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读书笔记(通鉴里的小故事)

读书笔记(通鉴里的小故事)

楼主:北望2020  时间:2020-11-25 08:10:49
前言
恍然一梦
不知不觉间,离开校园,踏足社会已然十年了。
十年,整数,神奇的数字,
人生年龄十年为一旬
雄心壮志者说,十年磨一剑
心绪哀伤者说,十年生死两茫茫
心有懊悔者说,十年一觉扬州梦
反顾自身,年龄徒增,自二旬到了三旬,莫说功业,便是当初的初心,都快守不住了。
从校园到社会,身在基层一线,日日市井百态,
倒是对人性,对很多事情,有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体悟。
所谓制度规矩,在所有人都知道它不合理,不公平的时候,还能长时间维持下去,那就只能是资源享有者,权力掌控者,想要借此合理化对劳苦大众的剥削罢了!
再看曾经读过那么多遍的史书,看到的世界,与从前,大不一样。
历史是映照现实的镜子,现实是解开历史的钥匙啊!
至于说为什么读史,个人觉得最靠谱的答案,其实是为了“活个明白”。
人生在世,匆匆数十年,会有什么样的际遇,谁也说不准。
但各种忽悠人的方法,各种画大饼的套路,历史上早已上演过千百遍了。
读史,让我们可以知道各种套路的存在,即使当时不能立即识别,规避风险,事后也能反应过来,当然,这种已经受损,已经糟了的时候,叫“死个明白”或许更合适,不至于“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至于说什么,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知道前人如何栽跟头的,进而自己就能完全不再犯同样的错,那除非人类社会改变,或者人性改变,否则但凡同样的事情换个马甲再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们大概率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21世纪了,技术有了巨大进步,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术的层面上,发展不啻天渊之别,可在人与组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有何差别,压迫剥削也不过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更加隐蔽,高明一些罢了!
个人由内而外的体察,组织内,也许曾经清明透亮,但现在也没见得有多么美好,曾经被痛批的各种潜规则,各种法律之外的因素,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从未缺席,哪个也没见没真的限制,更别说什么消灭了。
而人与人之间,更多的还是仰赖关系,仰赖个体凶悍吓倒对方,至于依照约定,依法行事,物质条件,基础设施进入到了现代社会,可精神层面,软件方面,遵循的仍旧是曾经那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行事准则。也许在一线城市能好些?
曾经人类社区至公至平的状态,自阶级诞生起,大约再也回不去了!
在社会尚未完成宣传口号里形容的美好愿景前,中国人两千多年史册中的记载,对于现实问题看清楚,想明白,镜鉴作用何其大也。
曾经与友人讨论,用人物传记一个接一个,讲述历代故事,应该很有趣?可如今,多年不动笔,不知道笔力还在与否...可再不动笔,就再也没机会了吧!
一切,就以号称帝王之书的资治通鉴的开篇故事讲起吧!
楼主:北望2020  时间:2020-11-25 08:10:49
卷一:无形的幼年。
第一章:“隐形”的庶子
公元前517年,晋国国都新绛(今山西侯马),重臣赵鞅的豪华府邸中,一名出身戎狄族的婢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来一个男婴。这个孩子的诞生,好像并没有受到除了自己母亲以外其他人的祝福。他带给自己父母的,无非是使母亲的身份从婢女升格成为妾室,让父亲本已不少的子嗣更多了一个。不幸的是,似乎更多的继承了母亲这方的戎狄血脉基因,孩子的容貌以华夏族人的眼光看来就“丑恶”了些,更加不幸的是,伴随着孩子的降生,也许是生了孩子后气血大亏,母亲不久便撒手人寰了。之后,毋恤便只能跟着名义上的嫡母,被事实上仍在角落里,自生自灭了。
父亲赵鞅似乎是要表达对自己的不喜之意,给他起名“毋恤”,何解?不要体恤,不要怜悯他?监督自己不要因为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就怜惜他?!须知这个时代不少人都给自己的孩子起过难听的贱名,但是那都是就事论事,比如仇,寤生,奚……翻遍史书,再不见有给自己孩子起这种监督性质的名字的!
至于一个出身戎狄的婢女,长得也不漂亮,是如何与这个中原百年霸主的晋国的世家贵族,位高权重的赵鞅发生关系的,可能就是她性格好,赵鞅情人眼里出西施了,也可能就是一个“酒后乱性”之类的故事了,而且除了生下毋恤以外,再无半点记载。总之,小毋恤的降生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母亲地位卑下,父亲位高权重,生在世家大族之中,却不受父亲的重视,从出生起,所处地位必然尴尬。
此时,如果给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做一份出生档案的话,大致内容应该是:
性别:男
姓:赢
氏:赵
名字:毋恤(无恤)
民族:华夏族
生年:公元前517年前后
父亲:赵鞅,系晋国六卿之一,下军将,赵氏宗族的宗主
母亲:姓名不详,原狄族女子一名,
兄弟姐妹:大哥伯鲁系嫡长子(正妻的长子),已然定为赵家的继承人,还有姐姐,哥哥数名。
先秦时代,只有这些贵族才有姓,有氏,姓用以区别血缘,氏用来区分贵贱,所以“同姓不婚”,防范的是同部落的近亲繁衍。姓氏是分开的,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贵族有氏,一般人有名无氏。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氏的来源,有以国为氏、有以封地(采邑)为氏,有以官职为氏,有以职业为氏,也有以出生地为氏的。“赵”这个氏就来自于毋恤的先祖造父,侍奉传说中和西王母有暧昧的周穆王,驾驶天子八骏西巡,遇到东方徐偃王造反,造父又驾驶八骏一日千里带周穆王回到中原平息叛乱,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所以氏赵。到战国时代,姓氏逐渐开始合一,直到秦汉时代,再没有世卿世禄的贵族,姓氏完全合一后,无论男女,其个人的名称都以“姓氏(先天)+名(后天)”的形式,并沿用至今天。
作为世家大族的庶幼子,而且母亲又身份卑微到无以复加,赵毋恤的原生家庭中所处的状况,跟《红楼梦》中的贾环颇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贾政起码还要关心下贾环的学业进度,基本上还是住在赵姨娘房里,更多地与贾环母子朝夕相处。而毋恤则基本上被身为父亲加族长的赵鞅给无视了,这样一来,毋恤在赵府中的日子恐怕过得不怎么舒心了,物质待遇,家族仆妇看家主的态度,捧高踩低之下,自然也不会对这对母子的态度恭敬到哪儿去。这方面,看贾环和赵姨娘在荣国府的遭遇就是了,有好东西肯定是不会轮到们,连小丫环也敢于跟他们纠纷争执。大家族的宗法规矩,长幼有别,嫡庶有差,府里奴才们自然会跟着趋炎附势,捧高踩低,幼年毋恤势必早已一一亲眼见识到了。
但是跟着嫡母生活,嫡母有着自己亲出的儿子女儿,也就是小毋恤的哥哥姐姐,对他的关注自然有所不足,父母之爱的缺位,逼着赵毋恤快速成长起来,去独立自强,去不屈居人下。
楼主:北望2020  时间:2020-11-25 08:10:49
第二章:百年霸业
就在毋恤出生的这个时间,华夏大地已经进入了春秋时代的晚期。遥想当年,武王伐纣,牧野一战而胜,建立大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除了直属王畿(西安、洛阳)之外的土地,封土建国,连带地上的人民一起分封给了亲属、功臣和三皇五帝的后人,并授予他们爵位,这些带有不同等级爵位、由周天子册封的人就是诸侯;诸侯又在自己领地内依样画葫芦分赏自己的亲属和臣子,称为卿大夫;卿大夫又依法分赏自己的亲属和家臣。由此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各级贵族的一切都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获得次一等权利和地位,为小宗,枝族。各级贵族同时以族长的身份掌握着各级政权和兵权。而在王畿和各诸侯国内,世袭的卿大夫们按照声望和资历担任官职,享受采邑的收入,也就是所谓的“世卿世禄”。
依照今人研究,周王朝刚建立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因为实力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分封制,其实就是在所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多个武装殖民据点,各国之间并不相连,周天子所分封的七十一国,犹如七十一个棋子在华夏大地这个棋盘上稀疏地分布着。周王朝其实便是由这些诸侯国加上自己共同组成的“城邦联盟”,周国便是这个联盟的盟主。
封建制下,分封出去的诸侯除了需要每年给周王朝贡以外,开疆拓土之所得都是自己的,自然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口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是不是很相似,人心千万年不易啊!于是,诸侯们披荆斩棘,与原始状态下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与遍布中原大地的异族斗争、交融,逐渐壮大起来。
就这样,伴随着分封的诸侯国的成长,周王室一家的血脉涵盖天下,周天子作为诸侯国国君权力的来源,成为“天下共主”,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不仅解决了夏商时期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而且让国家权力中心得以确认,诸侯国之间的互相认同自然实现,“家、国、天下”的概念走向成熟,民族共同体逐渐显形。“家天下”还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理念、体制和规模,奠定了天下一家的传统价值观。
然而,层层分封之下,周邦对于诸侯的掌控力的根本依靠是周邦的东八师,西六师进行武力震慑,然后是宗法制下周天子是天下所有姬姓的大宗,以及礼乐制度,再辅以联姻、仲裁者等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是周天子直接掌握的王畿土地,以及军事力量因为战争而不断减少,而诸侯的领地却随着生产力进步,开发荒地而实力不断扩张,慢慢的“礼崩乐坏”的进程越发深刻,春秋时周天子已经沦落成了一个象征符号,如果不是霸主们为了要立一杆大旗,周天子就跟一中小诸侯没有什么区别了。期间周幽王时期犬戎之乱,平王东迁,都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而已。
实际上,这种层层分封,也是伴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而逐步展开的:西周早中期,是“天子建国”的时期,西周末东周初,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发展,主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到春秋后期,卿大夫势力壮大,“卿置侧室”才成为热潮。这层层分封,权力下放的过程,也正是诸侯、卿大夫势力渐次膨胀的过程。
这个历史进程中,晋国就是一典型案例。周成王时分封的晋国生活在戎狄环绕的环境里。正如《左传》昭公十五年所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甚至还要按照戎狄人的习俗处理政务,可见初期晋国生存之艰难。后来,一直到春秋时的晋献公,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才算崛起,到晋文公时城濮一战成为中原霸主,而后历经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数世, 百余年间除了楚庄王时期,一直勉力维系着中原霸主的地位。
赵氏家族的命运就与晋国的兴衰紧密相连,自晋文侯时赵氏先祖叔带投奔晋国,到赵衰在晋文公时被分封于耿地(今山西河津),获得自家的领地。自晋文公开始,晋国军队分为中、上、下三军制,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到赵盾时成为晋国执政上卿,赵氏真正在晋国脱颖而出,成为政坛上一股重要力量。也正是在赵盾期间,专晋政二十年,六卿成为晋国国家的权力中心,通过他的努力,晋国在无公族的基础上,卿大夫成为名义上的公族大夫,卿权真正压制君权。经过长年的博弈,到晋平公时,晋君基本放弃对卿权的挑战,筑造虒祈宫,专心享乐。也是在他在位期间,栾氏被灭族,六卿从此固定在了赵、韩、魏、知、范、中行六家手里。毋恤出生时,赵鞅就是下卿,下军将。
楼主:北望2020  时间:2020-11-25 08:10:49
第三章天下大势
周分东西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春秋又可以以两次弭兵之会为界分为两段,之前是各大国不断兼并小国,建立霸权;弭兵大会之后以晋楚这两大霸主国家为代表,国家都存在的足够久远,国内利益集团足够强大了,内部矛盾逐渐成为首要矛盾,于是两国通过弭兵大会平分天下霸权之后,都将目光转向了内了。
毋恤出生时,周王室在闹王子朝之乱,鲁国三桓干脆把国君驱逐出境了,南方吴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连绵不休,而且吴国现在正大占上风。周王室因为嫡庶之争,前任周天子的庶长子王子朝发动了争夺天子之位的战争,并且王畿内多数人居然都支持更加贤明,而且得前任周天子喜欢的王子朝,于是王子朝的部队打的对方节节败退,却被晋国干预,王子朝知道以弱周的力量肯定干不过霸主国的军队,于是暂时退却。结果单旗、刘卷以为王子朝这边就会完蛋了,请走了晋国军队,然而后面还是王子朝一方在战斗中节节胜利,甚至致使跟王子朝争位的天子(原太子周猛)都惊惧而死,只好再立姬猛的弟弟嫡次子王子匄为天子,王城也被王子朝占领,两边对峙,人称王子朝那边为西周,王子匄那边为东周。无奈之下,单旗只好再向霸主晋国求救。
而鲁国那边,想当年鲁桓公(老婆就是艳名在外的文姜,跟自己的哥哥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则因为撞破他们兄妹乱伦被齐襄公派人杀死)死后,大儿子鲁庄公继位,三个弟弟被封为三位大夫,称之为“三桓”。后来三桓慢慢掌握了鲁国的实权,通过“三分公室”、“四分公室”掌握鲁国政权。到现在已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国内百姓受三桓恩惠,早已亲近他们了。鲁国国君鲁稠想通过一次政变赶走三桓,重新掌权,结果是自己被三桓打败,只好逃亡出境了。
华夏大地的最南边,吴国在晋国的帮助下,迅速学习中原文化,开始了与楚国的互怼。这种代理人战争,已经打了几十年,楚国已经在各个利益团体互不团结,彼此制衡之下,国力大衰。现在已经被吴国吊打了。然而再等两年,伴随着鱼肠剑的现世,阖闾上位之后,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之下,楚国的噩梦才真的开始。
这几件事情里,吴楚之争,本来就是晋国为了减轻自身压力设计出来的,自然乐见其成。但是王室大乱,鲁国国君被驱逐,这两件事情就是严重不符合“国际法”的规范的了,需要身为霸主的晋国出面解决,这本来也就是霸主的义务。
于是霸主晋国广发国际照会,组织中原各国,在黄父(今山西沁水)召开国际会议,共同商讨出兵出钱,驱逐王子朝的势力,将天子送回王城。大会主持人,晋国代表正是下卿,下军将的赵鞅。
前517年夏,最终中原诸中、小国基本到齐,宋国代表乐大心,卫国代表北宫喜,郑国代表游吉,鲁国代表叔诣,还有曹、邾、薛等小国的代表们,这次会议开的还是相当成功的,除了宋国的乐大心跟赵鞅发表了一下异议以外,一路顺利地达成一致,最终赵鞅代表霸主作会议总结发言,命令各国按照各自的分配的额度准备好人马、粮草,下令:“明年一定送天子回到王城。”
这是毋恤他爹赵鞅第一次代表霸主登上国际舞台,表现上还是相当出色的,有点霸气侧漏,有点手段稚嫩,但是符合一个有能力,有雄心的年轻政治家该有的表现。
第二年,以晋国为主力的“联合国军”迅速击溃王子朝的军队,将天子送回了王城,更在后来为周天子修葺了成周城,整个过过程顺顺利利。这次盛会也是中原各诸侯国最后一次团结在霸主的旗帜之下,出色的完成勤王壮举。
持续了六年之久的王位争夺战,就在霸主晋国下定决心介入后,一锤定音,周天子(即周敬王)坐稳了位置。王子朝只好带着自己的部下们,携带周王室密藏的图书典籍出逃楚国,从而使文化典籍从王室流散到了民间,极大促进了楚文化的发展繁荣。
而鲁国国君出逃,也导致了刚开始在曲阜开设私学的孔子开始第一次周游列国。鲁国国君鲁稠先是跑到了东方大国齐国那里求助,所以暂时还不需要晋国出手,倒是因为这场内乱,导致的孔子第一次逃出鲁国,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个重要时间点。
后来,鲁稠先生还是求到了霸主晋国这里,晋国再次组织会盟,商议护送鲁稠回到鲁国,结果主持这次会盟的是六卿中的范鞅(士鞅),这位可是对于霸主国的义务一点兴趣都没有,心里只有自己的家族利益,贪得无厌,而且与三桓结盟,收了不少的好处,便对着有意出兵帮鲁君复位的宋国及卫国大臣说:
“季孙氏无罪,国君却去攻打他,季孙氏请求囚禁、逃亡,当时都没有并允许。结果国君却没能战胜他,而是自己逃亡出国。季孙氏复位,那是天意啊!叔孙氏害怕祸及自身而出兵帮助季孙氏,那是上天的安排。鲁国国君请求齐国帮助,三年无功。季孙氏深受国人拥护,淮夷拥戴他,已经做好了十年准备,有齐楚为后援,有上天的帮助、有民众的支持、有坚守的决心、有列国一般的权势,而不敢擅权,是奉国君犹如国君还在,事情很难办啊。你们都是为了国家着想的人,把鲁国国君送回去也是我的愿望,请求随从二位去包围鲁国,要是不成功,就死在那里算了!”
emmm,这反话正说的里的威胁之意就差直接直说了,真的要死在那里的,恐怕宋卫两国的大夫了。
结果,鲁国国君鲁稠没能获得晋国的援助,至死也没能回到鲁国。
楼主:北望2020  时间:2020-11-25 08:10:49
第四章:忍字当头
当然,这些天下大事,暂时还轮不到小孩子的毋恤操心,他现在的任务就是成长、认知这个世界而已。而毋恤需要认知的,是自己与家中其他正常身份的哥哥、姐姐们的不同,还有自己在这个家族里尴尬地位,而这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衣,春秋末年,大国贵族所穿普遍已经是春秋时节锦衣锦赏,外面再用细麻布衣物作为保护,冬季则是狐裘、鹿裘、精细的动物毛织就的毳衣。各种冕服、弁服、深衣、丧服、佩玉等等衣物配饰,已然是材料考究,手工精细,花纹、刺绣奢华精美,“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衣服的质料和颜色纹饰成为身份地位的标识。普通人,则只能以葛布、麻布为主制作粗劣的衣服,所以一般百姓的称呼叫“布衣”,这个称呼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至于少数的贱人、奴隶,真的是勉强有所遮羞而已。
食,贵族这时期已然发展出了深厚的美食文化,一餐当中要有荤素搭配,要有精致的五谷主食,要有汤有酒水;食器有鼎、簋、盨、豆、笾、俎等等,酒器则有爵、觥、尊、酹、罍、壶、勺等等,至于具体一餐用多少种器具,那也是要看身份等级滴;荤素搭配上总结出了牛肉要跟稻米搭配,羊肉要跟黄米搭配,猪肉要和小米搭配等等;而普通百姓那就只好以豆饭、藿羹为食啦,甚至很多时候是要以糟糠为主食的,吃肉?那是年过七十的稀有高寿之人的特权。现在考古中发掘出的遗骨中贵族和平民的骨骼成分都已经不一样了,所以贵族叫肉食者,而百姓自称除了布衣,也叫藿食者。
这一切,毋恤都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在被父亲无视、厌恶的情形之下,肯定不会取得最好的,至于是不是配得上他身份之所当有的,是不是及时、完整的送到手上,大约也只有毋恤他嫡母知道了。当然,身为赵家人那必须比之平民百姓的日子还是好不知道到哪儿了,就如这个时代明星的日子再艰苦,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不需要我们一般人去同情,可怜。
就这样,在哥哥姐姐们的歧视下,在家中各类奴仆必然的白眼中,小毋恤开始慢慢长大,也许一开始还对自己的地位有所不满,甚至抗争过,但最终能看的,只有嫡母眼中的轻蔑与厌恶!纵然有大哥伯鲁和唯一姐姐的和善与私下照顾,但一次次“维权”失败后的教训,让他明白,只有权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才能让人保护好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成为家主,成为人上人,才能让这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匍匐在自己的脚下。
而在这之前,毫无力量的毋恤所能的是事情,就只有一个字:忍。毋恤从小学到的,骨子里铭刻的,就是这个字。当你力量不足的时候,学会忍,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谋生课程。懂得忍,游走人生方容易得心应手。懂得忍,才会知道何为不忍。有所忍,必有所不忍。力量不足时,忍就是为了暂避锋芒,积蓄力量,将来一击致命,能忍的时候忍,就是为了不能容忍的时候,不必再忍!
尤其当岁月来到毋恤四岁,刚刚记事的那年,终于听到了来自父亲的第一道人生告诫,当然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而是对所有人的:“以后全族所有人在外面必须谨言慎行,不得惹是生非,尤其是对范氏和中行氏的人。”
原来,去年执政韩起去世,魏氏族长魏舒上位成为中军元帅,执政。中行氏与范氏这对死党的势力急速提升,隐隐有架空执政魏舒的势头,为了进一步强大自身,削弱韩魏赵一边的实力,老谋深算的范鞅设局,先让范氏与赵氏的小宗邯郸赵氏联姻,然后,带着赵鞅一起出兵汝滨,在此修建城池,并收集了民间的一鼓(480斤)铁,之后中行寅假传魏舒命令,将这些铁铸成了方大鼎,并且在上面刻上当年范鞅他爹制作的法律,公示天下。
这件事情,即是中华法制史上著名的“铸刑鼎”事件,终于在中华大地上的大国中开始有了公之于众的成文法,之后,晋国也成为了法家思想的策源地,中华法系的源头所在。这一事件是法治的一大进步,却也确实是对礼制的一次大破坏。天下舆论一片哗然,贵族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远在鲁国的孔夫子,评价此事:“晋国将要灭亡了吧,因为它失掉了自己的法度!晋国应该遵守唐叔传下来的法度,把它作为治理百姓的准则,卿大夫按照位次来维护它,人民因此才能尊重贵人,贵人因此才能保守住他们的家业。贵贱不乱,这才是法度啊!现在百姓都能知道鼎上的法律条文了,还用得着贵人么?贵人还有什么家业可以守呢?贵贱没有了次序,还怎么治理国家?”
蔡史墨则说:“范氏、中行氏要灭亡了吧!中行寅是下卿,却违反上卿的命令,擅自铸造刑鼎,作为国家的法律,这是国家的罪人,又加上本已废弃的范宣子的刑书,改变传统的法律,这就是要灭亡了。赵氏恐怕也要受牵连,因为赵孟参与了。不过他是不得已,要是修养德性,应该可以免灾吧!”
蔡史墨的观点,明显看得更清楚一些,这事儿就是深谋远虑的范鞅看着韩起去世后韩氏势力衰退,联合中行氏架空魏舒后,试图把赵鞅绑上自家战车,形成范、中行、赵的三家联盟。所以范鞅搞了“铸刑鼎”事件,一方面用宣示前朝法律的方式削弱当朝执政的权威,另一方面也逼着赵鞅加入到他的阵营中。
结果赵鞅事情做了,站队却没有,而是收缩力量,全力发展赵氏自身,在经济、军事、政治多方面进行改革,尽量强大赵氏,以应对日渐复杂尖锐的六卿之间的斗争。
而透过这件事情,小小的毋恤对于世界的认知更加清楚,权力更大,实力更强大的人才有资格恣意地去活,才有资格享有一切,否则,便是在家族中说一不二的父亲也只有忍耐,忍字当头,别无选择!
楼主:北望2020  时间:2020-11-25 08:10:49
第五章:素质教育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毋恤慢慢的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按照规矩,自然是要进入学堂去求学的。入学,作为赵氏子弟的基本权利,族中还不至于限制他。
依照西周礼制,王太子八岁入学,卿大夫嫡子们13岁入学,其他诸子15岁入学。而晋国无公族,其实是国君的血亲组成的公族没有了,“公族”其实还是存在的——赵盾确立的公族制度,不过变成了卿大夫的孩子们做晋国的“公族”;卿的余子(其他嫡子们)组成“余子”;卿的庶子们组成“公行”,分别设置官职进行教育、管理由六卿后代们组成的“公族”。毋恤正是“公行”中的一份子,不过礼崩乐坏之下,各诸侯国的贵族家族都急着培养接班人,培养家族人才,年到七八岁便入学接受系统的教育,在入学年龄这件事上看齐王太子慢慢变得正常起来了。
以前的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前者供贵族子弟入学,后者让平民子弟。但是到这春秋晚期,周天子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都已经不复当年的情况下,国学衰落,私学兴起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典型的孔夫子这时已经返回鲁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兴办私学。毋恤当然不太可能进入私学,但是晋君衰弱如斯,也很难指望国君所属的泮宫还能很好的维持,对贵族子弟们进行教育了。卿大夫们早已在各自的家族内部都已经建立起了类似诸侯的泮宫学校,并请家族内的贤能家臣各自培养自己的家族人才。
入学之后,要学习的内容那就不是一般的丰富了,总结起来除了我们常识的“六艺”之外,还有“德行”、“六仪”、“三乐”、“小舞”共计五大门类。从礼仪规范到技能再到知识,现如今多少人在喊得素质,那个年代的教育才真叫素质教育。
所学的东西,也像我们今天一样,是不同的年龄学不同的东西:六年,教数数和方位。七年,教男女坐不同席,不能一起吃饭的男女之防。八年,教出入门户,宴饮席间礼让长者的礼仪。到了九岁,要教他们知道朔望和会用干支记日。到了十岁,女孩就要留在家里,而男孩则要离开家跟着外边的老师学习朔望、干支记日。到了十三岁,开始学习乐器,诵读歌,学习舞《勺》。到了十五岁,要学习舞《象》,学习射箭和驾车。到了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是成人了,就要开始学习五礼,教育算是完结。
很明显,古代教育,尊贵者早学,学的多,卑贱者晚学,学的少,甚至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个卑贱者还包含着男尊女卑。而到了今天,社会上居然还有一部分人昧着良心鼓吹不用上学,早早上学去挣钱,确实石乐志的厉害。
就在这几年,赵氏与执政正卿既斗争又合作,被老辣的范氏老大范鞅死死压制,赵鞅被迫慢慢在国内外收敛势力,重心放到了招纳贤才,建设内政方面。于是,赵府成了天下贤才的重要聚集点,董安于、尹铎、傅便、邮无正(伯乐)、史黯、窦犨、烛过、周舍、成抟、姑布子卿等一票或已名震天下或尚默默无闻的贤才聚集到赵家周围。对于赵氏子弟来说,这就有了当时天下最有实际才能的一群人来到身边给予教学,师资力量绝对一流。
有了这一切,幼年赵毋恤还是很懂得珍惜,努力向学的,毕竟早早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孩子,必然早熟。心里清楚自己翻身的机会,只能依靠自己去把握,需要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自己要努力,要上进,要赢。
不过,赵毋恤的天赋实在只能说是一般,几年学习下来,虽然很用功,很努力,但显然天资一般,成绩也就一般。别说比之知家那位神童知瑶了,便是跟其他几家的孩子相比,显得也稍有不如。
曾经有一天,范鞅带着自家的三个儿子来赵家拜访,宴后大家一起到赵氏的园林里去游玩,赵鞅一时兴起,想要纵马驰骋,结果因为园林里的树木众多,骑起来很不尽兴。
于是,赵鞅就问范氏三兄弟:“你们觉得我该怎么做呢?”
范家老大回答:“您问的这个事情,明君不会做也不会问;昏君不问就会做。”听完这个回答,所有人都没说话,把目光转向了范家老二。
次子回答:“喜爱马的话就不要在乎老百姓的死活,爱惜民力就不要太把骑马的乐趣当回事儿。”这就是反对赵鞅继续骑马游玩了!
最终,小儿子范吉射出声:“两个哥哥都多虑了,我有办法可以让赵宗主尽兴骑马,而且还能让老百姓三次对赵氏感恩戴德!第一步,先让百姓来把远处山上的树木砍伐掉。但是真的执行的时候,先把苑囿开放给他们,百姓有了距离很近的可以采集之处,自然会高兴感恩;第二步再告诉他们不用砍伐远处险峻的山上的树木,砍苑囿里的树木就可以了,百姓就会感激您第二次。最后,再把砍下的树木贱卖给百姓,他们就会第三次高兴地对您感恩戴德了啊!”
赵鞅一听大喜,遵照执行,果然让百姓对赵氏三次感激不已。
范吉射不愧是范鞅的儿子,这智商,这心机,赵毋恤是远远不如地!当然,比聪慧,韩家韩庚,魏家魏驹的天资也不怎么高,真正的天才也只有知氏和范氏两家的下一代而已。
楼主:北望2020  时间:2020-11-25 08:10:49
第六章:霸权崩溃
就在毋恤开始上二年级的时候,中原小国的蔡国(今河南上蔡)、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先后前往霸主楚国国都郢都去朝见、进贡。结果两国国君都被楚国令尹(楚国丞相)囊瓦给“非法拘禁”了。
原来,蔡国国君蔡昭侯带着两块玉佩和两件皮裘前去楚国,把一件皮裘和一块玉佩献给了楚昭王。玉佩和皮裘的品质都相当的高,楚王很高兴地穿上皮裘,戴上玉佩,设置享礼款待蔡昭侯,蔡昭侯自己就把剩下的一玉佩、一皮裘穿戴上了。令尹囊瓦看到这两件宝贝,眼热了,想要问蔡昭侯讨要,蔡昭侯居然敢不给。于是囊瓦就干脆将蔡昭侯扣留在了楚国国都郢都,一扣三年。还有唐国国君唐成公前往楚国预备的礼物,则是传说中的宝马,龙种,骕骦马,同样是一匹献给楚王,一匹自己留着,这剩下的一匹,贪心的囊瓦自然也想要,唐成公也是舍不得,结果同样被扣留拘禁了三年。
最终,唐成公和蔡昭侯都选择了妥协,将名马、玉佩、皮裘给了囊瓦,从而得以从郢都离开,但是怨恨的种子就此埋下。蔡昭侯在渡过汉江后,将佩玉沉入江底,发誓:“我此生再不会渡过汉江向南去朝拜楚国,汉江为证。”随即前晋国,将自己的儿子和朝中主政大夫的儿子一起留在晋国作为人质,请求晋国出兵攻打楚国。
当年坑死伍子胥全家的费无忌和现在贪心得罪蔡、唐二国的囊瓦,这二位,真正是楚国霸业的掘墓人。
这就导致了公元前506年三月的昭陵之会和五月的皋鼬会盟,在霸主晋国的主持下,齐、鲁、郑、卫、宋等18国召开两次国际大会,连周天子重臣刘文公也参与其中,想要在对楚作战中分一杯羹。这两场会盟,标志着已经持续了四十年的弭兵会盟确定的晋楚两国平分天下霸权的体系正式废除,晋国又在国际法的意义上成为唯一合法的霸主。
然而,这场会盟里发生的事情,却让晋国的霸业也随之迅速分崩离析了。首先是昭陵之会后,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楚国,结果,还没打下楚国一城一地,蔡昭侯又遇到索贿的了,这次是晋国六卿排名第四的上军佐中行寅,蔡昭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于是,中行寅就跟自己的死党,中军将执政官范鞅合计:“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危难之中啊,诸侯离心离德,却想去攻打楚国,这不是很难的事情么?这个季节,南方雨下不停,疟疾流行,中山国不肯臣服,我们如果背弃弭兵之盟攻打楚国,对楚国其实造成不了什么损害,还会失去中山国,不如拒绝蔡昭侯,不去攻打楚国吧。要知道自从方城之役以来,我们攻打楚国就从来也没能真的打败对方,徒劳无功罢了。”
这套说辞,一派胡言,但是因为是自己的主要盟友说的,而且,他话里没说出来的却暗示的是,伐楚有利于晋国,晋君,却不利于范氏、中行氏,范鞅也就认可了。于是范鞅拒绝了蔡国,终止了对楚国的攻打。在会盟的时候又发生了看到郑国的仪仗上面的羽毛非常之漂亮,于是就找郑国人借,借了就被晋国人装在自己的仪仗上面去参加会议了。这可是严重的失礼行为,外交灾难。虽然没写明这么贪婪无行的晋国大夫是哪位,但总走不脱范鞅、中行寅之徒。
然后,到五月在皋鼬召开会盟的时候,中行寅又试图在盟誓的顺序上做手脚,让蔡国排位在卫国前面,结果被卫国太祝一番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给怼了回去。
至此,这两场整个春秋时代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除了让晋国诸卿的贪婪、愚蠢的面目展览在天下诸国的眼前,让诸国认识到晋国政出多门,忙于内斗,已然事实上算不得一个完整的国家,还狠狠滴得罪了郑国、卫国。晋国在天下诸侯的眼中的威信降低到了冰点,从此所有国家都知道这个老牌霸主要靠不住了,中原的中型国家纷纷改换门庭,刚好齐国正在积极图霸,南方吴国崛起,于是晋国霸业迅速凋零。
而蔡昭侯在晋国这里受挫之后,也迎来了吴国的行人(外交官)伍子胥,迅速与吴国达成同盟,终于在当年冬天十一月,吴、蔡、唐三国联军先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击败楚军主力,然后月底即攻占楚国国都郢都。楚国自此国力大衰,再也没有称霸的实力。贪心的囊瓦则先逃亡到了郑国,最终被逼自杀。幸而秦国出于战略均势的考虑出兵助楚,楚国国土够大,楚人自己也奋起反抗,吴国人又烧杀掳掠还闹内讧,才让楚国有复国的机会。
作为春秋历史主轴的晋楚争霸,就这样告终了,两国的霸权均告终结。
这一切,赵毋恤的父亲赵鞅都全程参与,看在眼里,但是却只有无奈。公元前509年魏舒去世,范鞅成为执政,更是以其强大的权谋之术狠狠地压制住了其他几家,疯狂增强自家的实力。这段时期,六卿之中,赵氏的传统盟友韩家家主韩不信才继位没几年,年纪尚幼,魏家魏曼多更是才继承了祖父魏舒的位置而成下军佐,两家都正处于最虚弱的阶段,是范鞅的主要打击对象;中行氏家主中行寅任上军佐,是范鞅的铁杆盟友,同时可监视作为上军将的赵鞅;剩下的知氏家主知跞与中行氏本出一源,但是全心依附国君。这样,赵鞅只好一边与执政范鞅配合,尽力维持晋国霸权;一边相互斗争,以维护韩赵魏三家的利益。
曾经看到过一篇学术期刊,里面某位教授兼研究所研究员,将赵鞅这段时间的势力收缩,解读为得罪了晋国国君,因而被从执政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认为赵鞅设置的大本营在晋西南的蒲坂(实际上的知氏地盘),对于正卿执政之位的终身制,乱将赵鞅怀念周舍敢于直谏的“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解读为其他地方虽大但不如蒲坂战略地位重要……教授!
幸而,赵鞅等得,因为范鞅接任正卿时,已经登上晋国政治舞台五十年,即使以最小的15岁推算,范鞅也起码已经六十有五了,甚至已经到了“从心所欲”的年纪。而赵鞅,按照太原金胜村大墓出土遗骸的骨龄鉴定结果来推算,此时的赵鞅才过不惑之年而已。所以,时间是站在赵氏这边的,赵鞅等得起。

楼主:北望2020

字数:1178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11-06 19:36:05

更新时间:2020-11-25 08:10:49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