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自然小说(转载)

自然小说(转载)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光的折射与“空间弯曲” (ZT)



在全日食时,可以看到太阳外围有一圈不规则的乳白色的辉光,其平均厚度在100万公里左右,有时辉芒可延伸到1200万公里之外,这就是日冕。

在太阳海拔1.5~100万公里高度间,称为“内冕下层”,它主要由各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平均气温约100万度,色球层中分子气体与离子气体常冲入其间,成为日饵。

100~1200万公里高度内称为“内冕上层”,它主要由各类重元素的原子核构成,平均气温在200万度以上,它是太阳热核反应的主要区域,也是太阳风粒子流的发源地。

1200万公里至2光年高度间为行星空间,它实际上是由质子、阿尔法粒子等轻元素的原子核所占据的空间,在耀斑剧烈爆发期间,大量重元素的原子核也会向这个空间浮升。从色球到日冕的气体成分与物态可以看出,太阳系仍然服从着阿弗加德罗定律,即从它们的上下层按其分子、离子、原子、原子核的原子量排列。

本世纪初,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曾预言,由于太阳万有引力的作用,太阳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1919年,英国的爱丁顿(1882-1944)等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到非洲和南美对太阳背后的恒星进行拍照,通过对比太阳离开后的恒星位置,发现太阳背后的恒星位置确实移动了,星光偏折角为1.7秒,同爱因斯坦预计的1.75秒符合得很好。此后,它成为太阳附近空间引力弯曲的“观测证据”。

由于太阳外围有1200万公里厚的等离子日冕层,星光透过日冕层到达地球时必然发生折射,地面分子大气的折射率为1.0003,日冕等离子体的折射率约为1.000008,用光的折射定律计算,其折射角也是1.7秒。爱丁顿等实际测量的是星光透过日冕等离子大气后的折射角,是一种透镜效应,而不是太阳引力拉弯了它周围的空间。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从“统一场论”到唯一场论:四种基本力的统一 (ZT)


目前,理论物理学把引力、弱力、电磁力、核力称为四种基本力,把这四种力统一起来,一直是科学家们的梦想。尽管“弱电统一”问题已经解决,但将引力、核力与电磁力统一起来的线索还是没有找到。

将核力归结为核子之间的电磁力(库仑力),是完全可行的。核力的强度特别大的原因,可以归因于核子之间的距离R2值太小,故仍然可用库仑定律进行说明。把引力归结为电磁力也已经有大量天文学证据,并可在太空中进行反复地实验观测。故用电磁力去说明微观、宏观、宇观现象已没有不可克服的障碍。现须要去做的是,把引力、核力的计算单位与数学算符统一过渡到电磁力学上来。

电磁力说到底就是不同电荷之间的引力与相同电荷之间的斥力,而荷电体本身又是阴、阳两种基本物质。阴物质带负电,阳物质带正电。阴阳两种物质在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宇宙间物质的运动,把物质运动的量规度出来就是力。可见,整个力学都是在研究阴阳两种荷电物质在空间中的位移。

阴阳两种物质不可能被绝对地提纯,再小的空间中都包含有这两种物质。但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空间点上的比例不会是绝对均匀的,如电子中的阴物质多于阳物质,它就带负电荷,质子中的阳物质多于阴物质,它就带正电荷。阴阳物质大致均衡的中子就表现为“电中性”,而一旦“电中性”的物质处于带电环境之中时,它又会同环境物质重新分配阴阳两种物质,力驱使整个环境的阴阳混合比达到平衡。宇宙着这种寻求阴阳平衡的本性就是电磁力的内在本质。

由是观之,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可能就是对力与运动的一种高度概括。阴与阳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力,力作用于大小宇宙之后而导致天地离合,五行相运。阴阳五行学说是否是古代力学的余辉呢?现代科学也许正在向史前文明回归。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地球“变热”与“变冷” (ZT)



地球公转的动力来源于太阳的引力,且地球自转的动力也来自地球自身势能的转化。地球在公转途中遇到太阳风对地球侧面(白天区)大气层的压力,直接导致了地球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又引起了洋流运动,洋流推动地壳,使地壳时快时慢地旋转。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必然导致地核、地幔、地壳转动惯量的不一致性,从而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不规则运动,这种“大布朗”运动就会导致地球体内增温。同时,月球下落的势能转化为潮汐运动,潮汐动能传递给地壳,也会导致地球内部热量的聚积。

其他行星也是如此。它们自身的势能也在不断转化为热能,促使自己的体温升高。天体的这种“热身运动”是连续进行的,因而它们的体温由冷变热是一种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是天体变热的主因。

当然,地球与行星也都有一个向太空散热的过程,它们散热的形式除微弱的长波辐射、红外辐射外,最主要的散热方式还是通过海洋的蒸发。氢洋、氮洋、氧洋、甲烷洋、乙醇洋、二氧化碳洋、水(H2O)洋,甚至岩浆洋的蒸发,就会把它们吸入与储藏的热量散发到太空。当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冰熔解成水,最后一滴水蒸发成云,最后一片云电离成离子并逃逸到太空之后,水(H2O)这种调温物质就告别了地球,地球就要靠另外的物质(比如硫磺蒸汽)来为自己散热了。

由行星表面的散热物质形态,可知它们曾经吸收和散发了多少热量。若看到某颗行星在通过甲烷蒸汽散热,说明它的表皮体温还在甲烷沸点(-161.7度)以下。如果它已经在通过硫蒸汽(金星)散热,那么它离地壳全部熔为岩浆的时刻就不远了。

尽管行星既在吸热又在散热,但散热的前提是首先要有热可散。如果地球不再有热量来源,其散热的通道就会自动关闭,海面不会有云雾升腾,雪线也不会往上爬高,地球完全处在某种“热平衡”状态。可这种状态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因为作为一条螺旋轨道上的自由落体,地球没法使自己的“热身运动”停止,太阳光也在不停地射向地球,地球体内的放射性元素还在默默地蜕变放热,而从大的趋势来说,它只能朝由冷到热的方向演化。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质量与速度 (ZT)


大家可能看到过这样的物理现象,一个水手可以把上千吨的轮船拖走,海水对轮船的阻力R可以忽略不计。600马力的柴油机可以让一艘邮轮以正常速度航行,可要把一艘邮轮的速度提高到飞机飞行的速度,其海水的阻力R就已经成为“铜墙铁壁”,再大马力的柴油动力也难以撞破船头的“水壁”,其动力同速度的关系当然不能省略阻力R这一重要因子。再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丢下的鸡毛与铁球不可能同时落地,牛顿在F=ma中当然已经省略了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而把阻力-F与动力F放进了牛顿第三定律中,并非没有注意到阻力R与速度的关系。

同理,直线加速器中的质子在低速运动条件下可以忽略通道中其它等离子气体的阻力R,但当质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这种阻力还能忽略不计吗?当我们把阻力R加进方程之后,则有:
Ee=ma+R或E=ma/e+R
在这个等式中,e与m仍然是个不变量,电场强度E取决于加速度a与等离子阻力R两个变量,牛顿力学同样适用于高速世界,根本不需要爱因斯坦出来修改质量。

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用“斐洛道具”表演的“质量增加”戏法遇到了“阻力R”,如果不想法冲破这个“R”,牛顿第二定律依然稳如泰山,而“质量增加”的戏法则应就此收场了。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静电引力与静磁引力 (ZT)



虽说在太阳系的物质来源问题上,“蒸发说”比其他几种宇宙起源理论更唯物更辩证,但“星云说”与“灾变说”都能很好地说明行星轨道的“共面性”,而“蒸发说”(从大蒸发到大坠落)则不然,太阳风是向四面八方吹出的,太阳等离子云圈是个球层结构,怎么所有行星公转轨道都在一个近似的平面上呢?它们怎么不从太阳的南极转到北极,又从北极转回南极呢?

一个简单实验可说明这个问题。平放一根普通教学用磁铁,象征太阳的普遍磁场,极边垂悬或直放一根普通磁针或带静电飘丝,代表具有磁场的地球等行星。按通常理解,磁针应指向极边,而实验结果却是指向磁赤道O(S与N的中部)区。由此可以推知,在磁性行星几十亿年的自由落体运动中,它们都会具有这种固定的指向,即缓慢地向太阳的磁赤道平面移动,最后会大致移到现在的这个轨道平面上。行星的卫星亦然。由这种原理可以推论:没有任何卫星会撞到行星的两极。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地球的现南极圈或北极圈发现了某种铁质陨石,那么,历史上,当这颗陨石落到地面时,此处地面必然还处于赤道低纬地区。

了解了磁场对“带电带磁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就找到了行星轨道“共面性”的力学原因。从太阳系的现实空间状态来看,一光年高空之所以有一个彗星壳层,正是因为它们还刚刚形成,绕太阳旋转的轨道还刚刚建立,有些生在极区的小彗星还没来得及向太阳赤道平面移动,所以保持了“壳层”的结构。十几亿年后,那些轨道平面高度倾斜的小彗星就会一边螺旋式下降,一边向太阳赤道平面靠近,当它们要靠近第十层轨道时,就会大致走到同一个平面上,而这时的小彗星群早已在相互碰撞中聚合成为一颗大行星了。

当外行星不断向内行星轨道区间运动,它们的光环就会失落,它们的卫星也会一颗颗落地,最后变成现在的金星、水星,等待死亡。从银河系与其他漩涡星系的形状,我们也能感觉到星系核磁轴的存在。在整个可观测宇宙中,引力在驱使所有的“自由天体”运动,而磁力则要求它们排好队,维持着众多天体的运行秩序。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空间分割和时间分割 (ZT)


芝诺的“飞矢不动”和“阿基里斯追乌龟”这两道“数学难题”把“数学”家们难了2000多年,给“数学家”们开了两个千年玩笑。他把无穷大∞和0这两个算符引入到数符中来,让“数学家”们去“计算”。这样的玩笑一开,别说2000年算不出来,再过无穷多∞年也不可能算出来,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数学题。

芝诺攻击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手法,就是用∞和0来冒充数符,破坏他们的算式,搞乱人们的正常算法,因此,甄别清楚0,∞,1/∞之类在算式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弄请悖论之源的关键。历史是会重演的,芝诺在2000多年前搞的这种手法,被不少“数学家”继存了下来,他们用这一类手法给我们准备了大量更加离奇的悖论群。这些现代“科学家”们所玩的数学游戏,著名的,有如“伽利略变换”、“洛仑兹变换”“虚数”等所谓“纯粹数学”。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无穷大=无穷小 (ZT)


0(零)这个算符最早起源于中国和印度,是以留空的形式表示的。传入西方后,由于0和自然数在其“位置制”中处于并驾齐驱的地位,很容易使人把0误认为是自然数的起点,一切自然数皆从0递增而来。尤其是当0在(x+y=0)的方程中出现时,好象0是这个方程必然要得出的“值”。

18世纪初,西方数理逻辑开始草创时,0曾被认真考察过一番,最后被作为“空集”的基数而存在下来,并因它不影响自然数的顺运算,而被正式接纳为实数的成员。在今天的数学教本上,“0”不仅被称为数,还被“破格提拔”成为整数、有理数、实数等,近期竟被拔为自然数。因此,当今天下的“数学家”们会肯定地回答你:“0”就是数!

其实,“0”根本不是什么数,更不是什么“整”的、“有理”的、“实”的、“自然”的数。它仅仅是一个算符,一个代表“转折”的算符。把“0”当成“数”,是西方数学史的误会,是现代数学的第一道错题。“0”如音乐中的停止符号一样,本身不能发音,把“0”当成数符来看的“数学家”是犯了一种相当低级的数学错误,他们以为0代表了某种数或值。若0是一种数值符号的话,则0.000就是具有一定值的数符,可谁也不清楚它有多大的值。0与自然数一起,作为一种空白背景,表现不同自然数的客观存在。


无穷小,就是把间隔不断地分割,分割到“或不容尺”的地步。最小的线段就是原点,物理学意义上的最小原点就是电子,当间隔分割到连电子都挤不进去时,就是有穷了,穷尽了,这可以称为物理学意义上的“无穷小”。

哲学家们不会承认这种无穷小,因为他们的分割工具是思维,思维可以把电子看成是一个电子宇宙,并对它进行无限分割。物理学家绝对看不到他们所分割出来的间隔,因为这种间隔无法被观测。由于说不清这种间隔的大小,只好说无穷小趋于0,即间隔趋于消失。数学家与几何学家心目中的无穷小是有界的,不是真无穷,而是“或不容尺”的“有穷”,同墨子所理解的“穷”是同一个概念。

现在让我们看无穷大。把一条激光射线无限地延长,这种射线长度就会是无穷大,无论多少条尺都可以排量在这条射线上。但在物理学家看来,这条射线的长度不可能无穷大。因为光波是在媒质中传播的,依赖于一定的传播媒质,可观测宇宙之内存在传播光波的媒质,故这条激光射线只能射到可观测宇宙的边沿,再往前,那里的媒质太稀薄,无法继续把这条射线向远处传递。如果光波的传递不依赖传播媒质的话,那么无限远处的所有星光都可以传到地球上来,地球上所看到的天空必全是星光,宇宙背景将是一片光亮,这就会造成奥尔伯斯的“光度佯谬”。

然而,哲学家们的思维之光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因为这种“光”不需要任何传播媒质,故无穷大只能用来表述“思维射线”的长度。

那么,无穷大是不是一种数学概念呢?或许它是某种难以数清的量值?答案应是否定的,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甚至从观念上否定了数的无限性,因为你观念中的数也必须被“计”出来,一旦被“计算”出来,这个数的量值就不会是无穷大了。

无穷小和无穷大,作为数符根本不能参与正常的数学运算,与算符中的转折符0一样,只能是一种算符而不可能是数符。无穷大只是人们不愿意继续“打捆”或“集合”时而选用的一种休止符号,无穷小则是人们不愿继续分割时而选择的一种休止符号,它们同音乐中的休止符一样,是对数学运算的截止。区别仅在于,无穷大是顺运算(打捆)时的休止符,无穷小是逆运算(分割)时的休止符。

由于无穷大与无穷小并没有一个确定的量值,它们与0一样仅是一种运算符号,就其在运算中的功能来讲,无穷大=无穷小。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色与空 (ZT)


太阳中心根本不存在那种定时定量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仅在外部的日冕层中进行,而且并不是核聚变导致太阳发热,而是太阳的光和热导致了核聚变,因果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同地幔岩浆热量的来源一样,太阳的热量也来自于重力势能的转化。在它向银心150亿年的掉落旅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太阳“大磨”的旋转动能,“磨”出的热量不断累积,终于达到了现在的体温和岩水水温,故太阳的热能最终来源于银心对它的引力势能。

太阳并不会因体内的所谓核燃料烧完而熄灭,而是要尽快把掉落势能所转化出来的热能辐射出去。不然,内能会使太阳加速熔解、蒸发,以至很快在公转轨道上“走散”。而不停地向外输出热量,则是炽热天体避免“走散”、防止老化的“生理本能”。

太阳向外辐射热量,吹出太阳风(等离子体),这就是太阳的射精。人类射精,精子从出发点到达子宫壁,只一两秒时间;太阳射精,等离子体到达太阳的引力边界处即太阳系子宫处,却以亿万年计。太阳系等离子球壳层即太阳系子宫内膜处,精卵在此结合孕育出彗星,十银年后娩出行星。行星的运行,走的是一条“原则直线(过去时)-开口椭圆(现在时)-近似正圆(将来时)”的变轨路线。

可以想见,更宏观的阴阳交会,需要更长久的时间;而更微观的阴阳交会,则只需要极短的瞬间。两者在人类目前的生产力所及之外,不可计数,故被暂时排除在研究之外,分别以∞和0表示放弃研究,以分兼出可数。这种放弃说明,0不是数。将零看作是数,是西方数学史的误会,是现代数学的第一道错题。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质量与能量 (ZT)


爱因斯坦所说的“质能转化”,只是一种混乱的盲目的预感。理由如下:

1.以尔格为单位的能量E必须以质量m为前提,1尔格=1克*平方厘米/平方秒,即能量
E=m*s2/2t2=1/2mv2
辐射能E=1/2mc2
如果不先有质量m,就不可能有能量E。质量克可以独立于能量尔格而存在,而没有质量的能量则是不可思议的。
2.太阳向外辐射能量,但它的质量不是因为辐射阳光而减少的,而是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太阳风把本来具有质量的等离子体带离了太阳,并非爱因斯坦在世时所理解的“光压”。
3.酸性物质同碱性物质反应前的质量和是1克,它们化合反应时,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被释放出去;但化合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依然是1克,热能E并不带走质量m。
4.镭进行一次咖玛衰变后转变成氡,但加上衰变后放出的咖玛粒子(氦核)后,质量总和与原来的镭相等,并没有出现爱因斯坦所预言的“质量亏损”,质量m并没有转换为能量E。爱因斯坦错误地以为镭的放射线里没有实物粒子,仅仅是一种辐射能。
5.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但数量级不同。一个具有质量的正质子同反质子相撞、正电子同负电子相撞,并不会使正质子与负电子化为豪无质量的能量,关于“同时湮灭”的断言至今未获得任何实验的支持,而仅仅是一种“数学”推导。

因此,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不可能象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能够共同守恒和转化,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理量。质量是任何物质都必须具有的,物质通过质量表现它的物理存在。物质并不需要随时表现自己的所有能量,如果物质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人们就再也无法认识这种不具有质量的物质。有限宇宙的总质量是守恒的,不会因为这宇宙在不停地运动或向外辐射能量而变得越来越轻。

当然,就质量与能量的本质而言,两者都是物质库仑力的不同表现,质量是物体内部原子核偏离其电子云圈几何中心(内位移)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静电抗力,也可推广为是质子、中子、电子、夸克内部正负(阴阳)电荷的抗力。而能量(含机械能、势能、电磁能、热能、化学能、核能)仅是这些物质内部静电抗力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物质内部具有这种抗力(质量),才使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电磁能 、核能得以相互转化。如果这种抗力(质量)消失,能量转化的链条就会中断,能量也就不再守恒。如果物质内部的这种抗力(质量)能被转化出来,成为纯粹的能量,那么这种失去内部静电抗力(质量)的物质就只能无限制地吸收能量,而不可能转化能量,也就不在表现能量。因为当m=0时,1/2mv2也就只能恒等于0。由此可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不能与质量相互转化,爱因斯坦没有真正弄清质量的本质,他所提出的“质能共同守恒与转化定律”是没有根据的。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兵有常势,水有常形 (ZT)


氢原子的结构代表了所有原子的基本结构,它们仍然可以象对108种元素一样用“八卦”或“五行”学说来描绘,是一种典型的天地结构。在古代中国的科学语言中,“河图”表示的是原子核的聚变过程,“洛书”表示的是原子核的裂变过程,河图洛书能够形象地演示元素的来源和变化,因而被古代化学典籍——《周易》放在卷首;伏羲六十四卦,便是古代中国的元素周期表。然而,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它们是否也有分子核、分子云结构呢?

在化学中,我们常提到氢分子H2、氧分子O2、水分子H2O、二氧化碳分子CO2、臭氧分子O3,甲烷分子CH4等,这些分子的结构已由化学键理论做了科学的说明。然而,化学键理论的发展过程还不到200年,化学键的本质问题至今仍是化学中的重大研究课题。

1812年,33岁的瑞典人贝采里乌斯(Berzelius)提出“二元学说”,认为所有物质都可分为带阳电和带阴电的两种物质,不同电性的原子通过自身的静电引力吸引异电性原子,组成各种分子,第一次把化学与电学联系起来。1865年,德国人凯库勒(Kekule)在火炉旁打瞌睡时,一个苯(C6H6)分子的结构式出现在他的梦境,由此而首次提出了原子价与化学键的理论,并成功地说明了甲烷等有机分子的组合方式。1916年,路易斯(Lewis)等人发展了凯库勒的理论,把原子价具体地分为共价与电价两类。直到1927年,黑特勒(Heitler)等人才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学键理论。

现已确知的化学键有三种,即电价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电价键是由原子之间的库仑力构成,如氯化钠的蒸汽分子以及它的晶体由正1价钠离子Na+和负1价氯离子Cl-组成。在部分络合物中,中央离子和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也属电价键。共价键由两个以上的原子共有若干个电子构成,氢分子H2、氧分子O2、甲烷分子CH4等均属共价键,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键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离子组成的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它实际上是包含众多金属原子的多原子键。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完全用库仑力来解释三种化学键的形成机理。原子组成分子,同恒星组成双星、星团一样,完全是由于静电引力及其旋转运动的原因,今天,人类已能利用隧道显微镜观察苯分子的结构,它们犹如一团团白云、或一朵朵棉花,同强光照射球状星云团外部的情景完全一样,这不正说明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的相似吗?

如果把着整个银河系冻结起来,银河系外围的许多星团就会停止旋转,银空中的氢就会向雪花那样冻结并粘附在星团外围,形成五角、六角形的大花瓣。如果把地球冻结起来,天空中云与大气会先冻成雨雪,把整个地球的山脉、陆地、湖海包裹起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六面形的大晶体,七块大陆会成为这块大晶体的棱边。在微观宇宙中 ,当某种分子被冻结成固态时,也会根据它的原有结构冷冻成为立方、六方、四方、三方、正交、单斜和三斜晶体。通过对这些晶体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知道这些分子在液态和气态时的结构形态。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珊瑚与历法 (ZT)


地球轨道速度的加快同地球公转半径的缩短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所花的时间(年)必然地在一妙一妙地缩短。从古珊瑚虫条纹与文献史料记载来看,也一直反映着这种趋势。

由于珊瑚无性生殖分泌的碳酸钙(CaCO3)与日光有关,除完全为浓云密罩的雨天外,一般是白天受日光照射而分泌出一轮碳酸钙条纹,而在夜间停止分泌,从而长出以日为周期的条纹线。现在每年是365天,珊瑚的年生长线一般在360条左右。根据这一原理,古生物学家通过统计发现,珊瑚的年线数与它们所生活的地质年代成正比,地质年代越久,珊瑚的年线数越多(见表),这可间接说明地球以前走的是大轨道圈,后来才旋落到现在的轨道上。

古珊瑚年线数表:
轨高(亿公里) 世或纪 时期(亿年前) 线数 周期(日/年)
------------- ------ ------------- ---- ------------
4.0 晚奥陶纪 4.7 413 450
3.9 中志留纪 4.2 400 420
3.0 中泥盆纪 3.75 398 410
2.0 三迭纪 2.3 385 400
1.65 古新世 0.65 376 390
1.6 始新世 0.6 371 380
1.5 今世 0 360 365


据《尚书-尧典》载,唐尧时期的一年是366天,后来出现的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等,一年已不足366天。汉武帝时的四川人落下闳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太初历,一年是365.2502天。稍后,罗马恺撒时期的索西琴尼(Sosigenes)于公元前46年制定儒略历(the Julian calender),一年减为365.25天。东汉时,刘洪制定乾象历,一年是365.2462天。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429~500)制定大明历,一年减为365.2428天。唐玄宗时,张遂(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是365.2424天。从明末到现在,每年的时间是365.2422天。

由历代测定的回归年数据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花的时间确实有缩短的趋势,这就间接证明,地球的轨道速度在缓慢地加速,公转轨道半径在缓慢地缩短,地球的真实轨道是一条螺旋线,而不是一条固定不变的封闭椭圆。当然,以上数据不能全归功于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减少,也有地球自转变慢的因素存在,即古时的一天可能不到24小时。但假定自转因素存在,也不足以完全否定螺旋轨道的因素,因为自转的快慢具有某种周期性,而地球公转轨道的降低与公转速度的提高是恒定的与不可逆的长期的过程。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银河系的天层结构 (ZT)


银河系的结构与众多的旋涡星系结构完全相同,是宇宙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星系,它也由等离子云层、彗星层、“行星”层、恒星层、小星云层、“黑洞”层(现在无,以后会有)、星系冕层、色球层、光球层(银心海),银心壳、银心墁、银心核构成。整个银心球也有自己的自转轴、赤道线、静电引力与磁场以及赤道平面上的“光环”(即银盘)。银河系的内外结构同地球、太阳一样,仍然没有超出伏羲的“八卦”模型,它的旋臂结构还曾被祖先们描绘下来,画成“卐”与“卍”形,并用此作为古物理学上的左旋与右旋坐标。如公元八世纪,藏人宇妥、云丹贡布编撰的《四部医典》,仍在使用着这种旋转坐标。

可被观测的银晕半径约5万光年,太阳便处在这种银晕层下部,云晕之所以表现出淡暗的光学特征,是因为它由稀薄的氢原子大气构成,且里面漂浮着许多尘埃、雪片与霰粒,它们反射着银心与附近恒星的光辉。在这层氢原子气层上部,估计还包着一层厚约2万光年而无法看到的等离子云层,即氦、氢等原子核层。因这一圈层带着正电荷,与比邻的大麦哲伦星云(相距地球17万光年)的等离子云圈相互排斥,故互不碰撞。

银晕的内部有一圈云盘,银盘的半径月4万光年,盘中央的厚度约1万光年,太阳周围的银盘厚度约5千光年,银盘由各种冰冻天体、恒星与小星云构成,银盘中央夹有一层由星际尘埃、陨石、冰块等构成的薄环,它们分布在银心的赤道平面(简称“银道”),使银盘犹如一只夹心大饼。这张形似唱片的银环厚度约100光年,太阳正处在银道平面北部约26光年处,银环正好挡住了银心的光亮。故我们看到的银盘上下两面皆白,中间一条显黑,恰如一条由星星构成的天河,这便是“银河”名称的由来。由此可知,银河黑色的河带区域并不是星体稀少的区域,相反,黑色河带中的物质密度远远大于“两岸”,里面隐藏着比亮区更加稠密的天体。这些稠密而细小的天体组成了一堵厚墙,隔离了牛郎织女。因此,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根本无法在“鹊桥”相会,而只能把银环墙钻个洞后,让他俩去“鹊洞”隧道相会。

对太阳或某一个恒星的椭圆公转轨道来说,银心处在每一个椭圆中的一个焦点上。但对星系内的所有天体来说,银心基本处在银河系的几何中心,它是太阳的大地,是银空中一切天体的起点与归宿。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时空论(ZT)


在我们人类所认识的世界里,物质、空间、时间、运动是四种最基本的存在。物质的量度是质量m,空间的量度是距长S,时间的量度是久度t,运动的量度是动能E,四者构成如下关系式:

E=mS2/2t2(2为平方)

三百年前的牛人杨神经——牛顿,已经对物、空、时、动作了定性定量的研究,物质、空间、时间三者被看成是绝对客观的存在,运动速度v及其运动量度E是第二性的东西,它由质量m、距长S、久度t三者来决定,即

v2=S2/t2 E=1/2*mv2

在以上数学关系中,质量m、距离S、时间t决定着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动能E,前三者是绝对的、客观的,不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把这种认识称为“牛顿绝对时空观”,也是一种绝对物质观。

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提出要重新调整牛顿所确认的物质、时空与运动的[因果]关系。他首先把速度v提升到光速c,又赋予光速以绝对的、不变的和不可超越的意义,物质、时空则是第二性的东西。一旦物质的运动速度v接近了光速c,其物体内禀的空间S沿运动方向缩短,时间间隔t拉长,质量m变重,内能E变大,故有了另一等式来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即E=m0v2/v--1-v2/c2,或

E=mc2

在这样的“数学”等式中,除了光速c是永恒不变的量度外,其他的量度都是可变的、相对的,人们把爱因斯坦小顽童玩的这种“理论”称为“相对时空观”,也是一种“相对物质观”。

大家知道,速度v是通过空间S除以时间t而比出来的,是物质m的具体“时空比”。而光速c呢,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运动速度v。小爱把物质、时空相对化,而把派生出来的光速c绝对化,如此直接明显地颠倒本末,却在有50亿人智慧生命的地球上招摇撞骗近一个世纪,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理智与科学的无情嘲弄。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脂砚斋重评太极论 (ZT)


现代西方物理学的走向,似乎正在由无维的“质点”到一维的“弦”(线),又由“弦”到二维的“膜”(面),最后由“膜”到n维客体——胚(brane)。当n维的胚被隆重“发现”或“推出”之后,还可能有更多维的时空、场、信息、拓扑空间等出现:谁也看不到这种扩维运动的终期。

其实,物质是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点、弦、膜的三维体,这种三维体在一维时间中运动变化,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真实面貌。把“质点”粒子看成是无维的欧几里德几何点,其出发点就偏了,靠数学扩维来解释各种实验结果是没有前途的,最后还得回到伏羲的三维"太极"上来。

古人曾把氢原子模型简化成一个太极模型,而太极图又是由天地八卦演变而来,就结构形态来说,氢原子也就是微观世界中的一个天地八卦模型,而站在宇宙核上看地球,地球也只不过是宇宙人眼中的一颗氢原子,外有天海,内有幔核,中有地壳(坤),山脉(艮),洋流(坎),西风(馔去食旁),内外各层的螺旋旋转运动又可简化为五行:天空大气环流叫木行,下部环球洋流叫水行,中间地壳旋转叫土行,内部地幔岩浆环流叫火行,中心地核滚动叫金行。五行是地球结构与动力模型,代表了在太阴太阳的“太阳系”静电引力环境下,太阳系各已知和未知行星自太阴层逐步由小到大地诞生孕育,并以开口螺旋椭圆“轨道”向太阳螺旋式坠落,及其风吹气,气荡水,水旋山,山转磨出地幔的物理真实:物态轮回,轨道不轨;天人合一,亦为太极;天人相应,全息派生。

现代东方科学的太极模型,取自氢原子模型,但它不再代表一个个具体的氢原子,而是代表所有原子的基本机构,甚至代表更小粒子或更大宇宙的基本结构。在经典力学中,太极与牛顿的“质点”发挥着完全相同的作用,“质心运动定理”照样成立,只不过把质点换成太极之后,观测者可以通过刚体的运动状态推知质心处太极膜内部(原子核)的电性环境,看原子核到底处于电子壳层的什么位置,从而判断整个刚体是处于什么运动状态以及它的运动趋势,这就比一个“粒子性”的实心“质点”优越了许多。

同时,太极抛弃了那种观念上的“不可入”性,承认任何物质单元都是可被再分割的,只是看你的分割工具是什么或目的是为什么。如果是要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把该物体分割成太极的集合就可以了,太极就是该物质的“质点”,没有必要再把这个“质点”的电子壳层劈开,或去看里面的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如果是要把太极本身看成是一个小的天地,那么就应该允许人家去看这个太极里面装了多少个更小的太极,去研究这些小太极排列成了什么样的几何结构。

太极同牛顿的“质点”不同,它不可能永恒地保持“粒子”状态,当温度升高,电子壳层熔解蒸发,物体就随之变为无形的液滴与气团,这种形态的物质就是不可数的了,“质点力学”的公式定理将失去意义,人们只能去求助流体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等。虽然这些力学不再以“质点”为研究对象,但他们研究的还是原来的“太极”,只不过是“太极力学”的延伸罢了。

力=阴阳求衡。把“质点”换成古代的“太极”,吸收了玻尔氢原子模型和伯努利方程的合理成果并基于阴阳论和阴阳辩证逻辑对之进行了改造和扩充,不仅不会阻碍物理学的发展,而且可以摆脱牛顿力学体系的许多矛盾,机械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力学、热力学、光学,等等,就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太极、阴阳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起点上继续繁荣与发展。中国古代太极力学的复兴,将是物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力学统一的基本走向。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唯物论哲学的四大定理及其“天问” (ZT)



为了赶走牛顿的“上帝”,唯物论者自行设立了一项自明定理:“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如果谁反对以上“四条定理”,就可以分别获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四顶大帽。

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尽管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支持这“四大定理”。但物质的性质是单一的吗?物质世界为什么会运动呢?物质世界运动的第一规律是什么?人是怎样掌握这一规律的呢?

人们最关心的不是物质世界是否在运动,而是要问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当不知道宇宙运动的第一原因时,只好回到牛顿处,暂时把它归因于“上帝”的第一推动。

如果没有“太极”这种物质基砖,物质世界就真的是纯数符搭建的了;如果没有阴阳的相互吸引,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别的力可以推动万物的运动。

宇宙本身就包含着“阴阳”,阴阳必然要相互吸引,宇宙就是在这种互相吸引中运动,是阴与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大磨永恒不停地旋转。
楼主:坏鸟315  时间:2020-11-13 05:22:11
@中国杨神经

楼主:坏鸟315

字数:82741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20-11-08 20:03:55

更新时间:2020-11-13 05:22:11

评论数: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