的实验是同一种现象,岩浆旋涡中也存在大量自由电子,当这些旋涡向东移动时,便切割着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大量自由电子向旋涡中心的下端聚集,使上端带上了正电荷,下端同时也带上了负电荷,现把这种岩浆旋涡称为“A型黑子”。而有的岩浆旋涡向西运动,并切割着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其中自由电子便向上端运动,使旋涡转轴的下端带正电性,上端带负电性,现称这种岩浆旋涡为“B型黑子”。当岩浆旋涡既不向东运动,也不向西运动,即不切割地球磁场磁力线时,它内部自由电子运动的方向同旋涡旋转方向以及内外层角速度有关,并表现出微弱的电极性。把地球黑子分为“A型”或“B型”的唯一意义在于区分它们上端的正负极性,正极在上者为“A型黑子”,负极在上者为“B型黑子”。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球黑子上部的静电场能透过地壳感应到地表。但如batsbird小鸟可站在高压线上一样,人不会有触电的感觉,甚至无法觉察地表电位的突然变化,可地球黑子“导演”的许多地表现象至今仍被人们称之为“自然之谜”。


三 飞碟


飞碟,又叫不明飞行物、“UFO”等,它是现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很多议论都把它与“天外来客”、“外星文明”联系在一起。出人意料的是,飞碟竟是地球底部的来客,是地球黑子导演的一种假象。

在讨论球状雷的成因时,已经提到地壳缝隙内存在大量镁、铝、钾、钙等带正电的金属粉尘,这些粉尘除来自地壳错动摩擦外,还大量来自于金属岩浆液的蒸发。同大海温度未到沸点却有蒸汽浮到云层一样,岩浆液中也有大量轻金属蒸汽向上浮升。因以上金属元素最容易失去外层1~3个电子,漏进地壳后冷却未带正电的金属粉尘,被吸附在0电位的地缝壁上。因地缝内通常充满着二氧化碳气体,这些金属粉尘与地面氧气隔绝,故未被氧化,一直保持着明亮的金属光泽。

如镁,它最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变成正镁离子Mg+,它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粉末状态下也保持着金属光泽。在常温下,与空气里的氧缓慢氧化,在地面空气中放久后,慢慢发暗并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铝在表面氧化后,产生一层氧化膜,仍能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钾和钠也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阳光照射下会银光闪闪,但在空气中稍久一点,便氧化成为一种淡黄色的粉末。

当A型黑子移近地底的时候,地壳电位由0变正,因同性相斥,带正电荷的金属粉尘被斥出地缝。有的散落在大气层中,慢慢氧化为尘埃,有的一团团粉尘被斥向地表,在旋转着的黑子电场的作用下,粉尘在空中成团地旋转,在风的影响下,时而旋成草帽形、碟形、圆锥形、圆柱形,椭盘形等,见者便给它一个形象的名字——“飞碟”。

这些粉尘团的直径大小不等,小的几米,大的几十公里,远看有形,近看无形。飞行员在远处发现了飞碟,追到近处甚至穿过它的中心,也见不到实物,同远看一朵云,进去一片雾一样。

刚被斥向空中的金属粉尘还没有完全氧化,具有金属光泽,在阳光和自然光作用下,银光闪闪,盘旋于空中,酷似一种人造金属飞行器。在旋转飞行时,向见者反射当时的阳光、月光或远处城市的灯光,好似飞碟上有某种灯光设备发射脉冲光亮。在夜间,因金属粉尘团带正电荷,与大气中分子发生中和,有辉光放电现象,见者以为是旋转飞行的光盘,或以为飞碟开着灯飞行。

在白天,逆光而见者必说飞碟是黑色的,顺光而见者必说这个飞碟是银白色或淡黄色(已氧化)的等;如遇明火或雷电而在空中燃烧起来,就会有边旋转、边冒火星、边冒烟雾、边消失的现象;在晚上燃烧,就是一个火团向外溅火星;火团变成一个火点,最后消失,它给人一种飞行器点火升向远空的假象;如果象球状雷一样,在低空燃烧,或在空中边燃烧边落地,人们便说是“飞碟失事”。据说,法国人对飞碟落下的细小“金属片”进行了化验,它们正是含镁的金属。

飞碟一旦在空中形成,它一方面服从A型黑子的操纵,另一方面要服从大气环境的制约。当自身重力大于黑子正电场斥力时,向地面降落,当降到一定高度时,黑子电场斥力又把它托向高空。它使人以为飞碟能自动导航,能升能降,有人驾驶......其实,这些都可以人为地实验模拟。


四 异常事件


在地球黑子操纵飞碟表演的同时,强大的黑子静电场会使局部地壳的电位猛升猛降,造成另外一些异常现象,这又使“飞碟”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

A型黑子旋来,地壳突然由0电位变为正电位,与平流层底部负电位的电势差拉大,中间的大气介质更易被击穿放电。若大气湿度低,会象极光那样,形成从天而降的光柱或光幕。若大气湿度大,会有晴空霹雳和白日闪电。在冬季雨天放电,叫冬雷,在平时淡云天气放电,叫打干雷。这样意外的雷击难免击中飞行中的飞机,飞机为空中的金属导体,强大的空间电流会使它的油箱或可燃货品瞬间点燃爆炸,不可能有向地面报告失事原因的时间,造成所谓的飞机“失踪”。

飞碟出现时,经常伴随有城市停电、汽车熄火、仪表失灵、时针停转,无线电通讯中断等等。飞走后,一切又自动恢复正常,什么原因呢?原来现代城市供电系统全是以平时大地电位为零线的,大地电位“零线不零”,由原设定的0值变正或变负后,原正弦波交流电变为直流脉冲,使部分保护电路工作,局部地区停电,或发电机转子上的自激磁场减弱或消失,发电机无电流输出,导致整个城市停电。

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电路、无线电发送和接收设备中的电磁振荡电路、仪表(含电子钟表)中的振荡电路等,都是靠感应线圈与电容器组成的自激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来工作的,一旦外部突然出现一个附加的静电场,必使振荡频率改变,偏离原谐振点,故汽车熄火、仪表失灵、通讯中断。

因地球黑子出现的区域在纬度±10°至±50°之间,故现有统计学资料表明,赤道两侧与±50°以上的高纬地区没有飞碟和以上异常事件的记录,海上也是如此;±30°纬区左右,就是地底旋涡生成、活动频繁的区域。

A型黑子的静电场把海底地壳缝隙的带电金属粉尘向上排斥,金属粉尘团随气泡从海底冒出,并同飞碟一样在空中盘旋。因海上飞碟从水中钻出,又落入海中,造成钻天入海的假象。有的炽热正离子金属蒸汽直接被斥入海中,形成水中火球并有大量气泡上浮,有的金属粉尘气团在浮升的过程中向周围的水辉光放电,形成海中光轮。

有的金属粉尘团在水中离散,但未氧化,保持着金属光泽,因悬浮在一定区域,远处的潜水人员看去,犹如银光闪闪的金属潜水器,一旦接近,如飞机钻进云团一样,什么都没发现。这种未氧化而有光泽的金属粉尘还常漂浮在海洋上部,远处的船员也能见到它的反光,远处飞机的雷达也能发现这一海下目标,因金属粉尘反射雷达波。但当你临近目标,它又从雷达屏上消失了,似乎这个水下目标有飞机都追不上的神奇速度。

船只因高出海面,成为黑子局部静电场正电荷的富集点,有的船只出现强大的爱尔摩火(辉光放电),人有触电麻击的感觉,可能会因惊恐而弃船跳海。有的船只直接遭到强大空间电流的袭击(异常雷击),燃料与货品起火爆炸,造成船毁人亡。

有时,海底地壳气仓中的大团气泡从船只的四周排水冒出,然后水浪又从四周回涌,覆舟于一瞬之间。有的黑子中旋有铁质岩浆,因而带有磁性,一旦铁船靠近,一瞬间被吸入海底,潜艇也会因突然超深,不能及时加压而爆裂。

地球黑子在陆地与海上导演的一幕幕悲剧恐怖而又诡秘,尽管许多异常事件在新闻和文学的笔下已经面目全非,但这些故事的“底本”完全可以在实验室里把它复制出来。


五 海市蜃楼


在今天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上,海市蜃楼现象已有定论,它是由冷暖锋面上的水汽雾粒反射地面景物造成的。试问,解释者们是否曾用实验验证过这种解释的真实性呢?据说,现日本人能用人工造成人工蜃楼,可谁真正见过呢?

其实,上面的解释根本不能成立,你在镜前所见到的形象是镜底无数反光银粒对你形象的反射。如把镜底的反光银粒换成水汽雾粒,你的形象就会消失在镜底的“云雾”之中。天空成为一面大镜,反射地面的景物,并不是因为含有水汽雾粒,而是因为也有无数的反光银粒,这些反光银粒就是弥漫在大气中的反光金属粉尘(钠、钾、镁、铝、钙等)。一旦这些金属粉尘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失去金属光泽,海市蜃楼景观也就随之消失。在并无雷雨的天气条件下,大气中弥漫的金属粉尘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还是由地球黑子的静电斥力所为,海市蜃楼是由地球黑子、阳光和地面景物共同导演的幻象,其道具就是地底的反光金属粉尘,它与飞碟的成因是同一种原理。

A型黑子把带正电的金属粉尘斥出地缝后,是呈飞碟状成团地旋转,还是弥漫在空中组成海市蜃楼景观,主要取决于黑子静电场强和地面风力等因素。如现用飞机在空中撒播同样的反光金属粉尘,就可以真正看到海市蜃楼、湖市蜃楼、沙市蜃楼、天空倒悬的景物,而现在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宇宙到底有多大?(ZT)


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请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前,请他用人类所已知的最大数来表述宇宙的尺度,让全人类都来做他的助手,不停地帮他在这个大数后面添“0”,演算的最后结果会是多少呢?结果将是“毫无结果”,人类永远无法算出这道题,因为这道题本身不是数学题。

“其大无外”,“宇宙是无限的”,古今哲学家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一答案,认为这才是对宇宙尺度问题的准确表述。其实,哲学家们并不比数学家高明多少,数学家们算不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了一个哲学符号——∞,即表示宇宙无穷大。哲学家们讲的“无外”、“无限”本身就意味着:人类的思维已无法思维这道题,或者说它在哲学上无解,故它也不是一道哲学题。

“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当把上帝同宇宙相比时,谁比谁大呢?如上帝在宇宙之中存在,那么“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则为谎言。如上帝不在宇宙之中,那么宇宙之内没有上帝存在。无论神学家们如何想象宇宙和上帝,他们永远想象不出宇宙与上帝的确切边界,故“宇宙有多大”这道题在神学上无解,它不是一道神学题。

正因为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神学家都弄不清宇宙的大小,说明这一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庄子/庚桑楚》中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开始)剽(末梢)者,宙也。”《淮南子/齐俗》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可见宇宙本身就指的是空间和时间,问宇宙的大小,就同问纯空间的大小、纯时间的长短、纯质量的质量、纯温度的温度一样,这些问句都不完整,缺少主词。

任何空间都是指某物的空间大小,任何时间都是提某物的时间长短,故宇宙是指某物所占据的空间与时间。撇开“某物”这一主词,而去问一种抽象的时空尺度是没有意义的。如同问一个抽象“生物”的身高与年龄一样,无法回答。

其实,人们在讨论“宇宙”问题的时候,往往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物理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完全不同于哲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哲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又完全不同于神学家们所说的宇宙。这倒不是因为宇宙中的空间、时间有什么不同,而在于人们研究时空的方法与途径完全不同。

宇宙的物理学解显然只能通过观测的途径去获得,而且还要通过观测来验证,任何视觉观测不到的宇宙解均不会被物理学家们所接受。因此,物理学宇宙是已观测到的和可被观测的宇宙,它的解存在于人们视界范围之中,它的尺度等同于人类的视界。

宇宙的哲学解必然以已有的物理学宇宙解为内核,并根据已经观测证实的结论定理去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用思维逻辑去拓展哲学宇宙的时空,直到这种思维走到尽头,到无法继续进行思维的界段为止,这种哲学宇宙的尺度等同于人类的思维宇宙。

宇宙的神学解并不排斥物理学与哲学的宇宙解,但神学家们力图用一种无法被观测与被思维的“神”来解释宇宙,这种“神”的真实性显然依赖于人类的想象能力,故神学宇宙的尺度等同于人类的想象极限。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歪斜的日核与水星进动(ZT)


冰雹核、月核、地核都没处在球体的几何中心,日核也不可能绝对处在太阳的几何中心,而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偏离。而且,日核的转轴与日海的转轴也不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呢?

目前,我们已经测出太阳具有整体磁场,日核无疑是太阳整体磁场的磁芯。如果磁性日核的转轴与日海圈(光球)转轴同心同轴,即磁轴与自转轴重合,那么我们就会看到磁S极与太阳北极重合,磁N极也会在太阳南极点上,整个太阳的磁场都均匀对称,地球始终处于太阳磁赤道线上。而实际情形如何呢?

就1968年和1969年两年连续观测的资料来看,当太阳S极对着地球时,N极总是处在太阳的背面,反之亦然。连续两个S极出现的时间间隔平均值为27.6天,而连续两个N极出现的时间间隔为26.8天。根据紫金山天文台叶式辉教授的解释,这是由于N极N更接近光球赤道造成的,S极估计处在光球20`纬度左右。磁轴与自转轴的偏角有没有这么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而磁性日核偏离了光球的几何中心则已是无须置疑的事实。

在太阳静电引力作用下,每颗行星都遵循开普勒三定律而有着一条相对稳定的椭圆轨道,太阳就是该椭圆上的一个焦点,由于各行星引力之间的相互影响,椭圆长轴上的另一个焦点会缓慢地向前移动,这被称为行星公转的“进动”。

在各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进动得最为明显,其进动值约为每年5.6秒。19世纪的科学家把各种已知的各种因素都计算了进来,能够用牛顿万有引力(实为静电引力)理论说明其中的5.557秒,剩下的0.043秒得不到解释。

爱因斯坦把太阳周围看成是一个弯曲的空间,在排除其他行星对水星的引力摄动因素后,水星也会因为运行在一个弯曲的空间而产生0.043秒/年的额外进动,这样就使长期被悬置的水星进动问题得到了完整的理论说明。

其实,在爱因斯坦考虑太阳引力场时,就已经把太阳看成是四周角动量绝对均匀的理想球体,即它光球外部的引力场强时完全均匀对称的,这就已经忽略了高密度的日核偏离太阳几何中心的因素。因日核更重一些,且具有磁性,当它偏在赤道区的某一边时,这一边的引力场强和磁场强度都要大一些,而另一边则相对弱一些。在日核随日壳每25.14天自转一周时,这个场强的强弱周期便在太阳附近的空间表现出来,故太阳四周的角动量(mvr)并不均匀,它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理想太阳球体的外围(水星轨道内部)多出了一颗以25.14天为公转周期的行星。

将以上因素计算进来之后,用牛顿的引力理论就可以说明这每年0.043秒的水星额外进动现象,根本没有必要引进“空间弯曲”假说,更谈不上“水星进动现象时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证据”。地球上空的卫星轨道也有一定程度的进动,它也是因为地核偏位、地球外部引力场强不绝对均匀造成的,这完全可用实验作进一步说明。难道卫星进动也要怪我们头顶上的天空没有匡正吗?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库仑力的传播与场 (ZT)


自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之后,人们就开始探索引力的传递问题,即地球的引力是通过什么途径拉住月球的。现我们已经知道,宇宙中并不存在抽象的万有引力,牛顿所说的万有引力只是对天体静电引力的一种表述。静电引力问题已经在库仑定律中得到了完满的解释,但静电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又是如何传递的呢?太阳这个点电荷是通过什么机理拉住行星与彗星的呢?

静电电荷作用力的传递问题已被几代人探索研究,早期的科学家提出过“超距原理”,认为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传递,不须经过任何中间物质作媒介,这种力可以超越时空,在两个带电体之间直接产生吸引或排斥的瞬间作用。

由于近代电磁力学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抛弃“超距原理”,提出了“近距离原理”的假说:认为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的,而且是以光的速度由此向彼传递。传播电磁引力与斥力的中间媒介空间被称为“场”或“电磁场”,故“近距原理”又被叫做“场论”。

传播电磁力的中间媒体物质又是什么呢?它们是如何传播电磁引力与斥力的呢?现代科学还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然而,若借鉴上古时代的太极理论(⊙),却能圆满地解释电磁场的物理现象。

在物理宇宙中,我们找不到一处绝对的真空,在宇宙的最外圈层,仍然充满着从宇宙核蒸发出来的夸克或原子核云雾。绝对真空环境也无法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抽气机也无法把玻璃瓶中的每一颗气体原子抽干净。如果我们把夸克态物质、原子核态物质与原子态物质统称为“新以太”的话,那么宇宙中到处都充满着这种“新以太”。而无论是夸克态物质或原子核态物质,它们都具有同宇宙繁星一样的天地结构,即天包地与地包天的物质形态。当新以太中出现一个带电体时,附近每一颗原子核或夸克都会受这个带电体的吸引或排斥,其内部的“天、地”发生位移并改变外部形态。

由于新以太这种介质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且物理宇宙已到处都被新以太占据,故“场”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弥漫性”。如果介质周围有更多的引力与斥力相互传递,其天地结构会作更多的形态变化,这表明了场所具有的“叠加性”。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卡文迪许引力实验与物体表面电子密度(ZT)



众所周知,牛顿的“万有引力”假说是经过英国人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1810)的扭称实验证明过的,并由此确定了引力常数和地球的平均密度。如果要用静电引力理论来取代“万有引力”假说,就必须对卡文迪许的扭称实验结果重新做出解释。

1798年,卡文迪许仿照库仑测量静电引力的方法,用库仑扭称来测量荷质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实验用了四个铅球,其中小铅球的直径是5.08厘米,重0.68公斤;大铅球的直径是30.48厘米,重158.7公斤。当悬着的两只小铅球自然垂定之后,扭动下面的扭杆,让大铅球缓慢地靠近小铅球,当靠到很近时,小铅球被大铅球吸引,主动向大铅球靠拢,导致悬丝上的反光镜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原在扭称刻度尺上的照射点发生位移,从而计算出四铅球之间的引力大小。

在卡文迪许的思路中,大小铅球都包含有质量m,质量m就能“分泌”出“万有引力”,有“万有引力”就会产生相互吸引,相互吸引就会导致扭称扭动,扭称扭动多大角度就知悬丝上有多大扭力,有多大扭力就能推知万有引力常数,并间接计算出地球的重量。从设计思路上看,这个实验结果没有任何问题,物体之间的的确确是存在“万有引力”,而且这个“万有引力”同所用四只铅球的质量m成正比。

然而这个实验并没有做完,卡文迪许应该再准备四只铅球,用以相互替换。比如把两只大铅球挂在扭称上,再让底下的两只大铅球去接近它们,看看悬丝扭动的角度是更大还是更小。如果是更大,则能说明“万有引力”在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如果是更小,说明万有“引力”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减小,质量“分泌”万有引力的设计前提便不再成立。

另外,如果把扭称上的两只小铅球取下来,换上两颗比绿豆还小的带电胶木珠,再让下面扭称上的大铅球去接触它,看看这悬丝扭动的角度会不会更小。如果这比尘埃略大的胶木珠能更加有力地被大铅球吸引,则“万有引力”与质量m的大小无关,铅球吸引胶木珠的原因可能与轨道空间站吸附宇宙尘埃的原理一样,并不是因为宇宙尘埃具有什么更大的质量m,或许它们本来就有轻重相吸的嗜好?

在卡文迪许没拿出后面这些实验数据之前,就没法让人相信“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m有关,大铅球吸引小铅球的现象,可能存在另外的原因。因此,“万有引力已获得实验证明”的说法是不妥的,它只是英国人在科学上的又一次自我吹嘘。

大家知道,氢原子的1个电子分布在氢原子的外表面,金原子的79个电子也分布在金原子的外表面,因同物态的原子体积基本一致,那么,金原子的表面电子就比氢原子多了79倍,其表面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强度也就比氢原子大了79倍。当氢原子与金原子接触时,就会使原来的氢原子带上更多的阴(负)电荷,而金原子则相对地带上了更多的阳(正)电荷。一个个原子的电性特征如此,由一个个原子构成的金珠与氢冰粒也是如此,金珠比氢冰粒外表面带有更强的阴(负)电荷,也比铝、铜等金属珠带有更多的阴电荷。正因为不同密度的物体表面带有不同性质与强度的电荷,才使它们具有接触带电的能力。铜原子表面的电子密度比锌可能大一些,所以伏打电池中铜片一侧带负电,锌片一面带正电。卡文迪许如果用桶球去替代悬丝上的小铅球,那么扭称扭动的角度一定会更大,因为小铜球相对下面的大铅球带阴电荷,而铅相对于铜带阳电荷,当这两种金属球相互靠近时,不仅会出现原卡文迪许所设想的“万有引力”,而且会出现不同荷电体之间的“静电引力”。

现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卡文迪许的原实验。如果把那个小铅球看成是一个铅原子,那么这个铅原子的表面必分布着82个电子。由于大铅球的直径是小铅球直径的6倍,其体积必是小铅球的216倍。因大铅球的电子也分布在它的外表面,那么这个大铅原子的表面电子将达到17712个。同时,大铅球的表面积仅是小铅球的6倍,每个面积单位分布的电子数高达492个,是小铅球表面电子密度的6倍。因而大铅球表面的电子厚度比小铅球厚了6倍,对外表现的电场强度也大了6倍,显示了更强的负电性。

当带更强负电荷的大铅球接近带少量负电荷的小铅球时,小铅球与大铅球之间出现了一个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必然使两球产生静电引力,小铅球在静电引力作用下向大铅球位移,并引起扭称扭动。如果卡文迪许当年用相同大小的四个铅球做实验,球表面的电子密度相同,电场强度一致,彼此之间就不会产生电势差,从而不会产生静电引力,没有静电引力,两球之间就不会相互吸引,扭称也不会扭动,也就测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引力。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是微波辐射还是微波反射? (ZT)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决定性证据之一。极具想象力的盖莫夫,他的学生曾在1948年就“预言”了5(OK)宇宙辐射。20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克教授想到了一种证明该预言正确与否的途径,但其计划一直未能付诸实施。1964年7月~1965年4月间,彭齐亚斯与威尔逊这两个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无线电通讯工程师发现在7.35厘米波长段有一个恒定的噪声源,而且它具有各向同性、非偏振、与季度变化无关的特点,很难避开或消除。迪克得知后欣喜若狂地告诉彭齐亚斯:你所讨厌的噪声,正是我一直想倾听的宇宙大爆炸的余音。“大爆炸宇宙学家的预言被证实了”!《天体物理学》杂志迅速公布了这一喜讯。西方宇宙学界由此便发生了媒体“大爆炸”。

上面就是这场宇宙闹剧的基本剧情。问题是,这出戏该从哪里收场。无线电爱好者们都有这样的常识:离地球表面约50~60公里高空有一电离D层,它往上依次分为E层、F1层、F2层等。正是这些电离层,反射着地面的各种短波,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成为可能。

而对于波长更短的光波来说,地球的大气层挡不住它的去路,就象筛网格那样,日光、月光与星光可以长驱直入,一直射到地球表面。微波波长介入短波与光波之间,对于地面大气层来说,就如同日光与海水,既可以穿过海水射入海底,也可被海面部分地反射。从地面射向外太空的微波也是如此,既能射出一部分,也会被大气层反射回来一部分。但如果是在毫米波段上向外发射微波,则会被大气全部吸收;相应地,地面上也接收不到大气圈外部的毫米波信号。

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全频率射电发射“装置”,在无数亿次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它不仅向外发射各种波长的微波,也可发射可见光、x射线、咖玛射线甚至更短波长的宇宙射线。

在离太阳1~2光年半径圈上,那里有更厚的电离层。当然,这些电离气体同地球上空的电离气体有些不同,它并不反射短波信号,而是反射微波信号。如果在地球上发射一组微波信号,我们就可与海王星上的人类进行微波通讯,就同中国人与欧洲人进行短波通讯一样。

众所周知,太阳是太阳系里最大的天然噪声源。虽然它发射的短波已被太阳低空大气层部分地反射和吸收,但它的微波却会通过它自身的电离层向太阳系里反射一部分,彭齐亚斯与威尔逊所接受到的微波信号正是反射回来的太阳微波信号,而非迪克教授所说的是什么“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果太阳现在熄火,没有微波向外发射,地球人就接收不到这种微波噪声了。同理,炽热的银心也在向外辐射微波,我们地球人就能接收到来自人马座方向的银心厘米波,但它的波长要短一些。宇宙核也在向外辐射微波,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侦收到罢了。如果我们白天把微波天线对准太阳,我们就会接收到更强一些的微波信号。当然,夜间所收听到的7.35厘米波也不会很弱,因为它是一大片反射天区聚焦而来的噪声信号。这同地面的人收听短波广播一样,其方向性不会很明显。

实验是无辜的,但对对于实验的解释却应进行“有罪推定”。温伯格等人已把迪克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理论”,看成是“大爆炸”宇宙学的最直接证据,如果这一证据没有问题,“大爆炸”理论就没有问题。反过来说,如果这一证据是不真实的,那么盖莫夫的“大爆炸”就还应去另寻其他物证。

“太阳微波反射”理论的证据,在于实验:一是在太空中直接实验,检验有没有一个相同的微波信号被反射回来;二是在地面模拟实验,看7.35厘米的微波是被什么物理条件下的物质反射的,进而同两光年远处的太空物质进行对比。唯物主义和不矛盾律,是自然科学研究和批判学习所应始终不一地坚持的。

如果“大爆炸”理论的捍卫者不能用实验来推翻“太阳微波反射”现象的存在,那么就请把迪克的“微波背景辐射”也暂时放在“存疑”的位置上等实验做出后再说,别忙着一知道半解释一知半解地瞎起哄。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潮起潮落太极波——光:看在眼里的不解之谜(ZT)


现物理学家们面对光的本质这个问题上的两难选择时,多采用折中的态度,既承认光的波动性,又承认光的粒子性,俗称光的“波粒二象性”。可这种看似“辩证”的逻辑,却很难被真正的物理学家们所接受,因为波只表现出频率、波长与波速,而粒子所表现的是力学质量与运动速度,两者的量纲不同,很难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方程式中。

如果改用“太极(⊙)波”来阐释光的本质,光本质问题上的“波粒”之争就很容易得到解决。由于“太极”外部电子膜的厚薄不同,振荡的频率也会不同。那些电子膜较薄的“太极”才能传播可见光与紫外光。“太极”外部的电子膜同波涛汹涌的海面一样,有大浪有长涛,有细浪也有涟漪,一面电子膜的波动必然会引起另一面的同时波动,就如月圆时的中午潮与午夜潮同时上涨一样。由于“太极”中的原子核始终要维护内部的静电引力平衡,当东面的电子膜被压扁时,西面的电子膜也会同时靠近其原子核,而南北两个方向的电子膜便同时鼓起,相当于“涨潮”。如果东面的电子膜被吸起,西面的电子膜也会鼓起,南北两方的电子膜便会“落潮”,光波或电磁波正是通过“太极”表面电子膜的周期涨落来传递的。

微粒振荡产生光。如果点光源内的原子核慢慢地停止了振动,不再来回激烈地位移,那么其表面的电子狂涛也会慢慢平静下来,内部达到新的静电平衡,该点光源也就最后熄灭了,不再对外发光。但是,它原先发出的光还在以30万公里/秒的高速向外传播,站在传播途中的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太极点所发出的光。只有当它原先的光波传到某一半径的球形波阵面时,其电子膜波的波幅衰减为零,这一点光源才在宇宙中最后消失。

当其自身不发光后,它又会充当其他光源的传播介质,与相邻的太极点共同把远处光源的光向更远处传播。由于太极内的原子核只占据了极小一点空间,电子膜所占空间极大,膜上每一阵波涛的浪距(波长)都可能比原子核(阳实)的直径更长,故电子膜可以传播比它直径小的各种长波、短波、微波、红外波、光波、紫外光波、宇宙射线波。当然,如果电子膜的厚度象牛皮那样,就只能传播较沉长的鼓声波,如果象蛇皮,就可以传播二胡声波,若象竹腔膜那样薄,自然可以传播较清脆的笛声波。能否传播紫外线以上的光波,就看其媒质外部电子膜的厚度。臭氧离子O3+外部的电子云膜较厚,就能阻挡太阳的紫外光射入地面。而银、铜、铝、铁、铅等元素外部的电子云膜更厚,当然无法传播光波,故可起遮光的作用。但对于波长更长的声波来说,它们就无法屏蔽了,因为声波是分子的直接振动。

其实,无线电波也是通过电子膜的振动来传播的,无线电发射天线就是一个电磁波的振荡源,电磁振荡直接结果就是导致附近空气原子核外电子膜的振荡,并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方式向外传播,如果这种低频波遇到了那些电子膜较厚的原子,它就会被吸收或部分地反射与折射,这同光的传播原理是一致的。因此,麦克斯韦所假想的“电磁以太”是多余的,无线电波与光波的传播不需要引入任何“以太”,所有介质和所有物体,本身都是“太极”构成的,“太极”外部的电子膜就是电磁波的直接传递者。如果我们发射频率较低一些的声波(如声纳)或无线电波,它就可以向海水与地层深部传播,并可通过调制反射波的时间与波幅,来设计勘探深海与地壳的雷达。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白马非马”与骑驴找驴(ZT)


物理宇宙是从力学角度来讲的空间范围,物理宇宙的中心应该是质量巨大的宇宙核,虽然这个宇宙核在地球人的观测范围之外,但它从力学上讲是可观测宇宙中一切天体的引力中心。由于观测器与引力都是一种具体的存在,故可观测宇宙与物理宇宙都在有限空间范围之内,它们是有边界的,其边界是这种特定宇宙罐的“罐壁”。显然,这个“罐壁”是地球人最大的视界,是宇宙核引力半径远点所划成的球面,它本身是无形的壁界。之所以我们能够描述这个有限的宇宙壁界,是因为,人的观念要求把有限空间从无限空间中“剥离”出来,这种观念的“剥离”不等于要否定客观、无限空间的存在。而恰恰相反,只有承认客观、绝对、无限空间的存在,这种有限空间才得以“分兼”,得以从“壁界”之外独立出来,成为人类观察与认识的客体。地球人也正是通过观察与研究这个独立的、唯一的、最大的有限宇宙,来了解更大、无限、无边宇宙空间的。

人所占据的空间是天空的部分,天空是太空的部分,太空是银空的部分,银空是宇空的部分,宇空是更大宇空的一部分。这个“更大宇空”是没有名称的,人们只好强名之为“无限宇空”,在做出“强名”的选择时,我们已经放弃了对它的边界位置的追寻,用“无边”来做它的“边”,也就是不谈它的“边界”。

而我们之所以要找出这个更大的、无边的、无限空间,正是为了包容部分空间的需要,把有限的“最大”空间——物理宇宙包容进来,空间就已经实现了它广延性的全部价值,再去找广延性的最后边界就如同去找延续性的最后时刻、数量的最大集合一样不可思议。因此,有限空间是我们所要认识的空间,“无限空间”只是人们思维的一种设定,是为了认识有限空间的需要而强为的一种设定。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微观宇宙空间的边界,即把空间箭头从无穷大转向无穷小,看看空间有没有一个最小的“部分”。细胞是人体的部分,分子是细胞的部分,原子是分子的部分,夸克是原子的部分,而什么是夸克的部分呢?整体有部分组成,把夸克作为一个空间整体,就必然有它更微小的部分,把这个最小的“部分”找出来,就等于找到了空间的“内容”或“占有者”,就明白了空间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受人的理性能力的限制,要寻找最小的空间占有者是不可能的,空间作为一种广延性,它向无限小方向延伸时,同样碰不到最小的边界,最小边界、最小部分、最小空间也是一种思维的设定,是为了认识可观测的有限空间而强为的设定。

就物理学发展的现有水平来看,因为我们无法去设想一种不占据空间的夸克,所以必须去设定夸克内部的空间,这种微小空间仍然是向其内部无限广延的。我们只有强行甩掉这种负的无限广延之后,才能对占据有限空间的夸克进行认识和研究。因此,要问空间里装的是什么,就是在找空间的最小边界,在找占据这种最小空间的“物质”。

我们说“太平洋”一词时,既是指太平洋的空间结构(形式),也是指“太平洋”中的占有者——水。而在东西方某些先哲的空间观念中,太平洋的水是可以被舀干的,但太平洋的空间结构是永恒存在的,无水之后的太平洋依然是地球天空、太空、银空、宇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结构形式可以脱离内容而存在,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整体可以脱离部分而存在。

显然,这样的空间观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绝对空间”不仅用物理的方法无法实现,而且人的思维也无法设想这种纯无的虚空。即使是在夸克内部,你无法设想那种空间是绝对均匀的“纯无”与“空白”,一旦设想夸克内部也藏有某种更小的“占有者”时,你是在用某种“实在”去填充一种“虚空”。这种“填充”显然是思维的需要,因为思维没有办法去思维一种纯无的真空,如同数学无法去计算“0”的量值一样。

现代物理学上经常出现“真空”的概念,什么“真空条件下”、“真空中的光速”等等。其实这里说的“真空”不是物理学术语,而是玄学术语,物理学上不可能有所谓“真空条件”,光更不可能在“真空”中传播。目前,物理学上还时常提到“场”的概念,似乎“场”是另一种物质,是空间的另一种填充物或占有者。其实,“场”根本就不是什么“物质”,“引力场”、“电磁场”等,只是物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力学特性,这种特性是“物质”的实体在空间中表现出来的,“场”本身不可能具有独立的实体性。由于人们对“场”的多种误解,又引申出了各种莫名其妙的分“场”,什么“生物场”、“气场”、“道场”等,似乎这些场都能独自占据空间似的。空间里,装的是物质,而不是物质的力学特性——场。马厩里装的是白马,而不是马的毛色——白。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说“世界是物质的”,仅仅是说世界是由空间的占有者——物质所组成的。讲世界是精神的,是要补充说明空间占有者——物质,要在时间的程序中运动变化。程序、逻辑、精神不是空间的占有者,但它们是时间的占有者。因此,我们在强调空间中物质实在性的同时,没有理由贬低时间中的逻辑规律性。既应重视空间的占有者——物质,也要重视时间的占有者——规律。

久度,是对一维时间的表达。在我们的思维观念中,时间是单向一维的,它不断地从过去走向将来,这一维时间的延续被中国先哲称之为“久”。

“久”也是有“长”度的,即时间的“长度”。这个“长度”实际上是“久度”对空间长度的借喻。我们无法真正用笔墨图案来表达实际延续的时间久度,便只好借用一维空间线条来比喻时间的“久度”。如果不先明确“时间长度”与“空间长度”的概念区别,就会出现“尺与昼孰长”(《墨子》)的悖论。

“时间长度”本质上是“久度”,用线条代表的“久度”仅是借喻一种空间概念。目前,我们所用的“久度”单位是“秒”。“秒”最初来源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受太阳风、大气环流、洋流以及地质变迁的影响,地转速度时快时慢,测定误差值较大,精度极不理想,故于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改由铯原子钟作为“秒”的基准。

以“秒”为时间单位的最大“久度”是所谓“宇宙”的年龄。Z0粒子的寿命和可观测宇宙的“年龄”相比,其时间跨度为10的-24次幂到10的18次幂,相差42个数量级。宇宙的年龄和可观测宇宙的半径还只是一种人为的推测,“秒”这种久度单位和“米”这种长度单位也都是人定的。这两个“42”数量级的出现,纯属人为取值造成的“偶然”,无任何“数字神秘”可言。

时间的“久度”范围被划定出来之后,就可以在此范围内使用这条时间标尺,我们可以把10的-24次幂秒看成是时间线段的端点,是最小的时间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时间间隔,同时把10的18次幂秒看成是最大的时间线段,把9倍的10的18次幂秒看成是我们的物理时间区间,凡超过这个最大时间区间之前或之后的事,可以不进行讨论,把它推给哲学家去沉思,凡是短于10的-24次幂秒的时间间隔,我们也不再做物理与数学的分割,把这种更小的时间间隔交给哲学去剖辨。这样处理过后的时间久度就是一个有限久的可度量的时间线段,物理学和数学只在这一时间线段内存在与发展。虽然这是一种貌似武断的人为规定,但为划清哲学与科学的界限,避免科学滚进哲学争辩的漩涡,这种规定是必要的。

在时间的长河中,最使人琢磨不透的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恰恰是“现在”。一条几何线段的原点是有长度的,而时间的久度通常与一维空间的长度相比喻。既然空间单元(原点)的长度取决于人们所选用的分割工具,那么时间单元(现在)的长度同样应取决于我们所选定的分割工具。如果要考察宇宙或恒星的年龄,选用“亿年”作为“现在”的久度是合适的,如果要去分割人的寿命,自然把“今岁”(年)作为“现在”的长度。同理,要去考察Z0粒子的寿命,除选择所谓“时子”,就没有其他办法来表示“现在”了。

由此可知,要测量“现在”,就必须先明确所测对象及其相适应的分割工具,因为每一个被测物(者)本身具有有限的时间长度,这种长度必是由有限的“现在”延续而成的。如果我们用此秒、此刻、此时、今日、本月、今年、本世纪、本千年可以合成被测事物的久度,那么此时此刻,今生今日都是我们要找的“现在”。如同点就是有长度的线段一样,“现在”就是有长度的时间;反过来,有巨大直径的天体是宇空中的一个亮点,有有限长度的“亿年”也只是宙轮中的一个“现在”。

看来,找不到“现在”的原因在于,人们自身就在“现在”之中。如同天安门广场上的游客问北京在哪里一样,谁也说不出来哪块地砖代表北京的准确位置,但北京就在他的脚下。人之所以在时间问题上犯骑着毛驴找毛驴的错误,是因为没有找到这个“现在”要去分割的对象,不知选用多大分割工具合适。一旦我们选定了后者,“现在”就在人们眼前。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方周率(ZT)


圆周率是指圆的周长同其直径的比率,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公元429~500)用分数把它表达为355/113,换算成小数则是3.141593......。直到16世纪中叶,德国人奥托(Otto)与荷兰人安托尼兹(Anthonisz)才发现了这一pai值,比祖冲之晚了1100多年。

1593年,法国的韦达(F-Viete,1540~1603)把pai算到了小数点后17位,为3.14159265358979323......。1615年德国的鲁道夫(V-C-Ludolf)算到了小数点后35位。1717年,英国的夏普(A-Sharp)算到了小数点后第72位。1761年,德国的兰伯特(JHLanbert)证明pai是无理数,小数点后可以无穷地拖长下去。即使今天的计算机已把pai值算到了2035位,其尾数也毫无收敛的迹象。pai的无理性,也就是圆的无理性。

其实,在几何世界里,圆无理,方也无理。圆有周长、直径,方有边长、对角线,圆有“圆周率”,方也有方周率。早在古希腊时期,欧几里德就在其《几何原本》中研究过方周率,并得出过根号2无法算尽的结论。

如果知道了一个圆直径的长度,我们可以用S=1/4pai*D的平方的公式求出它的面积。同理,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方形对角线D的长度,也可根据S=1/2*D的平方的公式求出它的面积。显然,方周率中的根号2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算量,它所带有的无理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大约公元前1100年,西周的商高就提出过“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周髀算经》)的“商高定理”,又叫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550年知道这个定理后,杀了100头牛以示庆祝。今天的洋人,一直把它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

在这个矩形中,对角线长为5,四边的边长为14,“矩周率”为41/5=2.8,是一个有理数;我们现在让这个矩形向方形逼近,使其宽为20,长为21,对角线长必为29,其“矩周率”为82/29=2.827586207,也是一个有理数。只有当矩形的宽与长相等,即彻底转化成正方形时,其“矩周率”才达到2倍的根号2,才形成为一个无理数。

因此,方周率由矩周率演化而来,无理数由有理数演化而来,是有理数的某种极限,是有理数向0方向的无规则延伸。他们延伸时所构成的数形是固定的,但其数波是没有规律的,因而也叫无穷不循环小数。

无理数被数学家使用了几千年,但无理数的起源问题至今是谜。中国数学家不应仅仅满足于知道无理数现象,应该努力去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面积不分阴阳正负?兼及虚数的本质 (ZT)


通常,我们并未把+x2与x2进行相互区别,而直接把+x2写成了x2。这就给人以“面积不分阴阳正负”的假象,似乎自然界中的面积只能是中性的。可事实上,面积,还有体积,同样应该分为阴阳、虚实、正负。例如,就古代印书的印版来说,阴版的字凹进,阳版的字凸出,其字面的面积就明显地分为阴阳正负。

若把两块仅版性相反、其他皆同的印版合在一起,凹版与凸版、阴版与阳版贴合无缝,则负面积与正面积中和为0,原来的矢量面积也就不存在了。当我们说+x2=1时,我们是说正面积的大小为+1个面积单位;当说-x2=1,即+x2=1时,我们是说负面积的大小也为1个面积单位,或者说这x2代表1个单位的负面积。

量分矢量和标量。四种数学标量,八种几何矢量。其四种标量为x0、x1、x2、x3,他们分别代表世界万物中的点、线、面、体。八种矢量,是这四种标量所分的阴阳正负,它们为+x0、-x0、+x1、-x1、+x2、-x2、+x3、-x3,分别代表世界万物中正点元、负点元、正线段、负线段、正面积、负面积、正体积、负体积。这“四标”“八矢”是自然界的基本数态。一切几何、代数都必须以它为基础,才不会引起数学的混乱。

当我们从源头上研究清楚了v--1(虚数i)的本质之后,就应考虑甩掉复数的概念,把“虚数”还原成为“负面积”的因子,把面积的负矢量体现出来,对其直接进行运算。

虚数自意大利人卡尔丹发明时起,到现在已经400多年了。400年来,不仅没有人真正认真地研究过虚数的本质,反倒是一些故卖高深者经常误解和误用之,将这个发明视为发现。更有甚者,基于其误解和误用推演什么“虚数世界”,“虚数宇宙”——

如此玄虚,岂能久乎!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气之象曰气象 (ZTA)


一 大气成分与气温梯度


根据近几十年火箭、卫星探测的结果,已确知的大气成分及气温梯度如下:

地表0~5公里高度内,年平均气温约10℃,氮气分子与氧气分子以4: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因氧气的重量(分子量)比氮气略大,故在海拔5公里以上的高山地区,氧气开始稀薄,氮气比例增大。

5~10公里高度内,年平均气温约-10℃,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水蒸气,即云层。

10~20公里高度内,属对流层顶与平流层底,其中赤道低纬地区的对流层顶部在17公里高空,平均气温-70℃,南北极圈的对流层顶部在8公里高空,平均气温约-55℃,该层仍以氮气为主,含有少量水蒸气。

24公里左右是臭氧层,确切地说是吸足太阳紫外线的臭氧正离子O3+层,平均气温-45℃。

50公里处是平流层顶部,气温-10℃,估计为氮气正离子N2+层。

88公里左右是电离层D层,主要成分是钠正离子Na+,钠离子层底部约80公里高处,这里才是地球的寒极,气温约-90℃。

100公里左右是电离层E层,主要成分是氧原子O,气温约27℃。

150公里左右是电离层F1层,主要成分是氮原子N,气温约40℃。

200公里左右是电离层F2层,气温为727℃,大气成分不详。

280公里左右是所谓的“热层”,气温为1000℃,大气成分不详。

320~1000公里间可能含有氦原子,1000公里以上的大气成分基本上都是原子核,即等离子气层,整个等离子气层的温度在6000℃~10000℃左右。

2万公里高度以上,主要是地球磁层所俘获的太阳风粒子流,温度高达3~60万摄氏度。

以上是通过实测和对大气辉光放电的光谱进行分析得出得几种主要成分,实际大气中还含有锂、甲烷等圈层,但这些圈层的高度、温度、物态等还有待观测证实。

由大气温度曲线可以看出,气温总趋势与高度成正比;但气温并不随高度的增加成直线上升,而是热一层冷一层地增温。这与大气物态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二 阿佛加德罗定律的延伸


阿佛加德罗定律是: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随着分子量的不同,其比重也不相同,在对流层以下,氧、氮和水蒸汽的层次完全遵守这一定律,水分子在液态时的比重虽然比氮氧大,但蒸发成气态后,体积要扩大1700倍,故上浮到氮氧分子之上,聚为云层。

物质的比重(密度)与物态有直接的关系,如气态水液态水的比重小一个数量级,正离子态又会比气态的比重小一个数量级。就比重与密度而言,原子比分子级正离子态小,原子核比原子态小。这是由于物质失去的电子越多,电子的束缚力越小,体积膨胀得越大,物态级数越高,比重就越小。无论何种物态,阿佛加德罗定律都能适用。即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物态,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正离子、原子、原子核......




三 地面热量失踪了吗


太阳每天都在把大地晒热,给海水加温,几亿年如此,可是大地和海洋为何没有将这些热积累起来呢?地面所接收德辐射热跑到哪里去了呢?它不可能传到地底,因为地底是一千多度德炽热岩浆,它也不可能传到高空,因为等离子层的温度比岩浆更高。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要地面没有散热的途径,它应永远保持太阳辐射进来的热量,难道地面的热量失踪了吗?

热平衡问题是地球物理学无法回避的,地球表面的几笔热量收支帐目还算清楚,因为水在不断蒸发,把地面的热量带到了对流层顶部,并在那里丢掉热量,还原为水(雨)后回到地面。这表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没钻到地底,而是回到了空中。

问题在于,水既然把地面的热量带到了对流层顶部,那么云层顶部的气温应比地面更高。而实测结果反而更低,赤道上空17公里处的日照最强,而云层顶部气温却低于高纬,约-70℃左右,难道云层会象人一样“打摆子”,太阳会把云层越晒越冷?水从地面带上来的热量会在这里消失?现代气象学至今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在解释夏天为什么多雨和冰雹时,总是说“上升暖湿气流遇到高空冷风锋面......”等,而高空为什么会有冷风而不是热风的问题,则被回避或绕开了。

其实,云顶层的气态水分子所受到的太阳辐射比地面更强,8~17公里高空,太阳紫外线、伦琴射线更直接地作用于水汽分子,云顶一部分水分子进行着“第二次蒸发”。

所谓“第二次蒸发”,就是水分子在高空更强烈的辐射环境下电离,电离的化学方程式为:
4H2O——>4OH-+4H+
这个反应过程同实验室电解水的过程完全一致,即4个水分子在强光辐射作用下分解为4个负氢氧根离子和4个氢原子核。所不同的是,空气稀薄的高空,被分解出来的4个氢原子核不可能象在地面实验室里那样,很容易从周围物质中抢夺4个电子并结合为氢气分子;4个负氢氧根离子所带的4个电子也不可能象在地面那样很快向邻居转“嫁”,因为高空“人口”密度太低。在氮气分子的海洋中,氢原子核一从水分子中分解出来,体积膨胀,疯快地向等离子层浮升,负氢氧根离子也缓慢地向平流层底部浮升。

由于4个体积的水变成了4个体积的负氢氧根离子核4个体积的氢原子核,共由4个体积变成了8个体积,这里显然是吸热反应。反应发生区域的热量被氢原子核H+或氢原子与氢离子H2+带到了更高天层,被负氢氧根离子带到了平流层底部,这就造成了对流层顶部-55℃~-70℃的低温环境。

4个氢氧根负离子在向平流层底部浮升的过程中,也在缓慢地进行着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4OH- ——>2H2O+O2+4e
即4个负氢氧根离子还原成2个水分子、1个氧分子并放出4个电子。这里由4个体积变成了3个体积,属放热反应。正因放出了1个体积的热量,从而使平流层底部气温回升到-45℃。

从整个双向反应的结果来看,仍有3个体积(假定氢原子核与氢分子体积相同)的热量被氢核带到了外空,地球又会象彗星甩掉慧发那样,把带着热量的多余氢原子核(质子)丢到太空,以维持整个地球的热平衡。这里,水的两次蒸发是地球热平衡过程的基本途径。可见,从地面把热带到高空的水蒸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雨而回到地面,其中以部分物质与热量一起逃离了地球,溶进了太空。




四 雨与雪的成因


当你飞行在1万米高空,看到更高处仍有少量雾障与淡云时,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多数云粒都在云海海面以下,这些高云有什么特殊,能比其它云飘得更高呢?

实际上,20公里高空都还有极稀薄的水分子存在,如前所述,这个高度的水分子不是从地面直接蒸腾上来的,而是“第二次蒸发”后,负氢氧根离子还原出来的水分子。因为氢氧根(OH-)的分子量是17,比水分子量小1,故比水气浮得更高。当它们在平流层还原成水(H2O)后,在-45℃的气温环境下,立即凝结成固态的霰粒,其直径在1微米以下,反射阳光,就象是雾障,特别浓密时,便犹如淡云。

由于大量霰粒向云海掉落,云层的水雾向霰粒聚集,冻成较大的霰粒。当聚到1毫米左右直径时,原霰粒熔解为水,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在冬季,原霰粒未被熔解,形成雪花或大霰粒下落到地面,这便是雨和雪的成因。

在晴天,高空霰粒在穿过没有云的云层时,因气温增高而在半空熔解,化为薄雾,或降落地面成为露、霜,或在降落途中又被第二天的阳光和风再次蒸发。这些高空霰粒体积太小,容易熔解,不易现场“抓获”,故它的存在和作用常被气象学家们忽略。

现气象学一讲雨雪的成因,就说是暖湿气流遇到了冷气流,或湿热空气上升后冷却凝结云云。问题是,在夏秋雨季里,这些冷气团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从南北极圈专门跑来下雨不成?既然湿热空气把地面的水汽与热能带到了高空,高空应该更热,为何又会冷却凝结为雨雪的呢?不首先弄清对流层顶部出现低温的原因,这种雨雪成因理论就根本不能自圆其说。

如前所述,第二次蒸发是高空寒冷的主因,大量霰粒落入云海并吸热熔解,会使云海“雪上加霜”,当云汽在这种寒冷条件下凝结为雨滴和雪粒后,比重增大,浮力消失,当然会向下飘落,形成雨雪。现在所说的“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人工降雨”等都只使在说明降雨过程所伴随的现象,并没有说清降雨的原因。

1801年,发现天王星的威廉-赫歇尔(英国)指出,太阳耀斑、黑子少时,地面雨量减少,他揭示了太阳辐射强度与降水量的正比关系。其实太阳辐射强度最直接地与“第二次蒸发”量成正比,辐射越强,第二次蒸发量越大,霰粒越多,造成的雨量越大,大气湿度相对降低,使海洋和湿地的第一次蒸发更快,......全年降雨次数增多,降水总量增大,这便是太阳辐射与降水的因果链条。

以上正比关系是就全球降水总量而言的,就局部地区而言,它往往表现为反比关系。受季风影响,西风风筒的赤道(即大气圈旋转的赤道线)时而倾向北半球,时而偏在南半球。若多数耀斑在上半年爆发,猛增的太阳风风力会使地球的西西南风加速,从而使西风风筒赤道向北旋进得更远,带往北半球的云量更多,降水增多,洪涝灾害也增多;与此同时,南半球云量减少,降水减少,干旱加剧,人们现非常狭义地把它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如1959年前后,北半球普遍干旱,而南半球却降水充沛。1972年前后,非洲严重干旱,而美国、菲律宾洪水成灾。1991年前后,非洲南部仍严重干旱,而中国南部洪水泛滥。这些表明,南北两半球的降水量往往不平衡,但全球降水总量与太阳辐射强度仍是成正比的。




五 钠之谜与酸雨的成因


1928年,美国天文学家斯来佛在探测高空气辉现象时,光谱仪记录到钠的黄色谱线,钠这种金属元素怎么会跑到高空大气中去呢?近代火箭实地探测,已经确证88公里左右确实存在一层Na气,这些钠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呢?目前仍然是个谜。

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海水中含量最大的是盐(氯化钠),在海水第一次蒸发时,必有部分的氯化钠NaCl,包含在上升的海水蒸汽之中。当含盐蒸汽的云层顶部被第二次蒸发时,有的氯化钠分子也被强紫外线分解;与水分子分解同理。

酸雨的成因也在于氯化钠的第二次蒸发,与负氢氧根离子的还原同理,且因之而谐和。盐酸溶滴(HCl)渗入到少量低空雨滴中,使雨滴带有酸性,形成酸雨。但若渗入到大量低空雨滴中后,酸性便不明显,或与低空碱性尘埃相中和,而失去酸性。

这种途径形成的酸雨叫“盐酸雨”,它占地球上酸雨总量的90%以上。此外,火山爆发把大量硫化氢气体喷入云层,会形成“硫酸雨”。

现代环境科学家把酸雨现象单纯地归因于工业烟尘是没有根据的,金星没有人类居住,而降落于金星表面的探测器已探测到大量硫酸雾和酸雨滴的存在。




六 冰雹的成因


通常的冰雹大如黄豆、花生米,也有的如乒乓球,有些特大冰雹外圈还裹这许多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冰层中还夹有大小不等的气泡,大多数冰核都偏离雹球的几何中心。

寒冷的冬季没有冰雹,它偏偏出现在炎热的夏季,为什么会是这样?现代气象学没有交出答案。其实,冰雹是太阳“晒”出来的,它的形成依赖于以下三个条件:

1.太阳直射。夏秋季节,北半球中纬地区处于太阳直射暴晒的位置,气温高,第二次蒸发效率高,氢原子核H+与正钠离子Na+带往高处的热量更多。

2.风速平缓。某几天内云顶层风速很小,第二次蒸发造成的低温区比较集中,形成区域性“低温积累”。

3.耀斑爆发。耀斑使太阳辐射比平时骤然增大几百倍,第二次蒸发突然加剧,云顶层骤然降温,有时降至-80℃以下,云顶部霰粒速冻为冰粒,相互碰撞聚合为冰雹。

因太阳耀斑有11年半的周期,冰雹也有相应的高峰期,在太阳活动高峰期的年份,冰雹最大最猛,造成的灾害也最严重,而在平时,冰雹的产生主要依赖前两个条件。

有一句医学成语可比喻冰雹的成因,就是“热极生寒”。热极生寒的现象在地面上也能见到,如中国河南林县石板岩乡的“冰冰背”,湖北五峰县白溢寨主峰北侧的“天然冰洞”,辽宁桓仁县“地温异常带”等地,冬季热气蒸腾,夏季冰冻三尺。原因就在于,地底冒出的热汽在酷暑烈日的照射下,达到了第二次蒸发(电解)的温度,由水分解出来的氢原子核吸走了地面的热量,使原地热带转化为冰冻带。南极的企鹅能在赤道线上的费南迪纳岛火山附近群居,也是出于这同一种原因。




雨都停了,还要撑伞吗?现代版杞人忧天 (ZTB)



23公里高空根本没有什么臭氧分子O3层。意大利的阿伏伽德罗(Avogadro,1776~1856)早在1811年就测定了不同气体的比重。日常生活经验也说明,臭氧O3不可能无缘无故往23公里处聚集,这里面必然有还未弄清的原因。

23公里高空的臭氧,与实验室里的臭氧物态大不相同。低空臭氧O3是分子物态,高空臭氧O3+却是离子物态。虽然两种臭氧都由3个氧原子组成,有共同的光谱特征,但高空臭氧离子外层却少了几个电子,其体积也比低空臭氧分子大,密度比氮气N2还小,故能浮升到氮气分子层之上,形成一层5公里厚的臭氧O3+离子气层。

失去外层电子后的臭氧O3+体积应该更小,密度应该更大,更应沉降到地缝和矿井里,怎么回浮升到氮气N2之上去的呢?要理解这个问题,还必须了解“气体分子间隙”这一基本物理概念。在一个大气压强、气温为0摄氏度的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总体积只占气体体积的4/10000,即1公升臭氧O3气体中,臭氧O3分子的实际刚性体积之和只有0.4立方厘米,另999.6立方厘米都是分子自由活动的间隙(注意:不要把这种间隙理解为“真空”,对间隙的性质姑且不论)。打个比方,在1“公升”宇空范围内,每个臭氧分子O3有如每颗星星,把全部星星集中到一处,星星的总体积只占这宇空的万分之四,但质量是这宇空物质的全部。

当这些臭氧分子O3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失去若干个外层电子之后,其质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因为分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然而,失去几个外层电子之后,臭氧离子O3+同分子O3有了明显不同的间隙要求:O3+要求占有比O3更大的空间间隙。一般来说,被电离或光解得越厉害,失去的自由电子越多,要求占有的空间就越大,相同容器里所装的离子数目就越少,密度就越低。

金星和火星的臭氧O3+与地球的具有相同的形成机理,即,臭氧离子O3+是太阳的紫外线晒出来的。地球两极臭氧空洞的大小,是随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弱周期而变化的。南极臭氧空洞扩大,正说明太阳紫外线辐射处于减弱期。紫外线辐射减弱了,还要那么厚大的臭氧层干什么呢?雨都停了,还要撑伞吗?臭氧空洞不正好可以让企鹅多晒点宇空的太阳暖暖身子吗!事实上,南北极圈的空洞面积这几年又减少了,因为太阳正在步入下一个活动高峰期——但请注意,这决不是环保老姨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臭氧层会消失吗?(ZTC)



在24公里高度密集着一层臭氧,因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人们自然把它看成是生命的保护伞。臭氧(O3)呈淡蓝色,是氧(O2)的同素异形体,比氧重,且更容易溶解于水,在实验室里对氧气放电,就可获得臭氧。

现我们带上一瓶臭氧O3,乘热气球向20公里高空浮升,然后将这瓶臭氧倒出。倒出的臭氧O3是向24公里高空浮升呢,还是向地面下沉呢?由于臭氧O3比氧O2重,它肯定向地面沉降。如此说来,24公里高空根本就没有臭氧O3分子层存在。

平流层中间的臭氧是从哪里来的呢?水“第二次蒸发”后,负氢氧根离子(OH-)浮到平流层底部还原为水(H2O)和氧气(O2)并放出电子,在20公里高空强烈的太阳辐射条件下,一部分氧气便结合为臭氧。

由于臭氧(O3)有专门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性格,从紫外线中“吸入”足够的能量之后,最外层的部分电子剥离,转化为正臭氧离子(O+3),同时体积膨胀,比重降低,向上浮升,在24公里高处聚集起来,构成阻挡紫外辐射的臭氧正离子圈层。

臭氧的成因说明,臭氧层的厚度与太阳紫外辐射的强度成正比。当太阳紫外辐射强时,更多的高空氧分子会被紫外线转化为臭氧正离子,上浮到原臭氧层,使之加厚。当紫外辐射减弱时,更多的臭氧正离子会寻找电子,还原为臭氧分子,或还原为氧气分子并向低空降落,使原臭氧层变薄。这种自然的化学平衡与实验室里的化学平衡是同一个道理,人们完全可以实验模拟。

由上可知,赤道上空的臭氧层会比两极厚,夏季会比冬季厚,白天会比夜间厚,太阳活动高峰期比低谷期厚。除非某时耀斑突然爆发,紫外辐射骤然加剧,臭氧层来不及及时补厚,才会有一部分紫外线射入低空,对生物产生危害。?现代环境科学关于人类使用氟里昂制冷设备,会破坏臭氧层的推论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氟、氯化合分子根本浮升不到24公里高空。现南、北极臭氧空洞被发现,并非人类使用氯、氟后才出现,那里从来就是空洞。一是因为两极紫外辐射弱,臭氧层本来就薄;二是两极处在西风风筒的中心,如同水面漂浮着油层,一旦水和油面被卷进旋涡中心,你就无法看到油面,因为油和水在旋涡中心混在一起了。试问,既然太阳紫外线射不到南北极圈,那里出现臭氧空洞对地面生物有什么危害呢?南极的企鹅不照样健康地生存吗?

楼主:坏鸟315

字数:82741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20-11-08 20:03:55

更新时间:2020-11-13 05:22:11

评论数: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