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南怀瑾先生儒释道书籍笔记二(连载)

南怀瑾先生儒释道书籍笔记二(连载)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之前两个帖子连载的南怀瑾先生读书笔记,未免文字太多影响大家查阅麻烦;所以把剩余部分的笔记放在这个帖子里更新。每次持续更新,直到全部更新完毕。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我在第一篇文字中分享了南怀瑾先生关于静坐修道、修正佛法、黄帝内经等书籍的笔记;发在未知学院的连接如下。https://bbs.tianya.cn/m/post_share_weilun.jsp?id=568326&item=105&f=a(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第二篇分享道家三玄学读书笔记:《易经》非常难懂,一是古文难读、难理解,一是需要足够的智慧去悟,一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是要大量的学习各家各派讲解易经方面的书籍!链接如下http://bbs.tianya.cn/post-105-568761-1.shtml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摘录
一、学问之道在于造就一个人如何立身处世的道理:知识和文学等理论是学问的一部分,立身即自立、处世即立人;为学的精神要随时随地的在生活事物中体现,使得道理日渐透彻、学习乐趣日益浓厚,由好学变成乐学之人。真有学问之人做学问在于为自学做人,故而喜好淡泊、宁静,顺时因势而行;未必闻名于世,自然会“德不孤而必有邻”。
二、“孝弟”指对父母孝敬和对亲友乃至社会大众友爱,本为做人本分之事;因社会道德衰败方才特别提出需要做到,能够对家、对世人、对国家忠孝、友爱之人,才能逐渐回复人性的道德。孝弟为内心、忠信为外用;“敬”一切事物才能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事,对万事万物有敬畏之心才是信的根本所在。“仁”是性情心性最高境界的体用,对大众友爱、谨慎言行才能逐步到达仁的境界。
三、为学者有“见贤思齐”的心志,必然能在学问、事功德业上有所成就;做学问首先要“自重”,即重视自己以及尊重他人人格和为学的精神;非自卑而导致傲慢、自大、狂妄,是如冬日暖阳、温润如玉的亲和,自然让人敬重和亲近。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四、“慎终”即想要得到良好的结果需要从始至终能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不断自我反省;“追远”指追寻事物的初因、动机,有良好的初因、动机才能最后得到好结果,即正因则有果圆。
五、温良恭俭让:为人境界温和而不争夺名利,善良而不凶暴,恭敬而不轻率,节俭而不浪费的精神。善恶是非之间婉转、平和去应对,而不是愚忠、愚孝、迂腐去处理,才是“礼乐”真正的精神所在;“礼”为恭敬的体现,用礼来平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即妙用、艺术、圆润的处世方式。
六、真正为学问而学问的人,绝不会因为生活困惑、艰难而放弃自身学问的修养和造诣;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学问之道如精雕细琢的精美艺术品,既轻松愉悦又美轮美奂。“正己正人”谓之政、己正而人正谓之治理,以学问德行的教导和感化为中心,志诚至善至美的德行,才是治道和治术的最高原则;政治、刑律是外表,德化、礼乐是内在修养,自然而然的人人自正而自治。
七、观察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品性,首先看其待人接物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其长处、短处就无法掩饰。同样的道理,熟悉历史和传统文化,才能知道如何创造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道路。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八、“君子不器”:学问修养有大成者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或者行业、角度、层次等固定、呆板的模式;能够通达世故、人情练达地圆润自如去处世,方能和光同尘、光风霁月、周遍圆融为人处世。
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宁可保持疑问,以待之后考量;也不必勉强以不知当成知,妄言自己所不知道的言语,可以减少犯错。学识要多闻更要多见、多经历,不要勉为其难去冒险和尝试,可以少犯错误、减少后悔的痛苦;这是做人做事对一切恭敬、敬畏而有的言行,也是为政者的行为准则。正心、诚意方能立己立人,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直道、直心、直行的正行自然而然令人信服、拥护。
十、重视祭祀鬼神的礼仪,是希望通过这种仪式保持人们心里对于列祖列宗的传统精神之崇敬,随时不敢或忘。如果一个人犯罪,祈祷神明庇护又如何可能实现?孔子说对于鬼神之事“敬而远之”:1、并不否认鬼神之事。2、个人起心动念便可以感应而相同鬼神,如果天天为鬼神做事做人,自己也变为鬼神之类了。3、真正做人做事不可迷信鬼神、神通之类,否则必然会失败;因为如果鬼神可以济世救人,那么人世间就全部交给鬼神来治理岂非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了?4、常人难以理解形而上的事物,容易迷信鬼神、神通之类;所以要实实在在的为人处事、正心诚意地做好人的本分事,一身正气自然鬼神不侵、自然就远离鬼神之类了。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十一、天下将乱之前社会风气先乱,传统文化以及精神衰败不堪;比如靡靡之音是社会风气颓废的体现,过于狂欢的音乐就形成淫荡风气,过于沉痛哀伤的音乐就形成亡国之音等等。传统道德文化、礼义的精神让人修养自己的德行、正心诚意的为人处事。
十二、孔子特别注重仁:仁指人能效法天地阴阳调和、心中空灵而寂然不动,灵明不昧的境界;感而遂通用于为人处事日常言行举止之中则是“仁”具体的用。长住于仁的境界之中才是真善和至美,才能随遇而安、知足常乐。颜回闻一而知十、具有上乘智慧,曾子诚笃而鲁拙;俩人听了孔子的仁道而能实际践行、渐近!懂仁道很难,行仁道更不易;对父母、亲友、大众以及社会和国家,有不妥的、不对的、错误的地方要适当劝谏;但是要把控好这个度,否则过犹不及、对人对己反而不利。对人对事凑得太紧,则会造成相反的推斥力;把握好这个度,便是礼、敬的作用;能够做到对人对事恭敬有礼,才有可能善始善终。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十三、君子随时随地内心只有如何建立德业的念头,敬畏天地一切;小人日夜谋划的只是眼前利益,哪管后果如何!评论一个人如何,以其德为首;而不是以其地位、名望、财富来判断。
十四、事功是为人世间治世的业绩,德业存于天地:有事功与德业合一的人,也有不为天下先而成大器者;立志修学问德业者,功名利禄不能动其心,贫贱穷困不能改其志;为政者如果不能做到济世救人,更会因为一言一行不对、不妥而让千万人受害,因此断头是小、造下无穷恶也是大。
十五、真正的儒者必须文武兼备,智慧、仁义、武勇兼具;仁心仁术的有道之士每逢乱世,一种是入世去济世救人,一种是隐士不出。高士的直行是直心、直道,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无需去借用他人的力量或财富来做到;当然,有时候这种直心直行的方式是很难行得通的。如果巧言令色、内心怨恨外表假装恭敬是可耻的人,但是世间往往有许许多多这类人,也是没法去挽救的。
十六、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十六、子路希望“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始终有一股豪侠气概;颜渊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的天下太平之仁者用心;孔子希望“老年人可得安养、人们相互信任、少年胸怀厚道”,一番教化众生、渴望天下太平的心念。
十七、孔子认为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人才随处可见;只需加以力学培养。要有天生的智慧和德性,加上奋力学习知识,才能成为具有深厚学识的人才。求学要有立志向上、力争上游之心;即使能力不够只能半途而废,也先需要尽力去学去做,而不是先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划出界限而不去努力。伯牛得类似麻风病的传染病、孔子探病都需要在窗户之外去见,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等;体现的是孔子门下师生们安贫乐道的操守和清高气概。
十八、冉雍沉默寡言,学识修养和口德极好,孔子称他可以“南面为王”。他请教孔子“能内敬其心、外简其事,以此君临天下之事,是否可以”?孔子称赞他的见解很对。简即简单、不浪费、俭约之意,内心具有恭敬心为核心;类似老子的三宝“一曰慈、二曰简”,“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敬”一切的体现。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十九、迁怒指自己犯下过错不仅仅不反省、不悔改,反而把过错推诿到别人身上、把自己怨恨的情绪发泄到别人或别的事情上;能够“不迁怒”的人很少。做错事情能够内心反省自我,且加以改正的,就不会再犯同类的错误;叫做“不贰过”。颜渊具有这两项难得的美德。
二十、君子可以周济别人的急难,不必去锦上添花、助人更加富有;这也是俭约、不浪费的一种体现。类同老子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二十一、子羽貌丑,孔子以貌取人而失之子羽之叹;说明有的人貌丑心善,圣如孔子亦难免失人。另一方面,貌丑之人通常不易被人了解和喜爱,因此形成其心理变态、导致行为怪诞,也是需要注意的。仁人君子的行为不会荒诞不经、有违常道,而是平凡、真实地为人处事;中庸即雍容厚道、不偏不倚、中和两端、和光同尘的处世。
二十二、鲁国大夫孟之侧在齐国伐鲁之战中败退之时,主动为人断后、抵挡追兵;快要回到自己国家城门的时候,故意鞭打自己的马匹说自己的马太慢太笨,以至于不得不在后方跟追兵厮杀,根本不是自己有那个勇气去抵挡追兵。这体现了其为人处事的洞察世事,懂得不争功劳、不自夸;“不敢为天下先,才能成器长”,如此可以避免很多矛盾和麻烦。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二十三、学问之道知道好处的人很多,能够做到的人很少;道家说“上士”、佛家说“上上根器”、儒家说“中人以上才识的人”,才能传授其道理、其能够真正理解道理并实践。
二十四、真正智慧的境界如同静水澄波一样清光明静、无波无澜、明见万象、其乐融融;真正仁道的境界如同大山卓然独立、静定凝固、不为外物所转移、其乐怡然。如果单从字面去理解“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思,岂非说山上和水中的动物、生物们都是真正的智者、仁者?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以上是此书的部分摘录,后续根据书籍内容有些我个人认为需要全篇内容记录就全篇记录、有些我个人认为只需要剪辑部分内容的就部分摘录。如有不妥,敬请海涵。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修心修行;儒释道、诸子百家,处处都是道理、方法所在;三人行必有我师,比我有长处者、无论男女老少皆为吾师!读万卷书为了多学多看、摄取精华,期望能够取百家之长、融会成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书、道理所困,沉迷书中、文字里,成为被书读、读死书!读再多书、学再多知识,需要自身实践才会是自己的学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动物、植物、世间一切万有万物皆是处于道中、各自皆有其道!心中有佛者必然见到佛、心有光明者必然光芒四射、心有美好者必见无处不在的美好;我们身处污浊不堪的五浊恶世、颠倒是非的世界,希望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花自璀璨、绽放每一个独特的自己!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一、序言:唐代高僧般若译《华严经》四十卷中的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的发愿之王,《华严经》所有内容归摄于其中;共六十二颂,每颂七言四句,共有一千七百三十六字。本书为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五年一月在台湾十方禅林讲解《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整理而成,一九八六年十二月首版、后多次出版。
二、第一章: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1、 修持密法或显教各法门,讲究的是经过如法的修习得到圆满成就,成佛解脱者无所谓佛或魔、成就时自然解脱成佛;不要存有世俗的投机取巧、利益关系、斤斤计较等心思。很多人听道理很多、修行很久,虽有一些效果;如果我相、见思两大根本大病以及贪嗔痴仍然去不掉,修行得不到根本变化身心、气质的受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发起恳切求道的心念、身口意没有虔敬专一的投入实践行愿之中,谈不上对诸佛菩萨苦口婆心所说的教法去身体力行、即“信受奉行”。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2、 准提法是密法中的特殊法门,包括止观、净土、参禅,依仗诸佛菩萨的加被;密法本无秘密,密在各人将身心彻彻底底投入本身圆满具足的自性海中、毫无保留去做。
3、 《普贤行愿品》是学一切佛法的基础修法,是学佛学道的最关键信念所在;我们心量要以普贤菩萨广赅无尽三千大千世界虚空般的行愿力为榜样,才是真修行人。
4、 《普贤行愿品》偈子可以用唱诵法来唱念;边唱念(即赞叹、赞颂)边在心念上做到偈中所言。这位普贤如来就是自性的普现,一念真诚清净便有普贤如来威力加被其身;心念中想自身(这个身体本有亿万万化身,这个世界重重无尽的)到处礼拜佛菩萨,一尘代表一刹土,一刹土中有无数微尘尽虚空、遍法界、绵绵密密无处不是我、无处不是佛,一一佛前皆礼拜!
5、 偈子: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6、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一个地球由无数尘构成,一尘代表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无数众生;每一个众生身上也有无数尘,每一无数尘中又有无量众生、无量佛,重重无尽、无处不在。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7、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拜佛的同时赞叹、赞颂佛,六道众生各类言语皆不同、都以自己的言语赞佛功德;用一切美好言辞、音声欢欢喜喜赞叹。
8、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佛教十种供养佛:香、花、衣、珠宝、末香(碾碎的香料沫沫)、涂香、烧香(包括蜡烛、油灯等)、盖幢(遮风挡雨、挡太阳等用具,包括房屋)、伎乐、合掌;这段偈子指用各种美好的物品供养佛。妙华指用各种各色花朵编成环、成串,带在身上或头发上;鬘指头发美好的样子;伎乐指美好、美妙的舞蹈、音乐、打拳等等技艺;涂香指各种涂抹在身上或焚烧的香料;庄严具指最庄严的物品。
9、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妙高指须弥山,代表世界中心;以饮食、衣服、汤药、卧具供养佛,供养时心量犹如无边无际虚空、以忘我境诚念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如来。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10、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心性本来广大无比,修行就是观想、幻想,修成功了就有神通妙用;因为神通妙用也是观想、幻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正道,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悟道的,修的最好也是魔道。为什么这幻想、观想不只是理想、梦想呢?因为修普贤行愿观想是依据普贤菩萨的行愿之力使其成为事实;观想的意念境界是物质形态,不好不坏、不善不恶,一个念想意境就有影像,修成功了之后妄即是真、真即是妄。
11、 对此我个人观点:善是内心正思、外在言行举止正行,恶是内心恶思、外在言行举止恶行;不善不恶是内心全是正思,类似全世界都是得道之人,哪里还需要用什么善或恶来分别呢,因为全部的人和是都是善、都是理所当然的做人本分。只有恶出现了,才会需要用所谓的善或恶来区别人和事;只有恶多了,才会去强调要善。所以善恶无二,只是因为心念善或恶导致,但是心念本是无善无恶的;好比一把刀本来是个物件,无善无恶。发心正的观想、修道者,专心致志想着的都是正能量的事情、如何做好这事情,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胡思乱想是否要耍小聪明、投机取巧、得神通、出名得利、要得福报德报等等与做事无关的东西;也就是俗语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一心一意去做。所以,同气相吸,不断吸收的都是正能量(也叫阳气)的人和事;一切由心造,心里正能量越多、所思所想所见所得正能的量越多。
比如正能量的人,即便遇到骗子,心里根本没有这是骗子的心思、或者根本无所谓这是不是骗子,唯一思考和要做的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是自己应该如何做好一个人的本分;所以,正因之后会得到正果,即便给了骗子钱财或被骗子欺骗,而实际却因为心里没有任何埋怨、生气等负能量的心思,最后得到的是福报、德报。这也是老子说的无为之意,没有功利心的做人做事就是修道;这个正因必然能够得到正果。做人、做事、修道、打坐等等,越想着如何才能更快得到利益,越是进步缓慢或者出岔;只有没有任何杂念地实实在在、一心一意去努力、去想着如何做得更好,用这貌似很愚笨、缓慢的方式却能得到真正的成果。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12、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彻底真诚切断国王所犯错为忏,以后不再犯错为悔;即孔子说的“不二过”之意。
13、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二乘之声闻、缘觉,有学指尚未证果、还在学习,无学指证果的阿罗汉。做事有贡献、有成果的都叫做功,有效果的累积叫做德;真修得有功德的,要不为自己、三体轮空。许多不学佛、不修道、无宗教信仰的人做对、有益他人、替人解决烦恼和麻烦等事情,都是善行、都要随喜。如果认为只有出了家、有宗教信仰、念佛菩萨、学禅修密才是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对的;那么其所修学的则是魔道。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14、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萨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良师益友给人智慧光明的善知识、像世间灯,他们明澈的心灯照亮了世间的黑暗;所以有智慧、成就的有道之人可以传佛法、济世救人的心灯,为众生指点明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就正觉、所证的一悟,与他最初在多生累劫前在燃灯佛授菩萨记的一悟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最初成就菩提者就是悟道者、就是佛,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因为众生多有太痴笨顽冥的众生不愿被教化,善知识们也没法教化、所以想早点离去;所以恳请成道、成佛者不要离开人道入涅槃,长久住世间转法轮、教化众生。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15、 所有礼赞供养福,诸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修普贤行的人,礼敬、赞叹、供养、劝请如来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等修善根的功德,要回向一切众生都成佛道,才是真修行人。
16、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要随时随地从身口意三业修习普贤广大圆满行;真做到了,大小乘的戒定慧都在其中。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0-11-22 23:30:55
17、 怎样叫做学佛?学释迦牟尼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阿弥托佛的四十八大愿、普贤菩萨的行愿及诸佛菩萨伟大行愿,从自身身体力行;让第六识的意根随时随地念着这些慈悲精神,逐步深深根植于意根里,最后融入整个阿赖耶识中,八识中的业识种子就转化了。若误以为学佛就是在山上住茅棚、出家、吃素、念经就好了,这是学自私、是偷懒、是造业、贪图供养、不劳而获;这哪里是学佛的精神?当然闭关清修是学佛、修道过程中某个时段必有的过程;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躲避现实、逃避做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而去隐世,这个动机是学佛、修道者应该的吗?学佛是要供养一切众生,哪里有反而受众生供养的呢?自己有这个功德、受得起别人的供养吗?无德无能何以为众生的福田?
18、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皈依佛是皈依正知的佛,不是结党营私搞派系、封闭式的宗教迷信;教化一切众生,智慧功德真修到了自然成天人之师、成佛。众生若能日常生活中依法修行,善知识们就心满意足、众生也怡然自乐。

楼主:妙化2020

字数:68681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20-11-07 22:23:11

更新时间:2020-11-22 23:30:55

评论数:16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