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我的村庄挽歌

我的村庄挽歌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一般能打出甜水的土地,村民是不舍得用来盖房子的,盖房子的地方,要么水量不足,要么只能打出苦水。至于人的生活用水,只好在大坑的边上再打井。我们村就是在大坑周围打了两眼井,家里吃水都去坑边的井里挑。不是特别干旱的年份,井水足够全村人吃的。
挑水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尤其是只靠一根扁担,扁担钩钩上水桶,不借助其它工具,直接从两米多深的水面把水桶灌满水,除了力气,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技术不好的人,不但可能打不满水桶,还有可能把水桶掉到水下边去。从井水里寻找水桶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仅靠扁担的长度不够,需要借助另外的长杆,绑上钩子到井底去捞。因为井的四周是用砖一层一层垒起来,有许多砖缝,经常会把钩子钩到砖缝上。记得我20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在井里寻找自己的水桶,两个小时愣是没有捞上来。看看天快黑了,无奈自己下到井里捞上来的。这个时候村里已经有深井了,吃水不再靠坑边的井,主要是用来洗衣服和饮牲畜,否则,搁以前没有深井的时候,任何人是不可能下到吃水井里的,只有缺了大德的人才会那样做。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作者:汉皇唐帝 时间:2016-06-12 15:40:12
纪念我们曾经的农村岁月,我家虽不是华北平原,但楼主说的却是事实
共勉。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给楼主的帖子配两张照片吧,我们在山里,太行山,确实村庄已经走在消失的路上!
谢谢鼓励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水 坑
坑的起源,应该是盖房子的产物。盖房子取土垫地基,大家都到一个地方取土,越取越深,后来坑逐渐变大变深,就有了蓄水的功能。
七零年代以前,我们村不但坑里有水,村子四周路边的沟里也到处都有水。坑里沟里种着莲藕菱角,水里有很多的鱼。不过那时候,好像鱼特别便宜,比粮食便宜多了——玉米每斤三毛多,可以买五六斤鲤鱼的价格。而且,不管村子里,还是赶集,都没有卖鲜鱼的。原因是,那时候的人不吃鱼。所谓不吃,当然不是不爱吃,而是吃不起。有人就想不通了:你又说鱼很便宜,又说人们吃不起,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一点儿也不矛盾,所谓吃不起,指的是耗不起油。你总不能拿白水煮鱼吃吧?如果不用油,哪个人能连吃三顿白水煮鱼,那算他真的爱吃鱼。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我们全家所能从生产队分得的油,一年大概只有十来斤,我们家有七个人,全年就这么多。别人家会好很多?比我们村地更少的其他村子,会比我们村好很多?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当然我们大家都是爱吃鱼的,但是吃的,大部分是过年的时候才能买点咸鱼,再不就是只能吃小鱼。人们不但爱吃鱼,也更爱抓鱼。随便哪儿的沟渠,到了秋后,水浅了,也清了,从岸上能看见鱼了。不管水多凉,几个半大小子一合计,卷起裤腿下水,将水沟从两头一堵,用手或者随便找到的什么器皿把中间的水往外淘。水越来越少,鱼越来越慌,慢慢的都露出来,成为我们的战利品。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等到天更冷一些,水更凉了,不便于下水了,捉鱼变得困难一些,但我们家有网。母亲的老家村子靠河,地势低洼,年年都会被河水倒灌,收的粮食不够吃,全靠抓鱼来补充,所以几乎家家都有人会织网。我们那时课业不多,老师留的那点作业几乎在放学的路上就做完了,剩下点儿需要背诵的,就把课本带上,搬上家里的网来到坑边,用过年吃剩的骨头等作为诱饵,边背课文边张网待鱼。其时,课本的内容并不多,课文的字又大又稀,月光好的时候,甚至可以在月光下阅读!
儿时的秋天,有许多的夜晚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度过的。每天小有收获,回到家里彻夜杀好洗净,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美餐一顿。不过那时候鱼的做法比较单一,就是裹上面上锅干煎,基本上不用油,或只用筷子沾着淋上几滴。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那年夏天,我大概12岁的时候,整个夏天阴雨不断,村里村外一片泽国,庄家基本绝收。无所事事的农民,整个夏天就在放水、抓鱼的过程中度过。一个下着雨的夜晚,村西的苇坑被雨水灌满开始往外溢水。之前,这个小苇坑年年都有枯水期,等水半干不干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到里面挖泥鳅,基本上每天都有人会有不少收获。因为雨大,这个时候往外溢水,溢水口就发现了大量泥鳅。这一晚上,姐姐哥哥和我带上家里的渔网,在溢水口支上,就一股劲忙到了天亮。家里能装东西的家伙事儿基本都满了,现在想来,怕不有六七十斤!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家里天天顿顿都吃泥鳅:将吐完脏物的泥鳅往开水锅里一倒,杀完,然后仍用干煎的办法,最多最后再加上水炖一下。这样吃了一段时间,终于吃得我闻道泥鳅味儿就吐,再也不吃,直到今天仍然对泥鳅的味道十分敏感,能不吃尽量不吃。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由于这年夏天雨大,各村的坑塘与远处的河流都连通到一起,使得村里的坑里开始有了大鱼。大水过后,等坑里的水浅一些,我又开始了守网待鱼的生活,不过这次大部分时间是在白天。快到中秋节的一天下午,我和弟弟又在打渔的时候,因为有别人在坑里拉网,受到惊吓的鱼儿乱窜乱跳。一条鲢鳙忽然窜到我的网里,紧接着又窜到了岸上。兴奋的我和弟弟双双扑上去,把鱼压在了身下,成功将其活捉。回到家,同样高兴的母亲上称一秤,这条鱼整整有二斤!我可从来没抓过,没见过,也没吃过这么大的鱼!正好第二天中秋节,母亲把这条鱼用调料喂好,放到蒸馒头的锅里一蒸,我们一家好好的过了一个中秋节。在我感觉,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鱼,虽然只是一条鲢鳙,而做法也不过是清蒸。
时光过去了30多年,仅从吃鱼上来说,走遍大江南北,吃过了天下美味儿,却再也没有吃到像那次那样好吃美味儿的鱼。也许,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在吃之外吧。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雨 水
村西的苇子坑,平时的水面不大,也就二亩左右,其它浅一点的地方都长满了芦苇。到了秋后,苇子坑的水面变得更小,平时不长苇子的地方可以站人了,靠近水边的地方还都是软泥。
软泥靠近水的地方会有许多气泡,气泡下边是一个小眼儿,顺着小眼儿拿铁锹挖下去,一般都能挖到泥鳅,或者鳝鱼。鳝鱼的血,具有止血的功能:如果挖到了,家人会找一张黄纸,把鳝鱼的血滴在纸上晾干,谁哪个地方出血了,撕一小块带血的纸贴上去,很快就可以止血,相当于今天的创可贴。有的时候坑里会聚集很多人,除了挖泥鳅,在这里还可以挖到地梨儿(荸荠),偶尔也有菱角可以见到。那时候一般家庭里都没什么钱,这些水里出产的东西,都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村子里的坑,平时蓄水,下雨时就具有排水的功能——坑连着水渠,水渠连着河流,水大的时候都能相通。一般不是特别急的雨,水都能自己慢慢渗到土里去,雨特别猛来不及下渗,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流到坑里,顺便把很多地面上的东西,木头啊,树枝啊草啊什么的,也都冲到坑里。雨停了,村民会聚集在大坑四周,把冲到坑里的东西捞起来,称为捞浮草。我家西邻有个小伙子,比我大十来岁,叫根起,水性很好,记得有一次大家聚在坑边捞浮草,带的家伙都比较短,稍微往里边一点儿的就捞不起来。根起一个猛子扎进去,立马捞上来很多,把周围的人羡慕的不行。这些捞起来的浮草,够做好几顿饭烧的呢!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那时判断雨大小的标准是:地皮湿,小雨;二指雨(指地面的干土湿了两根手指横着那么厚),中雨;下透了,大雨;满坑了,暴雨。所谓下透了,指的是地里的土湿的厚度。土地自己具有保湿的功能,一般天旱,也就是地面往下一铁锨深,大概三十厘米的土干了。透了,指的是下来的雨水,和地表三十厘米左右以下的水汽接上了,就可以直接翻地下种子了。如果地表干土超过三十厘米,就是大旱。我儿时的记忆里,并没有大旱的时候,以风调雨顺或者偏涝的时候居多。经常,一场大雨过后,跟着大人到地里放水----把田地里积得水排到田边的沟里。
其时,各个地方都不是很富裕,能依靠各种方法填饱肚子已经不错了,至于营养什么的,根本没听说过。但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营养是万万不能匮乏的,需要补充,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除了各种水产品,鱼啊什么的,再就是地里的各种动物:知了,蚂蚱等等。现在想想,蛋白质还挺丰富。其余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就只能靠偷了。生产队种的各种瓜,水果等,反正是生产队的,小孩子偷了最多被家长教训一顿,没多少人较真处罚什么的。偏偏我家里的大人都是比较较真的,对于孩子偷东西往往处罚很严厉,很认真。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雨,跟着别的大人去地里放水,路过瓜地,我大爷看瓜园,实实在在的一眼不拉的盯着我,连骂带吓唬,足有半小时。要不是雨太大地太湿,一脚陷进去拔不出来,非得把我抓住不可。其实我那次心情好,根本没有偷瓜的打算。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村庄的祭奠 之 建筑
村庄最明显的标志,当然是建筑。
中国有多少村庄,我没统计过。村庄里的建筑有多少种,我也不知道。不过在我们村,建筑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
老祖宗开始建房屋的时候就确定了,建筑基本上需要两种材料,一种是土,另一种是木材。秦朝有了砖,汉朝有了瓦,基本上还是土的变相应用。在山区有石头的地方,用石头多过用土,在石头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了石灰。总的原则是,居住要求干爽,保暖,干净。
我记事的时候,我们村还有十几座青砖瓦房,都是以前地主家的。之前,据说我们村是远近有名的富村,早年出过文举武举,有钱的人家多,总共百十户人家的村子,光地主就有二三十户。据说以前,几十里之外都有我们村的地,所以会有那么多瓦房。但是相对来说,有钱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村里的房子,更多的,是土坯房。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土 坯
那时候村里的活有三大累:脱坯,盖房,拔麦子。拔麦子还好一点,只不过是折磨人,长时间弯腰不起来,腰疼而已,并不需要多少力气。打坯盖房,是实实在在需要力气的,女孩子根本干不了,所以那时候,农村人重男轻女,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一般男孩子到了十六七岁,就不再被称为孩子,改叫小伙了。棒小伙的标志,就是能用平板车推走多少块土坯。一块高质量的土坯大概有三十几斤,能推走三十块的,是不用证明的棒小伙,壮劳力,一般找媳妇儿都不用太发愁。在村民的观念里,能吃能干,才能发家。
土坯,是那时候盖房子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因为就地取材,方便,不需要多少成本。土坯也有两种做法,一种叫脱坯,一种叫打坯。脱坯用的是熟泥,打坯用的是潮土。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脱坯,需要事先将粘土用水阴湿,第二天用铁锹反复摔打,待水和土充分融合,粘性最大时就可以用了。脱土坯使用的模子,就是一个木制的方框,死的,不能打开。事先把模子沾上水,找一块平的硬地,撒上沙土,模子放上去,平底掀铲起熟泥摔到模子里,脱坯的人用手抹平,直接提起模子,开始下一个。由于脱坯用的是熟泥,所以土坯硬度大,结实好用。但脱坯的劳动强度太大,又需要很大面积的平整的硬地,而且干的比较慢,所以盖房子一般是不用脱坯的,没有那么大的量可以供应,只在修火炕的时候才会用。
盖房子用的土坯是用石杵锤出来的。打坯的模子和脱坯的类似,不过打坯的木质方框是活的,可以从一头拆开。在可耕种的土地上,头一天洒上点水,把土阴湿,找块平地把模子放上去,里边撒点干土,用铁锨把湿土铲进去,用带木把的石杵锤三下,一块土坯就打好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打土坯用的杵,是一个上宽下窄的方块石头,上边有个圆孔,七八厘米的圆径,方便把木把装进去。木把长约四十厘米,上边削成方的,穿进一根横着的木棍里边,方便打坯的人抓住横木的两端提起来往下锤。当然,所谓的锤三下,也指的是棒小伙儿,力气不足的,需要多锤几下。但总的来说,打坯的效率比脱坯高很多,速度快很多。当时打好的土坯可以直接搬起来摞好,相互之间留点缝隙,等着自然干了,就可以盖房子用了。而不必像脱坯那样,必须等晒干了,再一块一块立起来。每到冬春季节,田野里都会有许多竖着码成两米左右高,向南成半圆弧壮的土坯摞,成为那时候的一道风景。
不管脱坯也好,打坯也好,一般一家一户是不能自己完成的,即使家里有三四个青壮劳力也不行。这时候在农村,家族的大小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不管打坯盖房子,都是请人帮忙。一般自己家族的人,没有特别重要的事,遇到这类需要帮忙的活不会推辞,即使自家家有事,也不会大过修房盖屋。至于其他家族的人,就要看人家的态度和自家的人缘决定了。因为帮工的人都是义务工,没有工钱,最多每天管两顿饭。所以干这类的活,一般都会在春冬两闲的时候才会支架,这时候大家的事都不多,好请人。再一个,这个时候一般家庭都有白菜,好做饭。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帮工,干的都是累活儿,又不给工钱,所以招待人家的饭食,都要比平时自家吃的好。说好,无非是平时自家吃窝头,给帮工的人烙饼或者蒸馒头;平时自家吃煮白菜,给帮工的人吃带肉的炖菜。再会过日子的人家,一般也不会在请帮工的时候节省,平时过日子节省,就是为了这时候用的,否则以后家里再有事,不好找人帮忙。我小的时候听说,某家人在盖房子的时候,给人抽的烟不好,是四分钱一盒的墨菊。结果盖房子砌墙的时候,就有人把整盒的烟砌在土坯中间,一边往里摔烟,嘴里一边嘟囔:叫你墨菊!叫你墨菊!经常看有人说那个时候民风朴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帮人,团结。不知道大家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反正我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我们村东南有个村子靠河近,经常遭水灾,所以地里收成比较少,相对周边的村子穷一点。这个村子有个习惯,一直传承到现在。每当这个村里有姑娘嫁到外村,送亲的人数绝对是上限,能去多少去多少。而且,这个村送亲的向以能喝酒著称,不管去哪个村送亲,不把双方大部分人喝倒了不算罢休。一般别处送亲的,吃饭喝酒一个小时结束的话,这个村总需要三个小时以上。即使是本村人娶媳妇,村里帮忙的人如果见到主家经济条件不太好,而且提供的烟酒档次低、数量少的话,也会一直喝下去,直到把主家准备的酒喝光,重新去买。有的主家确实困难,喜事就会办的十分丧气。这个村就是我前边提到过的,村名有个“洼”字的村子。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房 顶
土坯的作用是砌墙,墙起到一定高度,就要开始做房顶。房顶一般会用到三种材料:木头,高粱杆(或芦苇杆),麦秸。
盖房所用的木头基本上也分三种,梁、檩和椽。一般在两间房子中间的墙上放一条直径三十厘米以上的木头,是为梁;两根梁之间用几根横木,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厘米粗,根据房间的跨度也就是梁的长度,每间屋用5---7根檩,也叫檩条;檩条之间,用直径十厘米以下的木头,或方或圆,钉在檩条上。总之,梁,檩,椽子的作用就是把大的平面分割成小的,能够分担房顶上泥土的压力,使椽子上边的秫秸萡或苇箔放上去以后,不会被它上边的泥土压塌。
当然,梁、檩和椽之间是需要固定的,这都是木工的活了。以前的时候,农村的木匠并不是很多,好木匠更少,因为这都是手艺,木匠不会轻易教给别人的。要想学,需要正式拜师,拜师后给木匠打三年下手,是为考察期,主要是考察人品,同时也看看悟性。通不过考察的,只能学一些皮毛,做一些简单的活,像打家具,盖房这样的活儿,普通手艺的木匠是不被一般人家信任的。没通过考察也就是没出师,没出师就揽不到挣钱的活,时间长了没人找,这木匠就会自然消失,改行回去继续种地了。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盖房用的萡也有两种,苇箔和秫秸箔。因为我们村芦苇产量有限,长得也不够高,所以盖房子用秫秸箔的更多一点,用苇箔要到外地去买。区别就是苇箔本身重量更轻,密度更大,更有利于房顶的密封。做萡的方法,先用木头搭两个叉形的架子,找一根比高粱杆或芦苇稍微长一些的木头架上去,在横木上边等距离搭上两三毫米粗的麻绳(我们那里叫绳精子),绳精子两头各拴上一小块砖头,将一根高粱杆与横木平行着放上去,然后把原先在横木上搭着的绳精子在高粱杆上交叉,这样一根高粱杆就被绑定了,然后如法炮制放上第二根高粱杆。绳头拴砖头的目的很简单,提高交叉绳子的效率,使绳子在高粱杆上绑的更紧一些。这样一根一根的捆绑,萡的长度不断增加,一直到房顶的宽度。
萡的上边上一层加了麦秸的稀泥,然后加上一层麦秸,盖上二十厘米左右厚的土,再上一遍加了麦秸的稠泥,用抹子抹平,这房顶基本就算完工了。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下雨也不会漏,但是需要在房顶每年重新加一遍泥。因为农村蚂蚁很多,有的时候蚂蚁会在房顶做窝,每年不重新泥房顶,就有可能在雨下大了的时候漏水。这样每年重新加泥的草顶房,房顶上的萡可以用很多年,具体多少年我也说不清——直到我19岁离开老家为止,只见过因为檩条和椽子断了换房顶的,从来没见过因为萡坏了换房顶的。
楼主:592851055  时间:2021-01-26 08:05:41
这样的房子,在房顶的萡和土坯墙之间是有缝隙的,缝隙不大,刚好可以容下麻雀做窝。所以那时的农村,麻雀是成群结队,危害非常严重的。“除四害”的时候,四害之一就是麻雀。等到手电成为普通人都有的工具,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晚上闲着没事,搬着梯子在各家的房顶掏麻雀,也成为改善伙食的手段之一。但是大人们是不太赞成掏麻雀的,虽然它们会吃地里的庄稼,但是人们普遍有朴素的环保意识,他们会说,不要随便到房檐底下掏麻雀,一不小心会掏到蛇什么的等等。事实上,也确实有些被蛇咬了手的例子。
关于房檐,还有一个记忆是很有意思的。那时候雨水比现在多,到了雨季,几乎每隔几天都会下一场大雨,每次大雨,都会出现的场景是:沟满壕平,村里村外一片汪洋。隔上这么两三天,许多房子的房檐底下的地上都会长出蘑菇———草菇。因为房顶是以草为主,雨下大了会把房顶的草冲下来,就会长出像现在超市里买的口蘑差不多的蘑菇,采起来洗干净,放点猪油,蒸窝头的时候上锅一碗,是难得的美味。

楼主:592851055

字数:12779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6-08 19:23:00

更新时间:2021-01-26 08:05:41

评论数:17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