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将近不惑,记录一些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

将近不惑,记录一些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如题,将近不惑,记录过往,单纯记录自己过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圣人的话还是不太理解。生而为人,希望不辜负人的使命,平平安安过完人的一生。
生于西北,大学在西南就读,目前在华南工作,无房,无车。有两个女儿。之前工作很忙,一直想开贴,苦于无时间。最近工作突然没那么忙了,前几天逛天涯,才又想起这事,酝酿了几天后,终于行动了。目前迷茫中,不知道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希望能通过回忆过往,找到另一条路。先按时间顺序记录吧。
80年代初,生于西北一个小镇。对童年的记忆很多,回想起来那是自己为数不多能回忆起来的快乐时光。那时物质匮乏,吃穿住行,跟现在比差了不止一点。先说吃吧,记得那时,吃肉一年就春节的时候家里会买肉吃,后来好点了,有时候中秋节也会有吃。平时一日三餐,基本上早上是玉米粥、馒头、咸菜。不过那时玉米粥味道不错,特别是秋收后,新玉米粥,熬好的粥,揭开锅盖,上面会有一层厚厚的玉米油,很香。那时家里用的是大铁锅,吃完后地下有一层饭会粘到锅底,一般情况下,妈妈会在锅里放点辣椒油,颜,小火再烧下锅。做成玉米锅巴,现在想起那个味道还是会吞口水。没有小吃,这个算是自制小吃了。再说咸菜,一般都是自己家腌制的,那时每家都有一小块菜地,自己种的些小菜。多是一些常吃的菜有香菜、蒜苗、菠菜。面积最多的是白萝卜、芥疙瘩,这两样菜,一般等霜冻了后,起出来,洗净,盐腌。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咸菜一般腌2~3个月就可以吃了。那味道至今仍然回味无穷,现在也会时常网购一些来吃,不知是心境变了还是饮食习惯改变,吃起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中午一般都是吃面食。记得上小学以前,基本上都是手擀面。后来渐渐有了压面机,不过还是觉得手工擀的面好吃。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2010年春节回家的时候,去临近镇办年货:锅盔。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已经过去10年了。能看到的变化是家里老房子新农村建设拆了,整村搬到了楼房。耕地被统筹,租出去了,每年按市场价拿粮食补助款。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盖的两层小楼房,换了一大一小两套房。没地的好处是父母不用再在地里忙活了,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内地村庄拆迁不像深圳,拆完老房子,赔偿款基本上刚够装修新房。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人,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原来在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地。只要不是太懒,吃饱肚子不成问题。可是上楼以后,每天都得有支出,原来无水费,基本上每家都有井,生活 用水井水就好了。菜有菜地,主食更不用说了,全是自己地里产出就够了。可搬上楼后,土地被整体租出去了,菜地,粮食地都没有了,要生活必须买。做饭生火都要现钱来买了。不过这些是极少数家庭,大多数人还是能保证基本生活的。
说起住,印象中最早的时候,应该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村子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土坯房。那时候砖头都很少见,有也是院子里铺一圈青砖,没有红砖房子,不知道青砖是怎么做出来的?村子那时在急速扩大,父母那一辈人50~60年代,兄弟姐妹多,基本上到80~90年代,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原来的老房子住不下越来越多的人了。大家分出不少小家出来。我们那地放,搬新家的话有个比较特殊的习俗,新主人搬家第一天除了常规的贴对联、放鞭炮外。中午还要邀请全村人去他家里吃饭。俗称“壤院饭”,这个饭其实就是简单的面片,我们那叫“片片面”,主人买的新锅,在老屋做一大锅面,做好后,请亲戚朋友把面跟锅一起抬到新家的厨房,安好锅。具体什么怎么个说法,真不知道。饭放到厨房后,主人会点响鞭炮,村民听到炮响后,就会带着自家的饭碗去主人家打饭。这个饭一般要抢的,因为一个村人比较多,每人一碗肯定不够。那时还小,很喜欢去抢饭,很多时候都是抢不到了。那时就是单纯的觉得好玩,娱乐活动很少,也算是一种娱乐活动吧。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潜水努力 2020-11-14 05:53:12
文笔很好
-----------------------------
谢谢,只是单纯的记录自己的经历,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小时候物质匮乏,记得那时候小孩子基本没什么零食。有的话都是自家土地的产出:花生,瓜子,还有水果糖,其他真没有了,就这些零食还是过年才有的。玩具也是很少,女孩子跳皮筋,玩小石子。那孩子相对可玩的东西多一些。滚铁环、打陀螺、玉米枪、火柴枪、打三角、四角、弹弓。不过这些玩具,基本都自己制作。铁环基本上是家里之前用的木桶桶箍,圆形的扁铁条。那时木桶基本上都被新出的雪花铁皮桶、塑料桶淘汰掉了。桶不一样大,所以小伙伴们拿着铁环去玩的时候,什么规格的都有,大大小小各不相同。那时最羡慕有人能有用钢筋做的铁环,适应性强,什么路都能滚。桶箍做的就不行了,只有在比较平的路上才能滚起来。陀螺也是基本上自己做的,也是什么规格的都有,一般放学后在操场上玩,我们那时叫“猴”。用木头削成锥形,最定端打进钢珠。钢珠也不好找,一般找修自行车的师傅要。那时我们班有个同学,他爸修自行车,在班里的地位真不一样。因为火柴枪也要用的自行车上的零件。具体制作方法,后面有时间我会写出来。特比说下,打陀螺用的鞭子。那时一般用包扎带,就是那种白色半透明的包扎带,三股编起来,鞭稍大概6CM左右扎起来,找个树抽树,把鞭稍抽散。成一丝丝的。不过那时最好的鞭子是用目前纳鞋底的白绳子做的,这东西可是纯棉制品。用棉花做出来的,一根大概0.3CMM左右粗细。用6跟分成3股编起来。记得那时为了做鞭子,偷出来一大把绳子,最后做好后,那质量绝对是没的说,我的鞭子不像其他人用包装袋做的,打一段时间就起毛了,然后断掉。我的不会断,非常结实。不过后来因为这事被发现,挨了一顿打。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玉米枪没找到图片,其实就是用一根钢丝折的一个枪的形状,特别的地方是枪头,利用钢丝的弹力,把新鲜的玉米粒弹出。不过钢丝比较特别,是用切砖机上的切砖的。当时记得自己没有,专门跟几个玩伴等人家转厂歇工的时候,直接从机器上拆了几根。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syjun2006 2020-11-13 15:30:09
咸菜一般腌2~3个月就可以吃了。那味道至今仍然回味无穷,现在也会时常网购一些来吃,不知是心境变了还是饮食习惯改变,吃起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中午一般都是吃面食。记得上小学以前,基本上都是手擀面。后来渐渐有了压面机,不过还是觉得手工擀的面好吃。


-----------------------------
哈哈,借图。不过实际的跟这个差不多的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说到小时候玩具,基本都是自制的。那时家里有老一辈传下来的木工工具。话说家族在十里八方,算是传统的木工世家了,这个有机会后面再说。玩具基本都是小学时代自己做了。后面初中,高中逐渐懂事了,学习任务重,也渐渐能帮家里做家务了。基本上就没自己做过了,也没那个时间玩了。小学阶段玩性大,那时不知道是营养不良还是怎么的,小学一年还留级了。班主任给母亲的说法是,孩子个子矮,看起来比较柔弱,再蹲一级。那时据说每个班都有留级生指标,看起来比较柔弱的我就成了一名留级生。可这个话,母亲听了极不认可,说我柔弱。那时胆子比较大,好奇心强,经常带着村里同龄人出去玩。还尽量往远的跑。记得那时上小学还是5天半制,经常放学后同村的玩的好的就在小学门口集合,商量吃完饭在哪集合去玩。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syjun2006 2020-11-13 16:06:01

-----------------------------
@吕游子吟 2020-11-16 14:13:37
甑糕吗?
-----------------------------
是的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syjun2006 2020-11-15 18:35:40




-----------------------------
@千湖浪人 2020-11-16 14:52:58
哈哈,一看你这枪就没我们做的好
-----------------------------
都是借图,不是吹牛那时做的枪那时绝对漂亮。8毫丝的枪架,缠上废旧电线上拆出来的红铜丝,绝对拉风。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放学吃完饭,男孩经常性的活动是玩做迷藏。乡见一年四季,满野地的撒欢跑。记得有一阵子迷上了玩“打仗”游戏。应该是受到了电影的影响。那时村里人红白事,拆迁都会放电影,放的最多的就是战争片。那时片子不多: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等等。最夸张的是,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到六一儿童节,学校都组织去镇上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那时看的是:妈妈再爱我一次、背着爸爸上学。但记得有一年应该是3年级还是4年级,没去镇上,学校在大教室请人放的电影,竟然是女子别动队。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放这个电影呢?很多电影看了无数遍。可是放的时候,还是一遍遍的看,那时并不觉得不好看。小孩深受影响,几个人下午集合后,大家分队,然后藏起来。手上那个树枝就当枪了,一般都在村子里的麦场玩。麦场的功能比较多。主要任务是收麦子,麦子快成熟的时候,翻地,用石墩子把土压平,割回的麦子堆起来,然后统一用打麦机脱粒。麦草就堆在场边,形成一个个麦草堆。这是冬天烧炕的好柴火。麦子收完后,场地就变成菜地了,一般种萝卜,芥疙瘩,香菜,白菜,蒜苗。基本上都是为冬天准备的菜。捉迷藏时,就在不同的麦草堆中间藏起来,有时整个人埋进去外面根本找不到。记得有一次,一个小伙伴藏起来后,竟然睡着了。结果那次玩的人多,大家看天黑了,都回家了。结果他妈妈过来找到我家,说找不到人了。带着家长,在场里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最后家长快崩溃的时候,自己出来了,说太困了,睡了一觉。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那时的小学感觉比现在的小学生幸福。作业虽然不少,但种类不多。一般老师布置作业就是:语文一般就是第几课到第几课生字一个写10遍,课文整篇背诵。数学课后练习题做完就好。其他课基本上没有课后作业,印象特别深的是,上1一年级的时候,曾经语文老师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唱了一天,据说第二天有教育局领导检查。最让人崩溃的是,原来最爱的体育课,一般一周只有2节课。结果还是因为教育局领导要来视察,结果上了一整天。有个项目记得是跳山羊,本人个子小,突击上了一天体育课,最终成功座到山羊背上了。练了一整天,放学的时候直接摊地上了。

楼主:syjun2006  时间:2021-01-01 15:18:21
那时候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快乐。冬天,除了常规的打雪仗外,我们还玩自制暖烤火工具,那时用铁皮盒子融化蜡烛油,用麻绳当灯芯。下课的时候用火柴点着暖手。那时记得未了蜡烛油,有几次跟几个胆大的伙伴,跑到邻村的坟地(那时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拔掉别人祭奠先人用的大蜡烛。那种蜡烛粗大,蜡油很多。还有就是下球雪的时候,滚雪球。那时小学是在邻村上的,我们村人太少,上学还要走差不多半个小时,路上全是田地。冬天麦苗比较矮,下雪以后原来的路完全看不见了。那时如果早上起来的发现下雪了,上学会特别积极,抓紧时间吃完饭就出发。到了村口通往学校的路上,就脚下踢一个小学球,到学校门口,有事雪球都跟人差不多高了。很多人站在学校门口比赛,看谁滚的雪球大。北方冬天特别冷,很多时候小孩子放假聚到一起就是单纯的烤火。我应该是还没上小学就学会了划火柴,因为这个原因,同龄小伙伴们玩的时候,肯定会叫上我。玩火还发生过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前面说到每个村都有麦场,小麦秆到冬天就是烧炕的柴火,冬天的时候,自己跟几个伙伴去了麦场。从大麦草堆扯下麦草点燃烤火。结果小伙伴玩的太高兴,有人直接爬上大麦草堆,用脚从上面踹麦草下来,结果火苗引燃了大麦草堆。我看到大麦草堆快燃的时候,赶紧招呼小伙伴灭火,可已经晚了,风一吹大麦草堆也着了起来。最后发现烧了10几个麦草堆。幸亏跑的快,人都没事,不幸中的万幸,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熊孩子做事不,毛手毛脚的,没办法。有些悲剧在大人不经意间就已经发生了。

楼主:syjun2006

字数:20724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20-11-13 01:09:21

更新时间:2021-01-01 15:18:21

评论数:4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