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蒙元开国》——一个备受争议的王朝,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

《蒙元开国》——一个备受争议的王朝,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前言:
千百年以来,长城以北的大漠和草原,有着与黄河、长江一样悠久的历史。但是和中原的繁华锦绣与江南的温润柔情相比,大漠和草原呈现给世人更多的却是寒月悲笳,西风万里的沧桑。
因为它一直在孤寂中保持着少见人间烟火的神秘。
然而,这大漠和草原虽然集沧桑,孤寂和神秘于一身,但是却并没有在华夏历史的长河里远离红尘,而是一直伴随着黄河与长江的涛声,在千年的岁月里与黄河、长江缠绵着前行。
究其原因,一切都是因为人的缘故。
有人的地方,不仅仅有江湖,更有因生存而产生的争斗……
曾经,在秦末汉初的时候,有一个叫冒顿的匈奴单于,看中了中原的繁华秀丽,从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过纵马黄河的南下先例;后来,在隋末唐初时候,又有一个叫颉利的突厥可汗,由于仰慕江南的温润柔情,在那片土地上许下过饮马长江的豪言壮语;当然,那片土地上也曾上演过马踏祁连的辉煌壮举,也曾飘扬过封狼居胥的蔽日旌旗。
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魏晋以后,匈奴这个大漠里的王者,在历史的洪流里逐渐消于无形;隋唐之后,以大漠主人自居的突厥,已经了无踪迹。
数千年来,生存于草原大漠之上的民族一直以相同的方式,在百十年间迅速崛起,但最后却又像流星一样划过璀璨的星空,再化入到历史的尘埃里。
随着秋风在年复一年中的萧瑟别离,随着秋雁在季节轮回里的长空远去。那来自秦汉时期的风沙戈壁里,不知尘封了多少的铁血战骑,更不知有多少驼铃声消逝在风里……
羌笛牧歌依旧在,往事已远不可追。
公元十三世纪之初,经过自盛唐之后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并存着金、西夏、西辽、吐蕃、蒙古、南宋、大理等诸多民族政权和部落联盟。
此时,金国独霸辽东以及中原、西夏割据河西走廊、西辽雄踞天山南北、吐蕃诸部散居于青藏高原,蒙古诸部游牧在大漠南北、南宋占据秦岭淮河以南、大理国坐拥滇黔。
在这个刚刚到来的十三世纪里,身处于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们,将继续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上,逐胜于中原,争霸于天山,决胜于大漠,鏖战于江南。
在一阵阵金戈铁马的碰撞声中,热血和悲壮相继着轮番上演……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第一章 飓风初起

1.故事从斡难河开始

公元1206年的初春,天地刚刚解冻,万物尚未复苏。而此时,蒙古高原上的众多部落却已经齐聚在漠北的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附近。

在这牧草尚未抽绿的时节,他们正在召开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忽里勒台”大会。

当大会进行到尾声之时,各部族的首领们开始统一的向汗帐前的那个小个子行“注目礼”。

七年来,那个人逐一征服了他们,统一了他们。

当象征着草原最高统治权的权杖被那个人高举在手里的时候,底下的蒙古各部落开始骚动起来,嘴里叽里呱啦的不断重复着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蒙古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声音越来越激动,越来越高亢,直到响彻了整个蒙古高原。

草原上的沸腾,让汗帐前那个人不由的兴奋了起来。在一片欢呼声中,那个人跃然上马,向草原的深处策马而去。而接下来的一幕,则是所有的蒙古部落,都挥舞着手上的弯刀,追随在他的身后,如疾风骤雨般奔腾而去。

一时间,整个蒙古高原都在这马蹄声中颤抖。

那句我们听不懂的蒙古语,翻译成汉文的意思是——成吉思汗。

领头的那个人叫铁木真。此时44岁。
上天让他以正值壮年之身,生逢在了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一个蒙古帝国的雏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在铁木真的引领下慢慢成长起来;然而不幸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风暴将由铁木真建立的蒙古帝国所主导,在往后那漫长的十三世纪里席卷在黄河与长江,也席卷了中亚与东欧……

也就是在铁木真称汗斡难河的那年秋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宋朝廷,在南宋第四代皇帝宋宁宗赵扩和当朝宰执韩侂胄以及官员许及之、陈自强、苏师旦、赵师曐,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主持下,开始从川蜀,荆襄,江淮的三千里战线上,向独霸中原的金国发动了南宋历史上“后岳飞时代”的第二次北伐。

史称——开禧北伐。 此时,距离”后岳飞时代”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已经过去四十三年。

随着南宋对金国的全面开战,安享了四十三年太平的长江两岸,局势变得动荡起来。也就是在如此的大时代背景下,统一蒙古诸部的铁木真也开始不满足于自己作为金国臣属的身份。打算为”民族的强盛”以及自己的欲望而战。

在铁木真即将开始的扩张之路上,在首选的攻击目标上,他选择了离他最近,实力最弱,而又和他一样同为金国藩属的西夏……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2.河西走廊上的来客

公元1207年的秋天,塞北的风声比往年更加苍劲,寂寥的长空之上,盘旋在苍莽山巅的雄鹰,时不时发出一声高亢的嘶鸣。

而在蒙古土兀刺河老营的汗帐里,大汗铁木真等待一个消息已经很久了——对于让西夏称臣纳贡要求,几个月来,西夏那边始终没有回信。

平生不喜欢等待的铁木真,已将失去耐心。

汗帐内的铁木真,此刻正把玩着一柄镶嵌着蓝宝石的利刃。这是两年前,消灭他义父王罕的势力时缴获的。对于他来说,这不仅仅是彰显他胜利的象征物,更是他辉煌战绩的解说词。源于此,他对这件宝物爱不释手。

少许,大帐外传来了忙乱的脚步声。随后,一名侍从的声音从帐外响起:“报……大汗,出使西夏的使者回来了”

铁木真:“带他进帐”。

使者进帐,向铁木真行礼。

铁木真:“西夏那边接受我们提出的条件了?”

这虽是一句带有期望语气的疑问句,但从铁木真的嘴里说出来,却流露出的是不可拂逆的威严。

听到铁木真所问,出使西夏归来的使者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随后起身将西夏的国书,双手呈于铁木真,而后退下去沉默的站在一旁。

铁木真打开国书之后,只看了短短的几行字,脸色便发生极近扭曲的变化。沉默在一旁的使者明显的感觉到一阵腾腾杀气瞬间袭遍了他的全身。

只见使者带回的西夏国书上赫然写着:“夏与蒙古,同属大金之藩属,而金夏交好百年,岂有弃宗主而投蒙古之理。蒙古既为金之臣属,当尽臣子之本分,万勿心生异志,恐招致兵戈。”

看完书信,盛怒之下的铁木真以雷霆之势,将手边的利刃,伴随着凌厉的风声,深深的刺进了眼前的案牍之上,随之将国书丢弃于帐内燃烧的炉火之中,燃烧出霹雳啪啦的声响。

“对于国家的敌人来说,没有比坟墓更好的地方了。”

经过了一个夏季的生息和休养,铁木真的兵马在这个秋天里兵强而马壮,其蒙古铁骑的战力达到了一年中最为强悍的时候。

眼看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这个时候选择去相对温暖一点的西夏境内去作战,这在铁木真看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在这个朔风大起的秋天,铁木真以西夏拒绝称臣纳贡为理由,率领着蒙古骑兵,浩浩荡荡的挺近西夏境内。

对于铁木真大军的来袭,在狭长的河西走廊边境,西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刚刚统一了蒙古诸部的铁木真兵锋正盛,数天便攻下了西夏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在内的几座边城。而后在小试兵威,大肆劫掠后,铁木真引领着南下的蒙军退兵北去……

蒙古军的这次用兵西夏,性质不是最恶劣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对于铁木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抢劫,更是一次试探……

西夏遭劫,一个月过去了,作为西夏宗主国的金国因为正忙于和南宋的战事,对于蒙古入侵西夏的举动没有反应;

半年过去了,南宋那边准备了两年之久的“开禧北伐”,以先胜后败结局收场。此时忙于问罪南宋的金国,仍然没有对蒙古入侵西夏的事件做出回应;

一年过去了,南宋当局以主持伐金的韩侂胄、苏师旦二人的人头,作为“开禧北伐”战败的议和条件,向金国谢罪求和。秦岭淮河一线燃烧了两年之久的战火得以熄灭。 可是,天不凑巧,在位二十年的金国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却在与南宋议和之后的公元1208年十一月去世。之后即位的卫绍王完颜永济,由于刚刚即位又加之以柔弱著称。故而,蒙古让西夏纳款称藩之事,在金国的多事之秋里,也便不了了之……

金国的不问,为铁木真又平添了几分虚妄的勇气。既然如此,那就让战争来的再猛烈一些吧!

公元1209年的秋天,铁木真再次轻车熟路的攻入西夏境内,短短数月时间,便完成了对西夏都城中兴府(宁夏银川)的合围。

在铁木真的兵威之下,西夏亡国在即……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4.改换门庭

西夏的皇城之外,铁木真仍在不遗余力的围城。而在皇城之内,不明情况的夏襄宗却还寄希望于金国来救自己。

但是,那看似永恒,实则不可靠的世道人心,最终吞噬了他的期待。他日夜翘首以盼的使者,穿越千山万水给他带回的消息竟然是:“兄弟啊,你要挺住,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只是我们这边也很困难,实在是无兵可调,要不然凭咱们这么多年的关系,我早就过去帮你了。要不兄弟你再到别处问问吧”!

听到这些,夏襄宗是欲哭无泪。

万丈穹庐之下,中兴府成为了河西走廊上一艘漂泊的孤舟。 当一弯青玉似的明月在冬夜的云端里偷偷将这艘孤舟探望之时,留给夏襄宗的只能是怅然和枉然,后悔与伤心。

“平时要钱,要物的时候,要的是那么硬气,这边也给的爽快,现在我们这边落难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的道理。”

此时的夏襄宗不由得回想起两年前拒绝铁木真的时候情境。那时的他是那样的毅然决然。然而如此举动,却始终没有换得金国方面的高看一眼。
罢了,罢了,在如今的夏襄宗看来,西夏这作为金国百年小弟的宿命,也该到头了。

就这样,在卫绍王的“英明”决策下,西夏从此恨上了金国这个见死不救的宗主国。在日后看到金国被蒙古揍的吐血的时候,西夏不仅在旁边加油叫好,还时不时的和蒙古联起手来踹金国几脚……

昔日的盟友再也回不到从前,眼下中兴府被围的困境,还是需要西夏人的自我解救。而他们自我解救的方式也不过是继续坚守城池,直至熬到铁木真粮尽退兵。

西夏君臣的想法是乐观的,但是眼下即将到来的不同于往年的天气,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倒霉的。

贺兰山下,塞马嘶鸣;黄沙万里,黯然销魂。

西北的苦寒之地,本就因蒙军的铁蹄南下,在往日的时光里又平添了几分哀愁。但老天爷似乎觉得这西夏王朝的哀愁还不够,也跑出来凑热闹。于是,河西走廊本该寒冷干燥少雨的秋天,在老天爷的调皮之下却暴雨如注。这让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外的黄河此刻愈发的咆哮奔腾起来。

看到如此情景,铁木真意识到战机的到来。在咆哮的黄河沿岸,铁木真开始指挥着蒙古军筑堤引水。

数日之后,随着长空万里的一声巨响,奔腾的黄河之水,犹如脱笼猛兽一般的洪水,肆虐了整个中兴府。

眼看就要城破之际,夏襄宗迫于无奈,决定把之前准备送给金国的公主,钱,牛羊之类的贡品,统统送给了蒙古人,并答应就此纳款称藩,以换取铁木真的退兵。而这,正是铁木真求之不得的。

两天之后,蒙军的大营里寒风瑟瑟,西夏国的使臣跪倒在铁木真的脚下,双手呈上了西夏国的降书,请为蒙古人的藩属。

受降仪式上,军营里的蒙古众将一个个趾高气扬,强烈的征服感跃然脸上。那不太友善的面部表情分明在不屑的诉说着:“早知道有今日,三年前说话又为何要那么硬气呢?”

受降结束之后,接受西夏求和的铁木真,带着西夏国的公主、财物以一个施舍者的姿态撤回了大草原……

虽说此次蒙军的南下,没有取得攻下中兴府的战果。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从此之后,西夏便改换了门庭,投在了他们的门下。金国和西夏那延续了八十多年之久的宗藩关系彻底不复存在。而这,正是铁木真期望看到的结果。

西北的羌笛悠远,中原的山林依旧。但是对于金国来说,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上游,涛涛东下的已经不再是昨日的水流。随着时光的步履匆匆,塞北的战马在沉寂百年之后又开始了高亢的嘶鸣。长城外,古道边,阴山下,云野间,继匈奴,突厥,契丹之后,又一个游牧民族将在这广袤的大漠南北,势不可挡的崛起、壮大,而后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南下……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第二章 祭天伐金

1.一个民族的“征服梦”
天地高远,草原辽阔。西夏归来,蒙古人罢兵歇马了一年之后,数九寒冬又如往年一样降临在这苍茫的大漠南北。
也许是深冬大漠的风声太过凌冽,渐渐吹醒了正在帐篷里沉睡的蒙古人。在醒来之后,他们发现眼前这个冬天的色彩实在太过单调了。而他们那“热血”的青春,似乎和这个季节不搭。
而后,在铁木真的领导下,他们又一次选择骑上战马,挥舞着手上的弯刀,准备再去黄河两岸进行一场简单而粗暴的抢劫。
出于对卫绍王软弱可欺的鄙视,这一次的抢劫对象,铁木真选择了曾经作为他们百年宗主的金国。
公元1210年的年底,身处在克鲁伦河畔的一座高山,迎来了它最为“尊贵”的一批客人又或是主人。
夕照斜阳的午后,克鲁伦河畔的草原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天地间只剩下了最为纯洁的雪白之色。阳光斑驳的投射在晶莹的白雪之上,让周围散发出点点耀眼的银光。在克鲁伦河畔的高山之巅,铁木真极目千里,欣赏着他统治下的莽莽雪原,面向着冬日的阳光昂起头颅,张开双臂,在拥抱这天下的同时,静听着草原上的风声鹤唳。
在铁木真的身后,是他最为精锐的蒙古骑兵。铁马弯刀在夕阳和白雪的交相辉映下,显得耀眼而夺目。而胯下的战马似乎也被这种沉默的气氛所感染,在这一刻也保持着与自然应有的默契。除了喘息声之外,再无半点声响。从上帝的视角看去,这苍茫大地之间,透露出一股静谧的肃杀之气。
“我敬畏的长生之天,我大蒙古的子民在此向您告知,金廷杀戮我们的子民已经很久了,近日又杀害我们的蒙古贵族,我铁木真,愿意率领草原上的蒙古勇士们,去向残害了我们百年的金国复仇,愿天上的神仙,地上的人类,以及已经死去的神灵来帮助我”。
“复仇!复仇!复仇!”在铁木真说完之后,他身后的蒙古骑兵,将手中的弯刀高举在头顶挥舞呐喊着。
三军的齐声呐喊,让复仇的声音响彻天地,远方的草原深处,传来了经久不息的回音。随后,铁木真跨上战马,将手中的马鞭抽打在马身,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向山脚奔去。在他的身后,马蹄声与嘶鸣声交织在了一起,带着一个民族的“征服梦”,朝着金国的领土奔腾而去……
蒙古军大举攻打金国的消息很快便从边关传至金中都。但此时的卫绍王却仍旧天真的沉浸在蒙古人和金国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南柯一梦中。站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界处,卫绍王觉得战争离他很遥远。
讽刺的是,当卫绍王在虚幻的梦境里轻启眠眼之时,蒙古的铁骑已经在雷霆滚滚之中绝尘而来……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2.兵围金中都

边关传来的阵阵马蹄嘶鸣声,撕碎了卫绍王那和平的美梦。

公元1211年的年初,铁木真的军队正式攻进金国的领土。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长城以内的中原大地,开始由北向南,一点点的变了颜色……

这是一场所有人意料之内的战争,但是却发生在了卫绍王的意料之外。它代表着金与蒙古之间前半世宗藩关系的诀别,也宣告了后半世的反目。

然而,蒙军的南下,并没有在金中都那座临近长城的城池里引起恐慌。此时的金中都,依然是宫中软红千丈,市间人来潮往。高居在帝王宝座上的卫绍王,此刻仍旧天真的以昔日的宗主身份,去向往日的藩臣讲和。

对于卫绍王一厢情愿的讲和之意,铁木真不仅一点情面不留的给予了拒绝,反而固执的率领着自己精锐的蒙古骑兵,加快了策马南下的进程。而这时,同样靠骑兵起家,但是已经承平日久的金国,对于铁木真的凌厉攻势,已经毫无招架之力。
无奈之下,卫绍王才不得不在这高门广厦之间,向关山万里的帝国四方发出勤王的诏命。

诏命既出,金国的四方勤王之师,开始陆续北上……

然而,时不可待,在草原与长城的临界点上,蒙军在铁木真的统帅下,于野狐岭(今河北万全)一战击溃金国四十万大军,之后连续突破宣化,居庸关,在这一年的九月,包围金中都(今北京)。

野狐岭一战,铁木真用一记重拳,正式叩响了大金帝国的国门和丧钟!

统一之后的蒙古,仅仅经过四年的发展,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便一口气打到了千里之外的金国都城之下。这是铁木真和卫绍王都没有想到的。

不知道是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骑兵太强悍?还是金国的边防部队腐朽的太过神速……

铁木真的到来,让金国的歌舞繁华,随着近秋的落叶凋零在皇城的街头。

都城被围,十万火急,勤王之师未至,手握着三千里山川河流和数千万子民的卫绍王君臣,其第一反应却不是就地抵抗,而是意欲逃离。 用官方的语言说是迁都。

至于迁到哪里呢?他们已经选择了一个好地方——曾经北宋的都城汴京(河南开封)。

迁都的事一提出来,有人赞成有人忧。在守城还是逃跑的争论中,卫绍王仿佛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最后,在朝臣的极力劝说下,卫绍王才站在坚守待援的队伍中,展现出了作为完颜阿骨打子孙的那一丝血性。

车马萧萧,铁蹄阵阵,在金廷上下的惊恐之中,金国浩浩荡荡的“京城保卫战”开始了。

回顾金中都的百年历史——自海陵王完颜亮将金国的帝都自会宁府(今哈尔滨)迁往金中都之后,经过金国四代帝王半个多世纪的经营,金中都已经被打造成城高池深的国之坚城。以野战闻名于世的蒙古铁骑,想要在金中都城下做到一战倾城,似乎没那么容易。

面对蒙古的凌厉攻势,金中都的军民进行了殊死的抵抗,月余下来,短于攻坚的蒙古人,在这座都城之下,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

随着季节的变迁,数九的寒冬又一次降临在这古老的燕赵大地,此时,对金用兵已经有十个月之久的蒙古军渐成强弩之末,对金中都的攻势一度变的不是那么猛烈。

而战争的状态一旦变得缓和,卫绍王便又不改本性的主动向铁木真伸出了橄榄枝。他希望像往年的西夏一样,献出宗室的公主和财宝,以求和这个昔日的蒙古附庸,也换取一次求和但不称藩的机会……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3.议和

年关将近,正值深冬。凌冽的寒风如利刃般割裂天际,久违的雪花带着上苍的善意从金中都的上空飘落下来,让燕京城外的战火得以暂时熄灭。

几日下来,飞雪漫天,金中都外围的蒙古营帐之上,慢慢堆积起了厚厚的落雪。蒙军那绵延数十里的军营,很快便化入了莽莽的雪原之中,与天地融为一体。 如若不是金中都城墙之上那格外醒目的凹陷残迹,昭示着这里曾经进行着一场数月不休的战争,身处尘世的人,恐怕不会将眼前的情景和战场联系在一起。

雪花在天空中绽放,世人在风雪中忧伤。待到大雪渐缓,金中都那落满了积雪的城门,在紧闭了半年之久后开启了。

金廷的使者冒着冬日的严寒,走出了帝都的大门。

城门之外,那不远处依稀可见的几株枯柳,因落满雪花的缘故,远远望去,像极了梨花盛开的情景。只是,此时的金廷使者却不能走近将其细细临赏。

求和使命在身,等待着金廷使者的是城外蒙古军营里的唇枪舌战,而不是几株枯柳中北国雪景。从金中都的大门出来的金使,在身后留下了一排深深浅浅的脚印之后,走进了蒙军的大营。

与金廷的困境相比,蒙军的日子也不好过。已经攻城略地近一年的蒙军,此刻正处于饥寒交迫,精疲力竭的状态。
但是在金廷的使者面前,蒙军却保持着一幅兵精粮足,士气高昂的高姿态模样……

在铁木真的汗帐之内,空手而来的金使说明了来意。

铁木真听完之后沉默着。

金廷的使者对铁木真的沉默无法做出合理的心理解读,他此时所能做的也只是保持同样的沉默而已。

短暂的沉默之后,铁木真开口质问道:“你们求和的诚意何在?”

金使不明所以道:“关于求和之事,我朝陛下已委于我身,贵朝之要求,可以尽管提出来。我……”

金使还未说完,铁木真便强势的打断了金使还没说完的话。言简意赅的说道:“想议和,想和亲,都可以!回去转告金主,若没有三万匹骆驼,五千头牛羊来表示求和诚意,关于退兵之事,无须再谈”。

铁木真的强势,不仅体现在军事上,同时也体现在言语上。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窒息。

面对铁木真的淫威,这金使也不傻,心想:“没听说过两军交战,还给敌军送粮草的。谁知道你们吃饱喝足了是退兵,还是继续攻城。”

但此时身处敌营,金使的心中所想,是断然不敢在这铁木真的汗帐中表露的。所谓大国外交上的任性,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对于目前的金国来说,百年来在谈判中的任性,在铁木真面前已经不适用了。

眼下的金使只能依照外交礼节,表示回城请示卫绍王之后,再来答复。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铁木真点头默准。

金使踏着来时在雪中留下的脚印,回到了都城之内……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4.退兵

回城之后的金使将自己在蒙军大营的所见所闻以及铁木真的要求做了如数汇报。对于铁木真所提出的牛羊问题,金廷上下觉得蒙古人一向没信誉,这个险他们不冒。

送吃的肯定不行,但不送点什么过去,又如何能展现诚意,哄着铁木真把兵退了。

一时间,送点什么过去,成为了紧锁金国君臣眉头的一件难事。

好在数日之后,金帝国的首脑卫绍又王展现出了他天真的一面。

那一日,天气依旧阴沉,雪花依稀飘落。在卫绍王的安排之下,一辆辆满载着丝绸和布帛的马车开进了蒙古人的军营。

由于事先知会过铁木真,金廷要来蒙军大营献礼以示求和诚意。所以,在蒙军大营之中,铁木真满心期待的等着他的牛羊到来。

然而,当眼看着金使带着一车车花花绿绿的布帛走进军营之时,铁木真顿时气血上涌。

黄粱一梦终成空,没有怨恨,只有怒火。随后铁木真吩咐左右一把火将这些布帛烧了个一干二净。

在冲天的大火中取完暖之后,围困金中都的蒙军冒着纷飞的大雪,又一次拖上马刀,骑上战马进入到猛攻金中都的战斗当中。

可怜城下无定骨,犹是慈母梦里人。再强劲的朔风,也吹不散金中都上空的战争阴云。大雪纷飞的燕赵大地上的又开始飘起了滚滚狼烟。

深冬的金中都下,一边是蒙古人的满腔怒火,一边是金国人在城内的苦苦支撑。

然而,任凭蒙古人如何强悍。奈何其长于野战,疲于攻城的军事特点,却也在这座都城下面无可奈何。只能仰望着这座都城,喘着粗气。

骑马我不行,造城你不行;野战我不行,攻城你不行……

好在,在无情的战火之中,新年的钟声开始敲响了,而跟随着钟声而来的,不仅仅是崭新的字年,还有陆续在金中都附近集结的金国勤王兵马。

金中都被围了两个多月了,他们终于来了。

随着各地勤王之师的陆续到来,心力交瘁的金国迎来了战争的转机,而蒙军此刻已经面临被金军反包围的危险。

然而,值此大好局面之下,卫绍王却再派使者向铁木真请和。

在金军援军大举集结金中都外围之时,铁木真知道现在不是该横的时候。不得已之下,一向强势的铁木真,不得不接受金国方面的请和。

这铁木真虽说一向强势,但他也善于审时度势。要不然他统一不了蒙古诸部。无论是在政治斗争还是军事斗争中,何时该横,何时该软,铁木真门儿清。但即便如此,这时的铁木真仍旧提出了霸道的退兵条件——要求金国命令北上的勤王之师就地驻防,不得继续前来救援金国的都城。

关于这一点,金廷的所有人被蒙古人的逻辑深深的折服,他们都想大声的问一句“大军来了不救援京城,难道是来观战的吗?”

金国眼见自己有了仗胆的援军,自然有底气对铁木真这种强盗的逻辑予以驳斥。

最终,虚张声势的铁木真看了一眼这座进攻了两个月未得手的城池之后,还是无奈的从金中都城下撤离。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5.纠缠不止

塞外苦寒,回时冰雪。天地在轮回中运转,星影在苍穹里光怪陆离,世事便也在纠缠中永不停息。

作为一个从不空手而归的劫掠者,若是指望铁木真就这么落寞的转身,留下一个离去的背影,这恐怕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由于季节不允许,春荒时节的草原不存在丰美的水草来用以放牧。所以从金中都城下撤走的铁木真并没有将蒙军全部撤回大草原的打算。

在撤退的路上,蒙古大将哲别经铁木真授意,率领大军直奔辽东,月余之间便攻破金国的东京(今辽阳),在掳掠去大量的人口,牲畜,金银财宝后,这才满载而归。

然而,辽东的灾难并没有因哲别军的离去而停止发生。在蒙古军撤离之后,辽东的白山黑水之间开始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契丹人造反作乱,女真人叛变自立,汉人北投蒙古,自立为王者不可胜数。

也就是说,自哲别率军洗劫辽东之后,一百多年前,女真人起家的辽东故土,已经开始逐步脱离金国的控制。所以,金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据有的土地,不过是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

百年回首,万事堪哀。风景忆当年,只是金国已不再是曾经的东亚霸主……

塞北日暖夜寒,转眼间,时间已至阳春五月。长城外,草原千里万里。

面对着绵延千里的土兀河,铁木真又开始不满足蒙古老营头顶那一方碧蓝的天空了。

征服的梦已经做的太久了,怎么可能停下。

其实回到蒙古老营的两个多月里,铁木真的心里一直空落落的。从金中都下撤回,一直是他不能接受的现实。他是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不甘心。

对于常人来说,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时,常人大多数都会选择妥协于现实,丢弃掉理想。但是对于铁木真来说,却刚好相反,当他的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会在理想的胁迫下去挑战现实。

所以,他是铁木真。所以,他觉得从金中都的城下灰溜溜的跑回来了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于是,铁木真派去向金国要公主,要土地,要钱的使臣,又走进了金中都的大门。

金廷这边,苦于实在打不过蒙古人,卫绍王君臣经过商议之后,饱含着诚意表示愿意将宗室公主献给铁木真,也愿意每年给蒙古人三十万“岁币”,但是就是不愿意割让土地。

金廷不愿割让土地,正中铁木真下怀。这让铁木真又一次找到了南征的借口。于是,这一年的秋天,蒙古大军又一次在紧密的集结号角声中开拔南征。

战争初始,蒙古军势如破竹。

为战争准备了半年之久的铁木真很快攻占了金国边境富庶的抚州(河北张北),又在恒州(今内蒙古正蓝旗)缴获了金国在此放养的数万匹优良战马。

两场”辉煌”的胜利,不免让铁木真大意了起来。

然而,当铁木真把大军开到金国西京大同府之时,一支从城内射出的箭矢,却让这场战争提前结束——从大同府射出的那一支利箭,穿透了铁木真的肩膀。

无奈的铁木真只能带着不甘的恨意,在大同府下转身离去。而接下来的一年,铁木真也只能在床上度过……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第三章 皇城兵变

1.胡沙虎其人

凌冽的寒风虽然可以吹散飘渺的过眼云烟,但是却吹不灭因战争的燃起的千里烽火;无情的时间虽然可以淡化一段海誓山盟的爱情,但是却带不走一次刻骨铭心的伤痛。

一年之后的又一个秋天,金国的长城边境,铁木真如期而至!

铁木真的这次到来,没有多余的废话要说。只是憋着一口气埋头打仗,拼了命的想报去年的那一箭之仇。打着打着,这一个不小心又打到了河北长城沿线的怀来。

眼看着铁木真即将再次包围金中都之时,金廷内部一场血腥的政变却正在悄然发生。

导演这一场政变的是一名叫做纥石烈胡沙虎的金军将领。

关于胡沙虎其人,”逃跑将军”和”怯战将军”对他来说,实在是实至名归。

两年前,铁木真率军第一次大举侵金,胡沙虎屯军西京大同府,控扼山西长城沿线。然而,待蒙军行至长城边境乌沙堡时,前去救援的胡沙虎却引军不救,眼看着蒙军攻克乌沙堡。

随后,蒙军进军大同府下,大同留守胡沙虎又果断的弃城而逃。再之后,蒙金双方会战野狐岭,胡沙虎手握重兵却怯战观望。

前文讲到,野狐岭一战,蒙军歼灭金军四十万。之后便一路势如破竹,兵围金中都。而手握重兵的胡沙虎则是一路被蒙军追杀,溃逃至金中都。

可以说,在两年前蒙古侵金的过程中,胡沙虎一直在畏敌、怯战、弃城、逃跑中消极抵抗。这事儿要搁在别的皇帝身上,胡沙虎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可当时的卫绍王不仅宽恕了他,更是在“中都保卫战”结束之后,让他武领右副元帅,文领权尚书左丞。

如今两年过去了,蒙古军兵至怀来,卫绍王寄希望于胡沙虎去打前锋,守宣德(今河北宣化)。

蒙军近在咫尺,长城战事正急。在金帝国的廷议上,卫绍王言道:“蒙军迫近长城,居庸关危在旦夕。居庸关若失,则中都危矣。朕今日以右副元帅引军驻守宣德府,以护卫京畿,右副元帅当即刻前往。”

胡沙虎:“护卫京畿,实乃臣下职责所在,但不知陛下给臣多少兵马?”

卫绍王:“宣德府城池尚算坚固,今日拨给右副元帅三千精兵,再加上之前驻军,足以守宣德府。”

这胡沙虎一听说只给三千兵马,立马就不淡定了。当即在廷议之上出言不逊道:“区区三千兵马,陛下您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呢吧!”

听着胡沙虎阴阳怪气的说完,卫绍王脸色不悦道:“今蒙军陈兵长城,各关口要塞皆屯以重兵,这兵力本就捉襟见肘。三千兵马,已是朕所能调动之极限。”

胡沙虎:“若是让臣去守宣德,非两万人马不可。否则,臣宁死抗命!”

见胡沙虎如此言语,一向柔弱的卫绍王也不免雷霆大怒,在廷议之上破口大骂道:“不去就给我滚出朝廷,国家怎么会有你这种败类!”

卫绍王大怒之下,以下犯上,冲撞天颜的胡沙虎仅仅是被赶出了朝廷。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2.战时弑君

月余之后,由于蒙军逼近京城外围,金廷的将领皆在长城沿线抗蒙,以致于京城守备不足。卫绍王苦于无人可用,又想起胡沙虎这位仁兄,拨给其三千兵马,让他去守通玄门。

然而,恢复军职的胡沙虎,想干的第一件事却不是抵御蒙军的进攻。而是秘密联络党羽,意图趁此国难之际谋反作乱。

在胡沙虎的密谋之下,护卫京畿的将领被其策反了不少。

而就是在胡沙虎阴谋兵变之际,不知情的卫绍王又让其引军前往居庸关抗击蒙军。此时,卫绍王的命令遭到了反心已现的胡沙虎的严词拒绝。

胡沙虎虽然老是干那些弃城而逃的腌臜事儿,但是他并不傻。一而再的战败,溃逃,怯战,抗命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玩大了,要是再不抓紧谋反,这蒙古人说不定哪天一走,他搞不好就要掉脑袋。

既然已经玩到这么大了,也不在乎再疯狂一次了!

胡沙虎打仗不行,造反却是一把好手。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胡沙虎谎称大将徒单南平谋反,其奉诏率兵加强京城防务,带领着三千兵马自彰义门,通玄门而入,接管了皇城的防务。由此控制了自卫绍王以下的所有人员。

一天之后,胡沙虎在清除完小股抵抗之后,与其党羽里应外合稳定了京城的局面。

两天之后,胡沙虎弑君,结束了卫绍王的性命。

魏巍皇城,朗朗乾坤,蒙古人正在居庸关外虎视眈眈,大门里面,自家人却在干着血漫宫墙之事。

七天之后,在卫绍王尸骨未寒的情况下,胡沙虎迎身处德彰府(河南安阳)的丰王完颜珣于中都登基。

这完颜珣,也就是后来的金宣宗。

由于拥立有功,胡沙虎在这次高风险的兵变成功之后,获得了高回报,身份水涨船高——官拜太师、尚书令的同时还兼任都元帅,晋封泽王,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不过是胡沙虎生命中的昙花一现。仅仅过了还不到一个月,胡沙虎就成为了卫绍王第二。

胡沙虎在卫绍王活着的时候打仗是不行的,但是现在自己当家了,别人再消极怠战可就不行了。

然而,此时的京城将领的队伍里,却偏偏有一个叫术虎高琪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叫术虎高琪的金军将领,完全继承了胡沙虎的打仗精神和造反勇气……

居庸关外,听闻金宣宗即位,金中都时局动荡,铁木真加紧了对怀来长城隘口的攻势。

眼看长城吃紧,胡沙虎给了术虎高琪五千人马,让其引军前往怀来,抵御蒙军进攻。

战争刚刚开打,术虎高琪一战而逃。

术虎高琪这一跑,蒙军破怀来,入古北口、拔涿州,易州、一路长驱直入后,又破居庸关、进军至金中都西北皂河。

见局势危急,胡沙虎也顾不得追究责任,自己亲自上阵,将蒙军阻挡至皂河以北。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楼主:凌子峰  时间:2019-11-10 13:38:01
3.再逢兵变

皂河得胜之后,胡沙虎因有伤在身,便遣五千兵马付予术虎高琪,让其进击蒙军。

接到命令的术虎高琪却选择了迁延不至。

对于术虎高琪之前的一战而逃,胡沙虎倒是没说什么,毕竟他自己之前也是那个样。但是现在的胡沙虎刚刚打了个胜仗,正在兴头上,这术虎高琪却给他来了个临阵怯战。这就让胡沙虎接受不了。

大怒之下,胡沙虎打算一刀砍了术虎高琪。

好在这时有金宣宗站出来作保,这才让胡沙虎又给了术虎高琪一次机会,术虎高琪才没被胡沙虎砍了脑袋。

术虎高琪这命虽然是保住了,但是胡沙虎依然下令让其出城迎战。并且在出发前,胡沙虎丢给了术虎高琪一句狠话:“胜则赎罪,败则斩汝!”

此言一出,术虎高琪压力倍增,在统军的路上心事重重。

战战兢兢前往皂河的术虎高琪,在到达皂河的当天夜里便与蒙军遭遇。天寒地冻中,术虎高琪率军与蒙军激战一夜,待到天明之后又是战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然而,战争的结局却不能尽如人意——术虎高琪还是被蒙军击败!

身逢如此处境,在战场上蒙古人虽然没要了术虎高琪的命,但他回去也还是死路一条。

当前面没有路走的时候,回过头看看,背后应该还有一条路!

搏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那就放手一搏吧!

于是,一个月前那惊人相似的一幕出现了……

遭遇兵败的术虎高琪,在当天夜里便返回中都,没等胡沙虎反应过来,便带领着溃败下来的残兵败卒杀入到胡沙虎家中,终结了胡沙虎的性命。

之后,术虎高琪拎着血淋淋的首级去进宫向金宣宗请罪。

谁知道,这位刚即位的金宣宗听闻术虎高琪的如此壮举,一时间大为高兴,不仅没有将其问罪,反而好好的将术虎高琪奖赏了一番。

此时,这术虎高琪的心情自是不能细表……

话说,金国在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历经卫绍王被弑,胡沙虎被杀,金国的上层打的那是热火朝天。故而,铁木真趁着金廷内乱的时机,将战线再次推进到金中都城下。

只是,已经兵围中都的铁木真却没有像两年前一样大举攻城,而是留下部分兵马继续围困金中都,其余人等前往河东、河北、山东一带劫掠……

铁木真这一去,可苦了两河,山东的大片百姓。数月之间,蒙军铁蹄踏遍河北、河东、山东各大州府,金国除了都城没有被攻破外,其京城外围被铁木真抢了个干干净净。给金国留下了一个“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的残破山河。

然而,抢完之后的铁木真依然没有像两年前抢劫完辽东以后统领大军北返草原。这次,铁木真选择了带着抢回来的东西,继续围困在金中都的城下。

无奈的金国人只好再一次向铁木真求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金宣宗的使臣却不是空着手去的。

这一次,金廷上下含着热泪向蒙古人献上公主1人(卫绍王之女)、童男、童女各500 人,绣衣3000件,御马3000匹、金银珠宝无数。

得到这些战利品的铁木真眼见这大半年来抢也抢的差不多了,士卒也疲惫了,夏天也快来了,这才带领着蒙军“幸福满满”的回到了蒙古大草原。

只是,在撤退的路上,他们却始终不曾回望一眼身后那个被他们摧残的“饿殍遍野,满目疮痍”的千里河山……

楼主:凌子峰

字数:1912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1-01 09:36:57

更新时间:2019-11-10 13:38:01

评论数: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